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擷發科技 | 2025/05/07 | - | - | - | 229,63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83698313 | 楊健盟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三
台灣半導體業的「阿信精神」:楊健盟的難以替代力量|擷發科技
美中科技競爭越演越烈,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面臨著空前的挑戰。在這波浪潮中,擷發科技董事長楊健盟對半導體產業的未來走向進行了深入剖析。
楊健盟指出,美國對中國大陸的技術封鎖與貿易限制,讓半導體產業的競爭格局更加劇烈,產業壁壘日益分明。然而,台灣以其在半導體領域的技術優勢和穩定產能,成為全球科技發展的關鍵支柱。
他強調,台灣的「阿信精神」—堅持與創新的態度—不僅支撐著全球科技的進步,在美中科技築牆的形勢下,更凸顯出其無可替代的地位。
對於台積電赴美設廠的決策,楊健盟認為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但也是台積電考慮到自身戰略發展的重要一步。他分析,若台積電不擴大投資,美國可能會透過其他手段,如要求接管本土IDM晶圓廠,來迫使台積電釋出製程參數等重要技術。
楊健盟認為,擴大投資既能滿足美國的需求,又能確保台積電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優勢。相較於將技術複製到美國企業手中,自行設廠的方式讓台積電得以掌控運作模式,並將關鍵技術留在台灣。然而,他也坦承,美國政府的干預可能尚未結束。
楊健盟提到,帶領更多業者出海,半導體產業鏈本土化持續進行。由台積電帶起的包括家登、弘塑、天虹等企業,在技術能力達到台積電標準後,將有機會爭取美國半導體業者的訂單。設備、耗材國產化的目標不會因為這些而停止,未來將有更多業者受惠。
台灣半導體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長期投入與創新的結果。楊健盟指出,美國及中國大陸早在2000年左右就開始減少對半導體的投資,矽谷創投更傾向於生物科技、軟體等短期高回報的產業。反觀台灣,數十年來堅持逐步建立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領導地位。
楊健盟認為,若非台灣的「阿信精神」,全球半導體技術可能會停滯,AI與先進科技發展也將受限。從成熟製程到先進製程,台灣企業如台積電、聯電等滿足了全球市場的需求,並在技術封鎖與供應鏈重組中扮演著調節者的角色。
最後,楊健盟強調,台灣在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無可替代。美中科技競爭的加劇,台灣技術與產能支撐著全球科技的進步,在供應鏈重塑中起到穩定的作用。數十年來的努力不僅推動了科技發展,也成為當前地緣政治中的重要戰略資產。
上一則:擷發科 攻邊緣運算軟硬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