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太燃料電池科技公司新聞
【台北訊】行政院前劉院長在97年8月宣示,未來四年內推廣16萬輛電動機車。標檢局推動計畫目標是整合氫能、燃料電池機車技術與標準,建立分散式氫燃料供應系統,推動國內燃料電池機車實車研發確證計畫。
此計畫主要是 (1)氫能燃料電池機車技術標準實證;(2)氫能燃料電池機車交通監理制度規劃 (3)氫能燃料電池機車經濟、能源、環境能源效益評估與國際接軌(4)氫能燃料電池機車實車確證。
標檢局副局長黃來和表示,此分項計畫,以建立燃料電池機車之性能與安全性相關標準、測試技術為目標,包括燃料電池關鍵模組之可靠度測試技術,整車安全風險評估與安全性能測試技術。基於協助國內產業發展,將針對燃料電池電動機車整車性能、電池組、儲氫罐之檢驗標準與檢驗方法進行資料蒐集與研訂相關標準,並以國外已實施示範運行驗證的燃料電池汽車為建立相關性能參數的參考;同時考量國內業者技術能量,配合執行安全性、耐久性、續航力、系統功能、安規、與供氫環境之標準、檢測服務及驗證平台之相關規劃。另外,參考燃料電池關鍵零組件已公布之國際標準IEC、ISO等,以研定符合國際規範之國家標準、建構與國際接軌之國家量測標準體系。
2008年底,台灣機車掛牌數字高達1,432萬輛,佔所有公路運具比重高達68%,因此發展具溫室氣體零排放,且能源效率最高的氫能燃料電池機車來達成政府推動永續運輸的目的已刻不容緩的事情。
黃來和說,氫能源燃料電池機車雖可以達成溫室氣體零排放的目標,國內所有檢測標準付之闕如,全世界也沒有制定一套完善的技術檢測標準,將結合國內產官學研,參考現有相關法規,研擬一套適合台灣,甚至全球皆可參考的氫能燃料電池機車監理法規與技術標準,期望能夠讓台灣相關產業成為全球的領航者。
此計畫主要是 (1)氫能燃料電池機車技術標準實證;(2)氫能燃料電池機車交通監理制度規劃 (3)氫能燃料電池機車經濟、能源、環境能源效益評估與國際接軌(4)氫能燃料電池機車實車確證。
標檢局副局長黃來和表示,此分項計畫,以建立燃料電池機車之性能與安全性相關標準、測試技術為目標,包括燃料電池關鍵模組之可靠度測試技術,整車安全風險評估與安全性能測試技術。基於協助國內產業發展,將針對燃料電池電動機車整車性能、電池組、儲氫罐之檢驗標準與檢驗方法進行資料蒐集與研訂相關標準,並以國外已實施示範運行驗證的燃料電池汽車為建立相關性能參數的參考;同時考量國內業者技術能量,配合執行安全性、耐久性、續航力、系統功能、安規、與供氫環境之標準、檢測服務及驗證平台之相關規劃。另外,參考燃料電池關鍵零組件已公布之國際標準IEC、ISO等,以研定符合國際規範之國家標準、建構與國際接軌之國家量測標準體系。
2008年底,台灣機車掛牌數字高達1,432萬輛,佔所有公路運具比重高達68%,因此發展具溫室氣體零排放,且能源效率最高的氫能燃料電池機車來達成政府推動永續運輸的目的已刻不容緩的事情。
黃來和說,氫能源燃料電池機車雖可以達成溫室氣體零排放的目標,國內所有檢測標準付之闕如,全世界也沒有制定一套完善的技術檢測標準,將結合國內產官學研,參考現有相關法規,研擬一套適合台灣,甚至全球皆可參考的氫能燃料電池機車監理法規與技術標準,期望能夠讓台灣相關產業成為全球的領航者。
承經濟部能源局補助的亞太燃料電池"氫淨南國"燃料電池機車社會實證從去年11月9日於墾丁啟動至今,80部機車已順利運行超過半年。在屏東縣政府與民宿協會的支持與協助下,台灣亞太燃料電池公司成功運行了全世界第一個燃料電池機車(摩托車)車隊,遊客於墾丁旅遊時皆能自由、免費體驗這領先全球的綠色科技。
目前平均每日皆有超過50部氫燃料電池機車奔馳在恆春半島,儲氫罐交換站也從原先5站(恆春分局站、後壁湖站、墾丁中國石油站、鵝鑾鼻站及佳樂水站)增加為7站(兩個24小時便利商店)。此計畫不僅驗證了燃料電池機車的日常實用性,更重要的是,簡便安全的氫氣供應體系也一併被民眾所接受。
全球燃料電池商機已開始浮現,亞電以獨有的技術與市場區隔,將在未來燃料電池市場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目前平均每日皆有超過50部氫燃料電池機車奔馳在恆春半島,儲氫罐交換站也從原先5站(恆春分局站、後壁湖站、墾丁中國石油站、鵝鑾鼻站及佳樂水站)增加為7站(兩個24小時便利商店)。此計畫不僅驗證了燃料電池機車的日常實用性,更重要的是,簡便安全的氫氣供應體系也一併被民眾所接受。
全球燃料電池商機已開始浮現,亞電以獨有的技術與市場區隔,將在未來燃料電池市場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亞太燃料電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Discovery頻道選為台灣最有未來潛力的技術之一
Discovery 頻道《台灣無比精彩》系列節目,2013年12月23日首播亞太燃料電池公司為台灣最有潛力的創新科技公司之一。
透過Discovery Channel的鏡頭,敘說燃料電池產業在不久的將來即將引起另一波革命,氫燃料電池機車即將上市,低壓儲氫罐的安全性與方便性有著怎樣的優勢?
我們希望與各位朋友分享這個訊息,也祝大家有個幸福健康的2014
年!!影片連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RUWjXVUlLc&feature=youtu.be
Discovery 頻道《台灣無比精彩》系列節目,2013年12月23日首播亞太燃料電池公司為台灣最有潛力的創新科技公司之一。
透過Discovery Channel的鏡頭,敘說燃料電池產業在不久的將來即將引起另一波革命,氫燃料電池機車即將上市,低壓儲氫罐的安全性與方便性有著怎樣的優勢?
我們希望與各位朋友分享這個訊息,也祝大家有個幸福健康的2014
年!!影片連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RUWjXVUlLc&feature=youtu.be
全球燃料電池產業趨勢明確,亞電以獨特的產品區隔領先全球建立第一個燃料電池機車示範車隊,證實低壓氫罐交換概念可廣為消費者接受。為達成2015年量產目標,本公司正式徵求全球兩輪摩托車or(電動機車)製造廠商加入本公司下一階段3000部燃料電池機車示範運行行列。
如欲知詳細情形,請與本公司info@apfct.com.tw聯絡。
如欲知詳細情形,請與本公司info@apfct.com.tw聯絡。
M-BENZ、HONDA、TOYOTA與HYUNDAI四大車廠此回共同派出7輛的燃料電池車款,從9月13日開始將在歐洲展開一場為期一個月的旅程。
誰說新能源汽車一定是電動車?至少在M-BENZ、HONDA、TOYOTA與HYUNDAI等車廠的眼裡來看,這個問題的答案就不是那麼的肯定,因為他們現在正在歐洲舉辦一場名為European Hydrogen Road Tour 2012的馬拉松活動,四大車廠分別派出旗下以燃料電池技術所發展而來的原型車型,進行一場為期一個月的跨歐洲耐久測試活動。
M-BENZ、HONDA、TOYOTA與HYUNDAI四大車廠此回共同派出7輛的燃料電池車款,從9月13日開始將在歐洲展開一場為期一個月的旅程,途中將經過德國漢諾威、法國巴黎、英國倫敦、丹麥哥本哈根等9個城市,並且舉辦各項展覽活動,讓民眾有機會更為瞭解燃料電池技術的可靠性與實用性。
為此,M-BENZ與、、HOINDA及HYNDAI分別投入了2輛的B-Class F-cell、FCX Clarity以及ix35 FCEV,而TOYOTA則派出一輛FCHV-adv來共襄盛舉,其中現階段僅有HONDA的 FCX Clarity已經投入實際的運行,在美國加州等地以租賃的方式進行實用化的試營運,同時也曾在2009年的台北車展中在台亮相。
事實上,由於電動車產業的相關發展確實有著相當高的難度,不論是電池充電速度的技術難已在短時間內克服,同時在續航力、性能以及充電設備的普及性等,都在在顯示出要落實電動車的普及化,都還需要投入相當多的時間與經歷,也促使部分的車廠繼續尋求其它低污染能源的可能;而燃料電池技術便是其中之一,因為在以液態氫做為燃料產生動力之後,唯一的生成物便是毫無污染的純水,或許有機會可以成為下個世代的車用新能源主流也說不定。
誰說新能源汽車一定是電動車?至少在M-BENZ、HONDA、TOYOTA與HYUNDAI等車廠的眼裡來看,這個問題的答案就不是那麼的肯定,因為他們現在正在歐洲舉辦一場名為European Hydrogen Road Tour 2012的馬拉松活動,四大車廠分別派出旗下以燃料電池技術所發展而來的原型車型,進行一場為期一個月的跨歐洲耐久測試活動。
M-BENZ、HONDA、TOYOTA與HYUNDAI四大車廠此回共同派出7輛的燃料電池車款,從9月13日開始將在歐洲展開一場為期一個月的旅程,途中將經過德國漢諾威、法國巴黎、英國倫敦、丹麥哥本哈根等9個城市,並且舉辦各項展覽活動,讓民眾有機會更為瞭解燃料電池技術的可靠性與實用性。
為此,M-BENZ與、、HOINDA及HYNDAI分別投入了2輛的B-Class F-cell、FCX Clarity以及ix35 FCEV,而TOYOTA則派出一輛FCHV-adv來共襄盛舉,其中現階段僅有HONDA的 FCX Clarity已經投入實際的運行,在美國加州等地以租賃的方式進行實用化的試營運,同時也曾在2009年的台北車展中在台亮相。
事實上,由於電動車產業的相關發展確實有著相當高的難度,不論是電池充電速度的技術難已在短時間內克服,同時在續航力、性能以及充電設備的普及性等,都在在顯示出要落實電動車的普及化,都還需要投入相當多的時間與經歷,也促使部分的車廠繼續尋求其它低污染能源的可能;而燃料電池技術便是其中之一,因為在以液態氫做為燃料產生動力之後,唯一的生成物便是毫無污染的純水,或許有機會可以成為下個世代的車用新能源主流也說不定。
中華紙漿在造紙過程中,每年產生四百五十噸氫氣,這些氫氣可提供五萬輛氫能機車使用!
辦活動讓民眾騎乘體驗氫能汽機車
昨天是國際保護臭氧層日,東華大學與中華紙漿合作研發氫能汽機車,並在中華紙漿花蓮廠舉辦氫能車體驗(見圖,記者林欣漢攝)、氫能城市論壇活動,現場讓民眾騎乘體驗氫能汽機車,並展示氫燃料電池各種用途,下午在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邀學者、業者探討對未來開發綠色能源的展望。
東華大學創新育成中心主任黃得瑞說,起初研發以氫氣作為替代能源時,因成本高不被看好,但隨著技術改進,發現氫能源可運用工業排放的廢氣,對環境零污染,與太陽能發電相比,又有方便貯存的優點。
台灣新能源產業促進協會理事長黃林輝說,以氫氣當燃料的電池,可透過催化等反應把空氣中的氫氣、氧氣轉換為電能與水,電力用來驅動車輛行駛,排放物只有水氣,不會有二氧化碳等污染。
機車造價約7萬期待量產後會便宜
「把過去不要的變黃金!」黃林輝說,一輛氫能機車最高時速六十公里,以平均時速三十公里計算,一個氫燃料電池約可跑八十多公里,約一星期換一個電池,未來可以到便利超商、加油站、機車行更換,雖然目前氫能機車造價約七萬元,但未來可量產後,價格會愈來愈便宜。
中華紙漿總經理黃鯤雄說,造紙過程中每年會產生四百五十噸氫氣,十多年來沒好好回收再利用,「都浪費掉了。」東華大學校長吳茂昆也說,包括中華紙漿在內的業者,有很多氫氣、肥料等發展物質,是提供花蓮地區有機無毒農業、節能減碳的重要資源,未來會積極與業者合作、輔導,推廣再生能源與低碳交通工具,讓花蓮成為健康城市。
花蓮縣環保局長鮑明鈞說,環保局已準備好十輛電動大巴士,預定在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接駁觀光客,目前已經在申請執照、規劃停車場,未來氫能汽機車若能量產,也有可能引進做為接駁車輛。
辦活動讓民眾騎乘體驗氫能汽機車
昨天是國際保護臭氧層日,東華大學與中華紙漿合作研發氫能汽機車,並在中華紙漿花蓮廠舉辦氫能車體驗(見圖,記者林欣漢攝)、氫能城市論壇活動,現場讓民眾騎乘體驗氫能汽機車,並展示氫燃料電池各種用途,下午在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邀學者、業者探討對未來開發綠色能源的展望。
東華大學創新育成中心主任黃得瑞說,起初研發以氫氣作為替代能源時,因成本高不被看好,但隨著技術改進,發現氫能源可運用工業排放的廢氣,對環境零污染,與太陽能發電相比,又有方便貯存的優點。
台灣新能源產業促進協會理事長黃林輝說,以氫氣當燃料的電池,可透過催化等反應把空氣中的氫氣、氧氣轉換為電能與水,電力用來驅動車輛行駛,排放物只有水氣,不會有二氧化碳等污染。
機車造價約7萬期待量產後會便宜
「把過去不要的變黃金!」黃林輝說,一輛氫能機車最高時速六十公里,以平均時速三十公里計算,一個氫燃料電池約可跑八十多公里,約一星期換一個電池,未來可以到便利超商、加油站、機車行更換,雖然目前氫能機車造價約七萬元,但未來可量產後,價格會愈來愈便宜。
中華紙漿總經理黃鯤雄說,造紙過程中每年會產生四百五十噸氫氣,十多年來沒好好回收再利用,「都浪費掉了。」東華大學校長吳茂昆也說,包括中華紙漿在內的業者,有很多氫氣、肥料等發展物質,是提供花蓮地區有機無毒農業、節能減碳的重要資源,未來會積極與業者合作、輔導,推廣再生能源與低碳交通工具,讓花蓮成為健康城市。
花蓮縣環保局長鮑明鈞說,環保局已準備好十輛電動大巴士,預定在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接駁觀光客,目前已經在申請執照、規劃停車場,未來氫能汽機車若能量產,也有可能引進做為接駁車輛。
經過了12個寒暑的努力,台灣亞太燃料電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昨完成了世界第一部燃料電池機車的掛牌動作,從今天開始,燃料電池機車正式通過國家認證,可以像一般機車或電動摩托車一樣領牌上路。
綠能環保是一條不能回頭的路
氫能燃料電池是最符合綠色能源、永續發展的產品。在油價不斷飆升,空氣汙染日益嚴重的今日,解決交通工具所帶來的空氣汙染及降低對石油的依賴已是刻不容緩的議題,氫能是重要替代能源,氫能燃料電池機車的排放物只有水,是新能源中的新能源,台灣有機車產業鏈優勢,當世界汽車大廠宣告2015年即將量產燃料電池汽車之時,我們以機車做為利基市場,有機會與世界各國一較高下。
燃料電池不是未來式
去年日本燃料電池家用發電機在政府補助之下已銷售超過18,000台。過去台灣政府囿於代工思維,不相信台灣可以有領先世界的技術與制定世界標準的能力,對於氫能與燃料電池發展採取觀望態度,在此氛圍下,國內大廠投入意願不高。殊不知各先進國家無不將燃料電池技術發展列為最高次序,做為取代內燃機的替代方案甚至產業升級的秘密武器。直到日本福島核災,日本政府決心加速分散型發電與燃料電池發展,去年展現研發能量,一舉推升燃料電池銷售量。而台灣經濟部終於在今年展現魄力,在標檢局領導下,完成史無前例的燃料電池機車標準確證計畫,行駛總里程超過12萬2千公里,此時,燃料電池技術在台灣終於被國人所信服。
教育與示範是燃料電池產業化的最後一哩路
日本去年交出銷售18,000台燃料電池發電機的成績,此舉確立了日本在燃料電池發電機技術上領先地位,當產業聚落形成、標準制定之後,日本即可輸出技術,坐享高額利潤,而台灣與中國再度淪為爭奪代工訂單的命運。這樣的成績不是偶然,日本與歐美各國投入燃料電池技術發展與示範已超過10年,對於先進技術建立盤點制度,聚焦自身產業優勢傾全力發展,造就先進國家掌握世界產品標準並留住高產品毛利的結果,進而人民可以享有高所得、高生活水準。台灣民眾目前對於氫氣安全與燃料電池科技還一知半解,如果政府此時介入推廣與教育,加強氫氣基礎設施建置與法規修訂,台灣在全球燃料電池競賽中還大有可為。
在台灣所有經濟指標繼續往下探底的今天,主事者是否可以真正傾聽民眾的聲音、產業界的需求,勇敢擘劃願景,帶領台灣衝破陰霾困境?相信錦囊妙計近在咫尺,唯有無私與用心而已。
最後向支持燃料電池技術的朋友獻上最高的敬意,一間燒錢燒了12年的公司,沒有您的堅持與鼓勵,台灣就少了那麼一份可愛與感動。
綠能環保是一條不能回頭的路
氫能燃料電池是最符合綠色能源、永續發展的產品。在油價不斷飆升,空氣汙染日益嚴重的今日,解決交通工具所帶來的空氣汙染及降低對石油的依賴已是刻不容緩的議題,氫能是重要替代能源,氫能燃料電池機車的排放物只有水,是新能源中的新能源,台灣有機車產業鏈優勢,當世界汽車大廠宣告2015年即將量產燃料電池汽車之時,我們以機車做為利基市場,有機會與世界各國一較高下。
燃料電池不是未來式
去年日本燃料電池家用發電機在政府補助之下已銷售超過18,000台。過去台灣政府囿於代工思維,不相信台灣可以有領先世界的技術與制定世界標準的能力,對於氫能與燃料電池發展採取觀望態度,在此氛圍下,國內大廠投入意願不高。殊不知各先進國家無不將燃料電池技術發展列為最高次序,做為取代內燃機的替代方案甚至產業升級的秘密武器。直到日本福島核災,日本政府決心加速分散型發電與燃料電池發展,去年展現研發能量,一舉推升燃料電池銷售量。而台灣經濟部終於在今年展現魄力,在標檢局領導下,完成史無前例的燃料電池機車標準確證計畫,行駛總里程超過12萬2千公里,此時,燃料電池技術在台灣終於被國人所信服。
教育與示範是燃料電池產業化的最後一哩路
日本去年交出銷售18,000台燃料電池發電機的成績,此舉確立了日本在燃料電池發電機技術上領先地位,當產業聚落形成、標準制定之後,日本即可輸出技術,坐享高額利潤,而台灣與中國再度淪為爭奪代工訂單的命運。這樣的成績不是偶然,日本與歐美各國投入燃料電池技術發展與示範已超過10年,對於先進技術建立盤點制度,聚焦自身產業優勢傾全力發展,造就先進國家掌握世界產品標準並留住高產品毛利的結果,進而人民可以享有高所得、高生活水準。台灣民眾目前對於氫氣安全與燃料電池科技還一知半解,如果政府此時介入推廣與教育,加強氫氣基礎設施建置與法規修訂,台灣在全球燃料電池競賽中還大有可為。
在台灣所有經濟指標繼續往下探底的今天,主事者是否可以真正傾聽民眾的聲音、產業界的需求,勇敢擘劃願景,帶領台灣衝破陰霾困境?相信錦囊妙計近在咫尺,唯有無私與用心而已。
最後向支持燃料電池技術的朋友獻上最高的敬意,一間燒錢燒了12年的公司,沒有您的堅持與鼓勵,台灣就少了那麼一份可愛與感動。
大陸新興戰略產業正布局新能源行業,兆元商機可期;而新能源領域最被看好的明日之星氫能燃料電池,已列入兩岸共通標準研究項目;據了解,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和中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最快8月底簽署協定,有了共通標準,氫能燃料電池機車即可量產上市。經濟部評估,2015年量產目標10萬輛,主力外銷大陸華南和東南亞市場,會是台灣產業脫胎換骨的好機會。
經濟部次長杜紫軍昨日為氫能燃料電池機車的「標準確證」背書,他指出,標準檢驗局和國科會在2月間動員台灣電子檢驗中心、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等,進行國際首創、也是規模最大的實車上路, 30輛氫能燃料電池機車安裝車輛GPRS系統同步擷取數據驗證,全台共繞行超過12萬公里,相當繞地球3圈。杜紫軍說,「道路實車運行是氫能燃料電池機車邁向商業化階段的重要關鍵,確證標準安全可靠,穩定性高。」
經濟部訂出氫能燃料電池機車量產目標是2015年達10萬輛。大陸機車年銷售量超過2700萬輛,且無懼環保「限摩令」,會是台灣車廠最大市場。
經濟部次長杜紫軍昨日為氫能燃料電池機車的「標準確證」背書,他指出,標準檢驗局和國科會在2月間動員台灣電子檢驗中心、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等,進行國際首創、也是規模最大的實車上路, 30輛氫能燃料電池機車安裝車輛GPRS系統同步擷取數據驗證,全台共繞行超過12萬公里,相當繞地球3圈。杜紫軍說,「道路實車運行是氫能燃料電池機車邁向商業化階段的重要關鍵,確證標準安全可靠,穩定性高。」
經濟部訂出氫能燃料電池機車量產目標是2015年達10萬輛。大陸機車年銷售量超過2700萬輛,且無懼環保「限摩令」,會是台灣車廠最大市場。
「日本經濟新聞」今天報導,日本政府推廣新世代環保車燃料電池車,計畫在2015年之前協助民間企業設立100座氫能加氣站。
報導指出,美國、德國、南韓大力開發氫能車,日本政府也希望在環保車領域保持技術的優勢,大力推廣氫能車,計畫今年6月放寬設氫能加氣站的相關法規。
例如修改有關高壓氣體保安法,將來在住宅區或辦公大樓群聚區,都能設氫能加氣站。至今日本獲准設高壓氣體的地區只限工業區。
政府也將修改消防法規,以批准經營加油站的公司可在加油站旁設氫能加氣站。
包括日本3家汽車大廠、石油大廠、瓦斯公司等13家公司,預計2015年之前在東京、大阪、名古屋、福岡等地設立100處氫能加氣站。
日本經濟產業省指出,興建氫能加氣站的工程費用,1座就需6億日圓(約新台幣2億2300萬元),這與一座約需7000萬日圓至1億日圓不等的加油站相比,民間企業負擔重,因此經產省對興建氫能加氣站所需的鋼材、資材等,在釐清安全性之餘,將會放寬法規。
針對氫的壓縮機、儲存槽所使用的活門等零件,也將在官民合作下統一規格,以減少成本,目的是希望將興建氫能加氣站費用壓低在2億日圓以內。
氫能車是利用氫氣與空氣中的氧氣起反應產生電力,再以電力驅動電動機。與電動車相比,氫能車填充氫能的時間短、行車距離長,因此備受期待。
燃料電池車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豐田汽車公司計畫2015年推出氫能電池驅動的概念車「FCV-R」。德國戴姆勒集團(Daimler)已考慮2014年投入市場。在基礎設施方面,美國加州也初步決定今年10月起補助企業興建氫能加氣站。
報導指出,美國、德國、南韓大力開發氫能車,日本政府也希望在環保車領域保持技術的優勢,大力推廣氫能車,計畫今年6月放寬設氫能加氣站的相關法規。
例如修改有關高壓氣體保安法,將來在住宅區或辦公大樓群聚區,都能設氫能加氣站。至今日本獲准設高壓氣體的地區只限工業區。
政府也將修改消防法規,以批准經營加油站的公司可在加油站旁設氫能加氣站。
包括日本3家汽車大廠、石油大廠、瓦斯公司等13家公司,預計2015年之前在東京、大阪、名古屋、福岡等地設立100處氫能加氣站。
日本經濟產業省指出,興建氫能加氣站的工程費用,1座就需6億日圓(約新台幣2億2300萬元),這與一座約需7000萬日圓至1億日圓不等的加油站相比,民間企業負擔重,因此經產省對興建氫能加氣站所需的鋼材、資材等,在釐清安全性之餘,將會放寬法規。
針對氫的壓縮機、儲存槽所使用的活門等零件,也將在官民合作下統一規格,以減少成本,目的是希望將興建氫能加氣站費用壓低在2億日圓以內。
氫能車是利用氫氣與空氣中的氧氣起反應產生電力,再以電力驅動電動機。與電動車相比,氫能車填充氫能的時間短、行車距離長,因此備受期待。
燃料電池車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豐田汽車公司計畫2015年推出氫能電池驅動的概念車「FCV-R」。德國戴姆勒集團(Daimler)已考慮2014年投入市場。在基礎設施方面,美國加州也初步決定今年10月起補助企業興建氫能加氣站。
APFCT執行99年經濟部能源局燃料電池示範運轉計畫, 10部機車實際路上行駛驗證,其中 6部需要完成5000公里之里程數,1部機車需要進行5000公里之耐久測試,剩下三部機車需要完成15000公里之行駛里程數目標,乃為本計畫最大挑戰。上週五,已經有一部機車完成15000公里之行駛目標,預計本周將有第二部機車完成15000公里之行駛目標。 此外,5000公里之耐久測試已於今年10月完成,而目前有3部機車也已經完成5000公里之實路行駛目標。
亞電之燃料電池機車使用低壓金屬儲氫罐,使用非常安全。透過儲氫罐交換進行燃料補充,更換儲氫罐補充燃料的時間在1分鐘以下。運用現有的加油站或其他零售通路,即可廣設儲氫罐交換點,支持燃料電池機車上路行駛。儲氫罐更換後可立即上路行駛,不須長時間等待,跟一般電池電動車相比,在使用上更為便利省時。
亞電之燃料電池機車使用低壓金屬儲氫罐,使用非常安全。透過儲氫罐交換進行燃料補充,更換儲氫罐補充燃料的時間在1分鐘以下。運用現有的加油站或其他零售通路,即可廣設儲氫罐交換點,支持燃料電池機車上路行駛。儲氫罐更換後可立即上路行駛,不須長時間等待,跟一般電池電動車相比,在使用上更為便利省時。
亞太燃料電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亞電) 將於4/14-4/17參與「2011台灣國際電動車展」(台北世貿中心展覽一館,D520攤位),亞電此次展出之重點為其所開發的氫燃料電池電動機車與電動四輪微型車,其中搭載了亞電所自行開發製造的燃料電池動力系統,以及低壓固態金屬儲氫系統。亞電將於展覽期間在試乘區提供參觀民眾試乘。
亞電最新一代的氫燃料電池電動機車ZES(Zero Emission Scooter),自去年(2010年)5月出廠並完成全台環島一周(1100公里)的道路測試後,即進行常態性的騎乘與示範運行,除了作為亞電工作同仁每日上下班的通勤代步工具外,同時也提供給國立清華大學校園駐警隊及新竹科學園區駐警中隊作為巡邏用的交通工具,累計示範運行期間已將近一年。ZES的動力來源係亞電所自行開發的混合動力燃料電池系統,亞電表示,ZES為環保、零污染的電動機車,極速每小時可達50公里,一次續航里程(搭載2支儲氫罐)約50-80公里,補充氫燃料的方式是直接抽換儲氫罐,所需時間不到一分鐘,非常適合作為都市短程交通工具使用,堪稱最符合節能減碳需求的新一代都會交通工具。
亞電同時也展出了今年3月甫完成的新款氫燃料電池電動四輪微型車。此次所展出的電動微型車是亞電所開發的第四款燃料電池微型車,一人座的輕巧外型,可謂為一般汽車的縮小版,一方面擁有與機車類似的機動性,另一方面也能提供消費者更高的舒適性及安全性,非常適合短程出遊、購物及代步使用。性能方面,極速每小時可達50公里,一次續航里程(搭載6支儲氫罐)約100-160公里,補充氫燃料的方式是直接抽換儲氫罐,所需時間不到一分鐘。因應北美及歐洲開發所謂「近鄰小汽車」(Neighborhood Electric Vehicle)的趨勢,氫燃料電池電動微型車預計將成為炙手可熱的交通工具新寵。
在燃料補充方面,ZES燃料電池機車及燃料電池微型車均延續亞電獨創的低壓金屬儲氫罐供氫模式,以交換儲氫罐的方式,來迅速補充所需的氫燃料。當車上的氫量顯示計顯示儲氫罐內的氫氣即將用盡時,只要到附近的交換站進行更換,所需時間不到一分鐘,即可立刻繼續行駛,不需耗費時間等候充電,跟一般電池電動車相比,在使用上更為便利省時,同時非常安全。儲氫罐交換模式與台灣現有家庭瓦斯桶的配送運作模式類似,是一個非常成熟的模式,未來只要運用現有的加油站或其他零售通路(如便利商店等),即可廣設儲氫罐交換點,進行儲氫罐的購買與交換,行駛距離就能無限延伸。
降低交通工具的溫室氣體排放,是各國在達成溫室氣體減量目標上的一個重要課題。台灣有超過一千萬輛的機車在路上行駛,機車廢氣排放是台灣溫室氣體效應以及都市空氣品質不佳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統計,2007年台灣的人平均CO2排放量為12.08公噸,世界排名第18名,為亞洲第一。在抗暖化表現上,台灣在2009年全球排名第48名,下滑了15名,被評為「差勁」(poor)等級。氫燃料電池係利用氫與氧的化學作用產生電力,完全無二氧化碳與氧化氮的排放,運用在機車、微型車等輕型交通工具上,對於台灣溫室氣體排放減量與都市空氣的淨化將有重大的貢獻,同時無廢棄電池回收的問題,乾淨環保。
ZES氫燃料電池電動機車與氫燃料電池微型車,從燃料電池組的開發,動力系統的整合,到車體組裝等,完全由亞電自行完成。亞電投入燃料電池研發超過10年時間,在國內外小功率(12千瓦以下)燃料電池技術上占有領先地位,為目前台灣唯一一家研發製造氫燃料電池機車與氫燃料電池微型車的廠商,技術成熟,已邁入可量產階段。亞電的氫燃料電池機車與氫燃料電池微型車目前正在參與政府的示範運行計畫,該計畫結果,將做為未來國內制定相關標準與法規的參考。
其實燃料電池並非電池,乃為發電機的一種。因此亞電所開發製造的燃料電池,當其運用在交通工具上時,該交通工具同時也就是一部移動式的發電機。燃料電池除可應用在輕型交通工具外,同時亦可直接當作發電機使用,可作為家庭與企業的緊急電力裝置與備用電力,或偏遠地區的電力來源。目前亞電也提供額定功率200瓦以及1200瓦兩種不同功率的燃料電池發電機供客戶選擇。
想了解更多關於亞電燃料電池產品的詳細資料或參加亞電氫燃料電池電動機車與氫燃料電池微型車試乘活動,請至「2011台灣國際電動車展」D520攤位參觀。
亞電最新一代的氫燃料電池電動機車ZES(Zero Emission Scooter),自去年(2010年)5月出廠並完成全台環島一周(1100公里)的道路測試後,即進行常態性的騎乘與示範運行,除了作為亞電工作同仁每日上下班的通勤代步工具外,同時也提供給國立清華大學校園駐警隊及新竹科學園區駐警中隊作為巡邏用的交通工具,累計示範運行期間已將近一年。ZES的動力來源係亞電所自行開發的混合動力燃料電池系統,亞電表示,ZES為環保、零污染的電動機車,極速每小時可達50公里,一次續航里程(搭載2支儲氫罐)約50-80公里,補充氫燃料的方式是直接抽換儲氫罐,所需時間不到一分鐘,非常適合作為都市短程交通工具使用,堪稱最符合節能減碳需求的新一代都會交通工具。
亞電同時也展出了今年3月甫完成的新款氫燃料電池電動四輪微型車。此次所展出的電動微型車是亞電所開發的第四款燃料電池微型車,一人座的輕巧外型,可謂為一般汽車的縮小版,一方面擁有與機車類似的機動性,另一方面也能提供消費者更高的舒適性及安全性,非常適合短程出遊、購物及代步使用。性能方面,極速每小時可達50公里,一次續航里程(搭載6支儲氫罐)約100-160公里,補充氫燃料的方式是直接抽換儲氫罐,所需時間不到一分鐘。因應北美及歐洲開發所謂「近鄰小汽車」(Neighborhood Electric Vehicle)的趨勢,氫燃料電池電動微型車預計將成為炙手可熱的交通工具新寵。
在燃料補充方面,ZES燃料電池機車及燃料電池微型車均延續亞電獨創的低壓金屬儲氫罐供氫模式,以交換儲氫罐的方式,來迅速補充所需的氫燃料。當車上的氫量顯示計顯示儲氫罐內的氫氣即將用盡時,只要到附近的交換站進行更換,所需時間不到一分鐘,即可立刻繼續行駛,不需耗費時間等候充電,跟一般電池電動車相比,在使用上更為便利省時,同時非常安全。儲氫罐交換模式與台灣現有家庭瓦斯桶的配送運作模式類似,是一個非常成熟的模式,未來只要運用現有的加油站或其他零售通路(如便利商店等),即可廣設儲氫罐交換點,進行儲氫罐的購買與交換,行駛距離就能無限延伸。
降低交通工具的溫室氣體排放,是各國在達成溫室氣體減量目標上的一個重要課題。台灣有超過一千萬輛的機車在路上行駛,機車廢氣排放是台灣溫室氣體效應以及都市空氣品質不佳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統計,2007年台灣的人平均CO2排放量為12.08公噸,世界排名第18名,為亞洲第一。在抗暖化表現上,台灣在2009年全球排名第48名,下滑了15名,被評為「差勁」(poor)等級。氫燃料電池係利用氫與氧的化學作用產生電力,完全無二氧化碳與氧化氮的排放,運用在機車、微型車等輕型交通工具上,對於台灣溫室氣體排放減量與都市空氣的淨化將有重大的貢獻,同時無廢棄電池回收的問題,乾淨環保。
ZES氫燃料電池電動機車與氫燃料電池微型車,從燃料電池組的開發,動力系統的整合,到車體組裝等,完全由亞電自行完成。亞電投入燃料電池研發超過10年時間,在國內外小功率(12千瓦以下)燃料電池技術上占有領先地位,為目前台灣唯一一家研發製造氫燃料電池機車與氫燃料電池微型車的廠商,技術成熟,已邁入可量產階段。亞電的氫燃料電池機車與氫燃料電池微型車目前正在參與政府的示範運行計畫,該計畫結果,將做為未來國內制定相關標準與法規的參考。
其實燃料電池並非電池,乃為發電機的一種。因此亞電所開發製造的燃料電池,當其運用在交通工具上時,該交通工具同時也就是一部移動式的發電機。燃料電池除可應用在輕型交通工具外,同時亦可直接當作發電機使用,可作為家庭與企業的緊急電力裝置與備用電力,或偏遠地區的電力來源。目前亞電也提供額定功率200瓦以及1200瓦兩種不同功率的燃料電池發電機供客戶選擇。
想了解更多關於亞電燃料電池產品的詳細資料或參加亞電氫燃料電池電動機車與氫燃料電池微型車試乘活動,請至「2011台灣國際電動車展」D520攤位參觀。
亞電榮獲經濟部技術處頒發「產業創新成果表揚」技術/Know-How創新類獎項
亞太燃料電池公司(亞電)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組設計技術」,於今年(2010年)9月8日榮獲經濟部技術處頒發「產業創新成果表揚」技術/Know-How創新類獎項。
今年度「產業創新成果表揚」獎項創下了122件之高參選紀錄,而獲獎的廠商僅有31家,突顯得獎之不易。評分標準著重於創新原創性、執行困難與克服、市場潛力、產業貢獻與影響力等五項,而亞電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組設計技術」經過評審嚴格的鑑定,終於在『技術/Know-How創新類』脫穎而出,除了代表著專業評審對亞電多年來致力於產品設計、研發技術領域的創新予以肯定外,也證明了亞電多年來佈局氫能燃料電池產業的努力,已展現可觀的成果。亞電自成立以來,一向以開發最先進的燃料電池系統及技術,並將其應用於終端產品及快速商業化為使命,期能促進氫能燃料電池產業與電動載具產業鏈之發展。
官網得獎名單:http://www.itia.org.tw/web/extra_info_pg.php?page_type=15&id=5
亞電受獎盛況:http://www.itia.org.tw/web/index.php?language=tw
亞太燃料電池公司(亞電)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組設計技術」,於今年(2010年)9月8日榮獲經濟部技術處頒發「產業創新成果表揚」技術/Know-How創新類獎項。
今年度「產業創新成果表揚」獎項創下了122件之高參選紀錄,而獲獎的廠商僅有31家,突顯得獎之不易。評分標準著重於創新原創性、執行困難與克服、市場潛力、產業貢獻與影響力等五項,而亞電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組設計技術」經過評審嚴格的鑑定,終於在『技術/Know-How創新類』脫穎而出,除了代表著專業評審對亞電多年來致力於產品設計、研發技術領域的創新予以肯定外,也證明了亞電多年來佈局氫能燃料電池產業的努力,已展現可觀的成果。亞電自成立以來,一向以開發最先進的燃料電池系統及技術,並將其應用於終端產品及快速商業化為使命,期能促進氫能燃料電池產業與電動載具產業鏈之發展。
官網得獎名單:http://www.itia.org.tw/web/extra_info_pg.php?page_type=15&id=5
亞電受獎盛況:http://www.itia.org.tw/web/index.php?language=tw
亞太燃料電池電動摩托車完成台灣環島一周、總行駛公里數超過1000公里的壯舉
繼去年11月創單日竹南到高雄300公里的氫燃料電池機車長途實際道路駕駛紀錄之後,本公司進一步在5/10-5/13進行台灣環島長途道路行駛活動,測試本公司氫燃料電池機車在不同天候、道路狀況下的行駛表現,完成總距離超過1000公里的台灣環島道路駕駛測試的壯舉,再一次向全世界展現台灣研發燃料電池交通工具的實力,創下台灣第一,也是世界第一的氫燃料電池摩托車長途公路實際行駛記錄。
整個環島行程共花費四天三夜.。車隊在5/10早上7:00由位於竹南科學園區的公司出發後,朝南向高雄行駛。隔天行經景色瑰麗的南迴公路到台東。第三天由花蓮行駛過由峭壁與懸崖相夾出狹窄路面的蘇花公路抵達蘭陽平原。最後一天經由九彎十八拐的北宜公路抵達交通擁擠的台北市後, 駛過高科技公司林立的新竹, 在5/13下午5點左右返抵竹南科學園區,順利完成長達近1100公里的環島行程。在這整個活動中,除經歷多種不同路況之外,也受到烈日曝曬以及豪雨的洗滌等不同天候的考驗。然而氫燃料電池機車運轉順暢,表現穩定,充分展現出技術與產品的成熟、耐久以及穩定度。
在充氫方面,本次活動依然使用低壓儲氫罐的交換模式。儲氫罐的充氫與配送類似目前家用桶裝瓦斯配送的概念,可由統一於中央充氫廠進行氫氣充填,之後再由物流公司將儲氫罐運送到加油站或便利商店去。當摩托車上的氫氣消耗完畢,就像去加油站加油一樣,消費者只要到上述地點購買儲氫罐進行交換。整個換裝儲氫罐的過程不到30秒即可完成,新的儲氫罐換上之後,馬上可以行駛,不須長時間等候。由於目前台灣尚無交換站可供低壓氫氣罐交換使用,因此本次活動以一部旅行車帶著儲氫罐隨行,當摩托車上的氫氣消耗完畢,即在路邊進行儲氫罐的更換。
本次活動是以一部以正式量產開模方式打造、活動前行駛距離不到5公里的氫燃料電池機車進行長途道路駕駛測試。除燃料電池系統與電控系統由本公司自行開發設計及生產之外,整部機車的其他零組件,從車架、馬達、傳動等都是Made In Taiwan,由台灣的協力廠商支持提供,由此可看出台灣機車產業鏈的完整度,希望藉此不僅向世界宣示台灣在燃料電池技術的成熟程度,也同時展現台灣燃料電池技術在輕型交通工具產品運用的商業化上的高度可行性與競爭力。
1. 行駛於南迴公路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HVWGLyteoc
2. 行駛於大雨中(從台東去花蓮路上)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3WnQbviW2Y
3. 行駛於北宜公路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vXkYByDYMY
4. 行駛於台北市: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zkGyziEC5Q
5. 行駛過總統府: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7aTn6gne98
繼去年11月創單日竹南到高雄300公里的氫燃料電池機車長途實際道路駕駛紀錄之後,本公司進一步在5/10-5/13進行台灣環島長途道路行駛活動,測試本公司氫燃料電池機車在不同天候、道路狀況下的行駛表現,完成總距離超過1000公里的台灣環島道路駕駛測試的壯舉,再一次向全世界展現台灣研發燃料電池交通工具的實力,創下台灣第一,也是世界第一的氫燃料電池摩托車長途公路實際行駛記錄。
整個環島行程共花費四天三夜.。車隊在5/10早上7:00由位於竹南科學園區的公司出發後,朝南向高雄行駛。隔天行經景色瑰麗的南迴公路到台東。第三天由花蓮行駛過由峭壁與懸崖相夾出狹窄路面的蘇花公路抵達蘭陽平原。最後一天經由九彎十八拐的北宜公路抵達交通擁擠的台北市後, 駛過高科技公司林立的新竹, 在5/13下午5點左右返抵竹南科學園區,順利完成長達近1100公里的環島行程。在這整個活動中,除經歷多種不同路況之外,也受到烈日曝曬以及豪雨的洗滌等不同天候的考驗。然而氫燃料電池機車運轉順暢,表現穩定,充分展現出技術與產品的成熟、耐久以及穩定度。
在充氫方面,本次活動依然使用低壓儲氫罐的交換模式。儲氫罐的充氫與配送類似目前家用桶裝瓦斯配送的概念,可由統一於中央充氫廠進行氫氣充填,之後再由物流公司將儲氫罐運送到加油站或便利商店去。當摩托車上的氫氣消耗完畢,就像去加油站加油一樣,消費者只要到上述地點購買儲氫罐進行交換。整個換裝儲氫罐的過程不到30秒即可完成,新的儲氫罐換上之後,馬上可以行駛,不須長時間等候。由於目前台灣尚無交換站可供低壓氫氣罐交換使用,因此本次活動以一部旅行車帶著儲氫罐隨行,當摩托車上的氫氣消耗完畢,即在路邊進行儲氫罐的更換。
本次活動是以一部以正式量產開模方式打造、活動前行駛距離不到5公里的氫燃料電池機車進行長途道路駕駛測試。除燃料電池系統與電控系統由本公司自行開發設計及生產之外,整部機車的其他零組件,從車架、馬達、傳動等都是Made In Taiwan,由台灣的協力廠商支持提供,由此可看出台灣機車產業鏈的完整度,希望藉此不僅向世界宣示台灣在燃料電池技術的成熟程度,也同時展現台灣燃料電池技術在輕型交通工具產品運用的商業化上的高度可行性與競爭力。
1. 行駛於南迴公路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HVWGLyteoc
2. 行駛於大雨中(從台東去花蓮路上)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3WnQbviW2Y
3. 行駛於北宜公路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vXkYByDYMY
4. 行駛於台北市: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zkGyziEC5Q
5. 行駛過總統府: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7aTn6gne98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