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南山人壽 | 2025/07/07 | 14.6 | 14.6 | 14.73 | 146,992,46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11456006 | 尹崇堯 | 17.5 | 17.5 | 17.39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二
《南山人壽:銀行銷售渠道再攀高峰》|南山人壽
近期,台灣壽險業的業績情況引起了廣泛關注。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在過去五個月的業績中,壽險公司以43.16%的市場份額,成為壽險業三大通路中的佼佼者。隨著銀行通路和傳統保經代通路的分別佔比38.76%和18.08%,市場結構呈現多元發展的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銀行通路在5月份的新契約保費收入為276.2億元,這是今年以來最低的紀錄。然而,壽險業者普遍認為,隨著銀行業與保險業的關係從競爭轉向合作,銀行通路的銷售動能有望逐步回升。
根據壽險公會的數據,在新契約保費4,158.5億元中,壽險公司自身的行銷體系貢獻了1,795億元,占比達到43.16%。銀行通路則以1,611.7億元位居第二,佔比38.76%。而傳統保經代通路則以751.8億元佔比18.08%。
從險種資料來看,投資型保險在銀行通路與壽險公司的銷售比為0.4:1,而傳統商品的健康保險與傷害保險則以壽險業自身銷售為主。
過去,銀行通路一直是壽險業績的主力。2021年,銀行通路的新契約保費收入佔整體市場的60.47%,總額達到約6,023億元。但在2022年,升息環境導致銀行通路的保費收入下降至3,790億元,占比縮減至49.04%。雖然2024年開始降息,但全年只賣出3,092億元,貢獻壽險新契約保費比重僅36.7%,創下2008年以來新低。
壽險業者指出,銀行通路在進入降息循環後,銷售動能逐漸恢復。今年1月至3月,銀行通路的保費收入分別為361.4億元、307.3億元和380.6億元。然而,在4月和5月,由於市場亂流,保費收入降為285.9億元和276.2億元。
為了提升銀保通路的銷售動能,近兩年來,壽險業者和銀行業已經從競爭關係轉向合作。業者也紛紛推出專屬商品,例如南山人壽推出的利變終身壽險,由玉山銀行通路獨家銷售;安聯人壽推出的美元利變險,由豐銀獨家銷售;國壽則與中信銀行及彰化銀行攜手推出美元利變商品,期望能夠發揮綜效,帶動銀行通路銷售動能的回溫。
上一則:銀行通路銷售 逐步回溫
下一則:新壽不排除再發海外次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