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新證券(公)公司新聞
台股今年最受矚目的超級大案,無疑是和潤企業的上市(IPO)案,這一創舉不僅為金豬年劃下了閃耀的句點,更讓主辦承銷的台新證券董事長郭嘉宏感到無比的榮耀。郭嘉宏表示,和潤IPO案創下了多個歷史紀錄,台新證券能夠承銷這樣的大案,全靠實力和口碑,為台股IPO的歷史添上了重要的一筆。
在2019年的末尾,和潤掛牌上市,以其28萬張的競標合格投標量和2.76倍的超額認購率,以及11月27日至29日的近百萬筆申購筆數,凍結資金超過500億元,創下了總申購筆數的歷史紀錄。郭嘉宏認為,這次成功的原因有三:首先,台新證券在市場上已經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受到業界的認可;其次,目前能夠承辦這樣大IPO案的券商實在不多;最後,與和潤之間的默契和對股東的說服力,是IPO成功的关键。
和潤IPO不僅承銷金額創下台股新高,更具有歷史指標性。郭嘉宏指出,這是分拆子公司的上市個案,過去一直在大集團之下,分拆後將更具獨立發展潛力。和潤還是傳產業中的一匹黑马,近年來表現優異。此外,和潤的業務來源清晰,吸引了眾多大型金控和壽險公司的參與。
和潤的IPO案雖然是大型量體案,但並非唯一。郭嘉宏提到,台灣許多大企業內部都有具備分拆上市實力的部門,如ACER的安碁和東元的東捷。他還表示,近年來IPO的大型案相對稀少,大多數都是小型個案。他認為,像台糖和台電這樣的大型企業,若轉型朝向私有化,將成為IPO的新指標案。
郭嘉宏強調,機構投資人在選擇投資對象時,除了關注股利率,還應該看重潛在市場獲利來源和發展性。例如,和潤這樣的業務,看得到、摸得到,更容易被市場接受。
台新證券在承銷業務上創下亮眼成績,不僅如此,公司董事長郭嘉宏也領導公司朝向更廣泛的金融服務發展。郭嘉宏強調,未來將從傳統承銷業務擴展至併購、創投、私募股權基金等全方位服務,並在台新金控的全力支持下,打造獲利來源的新動力。自台新證合併大眾證券以來,整合效益超過預期,規模雖然不比大型證商,但郭嘉宏希望公司能迎頭趕上市場,並應對2020年台股逐筆交易的新挑戰。 郭嘉宏擁有逾20年投行經驗,曾參與多項重要金融交易,如元大金控併購大眾銀行、渣打銀行併購新竹商銀等。現任台新證券董事長吳東亮延攬郭嘉宏,帶領公司重返證券市場的巔峰。未來,台新證券將著力於金融科技,積極拓展國際市場,並與日本金融科技新創公司Finatext合作,打造適合年輕世代的投資平台。 台新證券與Finatext的合作,旨在透過社群交流消除投資隔閡,激勵年輕人投資,創造券商、金融科技業者和投資人三贏的數位證券生態圈。此次合作模式由台新證創投投資Finatext台灣子公司,並得到行政院國發基金的支援,展現了對創新金融服務平台的強力支持。
華懋科技,這家專注於半導體產業VOCs(揮發性有機氣體)處理的台灣公司,即將在台新證券的輔導下,登上興櫃市場的舞台。華懋科技自1992年開始,就與台灣的半導體龍頭晶圓代工大廠攜手,踏上了跨海布局的旅程。如今,它在上海松江成立了子公司「上海華懋環保節能設備公司」,專注於VOCs處理業務。 在華懋科技董事長鄭石治的領導下,公司108年上半年的合併稅後淨利達到3,280萬元,108年11月底的合併營收則是9億3,600萬元。鄭石治對今年營收成長預期十分樂觀,預計可望成長10%~15 %。 華懋科技的營運項目涵蓋了焚化處理系統、溶劑回收、超低露點吸附式轉輪除濕設備等,並提供客戶一條龍服務,從建廠、自主開發、設計、安裝、保養、維修全方位支援。為了確保能夠迅速應對客戶的問題,華懋科技在桃園設立總部,並在龍潭、新竹、台中、台南等地設立分公司,實現一個小時內到達客戶處所的服務目標。 華懋科技擁有近30年的經驗,兩岸專利超過100項,並累積了大量的數據和經驗,國內外已經實施超過610套實積。在台灣廢氣處理設備市場,華懋科技佔有率超過70%,客戶群體涵蓋了各產業界的龍頭企業。 即使在台灣尚未制定相關VOCs法規的時候,華懋科技已經成功打入產業供應鏈,為科技等廠提供VOCs防治服務。公司客戶包括台灣半導體龍頭大廠、三星、格羅方德、聯電、中芯等全球前五大晶圓代工廠,以及日月光、矽品、力成等全球前五大封裝廠,京東方、群創、友達等面板業等。其他著名客戶還有康寧顯示玻璃、南亞電子、華亞科、國巨等。
2019年來到歲末年終12月,台股加入最新的強勁生力軍,就是和潤 掛牌上市,創下競拍合格投標量28萬張、超額認購2.76倍的歷史紀錄 後,11月27∼29日總申購筆數近百萬筆,凍結資金超過500億元,創 總申購筆數史上最高紀錄。郭嘉宏表示,台新證這次能打敗其他競爭 對手,首先是因為台新證長期以來在市場已建立好口碑,受到業界的 肯定。
其次,目前具有實力可以做最麼大IPO案的券商其實不多。郭嘉宏 指出,其三是與和潤間具有良好默契,完全站在和潤的立場著想,畢 竟除了有台灣股東,還有日本股東,要能完全說服雙方股東,成為I PO關鍵的重點所在。
郭嘉宏說明,和潤除承銷金額創台股承銷史上的新高紀錄,更是極 具歷史指標性個案,指標一是本身為分拆子公司的上市個案,過去一 直附屬在大集團之下,在成功分拆IPO之後,未來將更具獨立發展潛 力。指標二是和潤原屬於傳產業,近年來已很少傳產業公司,可以創 造如此優異的獲利表現。指標三在於和潤不只是單純靠品牌形象,還 有過去和集團合作忠實戶為基礎,吸引諸多大型金控以及壽險公司參 與。
和潤這種大型量體案實屬少見,後續期待持續有類似的大型公司分 拆IPO,有利為台灣金融市場注入更多的新活力。郭嘉宏強調,和潤 並非分拆IPO首例,過去也有過不少個案,如ACER的安碁分拆出來做 資安,雖然規模比較小了些,但也創造非常成功的發行,還有東元原 本負責軟體的部門,東捷也將分拆上市。「台灣不少大型企業內,都 有不錯的部門,都具備分拆上市的實力」。
觀察近年來IPO的大型案非常少,大多數均屬於小型個案。郭嘉宏 認為,例如持有台灣最大土地的台糖,本身也有許多的產品及銷售據 點,可預期就是很不錯的IPO案。
又如台電若轉型朝向私有化發展,肯定又是IPO的新指標案,因為 產品是難替代的電力生產最大公司,儘管其中牽涉比較複雜的問題, 但政府還是可以注入新的思考方向。
郭嘉宏說,其實以機構投資人的角度來看,股利率豐厚是主要考量 ,但如果看得到潛力市場獲利來源及發展性,就不用只是關注在差價 上,舉例來說,如電子業有很多創新,根本是看不到在哪裡的,但如 和潤的業務來源,看得到、摸得到,「每天都可看到和潤的車子在外 面跑」,這種熟悉的、生活化的東西,更容易被市場接受。
郭嘉宏表示,台新證合併大眾證券以來,整合效益不錯,發揮比想 像中預期好很多的成效,創造許多獲利成長,目前規模雖比不上大型 證商,但要做得更好,除了點的布局外,系統更應迎頭趕上市場。尤 其2020年台股將啟動逐筆交易,因應專業投資的中大型下單方法不一 樣,將是未來業務發展重點,才能真正與國際接軌。股票資本市場處 (ECM)這一塊是比較穩定的業務,但近年來承銷金額件數比較少也 比較小,慢慢朝向投行式的全方位服務。
擁有逾20年投行資歷的郭嘉宏,在業界的代表作,包括元大金控併 購大眾銀行、渣打銀行併購新竹商銀,中華電信發行美國存託憑證( ADR)、中鋼發行全球存託憑證(GDR)、統一中國赴港IPO等。由台 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親自延攬,帶領台新證券全力衝刺,重返證券榮 耀。
台新證券未來規劃明確的目標,發展的大方向,在金融科技上用力 著墨,積極努力去做。郭嘉宏指出,政府鼓勵私募基金及投信業者參 與,由於國內證商跟國外投行不一樣,一直以來都以國內市場為主, 尚未跨出國際,要做到與國際接軌,不論在產品上、區域上都應向海 外拓展,全力走出台新特色的證券版圖。
因應近年來金融科技興起,證券投資管道也更多元,台新證券201 9年初就開始與日本最大的金融科技新創公司Finatext展開密切合作 ,攜手朝向打造適合年輕世代的投資環境。郭嘉宏說,這個投資平台 將使投資變得簡單又有趣,尤其金管會統計也顯示,台灣29歲以下年 輕人,占證券投資人口僅6%,恐造成資本市場的斷層,進而成為一 個潛在危機,因此台新證致力開發新型態服務,更直接將觸角延伸到 海外,Finatext就是重要的戰略合作伙伴。
台新證券目前是國內手機下單比重最高的券商,郭喜宏進一步說明 ,與Finatext合作的投資平台,期透過社群交流消除投資隔閡,激勵 台灣年輕人投資的動能,將創造券商、金融科技業者與投資人三贏的 數位證券生態圈,帶動證券數位革命。
這次合作模式是由台新證券子公司台新證創投名義投資Finatext台 灣子公司,行政院國發基金也參與投資案,展現支持國內金融業者積 極結合新創產業發展創新金融服務平台。
華懋科技92年配合台灣半導體龍頭晶圓代工大廠,西進大陸,成為 半導體跨海布局合作伙伴,目前已於上海松江成立子公司「上海華懋 環保節能設備公司」,負責處理相關業者VOCs處理之業務。華懋108 年上半年合併稅後淨利3,280萬元,108年11月底累計合併營收為9億 3,600萬元,華懋科董事長鄭石治預估,今年營收可望成長10%∼15 %。
華懋主要的營運項目,包括焚化處理系統、溶劑回收、超低露點吸 附式轉輪除濕設備。鄭石治強調,華懋提供客戶從建廠、自主開發、 設計、安裝、保養、維修等一條龍服務,及成立24小時高機動服務緊 急應變小組,總部設立在桃園,分別在龍潭、新竹、台中、台南成立 分公司,目標就是要在一小時內抵達客戶營業處所解決問題,以協助 客戶避免因空污問題被迫停工,大幅降低客戶營運風險。
鄭石治表示,污染物排放減量已成為當務之急,華懋有近30年經驗 、擁有兩岸專利100多項,累積大數據、經驗、解決方案,至今國內 外已有超過610套實積,在台灣廢氣處理設備市場擁有70%以上占有 率,客戶群囊括各產業界龍頭。華懋競爭優勢,包括專業證照技師、 工安管理嚴謹、產業應用廣泛、專業領域寬廣、工程具延續性、自主 開發能力、擁有知名大廠技轉、系統認證、美中台韓多項專利權。
在台灣尚未制定相關VOCs法規時,華懋已打入產業供應鏈,並提供 科技等廠相關VOCs防治服務,客戶包括:台灣半導體龍頭大廠、三星 、格羅方德、聯電、中芯等全球前五大晶圓代工廠。此外,包括日月 光、矽品、力成等全球前五大封裝廠,京東方、群創、友達等面板業 均是服務範疇。其他著名客戶,包括全球最大液晶玻璃基板供應商, 康寧顯示玻璃、南亞電子、華亞科、國巨等。
108年度獲頒推薦輔導上櫃及登錄興櫃績效獎的證券商排名,依序為台新證券、凱基證券及兆豐證券;獲頒簽證輔導上櫃及登錄興櫃績效獎的會計師事務所,依序為勤業眾信、資誠及安侯建業;另獲頒創櫃板推動輔導卓越獎的會計師事務所,分別為安永及勤業眾信。
櫃買中心指出,雖然今年受美中貿易衝突的影響,導致申請IPO家數不若以往熱絡,但申請興櫃家數已達50家,與107年度相當,顯示仍有很多企業積極規劃進入資本市場,而資本市場應該「質量並重」,期待各中介機構繼續協助發掘更多具發展潛力的企業。櫃買中心將持續與中介機構合作進行宣導及溝通拜訪,介紹台灣資本市場之優勢,強化企業主的信心、化解其疑慮,鼓勵優質企業申請IPO。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表示,感謝中介機構協助輔導企業進入資本市場,使企業得以藉由資金活水挹注而永續發展,主管機關會持續努力營造更友善之金融環境,吸引更多隱形冠軍企業在臺IPO,促進資本市場活絡發展。
在面對未來快速變動的經濟環境下,櫃買中心將繼續與主管機關、中介機構一起努力,增加多元籌資管道、扶植各階段的企業、完備資本市場制度、發展各項新商品,以促進交易的活絡,並提供投資人更多優質的投資選擇標的。
一是與日本最大金融科技新創公司Finatext合作,在國內領先業界首創專為年輕人設計的投資平台Necoin App,二為規劃與南京紫金集團共同成立合資券商,5日已簽署合作備忘錄,等待主管機關審核通過後,實質投資。
除了與日本金融新創及中國大陸金融集團合作,林維俊表示,積極規劃海外據點布局,已取得金管會核准設立上海辦事處、尚待大陸批准,而馬來西亞納閩分行也獲金管會核准,未來評估到泰國設立辦事處,如有適合價格將考慮印尼與菲律賓銀行併購機會,並期待明年可以增加越南隆安分行。
昨日台新金舉行第3季法人說明會,由林維俊主持,會中宣布台新金前三季累計稅後淨利119億元,年成長5.9%,每股稅後純益0.99元,也較去年同期成長4.2%。
台新金表示,今年前三季各子公司業務表現穩健,核心子公司台新銀行在放款、存款、財富管理、信用卡等主要業務持續穩定成長,其中法金企業放款年增率達10.4%,推升總放款餘額較去年同期成長7.7%,且總存款餘額年成長率也達12.1%。
林維俊表示,今年台新銀策略持續吸收外幣存款,並持續經營放款業務,今年外幣存款以兩位數快速成長。
財富管理淨手續費收入年增率亦有8.1%,主要貢獻包含保險商品以及海外債券。信用卡業務,包括發卡量、特店家數、簽帳金額等各項指標均持續成長,特別是簽帳金額年成長達25.2%。
營收表現方面,受惠今年來國際主要金融市場表現佳,故該公司投資交易收入年成長達31.0%,另因財富管理、法金聯貸、信用卡等業務有不錯的表現,帶動手續費淨收入年成長6.0%。
面對台商資金回流,台新金表示,已經成立專案小組整合金控子公司,協助輔導多位客戶與國稅局申請利用專法,使用較低稅率回台,並已核准台商投資,但目前台商動用金額不大,主要法金放款成長來自既有客戶增加。
台新證券表示,麥味登MWD目前直營門市20家,加盟店數770家,除持續優化外觀設計、食材安全與作業流程,亦導入智慧化管理與多元電子支付系統、APP點餐、自助點餐的KIOSK,門市可應用營運數據分析,精準管理消費者需求,提升消費的金額或回流率,並與外送平台合作,拓展非來店客。
炸?大獅嚴選綠野農莊溯源與安全的國產雞肉,每塊雞胸肉都採第三方公正單位逐批檢驗、無抗生素、無藥物殘留,台灣有11間直營門市,海外區域代理遍及柬埔寨、菲律賓、新加坡、中國、馬來西亞及印尼共12間門市。REAL真.Cafe.Bread嚴選台灣在地食材,考究製作細節,台北及桃園共有5間門市。
揚秦國際整合旗下各品牌資源,落實品牌國際化,投入核心技術研發及服務創新,追求「傳統產業特色化,品牌發展國際化」,並善用大數據和科技應用系統,讓內部管理與外部消費模式智慧化,以「成為世界最受歡迎的國民經濟美食品牌」為企業願景。(賴俊明)
台新證券董事長郭嘉宏指出,金管會曾示警,全台29歲以下的年輕人僅占證券投資人口6%,恐造成資本市場斷層,形成金融市場潛在危機,為打造適合年輕世代投資人的投資環境及平台,台新證券致力新型態服務開發,並進一步把觸角延伸至海外,將Finatext變成重要戰略合作伙伴。
郭嘉宏說明,本次與Finatext合作,是以台新證券旗下子公司台新證創投名義投資Finatext台灣子公司,同時擔任投資案領投,國發基金也參與投資此案,以實際作為支持國內金融業者積極結合新創產業發展創新金融服務平台,預計新平台11月初正式亮相。
在開發年輕客群方面,郭嘉宏希望能借重Finatext在日本的成功經驗,改變傳統券商的服務模式,朝開放式服務的券商邁進。
台新證券董事長郭嘉宏表示,全球環保節能減碳趨勢帶動下,新盛力產品與目前市場主流相符,成長動能主要來自於Non-IT領域,運用範圍包括電動車、電動工具機、UPS不斷電系統、風力及太陽能儲能設備等需求,將成為市場最具發展潛力的產品。根據IEK研究報告,2018年鋰離子電池出貨約1,636億瓦時(GWh),其中Non-IT領域占比達68%,已經超越IT應用,預估電動工具、電動車以及儲能設備,到2020年的年度複合成長率分別為11%、28%、25%,遠高於同期間IT應用的1%。
新盛力董事長張中秋指出,相較同業,新盛力擁有自行研發設計開發IC保護迴路、電池控制系統等鋰離子電池模組之優勢,能根據客戶產品需求提供更多串並數的解決方案,縮短客戶產品上市時程,極具市場競爭力,有助公司鞏固與開拓市場,其研發、生產的基地在台灣、新加坡,不畏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外,並受惠美國廠商部分轉單,因此,公司營運獲利未來持續穩定成長可期。
台股5月受美中貿易戰意外變數衝擊,指數自11,097點高檔急速拉回到10,227點低檔,才見止跌回穩與反彈,5月指數累計大跌469.24點。反觀6月呈現跌深反彈行情,全月指數高低檔10,371點到10,840點達469點震盪,但6月底收10,730.83點相對高檔區,6月指數累計大漲232.34點。
首波已有7家證券商公布自結6月以及上半年業績,大型證券商之一的群益金鼎證券6月稅後盈餘2.262億餘元,累計上半年稅後盈餘9.518億餘元,上半年每股稅後盈餘(EPS)為0.41元。金控旗下證券商的兆豐證券以及台新證券也表現不俗,兆豐證券月稅後盈餘1.39億餘元,上半年稅後盈4.09餘億餘元,EPS為0.35元;台新證券月稅後盈餘0.4億餘元,上半年稅後盈餘2億餘元,EPS是0.31元。
大慶證券是唯一6月業績虧損,單月稅後虧損816萬元,所幸前5月仍有盈餘業績,上半年稅後盈餘仍有732萬元,EPS為0.024元。
康聯-KY(4144)為專注於中國大陸醫療市場、開發專業醫療產品,聚焦在肝炎、精神神經、心血管、呼吸等領域的藥品開發。108年4月營業收入為2.2億元,毛利率由去年同期49.7%增長至53.6%。
慧洋-KY(2637)主要為海上運輸、船舶管理維護及船舶出租。今年前4個月的營業收入為45.2億元、年增13.8%、稅前盈餘12.2億元、基本每股盈餘1.94元。
紅馬-KY(2928)為日本提供世界各國或國內土特產、商務禮品、特色紀念品及旅行用品。今年前4個月營業收入為17.9億元、108年4月營業收入為3.2億元。
材料-KY(4763)主要生產的醋酸纖維素及絲束,第一季合併營業收入約為4.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約5.1%,稅後純益6,965萬元。
英特磊IET-KY(4971)生產及銷售化合物半導體磊晶片,供無線通訊、資料傳輸及美國國防使用,第一季營收1.8億元、稅後盈餘1,651萬元、基本每股盈餘為0.46元。
騰輝電子-KY(6672)主要生產印刷電路板所需使用之黏合片、銅箔基板和鋁基板。第一季營收12.6億元,稅後純益6,981萬元,基本每股盈餘1.08元。(賴俊明)
台股市場近期表現活絡,多數證券商業績亮麗,特別是元大、凱基、統一(2855)及群益金鼎(6005)等七家證券商在前兩月累計獲利超過2億元。其中,統一證券表現特別出色,前兩月每股稅後盈餘(EPS)達到0.475元,成為業內EPS冠軍。3月份股市營運天數正常,加上上市櫃公司業績回升,預計將有利於證券商業績持續成長,挹注首季獲利表現。 雖然2月份台股營運天數僅13日,但日均值仍達1,255億元,與1月份的日均值927億元相比有所增加。這主要歸功於歐美股市震盪攻堅以及外資買超效應,台股指數累計大漲456.91點,讓主要證券商2月份維持穩定業績表現。 除了富邦證券尚未公布業績外,20家主要證券商中,元大證券2月稅後盈餘6.29億元,累計獲利12.34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0.23元。凱基證、統一證累計獲利分別為8.38億元和6.552億元,凱基證2月稅後盈餘減弱,但統一證則增長1.7倍。群益金鼎證則保持穩定表現,累計獲利4.682億元。 元富證、永豐金證、日盛證等2月稅後盈餘分別為1.3億元、0.88億元、0.84億元,累計獲利均表現不俗。其他如宏遠證、華南永昌證、康和證、福邦證、台新證等,前兩月累計稅後盈餘也高於0.7億元。玉山、致和、大展、合庫、兆豐、國泰、第一金等證券商累計獲利介於0.2億元到0.51億元;大慶證則是前兩月小幅虧損0.061億元。
台股2月營運天數僅13日、但日均值1,255億元,與1月營運天數21 日、日均值927億元等,有所差異,不過2月在歐美股市震盪攻堅以及 外資買超效應,台股指數累計大漲456.91點,仍讓主要證券商2月維 持穩定業績表現。
大型證券商之一的富邦證券還未公布業績外,統計20家主要證券商 陸續公布2月業績,其中的元大、凱基、統一、群益金鼎、元富、永 豐金、日盛等七家證券商,累計1、2月稅後盈餘高於2億元。龍頭券 商元大證2月稅後盈餘6.29億元,與1月的6.05億元獲利持平,累計獲 利12.34億元,累計獲利率先突破10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0.2 3元。
凱基證、統一證累計獲利8.38億元、6.552億元,分居二、三名, 凱基證2月稅後盈餘拉回到1.66億元,較1月獲利6.72億元減弱;統一 證2月稅後盈餘擴增到4.785億元,較1月獲利1.767億元增1.7倍,加 以有股本小優勢,統一證前2月EPS達0.475元,居證券商EPS首大。群 益金鼎證1、2月稅後盈餘各為2.37億元、2.01億元持穩表現,累計獲 利4.682億元。
元富證、永豐金證、日盛證等2月稅後盈餘分別為1.3億元、0.88億 元、0.84億元,加計1月業績,累計獲利各為3.37億元、2.85億元、 2.02億元,表現不俗。
另宏遠證、華南永昌證、康和證、福邦證、台新證等,累計前2月 稅後盈餘也高於0.7億元,各為0.965億元、0.86億元、0.792億元、 0.708億元、0.7億元。其餘玉山、致和、大展、合庫、兆豐、國泰、 第一金等證券商累計獲利介於0.2億元到0.51億元;大慶證則是累計 前2月小幅虧損0.061億元。
顧立雄表示,並沒有在喜宴中「偶遇」吳東亮或吳東進。暗指傳言為不實。金管會同時也指出,主委不可能在這種喜宴的場合,直接談論有關金融整併的大事,以常情來判斷,實在不符。儘管金管會的政策是鼓勵金融機構整併,且先前更已允許非合意併購,但絕不可能去建議名單或「推動」。
台新金控總經理林維俊重申,該公司長期發展策略一直沒有改變,就是尋覓合適的壽險公司,進行併購計畫,以完成建構金控完整布局。近年來持續都有針對可能的併購對象進行評估並接觸,如果有機會,將依照主管機關的規定展開合併相關作業;但對市場上傳言的個案,一向不會做任何意見表示的發言。
林維俊說,台新目前兩大主要子公司的台新銀行及證券,營運績效表現良好,核心業務穩健成長,其中銀行為主要獲利貢獻來源,證券業務也愈來愈亮眼,但如果還有合適的對象,也會再評估併購,達到進一步擴大市占率。
他指出,金控公司的完整布局,應是銀行、證券再加上壽險三隻腳,因此在兩隻腳站穩的前提下,第三隻腳也會全力加速建構。
新光金控對於這個訊息的回應,這類市場傳聞,該公司「不予置評」。
金融人士分析,以常理來判斷,主管機關應是主導公股併公股為主,民營公司間的合併,一切都必須經由全體股東決議,但其實也不用到全體股東,就連大股東間都很難「喬」定,除非主管機關同意要給糖吃,而且絕不是一顆糖,而是要一大包的糖。
證交所指出今年四大獎分別為成長率躍進獎、成交金額增加獎、開戶數躍進獎及API推廣獎,各獎前五名如下:
一、成長率躍進獎:美林證券、台新綜合證券、新百王證券、日盛證券、新光證券。
二、成交金額增加獎:元大證券、美林證券、凱基證券、富邦綜合證券、永豐金證券。
三、開戶數躍進獎:元大證券、富邦綜合證券、國泰綜合證券、元富證券、玉山綜合證券。
四、API推廣獎:元大證券、富邦綜合證券、凱基證券、群益金鼎證券、永豐金證券。
為了答謝台新證券客戶長久以來的支持,即日起舉辦台新權證「權速前進」活動。只要在台新證券開戶的投資人,買進台新權證達新台幣10,000元,除了前兩百名客戶免費喝咖啡之外,還能取得參與Gogoro抽獎的乙次機會。抽獎機會無限累積,交易愈多得獎機會愈高。
台新衍生商品部表示:台新權證一向積極與新創科技結合,除了持續與投資相關的FinTech網站合作,本次活動也特別準備電動機車作為贈品。
代表台新權證具有掛單多、價差小、補單快等優勢,這些都與目前最新最潮的電動機車概念不謀而合,為了就是要提供投資人最完善、簡單、便利的投資投資環境。
更多活動詳情可搜尋「台新權證」或「台新證券」參閱。
證交所舉行的107年電子下單競賽,計算期間自去年10月1日起至今年9月30日止,共頒發4項獎項,每項獎項取前3名頒獎,各獎項得獎券商如下:
一、成長率躍進獎前3名:美林證券、台新證券、新百王證券;二、成交金額躍進獎前3名:元大證券、美林證、凱基證券;三、開戶數躍進獎前3名:元大證券、富邦證券、國泰證券;四、API推廣獎前3名:元大證券、富邦證券、凱基證券。
證交所昨日舉行「證券經紀商及自營商高階主管業務宣導會」,總經理簡立忠致詞指出,金管會提出2020年電子下單比重達到7成目標可達成;明年第2季首檔指數投資證券(ETN)可問世;明年3月逐筆交易擬真平台上線前,將進行3次電腦資訊會測,以確保上線前交易無虞。
證交所統計,近3年證券市場電子下單比重已大幅成長,今年9月電子交易筆數占市場成交筆數比率與104年底相比,由51.86%成長至62.99%,電子交易金額占比則由47.86%上升至61.36%。顯示隨著智慧手機漸趨普及與券商線上服務的發展,電子下單已成為投資人買賣股票的主要管道。
證交所表示,電子下單包含網路、應用程式介面(API)、電話語音及電子式專屬線路(DMA)等方式,現今網路發達且行動裝置已相當普及,具有交易流程最迅速、交易策略易執行、隨時隨地可下單、交易成本最低廉等好處。
證交所配合金管會促進金融科技產發展的政策目標,藉由推動證券商線上金融服務與推廣電子下單兩方面著手,期能推動電子下單比率成長至70%的目標。
近年來證交所推動券商線上金融服務不遺餘力,於104年6月開放證券經紀商得採電子化方式受理開戶,投資人如欲取消委任授權或銷戶,亦可同樣使用電子化方式辦理。
另於106年5月開放投資人可以透過台灣票據交換所電子化授權(eDDA)服務,以線上授權方式,約定投資人過去已開立之銀行帳戶,做為證券交易之交割帳戶。透過一連串開放措施,投資人從開戶至交易及交割流程可免臨櫃作業,提供投資人更便利的服務。
《卓越雜誌》日前在台北艾美寒舍舉辦《2018卓越證券評鑑》頒獎典禮,台新證獲頒上述兩大獎項,凸顯台新證多年來認真各項業務經營,專業服務、積極創新的品牌形象,獲得社會肯定與認同。
郭嘉宏指出,市場瞬息萬變,客戶需求也不斷因市場變化在調整,台新貼近客戶需求,持續運用最新科技,及台新金控多元化的業務與服務,為客戶打造一個高品質、高附加價值、便捷的金融投資服務平台。台新證承銷業務表現在業界始終名列前茅,以今年前7月來說,承銷件數市場排名第一,承銷金額市場排名第二,績效卓越。
郭嘉宏強調,台新證不僅要在承銷業務持續保持領先,也要成為電子券商領導品牌,並且繼續評估對外併購機會,同時拓展期貨、複委託及OSU等業務,穩紮穩打朝前10大券商行列邁進。
台新證總經理林(南犬)群表示,隨著國人理財需求與日俱增,數位創新服務已成為券商是否與時俱進的重要指標,台新證早在幾年前就著手布局數位策略,並搶先同業推出免臨櫃線上開戶及開立信用戶,優化投資人開戶流程,除為數位創新發展打造良好根基外,對良好品牌形象的形塑產生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