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光程研創 | 2025/05/03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271,700,000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24624152 | 陳書履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光程研創股價即時行情(未)
買高 | 買低 | 買均 | 昨均 | 買漲跌幅 | 賣高 | 賣低 | 賣均 | 昨均 | 賣漲跌幅 |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 | - | - | - |
價位 | 張數 | 日期 |
---|
價位 | 張數 | 日期 |
---|
光程研創(未) 光程研創股價趨勢圖
日期 | 買高 | 買低 | 買均 | 賣高 | 賣低 | 賣均 |
---|---|---|---|---|---|---|
2025/4/22 | ||||||
2025/4/21 | ||||||
2025/4/18 | ||||||
2025/4/17 | ||||||
2025/4/16 | ||||||
2025/4/15 | ||||||
2025/4/14 |
光程研創公司簡介
股票代號 | 公司名稱 | 光程研創股份有限公司 | |
---|---|---|---|
統一編號 | 24624152 | 成立日期 | 103年07月30日 |
董事長 | 陳書履 | 公開發行日期 | |
普通股(元) | 公司電話 | 03-5601100 | |
股務代理 | 公司自辦 | 公司網址 | https://www.artiluxtech.com/ |
股務地址 | 股務電話 | 03-5601100 |
光程研創公司新聞公告
台灣半導體新創光程研創(Artilux)營運迎來重大里程碑,其自主研發之「室溫短波紅外光鍺矽單光子偵測技術」,近期登上國際頂級期刊《自然》(Nature),為台灣自1974年確立扶植半導體為產業重點以來,首度由單一台灣研發團隊達成此成就,顯示光程研創的技術已獲國際權威機構公認,同時也為台灣在下一世代全球半導體關鍵技術之持續領先做出貢獻。
台灣自確立半導體政策以來,半導體即為台灣的重點產業。然而當AI全面爆發的時代來臨,其模型的複雜性和運算需求的增加,將需要更多的運算資源。未來AI運算、量子電腦將由目前的「電運算」融合「光運算」,而光子技術將在台灣半導體產業下一個里程碑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光程研創是2014年成立的科技新創,聚焦鍺矽(GeSi)光子技術創新,是業界在寬頻3D感測和消費型光通訊市場的先行者。這次登上《自然》,主要是因為首次突破半導體的溫度限制,讓原本在實驗室零下100度才能使用鍺矽偵測到的短波紅外光波段單光子,在室溫與高溫環境下也能運作。
光程研創不僅解決了溫度的問題,更具有超高靈敏度、低功耗的特點。光程研創表示,此一技術突破,將有望大幅擴展光子偵測技術的應用範圍,將可以驅動矽光子、人工智慧、自駕車光達、混合實境、量子電腦、量子通訊及光學式血糖檢測等相關領域的革新應用,對產業影響深遠。
更重要的是,光程研創的短波紅外光鍺矽單光子技術可相容於主流的CMOS半導體製程,代表將可以更容易地大規模生產、且成本效益更高,將有望加速相關技術的全面普及與應用,為半導體產業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
光程研創此次登上國際頂級期刊《自然》,顯示其技術已獲國際權威機構公認。《自然》以刊登各科學研究的頂尖成果聞名,而過往入選的重大技術突破,多半都由數個國際研究機構合作而達成,而這次光程研創是台灣近半世紀以來,首個單一機構以自主開發的技術登上《自然》期刊的研發團隊。
執行長陳書履表示,「我們對於入選《自然》 深感榮幸,也感謝此領域的國際頂尖專家對我們的認同」。他表示,新一波基於單光子技術創新應用的時代已經到來,而這也將是半導體領域未來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
在電晶體摩爾定律即將走到盡頭,光子技術即將掘起的關鍵時刻,光程研創累積的技術能量,可望成為下一家由台灣人主導,在全球半導體業界引領新一波技術革新及普及化的指標企業。據瞭解,光程研創目前已成功取得國際知名品牌大廠之訂單並順利量產,兼具商業化潛力及頂尖創新能力的成長軌跡,並規畫今年下半年邁向資本市場。
鍺矽半導體廠光程研創(Artilux)發表其〈室溫短波紅外光鍺矽單光子偵測技術〉,被國際頂級科學旗艦期刊《自然》(Nature)刊登,為台灣半世紀以來首度有單一機構自主開發全新技術平台而能獲《自然》青睞。執行長陳書履表示,該技術宣告新一波基於單光子技術創新應用的時代已到來,將持續拓展相關產品開發及應用領域,現階段已量產出貨予全球知名品牌大廠。此次刊登於《自然》的重大突破,為全球首度將原本在實驗室零下100度之超低溫環境才能使用鍺矽偵測到的短波紅外光波段單光子,透過獨立開發的多項專利技術,成功達成在室溫與高溫環境運作的目標。
光程研創指出,過去因為溫度問題導致相關終端應用長久受限,學界業界在此領域發展停滯超過20年;而光程研創開發的短波紅外光單光子偵測技術不僅徹底解決了溫度的問題,更能同時在低功耗下展示出超高靈敏度的感測性能,可望大幅拓展光子偵測技術的應用範圍,包括矽光子、人工智慧、自駕車光達、混合實境、量子電腦、量子通訊及光學式血糖檢測等相關領域,對產業影響深遠。
更重要的是,此創新的短波紅外光鍺矽單光子技術相容於主流成熟的CMOS半導體製程,進而能提供客戶具有高經濟規模與成本效益之解決方案,加速相關光子技術之量產與全面普及化。
台積電的小金雞「光程研創」搖身一變,讓最老的半導體材料「鍺」重出江湖,帶來全新的半導體元件平台。這家台灣新創公司不僅成功吸引Lumentum、Coherent等國際大廠搶著合作,還讓鍺成為足以與第3類半導體競爭的明星材料。鍺,這種曾經在1946年電晶體發明時就出場的半導體材料,因為易漏電而被矽所取代,成為產業中的配角。然而,光程研創在台積電的協助下,將鍺材料重新帶進半導體元件的舞台,讓其再次成為焦點。
光程研創執行長陳書履表示,他們是全球鍺矽技術平台的領導廠商,利用新技術結合現有矽製程,生產規模大,用鍺製造出的短波紅外線元件,成本僅為對手化合物半導體晶片的1/3到1/10。這項突破對半導體產業現有生態造成了改變,讓原本價格昂貴的短波紅外線影像感測器,因為光程研創的技術而得以普及。
陳書履也強調,短波紅外線的應用潛力巨大,如設計下一代車用雷達、智慧農業、身份識別等。他們的技術甚至可以應用於iPhone的3D感測技術,識別真實人臉與假面具。與台積電的合作是光程研創創業的重要轉捩點,共同研發鍺矽材料製程,讓鍺的性能有了突破性的表現。
近年來,光程研創的技術開始受到國際大廠的關注,與Lumentum、Coherent等公司合作開發新技術。陳書履表示,光程研創不僅賣產品,還能通過授權、技術移轉獲利。未來,他們將讓技術落地,打入各種產品線,引領全球短波紅外光市場。
台灣新創公司光程研創,近期在半導體材料領域創下驚人突破,讓曾經被遺忘的半導體材料「鍺」重新站上舞台,成為競爭第3類半導體的重要平台。這家新創公司不僅吸引了台積電等重量級企業的關注,還與Lumentum、Coherent等國際大廠搶著合作,展現其在半導體技術上的領先地位。
光程研創執行長陳書履表示,該公司是全球鍺矽技術平台的領導廠商,其技術結合現有矽製程,以鍺製造的短波紅外線元件,成本僅為對手化合物半導體晶片的1/3到1/10。這項技術突破改變了半導體產業現有生態,吸引了全球知名大廠爭相合作。
陳書履還提到,短波紅外線在未來應用潛力巨大,例如設計下一代車用雷達、智慧農業、身份識別等。光程研創團隊利用短波紅外線能偵測水分的特性,成功開發出多項應用產品,如能偵測耳機是否接觸到用戶皮膚的產品,以及用於識別真實人臉的技術。
光程研創近10年的發展歷程,是一段不確定且孤獨的旅程。陳書履回憶,團隊成員多來自台大、史丹佛等知名學府,以及蘋果、聯發科、思科等企業,共同追求對技術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期許。與台積電的合作,更是創業道路上的重要轉捩點,共同研發鍺矽材料製程,終於成功完成第1代製程。
光程研創的突破不僅對台積電有益,也為台灣半導體產業帶來新的商機。陳書履表示,公司將持續推動技術落地,讓鍺矽技術快速滲透全球市場,成為全球鍺矽技術的基礎平台。
台積電培養的小金雞!他讓「最老半導體材料」復活,成本是對手的1/3,能和第3類半導體競爭?
這是一家台灣半導體新創公司,卻吸引Lumentum、Coherent等國際大廠搶著合作,他們讓最老的半導體材料「鍺」復活,變成足以和第3類半導體競爭的全新平台。
鍺,是最老的半導體材料。根據《財訊》報導,1946年,蕭克利、巴丁和布拉頓發明的第1顆電晶體,就是用鍺製作的,從此改變全球電子產業。但是,鍺容易漏電,很快被矽取代,變成產業中沒有聲音的配角。
材料更便宜 可偵測水分
現在,台灣的光程研創在台積電協助之下,讓鍺重新成為半導體元件的主角,「我們是全球鍺矽(Germanium Silicon)技術平台的領導廠商」光程研創執行長陳書履說,由於新技術結合現有矽製程,生產規模大,他們用鍺製造出的短波紅外線元件,成本只有對手化合物半導體晶片的1/3到1/10。
《財訊》報導指出,這項突破改變了半導體產業現有生態。原本,日本索尼正是這個領域的老大,過去相關元件價格昂貴,但看到台灣能用鍺生產短波紅外線影像感測器,全世界的知名大廠都爭相找上光程研創合作。
短波紅外線是一種看不見的光,聽起來和一般人生活頗有距離,但未來應用潛力很大。陳書履舉例,像設計下一代車用雷達,如果用近紅外光打出去,「可能會傷害路人的眼睛」,改用短波紅外線則沒有安全疑慮,同樣能精準偵測距離。
根據《財訊》報導,短波紅外線的特色之一是能偵測水分,且不受溫度影響。光程研創團隊示範,他們先擺出幾顆蘋果,表面上看來一模一樣,但用短波紅外線一拍後,發現其中一顆有個巨大的斑點,「因為這顆蘋果摔過,水分聚集在這裡。」工程師說;另一顆蘋果卻特別白,因為那其實是表面沒有水分的假蘋果。
利用能偵測水分的特性,蘋果用它來偵測耳機是否接觸到用戶的皮膚,決定要不要播放音樂;還可以用於智慧農業,偵測田間作物的灌溉狀況;或是用來識別身分。如果把iPhone使用的3D感測技術改用短波紅外線,就能看出鏡頭前出現的是真正的人臉,還是沒有任何水分的假面具。
與台積電合作 完成新製程
回想近10年的發展歷程,陳書履笑著對《財訊》採訪團隊說,「我們剛開始做的時候,知道我們在矽鍺領域有領導地位,但並不確定這個技術,市場有多大」他回憶,「但是,如果你想做的是產業的先行者,似乎就必須要走過這個相對不確定且孤獨的時刻」。
他回憶,第1批加入公司的夥伴,是十幾年前在英特爾總部矽光實驗室工作的同事和學生時代的好友,英特爾的目標,是尋找新的光通訊元件,那也是當時所有人認為鍺的最大商機。
《財訊》也發現,這是由一群台灣頂尖人才一起創造的公司,陳書履細數,許多夥伴都是一路從台大、史丹佛,到英特爾矽光實驗室結識的朋友。鍺這個題目,更是他從念博士開始,一路研究到現在。團隊中,還有來自蘋果、聯發科、思科、台積電的好手,甚至有人擁有兩個博士學位,他說,大家是為了對自己的期許才參與創業,「否則這些高手未必需要走這條路」,他的辦公室裡放著單槓,就為節省出門運動的時間。
對陳書履來說,和台積電合作是創業最重要的轉捩點。當時,其他競爭者提案和台積電合作開發光通訊技術,但這已是英特爾研發多年的項目。光程研創的團隊覺得,要尋找一個更新、更有原創性的題目,最終說服台積電和他們共同研發鍺矽材料製程,4年後,第1代製程終於如預期完成。
《財訊》分析,過去用鍺做感測器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鍺漏電嚴重,會造成嚴重的雜訊干擾畫面。陽明交通大學講座教授郭浩中觀察,突破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半導體設備有了驚人的進步,例如ALD(原子層沉積)技術,能讓原子一層一層排列,加上他們投入的設計能力,「鍺的漏電狀況降到和三五族材料差不多」,加上新的設計技術,鍺的性能才有完全不同的表現。用陳書履的話說,他們的設計,可以讓鍺的漏電狀況和鍺矽製程感測晶片雜訊減少到原本的1/1000~1/10000。
去年,一個一個的國際合作開始出現,去年3月,雷射光學大廠Lumentum 3D感測產品總監David Cheskis表示,要和光程研創共同研發使用短波紅外線頻率的VCESL面射型雷射技術,用於下一代的消費性電子解決方案。國際大廠Contential也正和他們共同開發成本更有競爭力的車用光達。
根據《財訊》報導,去年7月,化合物半導體大廠Coherent(原名II-VI),光電器件與模組事業處資深副總裁Julie Sheridan Eng也表示,光程研創的短波紅外線偵測器,除了可以保護人眼安全,而且因為大氣在這個波段會吸收更多的陽光,因此,用短波紅外線做偵測器可以提供更長的偵測距離和更清楚的影像。捷普光學部業務資深總監Ian Blash也表示有意合作,因他們創造的短波紅外線攝影機,「給了3D感測一個不受限的未來,陽光將不再影響平台的效能。」
光程研創的突破也對台積電有好處,因為未來這些感測器,需要用到12吋成熟製程的產品,讓台積電增加一個獨家成熟製程應用。
不只賣產品 授權也能賺錢
今年開始,光程研創的新產品會陸續推出,「我們手上有300多個專利,我們要做全球鍺矽技術的基礎平台。」陳書履說,他們不只是一個賣產品的IC設計公司,更有能力靠授權、移轉基礎技術獲利。
「現在我們在主要領域都有指標性客戶。」陳書履說,取得領先後,今明兩年,光程研創要讓技術落地,打入各種產品線,「之後就是讓我們的技術快速滲透,引領全球短波紅外光市場。」陳書履說。
這是一家台灣半導體新創公司,卻吸引Lumentum、Coherent等國際大廠搶著合作,他們讓最老的半導體材料「鍺」復活,變成足以和第3類半導體競爭的全新平台。
文/林宏達
鍺,是最老的半導體材料。根據《財訊》報導,1946年,蕭克利、巴丁和布拉頓發明的第1顆電晶體,就是用鍺製作的,從此改變全球電子產業。但是,鍺容易漏電,很快被矽取代,變成產業中沒有聲音的配角。
材料更便宜 可偵測水分
現在,台灣的光程研創在台積電協助之下,讓鍺重新成為半導體元件的主角,「我們是全球鍺矽(Germanium Silicon)技術平台的領導廠商」光程研創執行長陳書履說,由於新技術結合現有矽製程,生產規模大,他們用鍺製造出的短波紅外線元件,成本只有對手化合物半導體晶片的1/3到1/10。
《財訊》報導指出,這項突破改變了半導體產業現有生態。原本,日本索尼正是這個領域的老大,過去相關元件價格昂貴,但看到台灣能用鍺生產短波紅外線影像感測器,全世界的知名大廠都爭相找上光程研創合作。
短波紅外線是一種看不見的光,聽起來和一般人生活頗有距離,但未來應用潛力很大。陳書履舉例,像設計下一代車用雷達,如果用近紅外光打出去,「可能會傷害路人的眼睛」,改用短波紅外線則沒有安全疑慮,同樣能精準偵測距離。
根據《財訊》報導,短波紅外線的特色之一是能偵測水分,且不受溫度影響。光程研創團隊示範,他們先擺出幾顆蘋果,表面上看來一模一樣,但用短波紅外線一拍後,發現其中一顆有個巨大的斑點,「因為這顆蘋果摔過,水分聚集在這裡。」工程師說;另一顆蘋果卻特別白,因為那其實是表面沒有水分的假蘋果。
利用能偵測水分的特性,蘋果用它來偵測耳機是否接觸到用戶的皮膚,決定要不要播放音樂;還可以用於智慧農業,偵測田間作物的灌溉狀況;或是用來識別身分。如果把iPhone使用的3D感測技術改用短波紅外線,就能看出鏡頭前出現的是真正的人臉,還是沒有任何水分的假面具。
與台積電合作 完成新製程
回想近10年的發展歷程,陳書履笑著對《財訊》採訪團隊說,「我們剛開始做的時候,知道我們在矽鍺領域有領導地位,但並不確定這個技術,市場有多大」他回憶,「但是,如果你想做的是產業的先行者,似乎就必須要走過這個相對不確定且孤獨的時刻」。
他回憶,第1批加入公司的夥伴,是十幾年前在英特爾總部矽光實驗室工作的同事和學生時代的好友,英特爾的目標,是尋找新的光通訊元件,那也是當時所有人認為鍺的最大商機。
《財訊》也發現,這是由一群台灣頂尖人才一起創造的公司,陳書履細數,許多夥伴都是一路從台大、史丹佛,到英特爾矽光實驗室結識的朋友。鍺這個題目,更是他從念博士開始,一路研究到現在。團隊中,還有來自蘋果、聯發科、思科、台積電的好手,甚至有人擁有兩個博士學位,他說,大家是為了對自己的期許才參與創業,「否則這些高手未必需要走這條路」,他的辦公室裡放著單槓,就為節省出門運動的時間。
對陳書履來說,和台積電合作是創業最重要的轉捩點。當時,其他競爭者提案和台積電合作開發光通訊技術,但這已是英特爾研發多年的項目。光程研創的團隊覺得,要尋找一個更新、更有原創性的題目,最終說服台積電和他們共同研發鍺矽材料製程,4年後,第1代製程終於如預期完成。
台積電培養小金雞 囊括英特爾頂尖人才 光程研創讓最老半導體材料大復活
《財訊》分析,過去用鍺做感測器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鍺漏電嚴重,會造成嚴重的雜訊干擾畫面。陽明交通大學講座教授郭浩中觀察,突破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半導體設備有了驚人的進步,例如ALD(原子層沉積)技術,能讓原子一層一層排列,加上他們投入的設計能力,「鍺的漏電狀況降到和三五族材料差不多」,加上新的設計技術,鍺的性能才有完全不同的表現。用陳書履的話說,他們的設計,可以讓鍺的漏電狀況和鍺矽製程感測晶片雜訊減少到原本的1/1000~1/10000。
去年,一個一個的國際合作開始出現,去年3月,雷射光學大廠Lumentum 3D感測產品總監David Cheskis表示,要和光程研創共同研發使用短波紅外線頻率的VCESL面射型雷射技術,用於下一代的消費性電子解決方案。國際大廠Contential也正和他們共同開發成本更有競爭力的車用光達。
根據《財訊》報導,去年7月,化合物半導體大廠Coherent(原名II-VI),光電器件與模組事業處資深副總裁Julie Sheridan Eng也表示,光程研創的短波紅外線偵測器,除了可以保護人眼安全,而且因為大氣在這個波段會吸收更多的陽光,因此,用短波紅外線做偵測器可以提供更長的偵測距離和更清楚的影像。捷普光學部業務資深總監Ian Blash也表示有意合作,因他們創造的短波紅外線攝影機,「給了3D感測一個不受限的未來,陽光將不再影響平台的效能。」
光程研創的突破也對台積電有好處,因為未來這些感測器,需要用到12吋成熟製程的產品,讓台積電增加一個獨家成熟製程應用。
不只賣產品 授權也能賺錢
今年開始,光程研創的新產品會陸續推出,「我們手上有300多個專利,我們要做全球鍺矽技術的基礎平台。」陳書履說,他們不只是一個賣產品的IC設計公司,更有能力靠授權、移轉基礎技術獲利。
「現在我們在主要領域都有指標性客戶。」陳書履說,取得領先後,今明兩年,光程研創要讓技術落地,打入各種產品線,「之後就是讓我們的技術快速滲透,引領全球短波紅外光市場。」陳書履說。<摘錄財訊>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光程研創(Artilux)這家台灣的光學和電子技術廠,最近可是大放異彩啊!他們研發的短波紅外光(SWIR)雙模寬頻CMOS單晶片,已經完成驗證,還在台積電的幫助下量產上市了。這意味著,我們台灣的技術在SWIR 3D影像這個領域又往前邁進一大步,對車用光達(LiDAR)應用的普及化也將有顯著幫助。
這款單晶片不僅僅是技術上的突破,它還能夠在SWIR波段提供更精細的2D和3D成像效果,這對於需要微小化、低功耗、高整合度的產業來說,可是個大福音。光程研創看準了這個趨勢,推出這樣的產品,就是要滿足市場對於高品質影像感知的需求。
無論是消費市場的擴增實境(AR)、機器視覺、半導體製程檢測,還是工業品質管控、農產品新鮮度判定、醫療成分異物分析、環境系統監控、駕駛人監測系統(DMS),這些應用場景都能夠因為光程研創的技術而得到改善。特別是對於自駕車市場的光達(LiDAR)應用,光程研創的技術將有助於降低成本,讓更多消費者能夠享受到先進的技術。
光程研創的執行長陳書履說,他們的團隊用全球首創的CMOS製程技術,創造了3個世界第一和6大獨特優勢,這對於光學成像領域來說,是一個新的里程碑。未來,他們將繼續發揮創新精神,帶領SWIR產業生態圈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常見問題
投資未上市股票要先審慎評估風險,光程研創是未上市股票,資訊相對較少,別相信來路不明的資料,以及陌生人的介紹,收集資訊對於新聞媒體甚至這網站的資料都不可全信,必須獨立思考,如果對於不熟悉的投資市場,就建議不要參與,投資有風險,如果已經可以承擔風險,做好功課可以與平台聯繫,交易上都是雙方議定價格,銀貨兩訖,避免交易上詐騙發生。現在詐騙集團會寫出公司前景的「研究報告」,並留下聯絡方式,企圖吸引不知情的人上當。而且現在詐騙集團不是一般話術而已,是有做產業研究,而且認真追蹤即時新聞,投資人真的要保持警覺。
光程研創股票的交易流程
交易流程如下:
1.報價撮合:
買賣方提出要投資光程研創或要賣光程研創時,版主都會先行報光程研創的價位等,彼此協議出雙方同意的成交價格;成交後,按照約定的價款、股票交付方式進行下個流程。
2.賣方:約時間及地點交付光程研創股票
未上市股票有實體股票的交割方式跟無實體的集保交割(375券商辦理或673帳戶匯撥)方式,要先確認好是哪一種。
賣方賣股:當雙方協議好成交價後成交,未上市專業投資人會先與賣方約定時間地點進行股票交割流程,當到了現場時(375無實體則要約集保庫存所在的券商),確認賣方股票及印章沒問題時,則馬上匯款,當匯款確認收到時,則會用印,完成後銀貨兩訖了。股款都是透過電腦匯款,立即會入帳,過去地點都會約在銀行刷摺確認,但現在手機網路銀行查詢入帳方便,所以現在都以賣方方便的地點為主。賣方要備妥「股票」、「原印鑑」、「出讓人姓名與身分證字號」。(375無實體則是準備券商集保存摺、身分證、開戶印章)
3.買方:辦理過戶後約時間地點交付股票:
當雙方協議好成交價後,會確認股票是實體股票還是無實體股票,確認後未上市專業投資人會向買方收取身分證影本及印章(新戶會代刻印章)並確認股票交付的時間及地點,然後帶股票至該股票發行公司股務部門或所委託的股務代理機構,完成過戶的手續,並依與買方約定的時間地點,交付股票及收取款項(通常會用匯款方式所以比較常約在買方要匯款的銀行),買方會取得1.完成過戶自己名下的股票、2.證交稅單(紅色)3.印章。(如果是375則會約在買方的券商,辦理匯入買方的集保)
4.如何確認光程研創股票真偽?
買方若需確認光程研創股票真偽無誤,可以在過戶完成後聯絡光程研創的股務機構、確定股東姓名與股東戶號相同也可確認股票正面的號碼與股務留存的號碼是否一致。
注意事項:
光程研創是未上市股票也是有價證券,建議當面交易,銀貨兩訖,避免郵寄過程遺失引發爭議。除非協調好遺失責任對方付完全責任,否則還是以當面交割較為安全。
今天 光程研創 股價, 買價最高價是 議價, 買價均價是 議價, 賣價最低價是 -,賣價均價是 -, 買方可以參考網站的賣價,賣方可以參考網站的買價,如果沒有報價,可以直接聯繫版主詢問。
因為 光程研創 是未上市股票, 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光程研創 股價也是經由雙方協議好的價位,成交後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
光程研創因為是未上市股票,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想要交易光程研創股票可以利用這平台參考光程研創的股價,想要買的可以參考賣價,想要賣出的參考買價,直接把要買或要賣的股票填入表單,或者直接加入LINE與版主聯繫,直接溝通。
光程研創因為是未上市股票,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想要買光程研創股票的投資人,可以先跟站主陳先生聯繫,可以透過填寫表單或LINE留言,提出想買光程研創的需求,版主將先報價然後雙方確認好張數價格後就可以進行進行交易流程。網路上任何未上市網站的賣價 是讓想要買進的人可以參考, 未上市股票的每一次的交易都是需要有買方跟賣方互相交流價位討論的過程,所以直接聯繫站主討論會比較有機會完成交易~
光程研創因為是未上市股票,因此,您不能在證券交易市場上買賣,也不能送存集保。 您只能自行尋找交易對象,或者透過網路上的未上市股票盤商協助撮合買賣。未上市股票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買賣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想要賣的人可以先跟站主陳先生聯繫,透過填寫表單或LINE留言或直接來電,提出想賣出光程研創需求,以及要賣出的張數,版主將確認市場行情後報價,雙方確認好張數價格後,就可以約時間進行進行交易流程。網路上任何未上市網站的買價 是讓想要賣出的人可以參考 ,未上市股票的每一次的交易都是需要有買方跟賣方互相交流價位討論的過程,所以直接聯繫站主討論會比較有機會完成交易~
光程研創股票如何買賣?
光程研創因為是未上市股票,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至於找誰買賣,可以填寫網站的表單,或者直接加入LINE好友或直接來電聯繫版主,這樣就可以實現你想買賣光程研創股票的需求。
在台灣,並未明文禁止買賣未上市公司股票。
而股票是有價證券,屬於個人財產,
但是根據證券交易法,只有已取得特許的證券業者,才可以針對不特定對象的社會大眾,進行未上市股票買賣
簡單說就是非券商不得經營證券買賣事務。
一般的投資顧問公司並不能從事未上市股票買賣,只能提供諮詢服務,否則就是違反證券交易法。
所以當一般人想要買賣光程研創股票,單純的個人買賣行為是合法的。
但是如果有涉及居間(仲介行為)、行紀之行為,那就有涉嫌違反證交法的疑慮。
因此光程研創股票的交易買賣都只能進行私人間的直接買賣,不能有委託交易的是情形發生。
在IPO贏家這邊,所有的交易都是直接與IPO贏家的投資人直接交易,雙方協議好張數價格,直接成交,沒有額外收取手續費用,沒有勸募、推銷之行為。
光程研創討論
>更多關於光程研創的討論- 光程研創 如果光程研創減資怎麼辦?光程研創股東必讀減資指南
- 光程研創 光程研創如何買賣:一篇全面的交易指南
- 光程研創 如何獲取光程研創公司的營運信息
- 光程研創 光程研創股票的繼承、拋棄與贈與的問題~這篇文章能讓您明白
- 光程研創 如果光程研創有要現金增資我該怎麼辦?
- 光程研創 光程研創員工認股投資攻略-機會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