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研華智勤 | 2025/03/22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個股行情連結 |
27934258 | 劉蔚廷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即時行情 |
買高 | 買低 | 買均 | 昨均 | 買漲跌幅 | 賣高 | 賣低 | 賣均 | 昨均 | 賣漲跌幅 |
---|---|---|---|---|---|---|---|---|---|
- | - | - | - | - | - | - | - | - | - |
價位 | 張數 | 日期 |
---|
價位 | 張數 | 日期 |
---|
研華智勤股價趨勢圖
日期 | 買高 | 買低 | 買均 | 賣高 | 賣低 | 賣均 |
---|
研華智勤公司簡介
股票代號 | 公司名稱 | 研華智勤股份有限公司 | |
---|---|---|---|
統一編號 | 27934258 | 成立日期 | 2006-01-27 |
董事長 | 劉蔚廷 | 公開發行日期 | None |
普通股(元) | None | 公司電話 | 02-2792-7818 |
股務代理 | 公司自辦 | 公司網址 | https://www.advantech.com.tw/ |
股務地址 | 臺北市內湖區瑞光路26巷20弄1號 | 股務電話 | 02-2792-7818 |
研華智勤公司新聞公告
工業電腦龍頭研華創辦人劉克振在今年股東會上宣布正式啟動接班 傳承計畫,除了延續由三位「共治總經理」負責公司營運業務外,並 新設立「經營管理委員會」,期望藉此培育專業經理人能力,發揮各 自長處及集結團隊力量,落實「利他」精神經營理念,繼續擦亮IPC 金字招牌。
退而不休 續當「老和尚」貢獻
劉克振在29歲創辦研華,40年一路走來讓研華不斷發展至全球工業 電腦一哥地位,而作為業界指標,世代傳承議題也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對此,劉克振說,研華未來經營會採「專業經理人體制」為基調, 預計三年內完成交棒,自己不擔任董事長後,希望是退而不休,秉持 著「老和尚」觀念,以「持續貢獻、用力傳承」為目標。
事實上,研華早在2017年8月就設立三位「共治總經理」職務,由 陳清熙、張家豪與蔡淑妍分別擔任綜合經營管理總經理、嵌入式物聯 網平台事業群總經理,以及工業物聯網事業群總經理,而組織改造經 過近六年時間,也讓研華營收、市值規模續創新高,完成初步轉型傳 承計畫。
組改六年 邁向專業經理人體制
劉克振認為,目前研華有兩位總經理是分別帶領一個公司最大的事 業部門,但內部還是有很多決策必須要跨事業來思考、執行,以前是 由董事長擔任決策角色,在傳承之後將由「經營管理委員會」來共同 訂定企業營運方向。
研華5月正式成立「經營管理委員會」,預計除了三位共治總經理 外,將加入副總等一、二線主管,作為公司最高決策單位。劉克振說 ,這個制度是邀請BCG(波士頓顧問集團)公司,經過八個月討論設 計出來,經過董事會多次討論後決定執行,自己也會先加入經營管理 委員會中,在未來三年內進一步經驗傳承。
另外,劉克振兩位兒子劉蔚志、劉蔚廷皆在研華本屆改選中擔任董 事,劉克振指出,在家族二代進入董事會後,為了讓創辦家族席次不 超過3分之1,也增加董事至九席,搭配「經營管理委員會」,期望能 在治理經營穩定性和專業決策上取得平衡,且將秉持永續經營精神, 讓研華能朝百年長青企業邁進。
師法默克 家族共好、企業永續
劉克振認為,二代進入研華董事會,很重要的一點是要代表創辦人 家族,把「永續」、「利他」經營理念在公司持續傳承下去,並效法 德國默克(Merck)集團作法,其用意有兩大方向,第一要做到家族 不分家,採共同控股模式,即便後續家族有更多人加入研華,依然是 一起控股,重視家族觀念。
第二,貫徹公司利益大於家族利益。劉克振說,家族利益就是財富 ,多了也沒甚麼幫助,家族後代的個人財務是另外一回事,把家族控 股看作是一個福報,用家族辦公室的方法來考量,而且只要把企業經 營好,家族也會好,不必為了錢或是股價因素影響到企業長遠發展。
研華重視ESG發展,期許成為「永續地球的智能推手」,喊出2026 年在台灣使用50%綠電、2032年100%運用再生能源,以達成ESG綠電 承諾,而兩岸主要生產基地則規劃在2040年落實全面綠電目標。
研華董事長劉克振認為,全球企業與機關節能引進太陽能等綠電潮 流會「非常強勁」,且愈來愈多法人投資機構表達對公司ESG發展高 度關注,重要性與日俱增。
研華近年積極開發如綠能儲能、風能設備維運等對智能解決方案, 並於企業內部落實建築能源管理和節能減碳,除內部控管之外,近期 也獲SBTi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國際認證,正式宣告2030年的溫室氣體減 量目標。
研華設定台灣區將在2032年再生能源使用率達100%,並擴大投入 智慧節能(iEMS)事業,以公司兩岸生產製造中心率先導入作為示範 ,落實AIoT核心優勢協助全球客戶的目標。
因應未來綠電需求,研華2021年啟動太陽能電廠投資,與微電能源 共同成立SPV,初步選定台南市麻豆區及學甲區為電廠建置地點,投 資金額約5.3億元,10MW太陽能電廠綠電產出將確保研華達到2026年 50%的承諾目標。
劉克振指出,研華台灣各廠區若50%使用綠能,初估增加3,000萬 元電費,全面採用則大約多出5、6,000萬元,未來也將進一步在中國 大陸實施。
因人數、規模相近,且不屬於高耗能產業,預期花費金額不會落差 太大,但因當地法規不同,目前還在規劃當中。
此外,透過此次太陽能電廠投資,微電能源不僅將研華工業物聯網 雲平台WISE-PaaS納入其合作平台,也將進一步把太陽能能源管理解 決方案SRP導入案場,以提升案場運維管理及發電效率,成為太陽能 業者的先進雲端管理平台。
除了合資太陽能電廠,研華規劃在能源、電力、環保領域直接成立 BEMS事業部與新能源解決方案事業部,長期投入市場布局。
預計2030年,中國大陸及台灣兩大主要生產基地至少要使用50%再 生能源,在中國大陸會以購買綠電憑證方式進行,規劃每年增加5% 綠電比重,根據既有時程2040年達到100%目標。
而在產品部分,研華自去年開始以針對耗能較高的電源供應器進行 GreenDesign規範,以及綠色包裝設計等,也對供應鏈開始要求,降 低碳排成本。
同時,今年台灣、大陸廠皆導入iEMS(能源管理)解決方案,並成 為主要示範場域。
研華今年進行HCM(Human Capital Management人力資本管理)系 統導入,並搭配員工認股權憑證計畫,多面向強化全球引才、育才及 留才機制,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打造永續正向的經營循環穩健成長 。
研華董事長劉克振指出,透過員工認股權憑證案,有助於強化核心 人才與企業營運績效連結,提升公司競爭優勢,迎向下階段成長。
研華此次員工認股約申請8,000張,約占總股數1%,以200元成本 發放,預計將有400多位員工可以拿到員工認股權憑證。劉克振強調 ,雖然採取員工認股會稀釋EPS一部分費用化,但實際上對於員工的 激勵效果很大,可以共同參與公司經營成果機會。
劉克振表示,研華成立以來大多是以「阿米巴模式」,小型事業體 經營來鎖定各個利基市場,預料在第三次全球化轉型階段仍可以持續 進行,在物聯網市場強勁成長趨勢下,未來每年自身有機成長保守估 計都有10%以上。若公司營運維持正向發展,預計每三年會發放10% 股東股利及1%員工認股,長期回饋股東及鼓勵員工。
此外,研華也重啟校園徵才計畫,釋出近百個替代役與實習職缺, 期望藉此提前網羅優秀人才,加入工業物聯網領域行列,中長線規劃 為形成公司未來中堅梯隊,實現永續傳承目標。
在組織架構上,研華去年成立人才發展策略部(TCC),從招聘、 挑選、培育、用人、留任等功能,為內部人才發想各種適用機制,以 深化人才培育,讓同仁能在其個人職涯發展、培育規劃與員工福利上 皆有所斬獲,從而讓員工在既有工作能有效發揮、有所成長,形成企 業員工雙贏局面。
研華也運用自身工業物聯網產業資源與優勢,攜手產官學研,以「 學用接軌、開放式創新、普及教育」推動「產學共創Co-Creation價 值鏈」,達成物聯網專題式學習與創新,協助學生銜接職場戰力,並 提供新創團隊最缺乏的市場驗證機會,打造跨域人才庫。
AI人工智慧熱潮延燒,搭配物聯網應用落地,帶動智慧製造、智慧 醫療、零售等AIoT需求顯現。研華董事長劉克振樂觀看待未來產業展 望,未來十年迎來工業物聯網高速成長階段,而研華正在此波浪頭上 ,聚焦本業發展的目標明確,不會再做多角經營。
劉克振說,物聯網本來是一個很小的利基產業,但一路發展以來, 物聯網已有多項應用智慧節能程式,主要就是仰賴AI人工智慧,以及 通訊、雲端技術發達,「各項發展條件變很好」,且物聯網實際對全 球產業貢獻跟變化豐富,未來發展性還很大,研華將繼續堅持本業, 持續創新腳步。
研華營收規模突破23億美元、市值近百億美元,搭上AIoT成長浪潮 ,內部設定2030年營收要達50億美元,目標翻倍成長。
研華綜合經營管理總經理陳清熙認為,雖然目前全球景氣放緩,區 域市場不確定性還在,庫存問題也需要時間去化,預計年底前回到健 康水位。不過,中長期來看,各國對能源與環保意識重視,能源轉型 趨勢帶來諸多機會,特別是電動車快速普及,帶動智慧能源方面巨大 商機,包括風能、太陽能、EV電池產能擴建,公用與家用充電樁設備 拓展、節能與儲能需求提升等。
此外,疫情時代所帶動的線上購物熱潮及後疫情時代的消費回溫, 帶動智能零售與智慧倉儲應用;伴隨全球高齡結構衍伸的智慧醫療與 照護設備等剛性需求,將推升物聯網產業持續高速成長。
研華工業物聯網事業群總經理蔡淑妍認為,研華發展史中有兩次關 鍵轉型獲得極大的成功,推升公司晉升國際企業並以矩陣型組織穩健 擴張。如今宣示啟動第三次全球化轉型,以Sector Driven為核心精 神,規畫五大先鋒Sectors,為嵌入式電腦、工業系統、工業自動化 、智慧醫療、數位行銷電商平台,以及六
大區域市場,為北美、大陸 、歐洲、新興市場、日本、南韓,集結資源重點推進。
研華嵌入式物聯網平台事業群總經理張家豪則指出,缺口分析是改 革成功的基石,研華過去幾個月盤點營運痛點、對症改善,充分展現 改革的決心。期待透過Sector Drive組織架構,優化資源配置與人才 策略,著重跨域行銷機制、區域發展及人才賦能,對準新興產業機會 ,以期貼近市場、成就客戶。
劉克振表示,研華聚焦能源轉型、智慧升級、長照醫療趨勢帶動市 場商機,公司在SBU、RBU、Operation方面不斷優化。事業體方面, 積極進行產業與產品的部署,鎖定設備製造商、工廠自動化、能源管 理及智慧醫療等高成長應用聚焦發展。
而區域業務組織方面,集結區域在地資源,發揮貼近客戶、跨區服 務的領導綜效。生產製造與後勤單位方面,存貨去化、客戶訂單達交 與生產效率提升等重點項目落實精實管理,並訂定可達成的目標。
和碩(4938)昨(5)日公告,以每股17元處分手中全部的研碩持股予研華,總共1,800萬股,總交易金額3.06億元,研碩將成為研華100%持有的子公司。
研華與和碩在2006年合作成立研碩,共同投入工業電腦相關的產品生產及銷售。和碩表示,和碩出清研碩,有助研華與研碩整合資源。
研華已已宣布將吃下研碩50%股權,研華董事長劉克振日前出席和碩尾牙,並強調此次動作不影響研華與和碩的合作關係。
雖然工業電腦(IPC)龍頭研華科技在2009年上半的表現出現意料中的
衰退,但是旗下與華碩合資成立的研碩科技,則維持一定的步調進
發展,研碩副總經理張益祥表兆,在模組化的板卡設計服務(
Modular Board Design Services; MBDS)模式成效逐漸彰顯的情況下,
2009年下半成長可期,並希望2009年的稅後EPS可以達到新台幣2
元的目標。
受到全球金融海嘯的衝擊,研華董事長劉克振於日前法說會中,
第1次表示2009年的全年營收將首次出現10~15%的衰退,這也是
研華自行2005年之後首次出現的衰退。即便如此,研華體系下的
研碩電腦,卻仍維持了一定程度的成長,在2009年上半以14.15億
元的銷售淨額較2008年同期成長了52%,雖亦在純益的方面同樣
受到景氣的影響而下滑,但是張益祥表示這是由於目前較高的
MBDS,佔研碩整體的營收比仍偏低,但是下半年之後,從目前的
70%左右降低至50%之外,對於研碩的獲利更相當的挹注。
據了解,研碩目前主要的兩大營業項目分別為MBDS的設計生產
,以及零件共購(CAPS)兩大部份,雖然MBDS部分的毛利較高,
有將近20%,但是目前約僅佔研碩營收的30%,其他70%還是由毛
利較低的CAPS所掌握。張益祥指出,研碩目前最主要的任務就
是將MBDS的概念推廣至一般IPC業者,吸引更多的外部客戶對研
碩下單,以才能研碩獲得更穩固的發展基基礎。
同時,張益祥也透露,目前客戶的?圍已經從泛研華集團向外擴展
到外部客戶市場中,在亞洲與歐酬地區都陸續有新客戶將於下半
年進入。而籍由新客戶進備的挹注,MBDS的營收比重也可望在
2009年底,提高為40%,同時也預期稅後EPS能達到2元的水準。
張益祥強調,研碩可以為客戶進行主板模組化設計,甚至還可以
將設計成果交由客戶逕行生溉,但是由於研碩本身具有CAPS的優
勢,所以最終客戶會發現,交由研碩進行一體性的設計生產,才
是最符合經濟效益的方式,也是研碩未來將扮演的主要角色。
行政院院長劉兆玄30日鬆口表示,整起DRAM紓困案將在農曆年
前定案,對於已提出紓困的茂德和力晶,態度都相當樂觀其成。
然經濟部30日經開會協商後,卻表示力晶和瑞晶提出的「DRAM
產業整合升級方案」,因為內容與政社會期望仍有些許落差,暫
時沒有通過力晶遞交的第1版本,力晶發言人譚仲民表示,長期的
整合案,建議書一定會來來回回的修改,但至少DRAM廠短期的
紓困金應沒有問題。
經濟部在30日對外表示,力晶和瑞晶於12月26日提送之「DRAM
產業整合升級方案」初步研析,由於方案規劃內容和政府、社會
期望有落差,因此希望力晶和瑞晶能儘速提出符合期望之修訂版
本,以利經濟部可以進一步的作處理。
譚仲民表示,這次政府三紓困案會分為2部分執行,在短期申請紓
困金的部分,相信不會因為整合建議書有更動而出現改變,然在
長期整合方面,本來就認為建議書不會一版過關,預計會來來回
回溝通好幾次,才能達成政府和雙方的期望。
據了解,這次力晶和瑞晶的建議書被要求修改,是因為技術母廠
爾必達(Elpida)在其中所寫給台灣技術扎根的條件,不符合政府要
求技術母廠讓要讓DRAM技術在台灣扎根的條件。
但在紓困部分,業界人士分析,政府應該不會因為整合建議書無
法通過,因此紿紓困金,畢竟要解決DRAM2009年到期的債務問
題,才是短期內政府解決DRAM困境的最重要課題。
DRAM廠分析,這次國際DRAM雖然聲稱要把DRAM自有技術給台
灣,但實際所呈現有建議書內容,並不完全符合回頭上的承諾,
但政府高官也不含糊,不會讓國際DRAM大廠拿了錢但蒙混過關
,因此在技術扎根這項標準認定上,絕對會嚴格把關,否則國際
大廠是拿不到政府的紓困金。
DRAM廠分析,雖然南亞科和華亞科井建議書還未上交給經濟部
,但畢竟南亞科和華亞科是歸屬於台塑集團,在台灣具有重要份
量,除非這2家自動放棄,否則政府高層在整合DRAM案中,一定
會尊重台塑集團的意見,看來對南亞科和華亞科也是寄予厚望。
經濟部則表示,為解決DRAM產業面臨的困境,以及建立國際競
爭能力,經濟部已收到力晶及瑞晶提送的方案,其他DRAM廠商
的方案也陸續與政府相關部門洽詢中,經濟部對於整合紓困處理
原則及策略目標,仍堅持下列幾項目標,包括DRAM產業技術必
須紮根台灣、整合紓困要提升DRAM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以及確
保政府投入資源效益能達到最大化。
此外,經濟部也表示,DRAM產業整合深受社會關注,立法院認
為公司法增修條文審議會議時,要求接受新台幣10億元以上的紓
困方案公司,需至立法院報告自救計畫,經濟部也將遵照立法院
的相關決議內容,作為辦理DRAM產業整合紓困的處理。
研碩歷經先前市場定位與品牌抉擇之後,確立了專業代工生產的
發展方向,目前決定將吸引代工訂單的標準品部皆交由必陞進行
銷售,而專注在工業用主機板(IBM)的設計生產,2008年上半累計
營收為新台幣9.29億元,同時獲利也行2007年的虧損狀態,轉為
擁有盈餘新台幣2100萬元的局面。
由研華與華碩所共同成立的研碩,在一開始曾面臨了產業型態差
異上的磨合以及市場定位等不同問題,而原本鎖定IMB為主的定
位,也曾短時間出現強打自有品牌的情況。
重新思考市場定位之後,研碩做出了不一樣的改變,決定將重心
擺在中量IMB的設計與生產,而在2008年上半也已經有了相當的
成績,累計上半年營收為9.29億元,比起2007年上半4.3億元有顯
著成長;此外獲利則從原本虧損400萬元的情況,轉為獲利2100
萬元。
但是,想要能接獲IMB相關訂單,勢必要有一些標準品在市場上
扮演吸引市場目光的角色;對此,研碩表示,標褘品的銷售,不
會是研碩的重點,但是基於其須性,研碩也將會有標準品的生產
,在市場與通路銷售方面,則已經委託由研華旗下的必陞進行,
未來研碩將不會花費心思在標準品的銷售上,而是透過整個集團
力量,進一步的做好分工合作後,各自的工作。
至於原本由研華與安勤所共同出資的台灣必陞,也已經在6月底,
由研華取得100%的經營權,目前是由前威盛全球業務副總經理吳
惠瑜擔任總經理一職。
常見問題
研華智勤因為是未上市股票,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想要交易研華智勤股票可以利用這平台參考研華智勤的股價,想要買的可以參考賣價,想要賣出的參考買價,直接把要買或要賣的股票填入表單,或者直接加入LINE與版主聯繫,直接溝通。
投資未上市股票要先審慎評估風險,研華智勤是未上市股票,資訊相對較少,別相信來路不明的資料,以及陌生人的介紹,收集資訊對於新聞媒體甚至這網站的資料都不可全信,必須獨立思考,如果對於不熟悉的投資市場,就建議不要參與,投資有風險,如果已經可以承擔風險,做好功課可以與平台聯繫,交易上都是雙方議定價格,銀貨兩訖,避免交易上詐騙發生。現在詐騙集團會寫出公司前景的「研究報告」,並留下聯絡方式,企圖吸引不知情的人上當。而且現在詐騙集團不是一般話術而已,是有做產業研究,而且認真追蹤即時新聞,投資人真的要保持警覺。
研華智勤因為是未上市股票,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想要買研華智勤股票的投資人,可以先跟站主陳先生聯繫,可以透過填寫表單或LINE留言,提出想買研華智勤的需求,版主將先報價然後雙方確認好張數價格後就可以進行進行交易流程。網路上任何未上市網站的賣價 是讓想要買進的人可以參考, 未上市股票的每一次的交易都是需要有買方跟賣方互相交流價位討論的過程,所以直接聯繫站主討論會比較有機會完成交易~
研華智勤因為是未上市股票,因此,您不能在證券交易市場上買賣,也不能送存集保。 您只能自行尋找交易對象,或者透過網路上的未上市股票盤商協助撮合買賣。未上市股票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買賣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想要賣的人可以先跟站主陳先生聯繫,透過填寫表單或LINE留言或直接來電,提出想賣出研華智勤需求,以及要賣出的張數,版主將確認市場行情後報價,雙方確認好張數價格後,就可以約時間進行進行交易流程。網路上任何未上市網站的買價 是讓想要賣出的人可以參考 ,未上市股票的每一次的交易都是需要有買方跟賣方互相交流價位討論的過程,所以直接聯繫站主討論會比較有機會完成交易~
今天 研華智勤 股價, 買價最高價是 議價, 買價均價是 議價, 賣價最低價是 議價,賣價均價是 議價, 買方可以參考網站的賣價,賣方可以參考網站的買價,如果沒有報價,可以直接聯繫版主詢問。
因為 研華智勤 是未上市股票, 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研華智勤 股價也是經由雙方協議好的價位,成交後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
研華智勤股票的交易流程
交易流程如下:
1.報價撮合:
買賣方提出要投資研華智勤或要賣研華智勤時,版主都會先行報研華智勤的價位等,彼此協議出雙方同意的成交價格;成交後,按照約定的價款、股票交付方式進行下個流程。
2.賣方:約時間及地點交付研華智勤股票
未上市股票有實體股票的交割方式跟無實體的集保交割(375券商辦理或673帳戶匯撥)方式,要先確認好是哪一種。
賣方賣股:當雙方協議好成交價後成交,未上市專業投資人會先與賣方約定時間地點進行股票交割流程,當到了現場時(375無實體則要約集保庫存所在的券商),確認賣方股票及印章沒問題時,則馬上匯款,當匯款確認收到時,則會用印,完成後銀貨兩訖了。股款都是透過電腦匯款,立即會入帳,過去地點都會約在銀行刷摺確認,但現在手機網路銀行查詢入帳方便,所以現在都以賣方方便的地點為主。賣方要備妥「股票」、「原印鑑」、「出讓人姓名與身分證字號」。(375無實體則是準備券商集保存摺、身分證、開戶印章)
3.買方:辦理過戶後約時間地點交付股票:
當雙方協議好成交價後,會確認股票是實體股票還是無實體股票,確認後未上市專業投資人會向買方收取身分證影本及印章(新戶會代刻印章)並確認股票交付的時間及地點,然後帶股票至該股票發行公司股務部門或所委託的股務代理機構,完成過戶的手續,並依與買方約定的時間地點,交付股票及收取款項(通常會用匯款方式所以比較常約在買方要匯款的銀行),買方會取得1.完成過戶自己名下的股票、2.證交稅單(紅色)3.印章。(如果是375則會約在買方的券商,辦理匯入買方的集保)
4.如何確認研華智勤股票真偽?
買方若需確認研華智勤股票真偽無誤,可以在過戶完成後聯絡研華智勤的股務機構、確定股東姓名與股東戶號相同也可確認股票正面的號碼與股務留存的號碼是否一致。
注意事項:
研華智勤是未上市股票也是有價證券,建議當面交易,銀貨兩訖,避免郵寄過程遺失引發爭議。除非協調好遺失責任對方付完全責任,否則還是以當面交割較為安全。
研華智勤股票如何買賣?
研華智勤因為是未上市股票,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只要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至於找誰買賣,可以填寫網站的表單,或者直接加入LINE好友或直接來電聯繫版主,這樣就可以實現你想買賣研華智勤股票的需求。
在台灣,並未明文禁止買賣未上市公司股票。
而股票是有價證券,屬於個人財產,
但是根據證券交易法,只有已取得特許的證券業者,才可以針對不特定對象的社會大眾,進行未上市股票買賣
簡單說就是非券商不得經營證券買賣事務。
一般的投資顧問公司並不能從事未上市股票買賣,只能提供諮詢服務,否則就是違反證券交易法。
所以當一般人想要買賣研華智勤股票,單純的個人買賣行為是合法的。
但是如果有涉及居間(仲介行為)、行紀之行為,那就有涉嫌違反證交法的疑慮。
因此研華智勤股票的交易買賣都只能進行私人間的直接買賣,不能有委託交易的是情形發生。
在IPO贏家這邊,所有的交易都是直接與IPO贏家的投資人直接交易,雙方協議好張數價格,直接成交,沒有額外收取手續費用,沒有勸募、推銷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