

納智捷汽車(未)公司新聞
今年1月國內整體新車銷售3.51萬輛、年減逾2成,但單月電動車領 牌約2,200輛,逆勢年增加8成,業者認為雖與進口新車到港狀況有關 ,但仍彰顯國內電動車市相對熱絡。
去年台灣電動車銷售3.8萬輛、年增53%,展望今年市況,國際富 豪汽車總裁陳立哲認為,儘管外在大環境變數多,車市發展更難預測 ,不過台灣電動車銷量、市占率應可續維持成長;以VOLVO品牌為例 ,去年純電車合計銷售約1,500輛,今年在全新EX30上市助陣下,全 年品牌純電車銷量應可倍增至3,000輛,銷售占比擴大至3成以上。
VOLVO此次發表EX30 Ultra為車系當中最高階車款,新車售價174. 99萬元,低於預售價的179萬元,另同步宣布展開Plus及Core兩車型 預接,預售價分別為162萬及142萬元,按照過去實際售價會低於預售 價慣例判斷,一般認為EX30入門款有機會壓低在140萬元以內,此一 定價策略料也將造成接下來包括Kia EV3、TOYOTA bz4x甚至國產納智 捷n5的定價壓力,車價有機會更親民,甚至掀起純電車系價格戰。
電動車有機會更好入手之外,豪華車亦同步強化高階電動車款布局 ,台灣賓士26日亦宣布正式展開純電G 580即日起啟動預接,車價80 8萬元起,雖價格不菲,上市前已受到許多車主關注。
元月車市冷清,各車廠搶市優惠紛紛出籠
新年伊始,車市買氣並未如預期般熱絡,為了應對市場冷清,各大車廠紛紛在年初推出各種優惠方案,力圖穩定市場。其中,裕隆集團旗下的納智捷汽車、中華車的MG品牌,以及和泰車、馬自達等皆祭出新招,展開激烈競爭。
MG品牌更是推出「車市新青安方案」,以「超低自備(款)」策略應對市場環境與競爭對手。業內人士預測,2月車市將繼續維持去年同期的衰退趨勢,車市真正進入考驗時刻,品牌策略與產品力將成為決勝關鍵。
馬自達則在2月推出指定車型最高五年百萬零利率和五年原廠保固的優惠,和泰車RAV4的配件金和限時最高80萬元零利率,而納智捷n7也推出購車優惠和充電點數,吸引消費者目光。福斯汽車的Tiquan Allspace則提供限定優惠價和加碼補助金,最高優惠金額超過20萬元,對購車消費者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MG的購車優惠被稱為「車界新青安」,HS車款除了首年免付本金,還提供80萬元分72期,月繳1,398元的超低月繳和超長分期,大幅降低購車門檻,預期將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加入購車行列。
業內預期,2月車市將維持較去年同期衰退的局面,疫情結束以來,今年車市進入真正考驗的年度,決戰品牌策略與產品力。
馬自達2月推指定車型最高五年百萬零利率和五年原廠保固,和泰車RAV4的配件金和限時最高80萬元零利率,納智捷n7也推購車優惠和充電點數,福斯汽車的Tiquan Allspace限定優惠價、加碼補助金,最高優惠超過20萬元,對想買車的消費者都具有相當高的吸引力。
MG的購車優惠則被稱為車界的新青安,HS車款除了首年免付本金,80萬元分72期,月繳1,398元,超低月繳和超長分期,直接降低購車的門檻,也可望降低購車的年齡層。
裕隆集團(股票代號:2201)在2024年的合併營收達到了858.18億元,這一數字相比前一年度增長了4.4%,展現了公司在市場上的穩定成長。其中,裕隆旗下的電動車品牌納智捷(n11)的表現尤其亮眼。
自去年10月起,納智捷n11長程版版本已經開始接單,隨著n11LR長程版交車的啟動,銷量預計將會隨之上升。公司對於n11上市滿周年時達成交車10,000輛的目標充滿信心,這一數字不僅是銷量的肯定,更是品牌影響力的展現。
對於關注裕隆集團後市表現的投資人來說,一個值得留意的是裕隆群益49購01(股票代號:065352)的權證。目前該權證的處價外20%,尚餘234天,這對於有意投資的投資人來說,是一個值得考慮的機會。
看好裕隆後市表現的投資人,可留意連結的權證裕隆群益49購01(065352),目前處價外20%,剩餘天數234天。
去年台灣電動車市場呈現爆炸性成長,其中裕隆(2201)旗下的納智捷汽車在這波熱潮中總掛牌數達7,121輛,榮獲銷售第二的佳績。同時,汎德永業代理的BMW電動車去年銷售量達6,367輛,年增率高达87.1%,兩大車廠均預計在今年繼續擴大市佔,抢占市場先機。
隨著電動車的普及,汎德永業對今年市場持續樂觀,預計新年度將成為公司成長動能。而豪華車品牌賓士也將在今年加大電動車產品的推廣力度,預計將與BMW形成豪華車品牌電動車的雙雄競爭格局。
根據統計,2024年台灣電動車全年掛牌數達38,293台,佔整體新車市場的8%,年增率達50.2%。其中,特斯拉以16.1%的全年掛牌率蟬聯龍頭地位,納智捷以15,051%的年增率躍升為異軍突起的品牌,BMW則以87.1%的年增率穩居第二。賓士年增率為25%,VOLVO則小幅衰退5.9%。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電動車供應量逐年增加,競爭也日益激烈。納智捷憑借其超高性價比,成功搶占市場。此外,由於電動車充電需求以及電池成本較高,未來豪華車品牌的優勢將更加明顯,預計豪華車品牌的電動車款將成為市場主力,BMW、賓士和保時捷等品牌前景看好。
汎德永業受益於旗下三大品牌電動車的熱銷,不僅電動車銷售創下新高,全年營運表現也達到新高度,年增率達13.35%,其中BMW電動車銷售占比高達三成。展望2025年,汎德永業對BMW與Porsche新車銷售表現持續樂觀,預計BMW新車收單數量將保持高水位,而Porsche的純電車款Macan EV也將在今年第1季開始大量交車,為業績再添強心針。
裕隆旗下納智捷汽車去年全年電動車銷售量超過7,000輛,在國產電動車中表現亮眼。由於電池成本較高,納智捷選擇壓低售價,以強大的競爭力在市場立足。去年年底推出的長程款電動車,預計將為納智捷帶來更多的市場機會。
去年電動車銷售大幅成長,挹注裕隆與汎德永業的營收表現。同時在電動車愈趨普及之下,汎德永業看好新年度將持續成長,成為新年度的成長動能,另外豪華車品牌之一的賓士,其電動車產品今年也會擴大搶市,將形成兩大豪華車品牌爭雄的局面。
2024年台灣電動車全年掛牌數達到38,293台,約占整體新車市場的8%,並較前一年成長50.2%。其中電動車龍頭特斯拉全年掛牌16.1%,納智捷第二位,年增率更達15,051%,成為2024年異軍突起的電動車品牌,BMW年增率則達87.1%,賓士2,425輛,年增25%,VOLVO第五位1,571輛,小幅衰退5.9%。
業者指出,電動車的供給量逐年增加,隨著供應量增加,競爭也愈趨激烈,除了像納智捷挾著超高性價比,有效搶下市場之外,由於電動車的充電要求,以及電動車電池成本高,未來豪華車品牌的優勢將更加明顯,豪華車品牌的電動車款將成市場主力,包括BMW、賓士和保時捷足先登前景看好,市占率可望持續拉高。
汎德永業即受惠旗下三大品牌電動車熱銷,不只電動車銷售創新高,全年營運表現也創新高,年增達13.35%,其中BMW電動車的銷售約占整體的三成。展望2025年,汎德永業對BMW與Porsche新車銷售表現持續樂觀,BMW新車收單數量仍在高水位。Porsche重磅純電車款Macan EV 同樣預計在今年第1季將開始大量交車,將再為業績注入強心針。
裕隆旗下納智捷去年全年電動車銷售超過7,000輛,在電動車銷售排名第二,也是台灣僅有入圍的國產電動車。由於電動車的電池成本高,納智捷壓低售價,在電動車市場上競爭強大,去年年底再加入長程款的電動車,可望為納智捷電動車再添戰力。
裕隆集團(股票代號:2201)在昨日(9日)公布去年12月的合併營收達77.75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5.9%。然而,整體來看,裕隆集團去年全年合併營收達858.18億元,較前一年成長4.4%,展現出穩定的成長勢頭。
2024年,裕隆集團面臨多項變數的挑戰,但裕隆城營業規模卻表現出色,超過預期。同時,轉投資的納智捷電動車銷售為公司帶來可觀的營收挹注。儘管如此,裕隆集團的合併營收中,中華車旗下的MG品牌受到國產車自製率影響,下半年營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隨著MG品牌的逐漸恢復正常生產,今年這項不利因素預計將逐步排除。裕隆集團因轉投資的公司眾多,營收表現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其中,納智捷與裕日車的新車銷售以及代工生產業務是公司主要的營收來源。此外,裕融企業、中華車等轉投資事業也對裕隆集團的合併營收產生重要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下半年MG生產受到嚴重影響,對裕隆集團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響。同時,裕日車因新車款型減少,也影響了新車銷售。不過,隨著市場情況的改善以及各項措施的落實,裕隆集團預計將在2025年迎來更好的發展。
裕隆集團2024年受到多項變數影響,裕隆城營業規模優於預期,轉投資納智捷的電動車銷售也為裕隆挹注可觀營收。不過裕隆的合併營收中,中華車旗下的MG受到國產車自製率影響,下半年營收受到影響。隨著MG逐漸恢復正常,今年這項不利因素將可以逐步排除。
裕隆集團由於轉投資公司相當多,營收表現受到許多因素影響,除了納智捷與裕日車的新車銷售以及代工生產業務是主要來源,轉投資事業中,裕融企業、中華車等等都影響裕隆公司的合併營收。不過去年下半年MG的生產受到嚴重影響,對裕隆公司造成不利影響,裕日車也受到新車款減少,影響新車銷售。
和泰車於2022年首次進行全員「結構性調薪」,將部分年度績效獎 金提前轉換為每月薪資及年終獎金,當年度提升固定薪水20%,實行 三年來,頗獲員工認同,在評估人力市場趨勢後,決定再度執行結構 調薪,和泰車說明,將可大幅增加員工每月可支配所得,降低平日財 務負擔壓力。
為增人才吸引力,伴隨此次結構調薪,和泰車也同步調高新人起敘 薪資10%,學士及碩士起薪各增為4.4萬及5萬元,在集團持續多元發 展的同時,持續強化薪資競爭力,希望可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團隊 ,也大有向科技業搶才的意味。
結構性調薪主要將一次性大筆績效獎金分配至月薪,由於和泰車近 年業績亮眼,以2023年度每股稅後純益41.03元,2024年7月分紅平均 高達逾12個月,合計年終獎金固定三個月後,年領逾15個月獎金,創 車業紀錄。
以和泰車2024年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28.79元,全年估仍在35元以 上高水位,2025年的年中分紅仍「大有可為」。
除和泰車近三年二度結構調薪,裕隆集團也於2022年啟動結構性調 薪,集團包括裕隆、中華車、裕日車、裕融與納智捷等,視各自不同 條件進行方案規劃與施行,月薪升幅最高亦達25%。
事實上,按各車廠慣例,每年主要都會在7、8月時宣布新一年度加 薪概況,和泰車於2024年發出大包「年中獎金」後,董事會隨即於8 月討論加薪約3%。三陽在業績衝高挹注下,2024年7月宣布平均加薪 約3.5%,公司自2018年來各年度皆固定加薪。
裕隆集團旗下各公司同樣固定在每年第二季進行調整,主要評估公 司營運以及物價水準等因素後,按照各公司不同營運狀況與個人績效 表現,給予差異化薪酬調整。
隨著全球電動車市場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新的趨勢正在形成:市場的主導權逐漸向豪華車品牌靠攏。這不僅是因為豪華車品牌在品質和技術上的優勢,還因為他們的客戶群對於電動車的高價格接受度更高。台灣汽車市場也不例外,許多豪華車品牌紛紛推出電動車款,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以台灣市場的領先品牌賓士為例,它積極引進多款電動車款,甚至將頂級車款大G和邁巴赫也帶進了電動車的行列。而汎德永業旗下的BMW和Porsche也紛紛推出新車和電動車款,這些車款收單力道強勁,累積待交訂單數量不斷增加。公司方面表示,將與品牌總代理密切合作,確認交車時程,並爭取明年新車配額,以確保能夠滿足市場對豪華進口車的需求。
然而,電動車的高價格仍是市場的一大瓶頸。由於電池成本約佔車價的一半,使得電動車的售價居高不下。除非是豪華車品牌,否則動輒200萬元的售價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仍然偏高。目前,除了納智捷的n7價格壓在150萬元以下,其他品牌如原本打出百萬元電動車的MG,在國產車自製化的限制下已經退出市場。
未來,市場的競爭格局可能會更加明確,特斯拉、雙B(BMW和奔驰)、保時捷等豪華車品牌將成為市場的主力。這些品牌的車主大多擁有自己的停車位,這對於充電便利性是一大優勢,也是未來銷售的利多。雖然電動車的普及之路還很長,但豪華車品牌的進入,將為台灣的電動車市場帶來新的活力。
隨著全球電動車市場的熱潮,台灣市場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趨勢。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2月22日,台灣純電動車領牌數量已達36,627輛,同比去年成長48%,這個成長動能主要來自於納智捷汽車以及豪華車品牌的帶動。
其中,雙B(BMW與Mercedes-Benz)以及保時捷等豪華車品牌不斷加碼推出電動車款,預計隨著更多新車型投入市場,明年整體電動車市場的成長幅度可能會有所緩和。不過,豪華車品牌的電動車銷售將持續呈現上升勢頭。
雖然過去電動車銷量逐年倍增,但業界普遍認為,未來成長將逐漸趨緩。這主要受到基礎設施不足、電動車里程焦慮等問題的影響。此外,先前購車意願強烈的消費者已陸續領車,市場可能會出現一定的疲態。
以BMW為例,今年電動車在台灣的掛牌數量佔整體掛牌數的30%,預計明年也將維持在三成左右。不過,BMW預期明年整體銷售將持續成長,因此電動車銷售也將隨之增加。
保時捷在台灣的銷量預計將再創新高,全年在台領掛牌數接近6,000輛。其中,純電動車Macan的預訂量已超過800張,預計明年將陸續抵台,進一步推升銷售量。
特斯拉和納智捷是今年台灣電動車市場的主力品牌。特斯拉今年前11月的領牌數量達1.3萬輛,成長17%;而納智捷的n7累積領牌數為6,620輛,形成台灣電動車市場的重要基礎。
除了特斯拉和納智捷,豪華車品牌的電動車也是市場的重要供應來源。例如,保時捷電動車的供應穩定,台灣賓士指出,今年電動車在台的掛牌數將比去年成長二位數。
BMW今年前11月的領牌數量達1.87萬輛,預期全年將突破2萬輛,創下歷年新高。其中,電動車占比約達三成,數量相當可觀。BMW也是電動車領牌數僅次於特斯拉的豪華車品牌。
BMW總代理汎德汽車表示,對於明年台灣新車市場的成長性抱持期待。iX1與iX2仍有待交訂單待消化,加上X3大改款以及iX3的加入,明年將成為電動車銷售成長的主力。
台灣電動車市場今年來熱鬧非凡,各大品牌紛紛推出全新電動車款,使得市場規模迅速擴大。根據最新數據,今年前九月台灣電動車領牌數已達2.88萬輛,超越去年全年市場規模。雖然MG電動車MG4因國產化新制限制而延後上市,但業內人士仍預估今年電動車銷量可達約3.8萬輛,成長幅度達近5成。
在這股熱潮中,進口車品牌如賓士、BMW不遺餘力地展開電動車大軍壓境戰術,成功提升在台銷量。此外,KIA、福斯、SKODA等品牌也陸續推出新款電動車,共同推動台灣電動車市場的發展。
在國產車方面,裕隆自有品牌納智捷n7自年初開始大量交車,前11月領牌數已達6,500輛,並朝著全年銷售1萬輛的目標前進,成為今年台灣電動車銷量大增的重要推手。
原先預計將進一步擴大台灣電動車銷售版圖的中華MG首輛純電車MG4,因國產新規上路而延後上市,加上部分進口電動車缺車問題,使得今年電動車市場規模未達預期。然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若進口車到港狀況順利,今年電動車總銷量仍有機會達到3.6萬至3.8萬輛,較去年成長近5成。
今年以來無論是國產還是進口都有重要電動車款上市,進口車除豪 華品牌賓士、BMW火力全開,採電動車大軍壓境戰術,成功衝高在台 電動車款銷量,其他包括KIA、福斯、SKODA也都陸續導入新款電動車 ,共同推升台灣電動車銷量。
國產車部分,年初隨裕隆自有品牌納智捷n7開始大量交車,前11月 領牌數約已達6,500輛,朝全年銷售1萬輛目標邁進,成為今年台灣電 動車銷量大增的主要動能。
原先市場樂觀下半年中華MG首輛純電車MG4上市,也將進一步擴大 台灣電動車銷售版圖,全年市場規模有望衝破4萬輛,但受限國產新 規上路,導致MG4延後上市,加上部分進口電動車缺車,都使得今年 電動車市規模未若預期。
今年剩下最後一個月,多數業者認為全年電動車銷量應可成長至3 .6萬∼3.8萬輛,影響數量的關鍵主要在進口車到港狀況,若各廠皆 可順利到港交車,今年電動車總銷將站上3.8萬輛,較去年成長近5成 。
事實上,身為台灣唯一自有品牌整車廠,納智捷在此次12強的超級 循環賽期間,就喊出「Team Taiwan挺台灣」祭出「一支安打抽一輛 1比43合金n7模型車」活動,希望為台灣隊應援。納智捷25日統計, 此次台灣隊共累計39安,搭配選手各種「骰到6點」表現,因此決定 加碼到66輛。
在台灣隊24日奪冠後,納智捷也決定再「AII IN」加碼限時優惠, 包括U6 NEO環景勁化版舊換新下殺到66.6萬元、URX NEO五人大生活 家版限時舊換新優惠價77.7萬元起、URX NEO七人大生活家版99.9萬 元,加上入主即享三次免費定保,整體優惠幅度最高達22萬元。
市售唯一國產電動車-納智捷n7,長程版n7 LR也將從本周末啟動 交車,這次為慶祝中華台北隊奪冠,也取消試駕須預繳711元規定, 開放會員免費試駕,料將有助於買氣增溫。
納智捷樂觀預期,隨新車開始陸續交付,加上此次祭出指定車款限 時車價,及免費定保等優惠幅度合計最高達22萬元,都將拉升銷量, 12月領牌會有較大成長,可望再回到千輛規模以上,n7上市滿周年將 可順利達成1萬輛目標,挹注公司營運成長。
國內機車廠包括三陽、光陽及Gogoro,也正規劃促銷優惠。
昨日,裕隆汽車(2201)在法說會上公布兩大業務成長動能,其中一項重頭戲便是11月將啟動納智捷電動車n11長程版的交車,預計將擴大市場份額,並持續朝今年交車1萬輛的目標邁進。此外,裕隆城今年營運成果已超過預期,明年目標更將突破55億元,有望實現兩位數的成長。
法說會由裕隆財務副總羅文邑主持,他提到,自10月起,納智捷n11長程版已開始接單,為公司帶來新的營運動能。雖然10月因颱風罕見兩個颱風來襲而影響接單,但納智捷的銷售業績仍優於特斯拉。裕隆對11月的銷量持樂觀態度,預期將隨著n11LR長程版交車的啟動而增長,並預計在n11上市滿周年時,交車數量將達到10,000輛,與先前規劃相符。
另一款預計推出的電動車n5,則是採用鴻華先進Model B量產版的跨界車款,外界普遍預期將成為納智捷品牌的第二輛電動車型。先前在鴻海科技日上,納智捷總經理李應生曾透露,n5已開始開發,預計將很快與消費者見面。
對於整體台灣汽車市場,前十月交車數約37.1萬輛,同比減少了2.8%。這主要是因為多數熱門車型在第4季進行改款與更新,導致消費者購買心理變化,進而影響銷售。裕隆對台灣市場的全年汽車銷量預估為44萬輛。
在裕隆城的營運方面,自去年第3季開幕以來,裕隆城已邁入周年紀念。近期進行的百貨周年慶活動吸引了大量人潮,為裕隆城的業績帶來顯著增長。截至目前,裕隆城的人流已超過千萬人次,全館含誠品及影城營收已突破50億元,超過原先設定的45億元目標。今年租金收入接近4億元,裕隆城2025年全商場營業額目標為55億元,預計裕隆汽車的租金收入約4.7億元。
裕隆集團於20日舉行法說會,在會中裕隆汽車率先公布喜訊,表示旗下自有品牌納智捷(LUXGEN)n7 LR長程版電動車將在11月底開始交付給消費者。隨著新車的交付啟動,公司樂觀預期11月的業績將會有顯著的回溫。
裕隆集團還提到,裕隆城的營收表現也相當亮眼,全館營收已經提前突破50億元,超過原先預定的45億元目標。因此,公司對全年營收進行了上修,預計將達到55億元。這將使得裕隆的租金收入預計提升至4.7億元。
納智捷n7作為台灣唯一自主研發的國產純電休旅車,截至10月底,累計領牌數已達6,091輛。雖然10月受到雙颱風影響導致交車數量下滑,加上n7 LR長程版開始接單並導致部分轉單,但隨著n7 LR長程版的交車,11月的領牌數量預計將有顯著回升。
裕隆集團預計,在n7 LR長程版交付的挹注下,至年底前新車領牌數將有較大的成長。n7上市滿周年將可順利達成1萬輛銷售目標,對公司的營運成長將有顯著貢獻。
不僅如此,裕隆集團也宣佈了裕隆城的喜訊,其中包含誠品及影城等知名品牌。統計顯示,裕隆城全館營收已經超過原先的預期,這將對裕隆集團的整體營收和租金收入帶來正面影響。
裕隆昨日法說會由財務副總羅文邑主持,他指出,旗下電動車納智捷n⁷10月起長程版(Long Range)版本已經啟動接單,添加新的營運動能。從單月來看,雖然10月颱風罕見兩個颱風來襲影響接單,但納智捷10月銷售仍優於特斯拉。
裕隆預期,11月銷量預期會隨n⁷LR長程版交車啟動而成長,預估n⁷上市滿周年時間,可達交車10,000輛的目標,跟先前的規劃一樣。
至於第二款輛電動車n5,即採用鴻華先進Model B量產版的跨界車款,外界都預料將會成為納智捷品牌的第二輛電動車型,先前鴻海科技日,納智捷總經理李應生曾表明,已經啟動開發,應該很快可以面世。
對於車市,整體台灣汽車市場前十月交車數約37.1萬輛,比去年同期減少了2.8%,主要是多數熱門車型在第4季進行改款與更新,消費者預期心理導致車市售影響。裕隆預估,台灣市場全年汽車銷量為44萬輛。
裕隆城營運部分,裕隆表示,集團旗下的新店裕隆城,自去年第3季開幕以來邁入周年,近期百貨周年慶增加二成人流,為裕隆城的業績帶來動能,累積人流已逾千萬人次。
裕隆城全館含誠品及影城營收現已突破50億元,也較原先設定的45億元好,今年租金收入接近4億元,裕隆城2025年全商場營業額目標55億元,預估裕隆汽車租金收入約4.7億元。
納智捷n7是目前台灣唯一自主研發的國產純電休旅,裕隆表示,截 至10月底累計領牌達6,091輛,儘管10月因雙颱影響交車,再加上n7 LR長程版開始接單致部分轉單,致單月領牌下滑,不過隨n7 LR長程 版開始交車,11月領牌將有明顯回溫。在新車開始陸續交付挹注下, 至年底前新車領牌狀況會有較大成長,n7上市滿周年將可順利達成1 萬輛銷售目標,挹注公司營運成長。
除自有品牌將隨n7長程版再掀一波購買熱潮,裕隆也宣布裕隆城喜 訊,含誠品及影城在內,統計裕隆城全館營收已突破50億元,提前超 越原先設定的全年45億元目標,全年營收預估上修至55億元,估裕隆 的租金收入可提升至4.7億元。
汽車產業龍頭裕隆汽車與和泰汽車近期公布了前三季財報,雖然在第三季度的競爭加劇和成本上升的影響下,兩家公司的獲利都出現了下滑,但和泰汽車仍以160.37億元的稅後純益創下同期次高紀錄。
進入第四季度,裕隆汽車與和泰汽車皆將推出新車,其中和泰汽車的Corolla Cross改款車型表現亮眼,預計第四季領牌數量將超過1萬輛,對營收增長將起到積極作用。裕隆汽車則是將推出納智捷n7長程版,預期將對業績增溫有所貢獻。
和泰汽車前三季營收達2,116.19億元,維持了去年同期的成長勢頭。然而,獲利較去年同期衰退的原因,主要是去年同期LEXUS豪華品牌新車大量到港交車,拉高了業績基期,而今年交車數較少,獲利自然跟著下降。此外,中國大陸汽車經銷據點受當地市場景氣及新能源車競爭影響,獲利也有所下滑。
轉投資方面,和泰產險去年第三季認列不動產處分利益,提升了獲利,但今年因花蓮地震賠款影響,獲利較去年同期衰退。
裕隆汽車前三季營收為650.18億元,同比成長超過10%。主要得益於日產e-POWER進口車銷量的增加以及納智捷n7車型開始銷售。不過,裕隆汽車前三季稅後純益為33.55億元,年減5.49%,累計EPS為3.2元,低於去年同期的3.55元。
裕隆汽車分析,獲利衰退主要是因為營業淨利減少,累計前三季營業淨利為60.15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14.58%。這主要是由於轉投資裕融今年以來融資業務占比減少,導致營業毛利下滑13.3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