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花旗台灣商業銀行 | 2025/08/15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50,033,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28421312 | 張聖心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三
花旗銀行台灣:實體分行轉型挑戰與機遇|花旗台灣商業銀行
近期金融科技迅猛發展,信用卡等消費金融業務數位化程度日漸提升,而這對老字號的花旗集團來說,出售多國消金業務的時機點似乎並不理想。根據新聞報導,花旗集團在台灣的消金業務出售案進程緩慢,而這不僅是台灣地區的問題,南韓的消金業務出售案也遭遇波折,讓花旗集團不得不推遲退出計畫。究竟為何會有這樣的狀況發生呢? 據外媒報導,部分買家對花旗集團的南韓零售業務中的信用卡或財富管理業務表示興趣,但對於實體分行則不太感冒。這也從一個角度反映出,實體分行和人員對花旗集團來說,不再是消金業務出售案的優勢,反而可能成為潛在買家的挑戰。 金融專家指出,花旗集團的高端客戶金字招牌確實是潛在買家競標消金業務的重要動力,但實體分行和人事成本也是花旗集團的一大負擔。買家在考慮購買消金業務時,更願意選擇那些有效益的信用卡業務和財富管理業務,而非整個實體分行和員工。 總結來說,花旗集團在面對消金業務數位化的趨勢時,出售實體分行和員工的決策或許需要重新考慮。如何在保持高端客戶品牌價值的同时,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成為花旗集團必須面對的挑戰。
上一則:花旗賣消金 傳業者插花喊價
下一則:花旗銀行台灣拓展三大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