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臺灣證券交易所 | 2025/05/05 | - | - | - | 11,586,718,680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03559508 | 林修銘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四
《揭密企業漂綠真相:台灣證交所的杜絕實錄》|臺灣證券交易所
今年起,台灣上市櫃公司必須提交永續報告書,並建立相關內控制度。這一政策轉變,反映了企業對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然而,隨著ESG道路的深入,如何有效排除「漂綠」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根據《2023年全球投資人調查報告》及《2024年機構投資者調查》,全球投資人對企業永續報告書中的「未經證實的聲明」和「漂綠」問題表示了深切的關注。在台灣,這一現象也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台灣法治會計學會理事長、東吳會計學系教授李坤璋指出,目前台灣的永續報告書存在著表面化、缺乏深入揭露的問題。由於GRI標準的嚴格性,許多公司選擇先宣示願景,而實際行動則難以在報告書中體現。例如,在碳資訊揭露方面,多數公司只做到碳盤查和認證,而對於減碳措施則避而不談。
李宜樺,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董事長,強調企業對永續報告書的態度和想法對報告書的編制具有重要影響。他指出,許多企業因為不熟悉永續議題或資源有限,只能以符合法令最低要求為目標。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的曾于哲則強調,未來企業必須清楚揭示ESG行動對財務的影響,無實際投入資源和行動的企業將無法逃避其真實面目。
然而,報告書的「確信」問題也引發了爭議。紀凱峰律師事務所的紀凱峰指出,現有的確信報告多為「有限確信」,並不能保證報告書的100%正確。這也意味著,民眾在閱讀報告時需要更加謹慎。
目前,台灣相關永續報告書的編製規定主要依據證交所和櫃買中心訂定的作業辦法,而防漂綠的規範則屬於參考指引,並非法令。這也使得對企業「漂綠」行為的指控和處罰存在著一定的難度。
總之,台灣企業在ESG道路上的發展,既充滿了挑戰,也充滿了機遇。如何有效防止「漂綠」,提升報告書的質量和可信度,將是台灣企業和監管機構共同面對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