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花旗台灣商業銀行 | 2025/05/04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50,033,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28421312 | 張聖心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一
《花旗台灣銀行一月外存三連跌,市場動態引人關注》|花旗台灣商業銀行
金管會最新公布,1月份國銀外幣存款餘額再度下滑,總計降至14兆220億元,比上個月減少了26億元,這是連續第三個月下降。從數字上看,這個下降幅度雖然不大,但若排除匯率因素,這是近四個月來首次出現的存款減少,減幅達8.3億美元。 為何會有這樣的變化呢?金管會解釋,1月份接近過年,很多企業或個人會動用外幣存款來進行結售匯,比如發放年終獎金、準備紅包等,這些都造成了存款的縮水。 不過,這個下降的趨勢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嚴重。銀行局統計顯示,1月份外幣存款的下降速度其實是緩和許多的,去年11月還曾破千億元的減幅,而美元計價的存款則是自去年10月以來首次出現減少。 金管會還提到,除了匯率變動之外,企業的支付和收款、外匯避險以及資金調度需求,都會影響外匯存款的變動。而1月份的年節因素,也是存款減少的一個重要原因。 與去年同期相比,1月份外幣存款的年增率只有1.4%,遠低於去年同期的16.2%。這是因為自去年10月以來,美元利率一直居高不下,導致企業動用存款來償還借款。加上去年股市上漲,美元升幅縮小,很多存戶將部分存款轉入投資用途,這也使得外匯存款成長趨緩。 具體到個別銀行,1月份年增加前三大銀行分別是中信銀、星展(台灣)和合庫銀。中信銀和合庫銀主要是因為承作電子業及航運業客戶的外匯定存,而星展(台灣)則是因為併購了花旗(台灣)的消費金融業務。 中信銀表示,1月份外幣存款減少了約新台幣33億元,但與去年同期相比還是成長了10%。他們預期,由於市場普遍預估美國今年將啟動降息,企業對美元的需求將逐漸降低,因此預計未來美元走勢有機會趨貶,外幣存款量將持續緩步下滑。 國泰世華銀則預估,上半年受匯率波動及升息循環影響,外幣定存將會大幅成長,但下半年預估將維持平穩。 華銀則認為,市場普遍預期美國下半年將降息,美元利率將維持在高點,但考慮到整體美元資金運用效益仍佳,除了放款外,還可以運用於投資有價證券、承作SWAP及拆放同業等,因此將繼續以合理適當的利率增加吸收外幣存款。
上一則:1月外幣存款餘額 連三降
下一則:花旗深耕企金獲國際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