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益投信(公)公司新聞
台股本周雖然從高位滑落,但中小型股依然保持強勁表現。由於長假和季底效應,大盤量能縮水,台股基金表現以店頭中小型基金為佳,共有19檔超越大盤。投信法人預測,在外資尚未大量進場的情況下,中小型股仍有望繼續上漲。雖然全球終端需求持續下降,但通膨可望見頂並逐漸回落,對台股來說,這是一個震盪整理的階段。內資持續成為台股交易的主要動能,並帶動櫃買市場與中小型股的活躍表現。 群益投信指出,總經數據和企業財報都還在調整階段,台股在震盪中仍存在一些具有題材和獲利潛力的中小型股,這些個股的表現比大盤更亮眼,並在國際股市回檔時表現強勁。隨著各產業庫存調整逐步接近尾聲,下半年有望重回成長軌道。國內消費需求隨著國門開放,有望持續發展。因此,台股在國際股市中的位置不低,但後續仍需把握利空測試的回檔機會,低點分批進貨。 群益投信店頭市場與中小型股基金經理人吳胤良表示,從技術指標來看,台股3月整體走勢在國際股市中名列前茅,加權和櫃買指數均站穩季線之上,並維持多頭趨勢。他看好生技、解封受惠、伺服器、汽車電子、綠能等族群類股。 第一金投信則認為,由於第一季全球股市都表現強勁,儘管歐美金融機構發生危機事件,但股市在ChatGPT等AI熱門話題的帶動下,反彈氣勢強烈。預測第二季股市仍將震盪,但隨著升息接近尾聲和企業獲利告一段落,投資機會可能大於威脅。對台股投資策略建議採用定期定額投資、逢低買進。
群益投信分析,從經濟指標來看,全球經濟惡化的狀況趨緩,且2月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也回升至50,供應鏈持續轉佳,經濟最壞的情況應已過了,但須持續關注復甦狀況及主要央行貨幣政策動向。近期美歐先後傳出銀行業風險事件,為金融市場增添波動,但整體來看風險應可控。
在台股ETF方面,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是群益投信最近的明星產品,訴求是殖利率精準選取成分股,目前成分股以半導體股占42.6%最多,再來是航運股的24.6%、電腦及周邊股的14.2%;前五大成分股為陽明、鈊象、聯詠、萬海、慧洋-KY。基金經理人謝明志表示,考量市場現階段處在美國聯準會(Fed)緊縮政策周期尚未結束,波動度仍不可輕忽。台股無論現金股利率或配發率均在全球之冠,且長期累積報酬率也名列前茅,因此,建議投資人布局高股息ETF,同時兼顧高息、穩定成長特性及風險分散等需求。
群益台灣ESG低碳50今年3月才掛牌,訴求碳金龍頭、ESG評分高且碳密度低。這檔ETF以電子股為主,金融股為輔,前五大成分股為台積電(占29.8%)、聯發科、聯電、聯詠、鴻海。經理人洪祥益表示,未來ESG永續經營能力愈好的企業也愈能吸引外資。台股企業如果兼顧永續經營與企業獲利,更能彰顯投資價值,投資人可布局台股ESG低碳ETF,以搶搭碳金商機。
在長期成長動能方面,電動車及多元電力中長期成長動能強勁。群益智慧聯網電動車基金前三大投資區域為美國(29.3%)、中國大陸(15.2%)、南韓(5%),布局電動車製造商、太陽能板製造商及電池製造商等;前五大持股為輝達、特斯拉、比亞迪、第一太陽能、寧德時代。
該基金經理人洪玉婷表示,在全球追求淨零碳排下,電動車興起並倚賴電力驅動,多元電力發展也有利於讓電力提供更穩定,也有助於降低碳排。兩者皆是未來數年各國積極發展的目標,投資前景值得期待。建議投資人透過聚焦多元電力與電動車的雙電基金來參與,把握投資契機。
至於穩健收益產品,到2月底,群益全球策略收益金融債券基金平均存續期間為3.87年,前三大產業依次為金融債的73.8%、能源管線設施債的10%、公用事業債的8.3%;市場分布則以美國占32.7%最多,再來是加拿大15.6%、英國的14.6%、日本的12.1%。如果選擇新台幣月配息級別,年化配息率約4.5%。基金經理人徐建華指出,隨著通貨膨脹降溫,中期利率風險終將趨緩,訴求穩健配置的資金也將回流投資等級債。次順位金融債優勢仍在於產業穩健,加上高殖利率,可望吸引資金配置。
至於群益潛力收益多重資產基金,到2月底的前三大資產類別為股票52.6%、公債13.8%、投資級債11.2%;市場以美股占79%最多,再來是台股的13.4%;產業則偏重科技、金融、醫療保健等。如果選擇新台幣月配息級別,年化配息率約7%。基金經理人徐煒庠表示,雖然近期歐美銀行業暴雷事件令金融市場波動頻頻,但美歐快速回應近期事件,也積極採取相關政策措施來控制風險外溢,評估進一步擴散的可能性偏低,但還需留意主要央行貨幣政策動向。
目前全球終端需求仍持續下滑,所幸通膨可望見頂開始滑落,對台股而言仍是震盪整理,內資持續為台股交易主要動能,也帶動櫃買市場與中小型股表現活潑。
群益投信表示,總經數據或企業財報均落在調整的過程,台股震盪中不乏具備題材及獲利動能的中小型股,個股表現較大盤亮眼,在本波國際股市的回檔中表現也相對強勢。考量各產業庫存調整陸續進入尾聲,下半年有機會回到成長軌道。國內消費需求則在國門逐漸開放下,可望持續有所表現。故台股位階在國際股市中並不低,但後續仍應把握利空測試的回檔機會,逢低分批布局。
群益店頭市場與中小型股基金經理人吳胤良表示,在技術指標方面,台股3月整體走勢在國際股市中屬於前段班,目前加權、櫃買指數均站穩季線之上並維持多頭趨勢,看好類股包括生技、解封受惠、伺服器、汽車電子、綠能等族群類股。
第一金投信表示,由於第1季全球股市皆見強勢表現,儘管有歐美金融機構危機事件干擾,不過,股市在ChatGPT等AI熱門話題的引領下反彈氣勢強勁,預估第2季股市震盪仍在,但在升息逼近尾聲、企業獲利即將告一段落,投資機會可能大於威脅,台股投資策略宜採定期定額投資、逢低買進。
群益投信29日舉辦投資展望會,對第二季台股行情給出三大機會預測,讓投資人對後市多了一分期待。在清明連假前夕,台股尚未突破「萬六」關卡,但群益創新科技基金經理人黃俊斌卻信心滿滿,他認為台股有三大利多,分別是人工智慧(AI)、伺服器、電動車、高速傳輸、IC設計五大產業。 黃俊斌強調,AI不僅是未來趨勢,更是半導體供應鏈的新契機。在美中半導體技術競賽的背景下,美國對大陸的制裁加劇,使得科技廠分散風險成為趨勢。黃俊斌預測,AI技術的發展將帶動訓練和推斷需求上升,國內晶圓代工龍頭和矽智財廠將成為主要受益者。 在消費性電子方面,黃俊斌也持樂觀態度。儘管上半年仍在調整庫存,但已見成效。他預測,全球終端需求下半年有望好轉,手機、PC、NB產業將穩步回升,特別是智慧機搭上5G這個熱門題材,將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黃俊斌還提到,歐美銀行危機已經降溫,台灣出口回升,政府普發6,000元現金也提振內需,國內景氣有望觸底反彈。儘管台灣景氣燈號續亮藍燈,但股市總是領先經濟表現,建議投資人可把握機會,逢低布局AI、伺服器、電動車、高速傳輸、IC設計等五大產業。 對於美國聯準會(Fed)的升息政策,黃俊斌認為,激進升息已對銀行體系造成壓力,升息周期可望提早進入尾聲。他預測,今年各國央行放慢緊縮腳步是必然趨勢,雖然降息未必會發生,但美國經濟仍具韌性,政府積極介入也降低了銀行風險擴大風險,預期硬著陸、Fed今年內降息機率均低。
【台灣金融新聞】 近年來,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成為全球投資界的新趨勢,台灣也不落人後。昨日(29日),台灣投信投顧公會在官網上正式推出ESG永續發展轉型專區,首次公開台灣ESG基金的相關資訊。根據統計,截至2月底,境內外ESG基金總計已達108檔,總規模超過3,715億元,顯示台灣投資者對ESG基金的熱情日益升溫。 專區中揭露,投信發行的境內ESG基金佔比高達79.8%,投資人數則達138.8萬餘人,這一數字在短短一年八個月內翻倍,充分說明了ESG在台灣的普及程度。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劉宗聖表示,這是因為愈來愈多的國人開始認同ESG基金,並且積極參與其中。 劉宗聖還提到,金管會去年3月發布的證券期貨業永續發展轉型執行策略,對台灣ESG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公會積極配合政策,推出永續專區,提供ESG基金的完整統計、政策方向和資訊揭露,以供外界查詢。 專區資料顯示,境內ESG基金從2021年7月的18檔增長至41檔,成長127%,遠超過境外基金同期間的增長速度。在投資規模上,境內ESG基金規模從1,114億元增長至2,966億元,成長166%,而境外ESG基金則不增反減。 值得一提的是,群益投信等投信投顧公司也在ESG發展上不遺餘力。為促進ESG落實,金管會規定公司必須推動永續發展,並定期向董事會報告執行成效。以群益投信為例,該公司已按時完成相關政策訂定,並積極推動ESG相關業務。 總結來說,台灣ESG市場的發展前景看漲,不僅吸引了大量投資者,也促使投信投顧公司加大力度投入ESG相關業務。未來,隨著更多政策的落實和市場的發展,ESG將成為台灣金融市場的重要力量。
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劉宗聖昨天表示,金管會去年3月發布證券期貨業永續發展轉型執行策略,擬定三大推動架構、10項策略及27項具體措施,28日再推出行動4.0專案,投信投顧公會積極配合落實政策,於官網推出永續專區,當中揭露ESG基金完整統計、政策方向、資訊揭露,以供外界查詢;另一方面,年輕人參與定期定額增加、業者陸續智能投資,也可以看得到永續化、智能畫、長期化,希望業者將來可以提供更多服務。
投信投顧公會表示,成立ESG永續發展轉型專區有兩大目標,一是讓業者快速方便地在專區內找到必須做的ESG工作,另一是讓外界了解投信投顧業者投入ESG的成果。
據專區資訊顯示,統計至2月底,境內ESG為41檔,雖低於境外ESG基金的67檔,但對比2021年7月主管機關ESG審查監理原則上路以來,境內檔數從18檔攀升至41檔,成長127%,遠高於境外基金同期間從59檔增加至67檔的速度,反映在投資規模上,國人投資於境內
ESG基金規模從1,114億元成長至2,966億元,成長166%,同期間境外ESG基金從829億元,不增反減至749億元,意味境外基金總代理業者還有努力空間。
統計至2月底,境內外ESG基金規模達3,715億元,境內、境外各占79.8%、20.2%,境內基金投資人數達138.8萬餘人,較2021年7月的46.87萬人,大幅成長196%;境外基金未統計投資人數資料。
為促進投信投顧業者落實ESG,金管會亦規定公司推動永續發展訂定政策經董事會通過、公司按季提報董事會永續發展執行成效及情形亦須依公司資產管理規模,依時程推動。以董事會通過永續發展訂定政策為例,6,000億元以上公司如國泰、安聯、聯博、元大、摩根等須於去年完成,3,000億以上未達6,000億元者須在今年完成,包括復華、野村、群益、富邦、中國信託、富達、貝萊德等七家,其餘公司須在2024年完成。
台股清明連假前夕尚未站上「萬六」卡關,顯示投資人對行情仍存 疑,展望第二季,黃俊斌點出,台股目前處於「一種氛圍、三種機會 」,中美半導體技術競賽持續,美國加大制裁大陸力道,未來科技廠 分散風險趨勢會愈趨明顯;而「三大機會」則包括AI為半導體供應鏈 帶來新契機、消費性電子需求回溫、電動車商機。
黃俊斌直言,「誰掌控AI,誰就擁有了世界」,在中美科技角力下 ,美方勢必會持續打壓大陸發展AI技術,其中關鍵就是5奈米以下先 進製程,當各大廠相繼投入,帶動訓練(Training)、推斷(Infer ence)需求,國內晶圓代工龍頭、矽智財(IP)廠將主要受惠,而後 段的封測亦可望大啖商機,為國內半導體供應鏈帶來成長契機。
至於消費性電子方面,儘管上半年仍在調整庫存階段,惟目前已見 到些許成效,後續只欠需求東風吹起,看好全球終端需求下半年有望 好轉,屆時將見回補庫存需求,帶動手機、PC、NB產業穩步回升,其 中智慧機搭上5G題材,更是重中之重。
受惠歐美需求復甦帶動台灣出口回升、政府普發6,000元現金提振 內需,國內景氣有望觸底反彈,儘管目前台灣景氣燈號續亮藍燈,惟 在股市總是領先經濟表現下,建議投資人可逢低布局AI、伺服器、電 動車、高速傳輸、IC設計五大產業。
群益投信分析,美國聯準會(Fed)激進升息已對銀行體系造成壓 力,升息周期可望提早進入尾聲,今年各國央行放慢緊縮腳步是必然 ,惟降息未必會發生;而目前美國經濟仍具韌性,且在政府積極介入 下已大幅減低銀行風暴擴大風險,預期硬著陸、Fed今年內降息機率 均低。
投信業者分析,今年市場持續震盪,主動選股難度增高,資金明顯 轉移至台股ETF,加上其配息具優勢,造成定期定額人氣下降。
投信法人分析,今年前兩個月台股意外上演驚驚漲的行情,台股基 金表現更是出色,表現較佳的基金年來報酬率幾乎是大盤的兩倍,表 現最佳的報酬率逼近3成,因此可能引發部分獲利了解的投資人出場 。
相較於2月台股ETF的規模與受益人雙創新高來看,即近兆元規模與 約450萬投資人,顯示出台股投資人習慣逐漸改變,不僅把台股ETF當 作存股工具,投資標的也從波動大的個股轉向台股ETF,確實有從主 動型基金轉向被動型基金的趨勢。
但投信法人認為,績優的主動式台股基金的績效大敗大盤甚多,尤 其過去長期定期定額扣款的投資人,能明顯感受到定期定額的優勢, 因此短期可能有暫時停利的策略。但中長期來說,台股今年震盪機率 仍高,預期績效較好的台股基金仍可望吸引資金回流,尤其大盤拉回 之際,通常就可見單筆與定期定額加碼的資金進駐。
群益投信投資長李宏正認為,台股長多趨勢不變,但建議追求穩健 的投資人,可選擇基金定期定額方式分批進場投資,因為定期定額投 資的成本是變動的,長期下來,投資的平均單位成本會比平均市價來 得低,也就是具有平均成本的作用。
除此之外,李宏正也表示,台灣在半導體產業優勢明顯,可帶動產 業供應鏈獲利往上,預估台股後續行情仍可望呈現偏多向上格局。
但台股個股波動大,建議投資人可以台股共同基金為理財工具,搭 配基金定期不定額或是日日扣方式,任何時點都能進場,適合不會找 市場買賣點、難克服追高殺低人性弱點的投資人,都是不錯的投資方 式。
綜合元大、國泰、富邦、群益四大投信看法,3月美國聯準會(Fed)如預期升息1碼,升息循環腳步已經接近尾聲,雖然利率終點仍有變數,目前只剩下升息一次機會較大,對本益比的影響已經反映在股價中,後續將回歸基本面,可以分批增持趨勢股;對債市而言有避險、參與相對高息、停止升息、甚至是轉降息後的潛在資本利得空間。
四大投信對於第2季建議布局的類型,可以說是大同小異,同步看好龍頭股ETF,因營運穩健、得以掌握行情回升契機,相關標的計有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國泰台灣領袖50、富邦台50及群益台灣ESG低碳。
同時搭配高股息和高品質債券ETF,有助於降低投組波動度,並提高風險報酬比。
高息產品如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國泰永續高股息、元大台灣高息低波;高品質債券則以長天期美債和投資等級債優先,如國泰20年美債、富邦美債20年、元大AAA至A公司債、群益AAA-AA公司債等。
配置上,國泰投信ETF研究團隊指出,Fed經濟展望與後續政策,仍牽動全球股市走向,短線大幅震盪格局難以避免。
由於債券與股票的報酬長期具低度相關性,在目前充滿經濟衰退疑慮的市場環境中,建議投資組合納入債券資產。積極型投資人股70%、債30%;穩健型股50%、債50%;保守型股45%、債55%。
富邦投信投資策略師徐翊達認為,可以「股40%、債60%」的基準進行加減配置,因為今年以來國內外股市的波動已經遠低於債市波動,研判股市對利率政策變化導致的估值調整效應已經降低,後續最重要的是自第2季開始的訂單回籠是否成真,確認下半年歐美訂單仍如傳統季節性模式恢復,科技股4~6月的月營收逐步往上。
展望今年第二季,日盛上選基金研究團隊表示,預計全球利率將在 第二季前見高,通膨的黏滯性與升息壓力,易讓投資人再陷集體焦慮 ,市場不免遭遇拉回,卻是創造投資契機時刻,可把握買點機會。觀 察基本面,全球服務業解封後大舉擴張,進而促使製造業景氣趨穩, 全球流動性更在大陸人行與日本央行尚在執行貨幣寬鬆政策下未如預 期般緊縮,預計第二季經濟可望偏向「不著陸」。
就技術面而言,美元指數與美債脫鉤、顯見美元指數已先行對升息 鈍化,有利股票與公司債等資產表現。具「線上AI」及「線下經濟」 題材者,包括台股、台灣多重資產、越股、智能車、科技債等題材將 受惠,因此投資人可平均分配布局前述題材基金。
群益投信投資長李宏正分析,從基本面來看,1月OECD領先指標顯 示,全球經濟惡化的狀況呈現趨緩的跡象,續處於下滑過程中,再從 花旗經濟驚奇指數觀察,各區域經濟數據均優於市場預期。
再從成交量來看,台股ETF交投熱度不減,47檔台股ETF近十日成交 均量上萬張有八檔,除了一檔反1ETF,其餘六檔大都是低碳高息ETF ,顯示台股震盪下,投資人依舊偏好有配息機制的ETF基金,及高息 與低碳題材最受青睞。
群益投信表示,台股ETF波動度相對個股與大盤來得低,更是存股 族投資人長期穩健投資的好選擇,建議投資大型龍頭公司為主,較能 兼顧收益及波動,及趨勢所及的低碳ESG題材,逢低分批布局建立核 心部位。
群益台灣ESG低碳50ETF基金經理人洪祥益指出,投資台股要能抵禦 金融市場的波動度,配置中不可或缺的即是台股ETF,特別是具備低 碳主題的台股ETF,在這個低碳浪潮正要起步的時刻,擁有台股低碳 ETF,就能搶先掌握台股的「碳金商機」。碳金龍頭兼顧永續經營與 企業獲利的未來投資趨勢,投資價值將明顯優於一般資產,是投資人 穩健投資的好選擇,適合穩健存股與追求碳金投資獲利契機的投資人 。
台股在這波美股回檔中表現相對強勢,主要仍是市場對於第二季起 逐步復甦寄望頗深,且較早修正的次產業營運已逐漸恢復動能。故隨 著庫存調整告一段落,外需在下半年有機會回到成長軌道。而內需在 國門逐漸開放下,可望持續有所表現。故雖台股位階在國際股市中並 不低,但後續仍應把握利空測試的回檔機會,逢低分批布局。
元大臺灣ESG永續ETF研究團隊認為,ESG評估標準少不了碳排,但 不能只有碳排,低碳轉型只是14項ESG評鑑的一部分,其他還包括同 樣重要的水資源使用、環境保護、人權與社區、勞動基準、公司治理 、稅務透明度等,評估範圍更客觀及多元。
根據CMoney統計至3月23日,盤面上規模500億元以上的債券ETF,共有九檔;自矽谷銀行倒閉事件爆發以來,含息價格表現以元大美債20年(00679B)的3.3%表現最佳;接著是中信高評級公司債的3%;國泰A級公司債2.3%;富邦A級公司債、元大AAA至A公司債以及國泰投資級公司債,也都有2%漲褔。
以成交量來看,包含元大美債20年、中信高評級公司債、元大投資級公司債、元大AAA至A公司債、國泰投資級公司債等今年以來的日均量都有5,000張以上,流動性足。
其中,元大美債20年有8.5萬受益人,是債券ETF的人氣王,因美國公債正是由世界第一經濟體美國為擔保,近乎沒有違約風險,是全球資金配置收益資產的基本標配,因此廣受投資人青睞。其第四次追募額度已經開始配售,合計總募集金額最高為新台幣1,000億元、淨發行受益權單位總數最高為25億個單位(1,000受益單位為一張)。
元大投信指出,債券殖利率來到多年難得一見的高峰,而通膨增速放緩,經濟數據開始出現疲軟,根據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經濟衰退模型預估,2024年初美國陷入經濟衰退的機率達50%以上,達到1980年代以來新高。
中國信託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指出,Fed最晚在第2季停止升息,已成市場共識,當前利率距離終端利率也只剩小幅空間,一旦停止升息,債券價格將有望築底反彈。
國泰投資級公司債ETF經理人林盈華表示,短天期債券殖利率走勢與利率政策敏感度較高,近兩周美國2年期公債殖利率自5%高點觸頂回落,顯示市場正逐漸反映Fed升息循環已近尾聲。
歷史經驗顯示,升息循環末段進場布局債市,往往可以掌握債市多頭趨勢展開的投資機會,美國公債、投資等級債市可持續作為配置首選。
依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資料,2月台股ETF的規模與受益人雙創新高,擁近兆規模與約450萬投資人,顯示台股投資人習慣改變,部分資金從個股轉向台股ETF。統計近十個交易日,共有八檔日均量逾萬張的熱門交易台股ETF,元大台灣50反1以176,820張高居首位,主因近期空方氣焰高漲,反向ETF成為避險、套利利器;其次為國泰永續高股息,排名第三的是元大高股息,再來是元大台灣高息低波、群益台灣ESG低碳分居第四、第五,第六至第八名依序為富邦特選高股息30、中信關鍵半導體、元大台灣50。
其中,主打市場唯一指數篩選納入低碳概念ESG ETF的群益台灣ESG低碳50,隨著市況趨熱,短短10天規模已逼近55億元。接下來還有募集金額逼近50億元的國泰領袖50將於27日掛牌,預料也將在市場刮起新旋風。
群益投信表示,台股ETF波動度相對個股與大盤低,是存股族投資人長期穩健投資的好選擇,建議投資大型龍頭公司為主,較能兼顧收益及波動,若再加上投資趨勢所及的低碳ESG題材,預期資金流入幅度將持續擴大,投資人可逢低分批布局建立核心部位。
國泰投信ETF研究團隊副總鄭立誠則認為,近期歐美製造業PMI有回升跡象,後續企業獲利有望隨製造業活動復甦而上升,第2季以後經濟有望築底回升,長線投資價值浮現,2023年「市值型」ETF有望接棒「價值型」ETF,引領台股表現。
展望台股後市,群益台灣ESG低碳50ETF經理人洪祥益表示,台股在本波美股回檔中表現相對強勢,主要仍是市場對於產業在第2季起逐步復甦寄望頗深,目前較早修正的次產業營運已逐漸恢復動能,料隨著庫存調整告一段落,外銷產業在今年下半年有機會回到成長軌道;而內需產業在國門逐漸開放下,也可望持續有所表現。雖台股位階在國際股市中並不低,但後續仍應把握利空測試的回檔機會,逢低分批布局。
王伯莉認為,透過楊照新解的思維,不但從中可理解經典的中國歷史,也包含了台灣社會與文化脈絡,讓讀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見樹又見林,除了鑑往知來的體悟,也提供了映照出自身環境中,衍生多元的思考觀點。
以史為鏡 看得更長遠
王伯莉認為,讀歷史,可以從過去的經驗、古人面對事件如何反應等引發各種反思。遇到突如其來的危機時,怎麼應變,要考慮的因素很多,一般人看到的可能是直接的、表面的,但是一些歷史明君、良將賢臣,他們當下做的決定可能痛苦,但其實是看得更長遠。
而且,過去歷史人物這些決策導致什麼結果,都是真實發生過的事件,可能一步錯,步步錯,嚴重的話有性命之憂。如果是戰爭,牽涉就更廣了,思考的面向也要更多。
王伯莉分享,企業面對市場的競爭壓力,也有很多需要做決策的時候,歷史可以提供參考,提醒她不要被局限在當下的情緒性反應,而是要看得更長遠與全面性,進而做出更佳的決策。
當然,這個壓力跟歷史上人物可能面對生死攸關的情況不同,她也能以更輕鬆坦然、豁達的態度來面對。她笑說,畢竟在現代比較不會遇到歷史上那種一旦做錯決定就丟了性命的情況。
訪談中,她補充談到,閱讀歷史對企業經營決策的影響,除了鑑往知來,更讓她能吸取宏觀的經營哲學,提醒自己不要局限於短視近利目標,反而要以企業永續發展,落實社會企業責任等長線經營思考;甚至是如何回饋台灣這塊土地、如何提供投資人與客戶幫助…除了自許擔任投資領域的領頭羊,更希望是和客戶與投資人站在同一陣線,共同幫助社會透過投資,打造美好的生活。
訪談中她提到,以瀚亞投資來說,在母公司保誠集團的支持之下,長期關注「兒童理財教育」、「親子與家庭理財教育」,甚至是新手投資等,透過實體活動與數位化管道,將理財觀念傳遞出去,提供多元學習資源。
企業理念 展現同理心
以長期經營的「CHA-CHING兒童理財教育計畫」為例,已深耕台灣超過十多年,實踐回饋台灣投資人,為企業社會責任、永續盡到一份心意。
此外,王伯莉認為同一件事若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往往有不同的結論。例如,秦始皇建造萬里長城,當時勞師動眾、傷亡慘重,被批評為暴君,然而,長城卻成了後來歷朝歷代防禦外敵入侵的堅實屏障,更成為世界人類歷史文化重要的資產之一。
而統一文字、度量衡等制度,也為後代文化發展、盛世王朝打造重要的基礎。
歷史是人寫的、就會經過各種選擇,尤其若是由下一個朝代的史官書寫前朝歷史,難免會有立場中立的挑戰,因此要評價一個歷史人物,要從多面向來思考,放在現代亦復如此。
瀚亞投資員工透露,王伯莉具備高度情商,不僅願意傾聽別人的想法,又因為有外交專業、銀行與壽險等跨領域資歷,能以多元面向思考市場趨勢與方向。
雖然身為總經理,卻沒有什麼架子,員工可以隨時敲門進去跟她討論工作內容,也能隨時輕鬆跟她聊聊生活。
王伯莉在金融界有超過30年的外商壽險公司資歷,除了重視品牌價值,關注於企業文化落實與員工福利,以及因應趨勢的管理哲學。像是過去面對疫情的三年來,世界變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沒有人知道所有的答案。她就提到,面對這樣特別的商業環境,必須勇敢創新,並且帶著好奇心學習。
「時常提醒同仁謹記瀚亞的五大企業信念:Ambitious企圖心、Courageous勇敢、Nimble敏捷、Curious好奇、Empathetic同理心,也鼓勵大家隨時都要做好準備、因應未知的改變。」
例如過去三年,為因應疫情,瀚亞投資早已啟動居家辦公,善用數位轉型等工具執行業務,儘管目前已回復常態,瀚亞迄今仍提供員工彈性在家工作的選擇。王伯莉認為,這就是「Empathetic善解人意、同理心」的體現,也是瀚亞極為重視的五大企業信念價值之一。
王伯莉期許員工努力工作之餘,還要兼顧家庭與生活,才能為企業帶來更卓越的成果。她說:從經營管理層面來說,公司與員工相互信任,為共同的理念努力,就是一種雙贏!
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至2月底,投信境內基金規模前十大,依序為元大、國泰、群益、富邦、中國信託、復華、安聯、凱基、柏瑞、台新。其中,元大投信單月增加347.36億元,國泰增加227.09億元,凱基、台新分別成長115.32億元、104.71億元。
從月成長率來看,2月基金規模月增幅度前五名依序為台新8.4%、凱基6.7%、統一6.6%、新光4.8%、國泰3.69%。台新投信主要受惠於貨幣市場基金成長,為業界唯一貨幣型基金規模突破千億元的投信公司。
凱基投信2月規模大幅成長原因來自旗下17檔基金(含ETF)規模呈現正增長,其中共計八檔基金規模單月增長達千萬元以上,規模大增30億元以上的更有三檔ETF,分別是凱基美債25+(00779B)、凱基AAA至A公司債、凱基金融債20+。
統一投信2月規模成長62.34億元,單是統一強棒貨幣市場基金淨申購即達46.6億元,此外,台股2月上漲1.5%,也帶動台股基金規模成長,號稱統一台股基金金三角的大滿貫、黑馬、奔騰2月規模合計增加12.17億元,其中,統一大滿貫基金單月增幅達6.1%,統一黑馬、統一奔騰規模增幅均達3.7%。
台新投信總經理葉柱均表示,近期歐美銀行危機連環爆,繼美國矽谷銀行發生擠兌危機後,近日又爆發瑞士信貸陷入財務危機,導致市場避險情緒升溫,金融市場大幅回檔,但預期在銀行危機衝擊下,有可能使聯準會升息幅度趨緩,加上下半年景氣有機會加溫,建議投資人短線若遇股債大幅修正,可分批逢低買進,以掌握後市反彈行情。
凱基投信債券部主管陳侑宣表示,近期債券ETF規模明顯增加,顯示在高息收及資本利得機會雙重加持下,無論機構法人或投資大眾都認為債券ETF深具投資吸引力。展望後市,雖矽谷銀行與瑞士信貸事件加劇市場波動,但投資等級債仍具投資價值,投資建議首選高評級公司債及美債類產品,趁震盪時逢低分批布局,增加投資組合未來息收與資本利得的空間。
群益台灣ESG低碳50ETF追蹤台灣指數公司特選台灣ESG低碳50指數 ,為首檔納入成分股低碳訴求的指數,也同時考量ESG表現、獲利性 及企業市值,其篩選機制為精選台灣永續評級等級BBB級(含)以上 ,且未列重大性事件黑名單企業,並排除涉及爭議性產業。
接下來,再進一步挑選近一年ROE〉0、已獲利企業,保留自由流通 市值前100大企業,且分別排除金融業與非金融業碳密度指標最高20 %的企業,依市值規模選取排名前50名之股票。
群益投信表示,投資台股要能抵禦金融市場的波動度,配置中不可 或缺的即是台股ETF,特別是具備低碳主題的台股ETF,現今國際大廠 相繼訂出自身的碳中和目標,未來台廠若想接到更多訂單,企業就必 須愈低碳,因此「低碳=訂單」。
群益投信說,在低碳浪潮正要起步的時刻,擁有台股低碳ETF,就 能搶先掌握台股的「碳金商機」。結合碳金龍頭,兼顧永續經營與企 業獲利的未來投資趨勢,投資價值將明顯優於一般資產,適合穩健存 股與追求碳金投資獲利契機的投資人。
證交所表示,上市ETF產品日益豐富,近年更推出多元主題及ESG永 續相關商品供投資選擇。各檔ETF基本介紹可參考證交所ETF專區的商 品資訊(www.twse.com.tw/zh/ETF/list)。
群益投信投資長李宏正指出,定期定額投資只要懂得選對市場,針 對有波動且長期趨勢向上的市場,如台灣、印度、大陸、新興市場等 ,並堅持扣款不中斷,長期累積效果驚人。
後市來講雖無法斷定股市最低點是否已過,但以目前偏低的本益比 、政策轉折的角度而言,定期定額投資新興股市相關基金將會是好的 時機。
台股基金或台股ETF就是一個參與台股長多的穩定投資工具。特別 是具備高息與低碳主題的台股ETF,其有息的保護,投資價值將明顯 優於一般資產,是投資人穩健投資的好選擇。而結合碳金龍頭,兼顧 永續經營與企業獲利的台股ETF,是未來的投資趨勢,適合穩健存股 與追求碳金投資獲利契機的投資人。
群益奧斯卡基金經理人杜欣霈強調,全球科技龍頭廠商基本面可望 於今年下半年反轉向上的共識愈加凝聚,加上大陸解封政策及兩會可 望帶來振興需求的效果,在美國銀行業風暴發生後,美國暴力升息機 率已大幅下降,中期在基本面回升的情況下,股市仍可望在上半年築 底完成後開始往多頭發展;台股長線重返多頭看法仍不變,但基於各 產業復甦情況及成長趨勢不同,應慎選標的產業及族群。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認為,以半導體族群為例,就調研訊息上,從下 行轉為上行週期正向跡象也愈趨明顯;就庫存消化上,上半年有望消 化完畢、產業下半年逐步回溫的方向並未出現改變跡象。建議以長線 趨勢與動態機會中找投資方向,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需求、AI發展、 資料中心及雲端需求等長線趨勢將持續,在追求永續帶動的綠能趨勢 ,如電動車相關、儲能等,長期仍可望持續獲得政策支撐及資金投入 。
觀察台股平衡基金短中長期績效表現,包括群益真善美、群益平衡王、台新高股息平衡、野村平衡、野村鴻利等五檔基金,在大盤上漲時與下跌時期間表現超漲抗跌,因台股平衡基金如布局較靈活者,可於大盤處於上漲趨勢時加強股票配置,在股市下跌時提高債券配置,可降低投資組合波動度,也能掌握市場走升的投資契機。
群益真善美基金經理人邱馨儀表示,台股中期震盪仍難免,不過,最終仍將回歸基本面。考量聯準會升息態度可能逐漸轉向,有望使本波評價修正告一段落,後續可觀察總體經濟與產業調整進度;隨市場對利空反應逐漸鈍化,基本面利空測試築底完成,台股可望重回多頭軌道。
群益平衡王基金經理人陳沅易表示,在黑天鵝事件後,台股將回歸基本面。雖然台股景氣燈號續亮藍燈,但領先指標回升,證券劃撥、融資餘額上升,資金可望回補台股,且部分權值股具備高殖利率題材,有望吸引資金進駐支撐指數,若中國大陸景氣回溫符合預期,加上升息循環有機會在下半年告終,以及對台美大選紅利的期待,都讓台股後市偏多看待。
台新高股息平衡基金經理人劉宇衡也認為,聯準會近來政策風向轉變快速,在抑制通膨與金融市場穩定間陷入抉擇困難,如後續經濟指數數據轉差,聯準會隨時有機會暫停升息,一旦釋放出貨幣政策可能趨向寬鬆的訊息,有助於緩解市場緊張情緒。
劉宇衡指出,市場持續反應央行鷹派言論及財報表現,加上對2023年經濟衰退恐懼,金融市場波動度短期仍將非常大。
群益投信表示,Fed主要是因應通膨高升,表示力道與時間都有加強與提前的可能,引發市場擔憂,台股平衡基金的優勢就是不管市場如何動盪,整體投資策略只要看對趨勢、因應金融市場變動適當調整股債比例,在降低投資組合波動度的同時,也能掌握市場走升的投資契機。
群益真善美基金經理人邱馨儀表示,股市回歸基本面,中長線而言,因景氣復甦帶動產業需求成長,相較2022年表現優異的成長股明顯集中於少數族群,接下來台股可望均衡發展,雖然台股景氣燈號續亮藍燈,但領先指標回升,證券劃撥、融資餘額上升,資金可望回補台股,且部分權值股具備高殖利率題材,高利率環境下資金進駐殖利率標的支撐指數,2月指數已到年線之上,但年線下彎因此短期容易處於區間震盪,若中國景氣回溫符合預期,加上升息循環有機會在夏季告終及台美大選紅利期待,台股後市仍偏多看待。
第一金中概平衡基金經理人許維哲說,台股不受美股震盪影響,表現相對穩。
群益投信表示,低碳投資為近年全球新興趨勢。從美國市場上以低碳為主題的基金與ETF近年來吸引資金的狀況,從2017年開始的1億美元,到2021年已激增至7億美元。台灣「氣候變遷因應法」今年在立法院三讀通過,也正式加入國際徵收碳費行列,跨國碳費對企業獲利的影響也會愈來愈大。
群益投信指出,未來,企業有沒有落實低碳,對於股價表現的落差會讓投資人愈來愈有感,因此把「低碳龍頭股」納入台股核心配置,將是不可逆的投資「碳金」大趨勢。
今年以來,外資對台股呈現買超態勢。群益投信建議,可超前部署受惠於全球減碳、綠色供應鏈趨勢,又擁外資回補偏好特性的ESG低碳的台股ETF,以迎接未來的上漲行情。
群益台灣ESG低碳50經理人洪祥益表示,比較台股大盤、台灣50指數與台灣ESG低碳50指數的過往報酬,台灣ESG低碳50指數表現更突出,從2018年到今年2月底,五年累積總報酬率達100%,明顯優於其他台股指數,有助同時顧及永續經營與成長性。布局追蹤該指數的ETF,有助投資人既能掌握企業獲利動能,也能兼顧碳金商機。
洪祥益指出,至於台灣ESG低碳50指數的篩選機制,是精選台灣永續評級等級BBB級(含)以上,且未列重大性事件黑名單企業,並排除涉及爭議性產業,再進一步挑選近一年股東權益報酬率(ROE)>0的已獲利企業,保留自由流通市值前100大企業,且分別排除金融業與非金融業碳密度指標最高20%的企業,最終按市值挑選前50大,可說是經過層層淨化,精選台灣市值前50大低碳龍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