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花旗台灣商業銀行 | 2025/05/04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50,033,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28421312 | 張聖心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二
花旗銀行台灣員工Q3貢獻增長達280萬元|花旗台灣商業銀行
【金融新聞】
中央銀行昨日公布最新季報,揭露了台灣銀行業在第三季度的營運成果。全體銀行在這一季的稅後純益達到了驚人的3,472億元,平均每位員工的貢獻度更是逼近280萬元,達到279.5萬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了9.39%。在這其中,花旗銀行的表現格外亮眼,以1,722萬元的平均貢獻度獨步江湖,成為唯一一家超過千萬元的銀行。
報告指出,若排除輸出入銀行及全國農業金庫,在排名前十的銀行中,並無新進榜的銀行,但排名略有變動。上海商銀成功衝上第四名,而兆豐銀行及臺灣銀行則被擠至第五名和第六名。花旗銀行自今年首季將消費金融部門賣給星展銀行後,已轉型為企業金融銀行,員工人數減少,使得員工獲利貢獻度計算上更具優勢。
在排名前十的銀行中,京城銀行以669.1萬元的平均貢獻度排名第二,第三名則是兆豐銀行,平均貢獻度為598.4萬元。上海商銀在第三季的表現也十分出色,以575.2萬元的平均貢獻度躍升到第四名,壓過了兆豐銀行的561.9萬元和臺灣銀行的462.2萬元。
第七名至第十名排名維持不變,依次為國泰世華銀行、台北富邦銀行、中信銀行和第一銀行,分別以444.7萬元、424.7萬元、402.8萬元和364.6萬元的平均貢獻度入榜。
銀行主管分析,花旗銀行之所以能夠保持領先地位,與其員工人數較少有關。其他如京城、兆豐、上海等銀行,員工獲利貢獻度高,也是因為員工人數較少,相較於大型銀行,更容易進入前十名。
在這份報告中,前十強銀行的年增幅均達雙位數,其中臺銀的增幅近3成,達到最大。北富銀、國泰世華銀和兆豐銀的年增幅也相當亮眼。而兆豐銀、京城銀和上海商銀則在年增幅上出現下滑。
報告還顯示,第三季有16家銀行的每一行員獲利貢獻超過300萬元,較上季增加一家。金管會統計,2024年至第三季底,金融三業的稅前盈餘達到8,854.2億元,創下同期新高,其中銀行業的獲利貢獻過半。
上一則:外銀推多元福利 展現幸福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