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生(興)公司新聞
普生公司(股票代號:4117)近期宣布了一項重大突破,即成功研發並生產出GBSARS-CoV-2RT-PCR核酸檢測試劑,並榮獲歐盟體外診斷醫療器材(CE-IVD)認證。這一認證將為普生在歐盟CE認證國家開展銷售和推廣提供了強大的後盾。 普生公司表示,該公司的RT-PCR核酸試劑套組目前正在進行台灣食藥署(TFDA)以及美國緊急使用授權(EUA)的申請許可程序。同時,公司也在調配生產製程,不斷提升整體產能稼動率,以滿足國家對新冠肺炎防疫檢測的需求。 除了RT-PCR核酸檢測試劑,普生還入選了中研院開發的抗原快篩病毒檢測試劑和血清抗體快篩檢測試劑合格廠商,並參與了新冠肺炎快篩試劑招商。此外,公司還與高雄醫學大學合作,共同開發了以全自動化儀器研發生產的ELISA快篩抗體試劑。 普生強調,其ELISA快篩抗體試劑能夠測定抗原或抗體,每天24小時可以篩檢出約1,440人的檢體,這種自動化大量快速篩檢的效益十分顯著。普生已經開始申請取得檢體,並計劃在三到四個月內完成開發、實驗、測試到試量產階段。同時,公司也將同步啟動TFDA和美國、歐盟緊急使用授權(EUA)的申請程序。 目前,RT-PCR核酸檢測試劑仍是全球新冠肺炎試劑的主要供應品。普生的GBSARS-CoV-2RT-PCR核酸檢測試劑可以通過採集唾液、鼻咽等呼吸道分泌物樣本及少量血液樣本進行檢測,有效檢測ORF1ab、N、E三個基因標靶,檢測準確率超過九成。該試劑的檢測時間只需1至1.5小時,能夠迅速、準確地檢測出是否感染新冠肺炎病毒。 普生指出,該公司的GBSARS-CoV-2RT-PCR核酸檢測試劑已成功小批量出貨至中東、東南亞、馬來西亞、法國等歐洲地區。公司正在加強竹科廠的試劑生產效能,並與原物料供應廠商加強合作,預計5月份可以進入量產階段,以應對不斷增長的訂單需求。
普生(4117)公司近日傳來喜訊,其研發的核酸檢測試劑成功通過歐盟CE-IVD認證,這意味著該產品將能夠加速在歐盟及其他CE認證國家進行銷售和推廣。這個消息對普生來說是一大突破,也將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檢測和防控產生積極影響。 普生的RT-PCR核酸檢測試劑套組不僅可以檢測唾液、鼻咽等呼吸道分泌物樣本,還能夠檢測少量血液樣本。該試劑能夠在約1至1.5小時內完成檢測,確保了檢測的迅速和準確。其檢測準確率超過九成,這對於確診新冠肺炎病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這款核酸檢測試劑已經成功出貨至中東、東南亞、馬來西亞、法國等國家,並且公司正在加強竹科廠的生產效能,以及與原材料供應商的合作,目標是5月份進入量產階段,以滿足不斷增長的訂單需求。 普生並不僅限於核酸檢測試劑的研發,它還積極參與新冠肺炎快篩試劑的招商,包括中研院開發的抗原快篩病毒檢測試劑和血清抗體快篩檢測試劑。此外,公司還與高雄醫學大學合作,共同研發生產全自動化儀器的ELISA快篩抗體試劑。 這一系列的動作,顯示了普生在疫情防控方面的積極態度和不斷進取的精神。面對全球疫情,普生正以其先進的技術和不懈的努力,為全球的防疫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
普生表示,RT-PCR核酸試劑套組正同步進行台灣食藥署(TFDA)、及美國緊急使用授權(EUA)申請許可,並持續調配生產製程,以拉升整體產能稼動率表現,以期滿足國家新冠肺炎防疫檢測需求。
此外,普生亦入選中研院開發之抗原快篩病毒檢測試劑、血清抗體快篩檢測試劑合格廠商,並參與新冠肺炎快篩試劑招商,以及高雄醫學大學共同開發以全自動化儀器研發生產ELISA快篩抗體試劑之研發生產。
普生強調,ELISA快篩抗體試劑可測定抗原或是抗體,一天24小時可篩檢出約1,440人的檢體,能滿足自動化大量快速篩檢效益,普生已進行申請取得檢體,盼取得抗體後目標於三∼四個月完成開發、實驗、測試至試量產階段,計畫同步啟動TFDA和美國、歐盟緊急使用授權(EUA)申請。
目前RT-PCR核酸檢測試劑仍為全球新冠肺炎試劑之大宗,普生旗下GBSARS-CoV-2RT-PCR核酸檢測試劑可分別透過採集唾液、鼻咽等呼吸道分泌物樣本及少量血液樣本檢體,可有效檢測ORF1ab、N、E三個基因標靶的定性檢測,其GBSARS-CoV-2RT-PCR核酸檢測試劑僅需1∼1.5小時的反應時間,即可準確檢測採集樣本是否感染新冠肺炎病毒,檢測準確率更逾九成。
普生指出,GBSARS-CoV-2RT-PCR核酸檢測試劑已成功小批量出貨至中東、東南亞、馬來西亞、法國、歐洲等地區,仍持續加大旗下竹科廠試劑生產效能、原物料供應廠商備貨需求,有望5月可進入量產階段以因應訂單需求。
此外,RT-PCR 核酸試劑套組目前亦正同步進行台灣食藥署(TFDA)、以及美國緊急使用授權(EUA)申請許可,並持續調配生產製程以拉升整體產能稼動率表現。
目前RT-PCR核酸檢測試劑仍為全球新冠肺炎試劑大宗,普生旗下GB SARS-CoV-2 RT-PCR核酸檢測試劑可分別透過採集唾液、鼻咽等呼吸道分泌物樣本、以及少量血液樣本檢體,可有效檢測ORF1ab、N、E 三個基因標靶的定性檢測。
該核酸檢測試劑約1~1.5小時反應時間,即可檢測採集樣本是否感染新冠肺炎病毒,檢測準確率超過九成以上,並已成功小批量出貨至中東、東南亞、馬來西亞、法國、歐洲等地區,公司仍持續加大旗下竹科廠試劑生產效能、原物料供應廠商備貨需求,有望5月可進入量產階段以因應訂單需求。
普生表示,為助力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檢測效率,進而達到有效疫情防控,公司不僅在該核酸檢測試劑加速進展外,亦包括已入選中研院開發之抗原快篩病毒檢測試劑、血清抗體快篩檢測試劑合格廠商,參與新冠肺炎快篩試劑招商。
另外,也與高雄醫學大學共同開發全自動化儀器研發生產ELISA快篩抗體試劑。
近日,台灣金融界掀起一波紓困貸款的熱潮。為了應對疫情對企業造成的影響,銀行公會昨日(22日)特別召開銀行紓困貸款業務研討會,邀請了財經四巨頭以及全體銀行董座共同參與。會中,民營銀行高層一致表示將加入紓困行列,確保在困難時刻也不會放棄支持企業。 在這波紓困浪潮中,台灣的醫學領域也展現了驚人的進展。由寶齡富錦、台康和安?生醫組成的新冠肺炎快篩試劑團隊,成功成為國內第一個向衛福部食藥管理署(TFDA)送件準備取證的民間隊伍。該團隊的特點是彈性大、流程簡化,使得它能在短短一個月內量產百萬劑抗原快篩試劑。 台康生技副總經理張志榮表示,這款快篩試劑的敏感性非常高,能夠在病毒量僅1,000個時就檢測出來,精準度接近100%。這意味著在病患尚未出現發病徵兆的初期,就能透過這款試劑進行檢測。該團隊的成功,是因為安?生醫董事長沈三泰帶領團隊成功篩選出能辨識新冠病毒抗原的單株抗體群,並與台康生技合作提供抗體材料,由寶齡富錦負責最終開發製造。 與此同時,國家隊的中研院楊安綏實驗室團隊也在3月9日公佈了新冠病毒檢測抗體群的製造完成,預計6月底開始量產。不過,相比國家隊的進度,民營隊伍已經搶先一步,即將進入試量產階段。 中研院在發表會當天已經有20至30家廠商報名參與後續產品開發。除了抗原快篩方面的七家廠商外,血清抗體快篩方面也有九家廠商參與。這些公司完成產品開發後,還需經過中研院的查核,確保符合授權標準,這個過程相對複雜且耗時。
寶齡富錦,台康和安?生醫組成新冠肺炎快篩試劑團隊,為何能成為國內第一個送件衛福部食藥管理署(TFDA)準備取證,且最快一個月就能量產的民間隊?答案就是:彈性大、節省繁複流程。
根據寶齡富錦團隊規劃,順利取證後,目標5月開始試量產,7月可量產百萬劑抗原快篩供國內、外急需。台康生技副總經理張志榮說,該款快篩試劑敏感性相當高,病毒量僅1,000個也測得出來,精準度幾乎100%。換句話說,剛感染的前五天,病患尚未有發病徵兆,就可透過此款快篩檢測出來。對於三方合作,他表示,安?生醫董事長沈三泰率領團隊成功篩選出能辨識新冠病毒抗原的單株抗體群,可作用在新冠病毒不同的抗原結合位,因此找到安胜組隊,加上台康為抗體製造商,提供抗體作為快篩試劑量產材料,並結合寶齡最後開發製造,完成這款新冠肺炎病毒抗原快篩試劑。
而國家隊的中研院楊安綏實驗室團隊,3月9日已對外公布完成製造新冠病毒檢測抗體群,預計交付廠商產品開發後於6月底量產。相較國家隊進度,民間隊不但已送審,5月還將進入試量產,似乎搶了先機。
不過,中研院這場發表會,當時已有20至30家廠商報名後續產品開發。中研院也表示,發表後一個月內將完成病毒抗原檢測裝置原型,以及血清抗體檢測裝置原型試劑和原型製程開發,4月10日交付徵選廠商進行產品開發。
過程中,中研院抗原快篩方面篩選出,包括東耀生技、台塑生醫、亞洲基因、寶齡富錦、普生、瑩芳和泰博等七家;而血清抗體快篩,則有東耀生技、台塑生醫、寶齡富錦、普生、瑩芳、泰博、凌越、洹藝共九家。
流程上,這幾家公司完成產品開發後,要再交由中研院查核是否符合授權標準,過程相對長且繁複
台灣防疫大軍再展翅,普生檢測領軍全球市場
台灣在新冠肺炎防疫之路上,不僅聞名全球,更在產業建構上逐步成熟,開始展開國際援助,與多國機構緊密合作。從口罩國家隊的英勇表現,到如今羥氯奎寧(HCQ)的「老藥新用」,台灣公司在防疫供應鏈上的貢獻越發顯著。
在這波防疫風暴中,旭富領軍,為台灣提供完整的HCQ藥物供應。普生檢測則是檢測試劑的佼佼者,其產品已前進歐美、中東市場,成為全球防疫的關鍵力量。
台灣不僅在口罩和隔離衣等戰備物資上開始援助國際,還在疫苗和新藥開發上展現實力。生華科與美國國衛院(NIH)合作開發新藥,高端疫苗也與NIH共同推進疫苗開發,並進入動物實驗階段。
檢測方面,瑞磁以20項呼吸道診斷試劑為基礎,再附加COVID-19單項檢驗,預計4月底前可在美國上市。
美德醫療集團總裁楊克誠指出,2003年SARS風暴後,台灣政府率先建構完整的防疫物資系統。如今,菲律賓和柬埔寨政府也積極採購防疫物資,台灣則在奎寧藥物的供應上展現強大實力。
旭富已承諾捐贈1公噸HCQ原料藥,並為國內市場保留3公噸。這樣的決策,不僅保障了台灣本土的藥物供應,也為國際授助提供了有力支持。
台灣公司在防疫供應鏈上的努力,不僅展現了其技術實力,更體現了對全球健康的貢獻。在這場世界級的防疫戰中,台灣企業正以實力證明自己的價值。
就初步統計,台灣除了新冠肺炎的防疫聞名全球外,包括新藥、疫苗開發、支持性療法、檢測的開發也接軌國際,甚至口罩和隔離衣等戰備物資,也開始援助國際,全力卯勁打世界盃。
美德醫療集團總裁楊克誠表示,過去很多國家並未有儲備戰備物資的概念,但2003年SARS風暴,讓新加坡和台灣政府率先建構完整防疫物資系統,今年全球遭逢疫情風暴,目前菲律賓政府已草擬戰略物資特別法案,將給予廠商免稅優惠延長等利多,而柬埔寨政府也積極採購各項防疫物資。
另外,也成為新冠肺炎輕症新解方的奎寧藥物,台灣則有完整的HCQ(羥氯奎寧)供應鏈,為了確保未來奎寧的用藥,政府啟動奎寧藥劑的自製及儲備規劃,打造製藥國家隊,包括旭富、信東、強生、應元、元宙及衛達都加入。旭富已承諾捐贈1公噸的HCQ原料藥供應台灣,未來每批生產都會保留3公噸給國內市場,也可支援政府的國際授助。
另外,生華科旗下開發中新藥Silmitasertib(CX-4945)則是獲美國國衛院(NIH)青睞,獲選為抗新冠病毒試驗用藥,目前正加速推進該新藥進入人體臨床試驗,收治新冠病毒患者。
而高端疫苗同步參與美國NIH的抗新冠肺炎的疫苗開發案,目前也已進入動物實驗,力拚下半年進入人體臨床。
檢測國家隊中,瑞磁將以已獲美國FDA核准上市的20項呼吸道診斷試劑再額外附加COVID-19單項檢驗的20+1型態,去申請美國緊急使用授權(EUA),預計最快4月底前可以在美國展上市。
台灣檢測產業迎來春天!政府專案加速審查,普生等廠商搶攻國際市場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全球確診數量節節攀升,對檢測試劑和快篩的需求日益強烈。為了讓台灣的檢測產業也能躍上國際舞台,政府於3月26日推出專案法規,加速相關產品的審查流程。在這波浪潮中,高端、普生、瑞基等廠商有望搶得先機,預計6月底前開始量產。
積極拓展美國市場的瑞磁,也將趁勢回攻台灣市場,並前進歐亞地區。生醫業界指出,國衛院單株抗體已完成活體病毒篩檢,中研院快篩試劑也即將啟動技轉,加上專案法規的放行,台灣檢測國家隊將在6月底前全面開始量產,進軍國際市場。
工研院研發的「手持核酸分子快篩系統」預計4月底完成開發,高端、瑞基的手持式PCR也具商業化潛力。普生已接獲中東、東南亞地區訂單,奎克則有美國廠商尋求合作。瑞磁預計4月中向美國FDA申請緊急使用授權(EUA),首批產能可篩檢10萬人。
檢測產業目前採三路並進策略,RT-PCR檢測準確度高,但耗時較長;抗原檢測則速度快,但敏感性略低。普生、台塑生醫、寶齡等廠商積極布建產能,以應對檢疫分流需求。血清抗體檢測則由國衛院、生技中心等機構開發。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鍾熙表示,台灣應把握這波機會,一方面做好本土防疫,另一方面加速發展防疫產業,進入國際市場,協助全球防疫。
為了推動產業發展,食藥署於3月26日公告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專案製造參考文件」及「新型冠狀病毒快篩試劑專案製造參考文件」,幫助檢測產業成軍,並進軍海外市場,為台灣產業帶來新的契機。
新冠肺炎疫情風暴持續燃燒,全球確診人數破百萬人後仍一路攀高,檢測試劑、快篩需求強勁,為了加速國內相關檢測試劑廠商也能進軍國際,政府3月26日已祭出相關專案法規,加速審查流程,高端、普生、瑞基、奎克等廠商有機會搶頭香。而積極布局美國市場的瑞磁,則可望挾著4月底在美上市氣勢,回攻台灣和前進歐、亞市場。
生醫業界表示,由於國衛院單株抗體已率先完成活體病毒篩檢,4月8日將進行招商說明會,而中研院快篩試劑也將啟動技轉,加上專案法規放行,預估6月底前台灣檢測國家隊就可開始量產,全面在國內進行篩檢,並進軍國際。
目前由工研院研發的「手持核酸分子快篩系統」可望於4月底完成開發,而高端、瑞基的手持式PCR也有商業化實力。普生則是已接獲中東、東南亞地區訂單,奎克也有美國廠商尋求合作。而瑞磁則預計4月中向美國FDA申請緊急使用授權(EUA),初估4月底前應可上市,首批產能可篩檢10萬人。
火力全開的檢測國家隊,目前是採三路並進方式布局,準確度最高的RT-PCR(目前全球的檢測方式),耗時雖需2∼4小時,但敏感性最高,能確保最少的「偽陰性」出現,目前已有高端、瑞磁、普生、基亞、瑞基等廠商投入開發。
另外,速度最快的抗原檢測,則由中研院領軍,該快篩僅需15∼40分鐘,但參照過去流感快篩試劑經驗,敏感性約30∼70%,但因有助於檢疫分流,目前也有普生、台塑生醫、寶齡等廠積極布建產能。
至於血清抗體檢測,則有國衛院、生技中心等機構開發,該快篩試劑僅需15∼40分鐘,但只能用於感染中後期的患者。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鍾熙表示,因應疫情有兩個不同的廣度和面向,一是必須立即做好本土防疫,另一則是加速發展防疫產業,包括檢驗、快篩、藥物、和疫苗等,以因應長期本土防疫需求,一方面也可進入國際市場,協助全球防疫。
有鑑於新冠病毒正在全球肆虐,歐美地區疫情方興未艾,南半球國家也是岌岌可危,3月26日食藥署公告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專案製造參考文件」及「新型冠狀病毒快篩試劑專案製造參考文件」,將有助於檢測國家隊成軍,並進軍海外市場,為產業帶來新的契機。
盤面上僅剩部分生技股獨撐大樑,包括生技廠普生與高雄醫學大學合作研發出新冠肺炎全自動快篩劑,一天能夠檢測約1,440份檢體,無論效能及成本均低於核酸檢測,激勵普生成為上周少數收漲的個股外,周漲幅更高達23.13%。
至於全國最大熔噴不織布供應商敏成,也持續受惠爆滿的口罩訂單,產線維持24小時不停機,加上全球疫情不斷擴大,產業供需吃緊的情況恐將加劇,業績成長可期下,均價上周逆勢大漲22.27%。
從事精準醫學的金萬林也沒缺席新冠肺炎的防疫陣線,受惠美國ThermoFisher以大約100億美元併購已出貨新冠肺炎病毒快速檢測試劑盒的檢測業者Qiage,以增強分子診斷領域的競爭能力,而金萬林因擁有美國ThermoFisher的台灣區代理權,新冠肺炎檢測試劑需求日漸增溫下,激勵均價上周強彈12.98%。
此外,國內的資療器材大廠萊鎂醫、原料藥及針劑廠博謙生技及OLED材料廠機光科技等3檔個股也在上周抗疫有成,周均價逆勢收紅,而全席投影業者光禹國際則收於平盤附近,面膜業者軒郁、不鏽鋼上游廠燁聯及GPS車載硬體業者康訊等,表現則相對抗跌。
展望本周,廢輪胎裂解處理業者環拓科技無畏投資人的恐慌情緒,20日擬以每股21.6元參考價登錄興櫃,展現公司對於本身營運的強大信心,去年自結每股盈餘為0.06元。
【台灣生技新聞】 近年來,隨著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台灣的生醫產業進入了黃金時期。眾多公司如法德藥、瑞磁(ABC-KY)、博晟、翔宇等,共計13家企業積極爭取在2020年上市或櫃買中心掛牌,這股熱潮有望改寫過去的高峰紀錄。 目前,翔宇和康聯生醫已向櫃買中心提出上櫃申請,而法德藥、瑞磁、博晟、漢達、普生等已獲得科技事業核准函。達亞、常廣、軒郁等公司則靠著高獲利支撑,華因則因轉機題材強勁,而長聖則因細胞治療計劃通過利多,以及台微醫作為台灣第一家脊椎自有品牌進入美國市場,都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法人分析,生技股近年來的發展已從新藥股領軍轉向產業成熟,2020年有望IPO的生技族群質變,吸引資金重新回流,成為多頭布局的重心。 在IPO掛牌進度上,翔宇以保健保養為主,2019年前三季度EPS達3.19元,兩岸布局且旗下生醫事業已分割獨立成立向榮生醫,專注於異體脂肪幹細胞治療膝骨關節炎。 鴻海集團旗下的康聯生醫,則專注於精準醫療和檢測服務,2019年前三季度EPS達3.83元。 法德藥則採中美雙報策略,旗下糖尿病用藥格列本(月尿)片、抗思覺失調症用藥富馬酸1945;硫平緩釋片已取得美國FDA藥證,其他多項產品也正在申請中。其中,抗思覺失調症用藥代思已取得大陸藥監局(NMPA)核發首仿藥證,並由康聯代理在大陸上市。
初步統計,來勢洶洶的生技族群目前已有翔宇、康聯生醫提出上櫃 申請,法德藥、瑞磁、博晟、漢達、普生已取得科技事業核准函;另 外,達亞、常廣、軒郁都有高獲利支撐;華因授權金里程金陸續入袋 ,轉機題材強;長聖有細胞治療計劃通過利多,以台灣第一家脊椎自 有品牌進入美國的台微醫,同樣備受關注。
法人認為,相較於前幾年生技股都是由新藥股領軍,隨著近四年沉 澱,產業已逐步進入成熟,2020年可望IPO的生技族群,明顯「質變 」,可望吸引資金重新進駐,成為多頭布局重心。
以IPO掛牌進度來看,最快的是以保健保養為主的翔宇,2019年前 三季已交出EPS3.19元佳績,該公司除了在兩岸布局,旗下以幹細胞 領域相關研究之生醫事業已分割獨立成立向榮生醫,向榮主攻異體脂 肪幹細胞,治療膝骨關節炎。
鴻海集團旗下生技小金雞康聯生醫,聚焦精準醫療,專攻檢測服務 ,2019年前三季EPS3.83元。
另外,取得科技事業核准函的法德藥,藥品開發是採中美雙報策略 ,旗下糖尿病用藥格列本(月尿)片、抗思覺失調症用藥富馬酸 1945;硫平緩釋片,兩個藥品已取得美國FDA藥證;而長效型降血壓用 藥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B型肝炎用藥恩替卡韋片、抗思覺失調症 用藥奧氮平口崩片等三項產品,也正在申請藥證中。其中,抗思覺失 調症用藥代思,取得大陸藥監局(NMPA)核發首仿藥證,2019年11月 由康聯代理在大陸開賣。
興櫃市場上周成交值高達44.15億元,不但周增22.35%,更創下近4個月單周最高成交值,其中北極星藥業-KY及優你康上周合計成交值高達12.39億元,2檔生技股貢獻近三成的成交值,加上前十大個股中再度有5檔生技股入列,顯見生技族群的人氣仍未退卻。
北極星藥業-KY、優你康及普生連兩周蟬聯漲幅前十大個股,北極星藥業-KY在2月由新團隊接手後,辦理第一次私募1.54億元,除精簡組織外,更將資源集中力拼肺間皮癌與肝癌兩項藥證的申請,12日再度收足第二次私募的30億元款項,並擬於16日召開法說會,市場預期法說會將釋正面的營運展望,上周買盤提前卡位,帶動周漲幅高達53.62%。
智慧型眼鏡業者佐臻受惠高通發表全球首款5GXR平台,並表示XR眼鏡將成為下一代主流移動產品,而佐臻正是與高通合作開發XR系列平台的設計團隊之一,此外,佐臻也已與大陸的電信運營商中國移動合作,成功打入當地市場,上周買盤湧入拉抬下,周漲幅高達74.71%,從北極星藥業-KY手中強勢奪得上周漲幅王的寶座。
光學鏡頭廠久禾光、學名藥公司漢達、隱形眼鏡業者優你康、台灣醫學檢測試劑領導大廠普生、半導體設備廠意德士科技及美達科技,上周漲幅同樣皆逾一成,生技股欣耀及全尺寸聚醯亞胺薄膜業者達勝,也分別有9.38%與9.18%的周漲幅。
展望本周,共計4檔個股即將登錄興櫃,包括廉航業者台灣虎航、醫材廠達亞、汽車空調壓縮機及熱交換器業者湧盛、USB控制晶片廠威鋒電子,帶動12月累計登錄興櫃家數達到8檔,超越11月的7檔,創下今年登錄興櫃案件單月新高,離去年同期的10檔僅剩2檔的距離。
上周興櫃熱門股普遍在價量表現突出,如佐臻、北極星藥業-KY、久禾光、優你康、普生、意德士、美達科技、欣耀和達勝等十大領漲股,交易額全數較前周有30%至130倍不等的放大,北極星藥業和優你康更達到5億元以上熱量,推升整體市場活絡。收漲家數則有73家。
佐臻智慧眼鏡傳出與中移動合作,上周爆量漲,從14元噴上22元,均價漲幅高達74%。
上周興櫃交易額由前周的45億元下滑到36億元,生技股成交值逆勢從9億元增至10億元,成長率達18%,同時占總額的比重有近三成之多。
北極星藥業-KY是生技指標股,上周從12元飆到16元,漲幅破四成排行興櫃股票第一,其次普生大漲34%排行第二,也是生技股;優你康上漲19%、排第四;萊鎂醫漲13%、排第六;禾生技漲9%、排第十,也是生技類。另有研晶、納諾*-KY、州巧、晶呈科技、立達等五檔晉升漲幅十強,股價均低於50元。
北極星藥業宣布辦理私募現增,目的為因應營運所需,支應新藥臨床試驗和未來長期發展。上周消息出爐前,北極星率先拉出一根,隨即又拉三根紅。
普生也辦理私募案,引入麗豐-KY進行投資。麗豐透過旗下香港克麗緹娜取得普生10,000,000股,總額1億元,持股將達40%;雙方合作有利麗豐強化集團產品競爭力,並取得關鍵原料在限定地區獨家供應。
穎崴主要從事半導體測試治具及探針卡的設計、開發及生產製造關鍵技術,受惠5G及高效能運算(HPC)等發展,高階封裝測試治具及探針卡需求持續增溫,法人預估全年營收及獲利皆有望挑戰歷史新高。
穎崴登錄後擠下甫於10月登錄興櫃的奇邑,成為興櫃新股后,截至22日止,均價高於百元以上的高價興櫃股數量增至18檔。
除穎崴以外,興櫃市場11月以來陸續有醫療器材製造廠常廣、無塵機電整合工程業者泰創工程、半導體零組件廠意德士科技及資訊服務業者智聯服務,以及本周即將登錄興櫃的補習班業者亞洲教育及特殊氣體、銅磁基板與氣態蝕刻業者晶呈科技,預計11月底興櫃市場總家數將達245檔。
以興櫃市場整體觀察,儘管生力軍陸續報到,登錄案件熱絡,然盤面因缺乏主流族群領頭,加上台股受到中美貿易戰的消息影響,於高檔震盪盤整,連帶影響興櫃市場表現相對疲弱。
若扣除穎崴19日單日貢獻的7.26億元成交值,興櫃市場交投並未明顯轉熱,收漲家數達77檔,漲幅逾一成的個股與上周4檔持平,其中遊戲股棒辣椒受惠旗下手遊《戀與製作人》持續熱銷,10月營收達6,246萬元,年增134.78%,近期更與美妝業者合作推出產品,股價上周自季線下開始翻揚,周均價漲幅達23.6%,榮登上周漲幅王的寶座。
此外,今年下半年才登錄興櫃的OLED材料廠機光科技與聚醯亞胺薄膜(PI)廠達勝,上周同步出現底部翻揚行情,分別上漲13.37%及13.22%,IC設計業者安格同樣經底部築底完成後,上周反彈向上,周均價漲幅達11.45%。
除上述4檔個股外,上周漲幅前十大個股尚有生技股博謙生技、太陽能系統廠進能服、檢測試劑業者普生、企業資源規劃商東捷資訊、雷射二極體廠華信科及高線束廠嘉基。
據統計,上周興櫃漲幅排行十大個股,除棒辣椒等漲逾一成,博謙生技、進能服、普生、東捷資訊、華信科及嘉基上漲5%-10%不等。
棒辣椒搭上遊戲股補漲,股價連拉四根,從77元一度飆破百元。棒辣椒第4季營運看好,RPG手遊《THE KING OF FIGHTERS ALLSTAR》已於台港美等175國上市,並在台灣、香港等登上暢銷排行榜,業績有望走高。
機光科技也是補漲,近期LED股轉強,機光主產品為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材料及OPV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主要投入OLED照明市場。
達勝生產「全尺寸聚醯亞胺薄膜(PI膜)」,應用在手機、平板電腦、觸控面板、LCD面板、LED燈條等,打入美韓台一線手機品牌。
安格是安國轉投資多媒體視訊轉換控制晶片廠,安國和旗下群峰投資持股約三成。10月安格營收2,380萬元,月增10%,年增24%;上周股價14元漲到17元。
進能服隨太陽能族群上攻,上周最高飆破60元關卡。累計10月14日帶量觸底以來,進能服波段大漲28%。
普生臨床實驗室貢獻度提升,配合海外市場對B、C型肝炎、愛滋病檢測試劑訂單增加等,今年前十月累積營收2.2億元,年增率16.8%。
上周興櫃漲幅十大個股,包括佳得、欣耀、普生、昇佳、東光訊、紘通、全訊、和潤企業、精拓科和進能服,漲幅6.8~28%不等。
昇佳股價衝破700元,表現最搶鏡;公司今年6月才興櫃,由於手機辨識感測器需求大增,帶動昇佳股價從掛牌的210元翻漲2.4倍;母公司矽創持有1,905萬股是最大贏家,持股市值達136億元。
佳得則是搶攻5G,一口氣宣布收購冠宇國際電訊、全新通科技和捷萌科技三家公司,將分別發行新股20,278,998股、4,466,246股及2,307,924股取得各公司100%股權。佳得9月營收跳升,月增達1.3倍,年增80%。
欣耀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新藥SNP-6,公告獲得美國專利並進入臨床二期試驗。看好欣耀潛力,主管機關遴選該公司遷入南港國家生技研究園區。
普生9月受惠台灣、東南亞、中東檢測試劑需求提升,繳出月增39%、年增56%的營收佳績。同樣傳捷報還有砷化鎵微波積體電路暨PA製造廠全訊,9月營收較去年同期翻五倍,前九月營收直逼2018全年。
和潤上市案獲證交所通過,審議委員會另要求公開說明書加註近年業績變化合理性、租賃業務風險評估並充分分散股權。
興櫃個股9月營收上周全數公布,合計342.71億元,年月皆呈現衰退,9月營收表現平淡下,營收逆勢成長及具轉機題材的個股成為買盤焦點。
電信強波器廠佳得受惠內外銷訂單量增加,9月營收達4,013萬元,月增136.19%,年增80.7%,同時為布局5G、國防工業、綠能供電及儲能市場,15日董事會決議通過增資發行新股,換股併購冠宇、全新通及捷萌等3家公司。
佳得上周14日完成填息,更在併購消息出後買盤進駐,上周均價漲幅達27.53%,勇奪上周漲幅王。
體外診斷醫療器材(IVD)廠普生,受惠境外訂單增加及國內D型肝檢測納入健保,9月營收年增56.94%,累積今年前9個月營收突破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5.47%,營收回溫帶動股價反彈,上周均價上漲16.31%。
感測器廠昇佳電子今年除手機客戶訂單穩健成長,更跨入穿戴式裝置領域,帶動營收持續穩定增加,9月營收更繳出年增98.29%的成績,帶動股價再度向上攻高,周均價漲幅達15.06%。
除上述3檔個股外,上周均價漲幅逾一成的個股尚有欣耀與東光訊。新藥廠欣耀的肝臟新藥獲得美國專利外,同時進入臨床二期實驗,後市營運值得期待,汽車內裝及車用玻璃廠東光訊,董事會在營運規劃下擬終止興櫃,並為轉讓股份給予員工,預計以每股8.9∼19.07元買回庫藏股,帶動近期股價走勢。
連接器製造商紘通、功率放大器(PA)業者全訊、國內汽車融資龍頭和潤企業、IC業者精拓科及太陽能系統廠進能服,上周均價漲幅則介於6∼9%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