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特羅生物科技(興)公司新聞
國光生旗下安特羅(6564)總經理張哲瑋表示,在越南執行的腸病 毒三期臨床試驗,預計明年第二季進行解盲,若一切順利,越南藥證 有望明年底到手,該公司已與越南國營最大疫苗公司Vabiotech簽訂 代理銷售合約。
安特羅腸病毒疫苗目前在國衛院進行生產,年產約1萬至1.5萬劑, 不過已將疫苗原液生產線移至國光生細胞廠並完成三批確效,預計2 025年產能可到10萬劑。
另國光生主力產品流感疫苗,今年已完成350萬劑公費流感疫苗的 生產出貨,目前流感疫苗已銷至東歐、大陸及泰國,11月更在巴西提 出藥證申請,跨足南半球流感市場。
國光生破傷風疫苗今年10月在台復產上市後,立即解決缺藥問題, 目前最大產能可達500萬劑。詹啟賢說,除台灣市場外,東南亞與大 陸也面臨破傷風疫苗供不應求問題,尤其大陸破傷風疫苗年需求量高 達3,000萬至6,000萬劑,但僅有二家藥廠生產,市場缺口極大,看好 明年破傷風疫苗的銷售將顯著成長。
國際代工部分,也吸引新代工合作案上門,目前已有韓國、法國知 名大廠洽談新的委託代工業務,預計明年第一季確定新的合作案。
國內新創圈再掀熱潮!「新創幫投資聯盟」再添英業達、友達等科技業大咖加盟,將於27日國家新創獎頒獎典禮中正式締約合作。這個聯盟將以科技業製造技術、國際市場經驗為後盾,支持具潛力的創新標的在各個募資階段得到資金挹注,並提供創新創業的全方位支援。 生策中心強調,創業募資是一場耐力賽,他們一直陪伴著台灣的生醫創新創業。自2008年開始,國家新創獎就對醫界、學界的早期技術進行評估,幫助新創技術的價值被更多人理解並吸引投資者的目光。過去15年,國家新創獎評析超過2,500件創新技術,成為國內最大的生醫新創技術資料庫。該獎項已經幫助165家創業公司募得資金總額達232.8億元,其中種子輪、天使輪的投資就超過了百億元,更有12家企業成功上市櫃,市值接近1,500億元,成為台灣生醫創新募資的重要指標。 在國家新創獎頒獎典禮上,除了正式宣布投資聯盟的締約,還將頒發給年度脫穎而出的團隊。華碩、睿生光電、醫揚科技、長佳智能、默克、安特羅、莫德納等知名科技大廠都將參與角逐並獲獎。現場將有亞洲準譯、采風智匯、利優生醫、創生醫電等七家獲獎企業帶來首發創新技術,令人期待。
生策中心表示,創業募資是一段耐力賽,為陪跑台灣的生醫創新創 業。國家新創獎自2008年開始對醫界、學界早期技術進行評估,幫助 新創技術價值被看懂、被投資者青睞。15年來,國家新創獎評析超過 2,500件創新技術,是國內最大的生醫新創技術資料庫,掌握最具市 場潛力的技術,協助創業已有165家,募得資金總額達232.8億元,其 中種子輪、天使輪就投入超過將近百億元,更有12家企業上市櫃,市 值已近1,500億元,成為台灣生醫創新募資重要指標。
國家新創獎頒獎典禮當日除宣布投資聯盟締約,也為年度脫穎而出 的國家新創獎團隊授獎,其中包括華碩、睿生光電、醫揚科技、長佳 智能、默克、安特羅、莫德納等科技大廠也來角逐並獲獎,現場將有 包括亞洲準譯、采風智匯、利優生醫、創生醫電等七家獲獎企業將在 現場帶來首發創新技術。
安特羅生物科技總經理張哲瑋在生醫科技論壇上,對台灣疫苗產業的未來發展提出了四點重要策略。他強調,隨著新冠疫情的影響,疫苗產業的發展機會與挑戰並存。張哲瑋指出,台灣疫苗廠應該優先發展本土流行疾病的疫苗,並逐步拓展至國際市場。以下是張哲瑋總經理在論壇上的精彩內容:
張哲瑋總經理提到,近年來傳染病的發展迅速,這與交通發達、人類遷徙頻率提高、動物棲息地破壞、人口過度集中及氣候變遷等多種因素有關。這些因素使得動物之間的病毒傳染給人類,並讓病毒在全球範圍內迅速擴散。由於全球暖化,傳染病從地域性變為區域性,甚至全球性,這也推動了疫苗產業的發展。根據預測,2021至2025年全球疫苗市場的年複合成長率將達16%,市場規模不斷上升。
張哲瑋總經理認為,台灣疫苗在全球化競爭中應採取以下策略:
- 優先發展本土流行疾病的疫苗,如腸病毒疫苗、次世代日本腦炎疫苗、登革熱疫苗及流感疫苗等。
- 利用台灣學術研發基礎優勢,將技術轉移至國內廠商商品化,並進行國際授權。
- 重視CMO及CDMO的發展模式,利用台灣在生技製程開發及生產方面的豐富經驗,與大廠合作,提升國際競爭力。
- 與國際市場建立合作網絡,積極參與海外臨床試驗、法規互動,並與當地經銷商合作,拓展國際市場。
張哲瑋總經理的這些策略,對台灣疫苗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他強調,台灣疫苗廠應該把握機遇,積極應對挑戰,以實現疫苗產業的全球化發展。
張哲瑋昨(14)日參加經濟日報主辦之生技論壇「生醫科技大未來」,並以「台灣疫苗全球化競爭策略」為題發表演講。
近年來傳染病發展快速,張哲瑋表示,可以歸咎五大原因,包括交通發達、人類遷徙頻率速度提高、動物棲息地破壞、人口過度集中及氣候變遷等,這些原因造成動物之間的病毒傳染到人身上,且讓病毒迅速地在全球化擴散,甚至也因為全球暖化的關係,導致傳染病從地域性變區域性及全球性。
在傳染病的擴張、人口老化的趨勢下,也帶動疫苗產業的產值,張哲瑋指出,2021-2025年全球疫苗市場年複合成長率達16%,規模將不斷上升,尤其是成人疫苗,像是帶狀皰疹、老人流感疫苗等,這些都是近期很熱門的施打疫苗種類,另外也觀察到,下一波重磅型疫苗會是呼吸道相關疫苗開發,包括RSV、COVID-19及肺炎鏈球菌疫苗等,以及國際戰爭嚴峻下,對破傷風疫苗需求提升,種種因素下,全球抗疫促進了疫苗普及使用,加速本土疫苗企業全球化進程。
對於台灣疫苗如何在全球化下競爭,張哲瑋提出四大策略,他認為,首先要優先發展本土流行疾病的疫苗,因為台灣很小,人口有限,很難去跟國際大廠做正面的對決,而大疫苗廠投入區域性疫苗資源較少,所以啟動會比台灣還慢,像國內有腸病毒疫苗、次世代日本腦炎疫苗、登革熱疫苗及流感疫苗等,產業可先發展本土疫苗,之後慢慢的國際化。
第二,台灣有學術研發基礎優勢,包括工研院、國衛院、中研院等,可先技轉國內廠商商品化後再國際授權,比方說廠商完成製程開發及執行臨床、動物試驗及取證後,世界大廠及有需求的國家就會看到,後續能見度就可曝光。
第三,要重視CMO及CDMO的發展模式,台灣有很豐富電子業代工經驗,可運用在生技製程開發及生產,並利用CDMO的模式可跟大廠合作,形成良性互動的國際交流,並增進競爭力。
第四,國內市場有限,一定要全球化,但全球化不容易,所以要與國際建立網絡合作,台灣不是WHO的會員國,所以要打進國際特別辛苦,像國光參與WHO之IFPMA就有增加知名度,另外,還有海外臨床與各國法規互動,或與各國當地經銷商合作市場,都是讓台灣走入國際的方法之一。
台灣疫苗龍頭安特羅生物科技總經理張哲瑋近日表示,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全球疫苗市場迅速興起,台灣疫苗產業要想在全球舞台上展現競爭力,建議先從本土流行疫情相關疫苗開發著手,確保國民公衛安全,再逐步拓展海外市場。張哲瑋將在11月14日舉行的2023生技論壇上,以「台灣疫苗全球化競爭策略」為題發表演講,分享他對台灣疫苗產業的未來展望。
張哲瑋強調,疫苗產業的興衰與疫情流行动態密不可分。從2003年的SARS疫情到2009年的H1N1新流感,再到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每一次疫情大流行都促使疫苗技術的發展。對台灣疫苗產業來說,這些時期都是提升自身實力的好機會。
他提出了四點策略,以助台灣疫苗產業在全球競爭中脫穎而出。首先,要著眼於本土流行疫情疫苗的開發,如流感疫苗和腸病毒71型疫苗,保障國民健康,然後再將產品推向國際市場。其次,台灣在疫苗基礎研究方面具有優勢,但由於人口規模限制,國際授權將是擴大影響力的關鍵。第三,重視CMO(製造商服務)與CDMO(合約製造商與開發商)的發展模式,善用台灣在代工產業的經驗,提高研發效率。最後,積極尋求與歐美公司合作,借力使力,逐步提升自身實力。
以國光生技為例,張哲瑋提到,該公司早期與荷蘭Crucell藥廠合作,從代工開始,逐步取得歐洲藥證,最終在品牌市場上獲得一席之地。這是台灣疫苗產業走向全球化的一個成功案例。
此次2023生技論壇由中華開發資本、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鑽石生技投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長佳智能、台康生技及台耀化學等多家單位共同協辦,將邀請產官研領域的專家共同探討生技產業的現況、挑戰及未來發展藍圖。
經濟日報將於11月14日主辦2023生技論壇,今年將以「 生醫科技大未來」為主題,邀產官研領域專家,探討生技產業現況、挑戰及未來藍圖,張哲瑋將以「台灣疫苗全球化競爭策略」為題發表演講。本論壇由中華開發資本、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鑽石生技投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長佳智能、台康生技及台耀化學等共同協辦。
張哲瑋表示,全球疫苗產業興盛與否,與不同時期的疫情流行息息相關。2003年SARS疫情爆發後,世界衛生組織(WHO)隨即在隔年呼籲各國應自建疫苗廠;到了2009年H1N1新流感疫情爆發時,流感疫苗由三價發展至四價成為當時的發展重點;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也促成mRNA疫苗的應用,更是帶動全球疫苗市場蓬勃發展。
對台灣疫苗產業而言,每次疫情大流行,都是提升自我產業實力的極佳機會,若是在非疫情大爆發的時期,台灣疫苗如何在全球化下競爭?張哲瑋提出四大策略:首先,應優先發展本土流行疫情的相關疫苗,例如流感疫苗或腸病毒71型疫苗,先協助捍衛國民的公衛安全,再逐步將產品推往海外。
其次,台灣學研單位疫苗的基礎研究有相當不錯的水準,但基於人口限制,唯有透過國際授權,才有更大的機會讓台灣的疫苗成果造福全人類;第三,重視CMO與CDMO發展模式,台灣企業熟悉代工產業模式,對國際研發產品,發展有效率的製程達到商業量產目的。
第四,積極爭取與歐美公司合作,借力使力逐步壯大自己實力,以國光生技為例,早期先與荷蘭Crucell藥廠合作,從代工開始做起,進一步取得歐洲藥證,最後更拿到品牌市場地位。
國光生技(4142)近來傳來一則好消息,他們的子公司安特羅(6564)已經完成了國光破傷風疫苗的藥證展延,並且準備了足夠台灣全年所需的破傷風疫苗數量,預計從11月起就可以供應給醫療院所使用啦!這個消息對台灣的醫療院所來說,真的是一大福音,因為過去我們常常為了破傷風疫苗的供應不穩定而頭痛。
你知道嗎?以前台灣的破傷風疫苗大多要仰賴從印度、東南亞進口,但是供應不穩定,醫療院所常常會遇到缺藥的問題,所以破傷風疫苗也一直被列在健保缺藥名單上。而現在,有了國光生技的國產破傷風疫苗,每年可以穩定供應至少100萬劑,我們終於可以實現自給自足的目標了!而且,這個疫苗的價格還不貴,每劑健保價格大約80到84元,整體產值估計會超過8,000萬元呢!
為了符合國際標準,進軍國際市場,國光生技還投資了3億元來建設新廠,去年底完工,今年第一季已經通過了食藥署的GMP查廠認證。這意味著我們的國產破傷風疫苗可以提前在年底復產上市,我們不僅是台灣唯一的破傷風疫苗廠,而且在國際上能夠獨立生產破傷風疫苗的產線也是屈指可數的。
國光生技還強調,他們的破傷風疫苗可以預防破傷風桿菌感染,這種感染會引起肌肉僵硬、抽搐等神經重症,對於外傷、車禍、外科手術的患者或是孕婦來說,接種破傷風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而且,他們還開發了單劑型針劑,這樣可以減少開瓶抽取的步驟,對急診和臨床醫師來說,使用起來會更加方便。預計這款單劑型破傷風疫苗將在2025年上市。
未來,國光生技還計劃將這款疫苗推廣到大陸、日本、韓國、歐美市場,擴大我們MIT疫苗的國際版圖。這個消息對台灣來說,真的是一個強大的鼓舞,我們的國產疫苗將在全球市場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國光生表示,近年來台灣破傷風疫苗多仰賴印度、東南亞進口,因 供貨不穩,醫療院所屢傳缺藥荒,破傷風疫苗持續列在健保缺藥名單 中。國光破傷風類毒素是唯一取得藥證的國產破傷風疫苗,每年穩定 供應至少100萬劑,滿足自給自足目標;以當前健保價每劑80∼84元 推估,產值將逾8,000萬。
為符合國際PIC/GMP及美國FDA標準,進軍國際市場,國光生斥資3 億元建設新廠,去年底完工、今年第一季已通過食藥署GMP查廠認證 ,經完整的試產確效後,於10月順利完成藥證展延,重新投產,國產 破傷風疫苗可提前於年底復產上市,不僅是台灣唯一的破傷風疫苗廠 ,也在國際上獨立生產破傷風疫苗產線屈指可數。
國光生指出,國際局勢動盪、戰禍及重大災難頻傳,國光生可自主 生產、穩定供應國人日常所需的破傷風疫苗,除保障國人健康,亦為 國防所需。未來將推廣到大陸、日、韓、歐美市場,擴大MIT疫苗的 國際版圖。
國光生強調,破傷風疫苗可預防破傷風桿菌感染引發肌肉僵硬、抽 搐等神經重症,尤其外傷、車禍、外科手術患者或孕婦,接種破傷風 疫苗被視為最有效的預防方法。由於現行破傷風疫苗多為瓶裝或安瓶 裝,國光開發單劑型針劑,可縮減開瓶抽取步驟,更方便急診及臨床 醫師使用,單劑型破傷風疫苗預計2025年上市。
國光生(4142)旗下的子公司安特羅生物科技(6564)近日傳來喜訊,他們與越南國營最大疫苗公司VABIOTECH簽下了腸病毒71型疫苗(EnVAX-A71)的代理銷售合約。這個新契約將帶來豐厚的商機,預計2025年上市,目標是攻佔東南亞超過2,000萬劑的新生兒市場,對安特羅的營運是一大躍進,未來還將成為進軍中國大陸市場的跳板。
這款疫苗不僅會供應台灣幼兒的防疫需求,安特羅已在越南完成三期臨床試驗,並且由於越南也是腸病毒71型的流行區,對疫苗的需求非常迫切。因此,安特羅將目光放在越南,目標是每年超過100萬新生兒的市場,並預計2025年在越南上市。
安特羅總經理張哲瑋強調,該公司在台灣的腸病毒疫苗銷售已經穩定成長,而將來的生產線將從國衛院移至國光生技的細胞廠,預計明年底量產將會大幅增加。為了未雨綢繆,安特羅在台灣取得藥證後,立即與VABIOTECH簽署了銷售合作備忘錄,經過半年的深入洽談,最終達成了代理銷售合約。一旦疫苗在越南取得藥證,將即刻開始銷售。
安特羅的腸病毒71型疫苗是基於台灣流行的B4亞基因型病毒株,並利用國光生技新一代高產能細胞培養生物反應器製程生產。這款疫苗將越南作為進入東南亞市場的第一步,目標是每年超過2,000萬劑,同時也計劃未來進入中國大陸市場。
腸病毒是亞洲流行的傳染病,尤其是5歲以下的幼童,感染腸病毒71型很容易發生重症。1998年台灣爆發的手足口病及皰疹型咽炎疫情,就有140萬名孩童感染,405名併發重症,78名幼童不幸去世,其中腸病毒71型是造成神經系統重症併發症的主因。
台灣生技龍頭國光生技的子公司安特羅生物科技,近期宣布了一項重要的里程碑。在昨日(26日),安特羅與越南國營最大疫苗公司Vabiotech正式簽署了代理銷售合約,這意味著安特羅的腸病毒71型疫苗(EnVAX-A71)將率先在越南市場開拓,作為進軍東南亞市場的前哨站。這個重要的合作,對安特羅來說,是拓展國際市場的一大步,同時也為台灣疫苗產業的國際化鋪下了基礎。 安特羅生技總經理張哲瑋表示,這款疫苗不僅在台灣幼兒防疫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如今更將目光投向了越南市場。由於越南也是腸病毒71型的高流行區,對疫苗的需求非常殷切,安特羅計劃在越南市場上捕捉超過100萬新生兒的市場需求,目標在2025年實現疫苗在越南的上市。 張哲瑋總經理強調,安特羅的腸病毒疫苗自上市以來,在台灣的銷售表現穩定且持續成長。隨著安特羅腸病毒疫苗原液生產線將在明年底從國衛院移至國光生技細胞廠,預計產量將大幅提升。為了提前佔領市場,安特羅在台灣取得藥證後,馬上與Vabiotech簽署了銷售合作備忘錄,經過半年的緊密洽談,雙方最終達成了代理銷售合約的簽署。 Vabiotech作為越南最大的國有疫苗公司,曾經屬於越南河內國家衛生和流行病學研究所(NIHE),並在越南衛生部的指導下運作。安特羅生技的腸病毒71型疫苗,採用台灣流行的B4亞基因型病毒株,並利用國光生技新一代高產能細胞培養生物反應器製程生產。自疫苗在台灣上市以來,已成功保護了許多台灣幼兒免受腸病毒的威脅,成為台灣防疫的利器。
安特羅表示,腸病毒疫苗除了供應台灣幼兒防疫外,由於安特羅腸病毒疫苗已在越南完成三期臨床收案,再加上越南也是腸病毒71型流行區,對疫苗需求殷切,安特羅鎖定越南一年超過100萬的新生兒市場,預計2025年在越南上市。
安特羅生技總經理張哲瑋指出,安特羅腸病毒疫苗上市以來,在台灣的銷售穩定成長。由於安特羅腸病毒疫苗原液生產線,明年底可望從國衛院移回國光生技細胞廠,產量將明顯放大,為了提前布局,安特羅自腸病毒疫苗在台灣取得藥證後,立即與越南國營最大疫苗公司Vabiotech簽訂腸病毒疫苗銷售合作備忘錄,經過半年的洽談確認市場需求,最近雙方更進一步完成代理銷售合約簽訂,一旦腸病毒疫苗在越南取得藥證,即可在越南上市。
Vabiotech為越南最大國有疫苗公司,曾隸屬於越南河內國家衛生和流行病學研究所(NIHE),為越南衛生部指導下的國有企業。
安特羅生技表示,該公司的腸病毒71型疫苗,以台灣流行之B4亞基因型病毒株,配合國光生技新一代高產能細胞培養生物反應器製程。自疫苗在台上市後,已優先保護台灣幼兒免於腸病毒威脅,為防疫再添利器。
安特羅表示,腸病毒疫苗除了供應台灣幼兒防疫外,已在越南完成 三期臨床收案,再加上越南也是腸病毒71型流行區,對疫苗需求殷切 ,安特羅鎖定越南一年超過100萬的新生兒市場,預計2025年在越南 上市。
安特羅總經理張哲瑋指出,安特羅腸病毒疫苗在台灣的銷售穩定成 長,該疫苗原液生產線,明年底可望從國衛院移回國光生細胞廠,產 量將明顯放大。為了提前布局,安特羅自腸病毒疫苗在台灣取得藥證 後,立即與越南國營最大疫苗公司VABIOTECH簽訂腸病毒疫苗銷售合 作備忘錄,經過半年的洽談確認市場需求,最近雙方更進一步完成代 理銷售合約簽訂,一旦腸病毒疫苗在越南取得藥證,即可在越南上市 。
安特羅腸病毒71型疫苗,以台灣流行的B4亞基因型病毒株,配合國 光生技新一代高產能細胞培養生物反應器製程;該疫苗以越南為前進 東南亞市場的第一站,目標鎖定一年超過2,000萬劑的東南亞各國新 生兒市場,同時進一步布局進入中國大陸市場。
腸病毒為亞洲流行的傳染病,5歲以下幼童感染腸病毒71型易併發 重症;1998年台灣首次爆發嚴重手足口病及皰疹型咽唊炎,高達140 萬名孩童感染,405名併發重症、78名幼童不幸死亡,其中引起神經 系統嚴重併發症主因為腸病毒71型。
安特羅總經理張哲瑋昨(6)日表示,該公司的腸病毒71型疫苗自今年3月拿到藥證後,原本擔心第一年孩童家長對新的疫苗接受度不高,所幸經過積極的衛教宣導,再加上今年腸病毒疫情進入高峰期,不少家長對於孩童接種腸病毒71型疫苗的觀念已慢慢普及。
安特羅自5日起第一劑疫苗開打後,已在全台上千家兒科診所及醫院鋪貨,這一波接種的疫苗主要是為9月幼稚園開學的孩童提供保護力,每位孩童間隔28天需接種兩劑,每劑4,000元。因為這是衛福部首度開放腸病毒71型疫苗接種,預計要到10月後才會放行更大量的疫苗供孩童施打,但自明年起,隨著國光生技的細胞培養廠投產,安特羅的腸病毒71型疫苗有望供應到年300萬劑。
高端疫苗副總經理李思賢表示,該公司的腸病毒71型疫苗預計8月中旬開打,每位孩童建議施打三劑,每劑4,300元。雖然高端疫苗的疫苗需打到三劑,但是公司強調,其疫苗擁有完整三期臨床有效性數據,對疫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更具信心。
除了台灣市場,安特羅與高端疫苗兩公司也正在布局其他亞洲市場,高端疫苗已在5月針對腸病毒71型疫苗,正式送件越南提交上市許可,估計審查時間8至12個月,預期明年有機會在越南上市;安特羅的疫苗在越南已經完成三期臨床收案,今年有機會解盲,目標2025年越南上市。
此外,今年亞洲腸病毒疫情高發國家除了台灣與越南之外,韓國疫情也很嚴重,安特羅與高端疫苗兩公司都強調,由於台灣是中國大陸之外,全世界唯一發展出腸病毒71型疫苗的國家,對於韓國市場,兩公司都有意願展開市場銷售布局。
台灣安特羅生物科技(6564)近期宣布了一項重大進展,他們的安拓伏腸病毒71型疫苗(EnVAX-A71)在越南的第三期臨床試驗已經在6月28日完成了收案。這個疫苗的臨床試驗期預計將在明年第二季完成,並進行分析。一旦腸病毒71型疫苗的越南臨床三期試驗完成,安特羅將會向當地當局提出新藥查驗登記申請,這意味著他們將有機會進一步拓展東南亞市場。 安特羅生物科技透露,他們自主研發的腸病毒71型疫苗已於7月底正式在台灣開始供貨。由於越南有著1億人口,台灣商人在那裡的活動頻繁,且兩地都有防疫的需求,安特羅決定將腸病毒71型疫苗的供應擴及海外市場。因此,他們在越南展開了三期臨床試驗,不僅增加了收案醫院的數量,還與越南政府合作,從全國各地尋找受試者。此外,安特羅與越南國營最大的疫苗公司簽署了備忘錄,目標是到2025年在越南開始疫苗銷售。
安特羅表示,自主研發生產的腸病毒71型疫苗於7月底問世,正式 在台供貨。有鑑越南有1億人口、台商眾多,且同有防疫需求,為讓 腸病毒71型疫苗也能供應到海外市場,開始在越南展開三期臨床試驗 ;除增加越南收案的醫院數,也找越南政府協助,從越南各地找受試 者,更與越南國營最大疫苗公司簽訂備忘錄,目標2025年在越南展開 疫苗銷售。
台灣疫苗新鮮人!安特羅生技將於7月正式開賣腸病毒71型疫苗,目標年輕父母保護寶寶健康。總經理張哲瑋透露,公司不僅要成為全球最權威的腸病毒疫苗公司,還將啟動多項疫苗開發計畫,包括東南亞市場布局及多種傳染性疾病快篩試劑產品。專訪中,張哲瑋詳細解釋了公司後續的產銷規劃、疫苗發展計畫,以及未來的國際化和產品多元化策略。
今年一月,台灣疫苗界發生了一個重大里程碑!國光生技的子公司安特羅生物科技宣布,他們研發的腸病毒71型疫苗EnVAX-A71正式通過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的審查,取得了藥證。這不僅是台灣的首支本土自主研發的腸病毒疫苗,也是全球除中國大陸外,第一支成功上市的腸病毒疫苗,為台灣疫苗發展史揭開了新篇章。 安特羅總經理張哲瑋透露,從國光生技到安特羅,腸病毒疫苗的研發歷經了13年的時間,耗資15億元,動員了大量的團隊人力,克服了重重困難。這支疫苗將從七月開始供應給台灣兩個月至六歲的幼兒接種,未來也將進入東南亞、韓國、日本、中國大陸等地市場,讓MIT疫苗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 這支疫苗的研發起於1998年,當時因為腸病毒疫情大流行,造成不少兒童死亡,重症患者逾400人,重症致死率達19.3%。這場疫情讓當時的衛生署署長、現任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萌生了一個念頭:政府有必要成立防疫機構、修訂專法、開發國產疫苗。於是,在詹啟賢的領導下,疾病管制署成立,並推動《傳染病防治法》修法,而國產疫苗的開發則是這項構想直到26年後才實現。 2014年,安特羅生技成立,專門為研發台灣腸病毒疫苗而設。接手腸病毒71型疫苗的臨床試驗後,安特羅在2016年完成了二期臨床試驗,並決定重新進行第二次二期臨床試驗,以放大製程,提升產能和品質。最終,在2020年完成了三期臨床試驗。 由於腸病毒疫苗在世界上除大陸外,沒有其他國家有這種疫苗,安特羅在取得藥證後,也開始在越南展開三期臨床試驗,並與越南國營最大疫苗公司簽訂備忘錄,目標2025年在越南展開疫苗銷售。
安特羅生物科技,這家由國光生技子公司發跡的公司,近期來風光無比。總經理張哲瑋,這位在國光生技耕耘了25年的老將,如今要揮軍海內外腸病毒疫苗市場,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從一個總經理的秘書,到如今掌舵一艘生技航船的舵手,張哲瑋的職業生涯充滿了驚奇與轉變。 記得1999年,當年還是個小秘書的张哲瑋,因為總經理林文禮的招聘而加入了國光生技。林文禮看中的是張哲瑋的管理才能,希望他能夠為團隊帶來新的活力。在國光生技的這段時間裡,張哲瑋跟隨林文禮參與了無數會議,並且從中學習到了許多疫苗生產的專業知識。雖然他的學歷與疫苗製藥產業無關,但他的勤奮和學習態度讓他在這個領域迅速成長。 「當時我的工作就是當秘書,幫林總記下各會議筆記。」張哲瑋回憶道。而在一次中研院召開的疫苗研討會上,他更是硬著頭皮代表公司與國內外專家交流,展現了出色的應對能力。這段經歷讓他對疫苗產業乃至整個生技製藥產業有了更深的了解。 張哲瑋還提到,他之所以能在同一家集團待那麼久,是因為他喜歡學習各種不同的新專業。從投標及營運規劃,到與國際藥廠合作,再到安特羅的成立,他在財務、業務等項目上幾乎無役不與。在國光生技集團的職場歷練,讓他遠勝過其他公司。 如今,張哲瑋除了代表安特羅生技在全球市場上展開作戰,他的生活也充滿了各種興趣。他加入台中企業家團體組成的爵士樂團,經常在工作之餘練習薩克斯風,並且陪兒子參與各項活動。這位在職場上無所不能的總經理,在生活中也充滿了活力與樂趣。
此外,安特羅也會朝國際化及產品多樣化的目標發展,在東南亞布局新市場,同時開發多項傳染性疾病的快篩試劑產品。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安特羅的腸病毒71型疫苗7月開賣,後續產銷規劃如何?
答:安特羅疫苗鎖定的目標是年齡二、三十歲的年輕父母,希望讓媽媽接受為幼兒施打施苗,接種年紀為兩個月到六歲,估計第一年行銷預算上千萬元。此外,今年起會透過公司醫事處同仁,積極參加國內相關醫學會,例如參加北、中、南醫療診所協會,參加各地醫學演講並進行衛教推廣。為推廣腸病毒71型疫苗,正在擴大行銷團隊成員。
在生產方面,今年元月取得腸病毒71型疫苗的藥證後,目前仍是租用國家衛生研院的場地,由國光生技提供生產設備,並由國光生技員工駐場生產所需疫苗,預計明年可將生產線轉移至國光生技生產。
問:後續的疫苗發展計畫是如何進行?
答:腸病毒目前在台灣是一種不會消失的傳染病,只是隨著時間演變會出現不同的病毒株,安特羅開發71型疫苗,主因71型的重症致死率最高。美國與台灣現在都出現腸病毒D68型,台灣今年正流行的腸病毒為克沙奇型,這兩種腸病毒目前世界上都沒有疫苗,安特羅未來將發展可對抗腸病毒D68型以及腸病毒克沙奇的新疫苗。
安特羅已和國家衛生研究院合作開發腸病毒克沙奇疫苗,目標三至五年內上市,後續會再發展腸病毒71型結合克沙奇的二合一疫苗。此外,也正在發展腸病毒快篩試劑,協助醫師甚至民眾更方便及快速篩檢疫情。
由於腸病毒71型疫苗是鎖定兒童族群為施打對象,安特羅著手發展相關傳染性疾病的其他醫療用品,例如日本腦炎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等,這都是以兒童為對象的疫苗。
問:安特羅生技為國光生技子司,也扮演國光多項產品的銷售公司,未來定位上是否有新轉變?
答:在2018年以前,安特羅的角色只有兩項,一是腸病毒71型疫苗的開發,二是國光生技多項產品的銷售公司。但從2018年起,公司規劃未來兩大新策略,第一個是國際化,第二是產品多元化。
國際化的策略就是到東南亞布局,要為腸病毒疫苗海外市場銷售舖路,這項工作今年起加速進行;在產品多元化方面,開始與國外公司作開發肺炎鏈球菌疫苗,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後,快篩需求為安特羅開啟新的機會。
安特羅長期發展腸病毒71型疫苗。再加上國光生技也有開發新冠疫苗的經驗,讓安特羅容易掌握抗體,當國內市場有快篩試劑的需求時,安特羅很輕易就能開發出新冠抗原快篩,去年國內疫情爆發時,為安特羅帶來不少業績貢獻。雖然疫情大流行已經過去,但目前安特羅的新冠快篩仍在繼續出貨。
展望未來,安特羅將繼續開發不同類型的快篩產品,光是腸病毒疫情就可發展多項不同類型的快篩試劑,估計腸病毒71型快篩試劑在未來一年半內就可上市,同時安特羅也可發展登革熱的快篩試試劑,這在台灣及東南亞市場都有非常大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