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未)公司新聞
集保結算所近日公布2020年基金投資市場回顧,指出台灣投資人對於基金投資的熱情不減,特別是對於境外基金和境內ETF的關注。透過集保的「基金資訊觀測站」(www.fundclear.com.tw),投資人可以查詢到最新的基金統計資訊,作為投資參考。
根據觀測站最新統計,截至2020年11月底,台灣投資人持有境外基金規模約新台幣3.6兆元,其中固定收益型基金和平衡型基金最受歡迎,分別佔49.7%和14.7%。在境外基金中,前三檔基金合計規模超過新台幣9,000億元,佔整體規模約25%,這三檔基金皆為月配級別,顯示穩定月配息仍是投資人的首要選擇。
境內基金方面,指數股票型基金(ETF)規模佔境內基金市場的39.7%,其次是貨幣市場型基金(22.2%),固定收益型基金則佔15%。2020年全球股市震盪,投資人積極調整投資組合,近半年來申購基金以股票型為主,整體市場有49.7%係申購股票型基金,固定收益型佔比下降至37.8%。
在境內基金申購方面,近半年來ETF申購金額佔比從去年的43.4%下降至27.2%,而貨幣市場型基金申購佔比則上升至55.9%。這些數據都顯示,投資人正逐漸調整投資組合,以應對全球股市的波動。
集保也提到,為滿足新世代小資族的需求,基富通、鉅亨、中租等基金銷售平台透過網路銷售基金,提供手續費便宜、商品數量多等優勢,並不定期舉辦手續費優惠活動,成為許多人投資基金的首選管道。投資人若能善用這些平台並結合基金資訊觀測站的信息,可以輕鬆進行理財,為年終獎金創造美好未來。
台北市政府北門郵局都更案確定,將成為台灣新證券金融大樓所在地!攸關證交所、櫃買中心、期交所及集保結算所的「F4」大樓,以及金管會都將遷入此處。證交所董事長許璋瑤透露,中華郵政公司將擔任都更實施者,F4計劃購買至少六成股份。由於土地及房價的攀升,加上新建大樓將使用高檔建材,F4預計將投資二、三百億元進行建設。北門郵局占地超過4,300坪,將成為台灣近年來最大的都更案。許璋瑤強調,這將是台灣資本市場實力的象徵,有助台灣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預計二、三年內開始動工,六年後完工,讓F4及金管會得以合署辦公,提升行政效率。
新的一年來了,讓我們來回顧一下2020年的基金投資市場,看看哪些基金最受到台灣投資人的青睞。有興趣的投資人可以透過集保結算所的「基金資訊觀測站」來查詢相關資訊,這可是選擇投資基金的關鍵指南針呢!根據觀測站最新的境外基金統計數據(截至2020年11月底),台灣人們對境外基金的持有規模已經達到了3.6兆元的新台幣。其中,固定收益型基金和平衡型基金最受歡迎,分別佔持有比率的49.7%和14.7%。 來看看最受歡迎的境外基金吧!我們發現,國人持有的前三檔境外基金合計金額已經超過了9,000億元,這占了整體境外基金規模的大約25%。這三檔基金都是月配級別的,看來穩定的月配息仍然是台灣投資人的不二選擇。 再來看境內基金,ETF的發行規模佔了境內基金市場的39.7%,其次是貨幣市場型基金(22.2%),而固定收益型基金則佔了15%。2020年全球股市波動不斷,投資人也相應地調整了自己的投資組合。在過去半年中,台灣投資人申購的基金中,股票型基金已經佔了半數。具體來說,2020年11月的申購數據顯示,有49.7%的申購金額流向了股票型基金,而固定收益型基金的占比則從去年的40%左右下降到了37.8%。 至於境內基金,ETF的申購金額只佔了全部申購金額的27.2%,比去年整年的43.4%明顯下降。到了2020年11月,國人申購境內基金的類型中,貨幣市場型基金仍然佔據主導地位(55.9%),而ETF的占比已經降至15.8%,股票型基金的占比則逐漸上升。 現在,台灣有基富通、鉅亨、中租等三家知名的基金銷售平台,這些平台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人。集保結算所指出,只要投資人善用網路銷售平台,並結合基金資訊觀測站提供的資訊,就能輕鬆進行理財,為年終獎金打造一個光明的未來。
集保結算所今公布2020年基金投資市場回顧,指出投資人對基金市場的關注與投資態度。根據集保資料顯示,2020年台灣投資人對境外基金的需求持續增長,境外基金規模達到約3.6兆元,其中固定收益型基金與平衡型基金受到廣大投資人的青睞,分別佔49.7%與14.7%。境外基金中,前三大基金合計規模超過9,000億元,佔比約25%,且這些基金均提供穩定的月配息,成為投資人的首選。
至於境內基金市場,指數股票型基金(ETF)佔據市場39.7%的規模,其次是貨幣市場型基金(22.2%)和固定收益型基金(15%)。隨著全球股市的波動,投資人積極調整投資組合,股票型基金申購金額逐漸上升,2020年11月已有半數申購金額流向股票型基金,顯示投資人對市場的積極態度。
集保結算所也提到,近半年來ETF申購金額較去年整年大幅下降,顯示投資人對不同基金類型的偏好有所變化。而貨幣市場型基金申購比例上升,則反映了投資人對穩健投資的關注。
為滿足新世代小資族的需求,集保結算所與基富通、鉅亨、中租等基金銷售平台合作,透過網路銷售基金,提供手續費優惠和多元化的基金商品,成為投資人理財的首選管道。集保結算所呼籲投資人善用這些平台和基金資訊觀測站,為自己的年終獎金規劃一個光明的未來。
台灣金融中心再升級!「F4」決定落腳北市北門郵局都更案,金管會同樣計劃遷移進駐!證交所董事長許璋瑤於5日首次透露,北門郵局都更案確定由中華郵政公司擔任都更實施者,F4計劃購買至少六成股份。這項計劃將需要超過1.5萬坪的辦公空間,預計總投資金額將達二、三百億元。
許璋瑤表示,目前尚未確定購買價格,未來將由中華郵政公司進行招商,並由建築師和鑑價公司進行評估。北門郵局占地超過4,300坪,遠超過先前考慮的其他地點,將成為台灣近年來最大的都更案。若採用綠建築標準,則建築面積還可能增加。
證交所強調,北門郵局的獨立證券金融大樓將提升台灣資本市場的形象,對於吸引國外投資者來臨具有極大幫助。許璋瑤指出,中華郵政公司將於二、三年內開始動工興建,預計六年後完工,F4將與金管會共同辦公,這將大大提升行政效率。
許璋瑤強調,F4都希望擁有自己的辦公大樓,不再繼續承租。由於台股近年來表現亮眼,F4都累積了充足的自有資金,興建自己的證券金融大樓將是台灣資本市場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隨著土地及房價飆漲,加上未來新建大樓以高檔建材,F4合計可能 要斥資二、三百億資金。許璋瑤表示,目前都尚未談到價格,未來仍 需由中華郵政公司招商,包括建築師及鑑價公司等,至於未來要以多 少價格購入新的證券金融大樓,也要等鑑價結果才可確定。
證交所表示,北門郵局占地共4,300多坪(14.228平方公尺),比 之前相中的多筆地都大,以早先談的空軍活動中心900多坪占地來說 ,腹地十分廣大,未來台灣將擁有獨立的證券金融大樓,不但門面好 ,接待國外貴賓也不失禮,更是顯示台灣資本市場實力的重要指標, 有助台灣成為國際金融中心。
相關人士推估,以北門郵局腹地4,300多坪來看,至少可以蓋2萬坪 以上,將是台灣近年來最大的都更案;若是蓋綠建築則有獎勵容積等 ,可蓋的建坪有機會更多,但仍有待建築師設計及各單位開會溝通討 論才可確定;以F4加上金管會合署辦公,預估最少需要1.5萬坪辦公 場地。
許璋瑤表示,北門郵局都更案已確定,中華郵政公司擔任實施者, 預計將於二、三年內開始動工興建,預計六年後興建完成,F4就可合 署辦公,金管會也將從板橋遷移回一起辦公。這等於是多年來在新北 市、與中央遠離辦公的金管會,終於可以回到台北市,並且與所管轄 的四大證券周邊單位一起辦公,有助提升行政效率。
許璋瑤強調,F4都想要擁有自己的辦公大樓,不希望再承租,幾經 商談後,敲定F4都將出資買自己的辦公處所。台股近年來表現亮眼, F4都有亮眼獲利表現,去年獲利可望同步繳出創高獲利表現,這四大 證券周邊單位早已累積充足的自有資金,希望興建自己的證券金融大 樓的案子能趕快底定,期許台灣資本市場再進入另一個新里程碑。
依據基金資訊觀測站境外基金最新統計資訊(至2020年11月底), 國人持有境外基金規模達新台幣約3.6兆元,大多數投資人還是喜愛 每月配息的固定收益型基金或平衡型基金,持有比例分別為49.7%及 14.7%,而國人持有前三檔境外基金合計已逾新台幣9,000億元,佔 整體境外基金規模約25%,且該三檔基金皆為月配級別,顯示穩定月 配息基金仍是國人的最愛。境內基金部分,投信發行指數股票型基金 (ETF)的規模佔境內基金市場的39.7%,其次是貨幣市場型基金( 22.2%),再來是固定收益型基金(15%)。
2020年全球股市震盪劇烈,投資人也積極調整投資組合,近半年來 國人申購基金已逐漸轉以股票型為主,統計2020年11月申購金額來看 ,前十檔基金已有半數為股票型基金,而整體市場有49.7%係申購股 票型基金,固定收益型佔比下降至37.8%,顯示投資人調整投資組合 改以較積極的股票型基金為投資標的。
境內基金部分,近半年來ETF之申購金額僅佔境內基金全部申購金 額之27.2%,較去年整年43.4%顯著下降,統計2020年11月國人申購 境內基金類型雖以貨幣市場型基金為主(55.9%),惟ETF已降至15 .8%,而股票型(13.1%)佔比則有逐漸上升的現象,境內外基金申 購的最新變化,皆顯示近期投資人已逐漸調整投資組合,以面對全球 股市震盪劇烈的現象。
集保表示,因應新世代小資族的需求,目前已有基富通、鉅亨、中 租這三間基金銷售平台,透過網路銷售基金,不僅以手續費便宜,基 金上架商品數多為訴求,更不定期舉辦手續費優惠活動,成為許多人 投資基金的首選管道,如能善用這些網路銷售平台並輔以基金資訊觀 測站取得相關資訊,都能輕鬆理財,為年終獎金變出大好未來。
基金資訊觀測站境外基金最新統計(至2020年11月底)顯示,目前國人持有境外基金規模達新台幣3.6兆元,大多數投資人還是喜愛每月配息的固定收益型基金及平衡型基金,持有比率分別為49.7%及14.7%。
國人持有前三檔境外基金合計金額已逾9,000億元,占整體境外基金規模約25%,且該三檔基金皆為月配級別,顯示穩定月配息基金仍是台灣投資人的最愛。
至於境內基金,投信發行ETF規模占境內基金市場的39.7%,其次是貨幣市場型基金(22.2%),再來是固定收益型基金(15%)。
2020年全球股市震盪劇烈,投資人也積極調整投資組合。半年來,國人申購基金已逐漸轉向股票型。統計2020年11月申購金額,前十檔基金已有半數為股票型基金。整體來看,有49.7%申購股票型基金,固定收益型占比下降至37.8%。
至於境內基金,半年來ETF申購金額僅占境內基金全部申購金額的27.2%,較去年整年43.4%顯著下降。到2020年11月,國人申購境內基金類型仍以貨幣市場型基金為主(55.9%),ETF已降至15.8%,股票型(13.1%)占比則逐漸上升。
國內目前已有基富通、鉅亨、中租等三家基金銷售平台,投資人愈來愈多。集保指出,投資人如能善用網路銷售平台並輔以基金資訊觀測站取得相關資訊,可望輕鬆理財,為年終獎金變出大好未來。
台灣集保結算所作為國家重要的基礎設施提供者,為了提升對應災害的應變能力,並確保服務不會因為意外事故而中斷,不斷努力提升自身的備援機制。最近,集保結算所宣布成功通過ISO 22301營運持續管理系統的驗證作業,取得了國際標準的認證,這意味著該機構在保障市場穩定運作和維護投資人權益方面又進步了一步。 作為證券、期貨及票券市場的大後台,集保結算所負責完成當日市場交易的結算交割,並確保所有資料的完整性和正確性。自2019年底開始,集保結算所積極規劃並導入ISO 22301營運持續管理系統,經過一年的努力,於2020年12月1日通過了英國標準協會(BSI)的驗證,正式取得「ISO 22301:2019營運持續管理系統」的國際標準認證。 導入ISO 22301營運持續管理系統,讓集保結算所能夠更深入地探討標準是否符合其組織的要求,有效控制可能威脅運營的風險。這種系統的引入,能夠讓組織在面對變故時做出更快速的應變,並提升基礎設施和核心功能的耐災能力。在發生中斷事故時,集保結算所可以迅速啟動回復機制,確保證券、期貨及票券市場的重要業務得以正常進行。 總經理朱漢強表示,導入ISO 22301營運持續管理系統對於預防未來可能遇到的營運威脅、強化危機處理機制,以及維持主要業務的運營能力,具有顯著的效益。
台灣集保結算所連續11年舉辦愛心捐血公益活動,今年活動再創佳績,單日捐血量超過200袋,累積捐血量達542,250cc,血袋捐贈金額高達新臺幣920萬元。總經理朱漢強親自捐血,強調「利他共好」的核心價值,並積極投入公益,推動偏鄉教育、關懷社會弱勢。此外,集保結算所還舉辦愛心義賣活動,並發起愛心捐款及老人年菜勸募,將所得全數捐予社福機構,展現企業對社會的責任與關懷。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作為國家重要的基礎設施提供者,近期為了加強對抗天災人禍的應變能力,並確保服務不會因故中斷,進一步建立了完善的備援機制。為此,集保結算所已成功通過ISO 22301營運持續管理系統的驗證作業,並獲得了國際標準的認證。這項認證不僅提升了集保結算所的服務品質,同時也為投資人權益的保障以及市場穩定運作提供了堅實的後盾。 作為證券、期貨及票券市場的「大後台」,集保結算所負責當日市場交易的結算與交割,並確保資料的完整性和正確性。自2019年底開始,集保結算所積極規劃導入ISO 22301營運持續管理系統,經過一年的努力,於2020年12月1日通過了英國標準協會(BSI)的驗證,正式取得「ISO 22301:2019營運持續管理系統」的國際標準認證。 導入ISO 22301營運持續管理系統,讓集保結算所能夠更深入地了解標準要求,有效控制可能威脅運營的風險。這樣的準備使得組織在面對變故時能夠快速應變,提升基礎設施和核心功能的耐災能力。總經理朱漢強強調,導入此系統的效益在於預防未來可能發生的營運威脅,並強化危機處理機制,同時確保主要業務的運營能力不受影響。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台灣各地血庫存量常常緊張,為保證醫療品質,<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已連續11年舉辦愛心捐血公益活動,呼籲員工攜手加入捐血行列,展現企業關懷與社會責任。總經理朱漢強親自捐血,強調「利他共好」的企業核心價值,並透過培養金融人才、推動偏鄉教育、關懷弱勢等公益活動,實現社會永續發展。今年捐血活動吸引超過200袋血液捐贈,累計參與人次超過2,100,捐血量達542,250cc,血袋捐贈金額高達新臺幣920萬元。此外,集保結算所還舉辦愛心義賣,並與多個社福機構合作,將所得全數捐出,展現企業對社會的貢獻。
集保結算所基於證券、期貨及票券市場的大後台,完成當日市場交易的結算交割,並確保資料完整性及正確性,以維護投資人權益,自2019年底開始積極規劃導入ISO 22301營運持續管理系統,歷時一年於2020年12月1日通過英國標準協會(BSI)驗證作業,取得「ISO 22301:2019營運持續管理系統」國際標準認證。
藉由導入ISO 22301營運持續管理系統,深入探討該標準符合組織要求,有效控管威脅營運的風險,可讓組織應變更快速,提升基礎設施及核心功能耐災能力,確保辦理所屬證券、期貨及票券市場重要業務,在中斷事故發生時可即時啟動回復機制。
集保結算所總經理朱漢強表示,導入ISO 22301營運持續管理系統,其效益在預防未來可能面臨的營運威脅,強化危機處理機制及維持主要業務營運能力。
集保結算所總經理朱漢強也親自登上捐血車捐血,他表示,「利他共好」是集保結算所的核心價值,於多元化營運的同時,透過培育扶植未來金融人才、推動偏鄉教育及關懷社會弱勢等三大方向積極投入公益,包括辦理大專生金融就業公益專班、與各地家扶中心共同舉辦親子關懷活動、贊助偏鄉學校課輔才藝計畫、贊助基層學校射箭、羽球等體育項目,以及此次長期舉辦的愛心捐血活動,希望讓更多人了解企業公益之道,也促進社會永續共榮成長。
集保結算所11年來連續舉辦愛心捐血暨血袋捐贈活動,此次捐血活動更是受到附近公司行號員工的熱情回響,單日捐血量超過200袋,為冷冽的寒冬注入一股暖流,集保結算所捐血活動舉辦迄今,統計已超過2,100人次熱情參與,累積捐血量達542,250cc,血袋捐贈累計金額更高達新臺幣920萬元,捐血中心每年均頒發年度特殊貢獻單位獎項表揚集保結算所。
值得一提的是,每年歲末,集保結算所慈心社配合捐血活動,也同步發起愛心義賣活動,今年義賣活動共邀請唐氏症基金會、台灣肯納自閉症基金會、心路基金會、勵馨基金會、台北市自閉兒社會福利基金會、勝利身心障礙潛能發展中心、伊甸基金會及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等團體親自設攤參與,除了義賣活動外,集保結算所另外也發起愛心捐款及華山基金會老人年菜勸募活動,義賣所得及募款收入全數捐予社福機構。(項家麟)
教育部體育署近日盛大舉辦了109年度第12屆「體育推手獎」表揚典禮,其中,台灣的知名企業——<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因為對體育發展的積極貢獻,榮獲「體育推手獎」贊助類銅質獎殊榮。這個榮譽由集保結算所副總經理景廣俐代表領取,這對集保結算所來說,是對其長期關懷台灣體育發展的肯定,也為其注入了新的動力。 體育事業的發展,絕不是單靠政府的力量就能達成的,它需要民間企業、團體和個人的共同參與。集保結算所深刻體會到這一點,從103年起,它就開始展開體育亮點計畫,並陸續贊助偏鄉學校的射箭、羽球及足球等競技項目運動訓練學習計畫。這樣的行動,旨在支援基層學校運動發展,讓那些來自弱勢家庭的學童也能有更好的器材和更多的參賽機會。 景廣俐副總經理表示,集保結算所自107年起,還主辦了集保盃射箭聯誼賽,為小選手們提供了一個互相切磋、上場學習的交流平台。這些小選手們在比賽中表現出色,不論是全國比賽還是國際賽事,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是集保結算所長期耕耘的結果。 除了培育選手,集保結算所還長期贊助偏鄉學校小選手出國比賽的經費,讓他們能夠無後顧之憂,專注於比賽。同時,集保結算所也支持補助學校及團體舉辦各類體育活動或競賽,以此來推動全民運動風氣,鼓勵全民規律運動,讓運動成為全民的生活一部分。這些努力,不僅讓國人的生活更健康、更精彩,也以企業的力量號召更多人支持台灣體育,成效顯著,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和肯定。
教育部體育署最近辦了一場盛大的「體育推手獎」表揚典禮,頒發了109年度第12屆的獎項。其中,我們的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因為對體育事業的熱心支持,獲得了「體育推手獎」贊助類銅質獎殊榮。這個榮譽是由我們的副總經理景廣俐代表我們集保結算所來領的,這讓我們對台灣體育的關懷又增添了新的動力。 體育事業的發展,不僅需要政府的資源投入,更需要民間企業、團體和個人的參與。我們集保結算所深諳此理,從103年開始,我們就開展了體育亮點計畫,我們陸續贊助了偏鄉學校的射箭、羽球和足球等競技項目,我們希望透過這些支援,讓那些來自弱勢家庭的學童們也能有更好的器材和更多的參賽機會。 景廣俐副總經理提到,我們自107年開始主辦集保盃射箭聯誼賽,這個賽事讓小選手們有機會互相切磋、學習成長。這些小選手們在比賽中表現亮眼,不論是全國比賽還是國際賽事,都為台灣爭光,這是我們長期耕耘的成果。 我們集保結算所不僅培育偏鄉學校的小選手,還贊助他們出國比賽的經費,讓他們無後顧之憂,全心投入比賽。同時,我們也支持學校和團體舉辦各種體育活動和競賽,這不僅能帶動全民運動風氣,還能鼓勵大家規律運動,讓運動變得全民化,讓我們的生活更健康、更精彩。我們以企業的力量號召更多人支持台灣體育,這些努力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和肯定。
體育事業的發展,除政府單位的資源挹注與推動外,同時也需要民間企業、團體及個人投入,與政府攜手共創國家體育進步的動力。集保結算所有感於體育發展的重要性,投入體育基礎扎根,自103年起展開體育亮點計畫,陸續贊助偏鄉學校射箭、羽球及足球等競技項目運動訓練學習計畫,期藉支援基層學校運動發展,讓弱勢家庭學童,能有更好的器材與更多的參賽機會。
景廣俐表示,為關懷贊助學校的小選手,集保結算所自107年起主辦集保盃射箭聯誼賽,集結小選手,提供互相切磋、上場學習的交流機會。小選手們也積極上進,爭取榮耀,不管在全國或國際性比賽,都拿到佳績,是集保結算所長期耕耘的最大成就。
集保結算所長期培育偏鄉學校小選手、贊助出國比賽經費,讓選手無後顧之憂,共同為台灣爭光。同時支持補助學校及團體舉辦各類體育活動或競賽,藉以帶動全民運動風氣,鼓勵全民規律運動、讓運動全民化,國人生活更健康、更精采,並以企業力量號召更多人士支持台灣體育,成效卓著、贏得肯定。(項家麟)
臺灣證券交易所與臺灣集保結算所攜手,為落實資本市場發展藍圖,強化國際交流,特別與蒙古金管會、財政部等當地證券市場關鍵單位合作,於18日舉辦了「臺蒙資本市場業務交流視訊研討會」。會議中,兩岸互動熱絡,共同探討了結算交割制度等實務問題。
臺灣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與臺灣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修銘代表臺灣,與蒙古證券產業重要單位進行會談。簡立忠強調,雖然今年全球COVID-19疫情對各國資本市場造成影響,但臺灣仍透過數位會議的方式,不斷提升國際能見度,並與蒙古進行業務交流,共同學習經驗。
自2002年起,臺灣證交所與蒙古交易所便建立友好合作關係,並持續提供各項教育訓練課程及人員交流。林修銘表示,作為亞太地區集保組織副主席,他一直致力於推動會員間的交流,並樂見蒙古結算所及蒙古集保公司成為亞太集保組織會員,共同為亞洲資本市場發展盡力。
臺股加權股價指數在12月初創下新高,集保e存摺突破169萬戶,這些數據都顯示臺灣資本市場的健全基礎建設與蓬勃發展。證交所表示,未來將持續配合政府政策,積極推動國際合作,掌握全球資本市場最新趨勢,並於國際舞台上展現臺灣市場多元創新之優質形象。
研討會上半場由臺灣證券交易所總經理簡立忠及臺灣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修銘代表,與蒙古證券產業之重要單位進行首長會談,下半場則以結算交割制度為主軸進行實務研討。
證交所表示,此次會議緣於蒙古證券市場今年年初推動T+2日結算交割周期,期藉由雙方業務交流瞭解臺灣的成功經驗,籌辦過程中雖受全球COVID-19疫情影響,而無法進行實體會議,但藉數位方式舉辦雙方線上會議,除了讓國際交流不致中斷,也達到持續提升臺灣資本市場國際能見度。
臺蒙資本市場長期以來一直保持友好關係,蒙古交易所與臺灣證券交易所,於2002年即簽署合作備忘錄,蒙古結算所及蒙古集保公司二家公司前身-蒙古結算及集保公司,亦曾分別與臺灣證券交易所及臺灣集保結算所簽訂合作備忘錄。
證交所表示,雙方在良好合作基礎下,臺灣自2002年起即持續提供蒙古交易所、蒙古結算所、蒙古集保公司上市、交易、結算、監視、電腦系統、帳簿劃撥等業務之教育訓練課程,並辦理人員交流。2014年更由金管會率團赴蒙古,協助該國建立興櫃制度、存款保險和金融人才培訓。
簡立忠指出,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各資本市場應變以適應新常態。我國於疫情期間不僅提出應變方案,並持續推出各類資本市場興革措施,如逐筆交易、公司治理藍圖3.0、盤中零股交易等,俾確保市場穩定性、提升市場效率及增加投資人參與度。臺蒙市場於今年均推出新措施,成功跨越疫情阻礙,化危機為轉機,持續帶領資本市場升級。
林修銘亦表示,身為亞太地區集保組織(ACG)副主席,一直致力在推動會員間的交流、建立溝通平台、深化彼此的關係。蒙古結算所及蒙古集保公司,均為亞太地區集保組織會員,很高興能有這次的機會與其分享臺灣的成功經驗。在全球經濟受COVID-19疫情影響下,促進資本市場正向發展的活動更顯得特別有意義,期望能與蒙古一起為更健全的亞洲資本市場盡一份心力。
台股加權股價指數12月初突破一萬四千點創新高;集保e存摺突破169萬戶並持續成長。健全資本市場基礎建設及今年推逐筆交易與盤中零股交易均有助臺灣證券市場蓬勃發展,提升效率並推廣普惠金融。
證交所表示,透過此次的國際交流,臺灣的成功經驗再次揚名海外,未來將持續配合政府政策,積極推動國際合作,掌握全球資本市場最新趨勢,並於國際舞台上展現臺灣市場多元創新之優質形象,強化臺灣在國際資本市場的地位。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近期公布的資料顯示,台股市場投資熱度持續攀升,其中,國泰投信發行的「國泰台灣5G+」(00881)ETF表現特別亮眼。該ETF在上市短短兩天內,募集累積超過2.3萬名投資者,人氣狂飆至超過5萬人,創下台股ETF上市以來的紀錄。這股熱潮也使得國泰投信的受益人數突破28萬人,對ETF投信排名產生顯著影響。 在國泰台灣5G+之前,國泰投信發行的「國泰永續高股息ETF」曾一度將受益人數推升至17萬人,與總受益人排名第二的富邦投信並列。雖然「國泰永續高股息ETF」近期人氣有所下滑,但「國泰台灣5G+」的崛起迅速補充了這一空缺,預計將確立國泰投信在受益人排名上的第二位。 此外,中信投信的「中信中國50」、統一投信的「統一FANG+」也表現出色,分別吸引超過1.6萬人和3,000名投資者,總受益人數分別達到3,627人和1.4萬人,晉升至總受益人排行第六和第八名。這三家投信的共通點在於,都靠著股票型產品成功抓住今年股市大漲的機會,並利用集團和通路優勢,創造出前所未有的行銷成果。 今年台股市場交易熱絡,人氣不減,國泰投信新基金「國泰台灣5G+」的發行,更是引發了一波「新超越舊」的火爆行情。根據集保結算所統計,國泰台灣5G+現有投資者超過5.11萬人,在上市櫃ETF中排名第八,緊追元大臺灣ESG永續的5.9萬人。國泰投信總受益人數也達到28.2萬人,超越富邦投信的27萬人。與去年底相比,國泰投信受益人數大增22萬人。中信和統一投信的受益人數也分別增長6,014人和3,106人,在總受益人成長排行中名列前茅。而元大投信以34萬人的總受益人數,繼續保持市占率龍頭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