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保來得(未)公司新聞
保來得是粉末冶金業龍頭,總經理朱秋龍1968年成立初期主要生產含油軸承、各種機械零件及電動工具,後來汽車粉末冶金件的比重增加,涵蓋電動車、油電混合車及汽車;跨入燃料電池產業,年產SOFC連結板1,000萬片,躍為營收主力,占比超過四成。
朱秋龍表示,Bloom Energy為SOFC界領頭羊,以天然氣或沼氣等生質原料發電,轉換效率65%,遠勝其他再生能源;SOFC雖非屬綠能,但為潔凈能源,企業可自主掌握電力來源,也能搭配CO2捕獲裝置。保來得因應市場急速成長,竹南廠投資15億追加4台1,600噸粉末成形機,將增至9台及燒結爐等設備,可提升一倍產能至2,000萬片,足以滿足至2027年前的需求。
SOFC具有即發即用,不需搭配儲能,不起火燃燒爆炸的特性,是企業解決缺電的自救良方,Bloon Energy在全球運轉的SOFC,創下無事故紀錄,所有發電狀況由美國總部監控。這股風潮從美國吹向亞洲,韓國推動最力。欣興電子開出國內業界第一槍,去年完工第一期SOFC 600KW,總計投資40億元,保來得竹南廠接力建置650KW,加上明年第二期合計1.2MW。
身為粉末冶金業龍頭及用電大戶,保來得尖峰用電每度電高達8元。以20年折舊計算,第一期投資每度電成本4.2元,明顯節省電費,並提高用電自主性,工廠用電及SOFC的供電資訊在螢幕上顯示。朱秋龍說,預定9月中旬舉辦啟用儀式,即日起開放外界參觀, 希望將這套「自己用電自己發」的模式在企業界全面推廣。
**台灣保來得推動燃料電池 企業自發電成趨勢** 隨著科技產業擴廠和資料中心興建,缺電危機日益加劇,而「自己用電,自己發」逐漸成為企業的解決方案之一。 燃料電池以天然氣為原料發電,是企業在再生能源之外的另一項選擇。台灣保來得總經理朱秋龍表示,燃料電池不受天候影響,可全天候穩定發電,避免斷電風險,且無須搭配儲能系統。 燃料電池的能源轉換效率高達 65%,且具備安全性高的特性,無爆炸燃燒風險,也不需通過消防安全檢查。這些優勢讓燃料電池逐漸受到市場青睞。 早在 11 年前,燃料電池就已進入市場,目前已有超過 500 家國際企業使用。其中,由 Bloom Energy 供應的燃料電池享有零事故紀錄。 台灣保來得是燃料電池關鍵元件「連結板」的主要供應商。有鑑於燃料電池的優異性能,保來得竹南廠也計畫購置 650KW 燃料電池系統,成為繼欣興電子後,國內第二家導入燃料電池的產業界廠商。 朱秋龍分析,包含維運成本,每度電發電成本約 4.2 元,回收期不超過 11 年。作為用電大戶的保來得,尖峰用電每度電超過 8 元,燃料電池可發揮省電和降低契約容量的效益。明年保來得還計畫投資第二期 550KW 燃料電池系統,加上既有的 950KW 太陽光電,潔淨能源占比將超過 20%。 Bloom Energy 不僅是燃料電池主要供應商,也推出氫能車對應的燃料電池設備。燃料電池設備具備二氧化碳捕捉功能,預計明年推出功率提升 30% 的新一代機種。 朱秋龍看好燃料電池在台灣的潛力,認為政府應提供充足的補助預算,鼓勵產業投資,以減輕台電的資本支出。保來得也歡迎各界參觀廠區,或瀏覽 Bloom Energy 網站,進一步了解燃料電池的優點。
台灣保來得總經理朱秋龍分析,SOFC燃料電池不受天候影響,可以24小時穩定發電,無斷電之虞,也不需要搭配儲能。11年前進入市場至今,已有500多家國際企業使用,主要由Bloom Energy供應,並創下零意外紀錄。
此外,能源轉換效率高達65%,以及不爆不燃、安全可靠的特性,無需通過消防安全檢查,也是SOFC的一大優勢。
SOFC自主穩定發電的特性終於被市場看見,PCB大廠欣興電子去年導入全台第一套Bloom Energy的SOFC,保來得竹南廠最近也計畫購置650KW SOFC系統,為產業界第二家。朱秋龍分析,此案連同維運成本,預估每度電發電成本4.2元,回收年限11年以內。
保來得是粉末冶金業龍頭,也是用電大戶,用電量超過8M,尖峰用電時期每度電高達8元。朱秋龍說,SOFC發揮省電及降低契約容量的效果,明年還有第二期550KW投資計畫,加上多年前建置950KW太陽光電,潔淨能源占比超過二成。
保來得為Bloom Energy最重要的材料供應商,生產「連結板」為SOFC的關鍵元件。朱秋龍表示,Bloom Energy為SOFC主要供應商,同時也推出SOEC,對應氫能車的需求。SOFC設備具備CO2捕捉功能,明年將推出新一代機種,功率提升三成。
AI驅動了資料中心及半導體投資及用電需求,朱秋龍看好SOFC在台灣的潛力,呼籲政府能提撥足額預算補助,鼓勵產業投資,也能減輕台電的資本支出。
保來得也大方開放廠區供各界參觀,或上Bloom Energy網站,進一步瞭解SOFC的優點。
近兩年來,全球面臨高通膨與經濟衰退的挑戰,粉末冶金產業也受到市場景氣低迷的衝擊。在這樣的逆勢中,台灣保來得公司選擇逆勢而上,於今年6月向經濟部遞件申請投資台灣方案,計劃斥資16億元擴建竹南七廠,用於擴充SOFC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發電系統的電池連接板產能。
竹南七廠的擴建將引入四台1,600噸的德國DORST成形設備,預計在2026年前將連接板年產能倍增至2千萬片,滿足美商客戶博隆能源SOFC綠電發電系統的阶段性出貨需求。
隨著氣候變遷與地球暖化問題日益嚴重,低碳、零碳供應鏈已經成為全球產業的主流趨勢。台灣保來得把握這一趨勢,以逾半世紀的研發與量產實力,超前部署創新綠色產品及技術。在SOFC電池連接板、3D列印、海綿金屬、航太等高端部件領域,台灣保來得已逐漸開花結果,成為未來企業營運持續快速成長的四大引擎之一。
台灣保來得董事總經理朱秋龍表示,公司早在2010年就與美商博隆能源展開合作,投入SOFC電池關鍵部件的開發與生產。由於產品品質穩定、良率高達九成五,台灣保來得已經成為博隆SOFC連結板的首要供應廠。隨著博隆SOFC綠電發電系統的全球市場擴大,訂單逐年穩定成長,2023年台灣保來得的年產能達1千萬片,但仍呈供不應求。
去年8月,台灣保來得接獲博隆能源SOFC連接板五年200億元的大單,董事會決議斥資16億元,計劃三年內將SOFC連接板產能翻倍提升至2千萬片。未來五年內,博隆能源SOFC綠電發電系統的出貨量可望增加四倍,預計三年後SOFC連接板產能仍有持續大幅擴充的需求。
SOFC發電系統作為電網級新型能源系統,具有先進的分佈式綠電發電優點,同時兼具基載發電與綠色再生能源零碳排的特點。它運作時安全、安靜,並且容易併聯擴充,可安心裝設在辦公室旁。近年來,許多國際知名企業已採用SOFC發電系統,其每度發電成本約在4.2元新台幣,具有明顯的經濟誘因。
台灣保來得作為國內製造業的「用電大戶」,已率先履行裝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的義務。2022年,公司在竹南工廠屋頂裝設了1.4 MW太陽能發電系統。近期,為增加綠電使用量,穩定電力供應能力,減少使用高價電力,台灣保來得規劃將裝設最新規格的SOFC綠電發電系統,總裝置量達3MW。
台灣保來得近年來創新發展的四大重點產品包括SOFC綠電發電系統的電池連接板、電動車內3D金屬零件、七期環保卡車、柴油車用海綿金屬空氣濾清器、波音飛機引擎葉片之航太零件等。除了SOFC電池連接板已大量產供應客戶外,其他創新高端粉末冶金產品也陸續送樣測試,未來發展潛力可期。台灣保來得將成
台灣粉體暨粉末冶金界盛事,專家論壇聚焦3D列印技術與不銹鋼製程
台南,台灣——在台南南元休閒渡假村,中華民國粉體暨粉末冶金協會於112年會員大會及專題研討會上,集結了產業界精英,共同探討先進技術與應用。會議於18日開幕,並由中國醫藥大學生醫系副教授謝明佑帶來主題演講,講題為「3D列印技術在臨床醫學上之應用」,為會議揭開序幕。
會議進行中,台灣保來得董事副總經理李輝隆主持了18日下午的A組專題研討。這場研討會聚焦於積層製造技術在316L不銹鋼製程上的應用,探討了製程對顯微組織與機械性質的影響,以及透氣梯度模具透氣率的研究等關鍵議題。
此外,會議還對鈦漿料冷凍鑄造製備多孔材料進行了分析,討論了孔隙率與降伏強度的關係。應用電漿熔射製作Al-SiC孔隙層,並探討其特性,也是研討的重點之一。
磁性螺桿的設計與運用,以及如何通過3D列印技術試製研究,也是會議的焦點。最後,會議進行了全球可持續發展戰略對粉末冶金產業機會的探討,展現了台灣粉末冶金產業對未來的深遠思考。
這次會議不僅是技術交流的平台,也是產業發展的推手。台灣保來得等企業的參與,顯示了台灣在粉末冶金領域的領先地位,以及對先進技術的不斷追求。
台灣保來得公司再創里程碑!中壢工業區的欣興電子合江廠於8月14日舉行了盛大的「定置型氫能燃料發電系統啟用典禮」。這場典禮吸引了欣興電子董事長曾子章與博隆能源總裁K.R Sridhar博士等重量級人物親臨現場,與來自官方及產業的高層人士一同見證台灣進入SOFC氫能燃料基載發電的新紀元。 所謂的SOFC固態燃料電池發電,就是利用氧離子與燃料在燃料電池內反應,將燃料轉換為電力的過程,整個過程不涉及燃燒,是一種新型、非燃燒型、彈性訂製的定置型基載發電系統。這種技術在達到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的背景下,成為了綠電的新選擇。 博隆能源的SOFC燃料電池發電系統,近五年來已大量進入韓國、日本、印度等國家。2023年,博隆能源正式佈建台灣市場,預計將對台灣的能源與綠電市場帶來顯著的衝擊。 博隆能源與台灣保來得、高力、康舒等關鍵供應商已共同成長超過12年。2022年12月,博隆能源與台灣首個商轉客戶欣興電子簽訂了10MW的合約。今年6月,該合約在三周內完工上電,並完成了600kW的設置發電。14日,欣興中壢合江廠的台灣首個SOFC燃料電池發電系統正式啟用,不僅供應廠區基載,還在斷電時維持微電網供電。未來五年內,欣興電子將在桃園、新竹廠區完成共10MW的總發電量裝置,年發電量可達7,800萬度。
台灣保來得總經理朱秋龍近日強調,台灣應積極發展氫能,並將之列入能源轉型戰略,以達成2025年91MW、2030年增至891MW的發展目標。他指出,台灣保來得所採用的SOFC(高溫燃料電池)與SOEC(電解電池)結合產氫技術,具有安全、占地小、建置快速等優點,能提供24小時穩定供電,是解決缺電、缺綠電及減碳問題的佳選。
朱秋龍指出,美商Bloom Energy在SOFC及SOEC領域是業界領先者,其產品已獲得谷歌、蘋果等全球科技巨頭的採用。而韓國在導入SOFC及SOEC方面,積極度更是居各國之冠。他認為,台灣應該學習國際經驗,重視SOFC與SOEC技術,成為能源轉型的第一選擇。
朱秋龍提到,台灣保來得已主導成立「台灣燃料電池夥伴聯盟」,並舉行多次SOFC研討會,積極推動政府訂定60MW建置目標。然而,目前經濟部對於每KW設備的補助僅為7萬元,與其他再生能源項目相比,補助規模實在太低,預算也不足,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PCB業龍頭欣興電子為了滿足綠電需求,自建10MW SOFC,展現出企業自力更生的決心。該公司第一期的600KW機組已於6月開始發電,全案預計在2至3年內完成建置。欣興電子的行動,不僅是企業綠電需求的反映,也對其他企業產生正面示範。
雖然Bloom Energy在台灣積極推廣SOFC多年,但由於台積電等大廠對SOFC的採用並不積極,使得Bloom Energy的推廣受阻。朱秋龍認為,在淨零及ESG要求加嚴的背景下,外銷電子廠若只依靠太陽光電及風電,將面臨相當風險,而氫能成為了解決方案。
朱秋龍強調,投資SOFC、SOEC約6、7年即可回收成本,並呼籲政府應適用於FIT(固定電價補貼)政策,以吸引更多資金投入並提供輔助服務。此外,保來得今年預計年產超過1,000萬片連結板供應Bloom Energy,並計劃在5年內將產能提升4倍,以滿足大客戶的需求。
為了達成目標,保來得今年展開大手筆擴產,投資15億元購買土地,並增購生產線和設備,以拉大與競爭對手的差距。
台灣保來得躍上能源新頁,成為欣興電子SOFC關鍵夥伴!欣興電子(3037)近日宣布,將投資超過40億元分期建置10MW的SOFC,第一期600KW機組已於6月正式發電,解決廠內電力需求。8月14日,盛大舉行的啟動儀式吸引眾多產官學界人士與供應鏈廠商,其中不乏台灣保來得等知名企業。台灣保來得作為粉末冶金龍頭,其技術及設備先進,生產的連結片成為SOFC不可或缺的關鍵組件,是此項目的重要夥伴。
欣興電子面臨缺電與減碳壓力,不僅僅是個別產業的問題,更是整個台灣產業的共通點。在這樣的背景下,欣興電子選擇與全球SOFC龍頭Bloom Energy合作,不僅展現對新技術的積極態度,也顯示出對未來的信心。Bloom Energy原廠CEO KR Sridhar博士親臨現場,對台灣第一套機組商轉表達高度重視。
台灣保來得總經理朱秋龍強調,台灣供應鏈在全球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並希望政府能重視綠電發展,將SOFC系統納入綠電計畫中。台灣定出2050淨零目標,而SOFC作為穩定的基載電力系統,在歐美及韓國均受到政府大力支持。台灣市場雖小,但對SOFC的需求迫切,欣興電子此舉將成為推動氫能發展的標竿。
業界普遍認為,政府應該關注並重視燃料電池系統的發展,重新評估SOFC系統,讓台灣在淨零排放的征途中,既能解決用電需求,又能減少碳排,達到促進產業發展及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雙贏目標。
氣候變遷、地球暖化,2050淨零碳排願景目標下,低碳、零碳供應 鏈已是全球產業的主流趨勢,2026年元旦歐盟開徵碳邊境稅,更加速 驅動全球綠色能源、再生能源、電動載具、節能、儲能、環保產業發 展的腳步。面對近年產業綠色轉型機遇,全球粉末冶金指標性大廠台 灣保來得,以逾半世紀累積的厚實研發、量產實力,超前部署創新綠 色產品及技術,迄今在SOFC電池連接板、3D列印、海綿金屬、航太等 高端部件領域逐漸開花結果,成為未來企業營運持續快速成長的四大 引擎。
台灣保來得董事總經理朱秋龍指出,早在2010年台灣保來得研發團 隊即與美商博隆能源(Bloom Energy)展開合作,投入SOFC電池關鍵 部件-連結板的開發、生產;由於台灣保來得量產的連接板產品品質 穩定、良率高達九成五,十多年來一直穩居博隆SOFC連結板首要供應 廠,隨著博隆SOFC綠電發電系統逐漸打入全球各大知名工商企業,訂 單逐年穩定成長下,2023年台灣保來得年產能達1千萬片,仍呈供不 應求現象。
朱秋龍說,去年8月台灣保來得接獲博隆能源SOFC連接板五年200億 元大單,董事會決議斥資16億元,計劃三年內將SOFC連接板產能翻倍 拉升至2千萬片;估計未來五年內博隆能源SOFC綠電發電系統出貨量 可望增加四倍,可以預期三年後SOFC連結板產能仍有持續大幅擴充需 求。
SOFC發電系統為電網級新型能源系統,先進的分佈式綠電發電,其 兼具基載發電與綠色再生能源零碳排二者的優點,卻無二氧化碳排放 及受到天候影響發電等缺點,系統運作時十分安全、安靜、併聯擴充 容易,可安心裝設在鄰近辦公室旁;近年許多國際知名的雲端服務與 科技業、零售/食品/飲料業、製造業、醫院與醫療服務、生技與製 藥業等大型工商企業紛紛裝設採用,目前每度發電成本約在4.2元新 台幣,亟具經濟誘因。欣興電子為國內首家採用的企業,第一階段6 00KW SOFC發電系統日前正式發表,總投資額達40億元。
台灣保來得為國內製造業「用電大戶」廠家,已率先履行「用電大 戶」裝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的義務,2022年於竹南工廠屋頂裝設1.4 MW太陽能發電系統;近期台灣保來得為增加綠電使用量,穩定電力供 應能力,減少使用高價電力,規劃將裝設最新規格的SOFC綠電發電系 統,總裝置量3MW。
因應粉末冶金產業綠色轉型,近年全球單一最大粉末冶金工廠-台 灣保來得創新發展SOFC綠電發電系統的電池連接板、電動車內3D金屬 零件、七期環保卡車、柴油車用海綿金屬空氣濾清器、波音飛機引擎 葉片之航太零件等四大重點產品,除SOFC電池連接板已大量產供應客 戶,訂單已持續快速成長之外,3D金屬零件、海綿金屬、航太零件等 創新高端粉末冶金產品也都已經陸續送樣測試,未來爆發成長潛力可 期,台灣保來得將成為引領全球粉末冶金產業綠色轉型,以及產品創 新升級的標竿企業。
18日下午A組由台灣保來得董事副總經理李輝隆主持,專題研討為 積層製造316L不銹鋼之製程對顯微組織與機械性質的影響、透氣梯度 模具透氣率之研究、鈦漿料進行冷凍鑄造製備多孔材料分析孔隙率與 降伏強度、應用電漿熔射製作Al-SiC孔隙層與特性探討、磁性螺桿的 設計及運用3D列印技術試製研究、全球可持續發展戰略帶給粉末冶金 的機會。
SOFC固態燃料電池發電是透過氧離子於燃料電池內與燃料反應後, 將燃料轉換為電力,而不涉及燃燒的發電設備。博隆能源(Bloom E nergy)提供的SOFC燃料電池是新型、非燃燒型、彈性訂製的定置型 基載發電系統,基載電力保障長時間運行,而非緊急備用電源的臨時 應用,在2050淨零碳排目標下,SOFC燃料電池發電已成為綠電的新選 擇。
近五年來,博隆能源的SOFC燃料電池發電系統大量進入韓國、日本 、印度,2023年博隆能源開始規模佈建台灣,預料將對台灣的能源與 綠電市場生態帶來不小的衝擊。
博隆能源與台灣保來得、高力、康舒等關鍵供應商共同成長12年以 上,2022年12月博隆與台灣第一個商轉客戶欣興電子簽訂10MW合約, 並於今年6月三周內完工上電,完成600kW設置發電,14日欣興中壢合 江廠台灣首個SOFC燃料電池發電系統正式啟用,供應廠區基載與斷電 時維持微電網供電,五年內欣興電子將完成桃園、新竹廠區共10MW總 發電量裝置,年發電量達7,800萬度。
SOFC連結板為特殊粉末冶金件,宏進運用高能電漿噴塗系統,透過中心火焰溫度1萬5千度的高溫,將陶瓷熔融後披覆於連結板表面,形成緻密保護塗層,為SOFC系統的關鍵製程之一。
宏進廠內有4套瑞士高能電漿熔射系統(APS),2套德國自動化OQC設備取代人力,以及多套高速火焰熔射(HVOF)、雷射熔射、電弧熔射(Arc)及火焰噴槍等設備,也與工研院共同研發自動製程檢查機台,目前已導入1台,後續還有2台待交機。
宏進民國97年成立至今15年,團隊擁有超過20年熔射技術經驗,建立多元化產業的熔射服務實績。目前持續為鋼鐵、化工、造紙、紡織及汽電共生等傳統產業進行設備再生維修及改質,修舊如新,延長設備使用年限,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符合循環經濟與ESG精神。
董事長林讚生表示,站穩傳統產業後,宏進積極發展汽車及航太業應用,陸續通過IATF16949認證、航太AS 9100認證及NADCAP AC7109航太特殊製程認證,電動車零組件也獲得歐洲車廠台灣供應鏈技術認可,將噴塗技術擴展至航太業務發展。
宏進4個事業部合計員工近200人,近三年處於營運高峰,後市看好。以核心技術展開多元業務,不受市場景氣影響,帶動營收迭創新高,去年更大幅成長。110年下半年起,SOFC營收年成長幅度20%至30%,未來3年持續看好。
宏進103年啟用3,700坪新化廠,SOFC連結板熔射加工年產量達1千萬片,因應明、後年訂單增至1,800萬及2,200萬片,已啓動本廠擴建倉儲空間及規畫新建廠房,將增加廠區2,600坪,及添購自動化生產與檢驗設備,打造工業4.0智能自動化產線。南霸天科技工業區2,000多坪土地預計112年底動工,113年下半年啓用。
林讚生112年6月上任董事長,帶領宏進團隊企業轉型,以產線自動化、數位化及多元經營策略,調整既有營運模式、激發創新商業模式。也積極布局海外巿場,投資越南優頻河靜公司,擴展真空硬焊至東協巿場。
台灣保來得總經理朱秋龍表示,高溫燃料電池SOFC結合SOEC電解電池產氫,具有安全、占地小、建置快速及每度發電成本不到4元的優點,為可信賴的基載電力,為企業提供24小時穩定供電,是一舉解決缺電、缺綠電及減碳的最佳對策。
美商Bloom Energy為SOFC及SOEC界巨擘,產品獲得谷歌、蘋果等全球科技業百大企業採用。朱秋龍表示,韓國導入SOFC及SOEC的積極度居各國之冠。從各國發展淨能源大量朝氫能移動,以及國際大廠經驗來看,SOFC、SOEC理應受到國人重視,成為台灣推動能源轉型的第一選擇,可惜至今仍停滯不前。
保來得主導成立「台灣燃料電池夥伴聯盟」,持續舉行SOFC研討會,並在多年奔走推動下,促成2017年政府訂定60MW建置目標。經濟部年公告每KW設備補助7萬元,規模遠不及其他再生能源項目。目前編列補助預算不多,遠低於所需42億元,為亟待解決的「無米之炊」。
PCB業龍頭欣興電子(3037)自建10MW SOFC,是企業綠電需求孔急,被迫自力救濟的例證。第一期600KW機組位於中壢,6月已開始發電,全案預定2至3年內完成建置。供應鏈認為,欣興的豪大氣魄及手筆,連半導體大廠也瞠乎其後,但帶來正面示範作用。
據了解,Bloom Energy在台灣低調推動SOFC多年,綠電大戶台積電為重點對象,可惜功敗垂成。市場推斷台積電未將SOFC列入優先考慮,原因是相信政府承諾「不會缺電」,以及不自建電廠的經營策略。但供應企業綠電若只靠太陽光電及風電,存在相當風險,也無法全面滿足需求。
在淨零及ESG要求加嚴下,外銷電子廠買不到綠電,氫能成為救命選項,也不排除獲得二、三線晶圓廠青睞。朱秋龍表示,以成本來看,在沒有補助下,投資SOFC、SOEC約6、7年可回收,並呼籲應適用於FIT,以吸引資金投入並提供輔助服務。
SOFC蔚為風潮,保來得今年預計年產超過1,000萬片連結板予Bloom Energy組成電池堆,組裝後多數銷往韓國。配合大客戶需求,5年內產能將提升4倍。為此,保來得今年展開大手筆擴產,第一期投資15億元,購買1,200坪土地,生產線增至5條。2026年前再增4台1,600噸德國粉末成形機,總數達9台,拉大領先差距。
朱秋龍表示,Bloom Energy有兩家連結板供應商,保來得以質量的優勢,去年洽定5年、200億元訂單。(翁永全)
欣興為PCB業龍頭,如同其他產業般,都面臨缺電的危機,缺綠電的陰霾更是揮之不去。所有蘋果供應鏈,都有沉重的ESG及減碳壓力,欣興在未申請政府補助下,向Bloom Energy直接採購,全案希望兩年內建置完成。
Bloom Energy為全球SOFC龍頭,台灣供應鏈有台灣保來得、高力熱處理、宏進金屬科技及康舒等,當天悉數到場。已有55年歷史的台灣保來得,長期為粉末冶金龍頭,以卓越技術及業界最先進的設備,生產的連結片為SOFC的關鍵組件。
高力熱處理是熱交換器大廠,核心技術產品從硬焊式熱交換器、輥輪,延伸到燃料電池零組件,為SOFC提供Hot-Box。
宏進金屬專精於陶瓷電漿熔射,是連結片出貨前的最重要一道製程,康舒則提供電源轉換設備。
台灣保來得總經理朱秋龍表示,BE台灣供應鏈發展超過10年,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多年來政府支持發展綠電發展,可惜未將SOFC納入綠電計畫中。SOFC為穩定的基載電力系統,在歐美地區及韓國,皆受到政府大力補助設置。Bloom Energy面對全球訂單,SOFC供不應求,台灣市場小,在Bloom Energy的營收占不高,反而是台灣對SOFC具有需求迫切性。
台灣定出2050淨零目標,但存在不少變數,業界認為,欣興建置台灣第一套Bloom Energy SOFC,成為推動氫能發展的標竿,政府應關注並重視燃料電池系統的發展,重新審慎評估SOFC系統,納入綠電發展選項,解決台灣持續成長的用電需求,也能減少碳排,達成淨零排放目標,促進產業發展及提升國際競爭力。
總經理朱秋龍表示,台灣保來得成立55年,除了固守傳統五金機械及手工具市場,穩居業界龍頭,在汽車零組件也建立穩固灘頭堡,成為歐美車廠Tier1供應廠。其中,VVT汽車節能引擎零件用於歐美高級車,雖然面臨電動車2035年滲透率達46%的威脅,估計燃油車及油電車使用VVT仍有54%份額。
擁有素質精良的研發大軍,致力於技術創新研發,是保來得的重要優勢。朱秋龍表示,每項新產品研發期都超過3年,即將開花結果。除了貢獻近半數營收的SOFC連結板,也推出業界最精巧的金屬3D列印技術,為積層製造的極致表現,與Tier1汽車組件商共同開發柴油卡車引擎部件,符合歐洲Euro 7排氣法規,挺進航太、光電及工業零件精密市場。
朱秋龍表示,保來得攜手美國Cell Mobility,以CryoStruct專利技術製造海綿金屬,在燃料電池、超級電容、電化學催化基材及電熱式觸媒轉化器,引領市場風騷,應用潛力十足。
今年景氣吹寒風,國外粉末冶金廠紛傳歇業退場,台灣具相對韌性,但上半年業者普遍衰退五 成以上,保來得估計全年可維持去年的水準,為極不容易的成績。朱秋龍說,竹南廠的生產及營業規模為全球粉末冶金界最大單一工廠,頭份新廠2022年年底完工,已增購大型成形機,台灣員工來到1,650人的歷史高點。
保來得集團各地工廠同步大手筆擴張,揚州保來得2025年將完成遷廠並擴大規模,印度廠成立7年,今年正式轉盈,隨即啟動二廠投資;與此同時,日本保來得也展開新建廠的行動,都預計在2024年完成。
台灣經濟部16日宣布,又有四家企業決定在台灣擴大投資規模,這其中包括了台商回台投資的台灣保來得,以及根留企業方案的漢民測試系統,還有幫助中小企業發展的海陸家赫和凱聖工業。其中,台灣保來得的投資規模最大,預計將在苗栗縣竹南興建新廠,並在現有廠房導入智慧化設備。 這家在粉末冶金領域深耕了50多年的台灣保來得,主要生產汽機車零件、含油軸承零件、金屬射出零件、電動工具零件和固態氣化物燃料電池連接板等產品。面對國際投資環境的變化,保來得選擇以台灣作為全球營運的總部。公司表示,2021年8月已經成功通過了第一個根留台灣的投資方案,現在為了持續發展高智能化加工技術,再次提出台商回台投資的方案。這次投資將增聘50名員工,並在苗栗縣興建竹南7廠,同時在竹南廠和頭份廠導入智慧化機器設備。 而漢民測試系統則專注於半導體機械設備及零組件製造,隨著全球通訊技術的升級和5G應用的普及,該公司決定在台南市南部科學園區的廠房內建立智慧化產線,投資金額約6億元。
台灣保來得在粉末冶金領域深耕50餘年,主要產品有產品包含汽機 車零件、含油軸承零件、金屬射出零件、電動工具零件、固態氣化物 燃料電池連接板等,面對近年國際投資環境轉變,保來得發展策略以 台灣為全球營運軸心。投資台灣事務所表示,保來得2021年8月已通 過第一件根留台灣投資方案,為持續發展高智能化加工技術,再度申 請台商回台投資方案,預計增聘50名本國員工,斥資16億元在苗栗縣 興建竹南7廠,同時於既有竹南廠及頭份廠導入智慧化機器設備。
漢民測試系統專精於半導體機械設備及零組件製造,投資台灣事務 所指出,由於全球通訊技術持續升級,5G應用大規模發展,帶動開發 高頻測試之探針技術,公司斥資約6億元在台南市南部科學園區既有 廠房內建置智慧化產線。
總經理朱秋龍表示,保來得的VVT汽車節能引擎零件主要供應歐美高級車廠,隨著電動車逐年增加,2035年達46%比重,但用於燃油車及油電車的VVT仍有54%市場分額。保來得粉末冶金件也通過航太AS9000認證,2022年底已送樣Airbus空中巴士。
金屬3D列印及海綿金屬更是保來得的兩大亮點。朱秋龍表示,金屬3D列印是積層製造的極致表現,已與Tier1汽車組件商合作開發柴油引擎部件,用於歐洲柴油卡車,符合Euro 7排氣法規,也積極拓展航太、光電及工業零件精密應用。此外,與美國Cell Mobility合作,以CryoStruct專利技術製造海綿金屬,在燃料電池、超級電容、電化學催化基材及電熱式觸媒轉化器,深具應用潛力。
朱秋龍表示,2022年與BE洽定未來5年、高達200億元訂單,2023年起展開大手筆擴產。第一期投資15億元,已簽下1,200坪土地,3月將完成第五條產線,2026年前再添購4台1,600噸德國粉末成形機,總數達到9台,可滿足產能需求。接下來還會整合附近上萬坪土地,一次解決產能瓶頸。
保來得2021年以70.3億營收創歷來新高,2022年因不景氣罕見中斷成長,減幅15%仍優於業界普遍衰退五成。2023年歐美汽車銷售佳加上庫存去化,將重回歷史高點,並在2025年攻上百億營收。
開發關鍵材料
符合歐盟標準
保來得從粉末冶金跨足金屬3D列印,乍聽之下令人不可置信,但才剛起步就已站上亞洲前二大的領先位置。總經理朱秋龍拿出一片手掌大、外觀形似密布蜘蛛網的金屬薄片表示,這是用於歐洲柴油卡車引擎的關鍵材料,與Tier1汽車組件商合作開發,符合最新的Euro 7排氣法規。
朱秋龍表示,該產品採用不鏽鋼、17-4金屬粉末及歐洲3D列印設備製造,精密度及面粗度佳。由於形狀複雜,無法開模量產,一片售價高達數千元。
金屬3D列印為積層製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的極致表現,具備許多傳統工藝不及的優點,實現很多不可能。保來得的樣品中,有小如芝麻、由多片類花瓣包覆的花球,精緻度令人瞠目結舌;也有布一般柔軟觸感的片狀產品;故宮文物的多層次立體深雕刻,也能以3D列印,顯示無限大的多樣化應用潛力。朱秋龍說,金屬3D列印不須開模,適合少量生產、速度更快,將拓展航太、光電及工業產品零件的精密應用。
運用技術利基
擴大領先優勢
海綿金屬又稱發泡金屬,是保來得的另一項新產品。顧名思義,是如同海綿般含有泡沫氣孔的特種金屬材料,具有孔隙小、孔隙率高(密度小)、散熱性好、吸音性好、電磁屏蔽等特點;多孔結構隨著孔隙大小、數量、均勻度、連通性影響其性能,若應用於智慧手機,具有散熱及結構保護功能。保來得的粉末冶金技術,是發展海綿金屬的一大利基。
保來得為賓利、保時捷等歐洲高級車的正廠零件長期供應商,年訂單超過6億。電動車逐年增加,依市調統計,直到2035年,燃油車及油電車仍有54%比例,保來得專攻e-VVT節能引擎零件,需求仍很可觀。保來得從汽車引擎件做到飛機引擎固定環冶金零件,通過AS9100認證及開模測試,將應用於波音、空中巴士。
日本保來得為全球第三大粉末冶金集團,明年底將啟用新廠。台灣保來得為台灣業界龍頭,領先差距持續擴大。去年營收70.3億元,創成立54年以來新高,今年因大環境影響微幅下滑,明年重拾成長力道,並一路直奔百億,為2025年的營收目標。朱秋龍說,因應未來訂單需求,3年內建廠及設備投資上看30億,明年新設備已下定,2024年大噴發。
保來得海外工廠也同步擴張,揚州保來得今年邁入30年,明年底將完成遷廠,廠區從3萬坪增至5萬坪。7年前設立印度廠,持續投資,累計已達15億,明年正式步入獲利。
協會理事長邵俊中表示,台灣粉末冶金產業發展超過一甲子,協會成立41年,去年因疫情停辦40周年慶祝大會,今年補辦並頒發40周年傑出貢獻獎。現場播放40周年回顧影片,記錄發展過程的重要里程碑。
前理事長朱秋龍擔任貴賓致詞,榮譽理事張文成及黃坤祥發表大會專題演講。研討會由秘書長劉景軒與副秘書長張晃暐共同主持「新穎及功能材料」場次,邀請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廖世傑、中鋼公司洪永熊、秀波電子簡誌良、大同大學機械與材料工程學系翁苡慈與陳品璇,以及中正大學物理系張晃暐專題演講。
常務理事李輝隆主持「粉末冶金及模具材料」場次,邀請中科院材料暨光電研究所廖健鴻及林昭宇、台灣保來得許家銘、德商DORST陳偉毅、台灣何格納斯發表專題演講。
第二天由理事鄭婷勻主持「粉末冶金射出成形(MIM)」場次,邀請晟銘電子李鑫、德商阿博格機械台灣分公司陳勝興、居磁工業胡立榮、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陳溪山專題演講。副理事長陳貞光主持「積層製造」場次,由高雄科技大學模具系蔡孟修,台灣何格納斯范存德、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賴宏仁、臺北科技大學材料及資源工程系吳明偉專題演講。(翁永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