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盛生科公司新聞
安盛生科(6734)董事會日前宣布,由史丹佛大學榮譽教授PeterFitzgerald博士與現任技術長陳彥宇博士分別擔任新科董事長與總經理。共同創辦人暨現任董事長兼總經理蔡東孟博士,將轉任營運長一職。
PeterFitzgerald董事長表示:「我將全力以赴、與安盛的團隊併肩作戰。我相信安盛將手機鏡頭變成醫療等級的體外診斷儀器的獨家核心技術PixoTechR,會為數位醫療帶來革命性的改變。」陳彥宇總經理亦表示:「蔡東孟博士在過去七年中,為公司打造了穩健的營運系統與國際巿場的能見度。很榮幸有此機會接手,領導安盛進入新階段。作為一家深度結合檢測及資訊技術的數位醫療公司,我相信安盛有機會為台灣以及全世界的健康醫療做出巨大貢獻。」
一路看著安盛成長的投資人暨晟德集團林榮錦董事長表示:「現在是數位醫療發展的關鍵時刻,需要更國際化的領導團隊來掌握全球市場先機。」林榮錦亦提到:「很榮幸能邀請到Peter與彥宇擔任安盛的董事長與總經理。Peter的醫學工程背景與歐美健康醫療產業的人脈,加上彥宇的創新與願景能力,將深化安盛的國際布局。」
PeterFitzgerald博士是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的榮譽教授,也是一名資深的醫療器材與生醫創投家。他參與設立的創投公司,包括LVPCapital、TriVentures及TransPacificVenturePartners。多年來,除擔任FDA的諮詢委員外,PeterFitzgerald博士亦擔任多家國際醫材大廠的顧問,並有帶領新創公司成功轉型、創造價值的豐富經驗。
陳彥宇博士是一位具願景的領導者及創業家,除了對醫療器材及數位醫療產業有深入的洞見外,於MIT、Caltech以及Stanford的歷練,亦厚實了他在先進技術研發與創新創業的底蘊。陳博士於2019年獲頒艾森豪獎金,與美國近50家醫療機構及生醫新創生態系的意見領袖深度交談,對數位醫療的趨勢有第一手的掌握。
安盛生科是新世代的智慧醫療公司,整合三大技術-光學、生化與影像處理,發展出PixoTech技術平台,將行動裝置轉化為精準的醫療檢測儀器、並使健康數據得以無縫傳輸。奠基於此,安盛生科的PixoTest(安必測)在2017年通過美國FDA核准,成為世界第一個以行動裝置相機獲此認可的血液檢測技術;並由此延伸發展出專業IVD體外診斷儀器-PixoTestPOCT(安必測)定點照護儀與Eveline(伊必測)智慧排卵檢測等多項產品。
【台灣股市新聞】
近期股市表現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仍有不少台灣公司表現亮眼,其中以養殖業德河、奈米材料廠納諾*-KY、電動巴士業者凱勝綠能等為代表,帶動股價上漲。
德河近年積極轉型,新產品獲國際認證,2020年可望投入量產,加上公司早已調整營運模式降低疫情衝擊,上周股價狂飆85.83%,表現亮眼。
奈米材料廠納諾*-KY在元月營收雙雙下滑的情況下,孫公司昆山納諾新材料獲得復工核准,股價出現反彈,周漲幅高達50.46%。
凱勝綠能元月交付12台全新的電動巴士進入雙北地區的公共運輸系統,帶動營收年增45.34%,股價上周大漲38.01%,創下波段新高。
此外,立弘股價也因董事會通過申請股票上櫃案及配發現金股利,股價上周狂飆20.07%。
無線光學滑鼠製造商寶德、金融科技業者智慧光、國內最大半導體產業VOCs處理廠商華懋、生技業者基米、體外檢測醫材公司安盛生及電動巴士業者華德動能,上周也皆有12~17%左右的周漲幅。
其中,安盛生作為體外檢測醫材公司,在市場表現穩定,上周也見到漲幅,顯示公司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總之,在疫情影響下,台灣股市仍有不少優秀公司表現出色,為投資者提供不少投資機會。
興櫃上周漲幅前十大個股包括德河、納諾*-KY、凱勝綠能、立弘、 寶德、智慧光、華懋、基米、安盛生及華德動能。
養殖業者德河近年積極轉型,朝向高毛利及高附加價值的保養品產 業發展,隨新產品已獲國際認證後,2020年可望投入量產,帶動營運 重回正軌,加上公司早已調整營運模式降低疫情衝擊,上周股價達到 谷底後鹹魚大翻身,單周狂飆85.83%,後續能否順利脫離雞蛋水餃 股的行列,關鍵仍在實際營運能否如實反映。
奈米材料廠納諾*-KY受元月工作天數銳減、納米耗材及自動化業務 衰退及雷切及環保設備業績表現平淡,導致元月營收年增、月增呈雙 率雙退,惟孫公司昆山納諾新材料獲得復工核准後,股價出現慶祝的 反彈行情,周漲幅高達50.46%,成功收復年線。
電動巴士業者凱勝綠能元月交付12台全新的電動巴士進入雙北地區 的公共運輸系統,帶動元月營收高達8,715萬元,年增45.34%,同步 激勵股價自年線附近強勢反彈至今,上周更大漲38.01%,強勢創下 波段新高。
此外,維生素業者立弘股價也擺脫低迷景況,受惠董事會通過申請 股票上櫃案以外,公司也宣布將配發現金股利1元,若以21日均價19 .38元計算,殖利率高達5.16%,加上元月營收月增達1.9倍,利多簇 擁下,股價上周狂飆20.07%,漲勢凌厲。
除上述4檔個股外,無線光學滑鼠製造商寶德、金融科技業者智慧 光、國內最大半導體產業VOCs(揮發性有機氣體)處理廠商華懋、生 技業者基米、體外檢測醫材公司安盛生及電動巴士業者華德動能,上 周也皆有12∼17%左右的周漲幅。
【台灣新聞】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帶來衝擊,不過隨著疫情反應逐漸平息,台股市場也開始從陰霾中走出。興櫃市場成為近期焦點,尤其是半導體測試介面設備商穎崴(6515)表現亮眼,上周領先回彈。
法人分析,市場先前對陸廠停工的利空消息反應過度,而美股的強勢上漲以及陸股回補缺口,都顯示台股存在超跌情況。在需求逐漸回補的背景下,即使有停工的影響,也不必過度悲觀。
興櫃市場上周成交值維持在39億元左右,漲幅前十大個股族群中,專業電感器大廠年程表現突出,即使傳出退貨利空,但元月營收逆勢增長,上周均價大漲21.76%,成為興櫃漲幅王。
欣興轉投資的印刷電路板(PCB)上游業者聯致也表現不錯,上周漲幅達18.93%,主要因為欣興大陸廠房陸續復工,蘇州與深圳廠房已恢復生產,其他廠房也將在近期恢復。
金融科技業者智慧光則搶搭金融支付商機,元月營收高達0.4億元,年增月增雙率雙增,股價自谷底反彈,上周均價漲幅達16.87%,成功收復半年線。
穎崴雖然元月營收受到春節提前影響,但月增率成功轉正,子公司復工申請也在審核中,加上半導體需求長期趨勢未變,上周均價強漲14.62%,已漲回30日的起跌點。
其他值得關注的個股包括體外診斷用醫材廠暐世、化工廠磐采、連接器廠商驊陞、體外檢測醫材廠安盛生、IC設計業者安格及系統整合服務業者智聯服務,上周均價漲幅介於11~15%之間。
法人認為,市場先前對於陸廠停工利空過度反應,再加上美股強勢創高,陸股回補重挫缺口,顯見台股超跌情況,多檔個股拉回幅度過大,價值嚴重低估,無論是往後遞延的需求有望在3、4月回補外,停工對營運的實際影響也無須過度悲觀。
興櫃市場上周成交值維持在39億元左右,漲幅前十大個股族群百花齊放,包括專業電感器大廠年程,雖傳出因退貨的利空消息,但在元月營收逆勢表現,年增月增呈現雙率雙增,上周均價強勢大漲21.76%,榮登上周興櫃漲幅王。
欣興轉投資的印刷電路板(PCB)上游業者聯致上周同樣有18.93%的周漲幅,主因為欣興受惠大陸放寬復工標準,蘇州與深圳廠房陸續復工,其餘大陸廠房也有望在近期恢復生產,激勵聯致上周強勢走勢。
金融科技業者智慧光則成功搶搭上金融支付商機,元月營收高達0.4億元,年增月增呈現雙率雙增,基本面撐盤下,股價自谷底反彈,上周均價漲幅達16.87%,成功收復半年線。
此外,穎崴雖然元月營收受到春節提前影響,僅有1.86億元,年減21.08%,但月增率成功轉正,蘇州與上海子公司復工申請也在審核中,加上半導體需求長期趨勢並未改變,上周均價強漲14.62%後,已漲回30日的起跌點,後市走勢值得期待。
除上述4檔個股外體外診斷用醫材廠暐世上周均價同樣勁揚16.35%,化工廠磐采、連接器廠商驊陞、體外檢測醫材廠安盛生、IC設計業者安格及系統整合服務業者智聯服務,上周均價漲幅則介於11∼15%之間。
除已陸續處分的智擎、中美冠科和M-Venture持股外,晟德還有轉投資醫療器材開發公司益安生醫、安盛生科和博晟,藥物開發技術平台東曜藥業、順藥和加科思,生物藥及疫苗生產製造公司如國光生技、永信生醫,生技新藥開發公司如雅祥、Wind Tree、全福、晟濟,細胞治療公司如長聖和育世博,保健食品及農業生技產業公司如澳優乳業和豐華,投資基金如玉晟生技、水木易德、氫能源和山水等。
其中,益安、東曜藥業持股都超過30%,而澳優乳業雖然今年降持至23.4%,成為僅次於中國中信團旗下的中信農業基金的第二大股東,但隨營收及獲利持續擴大,未來業外利益貢獻也將增加。
根據統計,興櫃股8月合計營收約380億元,低於7月的396.49億元 ,月減4.15%,法人研判與8月美中貿易硝煙再起,拖累整體產業拉 貨動能有關,但整體興櫃前八月營收約2,950億元,則優於去年同期 2,645.45億元表現。
觀察興櫃8月營收表現,金額前五高的公司分別為遠雄人壽、燁聯 鋼鐵、汎德永業、瑞鼎科技、三商家購、和潤企業、伊雲谷、沅聖、 昇佳電子及巧新科技,營收規模在4.43億元到97.95億元之間,前六 大排名與7月相同,伊雲谷8月營收奮起,月增31.73%,衝上第7名, 興櫃股王昇佳電子也因旺季帶動業績表現,8月營收排行升至第9名, 巧新科技則落到第10名。
進一步攤開興櫃前8月營收成績單,可以發現共有16家公司今年以 來業績表現亮眼,年增率繳出翻倍以上紀錄,包括華德動、海樂影業 、安盛生、ABC-KY、昇佳電子、彥臣生技、碩鑽材料、經緯航、鼎恒 、華立捷、影一、亞泰金屬、萊鎂醫、傑智環境、友松、碩豐等,營 運動能強勁。
其中,受惠台灣積極發展電動巴士,帶動產業動能強勁,華德動8 月營收衝上3,078.3萬元,年增、月增分別為51.8倍、61.95倍,累計 前八月營收1.52億元,較去年同期713.4萬元大幅成長20.31倍。
海樂影業8月營收6,521.3萬元,創下登錄興櫃以來的單月新高,累 計前八月營收為1.78億元,年增2.7倍,已擺脫去年第二、三季業績 較淡表現,日前發行代理的電影《全面攻佔3:天使救援》票房傳出 捷報,上映10日後全台累積票房突破1億元,增添營運動能。
昇佳電子則受惠於第三季智慧機拉貨旺季,8月營收衝上4.87億元 ,業績逐月創高,累計前八月營收29.02億元,法人看好隨著智慧型 手機面板成本下降,以及AMOLED技術的突破,中階智慧型手機也開始 全面採用全螢幕面板,可望持續帶動昇佳電子市場滲透率。
第一個產品線,為透過血液檢測之慢性疾病管理系統「安必測定點照護系統」,目前可檢測項目為糖化血色素、總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等生化參數,屬於POCT(Point of Care Testing)之體外診斷器材;可攜性、可擴充性、可傳輸性為其三大亮點,本產品目前已經在歐洲、台灣、泰國、菲律賓等地區上市。
第二個產品線,則是透過尿液檢測之婦女健康管理系統「伊必測排卵檢測系統」-目前可檢測黃體生成素並進而計算賀爾蒙周期變化,提高受孕機率。其檢測系統包含排卵試片以及伊必測排卵檢測系統的專用App,形成個人資料管理系統以協助女性管理與確認排卵日。
安盛生共有三位創辦人,包括蔡東孟、陳階曉及陳彥宇,是因科技部STB計畫:史丹佛台灣醫療器材人才培訓計畫結識,三位來自電子、光學、生化及醫療之不同領域,共同發想出獨創的Pixo影像感測技術,是全球首家能用手機測血糖的生物科技公司。
安盛生去年營收約1,148萬元,今年前五月營收已經突破去年總額,達1,332萬元,其產品於市場推廣成效已逐步顯現。安盛生已經申請開發以智慧型手機為生化診斷系統所需要的最關鍵的技術專利,其瞄準的是全球行動醫療市場。
獲傑出生技產業獎的美時(1795)、葡萄王(1707)、邦特(4107),設攤的藥華藥(6446)、太景-KY(4157)、健喬(4114)、杏國(4192)、浩鼎(4174)等生技展概念股有機會領軍,激勵資金重回多頭懷抱。
被視為年度大戲的生技展,今年由於亞洲生技大會首度移師來台,吸引超過100個國外廠商參展和上千位海外專家來台共襄盛舉下,帶動一對一媒合會突破二千場改寫新猷,也讓獲獎廠商和具研發能量的新藥、創新醫材備受關注,增加授權和國際合作機會。
2019傑出生技產業獎得主,是由美時、邦特、葡萄王拿下「金質獎」;免疫功坊、行動基因及益福生醫則抱走「潛力標竿獎」;另「年度產業創新獎」由安克生醫「安克呼止偵」、生物技術開發中心「高產量CHO-C表現系統」及友霖生技「思有得持續性藥效膠囊」勝出。
而參加生技展的廠商中,則以新藥族群較具話題性;內線案獲判無罪的浩鼎,儘管仍有檢查官上訴的困擾,但該公司隨著旗下產品線大幅增加,手中已擁有全面性的武器下,未來一年將加速新藥臨床,並全力衝刺海外授權和國際合作案,最受青睞。
另外,太景繼太捷信進入收成,C肝新藥也開始有階段里程金入帳後,目前已瞄準抗流感病毒新藥市場大餅,預計明年陸續在大陸、美國、日本進行臨床,並同步啟動海外市場授權,帶動營運水漲船高。
杏國研發中新藥SB05PC(EndoTAGR-1)除了多國多中人三期臨床收案加速外,最近也獲中國藥監局(NMPA)准許以一線用藥執行三期臨床試驗,有機會成為用藥主流,商機上看百億元。
另外,檢測族群中,安盛生(6734)領先全球首創以Pixo影像感測技術,透過血液及尿液檢測開發的二大定點照護系統產品,已拚進歐美CVS、DM連鎖藥局。
瑞磁(6598)則是繼17項腸炎病菌試劑(GIPanel)與BioCodeMDx3000全自動化多元檢測系統取得美國FDA核准上市銷售後,20項呼吸道病原體外診斷的臨床試驗也已經完成,將提交數據給美國FDA申請上市許可,備受關注。
創立於2012年的安盛生,三位創辦人蔡東孟、陳階曉及陳彥宇是來自於STB(史丹佛台灣醫療器材人才培訓計畫),結合各自的電子、光學、生化及醫療技術領域,共同發想出獨創的PixoR影像感測技術,是全球第一家使用智慧行動裝置前鏡頭及螢幕光源進行血液及尿液檢測,透過試片的呈色反應結合演算法直接量化生理參數,即時產生精確量測結果。
由於擁有全球獨創的技術,安盛生也吸引晟德集團、益安董事張張有德、永豐金、兆豐金、台杉資本董事張鴻仁和韓國政府基金的投資,大股東陣容堅強。
技術長陳彥宇表示,安盛生已成功開發二個定點照護系統產品,今年獲美國FDA核可上市的「安必測定點照護系統」,可檢測糖化血色素、總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等生化參數,屬於POCT(PointofCareTesting)的體外診斷器材,具有可攜性、可擴充性、可傳輸性三大亮點。
「安必測」已順利在歐洲、台灣、泰國、菲律賓等地區上市,月前更已進軍義大利社區藥局,首波訂單是200台機台,預期將陸續採購的檢驗試劑耗材將是未來的業績動能。
另外,已於2018年上市的「伊必測排卵檢測系統」,主要是檢測黃體生成素並進而計算賀爾蒙周期變化,提高受孕機率。
目前「伊必測」已成功打進美國擁有9,800家據點的CVC連鎖藥局,安盛進駐的店面已由今年1月的3,000家成長至6月的5.800家,另外,安盛6月已進軍歐洲有約有3,600家的DM藥局,首波上架數約400家。
遠雄人壽6月營收繳出71.06億元佳績,穩居興櫃王寶座,燁聯鋼鐵和汎德永業則分別以35.92億元、27.09億元坐擁亞軍及季軍,而瑞鼎科技、三商家購與和潤企業單月營收亦衝破10億元門檻,另沅聖、伊雲谷、巧新科技、昇佳電子也都名列前茅。
隨時序步入下半年,累積前6月營收表現,遠雄人壽上半年營收已來到473.54億元,年增四成;燁聯鋼鐵上半年營收為219.52億元,年減逾一成;汎德永業上半年營收亦達158.35億元,較去年同期小增2.81%,該3檔累積營收率先衝破百億元大關。
進一步觀察興櫃營收風雲榜,較5月突出者有瑞鼎科技、三商家購和昇佳電子,月增率均出現小幅增長;若與去年同期相比,昇佳電子出現爆發性成長,年增翻揚2.65倍,6月更順利擠進前十強,成為大黑馬,伊雲谷年增尚有五成、瑞鼎科技近三成、遠雄人壽一成,表現均不俗。
整體而言,6月營收年增翻倍的興櫃公司達16家,電動巴士製造廠華德動大幅成長479倍之多,其次碩鑽材料年成長37倍、影一年成長12倍,而亞泰金屬、安盛生、海樂影業、經緯航、進能服、ABC-KY、昇佳電子、優你康、安特羅、惠特等皆榜上有名,營運動能相當強勁。
安盛生科實收資本額為新台幣491,592仟元,三位創辦人-蔡東孟、陳階曉及陳彥宇因STB計畫(StanfordTaiwanBiomedicalFellowshipProgram,史丹佛台灣醫療器材人才培訓計畫)結識,三位來自電子、光學、生化及醫療之不同領域,共同發想出獨創的PixoR影像感測技術,為全球第一家使用智慧行動裝置前鏡頭及螢幕光源進行血液及尿液檢測,透過試片的呈色反應結合演算法直接量化生理參數,即時產生精確之量測結果。
安盛生科基於獨創之PixoR影像感測技術,已成功開發兩大產品線:(1)透過血液檢測之慢性疾病管理系統「安必測定點照護系統」-目前可檢測項目為糖化血色素、總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等生化參數,屬於POCT(PointofCareTesting)之體外診斷器材;可攜性、可擴充性、可傳輸性為其三大亮點,本產品目前已經在歐洲、台灣、泰國、菲律賓等地區上市。(2)透過尿液檢測之婦女健康管理系統「伊必測排卵檢測系統」-目前可檢測黃體生成素並進而計算賀爾蒙周期變化,提高受孕機率。其檢測系統包含排卵試片以及伊必測排卵檢測系統的專用App,形成個人資料管理系統以協助女性管理排卵日。
上述兩大產品線目前已陸續於全球各區域申請或取得上市核准,部分區域亦已簽訂代理合約進入推廣期正式銷售,透過產品之即時檢測與報告分析,為消費者帶來最高便捷性。
安盛生科108年度及109年1-5月營業收入分別為11,489仟元及13,324仟元,其產品於市場推廣成效已逐步顯現。安盛生科已經申請開發以智慧型手機為生化診斷系統所需要的最關鍵的技術專利,其瞄準的是全球行動醫療市場。
安盛生科申請之51件專利中,截至108年3月,已取得美國、台灣、中國、印度、日本等共計24項專利,完整的專利保護及創新的研發能力已獲得國際認可,不僅歷年來陸續獲得國際大獎之肯定,亦獲得國際生醫大廠之矚目,於108年入選成為全球知名化工製藥公司-德國默克集團(MerckGroup)之創新加速器夥伴。
目前安盛生科的兩項主力產品,EvelineSmartFertilitySystem與PixoTestPOCTSystem,榮獲不同獎項與認證,其中EvelineSmartFertilitySystem於107年初在美國CES展上一舉拿下PregnancyandFertility項目最佳產品獎項,並獲得傑出生技產業年度產業創新獎與國家新創獎,產品已在台灣、歐洲、中亞、美國等地銷售。
PixoTestPOCTSystem於107年獲得NGSP(NationalGlycohemoglobinStandardizationProgram)認證通過,並獲得台灣國家精品獎,也出貨歐洲及東南亞等地。
安盛生科積極創新研發與專利佈局,已申請51件專利,其中11件ProvisionalPatent,8件美國專利,13件台灣專利,12件中國大陸專利,18件他國家專利,至108年3月止共取得美國、台灣、中國、印度、日本等共計24項專利。安盛生並入選德國默克創新加速器夥伴,研發能力受國際大廠肯定。
以慢性疾病(CDM)及婦女健康(WHM)作為產品開發兩大主軸,安盛生科除了針對肝、腎、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持續開發產品,也將因應孕前、孕中、孕後不同時期之婦女開發產品。
為提供使用者高效率的健康資訊,安盛將持續致力於將硬體整合至雲端軟體平台,藉由自行研發的創新應用平台,以慢性疾病(CDM)、婦女健康(WHM)、傳染性疾病(IDM)三大產品發展,邁向定點照護及居家照護市場。
櫃買市場熱鬧滾滾,本周4家公司上櫃及興櫃掛牌,包含台康生技(6589)28日新上櫃,以及亞州藏壽司(2754)、陞達科技(4945)、安盛生科(6734)等3家在28日上興櫃,新掛牌行情備受市場期待。
台康生技即將在28日新上櫃,也是今年第13家新上櫃公司,掛牌價30.85元,主辦券商為凱基證券。台康生技成立於民國101年12月間,主要經營業務是生物相似藥及新藥研發、生技藥品委託開發暨生產服務(CDMO)等,今年首季財報營收8,123萬元,每股虧損0.98元。
亞州藏壽司、陞達科、安盛生等3家公司同時在18日送件申請登錄興櫃股票,均將在28日上興櫃,將使得櫃買市場今年累計有14家新登錄興櫃公司。亞州藏壽司為觀光業,陞達科、安盛生等產業別為化學生技醫療業、電子工業。
亞州藏壽司成立於民國103年1月間,資本額為3億7,873萬元,董事長兼總經理為西川健太郎,主要產品是迴轉壽司連鎖餐飲服務。該公司107年業績,營收14億3,591萬元,稅前盈餘1億3,476萬元,每股盈餘3.4元。
陞達科成立於民國89年6月間,資本額為2億6,000萬元,董事長為李坤蒼,主要經營業務是馬達驅動IC、客製MCU IC等;該公司107年業績,營收3億8,690萬元,稅前盈餘7,957萬元,每股盈餘3.44元。
安盛生成立於民國101年8月間,資本額為4億9,159萬元,董事長兼總經理為蔡東孟,主要經營業務是醫療器材產品研發、製造及銷售等;該公司107業績,營收1,148萬元,稅前虧損1億806萬元,每股虧損2.34元。
根據櫃買中心資料顯示,亞州藏壽司成立於民國103年1月間,送件時資本額為3億7,873萬元,董事長兼總經理為西川健太郎,主要產品是迴轉壽司連鎖餐飲服務。該公司去(107)年業績,營收14億3,591萬元,稅前盈餘1億3,476萬元,每股盈餘3.4元。
陞達科成立於民國89年6月間,送件時資本額為2億6,000萬元,董事長為李坤蒼,主要經營業務是馬達驅動IC、客製MCUIC等;該公司去(107)年業績,營收3億8,690萬元,稅前盈餘7,957萬元,每股盈餘3.44元。
安盛生成立於民國101年8月間,送件時資本額為4億9,159萬元,董事長兼總經理為蔡東孟,主要經營業務是醫療器材產品研發、製造及銷售等;該公司去(107)年業績,營收1,148萬元,稅前虧損1億806萬元,每股虧損2.34元。
在矽谷高階醫材極富盛名的Incept,是由矽谷名人Fred Khosravi與Amar Sawhney兩人其專利與技術集中開辦的專利與智權控股公司,目前已連續開創13家高階植入式醫材公司及產品成功地被大廠併購或在那斯達克上市,其創業成功率高達90%。
Incept團隊表示,Fred Khosravi是腦膜醫材始祖,看好台灣創新醫材極具潛力,此行除了參與台灣生技整合育成中心(si2c)論壇演講外,亦將與益安董事長張有德、上智生技投資總經理張鴻仁等專家交換意見。另外,也將參訪設備商,希望未來有更進一步生產或合作開發計畫。
台生醫表示,此次與Incept合作,是結合彼此在植入式醫材的研發能量與專利技術,將聚焦於腦神經外科及心血管導管手術應用領域,以交互投資、互派成員、建立新團隊及合組新公司的模式進行實質上的合作,擴大彼此的產業經濟效應及全球研發布局。
維梧創辦人孔繁建表示,台灣市場太小、資金不足,要打進國際競技場,除了透過創投、資本市場的籌資,壯大實力外,與創投、海外公司結盟,合資或技術合作,最能實質發揮效益。
以鴨子划水、密集在台灣投資的維梧創投,繼去年底以4.57億元投資林榮錦旗下東曜藥業,持有21%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外,年初也與國發基金合作,募資1億美元,成立Vivo PANDA,是台矽科技基金催生的首檔生技創投基金。
Vivo PANDA由神隆前總經理馬海怡掌軍,目前已投了Bonray等約5家公司,預期因有矽谷華人大咖的專家加持,將拉近台灣與矽谷緊密鏈結,成為生技產業的生力軍。
除了矽谷資金,工研院近年也由技術團隊創立了台生醫、萊鎂等,而張有德和玉晟創投則投資以台灣與史丹佛大學合作的STB培育的創業種子,在在都突顯國內高階醫材廠展露頭角。
另外,博錸開發的晶元磁片為基礎的多元檢測技術平台,9月授權日本三井集團旗下電化生研Denka Seiken公司,第一筆的簽約金和授權技術訓練與諮詢費用合計為100萬美元。
2015年1月才創立的安盟生技,開發的OCT技術平臺和醫療影像分析系統,是以臺大光電所教授黃升龍的晶體光纖寬頻光源技術為核心,其產品廣泛應用于腫瘤檢測、醫學美容檢測等領域。
安盟去年在中國規模最大的「創新成長企業投融資選拔大賽-黑馬大賽」中,擊敗兩岸好手,獲得醫療產業組年度總冠軍。執行長林群倫表示,這個大賽的融資很誘人,一下子就能募及龐大的資金,但因無法了解股東背景,安盟後來沒接受資金挹注。
不過,由於產品具利基,安盟今年2月增資1,008萬美元計畫,吸引緯創資通、聯訊創投、永豐和華南金控創投參與投資。該資金將主要用於第2代產品機器手臂式高解析斷層掃描儀的開發,以及與美國知名癌症醫院的臨床實驗。
逐步展露頭角的創新醫材,在近2年國家新創獎和生農選秀大賽,也是大贏家。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鍾熙表示,近年醫材產業比較多元,診斷、大數據,都加入行列,顯見創新醫材接棒新藥能量濃厚,生醫藍圖逐步成熟,目前最欠缺的還是打進國際市場的通路。
已經在國外市場銷售的萊鎂,開發的「負壓式睡眠呼吸治療裝置」,今年屢獲大獎,另外,晉弘、安盛、美盛醫、世基的產品也都商品化,而精華、金可開發系列隱形眼鏡,在國際和大陸市場亦都有一定口碑。
至於專攻精準醫療的博錸,其檢測試劑已在台灣CDC、TFDA、台大、馬偕和知名日商試劑公司應用。博錸創辦人曹汀,在美國成功創立3家公司經驗,且都高價被國際大廠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