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未)公司新聞
前者金總已確定,將就開發身分識別與認證系統,和台灣網路認證 公司攜手合作,助陣財金公司進入第二階段的個人資料開放階段,至 於後者,金總將透過與集保的合作,推動在開放API進入第二階段時 有更多的大數據資料庫資料可在金融業之間跨業分享。
在金管會指示之下,金融總會也將在今年底和集保公司一起合作舉 辦首屆的「監理科技黑客松比賽」,這也是國內黑客松大賽首度聚焦 在「金融監理」。
對與台網的合作,金融總會秘書長吳當傑說明,金融總會看好台網 在確保交易安全上可扮演關鍵角色,因此將利用金融科技園區的數位 沙盒環境,與台網公司進行合作。
目前證交所為台網的最大股東,台網在開發認證憑證及TWID等為其 目前主要業務。吳當傑指出,開放銀行API在邁入第二階段「消費者 資訊查詢」,與第三階段「交易面資訊」,將會有更多金融機構與新 創合作的場景,但對於客戶資料的保護與信賴,及資安防護難度也會 受到更多挑戰,而專門進行身份認證的台網公司,在個資相關的資安 防護將發揮把關的功能。
根據金融總會等相關單位對開放API第二階段的合作架構規劃,分 成前台、中台、後台,財金公司負責後台的跨業平台架構,中台則由 銀行與合作的TSP業者負責,至於前台關於消費者的身分認證,則由 台網公司來挑樑。
除和台網公司合作,金融總會在推展開放API上,也將和集保公司 進行合作。吳當傑也對集保公司參與開放API的重要性分析,集保公 司擁有證券、票券數據資料庫,與未來大數據結合緊密相關,金融總 會將協同合作,利用這些資料庫數據,開發智能理財等相關技術,從 銀行進而擴充到證券等相關產業,將目前「開放銀行API」從銀行業 ,再逐漸擴及證券、期貨及保險等銀行業之外的其他金融相關產業, 達到「開放金融」(Open Finance)能跨金融業別分享的實質目標。
大同在6月30日召開股東會改選,市場派股東表決權遭刪除,引爆爭議,金管會在當天就表示,將請集保瞭解並查核相關股務作業,大同公司若違反股務處理準則第6條,有關股務內控制度規定,將處分公司不得再自辦股務。金管會在收到集保公司的調查報告後,在7月3日依程序函請公司陳述意見,通常金管會在作出處分前,都會給公司陳述意見機會,原則上是七天。
公司如果仍未提出陳述意見?官員表示,若不提出意見,等於自動放棄說明機會,金管會還是會依規定作出處分。大同公司一旦被停自辦股務後,就必須委託第三方辦理股務,這也將創史上首例。
另,外傳前立委黃國昌將退出大同公司獨立董事改選一事,黃國昌回應,此係誤解,他原意在於發掘公司治理的亂象、凸顯公司治理敗壞的問題才是關鍵。
台灣集保中心(簡稱集保)近期對上市櫃公司的股務管理進行重點檢視,針對近期引起社會關注的大同公司股東會損及股東權益事件,集保總經理朱漢強提出三大措施,並強調將積極與相關單位溝通,共同確保股東權益不受損害。
朱漢強指出,目前台灣有77家上市櫃公司自辦股務,其中17家為單一公司自辦,多為金控或知名電子業,另外15家集團企業共60家母子公司採集團自辦股務,如台塑、裕隆等。但就影響股東權益而言,目前只有大同公司出現重大問題。
針對此問題,朱漢強表示,集保將首先蒐集國外相關資料,並與學者專家及自辦公司進行溝通,以尋求最佳解決方案。此外,集保也將與證交所、投保中心等機構合作,共同研議如何提升上市櫃公司股務管理的水準。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則表示,大同公司股東會損及股東權益事件,讓人質疑為何不能對大同祭出立即導正措施。黃天牧承諾,將要求證交所、投保中心等舉行專家學者諮詢會議,並蒐集國外作法等,三個月內整理未來修法的雛型或方向。
金管會也將兵分多路進行後續補強或制度改革,除了研議是否修證交法等相關法規,讓金管會有立即導正措施外,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表示,將修規章擬增定「重大違反公司治理原則致生損害股東權益之負責人」不得擔任初次上市公司負責人,若出任有經營權異動的新任負責人,該公司會被變更交易方式,被上市公司併購的未上市公司負責人,違反此行為,則不予同意此購併案。
台灣集保公司近期對上市櫃公司的股務自辦情況進行了檢視,針對77家自辦股務的公司進行評鑑。這些公司中,包括17家單一公司自辦,如金控、電子業等,以及15個集團企業共60家公司,如台塑、裕隆、長榮及宏碁等集團。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公司自辦股務大多是在2012年前,2013年後新上市櫃公司則不能自辦,必須委外辦理。 在這77家自辦股務的公司中,只有大同公司曾因影響股東重大權益而受到關注。集保公司總經理朱漢強在記者會上表示,未來是否全面強制股務委外,集保將先蒐集國外資料,並聽取學者專家意見,與自辦公司進行溝通。此外,集保也研議對這些自辦公司每三年進行評鑑,一旦發現有影響股東重大權益的情況,就要求委外辦理。 對於電子投票結果的公告,朱漢強提到,目前結果是在股東會當天現場公告,未來則考慮在股東會前一天公告,以提升資訊透明度。另外,依現行規定,持股3%以上股東或投保中心,可在停止過戶開始日十天前,向集保申請代辦股務。這意味著,在大同自辦股務被取消前,市場派若要自行召集股東臨時會改選,也可依此規定申請股務委外辦理。
集保公司總經理朱漢強昨(9)日在金管會記者會表示,目前股務自辦的上市櫃公司有77家,其中17家是單一(公司)自辦,有金控、電子業。
另還有15個集團企業共60家公司,是集團自辦,包括台塑、裕隆、長榮及宏碁等集團,這些公司自辦都是在2012年前,2013年後新上市櫃公司就不能自辦,須委辦了。
朱漢強說,五年來這77家有重大影響股東權益的只有一家,就是大同。
對於未來是否全面強制股務須委外,他表示,集保會先蒐集國外資料,並聽取學者專家意見,也會跟這些自辦公司溝通。集保並研議對這些自辦公司每三年進行評鑑,若有影響股東重大權益就要委外。
除此,電子投票結果目前是在股東會當天現場公告,未來研議在前一天就對外公告等。
此外,依現行股務規定,對於股務自辦公司,持股3%以上股東或投保中心,可在停止過戶開始日十天前,向集保申請代辦股務。換言之,在大同自辦股務被取消前,市場派若要自行召集股東臨時會改選,也可依此規定申請股務委外辦理。
大同股東會後,金管會兵分多路進行後續補強或制度改革,除了研 議是否修證交法等相關法規,讓金管會有立即導正措施外,證交所總 經理簡立忠表示,將修規章擬增定「重大違反公司治理原則致生損害 股東權益之負責人」不得擔任初次上市公司負責人,若出任有經營權 異動的新任負責人,該公司會被變更交易方式,被上市公司併購的未 上市公司負責人,違反此行為,則不予同意此購併案。
集保總經理朱漢強也提出三大措施,一是目前有77家上市櫃公司自 辦股務,其中17家是單一公司自辦,即金控或知名電子業,另外有1 5家集團企業共60家母子公司,採集團自辦股務,如台塑、裕隆等, 但出現影響重大股東權益就只有大同一家。面對外界建議收回自辦股 務,將先蒐集國外資料,與學者專家、自辦公司溝通。
集保結算所啟動109年人才招募計畫,預計釋出27個職缺,邀請跨領域菁英加入!這家以金融創新為核心的機構,不僅服務範圍廣泛,涵蓋權益證券、債券、基金及期貨,還提供多元數位服務,像是集保e存摺、股東e票通等。集保結算所鼓勵員工以數位科技思維,從客戶角度解決問題,積極導入敏捷式開發與機器人流程自動化,以創新方法提升效率。他們還建置了大數據分析應用平台,為主管機關提供數位監理服務。集保董事長林修銘強調,集保是金融大數據中心,將持續推動數位金融服務,並與資本市場共融共好。想了解詳細徵才資訊,請上證基會網站或集保網站查詢。
集保結算所服務的範圍,除權益證券外,亦已跨足固定收益的債票 券、基金及期貨,並建置集保e存摺、股東e票通電子投票平台、跨國 投票(STP)、基金平台、防制洗錢、公司負責人及主要股東資訊申 報平臺,以及跨境保管等,運用金融科技提供多元數位服務。
集保結算所以金融創新促進產業發展與數位轉型,更鼓勵同仁改變 原有的思路,以數位化的思維,從客戶角度來解決問題。公司內部積 極導入敏捷式開發(Agile Development)與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 A),授權成立各種專案團隊,成員橫跨不同單位及世代,藉由新科 技、新方法及新觀念,跨域團隊討論和協作,優化內外部流程,力求 快速修正與產出。
例如持續優化手機e存摺App,整合跨界金融資產,打造最貼近投資 人的資產管理平台,近期更建置「大數據分析應用平台」,分析各證 券、票券業務資料,提供主管機關即時、視覺化數位監理平台服務。
集保董事長林修銘強調,集保是「金融大數據中心」,並以金融科 技為本,透過跨界、跨業、跨境的整合,推動資訊整合,創造資料最 大價值。面對市場的快速變化,集保將針對數位與資安領域積極前行 ,引進先進技術,來推動數位金融服務,同時也會本著與資本市場合 作共好共融的概念,公私協力建立金融科技服務生態系。詳細徵才資 訊,請參閱證基會網站(www.sfi.org.tw < http://www.sfi.org .tw > 、集保網站(www.tdcc.com.tw < http://www.tdcc.com. tw/ > 。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強調股東會召開程序重要性,質疑大同公司股東會決議合法性
近期,大同公司股東會召開過程引起廣泛關注,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以下簡稱「集保結算所」)對此表達了嚴肅的關注。集保結算所指出,公司召開股東會的合法性與公正性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基石,而大同公司股東會的召開程序及決議方法存在瑕疵。
根據集保結算所的說明,股東會應當是透明、公正的過程,不僅要確保股東的權益不受侵犯,還要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然而,在大同公司的股東會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
1. 召集程序瑕疵:集保結算所指出,股東會的召集程序存在瑕疵,可能影響了股東的權益。
2. 決議方法問題:決議方法的不當使用可能導致決議結果的合法性受到質疑。
3. 股權數未經查明:在涉有疑義的股權數未經權責單位查明認定前,即逕自剔除表決權,這種做法可能違反了相關規定。
集保結算所還指出,大同公司自辦股務的程序均由公司一手主導,股東在會中所提出的質疑均未獲得回應,這對於公司治理的整體提升是一大挫敗。
對此,集保結算所表示將嚴肅評估並視需要提起確認股東會決議無效或撤銷股東會決議之訴訟。同時,集保結算所也提醒大同公司,若股東會流程影響股東權益,違反相關規定,將向主管機關建議大同公司不得再自辦股務事務。
集保結算所強調,公司召開股東會,無論是股東親自出席或受託出席,公司都應發給表決票及選舉票。然而,在大同公司的情況中,公司在徵求人辦理報到時未發給表決票及選舉票,這已經嚴重影響了眾多委託出席股東的權益。
集保結算所的這番話,再次提醒了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也讓人們對於大同公司股東會的召開過程產生了更多的疑問。
金管會對大同股東會投票權限制發表四大聲明,強調不介入但要求公司遵守規定。大同行為被指「違背股東行動主義」,投保中心已在現場提出異議。金管會要求大同召開重訊說明會,並由集保儘快審核相關作業。若大同確定違反股務相關規定,將成為首家被處分不得再自辦股務事務的公司。大同股東若認為股東會有瑕疵,可依公司法尋求救濟。證期局要求大同召開重大訊息說明會,若說明不清楚,將依規定處置,包括罰款、變更交易等,甚至可能停止股票交易或終止上市。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指出,大同引用企併法27條規定限制投票權,但實際上,羅得投資、競電投資、三亞投資等已在2018年依證交法43-1條向金管會申報持股,共達11.02%。金管會對此提出四大認定,強調大同市場派已依規定進行資訊揭露及申報,並重申股東投票權是公司法賦予的權利。
知情官員直言,依企併法規定大股東持股逾10%應依證交法規定向金管會事先申報,若未申報,超過的部分沒有投票表決權,換言之,10%以內依然有表決權。至於傳言市場派股權含中資,官員指出,股權資金認定正由金管會調查中,在未做出行政處分前,不論外資或台灣投資人並無差別待遇,股東行使投票權均不受限制。至於市場派若以公司法第173條召開股東會,即持有3%以上股份股東請求召集股臨會,若董事會15日內不理會,可向經濟部提出,屆時經濟部是否同意?官員說,要視市場派提出的要件及必性是否充分而定。
此外,投保中心董事長邱欽庭指出,將審慎評估並視需要提起確認股東會決議無效或撤銷股東會決議之訴訟;集保則指出,已在第一時間向大同公司法務長及股務主管表示,若股東會流程影響股東權益,違反相關規定,將向主管機關建議大同公司不得再自辦股務事務。
集保:恐不得再自辦股務
投保中心指出,本次大同股東會之召集程序及決議方法均有瑕疵,已於股東會場表示異議,就涉有疑義之股權數未經權責單位查明認定前,即逕自剔除各該表決權,因該公司係自辦股務,相關程序均由公司一手主導,股東於會中所提出諸多質疑均未獲回應,此案例乃我國致力提升公司治理之最大挫敗,投保中心表達遺憾並嚴厲譴責。
集保結算所指出,關於公司召開股東會,無論是股東親自出席或受託出席,公司都要發給表決票及選舉票;另外,公司已公告徵求人資料,表示徵求人之身分已被認定,而公司又在徵求人辦理報到時不發給徵求股份之表決票及選舉票,此舉已經嚴重影響眾多委託出席股東的權益。
證期局也表示,證交所已要求大同要召開重大訊息說明會,若說明不清楚,會再限期解釋,若仍無法交待清楚,證交所將依營業細則及重訊查證暨公開處理程序,給予大同罰款、變更交易等處置,最重可能是停止股票交易或終止上市。
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表示,大同引用來限制部分股東投票權的理由,是用企併法27條的規定,但其實羅得投資、競電投資、三亞投資等在2018年5月18日及10月26日,二度依證交法43-1條向金管會申報持股,共達11.02%。
因此金管會亦有四大認定,一是大同市場派有依證交法進行相關資訊揭露及申報,符合法規;二是證交法43-1條並沒有限制股東權的規定;第三是無論企併法、證交法或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投資人是否為未經核准投資的陸資,任何法規的解釋都不應由大同公司來認定,即股東會現場「就應給股東表決權與選舉票」;第四是股東投票權不是「私權」,是公司法賦予股東的權利。
【台灣金融新聞】為了更有效防制短線交易,台灣集保平台即將對境外基金進行資訊傳送優化。根據最新消息,集保平台將透過系統將短線交易資料直接傳送至在台灣的總代理人,這將為銀行業提供更簡便的資料提供方式,降低人工作業的疏漏風險。 目前,境內基金短線交易資訊可由集保平台直接傳送給投信公司,這種做法有效提升了交易監管的效率。然而,境外基金由於分布國外,資訊傳送上存在一定難度。針對此問題,銀行業界透過信託公會向金管會及集保提出建議,希望境外基金也能比照境內基金的做法,實現資訊的直接傳送。 集保方面表示,由於境外基金公司在國外,情況各異,直接傳送資料至境外基金公司存在一定難度。因此,集保初步規劃將短線交易資料傳送給在台灣的總代理人,以達到協助銀行提供資料的目標。 未來,銀行將不再需要「逐一」傳送資料給總代理人和境外基金公司,而是可以透過集保的「整包」傳送,進行流程簡化。雖然初步規劃案還需與投信投顧公會、信託公會進行討論後才能確定,但這一改革將為台灣金融市場帶來更多便利與效率。
金管會推出的「新版公司治理藍圖」中,強調要促進機構投資人與公司的溝通,而台灣集保結算所為了落實這一政策目標,最近推出了全球首創的多元ESG資訊平台。這個平台不僅是集保機構倡議建置的,也是全球首個綜合ESG資訊平台,對台灣市場的永續轉型來說,就像是注入了一股活水,加速了國際化的腳步。 總經理朱漢強表示,集保結算所與Sustainalytics、FTSE Russell及ISS等全球主要ESG評分機構建立了夥伴關係,推出了這個平台。他強調,這個平台將初期提供給台灣上市櫃公司參考,未來將逐步擴大服務範圍,推動公司永續和責任投資,盡社會責任。 朱漢強也提到,近年來,國際投資人將ESG資訊視為重要的投資策略參考,但各評分機構的標準不同,這也是國際投資人討論的焦點。集保結算所推出的多元ESG評分資訊平台,將提供一站式服務,讓台灣上市櫃公司能同時取得各家ESG資訊,使資料分析更客觀,並提供具體指標作為改善ESG方向的指引。 經理汪明琇透露,多元ESG資訊平台已於6月中旬上線,上市櫃公司可以從現在開始在「公司投資人關係整合平台」註冊使用。汪明琇還提到,為了倡議責任投資,平台將從今年第3季開始,對國內專業機構投資人和一般投資人開放,讓專業機構投資人能進行投資組合篩選分析,一般投資人則可以查詢上市櫃公司的ESG相關資訊。 集保結算所自2019年首次投入ESG領域,初期僅提供單一ESG評分機構資料查詢,到了2020年已逐漸展現成果。未來,集保結算所希望與國際責任投資社群緊密互動合作,提升台灣市場的國際形象。
台灣金管會近期對境外基金短線交易進行嚴格監管,針對近期發現的境外基金投資人短期內進出頻繁的情況,下令銀行等基金銷售機構必須實施短線交易防制措施。這項措施要求對於進出頻繁的境外基金交易,要收取短線交易費,或拒絕申購。金管會官員強調,這項措施旨在避免投資人將基金投資當作炒股票,進行短進短出,以保障基金的長期布局和投資人的長期利益。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統計,截至5月底,已有64家境外基金機構透過國內40家總代理人來台銷售境外基金,國人投資金額達3.2兆元。金管會指出,基金多數以長期投資為主,因此對於短線交易的防制非常重要。
金管會近期進行金檢發現,有境外基金客戶頻繁進出,涉嫌短線交易,但相關銷售機構或境外基金機構卻未拒絕申購。針對此一情況,金管會決定雙管齊下,一方面要求總代理人在集保基金資訊平台公告短線交易具體認定標準,並通知銷售機構;另一方面則下令銀行等銷售機構確實執行短線交易防制措施。
金管會官員表示,已於5月19日發函給信託公會,要求所有銷售機構在集保平台查詢各總代理人公告的短線交易具體認定原則,並將短線交易天期參數輸入資訊系統作控管。對於符合短線交易認定標準的投資者,銷售機構應依規定提供相關資料給境外基金機構或總代理人,確保法令遵循。
官員強調,銷售機構一旦發現短線交易,就應即時通報基金公司,不能放任短線交易發生,以徹底防堵短線交易,保障投資人的權益。
集保結算所總經理朱漢強表示,經過多方努力,集保結算所今年終於有機會與Sustainalytics、FTSE Russell及ISS等全球主要的ESG評分機構建立夥伴關係,成功推出全球首創同時也是第一個由集保機構倡議建置的綜合ESG資訊平台。
朱漢強指出,集保推出多元ESG資訊平台,初期提供ESG資訊予臺灣上市櫃公司參考,未來將逐步開放服務對象及投入更多ESG運用服務,為推動公司永續及責任投資善盡社會責任。
朱漢強表示,近年來國際投資人多將ESG資訊列為重要投資策略參考,但各家ESG評分機構的評分標準存在差異性,也正是目前國際投資人討論熱點。
集保結算所這次推出之多元ESG評分資訊,可提供一站式服務,臺灣上市櫃公司可同時取得各家ESG資訊,將使資料分析更客觀,各項具體指標亦可提供公司作為改善ESG方向指引,與國際標準接軌。
集保結算所經理汪明琇表示,集保結算所多元ESG資訊平台已於6月中旬上線,國內上市櫃公司即日起可登錄「公司投資人關係整合平台」(IR平台)註冊使用。
另外,汪明琇指出,為了倡議國內專業機構投資人支持責任投資與一般投資人重視ESG相關議題,自今年第3季起,平台將開放國內專業機構投資人可配合公司投資策略進行投資組合篩選分析,及一般投資人可查詢各上市櫃公司ESG相關資訊。
集保結算所於2019年首次投入ESG領域,初期僅提供單一ESG評分機構資料查詢,2020年則逐漸開花結果,未來期許能與國際責任投資社群有更緊密的互動與合作,提升臺灣市場國際形象。
境外基金已是國人主要投資理財工具之一,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到5月底止,已有64家境外基金機構,透過國內40家總代理人來台銷售境外基金,國人投資金額3.2兆元。
基金多數以長期投資為主,為避免投資人把買基金當成炒股票,短進短出,影響基金的長期布局,不利長期投資,金管會訂有短線交易相關防制措施,要求銷售機構及總代理人協助把關。
金管會最近金檢發現境外基金客戶頻繁進出,有短線交易情事,銷售機構或境外基金機構卻未拒絕申購。
金管會官員表示,境外基金透過總代理人(投信或投顧)來台,除由總代理人自己銷售外,不少都是透過銀行的特定金錢信託銷售。
依規定,銀行等銷售機構若發現基金投資人短線交易,就要把資料提供給總代理人或境外基金機構,由基金公司決定看是要收短線交易費,還是拒絕申購。
據了解,被金檢發現的個案,銷售機構說法是,有發現投資人短線交易,要將資料丟給總代理人時,總代理人卻說,有需要時再提供即可,銷售機構因資料未送出,被列金檢缺失。
因基金短線交易涉及銀行局及證期局業務,金管會內部討論後,決定雙管齊下,要求總代理人必須在集保基金資訊平台公告短線交易具體認定標準,並通知銷售機構;以及下令銀行等銷售機構,要確實執行短線交易防制措施。
官員表示,金管會5月19日發函給信託公會,要求所有銷售機構,可在集保平台查詢各總代理人公告的短線交易具體認定原則,並應將短線交易天期參數輸入資訊系統作控管。
金管會要求銷售機構,對於符合短線交易認定標準者,應依規定,提供相關資料給境外基金機構或總代理人,不宜與境外基金機構或總代理人約定,在其要求時才配合提供,以落實法令遵循。
官員表示,也就是銷售機構一發現短線交易,就要即時通報基金公司,不能放手上,被動等基金公司來要時才提供,以徹底防堵短線交易。
集保人員表示,國內投信公司都在台灣,相關資訊傳送系統的建置不難,但是,境外基金公司在國外各地,情況不同,直接送到國外基金公司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集保方面初步規劃,系統建置可以將短線交易資料,傳送給在台灣的總代理人,達到協助銀行提供資料目的。
換言之,對銀行來說,未來不用「逐一」傳送資料給總代理人、境外基金公司,可透過集保「整包」傳送給總代理人,流程簡化。
集保人員表示,初步規劃案還必須跟投信投顧公會、信託公會進一步討論後才能確定。
台灣集保結算所昨(17)日舉行年度股東大會,會中宣布每股配發3.5元現金股息及0.25元股票股利,給投資者一個滿意的回報。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修銘在會上強調,作為一個數據公司,集保結算所同時也是資本市場的公共資料中心,未來將不斷進行跨界、跨業、跨境的整合,利用其核心業務能力,提升金融資料的價值,並打造一個數位創新生態系統,同時積極推動國際接軌,讓台灣資本市場更為強大。 林修銘表示,集保結算所的業務範圍已經從證券擴展到期貨、基金、固定收益等多元金融商品,公司治理、平台經濟、國際化服務也在不斷進步,這些努力帶來了去年公司表現的大幅成長。 在產品創新方面,集保結算所推出的「集保e存摺2.0」App受到市場的熱烈歡迎。這款App不僅突破了傳統證券存摺服務的框架,還提供了一個跨資產、跨帳戶的整合查詢功能,成為業界首創的資產管理整合服務。截至今年6月,該App已經吸引了超過126萬戶的安裝,顯示了其市場影響力和消費者接受度。 此外,集保結算所還持續優化商業本票登錄系統,去年全市場商業本票採電子登錄的發行餘額達到了70%,這一數據的成長也反映了集保結算所在金融服務領域的進步和影響力。
集保結算所多元業務已遍及證券、期貨、基金、固定收益等金融商品,公司治理、平台經濟、國際化服務也持續提升,帶動去年表現大幅成長。
集保結算所指出,包括多元業務上,集保推出「集保e存摺2.0」App,跨出既有證券存摺服務範疇,以單一數位軟體提供跨資產、跨帳戶整合查詢,為業界首創的資產管理整合服務,表現受到肯定。至今年6月止,該功能吸引超過126萬戶安裝。
集保結算所也持續優化商業本票登錄系統,合計去年全市場商業本票採電子登錄的發行餘額達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