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應材公司新聞
台股迎金蛇年開紅盤,AI產業領航七大熱門產業
【台北訊】隨著金龍年的落幕,台股投資人將在2月3日迎接金蛇年的開盤。2024年,AI產業預計將帶動整體股市走強,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指出,除了AI產業外,七大熱門產業如航空、AI半導體等,將持續熱鬧一整年。
黃文清分析,2025年股市多頭態勢將持續,從法人買超、股價強勢中可以看出投資方向。近期台股上市櫃公司中,股價技術面呈多頭排列的合計有47檔,其中,七大熱門產業的代表性公司包括長榮航、台積電、聯發科、日月光投控、聖暉*、漢唐、新應材等。
AI軍備競賽持續進行,北美四大CSP的資本支出預計將在2024至2025年分別年增56.6%及13.5%。黃文清預期,2025年AI伺服器出貨量將達244.8万台,年增長54%。AI應用的普及將提升對算力及半導體規格的要求,台灣電子產業未來幾年將帶來強勁成長動能。
法人指出,光學收發器(optical transceiver)的升級潮流將在2024年開始,800G技術將率先被採用。Google已率先使用矽光解決方案,而微软、亞馬遜、Meta、Cisco等公司也將在今年開始採用800G技術,台灣廠商如聯亞、華星光等將直接受惠。
昇達科受2025年低軌道衛星業務強勁動能和5G滲透率提高的影響,營運和股價均呈上升趨勢。美國總統川普在就職典禮上的強硬語言也對昇達科的股價產生推升作用,21日昇達科上漲3.11%,收盤價達414.5元,技術面呈現多頭排列。
台積電法說會預告2025年將是強勁成長的一年,新廠布局蓄勢待發,這一消息對化工族群來說是一個好消息。近期,輝達對CoWoS需求的澄清,也為這些公司帶來了正面的影響,尤其是三福化(4755)、新應材(4749)、台特(4772)、晶呈科技(4768)、永光(1711)和華中化(1727)等公司旗下電子化學品和特殊氣體的營運。 分析師指出,台積電等晶圓代工廠及相關封裝廠正在積極擴充CoWoS產能,這一趨勢也推動了三福化CoWoS光阻剝離液業務的增長。近年來,半導體業者在採用「化學品在地化」策略,尋求當地廠商處理有毒物質,如光阻液、硫酸、研磨液、清洗液、顯影液等,這對三福化、長春化工、華中化、永光等提供回收服務的國內化學品供應商來說,是一個大利好。 新應材在光阻周邊材料方面對客戶的出貨,以及成功打入客戶3奈米供應鏈,預計2025年半導體應用業務將成長2成。隨著客戶2奈米新產能的開出,台特化自行開發的矽乙烷將進入快速量產期,新產品無水氟化氫(AHF)作為先進半導體製程的重要乾式蝕刻與清潔特氣原料,將於首季開始為營收貢獻,預計2025年將帶來成長升溫。 晶呈科技持續在新的產品領域發展,包括去光阻液年產能達288噸,並為應對客戶需求新增產能。特殊氣體已完成C4F6二級製造設備建置,其貢獻也將逐漸放大。三福化TMAH顯影劑回收純化產能擴充,年產1.22萬噸,半導體級純化線完成後,將分出半導體級產品線5,000噸、面板級7,200噸不同產品線。
2024年AI旺一整年,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表示,2025年股市多頭態 勢延續,除AI產業相關外,從法人買超、股價強勢即可窺知及預測投 資方向。21日台股上市櫃公司中,股價技術面呈多頭排列的合計有4 7檔,以產業區分集中在七大熱門產業包括有航空產業的長榮航;AI 半導體的台積電、聯發科、日月光投控;半導體設備相關的聖暉*、 漢唐、新應材;CPO的上詮、聯鈞、聯亞、環宇-KY;網通/低軌道衛 星、BBU的華星光、昇達科,及機器人的千附精密等。
黃文清指出,AI軍備競賽持續進行中,北美四大CSP資本支出展望 正向,預估2024∼2025年資本支出分別年增56.6%及13.5%,四大C SP未來將持續投入更多伺服器相關基礎設施,來滿足不斷成長的雲端 AI需求。
黃文清預期2025年AI伺服器出貨量244.8萬台,年增54%,AI應用 將提高對算力及半導體規格要求,台廠供應鏈2025年重要性將更提升 ,台灣電子產業未來幾年將帶來強勁成長動能,首推與輝達合作緊密 的台積電,同時衍生出上下游供應鏈。
法人指出,今年聚焦在光學收發器(optical transceiver)的升 級潮流,800G會先被採用,Google是首家用矽光解決方案的業者,微 軟、亞馬遜、Meta、Cisco等也會在今年開始先上800G,台廠受惠股 有聯亞、華星光等。
昇達科受惠2025年低軌道衛星業務動能強且5G滲透率提高,營運及 股價走揚,再加上美國總統川普20日在就職典禮喊出「要在火星上插 美國國旗」,更激勵股價走揚,21日上漲3.11%,收414.5元,技術 面呈現多頭排列。
分析師表示,台積電等晶圓代工廠及相關封裝廠積極擴充CoWoS產 能,三福化的CoWoS光阻剝離液業務隨之成長。尤其半導體業者近年 採取「化學品在地化」策略,找當地廠商處理包含光阻液、硫酸、研 磨液、清洗液、顯影液等有毒物質,包含三福化、長春化工、中華化 、永光等提供相關回收服務的國內化學品供應商,因此受惠。
新應材對客戶出貨光阻周邊材料,也打入客戶3奈米供應鏈,2025 年預期半導體應用業務將成長2成。
隨著客戶2奈米新產能開出,台特化自行開發矽乙烷將進入快速量 產期,新產品無水氟化氫(AHF)為先進半導體製程重要的乾式蝕刻 與清潔特氣原料,首季將開始營收貢獻,2025年成長升溫推進。
晶呈科持續切入新產品,包括去光阻液年產能達288噸,因應客戶 需求新增產能,特殊氣體已完成C4F6二級製造設備建置,貢獻也將逐 步放大。三福化TMAH顯影劑回收純化產能擴充,年產1.22萬噸,半導 體級純化線完成後,將顯影劑純化分出半導體級產品線5,000噸、面 板級7,200噸不同產品線。
新應材(4749)近來受惠於半導體先進前段製程的放量,交出亮麗的營運成績。公司董事長詹文雄透露,新擴建的高雄廠二期將在春節後進入試量產階段,並開始客戶驗證,預計2026年將進入量產放大期。新應材成功從面板光阻材料廠轉型為半導體特化材料供應商,其主力產品——表面改質劑(Rinse),在半導體黃光微影製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1月17日,新應材以480元價格掛牌上櫃,開盤後即展開蜜月行情,首日大漲208元,收盤於765元。公司去年12月的合併營收達到3.25億元,月增2.7%,年增長達41.1%。第四季合併營收則為9.15億元,季增6.8%,年增長55.3%。整體而言,2024年全年合併營收為33.22億元,年增長40.5%,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詹文雄表示,年底為材料廠的傳統旺季,去年營收及獲利均有望創下新紀錄。對於2025年的展望,他預期面板材料市場將小幅衰退,但半導體產材料市場預計將成長近三成。
新應材自2003年成立以來,初期主要生產面板光阻及清洗劑,顯示器相關營收一度佔總營收的98%。2018年,公司董事會進行改組,並加大對半導體特化材料市場的投資。如今,半導體相關業績已占公司營收比重的大約八成,其中表面改質劑產品佔據重要地位;面板相關業績則佔約二成。
作為國內唯一在半導體微影製程中,從原料合成、純化到配方自主設計的特化材料公司,新應材在表面改質劑產品上的業績,未來將隨著2奈米製程的導入量產而進入成長爆發期。
新應材是由面板光阻材料廠成功轉型為半導體特化材料供應,主力產品為半導體先進製程光阻周邊的表面改質劑(Rinse),是攸關半導體黃光微影製程良率的關鍵材料。新應材1月17日以480元掛牌上櫃後,即帶量展開蜜月行情,首日大漲208元,昨(20)日再漲77元,收765元。
新應材去年12月合併營收達3.25億元,月增2.7%,年增41.1%。去年第4季合併營收9.15億元,季增6.8%,年增55.3%。累計2024年全年合併營收33.22億元,年增40.5%。同步交出12月、第4季及全年營收新高紀錄。
詹文雄表示,年底是材料廠傳統旺季,去年營收及獲利均可望雙創新高。展望2025年,預期面板材料營收估將小幅衰退;半導體產材料市場預料可成長近三成。
新應材成立於2003年,初期產品以面板光阻及清洗劑為主,顯示器相關營收曾達98%。2018年董事會改組後,轉型加碼投資半導體特化材料市場,如今半導體相關業績貢獻營收比重約八成,其中以表面改質劑為大宗;面板相關業績比重約二成。
新應材已是目前國內唯一在半導體微影製程,從原料合成、純化到配方自主設計,且持續擴大量產規模的特化材料公司。詹文雄表示,新應材光阻周邊的表面改質劑業績,未來成長動能將隨著2奈米製程導入量產進入成長爆發期。
櫃買市場再掀波濤,昨日(14日)櫃買中心審議通過築間(7723)上櫃案,預計明日(16日)將審議昕奇雲端上櫃案。新應材則將在17日正式上櫃掛牌,櫃買中心也將舉辦隆重的上櫃典禮,吸引眾多投資者關注。
築間以自有品牌經營連鎖餐飲,董事長林楷傑領軍,推薦證券商包括凱基證券、永豐金證券、宏遠證券及華南永昌綜合證券。築間的申請時資本額達4.58億元,2023年度合併營收為57.62億元,稅後淨利3.5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8.6元。前三季營收43.58億元,稅後淨利1.50億元,EPS為3.27元。
昕奇雲端則專注於銷售AWS及GCP等公有雲基礎架構即服務(IaaS)及軟體即服務(SaaS)產品,並代理網通資安軟硬體產品。董事長許承強帶領,推薦證券商為凱基證券及元大證券,申請時資本額2.36億元。昕奇雲端2023年度合併營收10.51億元,稅後淨利6,756萬元,EPS為3.33元。前三季營收10.39億元,稅後淨利7,154萬元,EPS為3.05元。
新應材則將於17日上櫃掛牌,櫃買中心將在當日舉行上櫃典禮,並於上午9時進行敲鑼儀式。新應材承銷價定於480元,與14日興櫃均價653.23元相比,有較大的價差。新應材主要從事特用化學材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2023年度合併營收23.64億元,稅後淨利3.18億元,EPS為3.86元。
築間主要是以自有品牌經營連鎖餐飲,董事長為林楷傑,推薦證券商是凱基證券、永豐金證券、宏遠證券及華南永昌綜合證券,申請時資本額為4.58億元。
築間2023年度合併營收為57.62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稅後淨利為3.5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8.6元。2024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為43.58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稅後淨利為1.50億元,EPS為3.27元。
昕奇雲端主要是從事經銷AWS及GCP等公有雲基礎架構即服務(IaaS)及軟體即服務(SaaS)產品,暨代理網通資安軟硬體產品,董事長為許承強,推薦證券商是凱基證券及元大證券,申請時資本額2.36億元。
昕奇雲端2023年度合併營收為10.51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稅後淨利為6,756萬元,EPS為3.33元。2024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為10.39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稅後淨利為7,154萬元,EPS為3.05元。
此外,新應材預計於本年1月17日上櫃掛牌,櫃買中心將於當日假所在辦公大樓11樓舉辦「新應材上櫃掛牌典禮」,於上午9時整進行新應材「新股上櫃敲鑼」儀式,並邀請輔導其上櫃的證券承銷商及簽證會計師共同與會。承銷價為480元,與14日興櫃均價653.23元相較,有不小的價差。
新應材主要從事特用化學材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2023年度合併營收為23.64億元,稅後淨利為3.18億元,EPS為3.86元。
本周台灣櫃買市場再迎新血,共有七家新公司加入戰局。其中,裕山將於15日上櫃掛牌,新應材則將在17日登錄上櫃,同時,稜研科技*、來穎、新特將於15日登錄興櫃,宇辰系統則將在16日登錄興櫃。這波新公司的加入,預計將使今年來新登錄興櫃的公司數量達到十家。
創泓科技(7714)專注於網路資安軟硬體產品的代理銷售,並提供企業整合性資訊安全解決方案。該公司2023年度合併營收達11.31億元,稅後淨利為9,212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5.75元。2024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為8.30億元,稅後淨利為5,008萬元,EPS為2.67元。創泓科技的承銷價定為86.06元。
裕山公司從事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調查與整治,以及廢棄物處理。2023年度合併營收為14.61億元,稅後淨利為9,554萬元,EPS為3.31元。去年前三季合併營收12.33億元,稅後淨利為1.00億元,EPS為3.4元。裕山的承銷價為39.6元。
新應材則專注於特用化學材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2023年度合併營收為23.64億元,稅後淨利為3.18億元,EPS為3.86元。2024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為24.06億元,稅後淨利為5.24億元,EPS為6.39元。新應材的承銷價定為480元。
興櫃市場方面,稜研科技*將於15日登錄,主要產品涵蓋毫米波開發、教學、量測與模擬套件。來穎公司同樣將於15日登錄興櫃,專注於電池模組及儲能櫃、储能系統產品的研發、製造及銷售。新特公司也將於15日登錄,主要業務為驅動晶片探針介面卡、模組及技術服務。宇辰系統則將於16日登錄興櫃,專業於高科技產業的廠務自動化系統及電力工程服務。
創泓科技主要是代理銷售網路資安軟硬體產品,提供企業整合性資訊安全解決方案,2023年度合併營收為11.31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稅後淨利為9,212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5.75元。2024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為8.30億元,稅後淨利為5,008萬元,EPS為2.67元。承銷價為86.06元。
裕山從事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調查與整治及廢棄物處理,2023年度合併營收為14.61億元,稅後淨利為9,554萬元,EPS為3.31元。去年前三季合併營收12.33億元,稅後淨利為1.00億元,EPS為3.4元。承銷價為39.6元。
新應材主要從事特用化學材料研發、生產及銷售,2023年度合併營收為23.64億元,稅後淨利為3.18億元,EPS為3.86元。2024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為24.06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稅後淨利為5.24億元,EPS為6.39元。承銷價為480元。
興櫃方面,稜研科技*將於15日登錄興櫃,主要產品涵蓋毫米波開發、教學、量測與模擬套件,專為推動毫米波技術創新而設計,提供涵蓋波束成形、上下變頻及教學實驗的解決方案。輔導推薦證券商為台新、元大,興櫃認購價為60元。
來穎將於15日登錄興櫃,主要從事電池模組及儲能櫃、儲能系統產品研發、製造及銷售。輔導推薦證券商為凱基、康和、台中銀,興櫃認購價為75元。
新特將於15日登錄興櫃,主要業務為驅動晶片探針介面卡、模組及技術服務之研發、設計、生產、銷售, 為半導體產業下游之專業半導體測試介面廠。輔導推薦證券商為兆豐、中國信託,興櫃認購價為150元。
宇辰系統16日將登錄興櫃,主要業務為承攬高科技產業之廠務自動化系統及電力工程之服務,從設計、規劃、施作及後續維護,提供客戶一條龍完整解決方案。輔導推薦證券商為元大、群益金鼎,興櫃認購價為70元。
近期來,台灣電子、半導體特用化學品市場需求活絡,不僅帶動化工族群業績表現,更讓多家公司營運看俏。在這波熱潮中,三福化(4755)、南寶(4766)、中華化(1727)、晶呈科技(4768)、汎瑋材料(6967)、新應材(4749)、東鹼(1708)、德淵(4720)、誠泰科技(4767)等公司均表現亮眼。
三福化在發展顯影劑回收純化同時,也積極布局銅蝕刻液的回收。預計明年越南廠及CoWoS材料、顯影劑回收等新興化學品與先進封裝材料將帶動營運增温,其中半導體級顯影劑回收業務預計回收量將增長10%以上。
南寶取得「清真認證」,深耕印尼、馬來西亞、孟加拉等市場,並預計明年第二季量產碳纖維新材料,營收有望翻倍成長。此外,新應用聚焦光學用膠、UV解黏膠,短期目標朝營收比5%邁進,並透過允德實業併購提升營運表現。
中華化則著眼於半導體、高階塑料、循環經濟供應鏈,新建的第五條電子級硫酸產線預計明年第一季完工,年產量將增加3萬噸,有助於加強轉型節奏。
晶呈科技光阻液接單步上軌道,明年將進一步擴產,並推出無水氟化氫新品,特氣產品種類達15種,運營蓄勢衝刺。
新應材主攻半導體先進製程光阻週邊的表面改質劑,聚焦於微影特化材料開發,半導體特化材料營收比已達8成。預計明年將年增20%~30%,成為營運推進的關鍵。
誠泰科技在熱融膠市場上,不僅在包裝應用上提升市占率,還搶進汽車電池應用、濾清器等利基市場,逐步放量。
德淵則推進BIONIS系列產品及創新技術,拓展車用電子、顯示面板與新能源車市場,提供高性能且環保的特用化學品。特用化學品收入占比從13%提高至15%,核心接著劑產品的綠色材料營收比達88%。明年將在印度等多元市場及利基新品推展上,繼續實現雙位數成長。
台積電的先進製程及先進封裝技術持續領先,帶動興櫃市場的熱鬧景象,其中印能、鴻勁和新應材等三大高價股成為關注焦點。這些公司作為台積電供應鏈的一部分,有望在明年台股半導體供應鏈中成為頂尖新兵。
隨著全球半導體產業今年及明年晶圓代工產值的預期創新高,先進製程在人工智慧(AI)與高效能運算(HPC)的發展中扮演關鍵角色。這也推動了先進封裝的需求增長,使得相關供應鏈業績及股價同步上漲。
興櫃市場的股王,印能,近期股價在1,600元至1,850元之間徘徊,穩坐寶座。鴻勁則在前波盤中股價一度達到1,405元,近期則在1,100元至1,200元之間整理。新應材的股價則在650元至750元之間震盪。這三家公司的主要產品線均以先進製程為核心。
在半導體晶片持續微小化、工序複雜化的趨勢下,先進製程及先進封裝的製程良率成為業界關注的重點。印能作為製程氣泡解決專業廠商,提供先進封裝製程問題的解決方案,是全球該領域專利技術最多的公司。
鴻勁的分選機搭載先進的ATC溫控系統,廣泛應用於Server CPU/GPU、車用CIS/MCU等高階晶片的測試,滿足HPC與車用晶片的高精度、高可靠性測試需求,並為5G、IoT、消費性電子等市場提供全面解決方案。
新應材是國內唯一在半導體微影製程中,從原料合成、純化到配方自主設計,並具擴大量產規模的特化材料企業。在本土化趨勢下,該公司受到市場高度關注。
從營運表現來看,在台積電的帶動下,印能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達到30.28元;鴻勁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累計為13.38元;新應材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則為6.39元。
近期,台灣化工族群因電子、半導體特用化學品需求增溫,加上化肥等原物料行情持穩,業績表現亮眼。其中,明年(2025年)半導體高階應用將開展,新產品貢獻與綠色商機佈署逐漸發酵,多家企業營運看俏。
三福化(4755)不僅在顯影劑回收純化領域發展,同時布局銅蝕刻液的回收。隨著越南廠及CoWoS材料、顯影劑回收等新興化學品與先進封裝材料成長,明年營運預計蓄勢升溫,其中半導體級顯影劑回收業務將從中小型客戶開始開發,回收量預估增長10%以上。
南寶(4766)取得「清真認證」,積極深耕印尼、馬來西亞、孟加拉等市場。大陸淮安廠碳纖維新材料預計明年第二季量產,營收有望翻倍成長。半導體用膠新應用則聚焦光學用膠、UV解黏膠,短期目標朝營收比5%邁進。允德實業併購發揮效應,助營運創新高。
中華化(1727)著眼於半導體、高階塑料、循環經濟供應鏈。新建第五條電子級硫酸產線,預計明年第一季完工,年產量新增3萬噸,將助力轉型節奏提速。
晶呈科(4768)去光阻液接單步上軌道,明年將進一步擴產。新品無水氟化氫(AHF)送樣客戶認證,特氣產品共計15種,營運蓄勢衝刺。三廠投資動工,整體產值達50億以上,其中特殊氣體工廠預計2026年上半年完工。
新應材(4749)主產品為半導體先進製程光阻週邊的表面改質劑(Rinse),聚焦於良率關鍵的微影(Lithography)特化材料開發,半導體特化材料營收比達八成。明年半導體特化材料部署發揮,業績可望年增20%~30%,成為營運推進焦點。
誠泰科(4767)在大陸熱融膠市場除包裝應用持續提升市占率,也搶進汽車電池、濾清器等利基應用。汽車啟停電池打入大陸市場前五大品牌及供應其海外廠需求,逐步放量。
新應材目前資本額8.22億元,現增後股本約9.25億元。前三季淨利 6.3億元,年增133%,每股稅後純益(EPS)6.39元;其中半導體特 化材料營收比已達8成。伴隨第四季出貨增溫,法人推估,今年營收 約33億元,EPS上看7.5∼8.5元。
新應材董事長詹文雄表示,明年雖然面板特化材料恐有小幅縮減, 惟半導體特化材料部署發揮,業績可望年增20%∼30%,成為營運推 進焦點;2026年隨新廠布局發酵,營運更好。
新應材2018年積極轉型投入半導體先進製程,主力產品為半導體先 進製程光阻周邊的表面改質劑(Rinse),聚焦在良率關鍵的微影( Lithography)特化材料開發,2023年淨利3.18億元,EPS 3.91元。
詹文雄指出,2019年至今投入半導體資本支出超過30億元、研發費 用超過11億元,已超過40億元。未來將持續朝奈米級微影特化材料發 展,包含即將到來的2奈米及未來1.4奈米製程的關鍵材料,可有效提 升先進微影製程終端應用良率。
新應材目前桃園、台南、高雄都有設廠,高雄廠一期已滿載,高雄 、台南一廠一期前後段產能,以二班制推估,合計年產值約40億元。 高雄二期(2奈米)新廠農曆年後試產,與台南二期廠預備2026年正 式投產。
詹文雄說,半導體特化材料開發及驗證時間長,目前以光阻周邊特 化材料為發展基礎外,已成功開發DUV光阻,應用於半導體微影製程 及光學元件製程,有望成為本土第一家半導體光阻供應商,打破現在 幾由日廠壟斷局面。
新應材原為面板光阻材料供應商,近年成功轉型跨入半導體特化材料領域。新應材昨天興櫃參考價收677元、漲7.08元。新應材將於下周一(23日)舉辦上櫃前業績發表會,並將以競價拍賣搭配公開申購方式配售初次上櫃前現金增資股票。
新應材目前資本額為8.22億元,主力產品為半導體先進製程光阻周邊的表面改質劑(Rinse),是攸關半導體黃光微影製程良率的關鍵材料。該公司2023年稅後純益3.18億元,每股純益3.91元。
受惠於客戶端需求強勁,新應材今年前三季稅後純益5.24億元,不但優於2023年全年的3.18億元,也一舉超越較2022年4.03億元歷史新高,今年獲利篤定續寫新猷。
新應材今年11月合併營收3.16億元,創新高,月增15.5%,年增62.2%,反映半導體材料出貨成長,半導體材料貢獻營收占比已逾78%。前11月合併營收29.97億元,年增40.4%,已刷新歷年全年營收新高紀錄。
新應材成立於2003年,初期產品以面板光阻及清洗劑為主,顯示器相關營收曾高達98%。2018年董事會改組後,轉型加碼投資半導體特化材料市場,以表面改質劑為大宗;面板相關業績比重約二成。
新應材現已是目前國內唯一在半導體微影製程,從原料合成、純化到配方自主設計,且持續擴大量產規模的特化材料公司。
詹文雄表示,新應材光阻週邊的表面改質劑 (Rinse)將隨著2奈米製程導入量產成長。新擴建的高雄廠二期現正裝機中,明年春節後即可試量產,同步展開客戶驗證期,預估2026年進入新產線的量產放大期。
國內唯一專注於半導體先進微影製程特化廠的新應材(4749)即將於23日舉行上櫃前業績發表會,以競價拍賣及公開申購的方式,配售初次上櫃前的現金增資股票,並預計於2025年1月中旬正式掛牌上櫃。新應材現階段資本額為8.22億元,經現增後股本將增至約9.25億元。
根據新應材公布的前三季業績,公司淨利達6.3億元,年增長達133%,每股稅後純益(EPS)為6.39元。其中,半導體特化材料營收占比已超過8成。隨著第四季出貨量增溫,法人預估今年營收將約33億元,EPS預期上看7.5至8.5元。
新應材董事長詹文雄表示,即將迎來的2024年,雖然面板特化材料市場可能會有小幅縮減,但公司對半導體特化材料的部署將發揮重要作用,預計業績將年增長20至30%,成為公司運營推進的關鍵。他還提到,2026年隨著新廠的布局發酵,公司的運營表現將更加亮眼。
自2018年積極轉型投入半導體先進製程以來,新應材的主力產品為半導體先進製程光阻周邊的表面改質劑(Rinse),並聚焦於良率關鍵的微影(Lithography)特化材料開發。2023年,公司淨利達3.18億元,EPS為3.91元。
詹文雄強調,自2019年以來,公司對半導體的資本支出已超過30億元,研發費用超過11億元,總計超過40億元。未來,新應材將持續朝著奈米級微影特化材料發展,包括即將面臨的2奈米及未來1.4奈米製程的關鍵材料,這將有效提升先進微影製程終端應用的良率。
目前,新應材在桃園、台南、高雄都有設廠,其中高雄廠一期已達滿載狀態。以二班制推估,高雄、台南一廠一期的年產值合計約40億元。而高雄二期新廠(2奈米)將於農曆年後開始試產,與台南二期廠則預計於2026年正式投產。
詹文雄還提到,由於半導體特化材料開發及驗證時間較長,新應材目前以光阻周邊特化材料為發展基礎,並已成功開發DUV光阻,應用於半導體微影製程及光學元件製程。新應材有望成為本土第一家半導體光阻供應商,打破目前幾乎由日廠壟斷的局面。
新應材(4749)這家台灣知名公司,即將在明年元月中旬正式轉上櫃,成為市場上备受矚目的焦點。公司董事長詹文雄近日透露,看好今年營收及獲利將可雙創新高,這主要得益於年底材料廠的傳統旺季。在展望2025年的發展時,他預計面板材料營收將小幅衰退,而半導體產材料市場則預計將成長近三成。
新應材自從成功轉型跨入半導體特化材料領域以來,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果。該公司昨天興櫃參考價收677元,漲幅達7.08元,顯示市場對其未來發展的信心。新應材將於下周一(23日)舉辦上櫃前的業績發表會,並採用競價拍賣搭配公開申購的方式進行初次上櫃前現金增資股票的配售。
新應材目前的資本額為8.22億元,其主力產品為半導體先進製程光阻周邊的表面改質劑(Rinse),這是關鍵材料,對於半導體黃光微影製程的良率至關重要。公司2023年的稅後純益達3.18億元,每股純益3.91元。今年前三季的稅後純益更達5.24億元,超越去年的全年度純益,並創下歷史新高,顯示公司獲利能力不斷提升。
新應材11月的合併營收創下新高,達3.16億元,月增15.5%,年增62.2%,這主要得益于半導體材料出貨的增長。前11個月的合併營收達29.97億元,年增40.4%,已刷新歷年全年營收新高紀錄。
自2003年成立以來,新應材初期以面板光阻及清洗劑為主,顯示器相關營收曾高達98%。2018年,公司董事會進行改組,轉型加碼投資半導體特化材料市場,目前面板相關業績比重約二成。新應材已經成為國內唯一在半導體微影製程中,從原料合成、純化到配方自主設計,並持續擴大量產規模的特化材料公司。
詹文雄指出,新應材的光阻週邊表面改質劑(Rinse)將隨著2奈米製程的導入量產而增長。公司正在進行的高雄廠二期擴建工程目前已進入裝機階段,預計明年春節後即可進行試量產,並開始客戶驗證。他預計,2026年將進入新產線的量產放大期,這將為公司帶來新的成長動能。
櫃買中心於11月29日舉辦了第11屆第5次董事、監察人聯席會議,會中進行了多項重要決議。其中,創泓科技(7714)、榮田(7709)、威力德生醫(7713)以及新應材(4749)的股票上櫃申請案獲得通過,預計將於12月4日的會議中,再對台灣精材(3467)、浩宇生醫(6872)、光焱科技(7728)及印能科技(7734)等四家公司上櫃申請案進行批覆。這些公司的加入,將為明年首季的櫃買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會議中,櫃買中心還通過了一項規章修正案,對「證券商營業處所經營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業務規則」第六條及第二十八條之一進行了修正,以明定高資產客戶為專業客戶,並避免資格條件不符的投資人因交易實物交割而取得不得投資的標的。
根據統計,今年截至目前,櫃買中心共有25家公司掛牌,與去年持平。而今年提出上櫃申請的公司數量達33家,已遠超過年初預計的24家申請數量。此外,今年正式登錄興櫃的公司也高達79家,顯示櫃買中心在扶植中小微型公司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有明遠精密、力領科技、博盛半導體、大井泵浦、博弘、裕山等6家公司獲得櫃買中心同意上櫃契約,但尚未掛牌。而本次會議再新增新應材、創泓科技、榮田、威力德生醫、台灣精材、浩宇生醫、光焱科技、印能科技等8家公司通過櫃買董事會審議,預計將在第四季至明年首季內完成掛牌上櫃的程序。
櫃買中心11月29日舉辦第11屆第5次董事、監察人聯席會議,會中 通過一項規章修正案,為明定高資產客戶為專業客戶以及為避免資格 條件不符之投資人因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實物交割取得不得投資之標 的,修正櫃買中心「證券商營業處所經營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業務規 則」第六條及第二十八條之一。
此外,也同步通過包括創泓科技、榮田、威力德生醫、新應材等4 家公司上櫃申請案,
12月4日再加碼通過台灣精材、浩宇生醫、光焱科技、印能科技4家 ,依照後續時程推估,可望於明年首季在櫃買市場掛牌。
據統計,櫃買中心今年來截至目前,共有25家公司掛牌,與去年水 準相當,而今年來提出上櫃申請的則有33家,已經遠遠超越今年初喊 出的24家預估申請上櫃家數。而今年來正式登錄興櫃的公司也高達7 9家,顯示櫃買中心扶植中小微型公司有成。
值得留意的是,目前已獲櫃買同意上櫃契約、但尚未掛牌的公司則 共有明遠精密、力領科技、博盛半導體、大井泵浦、博弘、裕山等6 檔,這次再新增新應材、創泓科技、榮田、威力德生醫、台灣精材、 浩宇生醫、光焱科技、印能科技8檔通過櫃買董事會審議,有望力拚 於今年第四季至明年首季掛牌上櫃。
本周,櫃買中心傳來好消息,新兵新應材(股票代號:4749)成功通過上櫃審議,將成為櫃買家族的新力軍。新應材專注於特用化學材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董事長詹文雄領軍,帶領公司向市場展開新篇章。在申請上櫃時,新應材的資本額達8.21億元,實力不容小覷。過去一年,新應材的合併營收達23.64億元,稅後淨利3.1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更是亮眼的3.86元。而2024年上半年,合併營收更是創下15.49億元,稅後淨利3.68億元,EPS高達4.47元,上半年獲利已超過去年全年。
另一方面,威力德也成功通過上櫃案,為櫃買市場注入新活力。威力德主要從事體外診斷設備的租賃、試劑銷售、人力派遣及醫療資訊平台等服務,董事長周國忠領導公司邁向新的發展階段。在申請上櫃時,威力德的資本額為4.15億元。2023年度,威力德的合併營收為9.40億元,稅後淨利1.52億元,EPS為3.71元。而2024年上半年,合併營收4.87億元,稅後淨利8,594萬元,EPS為2.06元。
截至目前,今年已有22家公司成功上櫃掛牌,櫃買中心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但尚未掛牌的家數仍有9家。而櫃買中心正在審議的家數達11家,包括創泓科技、榮田、新應材、威力德等。這些新兵的加入,將為櫃買市場帶來更多活力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