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嘉科技公司新聞
COVID-19疫情在國際間持續延燒為害全球經濟活動,並導致各行各 業缺料、缺櫃,產銷失序,友嘉集團透過導入智慧精實生產系統(F IPS),不僅大幅降低缺料帶來的影響,今年上半年接單量更早已大 幅度超越全年預定的接單目標。
友嘉公司指出,2011年開始導入FIPS,歷經10年的扎根發展,從原 本的工廠紙張紀錄、管理、基礎整頓,進展到e化程度的新精實管理 系統,能讓管理者透過智慧型手機,遠端監控落實智慧製造的程度。
友嘉從製造到智造的10年發展過程中,前面5年為基礎建設年,主 要是透過工廠整頓與目視化管理來降低浪費;中間2年為情報流電子 化,開始走向日常管理E化及生產同步化與訊息化等;近期工廠生產 則是開始走向全面智能化,包括運用智慧型手機點收入貨,以及人員 動態GPS資訊等,正式從傳統製造商轉型升級為智慧機械製造商。
2019年底發生疫情後,友嘉FIPS更是發揮出強大功效,透過數據收 集、上傳雲端、監控管理等步驟,讓使用者與管理人員透過雲端管理 方式遠端監控工廠,現場人員可利用線邊電腦及手機APP進行報工, 即時回覆給各相關單位最新訊息,降低人員直接面對面機會。管理者 可從雲端及時掌控目前生產進度流程,並進而讓業務能在遠端搶單, 台灣售服人員也能透過行動裝置APP進行GPS定位、簽收與請款。
另外為接軌友嘉e化下單系統,友嘉也與供應商做e化聯網提升效率 ,最後再藉由物料追蹤管理機制,隨時隨地掌握倉庫庫存,提供資訊 讓供應商下單備料,減少客戶等待期並大幅增加接單機會。
隨著疫情穩定好轉景氣向上,友嘉看好後續工具機接單能見度。未 來營運策略將聚焦在趨勢產業,包括電動車、半導體、5G及協助客戶 工廠轉型等。
因此,友嘉提出雲端戰情室規劃,可協助客戶從雲端24小時監控工 廠現況,包括機台訊息、稼動率、預測性分析等,提供客戶隨時工廠 現況掌握,減少無形損失及增加生產效益,有興趣者可洽詢(04)2 359-4075,將有專人服務。
友嘉公司指出,2011年開始導入FIPS,歷經10年的扎根發展,從原 本的工廠紙張紀錄、管理、基礎整頓,進展到e化程度的新精實管理 系統,能讓管理者透過智慧型手機,遠端監控落實智慧製造的程度。
友嘉從製造到智造的10年發展過程中,前面5年為基礎建設年,主 要是透過工廠整頓與目視化管理來降低浪費;中間2年為情報流電子 化,開始走向日常管理E化及生產同步化與訊息化等;近期工廠生產 則是開始走向全面智能化,包括運用智慧型手機點收入貨,以及人員 動態GPS資訊等,正式從傳統製造商轉型升級為智慧機械製造商。
2019年底發生疫情後,友嘉FIPS更是發揮出強大功效,透過數據收 集、上傳雲端、監控管理等步驟,讓使用者與管理人員透過雲端管理 方式遠端監控工廠,現場人員可利用線邊電腦及手機APP進行報工, 即時回覆給各相關單位最新訊息,降低人員直接面對面機會。管理者 可從雲端及時掌控目前生產進度流程,並進而讓業務能在遠端搶單, 台灣售服人員也能透過行動裝置APP進行GPS定位、簽收與請款。
另外為接軌友嘉e化下單系統,友嘉也與供應商做e化聯網提升效率 ,最後再藉由物料追蹤管理機制,隨時隨地掌握倉庫庫存,提供資訊 讓供應商下單備料,減少客戶等待期並大幅增加接單機會。
隨著疫情穩定好轉景氣向上,友嘉看好後續工具機接單能見度。未 來營運策略將聚焦在趨勢產業,包括電動車、半導體、5G及協助客戶 工廠轉型等。
因此,友嘉提出雲端戰情室規劃,可協助客戶從雲端24小時監控工 廠現況,包括機台訊息、稼動率、預測性分析等,提供客戶隨時工廠 現況掌握,減少無形損失及增加生產效益,有興趣者可洽詢(04)2 359-4075,將有專人服務。
在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支持下,工研院昨(10)日號召國內13個重要自主雷射關鍵組件及雷射源廠商成立「國產自主雷射源產業大聯盟」,將透過聯盟平台串接國內雷射設備及服務,拓展國內雷射產業應用,搶攻百億元以上的市場商機。
工研院指出,聯盟成員包括搏盟科技、?杰、光合訊科技、米雷迪恩、卓越成功、虹竣科技、騰錂鐳射、東台(4526)集團旗下博隆精密、華信光電、龍彩科技、友嘉科技及中科院材料暨光電研究所等。
技術處長羅達生表示,國內雷射源關鍵組件及系統在透過科專計畫補助法人與業者投入研發下,已帶動「雷射光谷」產業生態系形成,逐步落實雷射關鍵組件與系統的自主國產化,工研院、中科院等單位已開發出飛秒級脈衝雷射及4千瓦高功率雷射,應用於汽車、半導體、機械設備等產業。
工研院雷射與積層製造科技中心執行長曹芳海表示,聯盟成員中,搏盟是工研院衍生新創公司,其新產品3奈秒光纖雷射源已打入日本、保加利亞、越南、大陸、英國及美國市場。
隸屬漢民集團、投入高功率光纖雷射的?杰公司,2016年組成的研發部門成功開發出工業界單一模組亮度最高的3千瓦光纖雷射源;博隆精密提供客製化雷射源解決方案,還有光纖通訊與高功率光纖雷射專業研發製造公司光合訊科技等。未來透過聯盟,共同發展具競爭力的自主雷射,可望打通台灣雷射產業的任督二脈。
曹芳海說,全球雷射應用市場持續成長,早期的工業用CO2雷射開始進入汰換潮,台灣每年進口雷射相關設備超過200億元,其中雷射源占三成,國內雷射源大多從美國、德國或日本進口,近期自中國大陸的進口量也開始成長。
工研院指出,聯盟成員包括搏盟科技、?杰、光合訊科技、米雷迪恩、卓越成功、虹竣科技、騰錂鐳射、東台(4526)集團旗下博隆精密、華信光電、龍彩科技、友嘉科技及中科院材料暨光電研究所等。
技術處長羅達生表示,國內雷射源關鍵組件及系統在透過科專計畫補助法人與業者投入研發下,已帶動「雷射光谷」產業生態系形成,逐步落實雷射關鍵組件與系統的自主國產化,工研院、中科院等單位已開發出飛秒級脈衝雷射及4千瓦高功率雷射,應用於汽車、半導體、機械設備等產業。
工研院雷射與積層製造科技中心執行長曹芳海表示,聯盟成員中,搏盟是工研院衍生新創公司,其新產品3奈秒光纖雷射源已打入日本、保加利亞、越南、大陸、英國及美國市場。
隸屬漢民集團、投入高功率光纖雷射的?杰公司,2016年組成的研發部門成功開發出工業界單一模組亮度最高的3千瓦光纖雷射源;博隆精密提供客製化雷射源解決方案,還有光纖通訊與高功率光纖雷射專業研發製造公司光合訊科技等。未來透過聯盟,共同發展具競爭力的自主雷射,可望打通台灣雷射產業的任督二脈。
曹芳海說,全球雷射應用市場持續成長,早期的工業用CO2雷射開始進入汰換潮,台灣每年進口雷射相關設備超過200億元,其中雷射源占三成,國內雷射源大多從美國、德國或日本進口,近期自中國大陸的進口量也開始成長。
國內各工具機廠來自航太、汽車等產業訂單回溫,接單能見度至少 2.5至3個月,亞崴、高鋒及百德等不少工具機廠訂單看到年底,惟卡 在滾珠螺桿及線性滑軌等關鍵零件接單到出貨至少半年,部分客戶出 貨集中在下半年,上半年接單效應將從第3季顯現在出貨及營收上。
上銀及全球傳動兩家生產滾珠螺桿及線性滑軌廠商不單年底前訂單 滿載,6月合併營收更是創單月歷史新高。全球傳動還認為明年上半 年訂單依舊可維持目前熱度。
友嘉集團在手訂單超過10億美元,集團總裁朱志洋預估,今年集團 工具機事業營收會比去年成長15%。台中精機的兩岸訂單持續回升, 在手訂單超過15億元,今年集團營收有機會挑戰80億元。
東台集團訂單超過40億元,惟因東台生產五軸加工機等大型機台, 從下單到出貨至少要半年時間,時間落差係東台6月合併營收9.06億 元,年減0.61%的主因。
程泰集團主管指出,亞崴及程泰兩家工具機廠第1季接單回升,已 開始顯現在營收上。訂單能見度看到第3季,9月還有能力接急單。
和大集團旗下高鋒工業主管指出,高鋒來自大陸、東南亞及印度等 亞洲市場訂單成長較快速,6月合併營收近2.08億元,年減2.8%,預 期7月出貨可回升至2.1億元以上。目前台灣在手訂單超過10億元,訂 單能見度看到年底。
上銀及全球傳動兩家生產滾珠螺桿及線性滑軌廠商不單年底前訂單 滿載,6月合併營收更是創單月歷史新高。全球傳動還認為明年上半 年訂單依舊可維持目前熱度。
友嘉集團在手訂單超過10億美元,集團總裁朱志洋預估,今年集團 工具機事業營收會比去年成長15%。台中精機的兩岸訂單持續回升, 在手訂單超過15億元,今年集團營收有機會挑戰80億元。
東台集團訂單超過40億元,惟因東台生產五軸加工機等大型機台, 從下單到出貨至少要半年時間,時間落差係東台6月合併營收9.06億 元,年減0.61%的主因。
程泰集團主管指出,亞崴及程泰兩家工具機廠第1季接單回升,已 開始顯現在營收上。訂單能見度看到第3季,9月還有能力接急單。
和大集團旗下高鋒工業主管指出,高鋒來自大陸、東南亞及印度等 亞洲市場訂單成長較快速,6月合併營收近2.08億元,年減2.8%,預 期7月出貨可回升至2.1億元以上。目前台灣在手訂單超過10億元,訂 單能見度看到年底。
台中精機、友嘉集團、東台、永進、遠東機械、程泰集團及上銀等業者上半年訂單,因大陸對工具機需求轉趨殷切而滿手,絲毫不受兩岸關係緊張所影響,業者為爭取第3、4季訂單,參加今(17)日在北京登場的中國國際機床展秀出智慧機械及零件,使用攤位數為歷年最多的一次,業者有信心接單優於上屆。
中國大陸是全球工具機最大消費市場,2016年需求金額達275億美元,尤其去年第4季去產能化告一段落,對高端工具機需求更是與日俱增。儘管兩岸關係陷入冷戰,台灣產製工具機及零組件銷往大陸卻是不減反增,去年台灣工具機整機出口值約29億美元,其中輸往大陸金額8.9億美元,年減6.7%,占出口比重30.8%;今年第1季工具機出口6.9億美元,銷往大陸2.25億美元,占出口比重提高至32.6%,年成長28.7%。
友嘉集團全球在手訂單超過10億美元、台中精機15億元以上、程泰集團在手訂單突破25億元、東台則是20億元以上、高鋒攀升至7、8億元、台灣瀧澤、福裕在手訂單2至3個月、百德在手訂單更達4至4.5個月。
這些大廠為爭取大陸市場訂單,都報名參加今日起在北京舉行中國國際機床展。上銀開發出智慧滾珠螺桿及線性滑軌等關鍵零組件,預計6月開始試量產,但這次卻瞄準大陸機器人市場,展出係以工業用及醫療用機器人為主。
機械公會彙總統計這次報名廠商整合成集團型態參展,家數從上屆119家降為110家,使用攤數位有增無減,從4,600多平方米增至4,980平方米。
機械公會秘書長王正青表示,大陸企業轉型升級,對客製化、自動化及智慧化設備需求殷切,台灣這次參展廠商都競相展出最新研發的智能化機台、大型龍門機、五軸機及車銑複合機及全自動化生產線,有助於爭取大陸高階工具機訂單。
中國大陸是全球工具機最大消費市場,2016年需求金額達275億美元,尤其去年第4季去產能化告一段落,對高端工具機需求更是與日俱增。儘管兩岸關係陷入冷戰,台灣產製工具機及零組件銷往大陸卻是不減反增,去年台灣工具機整機出口值約29億美元,其中輸往大陸金額8.9億美元,年減6.7%,占出口比重30.8%;今年第1季工具機出口6.9億美元,銷往大陸2.25億美元,占出口比重提高至32.6%,年成長28.7%。
友嘉集團全球在手訂單超過10億美元、台中精機15億元以上、程泰集團在手訂單突破25億元、東台則是20億元以上、高鋒攀升至7、8億元、台灣瀧澤、福裕在手訂單2至3個月、百德在手訂單更達4至4.5個月。
這些大廠為爭取大陸市場訂單,都報名參加今日起在北京舉行中國國際機床展。上銀開發出智慧滾珠螺桿及線性滑軌等關鍵零組件,預計6月開始試量產,但這次卻瞄準大陸機器人市場,展出係以工業用及醫療用機器人為主。
機械公會彙總統計這次報名廠商整合成集團型態參展,家數從上屆119家降為110家,使用攤數位有增無減,從4,600多平方米增至4,980平方米。
機械公會秘書長王正青表示,大陸企業轉型升級,對客製化、自動化及智慧化設備需求殷切,台灣這次參展廠商都競相展出最新研發的智能化機台、大型龍門機、五軸機及車銑複合機及全自動化生產線,有助於爭取大陸高階工具機訂單。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展現2022年集團營收翻倍增長至2,000億元的雄心壯志,備足近百億元銀彈,不單在台投資設廠,在台中機械精密園區工具機新廠昨(2)日率先啟用,還計畫斥資1、2億美元,今年收購4家義大利磨床、1家德國汽車整廠整線設備及1家日本大型立式車床廠。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勾勒友嘉集團躍升全球最大工具機集團、2022年集團營收上看2,000億元的中長期發展願景。朱志洋坦言,國內工具機業者憑藉一己之力投資設廠,要做到百億元營運規模很難、也很辛苦,友嘉不只返台投資設廠,還持續併購國外工具機廠,以快速擴大全球市場版圖。
今年友嘉集團計畫斥資1、2億美元,3、4個月內先併購4家義大利磨床廠,再買1家年營收超過150億元的德國汽車整廠整線設備廠,1家日本生產大型立式車床廠,今年若順利完成併購6家工具機廠,可帶來200億元營收。為籌措併購更大型企業所需的資金,朱志洋正積極籌畫將友嘉集團全球工具機事業整合為一家公司,2017年底、2018年初在台掛牌上市。
友嘉集團返台投資設廠計畫,連同購地及建構總計斥資15億元,在台中南屯機械機密園區購地設新廠,總生產面積22,560平方米,年產1,500至2,000台可應用在通用及汽車零組件的CNC工具機,年產值可達50億元,是友嘉集團全球第41個工具機廠。友嘉集團旗下松潁也在苗栗三義購地建千坪新廠,預計今年底、明年初完工啟用,專事生產大型立式車床及落地搪床。
朱志洋表示,集團工具機事業3月1日召開全球整合會議,未來前製程設備由台灣生產、中段製程設備由日本製造、歐洲德國及義大利則負責高端製程。
友嘉集團參加今日登場的2015台北國際工具機展攤位數最大,接單目標10億元、加上德國HullerHille到上海設中國公司,今年可貢獻4,000萬美元,估計友嘉集團工具機事業今年營收500億元。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勾勒友嘉集團躍升全球最大工具機集團、2022年集團營收上看2,000億元的中長期發展願景。朱志洋坦言,國內工具機業者憑藉一己之力投資設廠,要做到百億元營運規模很難、也很辛苦,友嘉不只返台投資設廠,還持續併購國外工具機廠,以快速擴大全球市場版圖。
今年友嘉集團計畫斥資1、2億美元,3、4個月內先併購4家義大利磨床廠,再買1家年營收超過150億元的德國汽車整廠整線設備廠,1家日本生產大型立式車床廠,今年若順利完成併購6家工具機廠,可帶來200億元營收。為籌措併購更大型企業所需的資金,朱志洋正積極籌畫將友嘉集團全球工具機事業整合為一家公司,2017年底、2018年初在台掛牌上市。
友嘉集團返台投資設廠計畫,連同購地及建構總計斥資15億元,在台中南屯機械機密園區購地設新廠,總生產面積22,560平方米,年產1,500至2,000台可應用在通用及汽車零組件的CNC工具機,年產值可達50億元,是友嘉集團全球第41個工具機廠。友嘉集團旗下松潁也在苗栗三義購地建千坪新廠,預計今年底、明年初完工啟用,專事生產大型立式車床及落地搪床。
朱志洋表示,集團工具機事業3月1日召開全球整合會議,未來前製程設備由台灣生產、中段製程設備由日本製造、歐洲德國及義大利則負責高端製程。
友嘉集團參加今日登場的2015台北國際工具機展攤位數最大,接單目標10億元、加上德國HullerHille到上海設中國公司,今年可貢獻4,000萬美元,估計友嘉集團工具機事業今年營收500億元。
友嘉科技創新開發的「808nm 4W高功率C-mount雷射二極體」以技術、創新、市場與整體設計的突出表現,榮獲「第17屆傑出光電產品獎」肯定,頒獎典禮將於今(17)日在台北世貿南港展覽館國際光電週之開幕儀式中隆重頒獎。
友嘉科技為台灣第一家上、下游垂直整合之專業半導體雷射製造廠商,掌握磊晶、製程、封裝、及測試之研發與量產能力,擁有豐沛的技術能量,在台灣穩居翹楚地位,並以卓越品質技術打響全球知名度,「U.O.C.友嘉科技」在業界享盛譽,成為全球半導體雷射業界創新技術的首選夥伴,其紅光半導體雷射之全球市占率50%以上,營運穩健成長。
第一次參賽即獲獎,對友嘉的技術團隊是一大鼓舞。友嘉科技總經理謝和銘博士表示,半導體雷射相較於氣體雷射等具有體積小、反應速度快,電光轉換效率高(節能)等優點。惟因體積極小,要在不到 0.2毫米寬的端面發射出瓦級的高功率雷射光束,需要克服的困難極多。
該公司此次獲獎的產品,即是研發團隊經過多次的實驗改良,藉由提升電光轉換效率、降低發散角以提升耦合效率、強化出光面強度、改善散熱等特殊設計,終於得到高品質的高功率雷射,單顆雷射二極體的瞬間最大輸出功率可達17W以上,為台灣第一。
雷射應用廣泛,涵蓋消費性電子、光通訊、光儲存、工業、醫療、國防等,產業價值不斷提升。其中,與高功率雷射相關的應用如銲接、切割、鑽孔、雕刻、生醫手術、掃描成像、遠距照明、甚至3D列印技術等,更是關聯到國家整體工業的發展。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雷射產業,於南台灣成立雷射光谷,並透過工研院和產業連結合作,逐步突破目前高階關鍵雷射模組和設備仰賴進口的現況,帶動光學、機電、製程、材料及設備的高值化,與光電、精密機械、模具、醫材、文創藝術等產業連結,將供應鏈更加擴大。
目前關鍵雷射模組中重要的關鍵零組件─高功率雷射二極體,在此供應鏈中仍須仰賴進口。多年來,友嘉科技積極開發的各式高功率雷射二極體即是要為台灣雷射加工產業填補此一缺口,也將為該公司獲利增添助力。
友嘉科技銷售以自有品牌為主,代工為輔。因掌握上、下游自主關鍵技術,在市場競爭上極具品質與成本優勢,且因產品涵蓋應用面廣泛,較不受個別產業不景氣的影響,在幾次國際金融風暴中不僅安然渡過,且穩健成長。網址:www.uocnet.com。
友嘉科技為台灣第一家上、下游垂直整合之專業半導體雷射製造廠商,掌握磊晶、製程、封裝、及測試之研發與量產能力,擁有豐沛的技術能量,在台灣穩居翹楚地位,並以卓越品質技術打響全球知名度,「U.O.C.友嘉科技」在業界享盛譽,成為全球半導體雷射業界創新技術的首選夥伴,其紅光半導體雷射之全球市占率50%以上,營運穩健成長。
第一次參賽即獲獎,對友嘉的技術團隊是一大鼓舞。友嘉科技總經理謝和銘博士表示,半導體雷射相較於氣體雷射等具有體積小、反應速度快,電光轉換效率高(節能)等優點。惟因體積極小,要在不到 0.2毫米寬的端面發射出瓦級的高功率雷射光束,需要克服的困難極多。
該公司此次獲獎的產品,即是研發團隊經過多次的實驗改良,藉由提升電光轉換效率、降低發散角以提升耦合效率、強化出光面強度、改善散熱等特殊設計,終於得到高品質的高功率雷射,單顆雷射二極體的瞬間最大輸出功率可達17W以上,為台灣第一。
雷射應用廣泛,涵蓋消費性電子、光通訊、光儲存、工業、醫療、國防等,產業價值不斷提升。其中,與高功率雷射相關的應用如銲接、切割、鑽孔、雕刻、生醫手術、掃描成像、遠距照明、甚至3D列印技術等,更是關聯到國家整體工業的發展。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雷射產業,於南台灣成立雷射光谷,並透過工研院和產業連結合作,逐步突破目前高階關鍵雷射模組和設備仰賴進口的現況,帶動光學、機電、製程、材料及設備的高值化,與光電、精密機械、模具、醫材、文創藝術等產業連結,將供應鏈更加擴大。
目前關鍵雷射模組中重要的關鍵零組件─高功率雷射二極體,在此供應鏈中仍須仰賴進口。多年來,友嘉科技積極開發的各式高功率雷射二極體即是要為台灣雷射加工產業填補此一缺口,也將為該公司獲利增添助力。
友嘉科技銷售以自有品牌為主,代工為輔。因掌握上、下游自主關鍵技術,在市場競爭上極具品質與成本優勢,且因產品涵蓋應用面廣泛,較不受個別產業不景氣的影響,在幾次國際金融風暴中不僅安然渡過,且穩健成長。網址:www.uocnet.com。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表示,全球工具機產業下一個方向是以市場導向取代製造導向,友嘉今年起將強化策略聯盟、合資、併購三位一體策略,不僅銷售單一產品,更要提供客戶全方位的應用服務,目標2020年成為全球工具機龍頭集團。
友嘉集團共有四大事業體,規模最大的工具機事業,其全功能數控工具機可供應汽車、航太及能源等各產業;其餘三項事業體包括產業設備、綠能及印刷電路板。友嘉去年合併營收608億元,今年隨景氣回溫及策略調整,預估集團合併營收上看700億元。
台北國際工具機展明(5)日登場,友嘉集團共使用130個攤位,連續3屆拿下最大參展廠商寶座;朱志洋預告,今年9月歐洲EMO工具機展,友嘉也是僅次於地主國、全球第二大參展廠商,為台灣工具機產業爭一口氣。以下是訪談記要:
問:今年工具機產業景氣展望為何?
答:今年工具機產業景氣絕對比去年好,尤其下半年,因為今年有3場國際級工具機展將陸續登場,包括3月5日舉行的台北國際工具機展、4月北京機床展,以及9月全球最大EMO歐洲工具機展等,預期將炒熱買氣。
另外,美國在製造業回流政策帶動下,今年景氣緩步回升。中國大陸市場也好轉,除了新領導班子順利接班,「十二五計畫」提出內需取代外銷、拉近城鄉差距等政策,也帶動大陸本土汽機車產業復甦。
問:近期日、韓貨幣相繼大貶,引發亞洲匯率大戰,你的看法?
答:繼韓元超貶之後,日圓近期貶值幅度累計已逾15%,這種情勢對日本較有利,但對以出口為大宗的台灣來說,相對不利。預期相關效應將在第2季開始顯現,政府應審慎因應。
亞洲另一重要貨幣人民幣,長期來看仍將維持升值走勢不變,主要因為大陸貿易順差很大,各界普遍認為人民幣被低估,只不過在日、韓等亞洲貨幣競相貶值下,人民幣短期升值幅度不會太高。
問:友嘉集團今年營運展望?
答:友嘉去年受不景氣影響,大陸市場衰退約20%最多,巴西、印度也下滑,導致工具機事業群營收僅352億元,雖比2011年同期348億元略增,但未達成原訂的450億元目標。
今年隨景氣回升,友嘉實業1月兩岸接單比去年同期成長15%;美國因汽車產業加溫,今年營收上看20億元,年增33%,預估工具機事業群全年營收可達400億元。
友嘉目前是全球前十大工具機集團,去年集團合併營收608億元,今年隨景氣回溫及策略調整,預估集團合併營收上看700億元,我們預計2020年集團合併營收要挑戰1,000億元,屆時將可成為全球第一大工具機集團。
問:友嘉集團在全球行銷上有何新策略?
答:今年友嘉集團全球行銷預算共編列5億元,加足馬力行銷,台北國際工具機展就有友嘉、麗偉、勝傑、眾程、友嘉高松等7家關係企業,共使用130個攤位,比上屆108個攤位成長20%,連續3屆都是最大參展廠商。
另訂9月登場的歐洲EMO工具機展,友嘉斥資1億元,規模達320個攤位,比全球最大工具機製造集團MAZAK還大,是僅次於地主國德國DMG與森精機(Mori Seiki)之外,全球第2大參展廠商。
話願景 跳脫只做產品格局
問:友嘉集團今年經營策略有何新方向?
答:友嘉希望跳脫台灣工具機廠長期以來只是做產品的格局與宿命,以高階5軸加工中心機為例,台灣部分工具機廠已陸續投入生產,但仍侷限在硬體方面,至於應用技術,台灣廠仍無法做到。
目前,5軸加工機應用技術,以歐洲最成熟,並集中在航太、醫療、汽車等,友嘉因陸續併購義大利JOBS、SIGMA、SACHMAN、蘭巴迪,以及美國SMS、日本竹內等大廠,逐步累積相關應用技術能量。
友嘉未來將更注重相關應用技術,也因為整合這麼多家公司,取得產品認證及銷售通路,客戶買友嘉的產品,能事先建構所有生產技術,並立即生產零組件。今年EMO展,友嘉就將首度展示飛機相關零組件、汽車原型機等成果。過去,台灣工具機廠多在賣單一設備,未來友嘉要採取「Turnkey(統包、一站式)」模式,整廠、整線輸出,提升附加價值。
談合作 中台義三案將成局
問:友嘉集團今年有無企業併購計畫?
答:最近剛取得榮光機械46%股權,使得產品線又新增數控圓筒磨床等產品。榮光是一家擁有50幾年歷史老牌磨床廠,2011年營收7.4億,這也是友嘉工具機事業群第25家關係企業。
後續進行併購中的,還有義大利1家磨床廠、台灣及大陸各1家工具機大廠等。
問:友嘉擴大營運新策略?
答;友嘉除了併購與合資的腳步不會停之外,今年將新增策略聯盟,具體做法是與日本工具機大廠合作,先做其在中國大陸、巴西、印度、俄羅斯或韓國等區域總代理,再成為其OEM或ODM供應商。
透過策略聯盟方式,友嘉一方面可以賣合作廠商的機器,另一方面也供應他們所需的設備,讓合作廠商成為友嘉部分區域的代理,優勢互補,共創多贏。未來會以市場為考量,將併購、合資或策略聯盟廠商銷售通路、客戶群與服務據點等,都一併納入。
友嘉集團共有四大事業體,規模最大的工具機事業,其全功能數控工具機可供應汽車、航太及能源等各產業;其餘三項事業體包括產業設備、綠能及印刷電路板。友嘉去年合併營收608億元,今年隨景氣回溫及策略調整,預估集團合併營收上看700億元。
台北國際工具機展明(5)日登場,友嘉集團共使用130個攤位,連續3屆拿下最大參展廠商寶座;朱志洋預告,今年9月歐洲EMO工具機展,友嘉也是僅次於地主國、全球第二大參展廠商,為台灣工具機產業爭一口氣。以下是訪談記要:
問:今年工具機產業景氣展望為何?
答:今年工具機產業景氣絕對比去年好,尤其下半年,因為今年有3場國際級工具機展將陸續登場,包括3月5日舉行的台北國際工具機展、4月北京機床展,以及9月全球最大EMO歐洲工具機展等,預期將炒熱買氣。
另外,美國在製造業回流政策帶動下,今年景氣緩步回升。中國大陸市場也好轉,除了新領導班子順利接班,「十二五計畫」提出內需取代外銷、拉近城鄉差距等政策,也帶動大陸本土汽機車產業復甦。
問:近期日、韓貨幣相繼大貶,引發亞洲匯率大戰,你的看法?
答:繼韓元超貶之後,日圓近期貶值幅度累計已逾15%,這種情勢對日本較有利,但對以出口為大宗的台灣來說,相對不利。預期相關效應將在第2季開始顯現,政府應審慎因應。
亞洲另一重要貨幣人民幣,長期來看仍將維持升值走勢不變,主要因為大陸貿易順差很大,各界普遍認為人民幣被低估,只不過在日、韓等亞洲貨幣競相貶值下,人民幣短期升值幅度不會太高。
問:友嘉集團今年營運展望?
答:友嘉去年受不景氣影響,大陸市場衰退約20%最多,巴西、印度也下滑,導致工具機事業群營收僅352億元,雖比2011年同期348億元略增,但未達成原訂的450億元目標。
今年隨景氣回升,友嘉實業1月兩岸接單比去年同期成長15%;美國因汽車產業加溫,今年營收上看20億元,年增33%,預估工具機事業群全年營收可達400億元。
友嘉目前是全球前十大工具機集團,去年集團合併營收608億元,今年隨景氣回溫及策略調整,預估集團合併營收上看700億元,我們預計2020年集團合併營收要挑戰1,000億元,屆時將可成為全球第一大工具機集團。
問:友嘉集團在全球行銷上有何新策略?
答:今年友嘉集團全球行銷預算共編列5億元,加足馬力行銷,台北國際工具機展就有友嘉、麗偉、勝傑、眾程、友嘉高松等7家關係企業,共使用130個攤位,比上屆108個攤位成長20%,連續3屆都是最大參展廠商。
另訂9月登場的歐洲EMO工具機展,友嘉斥資1億元,規模達320個攤位,比全球最大工具機製造集團MAZAK還大,是僅次於地主國德國DMG與森精機(Mori Seiki)之外,全球第2大參展廠商。
話願景 跳脫只做產品格局
問:友嘉集團今年經營策略有何新方向?
答:友嘉希望跳脫台灣工具機廠長期以來只是做產品的格局與宿命,以高階5軸加工中心機為例,台灣部分工具機廠已陸續投入生產,但仍侷限在硬體方面,至於應用技術,台灣廠仍無法做到。
目前,5軸加工機應用技術,以歐洲最成熟,並集中在航太、醫療、汽車等,友嘉因陸續併購義大利JOBS、SIGMA、SACHMAN、蘭巴迪,以及美國SMS、日本竹內等大廠,逐步累積相關應用技術能量。
友嘉未來將更注重相關應用技術,也因為整合這麼多家公司,取得產品認證及銷售通路,客戶買友嘉的產品,能事先建構所有生產技術,並立即生產零組件。今年EMO展,友嘉就將首度展示飛機相關零組件、汽車原型機等成果。過去,台灣工具機廠多在賣單一設備,未來友嘉要採取「Turnkey(統包、一站式)」模式,整廠、整線輸出,提升附加價值。
談合作 中台義三案將成局
問:友嘉集團今年有無企業併購計畫?
答:最近剛取得榮光機械46%股權,使得產品線又新增數控圓筒磨床等產品。榮光是一家擁有50幾年歷史老牌磨床廠,2011年營收7.4億,這也是友嘉工具機事業群第25家關係企業。
後續進行併購中的,還有義大利1家磨床廠、台灣及大陸各1家工具機大廠等。
問:友嘉擴大營運新策略?
答;友嘉除了併購與合資的腳步不會停之外,今年將新增策略聯盟,具體做法是與日本工具機大廠合作,先做其在中國大陸、巴西、印度、俄羅斯或韓國等區域總代理,再成為其OEM或ODM供應商。
透過策略聯盟方式,友嘉一方面可以賣合作廠商的機器,另一方面也供應他們所需的設備,讓合作廠商成為友嘉部分區域的代理,優勢互補,共創多贏。未來會以市場為考量,將併購、合資或策略聯盟廠商銷售通路、客戶群與服務據點等,都一併納入。
「奇怪!朱總裁併購企業的錢究意從哪裡來?」這是工具機業界對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最想問的一句話,如今這個秘密終於解密,原來朱志洋經營企業有一套投資心法:「三七原則」,就是每賺10元,只花3元投資、保留7元。
朱志洋創業30多年來,在海內外陸續併購30幾家公司,為他在業界贏得「併購大王」的封號。友嘉併購這些公司,沒有向銀行借過一塊錢,也沒跟股東辦過現金增資,包括併購或合資,完全都是用自有資金。
朱志洋最注重的是「手頭上未來1年的現金流量」,即使1年內收入是零,公司仍有能力存活。近10年來,友嘉集團的母體友嘉實業,營運規模擴大逾十倍,但銀行淨借款只有10年前的四分之一。除了1988年辦理公開發行時,曾開放6%給員工認股,其餘都是盈餘轉增資。
談到朱志洋的這套心法,竟是來自於創業初期的一次大失敗。
朱志洋在1979年創業,1980年就成為中華徵信所前500大服務業排名的第86名。當時,朱志洋完全陶醉於這種氛圍,並立志要在5年內成為貿易業的前十大。
然而,1982年第二次石油危機,市場迅速萎縮,朱志洋連虧3年,公司被倒帳1.8億元。面對可能因違反票據法而坐牢,朱志洋曾一個人在日本東京車站旁的飯店,度過3天3夜沒睡覺、只吃一片蛋糕的日子。公司發生財務危機,萬念俱灰的朱志洋無臉回台,甚至一度想從飯店17樓跳下去。還好就在坐上窗檯時,朱志洋驚覺,如果這一跳,隔天登上報紙,更對不起父親,因此打消輕生念頭。
朱志洋事後檢討發現,自己只會賣機器,對財務與行銷完全不懂,他天真的認為,經營事業只要努力,就會一年比一年好,然而外在環境變化及財務管理,才是重點。
從此之後,朱志洋靠著自修學習財務管理、行銷策略,平均一周至少看4到5本相關書籍。他也因此得到經營企業的心得:企業經營再好,必須要有危機意識,要有存糧的準備。
朱志洋創業30多年來,在海內外陸續併購30幾家公司,為他在業界贏得「併購大王」的封號。友嘉併購這些公司,沒有向銀行借過一塊錢,也沒跟股東辦過現金增資,包括併購或合資,完全都是用自有資金。
朱志洋最注重的是「手頭上未來1年的現金流量」,即使1年內收入是零,公司仍有能力存活。近10年來,友嘉集團的母體友嘉實業,營運規模擴大逾十倍,但銀行淨借款只有10年前的四分之一。除了1988年辦理公開發行時,曾開放6%給員工認股,其餘都是盈餘轉增資。
談到朱志洋的這套心法,竟是來自於創業初期的一次大失敗。
朱志洋在1979年創業,1980年就成為中華徵信所前500大服務業排名的第86名。當時,朱志洋完全陶醉於這種氛圍,並立志要在5年內成為貿易業的前十大。
然而,1982年第二次石油危機,市場迅速萎縮,朱志洋連虧3年,公司被倒帳1.8億元。面對可能因違反票據法而坐牢,朱志洋曾一個人在日本東京車站旁的飯店,度過3天3夜沒睡覺、只吃一片蛋糕的日子。公司發生財務危機,萬念俱灰的朱志洋無臉回台,甚至一度想從飯店17樓跳下去。還好就在坐上窗檯時,朱志洋驚覺,如果這一跳,隔天登上報紙,更對不起父親,因此打消輕生念頭。
朱志洋事後檢討發現,自己只會賣機器,對財務與行銷完全不懂,他天真的認為,經營事業只要努力,就會一年比一年好,然而外在環境變化及財務管理,才是重點。
從此之後,朱志洋靠著自修學習財務管理、行銷策略,平均一周至少看4到5本相關書籍。他也因此得到經營企業的心得:企業經營再好,必須要有危機意識,要有存糧的準備。
創業邁入第35年的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宣布,友嘉集團將「傳賢不傳子」,從今年起,他要花5年時間挑選及培養接班人選,預計2018年開始逐步接班、2023年以前完成交棒。
朱志洋表示,配合接班規劃,友嘉將在2020年集團合併營收突破1,000億元(工具機事業群達650億元)時,成立控股公司,並推動控股公司股票上市,訴求真正的去家族化。
朱志洋的長子朱昱維,現任友嘉實業董事長,大女兒朱佩穎為友嘉實業副理,女婿黃威昱則是友銓的業務經理,但他們未來都不會成為朱志洋的接班人。
朱志洋說:「人年紀大了,不可能一輩子做下去。」未來5年內,他會積極物色接班人選,人數至少5人,包括工具機事業群2至3人,綠能及產業設備事業群各1人,將來不是一個人主導,而是採共治模式,期許他們能帶領友嘉集團再創高峰。
另外,友嘉成立控股公司之後,朱志洋也會提撥個人30%的財產,成立公益基金,其中一半用作獎學金,為國家社會培育人才,另一半則是一般社會公益之用,落實企業公民的責任。
朱志洋說,他的人生有幾件值得欣慰的事,首先是創業35年來,包括所得稅、關稅、營業稅等,累計在國內繳稅金額已超過137 億元;如果加上大陸及日、美、義等國投資事業,總計繳稅超過300億元,比個人賺100億元還值得驕傲。
其次,友嘉在杭州創立友嘉機電學院,現有7個科系、2,300名學生,產學無縫接軌。目前累計4屆畢業生,平均每人都有6個工作機會可以選擇,真正做到為企業培育可用之才。
海洋技術學院輪機系畢業的朱志洋,曾有過4年跑船經驗。未來交棒後,他仍要雲遊四海,但這次不是上船,而是擔任兩岸各大專院校老師,到處巡迴上課演講,暢談創業以來「所有失敗的經驗」。
朱志洋表示,配合接班規劃,友嘉將在2020年集團合併營收突破1,000億元(工具機事業群達650億元)時,成立控股公司,並推動控股公司股票上市,訴求真正的去家族化。
朱志洋的長子朱昱維,現任友嘉實業董事長,大女兒朱佩穎為友嘉實業副理,女婿黃威昱則是友銓的業務經理,但他們未來都不會成為朱志洋的接班人。
朱志洋說:「人年紀大了,不可能一輩子做下去。」未來5年內,他會積極物色接班人選,人數至少5人,包括工具機事業群2至3人,綠能及產業設備事業群各1人,將來不是一個人主導,而是採共治模式,期許他們能帶領友嘉集團再創高峰。
另外,友嘉成立控股公司之後,朱志洋也會提撥個人30%的財產,成立公益基金,其中一半用作獎學金,為國家社會培育人才,另一半則是一般社會公益之用,落實企業公民的責任。
朱志洋說,他的人生有幾件值得欣慰的事,首先是創業35年來,包括所得稅、關稅、營業稅等,累計在國內繳稅金額已超過137 億元;如果加上大陸及日、美、義等國投資事業,總計繳稅超過300億元,比個人賺100億元還值得驕傲。
其次,友嘉在杭州創立友嘉機電學院,現有7個科系、2,300名學生,產學無縫接軌。目前累計4屆畢業生,平均每人都有6個工作機會可以選擇,真正做到為企業培育可用之才。
海洋技術學院輪機系畢業的朱志洋,曾有過4年跑船經驗。未來交棒後,他仍要雲遊四海,但這次不是上船,而是擔任兩岸各大專院校老師,到處巡迴上課演講,暢談創業以來「所有失敗的經驗」。
東台(4526)、瀧澤科(6609)、富強鑫(6603)、友嘉集團、台中精機(8707)、高鋒(4510)、亞崴(1530)、程泰(1583)及福裕(4513)等工具機大廠認為景氣在首季觸底,第2、3季開始彈升,抱持審慎但不悲觀,全面訂出與至少與去年相當或略增的營運目標,續創歷史新高。
去年4、5月中國大陸汽車市場開始走跌,美債及歐債風暴延燒,歐美消費力下降而致使3C業者接單趨緩,連帶資本支出也轉趨保守;工具機業者直言不諱,去年下半年接單速度趨緩,一般泛用機型訂單比上半年減少3至5成,所幸泰國水災出現轉單效應,目前在手訂單,東台有17億餘元、高鋒接近3億元、程泰10億元、亞崴16、17億元,富強鑫近8億元,福裕則有5億元,也讓各工具機廠對於今年產業景氣多半抱持審慎但不悲觀的態度,競相訂出與去年相當甚至成長的營運目標。
東台主管指出,歐債問題尚未解決,今年景氣要等農曆年後才會明朗化,2012年營運至少要維持2011年水準。
高鋒初步概算去年營收16.2億元而改寫新高,不過和大集團董事長沈國榮並不此自滿,要求高鋒2012年挑戰跨越20億元的目標,對此高鋒主管僅低調表示,高鋒預估景氣會在今年第1季落底,第2季起開始回升,營運目標會等景氣明朗化才決定。
福裕去年營收18.2億元,改寫成軍34年以來的歷史新高紀錄,訂單能見度雖已達第2季,福裕雖對今年景氣雖持審慎樂觀態度,但是法人推估2012年營運目標將會維持2011年水準。
去年4、5月中國大陸汽車市場開始走跌,美債及歐債風暴延燒,歐美消費力下降而致使3C業者接單趨緩,連帶資本支出也轉趨保守;工具機業者直言不諱,去年下半年接單速度趨緩,一般泛用機型訂單比上半年減少3至5成,所幸泰國水災出現轉單效應,目前在手訂單,東台有17億餘元、高鋒接近3億元、程泰10億元、亞崴16、17億元,富強鑫近8億元,福裕則有5億元,也讓各工具機廠對於今年產業景氣多半抱持審慎但不悲觀的態度,競相訂出與去年相當甚至成長的營運目標。
東台主管指出,歐債問題尚未解決,今年景氣要等農曆年後才會明朗化,2012年營運至少要維持2011年水準。
高鋒初步概算去年營收16.2億元而改寫新高,不過和大集團董事長沈國榮並不此自滿,要求高鋒2012年挑戰跨越20億元的目標,對此高鋒主管僅低調表示,高鋒預估景氣會在今年第1季落底,第2季起開始回升,營運目標會等景氣明朗化才決定。
福裕去年營收18.2億元,改寫成軍34年以來的歷史新高紀錄,訂單能見度雖已達第2季,福裕雖對今年景氣雖持審慎樂觀態度,但是法人推估2012年營運目標將會維持2011年水準。
友嘉實業集團近幾年大舉布局印刷電路板事業,繼取得上櫃祥裕電
子(5301)、九德電子(5321)等老字號硬板廠主導權,今年又再
跨入軟性印刷電路板,拿下原是日商投資的日翔軟板科技主導權。
友嘉集團原來就有印刷電路板(PCB)廠豪倫電子,在76年創立,一
年營收約7.4億元,兩年來又陸續取得祥裕、九德主導權,三家PCB
廠去年營收約51.62億元,規模擴大數倍,3月再拿下軟性印刷電路
板(FPC)日翔的主導權。
日翔原是日商投資,93年6月成立,資本額6億元,月產能3萬平方
米,與九德同在龜山工業區。
近年FPC市場在競爭者加入及價格大跌等不利因素下,不少業者經營
艱困或退出市場,日翔也虧損,但友嘉集團透露,日翔第二季已開
始轉虧為盈。
近年PCB、FPC廠紛看好手機大廠衍生的軟硬結合板(Rigid Flex),
包括華通電腦(2313)、楠梓電子(2316)、燿華電子(2367)、
欣興電子(3037)等手機PCB大廠均積極跨入,業界分析,友嘉拿
下日翔除有助PCB版圖產品更加完整,也有再介入Rigid Flex的企圖。
友嘉前年取得祥裕主導權後,去年祥裕營運立即大幅揚升並轉虧為
盈,每股稅後純益逾2元,也從「雞蛋」、「水餃」股翻身,昨(
18)日股價上漲0.15元,收在13.85元;九德也逐漸走出去年財務危
機陰影,上月恢復管理股票以1.96元掛牌,昨天在收平盤價4元。
九德表示,在營運逐漸恢復正常下,已向桃園地方法院撤銷重整聲
請,今年股東常會將再辦理減資,有助提升每股淨值,朝一般交易
邁進。
九德3月營收1.39億元,營收雖比去年3月爆發財務危機前的2.81億
元衰退50.5%,但創近九個月新高;首季營收3.34億元,低於去年
同期59.63%。
友嘉參與九德私募入主後,積極協助解決財務困境,也精簡人事及
篩選訂單,業務出現轉機,初估首季有機會小賺。
子(5301)、九德電子(5321)等老字號硬板廠主導權,今年又再
跨入軟性印刷電路板,拿下原是日商投資的日翔軟板科技主導權。
友嘉集團原來就有印刷電路板(PCB)廠豪倫電子,在76年創立,一
年營收約7.4億元,兩年來又陸續取得祥裕、九德主導權,三家PCB
廠去年營收約51.62億元,規模擴大數倍,3月再拿下軟性印刷電路
板(FPC)日翔的主導權。
日翔原是日商投資,93年6月成立,資本額6億元,月產能3萬平方
米,與九德同在龜山工業區。
近年FPC市場在競爭者加入及價格大跌等不利因素下,不少業者經營
艱困或退出市場,日翔也虧損,但友嘉集團透露,日翔第二季已開
始轉虧為盈。
近年PCB、FPC廠紛看好手機大廠衍生的軟硬結合板(Rigid Flex),
包括華通電腦(2313)、楠梓電子(2316)、燿華電子(2367)、
欣興電子(3037)等手機PCB大廠均積極跨入,業界分析,友嘉拿
下日翔除有助PCB版圖產品更加完整,也有再介入Rigid Flex的企圖。
友嘉前年取得祥裕主導權後,去年祥裕營運立即大幅揚升並轉虧為
盈,每股稅後純益逾2元,也從「雞蛋」、「水餃」股翻身,昨(
18)日股價上漲0.15元,收在13.85元;九德也逐漸走出去年財務危
機陰影,上月恢復管理股票以1.96元掛牌,昨天在收平盤價4元。
九德表示,在營運逐漸恢復正常下,已向桃園地方法院撤銷重整聲
請,今年股東常會將再辦理減資,有助提升每股淨值,朝一般交易
邁進。
九德3月營收1.39億元,營收雖比去年3月爆發財務危機前的2.81億
元衰退50.5%,但創近九個月新高;首季營收3.34億元,低於去年
同期59.63%。
友嘉參與九德私募入主後,積極協助解決財務困境,也精簡人事及
篩選訂單,業務出現轉機,初估首季有機會小賺。
友嘉集團為擴大全球營運版圖,今年起將同步啟動近十起的國際合作
案,以併購或合資的模式,在兩岸、歐、美、日等地設置新據點,同
時擬斥資約一億美元,將在杭州設置該集團大陸二廠,及計劃於浙江
江東工業區,打造占地六百六十公畝,相當於友嘉大陸一廠八倍大的
科技園區,作為該集團介入高科技設備的根據地。該公司董事長朱志
洋表示,一旦上述投資案全數落實,二○一○年友嘉工具機事業群總
產能增至每年一萬台,成為全球產能最大的CNC工具機業者。
朱志洋表示,目前友嘉工具機事業群,全球各廠每年產量為四千一百
台,營業額六十億元新台幣,今年起將持續以併購及建新廠的方式提
昇市占率,預計明年產能可擴充六千台,二○一○年則可突破一萬台
,成為全球產能最大的CNC工具機廠。
朱志洋透露,友嘉今年不排除同步啟動近十起併購或合資計劃,其中
在台灣將與三家機械廠分別合作設立線切割機、大型龍門加工機、高
速加工機等工廠,並計劃併購大陸四家公司,設立雕刻機、車床、磨
床及大型龍門機等工廠,海外則計劃併購美國某機械廠,設立友嘉的
美國廠,並在德國、義大利或東歐設置歐洲廠。
新廠建置案方面,朱志洋表示,今年友嘉計劃斥資四千萬美元在杭州
下沙設置大陸二廠,集結旗下子公司麗偉、友嘉高松以及杭州友佳(
友嘉大陸子公司)資源和產品,設置一座多品項的複合式工廠,成為
友嘉集在大陸的生產中心。同時友嘉未來並計劃在浙江的江東工業區
,投資六千多萬美元設置一座占地六百六十公頃的科技園區,以作為
友嘉介入科技業的根據地。
此外,配合大陸生產版圖擴大,友嘉計劃擴充大陸營運據點,預計年
底前可由目前的二十六個擴增至三十個,未來則再增加至五十個。
案,以併購或合資的模式,在兩岸、歐、美、日等地設置新據點,同
時擬斥資約一億美元,將在杭州設置該集團大陸二廠,及計劃於浙江
江東工業區,打造占地六百六十公畝,相當於友嘉大陸一廠八倍大的
科技園區,作為該集團介入高科技設備的根據地。該公司董事長朱志
洋表示,一旦上述投資案全數落實,二○一○年友嘉工具機事業群總
產能增至每年一萬台,成為全球產能最大的CNC工具機業者。
朱志洋表示,目前友嘉工具機事業群,全球各廠每年產量為四千一百
台,營業額六十億元新台幣,今年起將持續以併購及建新廠的方式提
昇市占率,預計明年產能可擴充六千台,二○一○年則可突破一萬台
,成為全球產能最大的CNC工具機廠。
朱志洋透露,友嘉今年不排除同步啟動近十起併購或合資計劃,其中
在台灣將與三家機械廠分別合作設立線切割機、大型龍門加工機、高
速加工機等工廠,並計劃併購大陸四家公司,設立雕刻機、車床、磨
床及大型龍門機等工廠,海外則計劃併購美國某機械廠,設立友嘉的
美國廠,並在德國、義大利或東歐設置歐洲廠。
新廠建置案方面,朱志洋表示,今年友嘉計劃斥資四千萬美元在杭州
下沙設置大陸二廠,集結旗下子公司麗偉、友嘉高松以及杭州友佳(
友嘉大陸子公司)資源和產品,設置一座多品項的複合式工廠,成為
友嘉集在大陸的生產中心。同時友嘉未來並計劃在浙江的江東工業區
,投資六千多萬美元設置一座占地六百六十公頃的科技園區,以作為
友嘉介入科技業的根據地。
此外,配合大陸生產版圖擴大,友嘉計劃擴充大陸營運據點,預計年
底前可由目前的二十六個擴增至三十個,未來則再增加至五十個。
友嘉科技主要產品為雷射二極體、可見光半導體雷射、長波通訊用半導體雷射以及藍光發光二極體等,其中雷射二極體去年的月產能達200萬至300萬顆以上。友嘉科技董事長李以專表示,該公司也將跨入光通訊的領域,目前已決定將增加光纖訊號轉換器等主動元件的生產,預計今(90)年1310/1550nm光電二極體的月產能也將達到10萬至20萬顆以上。
該公司去年營收已達3億元的水準,比今年的營收2億元成長50%,預計今年在光通訊主動元件的挹注下,營收將可挑戰4.5億元,年成長率達50%以上,目前已由大華證券輔導中,預計今(90)年將可順利掛牌上櫃買賣。
友嘉於昨(1)日宣布完成2億元的現金增資,每股溢價15元發行,合計募得3億元的資金,增資後的股本達7億元,目前股東包括聯邦集團、台達電子、宏泰集團、普訊創投、新光集團、三商行及裕隆集團等。
目前友嘉是國內唯一有能力製DVD規格的雷射二極體製造商;加上目前通訊用的長波雷射及檢光器已開發成功目前正小量生產中,預計今年2月將正式量產,預計該產品將可為該公司帶來莫大的商機。
(經濟日報 23版)
該公司去年營收已達3億元的水準,比今年的營收2億元成長50%,預計今年在光通訊主動元件的挹注下,營收將可挑戰4.5億元,年成長率達50%以上,目前已由大華證券輔導中,預計今(90)年將可順利掛牌上櫃買賣。
友嘉於昨(1)日宣布完成2億元的現金增資,每股溢價15元發行,合計募得3億元的資金,增資後的股本達7億元,目前股東包括聯邦集團、台達電子、宏泰集團、普訊創投、新光集團、三商行及裕隆集團等。
目前友嘉是國內唯一有能力製DVD規格的雷射二極體製造商;加上目前通訊用的長波雷射及檢光器已開發成功目前正小量生產中,預計今年2月將正式量產,預計該產品將可為該公司帶來莫大的商機。
(經濟日報 23版)
鉅亨網記者林靜君/台北•10月23日 10/23 18:31
台達電(2308)從桂裕企業手中買進友嘉科技 630萬
股,時值台股重挫,諸多公司資金緊峭之際,台達電的
大手筆投資動作頗受注意。
台達電日前申報轉讓旺宏電子(2337) 500萬股、友
訊科技(2332) 300萬股,結果均因為股價表現不理想而
未轉讓,反而買進友嘉科技 630萬股。台達電表示,將
視旺宏與友訊股價表現,決定是否轉讓持股,目前台達
電仍持有旺宏6593萬8903股、友訊 861萬6080股。
台達電(2308)從桂裕企業手中買進友嘉科技 630萬
股,時值台股重挫,諸多公司資金緊峭之際,台達電的
大手筆投資動作頗受注意。
台達電日前申報轉讓旺宏電子(2337) 500萬股、友
訊科技(2332) 300萬股,結果均因為股價表現不理想而
未轉讓,反而買進友嘉科技 630萬股。台達電表示,將
視旺宏與友訊股價表現,決定是否轉讓持股,目前台達
電仍持有旺宏6593萬8903股、友訊 861萬6080股。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