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祥圃實業公司新聞
祥圃實業執行長吳季衡表示,「我們想要創造不一樣的價值,即便農産品還沒有減碳要求的時候,我們就即早布局,率先進行產品碳盤查。塑造『究好豬』品牌,讓通路商、餐飲業與消費者,可以選購一個相對有碳揭露,願意去承諾低碳的產品。」於是祥圃決心展開節能減碳行動。
透過精準飼養,利用酵素配方提升豬隻的營養吸收率,不僅能夠減少飼料浪費,也同時減少CO2排放。在節電方面,祥圃位於雲林的肉品分切加工廠「良作工場」,藉由能源管理監控系統精確掌握用量,採用Low-E玻璃節省空調用電,也運用中央空調儲冰式機組在深夜離峰電力時段製冷等作法節電。位於南投的種豬場「新合興牧場」,更在2019年發展成為全台首座 ,以「二階段高效厭氧發酵」技術,處理養豬廢水的沼氣發電牧場。
隨著減碳落實,祥圃的碳足跡豬肉產品,降了將近50%的碳排。未來,祥圃將更積極往淨零碳排的方向前進。
由全國創新創業總會主辦的「中華民國第44屆、海外華人第30屆創 業楷模暨創業相扶獎頒獎典禮」,2日在圓山飯店舉行;新創總會表 示,儘管全球經濟仍處於疫情衝擊下的緩步復甦階段,但不論國內或 海外,參選送件都相當踴躍,尤其海外報名參選及當選人數,創下歷 年新高,最終選出國內11位、海外10位創業楷模得獎人。
21位創業楷模得獎人名單,計有全球電信白盒先驅優達科技、臺灣 創新農食企業祥圃實業、國內連鎖茶飲品牌COMEBUY、亞洲第一大塑 膠真空成型容器廠金元福、全國最具盛名的私人醫療體系秀傳、全球 第一大刀具製造廠高偉精密、台灣第一大動物藥廠永鴻國際生技。
另外,包括富致科技、唐亞公司、大吉汽車、奇鼎科技,以及來自 美國的連鎖日本拉麵品牌輝月國際、全美第三大電腦周邊設備商ADE SSO、知名家具銷售商玉山美國公司,以及來自越南的建達工業、金 寶山;泰國的泰金控股、聯育氣體工業;馬來西亞的東棋、辛建文捲 門集團以及日本的登豐商事,都是全球各大產業的指標型企業,充分 展現2021年得獎楷模堅實的創新與經營能力。
親自蒞臨頒獎的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創業楷模選拔不僅型塑見賢 思齊及擴散典範效益,得獎人也積極貢獻自我,以利他精神成就他人 ,並協助政府推動各項創新創業政策、用心回饋社會,落實企業ESG 社會責任,實屬企業表率。
在頒獎典禮前,總統蔡英文、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正祺、僑務委員會 委員長童振源以及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接見勉勵全體得獎人,針對 創業創新、經濟發展、投資環境等國家重大產業與對外經貿政策,交 換意見,尋求政府與企業雙贏的最佳途徑與解決方案。
新創總會總會長陳清港上任以來,就積極將ESG導入會務運作及創 業楷模選拔評核重點,並致力推動報名簡章、參選文件及評分作業全 面電子化,落實環保減廢目標,實現全數位化選拔機制的最後一哩路 。
而2021年當選的21位創業楷模,不僅在事業領域創造亮眼成就,更 全面布建企業ESG發展藍圖,展現長年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及深耕ESG精 神與行動的具體效益。
美豬入台議題持續引起熱議,無論是否會進入台灣市場,台灣的豬肉供應鏈必須投入數位轉型,提升附加價值,這是肉品商在競爭中必須走的路徑。作為台灣指標性的豬肉農食企業,祥圃實業近期成功升級了SAP ERP系統,全面優化旗下養豬、分切、動保、文創等跨業態的資料整合,實現數據的即時取得與分析,為企業的轉型與創新打下堅實的基礎。透過SAP ERP嚴謹的追蹤追溯功能,祥圃實業打造了完整的豬肉產銷資訊,建立了市場信賴的農食鏈,讓消費者能夠安心享用每一口台灣豬肉。 祥圃實業營運長吳季衡表示,從父輩創業至今,公司經歷了多次商業模式的轉型,從單一公司發展成為集團式架構,各事業體的營運流程不盡相同,資訊系統也相對分散。想要全面了解公司的營運狀況,需要投入大量人力進行整理,這樣的營運成本自然會增加。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祥圃實業投入了6個月時間升級SAP ERP系統,這使得集團資訊的彙整與數據分析更加迅速,財務月結效率從過去的2至3周大幅縮短至5天,各種帳款與銷售業績也能迅速呈現。新的ERP系統還實現了肉品的追蹤追溯,詳實記錄存貨進出貨與數量,快速掌握庫存水位,對於物料的掌控、肉品批次生產、保存期限管理更加確實。 SAP全球副總裁、台灣總經理林偉德表示,台灣中小企業在發展到一定規模後,要實現永續發展,就需要更嚴謹的內控機制,實現標準化營運,減少公司制度與管理因人而異的問題。祥圃實業升級SAP ERP系統,正是以更嚴謹的規範管控作業程序,將營運智慧及經驗系統化,並讓整體人力作業時間縮短超過六成,大幅提升跨部門資訊流通和溝通效率。SAP也希望能夠透過自身的跨業態導入經驗和最佳實踐案例,引領台灣客戶更深入探索經營的專業,透過ERP挖掘更多數據的商業價值。
祥圃實業營運長吳季衡說,從父輩創業至今,歷經多次商業模式的轉型,企業結構從單一公司轉變為集團式架構,各事業體營運流程不盡相同及資訊系統分散,想知道整體公司營運狀況,要額外花費人力整理,營運成本勢必增加。此次共花6個月時間升級SAP ERP,加速集團資訊彙整與數據分析,現在財務月結效率提高,從過去2至3周大幅縮短至5天,各種帳款與銷售業績都能迅速呈現。藉由新的ERP落實肉品追蹤追溯,詳實記錄存貨進出貨與數量,快速掌握庫存水位,現在對於物料的掌控、肉品批次生產、保存期限管理更加確實。
SAP全球副總裁、台灣總經理林偉德表示,台灣中小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後,要邁向永續發展,便需要更嚴謹的內控機制,實現標準化營運,減少公司制度與管理因人而異。正如此次祥圃升級SAP ERP,以更嚴謹的規範管控作業程序,將營運智慧及經驗系統化,並讓整體人力作業時間縮短超過六成,大幅提升跨部門資訊流通和溝通效率。同時,SAP希望憑藉全球豐富的跨業態導入經驗和最佳實踐案例,引領在地客戶更深入探索經營的專業,透過ERP挖掘更多數據的商業價值。(彭子豪)
祥圃實業公司以行動力持續落實節約能源,去年首次參加經濟部節能標竿獎就勇奪金獎!為讓業界學習該公司的節能手法,經濟部能源局特別在8月28日於祥圃公司舉辦節能標竿獎觀摩會,邀請各界企業報名參加,共同參與節能工作。祥圃公司對此活動表示感謝,認為這樣的活動能夠激勵企業共同為節能盡一份力。
祥圃公司強調,溫室氣體對環境的影響不容忽視,為了控制、優化產品的碳排放,必須先對產品的碳排放進行量化,以數據化的方式進行有效管理。該公司將永續理念貫徹到農食鏈的各階段,在牧場建置沼氣發電設備,減少污染同時產生綠電,實踐循環經濟。
此次觀摩會的焦點包括:採用儲冰式空調移轉夏月尖峰用電、熱泵系統回收泵浦廢熱再利用、生質能發電實踐循環經濟、綠建築/綠廠房節能減碳設計等。能源局在會場設置能源政策宣導及節能案例分享區,提供節能標竿網資訊平台、獲獎企業節能標竿專輯、4,000例節能成功案例電子書、節能文宣手冊、宣導海報、貼紙等資源,供企業諮詢及索閱。相關資訊可上「節能標竿網網站」(https://top.energypark.org.tw/top firm/)查詢。
為了讓業界學習該公司的節能手法,將節能經驗運用到本身企業內 部,經濟部能源局8月28日在祥圃公司舉辦節能標竿獎觀摩會,歡迎 業界報名參加。
祥圃公司感謝能源局舉辦這項有意義活動,可激勵企業共同參與節 電工作,對企業落實的節能措施進行盤點,了解公司的的能源流向、 使用情形及節能成效,作為企業未來繼續努力的方向。
該公司指出,溫室氣體對環境影響深遠,想要控制、優化產品的碳 排放,必須要對產品的碳排放先做量化,才能以數據化的方式作有效 的管理。祥圃公司將永續理念落實在農食鏈的各階段,牧場建置沼氣 發電設備,減少污染並產生綠電,落實循環經濟。
此次觀摩會重點:採用儲冰式空調移轉夏月尖峰用電,熱泵系統回 收泵浦廢熱再利用,生質能發電實踐循環經濟,綠建築/綠廠房節能 減碳設計。
能源局在觀摩會場設置能源政策宣導及節能案例分享區,提供節能 標竿網資訊平台、獲獎企業節能標竿專輯、4,000例節能成功案例電 子書、節能文宣手冊、宣導海報、貼紙等供企業諮詢及索閱,相關內 容可上「節能標竿網網站」(https://top.energypark.org.tw/top firm/)查詢。
祥圃公司特別感謝經濟部舉辦這項有意義活動,可激勵企業共同參與節電工作,對企業落實的節能措施進行盤點,了解公司的的能源流向、使用情形及節能成效,作為企業未來繼續努力的方向。
溫室氣體對環境影響深遠,想控制、優化產品的碳排放,必須要對產品的碳排放先做量化,才能以數據化的方式作有效的管理。祥圃公司將永續理念落實在農食鏈的各階段,牧場建置沼氣發電設備,減少污染並產生綠電,落實循環經濟。
配合政府推動夏月節電政策,祥圃公司採用儲冰式空調系統,移轉夏月尖峰用電,利用深夜製冰,白天釋冷外,考量廠內有熱水使用需求,製冷過程會產生廢熱,將兩套系統管線串聯一起,將廢熱回收在儲存槽裡,回收再利用,這都實現資源循環、減少耗能的雙重效益,成果超過預期。
工廠設置能源管理監控中心,即時掌握能耗使用情形及進行資料分析,有效節約用電。安裝太陽能光電系統,除了自發自用外,亦有助於降低室內溫度,減少空調電力消耗。
祥圃公司107年全年節省38公秉油當量,抑低二氧化碳210公噸,節能效益125萬元,節省電力395千度,節約能源及抑低二氧化碳排放實效成績亮眼。
連結在地
提升農產品價值
太陽生鮮董事長蔡易成:「如何將產地的好品質農產品呈現最好價值送到需要的消費者手上,是流通業者努力的目標,許多農民會詢問要如何作?從農企業角度來看,先評估自己的目標市場和產品種類適合哪種流通和包裝方式,不同產品做不同規劃,搞清楚末端通路和消費者的需求再進行計畫生產,這是供應鏈的概念,希望大家一起提升農產品價值。」
東晟水產總經理葉哲維:「農企業需要跟在地連結,由於現代人購物習慣改變後會到超市採購水產品,若沒有規格品很難跟通路合作;養殖業界對環境永續的熟悉程度較畜產低,東晟申請的ASC驗證,不只追求履歷跟安全,還包含動物福利、社會福利等概念,強調藉由負責任的管理,將水產養殖業對野生魚類、海洋環境及水質的影響減至最低,建立永續水產養殖。」
中央畜牧場場長蘇鵬:「農企業就是要有點規模性,一般農民,最好透過產銷班或合作社模式整合,創造規模性,單打獨鬥會很辛苦,很難跟通路談合作;農企業信用一定要好,否則需要貸款時銀行審查會有問題;畜牧業面對環保、防疫問題,建議從周邊可用資源慢慢整合,減少物料浪費,達到循環農業目標。」
發展品牌
做好生產創多贏
皆展公司執行長胡炳輝:「小農生存要設定目標,產品的定(品)向、定(數)量和定(品)質是基本,這樣才能跟通路配合,從農不是作開心的,而是為了改善經濟生活,並讓民眾吃到好的食物,因此需要持續在技術上求進步。」
決策公關集團執行長謝閔瑜:「現代人都有資訊超載問題,因為大腦記不住,所以會透過品牌來過濾,這也是企業要發展品牌的原因。大小農不應該是用規模等具象的規模來定義,因為大和小各有優勢,在此提供5個溝通原則給各位參考:
1.Benefit利益點-帶給對象的利益,產品跟消費者有關嗎?
2.Relationship關係-每個關係都攸關產業未來發展。
3.Attention注意力-現代人注意力只有2.8秒,在好的產品也要在這個時間達到溝通效果。
4.Needs需求-所有事都要從需求出發。
5.Data資料(live data)-所以事情都要紀錄,留下痕跡建議各位不要用農業看所有事,改變認知,跳脫框架,農業才有積極走下去並跟其他人對話的空間。」
瓜瓜園董事長邱木城:「一開始創立產銷班是20位班員,10公頃種植面積,發展到現在跟苗栗以南,屏東以北、台東花蓮有716位農民契作,1,000多公頃種植面積,會場有業者問說屏東是否能加入番薯契作,瓜瓜園十分歡迎有興趣的農友一起來加入。瓜瓜園一直專注在地瓜專業,採專業分工,有7種契作模式來因應不同地區不同農民的需求所設計,把產品氣候、各種條件分區區隔,創造雙贏、三贏、大家贏。」
祥圃實業董事長吳昆民:「從農業角度來看,產業有分為整合者和被整合者,擔任整合者是辛苦的,被整合者只要專注生產,但整合者要給予合理報酬,從我開始踏入農業就沒離開畜牧,目前祥圃從事豬的垂直整合,一件事作到極深就是專業。為什麼我會從動物營養品跨入賣豬肉?主要是有使命想提升農民社經地位,因此想改變台灣養豬模式和消費習慣,消費者要思考一直追求CP值是否是對的?不可能同時要求很高的品質,但又不願意負擔等值價格,這樣生產者是無法存活的。」
會後QA時間,有台南青農問到如何用較少資源和時間讓品牌成功?執行長謝閔瑜回答,品牌是一個孕育的過程,農友要先區分清楚到底是賣產品還是賣品牌?通常95%以上的人都是在賣產品,如果是品牌,消費者會願意用很高的溢價來購買,同時會有死忠追隨者,他提醒:「一個品牌背後有太多學問跟努力,無法速成,需要長久,持續性的經營。」
工業局呂正華局長以「深耕台灣立足全球,全世界都是我們的市場」為主題,向現場來賓說明經濟部自101年推動中堅企業政策以來之豐碩成果,強調台灣不但產業聚落完整,擁有晶圓代工及高階自行車等世界第一的產業,許多深耕特定領域之潛力企業更是台灣應該要大力扶植的中堅企業,當台灣的中堅企業愈來愈多,我們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就會愈來愈大。
經濟部工業局7年來已帶動投資約2,378億元,創造就業31,340人。而適逢美中貿易戰的機遇,行政院推動「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其中也有26家中堅企業回台投資,投資金額達641億元,創造就業6,200人。
詳情可至工業局「推動中堅企業躍升計畫」網站(http://www.mittelstand.org.tw/)查詢。
當天,櫸木烤豬、現沖小里肌、香煎松阪豬、滷肉飯、雙色豬腳、炸豬排佐蜂蜜芥末醬、現烤香腸,一盤又一碗地端上來,料好實在的美食,透過葉雲龍與三、四十名中小企業主挑剔的嘴,證實祥圃能夠「把白豬養得跟黑豬一樣好吃。」
透過「良作工場」館內的圖文及影音介紹,可知「究好豬」的飼料是五穀雜糧,補充營養來源為牡蠣、波菜、蘆筍、鮭魚、木瓜等等,刺激食欲的甜味則來自甘蔗、蜂蜜,重點即是:「給豬吃什麼,就是將來給自己吃什麼。」
吳昆民的大兒子,也是祥圃實業營運長吳季衡,2016年曾經出版《我想安心吃飯》一書,完整說明祥圃實業如何從貿易商、代理商、製造商再轉型為「豬肉產業一條龍」的製造服務業,打造豬肉界潮牌「究好豬」一路來的想法與堅持,當時特別邀請時任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處長的葉雲龍寫序。「良作工場」開幕時,葉雲龍也出席同賀。
今年是金豬年,也是祥圃實業35周年。吳昆民表示,經營餐廳的目的在以生活化的方式推廣食農教育,讓民眾了解以「好環境」、「好飼料」養成的「好品種」豬肉,對土地及人們的長期重要性,盈利已是其次考量。
祥圃實業榮獲亞洲企業社會責任獎「綠色領導類」殊榮!這家台灣廠商不僅在農食供應鏈上建立了堅實的基礎,更以對環境、社區和勞工的關懷,成為業界標竿。
祥圃實業以「成為農場到餐桌的整合者」為使命,從源頭把控動物飼料品質,提供農場到餐桌的透明、安心產品。他們堅持「同心共好」的經營理念,重視企業社會責任和顧客信賴,讓每一個產品都充滿溫度。
2016年,祥圃實業在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專案協助下,透過塑膠中心的輔導,完成了第一本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成為飼料產業的「綠色小巨人」。2017年,他們正式發表報告書,並在2018年榮獲台灣企業永續獎(TSCA)餐飲及食品類企業永續報告獎,還獲得多項殊榮,如「Best For Taipei對台北最好企業」和「天下企業CSR公民獎」等。
祥圃實業的這些榮耀,不僅是對他們自身努力的肯定,也是對台灣企業社會責任精神的彰顯。未來,祥圃實業將繼續努力,為台灣的農食產業帶來更多正能量。
祥圃實業以「成為農場到餐桌的整合者」為使命,致力於建構透明、安心、信賴的農食供應鏈,由源頭針對動物飼料便進行嚴選把關及檢驗,建立可追溯的農產品生產履歷,提供農場到餐桌最安心產品與及服務,堅持「同心共好」(A Team with heart),以重視企業社會責任及顧客信賴為經營願景,成為業界指標企業。
該公司於2016年透過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專案計畫協助,由塑膠中心輔導從公司治理、綠色、安心產品、環境保護、勞工健康、社區發展等面向檢視及改善,完成第一本「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率先成為飼料跨足養豬產業的「綠色小巨人」示範標竿。
2017年,祥圃實業正式對外發表「企業社責任報告書」,2018榮獲台灣企業永續獎(TSCA)餐飲及食品類企業永續報告獎殊榮,更相繼獲得多項獎項肯定,包括「Best For Taipei對台北最好企業」、「天下企業CSR公民獎」等。(楊聰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