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台灣銀行 | 2025/05/23 | - | - | - | 109,000,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03557311 | 呂桔誠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一
台灣銀行解禁新策略,人才競爭力再提升|台灣銀行
【台北訊】近年來,國營事業在面對市場競爭與經營壓力下,其內部人力經費的規範變得越來越嚴格。以台灣銀行為例,這家國營銀行在獲利上必須達到一定的成長率,才能獲得績效獎金。根據最新規定,台銀若要獲得最高績效獎金,其獲利成長率須超過10%,而這一點對於許多國營事業來說,實在是相當不易的挑戰。 在這樣的壓力下,台銀和其他國營事業面臨著一個共同的問題:如何在人力資源有限、成本壓力大的情況下,達到領導層設定的目標。事實上,許多已經民營化的公股行庫或民營銀行,其獲利成長率並未達到10%,但績效獎金的發放卻相對較高。 對於這種情況,有觀察者指出,國營事業的績效獎金制度實際上比民營企業更為嚴苛。以台電、中油公司為例,他們必須獲利超過12%才能拿到最高績效獎金,這對於這些大型企業來說,是一個相當高的標準。 此外,由於人力開銷受到「三年平均」天條限制,國營事業員工可能會面臨過勞的問題。對此,土銀及台酒工會都提出建議,應該鬆綁相關規定,讓國營事業有更大的彈性來調整人力資源支出。 在營業收入及盈餘目標方面,工會也認為,不應該一味追求收入最大化,而是應該與獲利連動,這樣才能更合理地評估企業的表現。對於台銀這樣的國營事業來說,如何在嚴格的規定下,找到平衡點,將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課題。
上一則:鬆綁緊箍咒 提升舉才競爭力
下一則:台銀拚重登市占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