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大投信(公)公司新聞
20年來0050見證國內權值股歷經多空淬鍊的長線投資價值,也開啟 國內ETF市場從無到有、從1檔到239檔,國內ETF總規模已突破3兆元 。
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20日在0050上市20周年記者會表示,0050成 立時碰上SARS疫情,在台股4,900點之際成立掛牌,期間歷經金融海 嘯、歐債危機、中美貿易戰到近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靠著與時俱進的 成分股調整,掌握台股企業的成長,見證台積電市值、大立光股價創 史上最高紀錄,也曾經在金融海嘯衝擊下,來到歷史最低價28.53元 ,於次年快速反彈73.9%,都展現出台股企業的營運韌性。
0050投資台灣上市市值前50大企業,20年來成分股市值從2003年6 月的5.8兆元,到2023年6月已達36兆元,0050股價也由成立時36.98 元,上漲至131.25元(6月19日收盤),期間並累積46元的現金股息 ,從資本利得到股利發放,讓投資人高效率參與台股長線成長。
統計至5月31日止,0050成立以來含息報酬率550.8%,換算年化報 酬率約9.8%,若單純從數學角度的年化報酬率估算,約7.4年就能為 投入本金翻倍。
劉宗聖說,元大台灣50成立20年,更大的意義在於為台股改寫全新 天際線與地貌,2014年元大台灣50正2(00631L)、元大台灣50反1( 00632R)發行,在0050長線投資存股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出不同的 報酬型態;2019年0050連結基金成立,沒有證券戶的基金族,從此也 能以一天一個淨值參與0050投資。
2020年盤中零股交易正式實施,依據證交所零股交易量統計資料, 0050為主要零股交易標的,至2022年俄烏戰爭衝擊全球股市,同年3 月7日台股重挫557點,當日吸引投資人零股買進,單日盤中零股成交 量538萬股,至今仍為ETF最高紀錄。
債券ETF基金熱潮不減,元大投信旗下「元大美債20年ETF基金」再度售罄,申請追加募集金額達200億元,不到十天就宣告完售,顯見市場對債券ETF基金的強烈需求。隨著升息周期接近尾聲,美債交易熱絡,預計國內債券ETF基金將迎來一波接一波的追募潮,寫下債市投資新紀錄。
「元大美債20年ETF基金」於5月23日獲核准第五度追加募集,金額達200億元。在央行放行後,元大投信採用登記抽籤的方式分配額度,結果在短短十天內,200億元的追加額度便宣告售罄。據了解,此次搶購熱潮中,國內多家大型壽險公司積極參與,預計這波買氣將持續延燒,債券ETF基金的追募潮也可能持續不斷。
從今年開始,債券ETF基金的申請追募風潮不斷,自3月起已陸續放行千億元以上之追募申請,5月更是有八檔投信業者申請追募。此次「元大美債20ETF基金」售罄後,預計由壽險公司引領的搶購潮將持續不斷。
投信業者指出,這波債券ETF基金的搶購潮,法人投資的力度相對較大,主要是因為後續利率下行環境,資本利得空間可期,加上債息穩健,法人資金投資意願大增。由於法人投資額度較大,額度迅速用完,因此出現了控管額度的措施,但這波投資熱潮依舊難以阻止。目前最受散戶青睞的前三大債券ETF基金分別是「元大美債20年ETF基金」(00679B)、「中信高評級公司債ETF基金」(00772B)及「元大投資級公司債ETF基金」(00720B)。
台股昨日(15日)再創波段新高,收盤指數飆升到17,334點,雖然還沒有突破去年1月的高點18,619點,但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的數據,5月底的境內基金規模已經揮別了4月的雙降局面,人氣再度回升,規模也創下了歷史新高。這波規模的增長,除了來自台股ETF與台股基金的興旺外,債券ETF的規模也同步創新高,使得5月的境內基金規模突破了5.5兆元,創下了新的紀錄。 截至5月底,境內基金規模達到了5.59兆元,單月暴增了1,487億元;其中,台股基金規模單月增加了365億元,達到了4,336億元,超過了去年3月的高點,再次創下新高。台股ETF在市值型及高股息ETF的帶動下,規模首次突破兆元大關,達到了1.02兆元,單月增加915億元。而債券ETF則因為市場對聯準會升息將近尾聲的揣測,單月規模再增長486億元,規模成長至1.49兆元。 由於債券ETF受到市場的熱烈追捧,市場人士指出,主管機關為了避免投資人購買到溢價的債券ETF,本月特別加速審批新額度。截至昨日,元大、國泰、復華新光、凱基、富邦等公司共計八檔債券ETF獲准追加募集,中信、群益等公司也正在排隊中。此外,證期局睽違兩年後,再度放行新債券ETF的募集,「統一彭博美國20年期以上公債ETF」於14日拔得頭籌。新募與追加募集的雙重推動,預計將在6月讓債券ETF規模繼續創新高。 第一金投信的投資長曾志峰表示,台股在今年在多國股市中表現亮眼,市場資金動能重現,指標股的上涨也帶動了整體台股基金規模的創新高。
下周則有復華富時不動產、兆豐龍頭等權重等六檔接棒除息,合計6月除息的ETF共有32檔。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今日為掛牌以來首次除息,每受益權單位擬配發0.54元現金股利,單季殖利率2.6%,在高殖利率太誘人下,本月以來規模連翻成長,高達263%,達到134.3億元,成為第12檔站上百億大關的台股ETF,吸金功力一流。
兆豐龍頭等權重同樣也是掛牌以來首度除息,除息日訂在6月21日,且縮短配息時間從180天至90天,單季殖利率達1.9%,也吸引買盤進場,本月以來規模成長52.1%。
另外,永豐20年美公債單季配1.1%,規模也成長34.5%;6月殖利率最高的復華富時不動產單季擬配2.7%,規模成長21.8%。
至於群益A級公司債、元大台灣高息低波、大華優利高填息30以及凱基優選高股息30本月以來規模成長幅度也落在10至14%間。
而值得一提的是,根據證期局最新法規,ETF收益分配時間,縮短為最慢需於除息基準日後15天內領到股息。
元大投信在考量實務作業可行性下,也把元大台灣高息低波原定收益分配發放日從7月24日調整為7月14日,讓投資人即可領到股息進行更多運用。
統計至5月底,境內基金規模達5.59億元,單月暴增1,487億元;台股基金單月增加365億元,規模達4,336億元,超過去年3月高點,再創新高。
台股ETF在市值型及高股息ETF吸金下,規模首度一舉突破兆元大關,達1.02兆元,單月增加915億元。
債券ETF隨市場揣測聯準會升息將近尾聲,進場押寶,單月規模再增486億元,規模成長至1.49兆元。
債券ETF大受歡迎,市場人士表示,「主管機關德政」,為免投資人買到溢價的債券ETF,本月罕見加速審批新額度,統計至昨日,已有元大、國泰、復華新光、凱基、富邦等公司,共計八檔債券ETF獲准追加募集,還有中信、群益等排隊中。
此外,證期局睽違兩年再度放行新債券ETF募集,「統一彭博美國20年期以上公債ETF」14日拔頭籌。
新募、追加齊發,將推升債券ETF規模於6月續創新高。
第一金投信投資長曾志峰表示,台股今年在各國股市表現中位居領先群之列,市場資金動能重現,加上指標股上揚,推升整體台股基金規模創高。
元大美債20年ETF已經在5月23日核准第五度追加募集200億元,元 大投信等央行放行後,採登記抽籤配售的方式釋出額度,日前公告已 發行在外受益權單位總數已達可募集額度上限,可見在不到十天之內 ,200億元的追加額度已經用完。據了解,這次包括國內多家大型壽 險公司都有參與搶購之列,投信業者預估這波買氣可能還將延續,債 券ETF基金的追募潮也可能因此持續下去。
今年以來債券ETF基金申請追募風潮一波接著一波,繼3月起陸續放 行千億元以上之後,5月又緊接著一波投信業者共計八檔申請追募, 隨著才核准追募的元大美債20ETF基金又告售罄,預估這波由壽險公 司引領的搶購潮還將持續下去。
投信業者透露,這波債券ETF基金的搶購潮,法人力道略勝一籌, 主要是因後續利率下行環境,資本利得空間可期,加上債息穩健,法 人資金投資意願大增,法人投資額度較大,很快就將額度用完,才會 出現控管額度措施,但仍難檔這波投資熱潮。目前最受散戶青睞的前 三大債券ETF,分別是元大美債20年(00679B)、中信高評級公司債 (00772B)及元大投資級公司債(00720B)。
隨著除息季節的到來,台灣證券市場再次掀起一波投資熱潮。近期,台積電、中華電、台泥、中鋼、鴻海及聯發科等個股受到投資者青睞,金融股則佔據了半數以上。在眾多ETF中,元大投信的0050元大台灣50以19.56萬戶的穩定成長,穩居第一名,直逼20萬戶。此外,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和元大高股息0056也表現亮眼,分別以16.95萬戶和16.46萬戶的戶數,在5月份的交易戶數排名中,與00850元大臺灣ESG永續展開激烈競爭。
值得注意的是,台積電的除息金額為2.75元,但5月份的定期定額交易戶數卻不到6萬戶,與熱門ETF相比,吸金程度較低。而元大投信旗下的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則以季配的方式,吸引了大量投資者的關注,交易戶數在5月份衝破老牌的0056元大台灣高股息,顯示出投資者對於高殖利率ETF的偏好。
隨著定期定額投資的長線趨勢一路走高,5月份的定期定額交易金額達到75.37億元,較4月份增加6.47億元,創下開辦以來次高紀錄。投信業者指出,近年來投資人愈來愈傾向於落袋為安,而季配標的ETF則更受歡迎。元大投信旗下的00713、0056及00850將分別從今年7月和8月起採用季配方式,預期未來幾個月將形成另類月配,資金流向是否會轉回0056,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至於今日除息2.75元的台積電,5月定期定額交易交易戶數不到6萬 戶,吸金程度遠不及熱門ETF。
00878及0056大廝殺,5月交易戶數排名洗牌,因0056元大高股息及 00850元大臺灣ESG永續,將從今年7月及8月改成季配,未來ETF定期 定額交易戶數排名是否再出現洗牌,受到關注。
證交所每個月發布證券商承作個股及ETF前20高的名單可以看出, 小資族喜愛的個股包括台積電、中華電、台泥、中鋼、鴻海及聯發科 等,另金融股更占半數以上,5月金控股達12檔。
惟5月小資族定期定額最愛的個股台積電仍在6萬戶以下,資金大舉 湧入ETF,元大台灣50來到19.56萬戶、國泰永續高股息衝高至16.95 萬戶、元大高股息為16.46萬戶,被00878超車;再者,第四名富邦台 50也有9.79萬戶,打敗台積電。合計前4高ETF,交易戶數已衝上62. 75萬戶。
近來國人青睞定期定額,長線趨勢一路走高,5月達75.37億元,較 4月68.9億元增加6.47億元,寫下該項業務開辦來次高,投資人大舉 將定存轉進ETF。
定存族最愛的0056,在5月被00878超越,受到高度關注。投信業者 指出,近年來投資人投資ETF,愈來愈轉向落袋為安,青睞季配標的 ,00878擁有季配、高殖利率優勢,吸引資金轉進。
至於元大投信旗下3檔受青睞的ETF,00713從去年第四季改為季配 ,接下來0056及00850將從今年7月及8月改成季配,預期未來幾個月 ,3檔季配時間錯開,形成另類月配,屆時資金是否轉回0056持續受 市場關注。
台股市場再創新高,ETF總規模突破3兆元大關!根據最新數據,昨日(12日)台灣ETF總規模達到3.02兆元,今年來規模增長達6,605.1億元,成長率達27.8%。在這波ETF熱潮中,元大投信的台灣50ETF(0050)以3,455.2億元的規模穩坐市場之冠,今年規模增長達924.5億元。外資的積極操作對於台股ETF的熱絡程度有著顯著影響,昨日外資買超金額第五高即為0050,買超金額達13億元,持股比升至18.4%,創下2021年9月16日以來新高。 近期外資大量回補台股,為了管理方便,將部分部位轉至0050,法人建議投資者可以通過觀察0050規模的消長來了解外資參與台股的程度,以及本波資金行情的走向。除了台股ETF,受益人數也呈現上升趨勢,最新總受益人數達464.2萬人。其中,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上周增加2.1萬人,人氣居冠;元大台灣高息低波、元大高股息、國泰永續高股息以及兆豐龍頭等權重ETF單周人氣也都有所增加。 在ETF市場中,元大投信以1.02兆元的規模位居首位,國泰投信、富邦投信、中國信託投信和群益投信分別位居第二至第五。這次台股ETF總規模的突破,不僅展現了投資者對於ETF商品的熱愛,也反映了市場對於台股未來發展的信心。
元大台灣50規模衝上3,455.2億元,穩坐市場之冠,今年規模增胖924.5億元,除了台股驚驚漲至萬七大關門前,外資近期積極操作也是關鍵,昨日外資買超金額第五高即為0050、金額13億元,持股比升至18.4%,為2021年9月16日以來新高。
據了解,外資近期大手筆回補台股,為管理方便,將部分部位轉至0050,法人建議可看0050規模消長來檢視外資參與台股的程度,與本波資金行情走向。
ETF受益人數也往上走,尤其是以台股為標的ETF,最新總受益人數為464.2萬人,上周以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增加2.1萬人居冠;元大台灣高息低波、元大高股息、國泰永續高股息以及兆豐龍頭等權重單周人氣也增加0.1萬人至0.8萬人間不等。
據統計,ETF規模前五大業者依序為:元大投信1.02兆元、國泰投信5,835.9億元、富邦投信4,050.2億元、中國信託投信3,406.4億元、群益投信3,181.1億元。
【台灣新聞記者專欄】近來,隨著股神巴菲特高調進軍日股,加上科技股的狂飆,讓日股市場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根據市場分析,今年以來日股的漲勢實在是驚人,日經225指數和TOPIX指數的漲幅高達15%至20%,這也讓日本股票型基金表現亮眼。 在這波日股熱潮中,<元大投信>的分析師們也發表了看好的看法。他們認為,日本股市作為全球第三大證券交易所,儘管過去10年來每股盈餘增長表現領先,但卻是最受忽視、低估及持倉最低的市場之一。目前日股的股價淨值比低於1倍的公司佔比高達50%,這些潛力標的吸引了外資的關注。 東京證交所的新規定也為日股帶來了一股新鮮氣,要求股票交易價格持續低於帳面價值的公司進行披露補救計畫,預期將成為股價上漲的助力。此外,日本銀行(日本央行)的寬鬆貨幣政策也為市場帶來了穩定性。 瀚亞投資的日本動力股票基金研究團隊建議,投資者可以透過主動式基金,選擇短中長期績效良好的基金來布局日股市場。以瀚亞投資日本動力股票基金為例,該基金具備長期且完整的績效,並採用由下而上的選股策略,不受限於參考指數,更能機動抓住潛力產業或個股。 元大投信則分析,日股近期經濟數據表現亮眼,製造業和服務業的PMI指數均呈現上升趨勢,這也反映了日本經濟的強勁。綜合經濟數據和貨幣政策等因素,元大投信對日股未來表現持樂觀態度。
日股創下33年新高,不僅有低利率環境助攻,企業獲利成長可期, 評價面更是相當便宜,瀚亞投資表示,日本許多個股股價淨值比仍不 到1倍,深具投資價值,投資人不妨透過主動式基金,挑選短中長期 績效良好的基金布局。
瀚亞投資日本動力股票基金研究團隊表示,日本股市是全球第三大 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超過2,000家,過去10年來日股每股盈餘增長 表現領先其他已開發市場,卻是最受忽視、低估及持倉最低的市場之 一。以日股估值來看,本益比約15.8倍,低於十年平均的16.4倍;股 價淨值比僅1.3倍,在企業體質改革、積極提振獲利之下,盈餘殖利 率卻有13.4%。此外,日本超過50%的公司股價淨值比(P/B)小於 1倍,比例高於歐股、新興市場及美股,顯示日股存在許多潛力標的 ,成為外資回頭擁抱的首要目標。
東京證交所近期新規定要求股票交易價格持續低於帳面價值的公司 進行披露補救計畫,第一階段可能是透過股票回購,提振股東投資報 酬率,預期成為日本企業股價上漲的助力。此外,日央去年底調整利 率區間上限,金融股股價大幅反映,近期也傳出可能再調高。另看好 零售商(受惠解封)和原物料(需求提振)公司,將受惠觀光開放、 消費復甦、原物料價格回跌及大陸重新開放等。
瀚亞投資預期,日股經歷一波漲勢,加上外資回流,預料將瞄準體 質佳、股價被低估的個股,投資人可透過主動式基金布局掌握潛力標 的。以瀚亞投資日本動力股票基金為例,具備長期且完整的績效,由 下而上的選股策略,不受限於參考指數,更能機動抓住潛力產業或個 股,就2023年4月底持股配置,非必需消費比重最高(24.5%),其 次為工業、金融、資訊科技、原物料。
元大投信分析,日股近期經濟數據表現亮眼,5月製造業PMI突破5 0來到50.8,服務業PMI達56.3,維持在相對高檔,呈現製造業轉強, 服務業續強的情況,貨幣政策方面,5月25日日本銀行(日本央行) 行長植田和男受訪時表示,目前未達到持續且穩定的通膨目標,表示 仍會維持寬鬆貨幣政策。
元大投信指出,日本東證指數PE約為16倍,處在過去十年平均水準 ,而目前市場預估東證指數2023財年EPS成長14%至15%,顯示未來 一年的本益比水準低於16倍,仍低於過去十年平均,綜合經濟數據、 貨幣政策等,日股未來仍能樂觀看待。
日股興盛一時,日經225指數創下近33年來最高收盤點,達到32,217.43點。元大金控策略長吳杰對此進行分析,他認為日股目前有三個亮點:首先,日本經濟基本面已走出「失落三十年」的陰影;其次,籌碼面相當乾淨,吸引投資者湧入;最後,日股尚未創下歷史新高,後市看漲機會頗高。
吳杰強調,近期投資者對日股基金的興趣熱烈,這與過去台灣投資者主要關注台股、美股、債券或保險形成鮮明對比。由於日股開戶不易,加上長期以來的「失落三十年」印象,市場普遍對日本股市抱持負面看法,導致台灣投資者少有持有日股。
不過,這波日股的強勁上漲,顯示市場氛圍已經改變。吳杰以元大投信日經225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為例,指出近期成交量顯著上升,許多敏感投資者已進場布局,這種趨勢並非僅台灣投資者所見,而是全球投資者都紛紛湧入日股。
吳杰進一步指出,日股目前有三個優勢:一是日圓貶值帶動外銷成長,日本經濟基本面逐漸恢復;二是籌碼面乾淨,許多投資者都想參與其中;三是日股尚未創下歷史新高,仍有上升空間。
對於日經225指數和東證一部指數,吳杰表示,兩大指數距離歷史最高點仍有3成的上升空間,未來挑戰歷史高點的機會頗高。此外,日本政府轉向緊縮的機會不大,因為日本以外銷為主,貨幣貶值對日股是利多。
元大投信即將在7月募集元大日本龍頭企業基金,該公司認為,隨著失落三十年的結束,日本製造業將迎來復興,這是投資日本龍頭企業的絕佳時機,把握住未來30年日本再次崛起的機遇。
近來,台灣股市和美股市場都表現強勁,但市場上的不確定因素還是不少。最新公布的十大投信公司第3季基金推薦調查顯示,投資市場的氛圍有了顯著變化,資訊科技股票型基金在經過五個季度的低潮後,終於重回最受推薦基金的寶座。而美股基金則退居第二,台股和投資等級債基金則並列第三,這意味著成長股的勢力再次興起。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最新資料,截至4月底,台灣基金規模前十大投信公司依序為元大、國泰、群益、富邦、中信、復華、安聯、凱基、台新、柏瑞。在這十大投信公司中,對於第3季推薦基金的統計結果顯示,資訊科技股票型基金在產業庫存調整的衝擊下,人氣不斷回升,從去年底的一票,到本季度的八票,成為各類型基金中最受推薦的。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創下波段新高的美股基金則由前次的八票降至六票,而台股基金則獲得五票,略低於前次的六票。另外,投資等級債券基金則從四票增至五票。 對於資訊科技股票的回升,市場普遍認為是「兩權相害取其輕」的選擇。由於市場普遍預測聯準會升息將告一段落,但還會維持高利率一段時間,不會馬上降息。此外,美國等主要國家面臨經濟衰退的疑慮,對多數企業營運造成壓力。而大型科技股擁有大量的帳上現金,借款需求低,且在AI、電動車等趨勢帶動下,成長動能受到景氣衝擊相對較輕微,因此被視為相對安全的避風港。 群益投信投資長李宏正進一步指出,自今年初以來,ChatGPT引爆AI投資話題,美國是AI領域投資最多的國家,且AI發展初期進入門檻較高,由大型科技公司帶頭的可能性較高,因此科技股、美股的表現值得關注。 不過,市場也高度關注經濟放緩的情況,訴求穩健配置的資金在避險需求下,將回流投資等級債,其表現也值得關注。安聯投信表示,隨著美聯準會升息制高點後,股市表現通常為正向,經過評價面修正的成長股有望有所表現。 元大全球優質龍頭平衡基金研究團隊則認為,科技股當中,硬體類股有望在第二季落底,下半年成長將優於上半年,軟體股隨著企業IT支出成長,以及近期AI議題的熱烈,有望帶起一波復甦期待與投資熱潮。 對於台股方面,李宏正認為,市場持續凝聚企業基本面回升共識,金融緊縮情勢放緩後,隨著下半年傳統旺季到來,也有助於支持台股表現,對台股盤勢震盪築底後的向上格局仍保持看好。
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資料,4月底,境內基金規模前十大投信公司依序為元大、國泰、群益、富邦、中信、復華、安聯、凱基、台新、柏瑞。
針對十大投信第3季推薦基金(可複選)統計,資訊科技股票型受到產業庫存調整衝擊,在去年底調查今年首季推薦基金時一度降至僅獲一票,前次爬升至四票,到本次快速攀升至八票,高居各類型基金之冠。
近期頻創波段新高的美股基金則由前次的八票降至六票,排名第二;台股基金本次獲五票,略低於前次的六票,投資級債券基金則從四票增至五票。
綜合法人看法,資訊科技股票人氣回升是「兩權相害取其輕」的選項,因市場普遍推測聯準會升息告一段落後,仍將持續高利率水準一段時間,不會馬上降息,加以美國等主要國家面臨經濟衰退疑慮,對多數企業營運產生壓力,而大型科技股擁有大量帳上現金,借款需求低,且在AI、電動車等趨勢帶動下,成長動能受景氣衝擊相對輕微,被視為相對安全的避風港,從近日那斯達克、費城半導體指數創波段新高可見一斑。
群益投信投資長李宏正進一步表示,年初以來ChatGPT引爆AI投資話題,美國是AI領域投資最多的國家,且AI發展初期進入門檻較高,由大型科技公司帶頭可能性較高,故科技股、美股表現值得留意。不過,市場亦高度關注經濟放緩情況,訴求穩健配置的資金在避險需求下,將回流投資等級債,表現可關注。
安聯投信表示,隨著美聯準會升息制高點後,股市表現通常為正向,歷經評價面修正的成長股可望有所表現;元大全球優質龍頭平衡基金研究團隊認為,科技股當中,硬體類股有望第2季落底,下半年成長將優於上半年,軟體股隨企業IT支出成長,及近期AI議題火熱有助帶起一波復甦期待與投資熱潮。
台股方面,李宏正認為,市場持續凝聚企業基本面回升共識,金融緊縮情勢放緩後隨著下半年傳統旺季到來,亦有助支持台股表現,仍看好台股盤勢震盪築底後的向上格局。
「這次投資人對日股基金反應很搶手」,吳杰指出,過去台灣投資 人主要持有台股、美股、債券或保險,日股相對開戶不易、加上日本 經濟「失落三十年」,「買日股都沒太好下場」,市場唱衰日本,國 人很少持有日股。
然而,這波日股大漲反映出不同氛圍,後續上攻量能可期。吳杰說 ,以元大投信日經225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為例,近日成交量顯著提升 ,可見已有不少敏感投資人進場,且此現象不可能只有台灣投資人看 到,而是全世界投資人都正在大幅湧入日股。
吳杰認為,日股當前有三大優勢,第一是日圓貶值帶動外銷成長, 日本經濟基本面基本上已走出「失落三十年」格局;第二是籌碼面很 乾淨,投資人多少都想參與日股,「散戶都這樣想了,何況是全世界 的投資基金」,所謂空手回補行情可期;第三是歷史高點未到,日股 是全球唯一尚未創歷史新高的市場。
5日日經225收在32,217.43點,東證一部指數則收在2,219.79點。 吳杰表示,日經225指數歷史高點為1989年12月29日的38,957點,東 證一部指數歷史高點為同年12月18日的2,884.8點,兩大指數距歷史 新高至少要再漲3成,往歷史高點挑戰可期。
日本貨幣政策若轉向對日股影響,吳杰認為,日本政府轉為緊縮動 機不大,日本以外銷為主,貨幣貶值絕對是利多,加上日股ETF主要 持有的是日本央行及日本退休年金,日股上漲是利多,降低日本政府 轉向緊縮可能性。
將在7月募集元大日本龍頭企業基金的元大投信表示,日股有眾多 全球頂尖企業,當失落三十年的箝制解除,製造業復興將一躍而起, 掌握未來30年日本再次崛起,現正是最佳時機。
升息進入尾聲,台灣投資人瘋狂追捧債券ETF,市場熱度不斷攀升。其中,元大美債20年ETF、中信美國公債20年ETF、中國泰20年美債ETF的受益人數都呈現驚人的成長,今年截至5月26日,受益人數分別成長1,009%、433%、141%。這些債券ETF的熱門程度,讓人不禁對台灣投資市場的趨勢感到好奇。 市場風險情緒變化迅速,雖然短期內銀行業恐慌情緒有所消退,但聯準會4月的高級貸款專員意見調查(SLOOS)顯示,美國信貸環境仍在緊縮。當後續對景氣的壓力陸續顯現在經濟數據上時,景氣衰退的擔憂可能再次浮現。然而,從中長線來看,在聯準會維持緊縮性貨幣政策的背景下,美國景氣和通膨的降溫趨勢不會改變,這對債市來說,將帶來長期的投機機會。 中國信託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分析,根據過去四次升息的經驗,當升息達到頂峰時,投資長天期債券或美國公債,持有一年後的報酬可達雙位數。現在正處於升息尾聲,正是進場的佳機。他建議,在當前環境下,提高債券持有比重,不僅能在高利率環境中獲得較高的息收,還有望在降息後賺取價差。債券ETF的崛起,讓投資人除了每月收息外,還能以較低的成本獲得更高的防禦力。 元大投信指出,原本以法人為主的債券ETF市場,如今也掀起了一股熱潮。去年第四季以來,規模和受益人數均翻倍成長。此外,槓桿型美債正2ETF的討論度也明顯提升。國泰投信解釋,這種投資工具主要投資於證券相關商品,如美債期貨,以達到標的指數單日正向2倍報酬的目標。它的優勢在於能快速取得曝險和放大收益,且由於期貨工具為保證金交易,相比原型債券ETF,美債正2ETF直接承擔的匯率風險較小,適合積極型投資人。然而,由於其槓桿特性,波動性較大,適合短期波段操作,並需謹慎設定停利停損價位。
國泰投信表示,市場風險情緒變化快速,雖短期銀行業恐慌消退令 避險情緒下降,但聯準會4月的高級貸款專員意見調查(SLOOS)顯示 美國信貸環境仍在加大緊縮,當後續對景氣的壓力陸續顯現在經濟數 據上時,景氣衰退的擔憂仍容易捲土重來。中長線來看,聯準會維持 緊縮性貨幣政策下,美國景氣、通膨降溫趨勢不易改變,為債市帶來 長投機會。
中國信託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分析,依照過去四次升息 經驗,升息至頂峰時入手長天期投等債或美國公債,持有一年後的報 酬可達雙位數,現在正是升息尾聲,也讓買點訊號燈亮起,於目前環 境拉高債券持有比重,不但在高利率環境可享有相對高的息收,降息 後還有望賺到價差。債券ETF鹹魚翻身,投資人每月收息外,更可用 較低成本,獲得較高的防禦力。
元大投信指出,原以法人為主的債券ETF市場,在一般投資人間也 掀起熱潮,去年第四季以來,規模、受益人數均翻倍成長。
除原型債券ETF熱潮,槓桿型美債正2ETF討論度亦明顯提升。國泰 投信說明,主要投資於證券相關商品,如美債期貨,以達到標的指數 單日正向2倍報酬的目標,優勢在於可快速取得曝險、放大收益;同 時由於期貨工具為保證金交易,相較於原型債券ETF來說,美債正2E TF直接承擔的匯率風險會較小,適合想精準掌握聯準會動向或總經數 據公佈交易機會的積極型投資人,但因為槓桿特性波動亦較大,宜做 為短期波段操作工具,並需善設停利停損價位。
近期,台灣債券ETF市場熱度不減,各大投信紛紛推出新產品,並不斷追加既有ETF的募集金額。根據統計,截至昨日(29日),債券ETF追加募集金額已突破4,000億元,申請募集件數達21件,占各類基金追加募集件數的比重超過八成,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元大投信在債券ETF市場上的表現尤其亮眼,不僅旗下多款債券ETF追加募集次數頻繁,而且規模也迅速擴大。
凱基投信昨日再度送件申請凱基AAA至A公司債ETF追加募集200億元,這是該ETF第三次追加募集,每次追加的額度都是200億元。這一現象並非個別案例,追加募集債券ETF已成為今年投信公司最熱門的业务項目。統計顯示,截至目前,投信業者基金追募案件共27件,其中債券ETF佔22件,占比81.4%,創下新高。市場對債券ETF的買氣明顯增加。
在市場上追加募集次數最多的債券ETF中,群益投資級金融債ETF累計已達六次,而元大投信旗下的元大美債20年今年來追加募集三次,位居冠軍。元大投信今年除元大美債20年外,還追加元大投信等級債、元大AAA至A公司債、元大新興債等產品,為公司帶來1,400億元的資產規模進帳。
從產品類別來看,追加募集的債券ETF主要集中在美國公債、高評級公司債、金融債、電信債等「信用評級高」的類別。中信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分析,這是因為過去四次升息經驗告訴我們,在升息至頂峰時入手長天期投等債或美國公債,持有一年後的報酬可達雙位數,這吸引了投資人提高債券在資產配置中的比重。
台灣金融龍頭元大金控總經理暨元大銀行董事長翁健昨日(29日)強調,今年前四月元大金控獲利已扭轉去年股債雙殺的陰影,轉正成長,預計後續將逐漸改善。翁健表示,目標是將元大銀行打造為繼元大證券後,第二家年獲利達百億元的子公司,並加強銀行與證券的整合,提升綜效。此外,元大銀行將在嚴格控管風險的前提下,把握商機提高國際聯貸參與度。
元大金控昨日與刑事局簽署「金融反詐大連線資安阻駭齊聯防」合作意向書,翁健在儀式後受訪時指出,去年市場動盪導致金融資產未實現評價損失嚴重,但今年第一季已見顯著回沖,前四月累計獲利較去年同期翻倍成長。翁健強調,元大金控在經營上始終以穩健和風險控管為首要,並對資產品質充滿信心。
對於美國升息的影響,翁健認為,雖然升息周期接近尾聲,但國際變數仍多,元大金控旗下各子公司已做好多種對策以應對不確定性。他預期,經濟景氣在產業庫存調整後,下半年將優於上半年,元大金控獲利預計將持續改善。
在實體通路策略上,翁健表示,元大金控將繼續提高證券與銀行的整合旗艦店比重,目前已有58處分行與證券分點合併的旗艦店,未來將繼續增加,以利跨業行銷。此外,元大金控與刑事局的防詐合作,將透過集團各通路據點及數位平台,精準投放詐欺宣導,並在股東會開會通知上印製防詐宣導,關注股市新進者等易受詐欺的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