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台股新聞】证交所提醒上市公司:107年度財報公告申報期限延至4月1日,及早辦理公告申報事宜,並採用iXBRL提升報告透明度
【台股ETF交易熱絡,成交值衝高至近675億元】 近來,隨著陸股爆量,台股交易也呈現活絡,連動陸股ETF成交值不斷攀升。根據統計,上周證交所整體ETF成交值達近675億元,較前一周大增56%,成交值占比也攀升至12%,創下近期罕見的大量。其中,法人買超的ETF包括E元大台灣50、國泰中國A50、富邦上証、元大MSCIA股等13檔,主要涉及台股、陸股及原油三大類ETF。 國泰投信ETF團隊基金經理人蘇鼎宇指出,MSCI今年將分三階段將A股納入因子提升至20%,對台股造成資金排擠,外資可能轉為賣超,台股恐將進入修正階段。他建議投資人應具備避險觀念,從基本面和資金面考慮投資台股。 陸股方面,近期持續爆量,但上周五滬指暴跌4.4%,短線漲多恐有修正可能。不過,投資專家認為,若中美貿易戰緩和,陸股中期線仍持續看好。 對於原油市場,元大S&P原油ETF研究團隊表示,近期美國原油庫存波動加劇,但整體庫存數據仍在中性水準,成品油庫存連三周下滑,顯示需求強勁。預期近期原油以區整理機率較高,但震盪幅度將加劇。國票華頓投信則擔憂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導致原油需求下降。
今年開始,台灣上市櫃公司以及所有公開和非公開發行的公司,都可以選擇一年內多次進行配股配息。但許多投資者對這個新政策還有些迷糊。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的解釋,未來上市櫃公司的盈餘分派,若要採取多次分配股利,必須在公司章程中明確規定是採用每季四次或每半年兩次的分派方式。
隨著新法規的實施,公司法第228-1條及第240條進行了修正,針對公開發行和非公開發行公司的盈餘分派次數進行鬆綁。證交所指出,除了在公司章程中明定外,針對多次配股,股利分派程序將分為期中盈餘分派和年度盈餘分派。
在期中盈餘分派方面,如果是以現金形式發放,只需董事會普通決議即可;但如果是要發行新股(配股),則必須經過股東會的物別決議。
至於年度盈餘分派,如果是以現金形式發放,則可由章程授權董事會特別決議,並向股東會報告;如果是股票股利,則也需要經過股東會特別決議通過。
另外,公司法第241條的新修正條文,關於「以法定盈餘公積及資本公積發放新股或現金」的部分,目前僅適用於公開發行公司。
證交所進一步表示,如果要以法定盈餘或資本公司發放現金,可以由章程授權董事會特別決議,並向股東會報告;而要發放股票,則必須經過股東會特別決議通過。
臺灣證券交易所為了推廣權證,特別在13日與群益金鼎證券攜手合作,舉辦了一場專題為「權證check it out」的權證宣導會。這場會議由群益衍生性商品部團隊負責主講,專門為投資人介紹個股權證的投資策略,並分享對第二季度台股的展望。這場活動對投資人來說是絕佳的機會,因為可以免費參加並獲得專業的投資知識。 今年台股表現亮眼,年線累積漲幅已達6%,但不少投資人卻選擇觀望,這也導致權證交易量有所下降。根據統計,今年以來,台股金豬只有兩個交易日的權證占比超過2%,其他時間都在1%左右徘徊,單日交易額也普遍低於36億元。 為了提升投資人對權證交易的參與度,臺灣證券交易所不定期與券商合作舉辦這類宣導會。此次活動,群益金鼎證券將為投資人介紹個股型權證的投資方法,並教導如何提高在強勢股中的獲利機會。 這場宣導會將在下午2點30分至5點30分進行,地點設在證交所101大樓九樓。活動免費對公眾開放,歡迎有興趣的投資人報名參加。
臺灣證券交易所為迎接逐筆交易新制,即將於明年3月23日實施,特別推出擬真平台並積極進行市場推廣。為讓券商從業人員更加了解並準備迎接新制,證交所將於4月1日至11日,在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及花蓮等地,共舉辦11場次「逐筆交易種子講師」培訓課程。課程內容將包括逐筆交易制度介紹、交易平台操作以及電腦系統的應對策略等,並針對出席者進行測試。每場課程將有150至250人參與,而花蓮場次則限制於25人。報名時間從2月25日開始,至3月8日截止,歡迎有興趣的從業人員把握機會報名參加。此外,證交所也將於3月下旬上線擬真交易平台,讓投資人能夠透過真實帳號進行模擬交易,並計劃於10月至明年3月舉辦獎勵競賽,以鼓勵券商及投資人積極參與。
台灣證交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台灣權證市場的總成交金額明顯下滑,整體交易額僅為651億元,比起去年同期的1,088億元,直接下降了四成。這一點讓不少業內人士感到驚訝,因為按照常理,在股市波動較大的時候,權證的成交量應該會有所增加。然而,今年1、2月台股表現強勁,多頭氣勢濃厚,但權證交易卻顯得冷清許多。 具體來看,2月份申請發行認購(售)權證的檔數共計1,597檔,發行總金額達到187.86億元。當月證券商受託買賣認購(售)權證的成交總金額為289.58億元。而截至2月底,證券商申請發行的權證檔數累計達到3,631檔,較去年同期減少了約一成。發行檔數的累計總金額為429.08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60.09億元,略減少了6.7%。至於證券商受託買賣認購(售)權證的成交總金額則為651.6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了四成。 這些數據讓人不禁要問,為何在台股表現良好的情況下,權證市場的成交量卻會如此低迷?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市場投資者對於權證的興趣有所下降,或者是由於市場對於未來的預期變得更加謹慎。不論是哪種情況,這都對權證市場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隨著科技進步,電子交易越來越普及,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的數據顯示,證券商的營業據點數量正在不斷減少。這一現象背後,是市場結構的調整和營運模式的轉變。過去,證券商擁有大量的營業據點,視為競爭的利器,但現在情況已經有所不同。 近年來,證交所公告指出,證券商整併潮不斷,不僅公司數量從過去的高峰數百家減少到目前的73家,營業據點也從高峰時的數千家縮減至目前的837家,創下歷史新低。這意味著,證券商的營運模式正在從據點競爭轉向數位化、服務質量競爭。 根據證交所的統計,自統計以來,已有391家證券商分公司結束營業,這也反映了市場結構的變遷。隨著年輕人比重不斷上升,電子下單成為主流,證交所預計,未來電子下單將佔市場總交易量的七成。這一趨勢也使得證券商不再將據點數量視為優勢,反而認為過多的據點成為營運的負擔。 近期,凱基證券和富邦證券都宣布了據點的關閉計劃。凱基證券的七賢分公司將於3月22日結束營業,而富邦證券則將分別於4月26日、5月31日和6月28日結束木柵分公司、重慶分公司和市政分公司的營業。這些關閉計劃將使上半年又有四家證券商營業據點離場。 總結來說,隨著市場結構的變化,證券商的營運模式也在進行調整。證交所的數據顯示,證券商的營業據點數量將繼續減少,未來甚至可能掉到800家以下。這一趨勢反映了市場對數位化和服務質量的重視,也對證券商的營運策略提出了新的挑戰。
【台灣金融新聞】 哇塞,大家注意囉!台灣證交所(臺灣證券交易所)要開放大規模的活動啦!從3月18日開始,一直到4月26日,一共要舉辦13場次的「108年度證券商內部控制制度標準規案宣導說明會」。這個活動可是非常實用,對於想要了解證券行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大家來說,絕對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報名時間也很寬鬆,台北場的報名從3月4日開始,一直到各場次前一個營業日為止。如果你是在新竹(含)以南的場次,那麼報名截止日是4月12日哦! 這13場活動中,前七個場次將在3月18日、19日、20日、25日、26日、27日及29日,在證交所101大樓九樓舉行。而後面的活動則會移師到各地,包括4月16日在高雄福華飯店、17日在台南大億麗緻酒店、18日在台中永豐棧酒店、19日在國賓飯店,最後再回到台北,於4月25日及26日在證交所101大樓九樓舉行。 這麼好的活動,你還在等什麼呢?趕緊報名參加吧!不僅可以學到專業知識,還能與業界專家進行交流,真的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學習機會。記得要把握時間報名哦!
新光投信公司募集發行的新光中國政金綠債(00774B)今(27)日正式在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這一舉動讓集中市場掛牌上市的ETF數量達到117檔。台灣證交所透露,新光中國政金綠債的發行,意味著市場對中國綠色債券的投資熱度再升溫。 據台灣證交所表示,中債金融估值中心是少數有能力編制中國綠色債券指數的公司之一,其旗下已擁有完整且符合國際標準的綠色指數。這些指數吸引了境內使用中債價格指標產品的投資者,涵蓋了中國境內所有的基金公司、保險公司和證券公司,以及超過90%的銀行類金融機構。 新光中國政金綠債所追蹤的「中債-10年期國債及政策性銀行債綠色增強指數」,是中國境內唯一納入ESG概念的綠色債券指數。該ETF基金經理人林怡君表示,這檔ETF追蹤的指數以「國債」及「政策性銀行債」為主,占比超過九成。由於綠色債券的稀有性和發行比重較小,在該指數中的占比約為5%,主要發行機構是政策性銀行所發行的「國開綠債」,未來比重將隨著綠色債發行情況和市值占比的變化而調整。 該ETF所追蹤的「中債-10年期國債及政策性銀行債綠色增強指數」在2月22日的到期殖利率約為3.53%,採半年配息一次,風險收益等級為RR2,對於尋求穩定投資回報的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選擇。
臺灣證交所最新統計,截至107年底,有345家上市公司已申報106年度企業社會責任(CSR)報告書,佔總上市公司的37%。這個數字顯示,用專屬報告書來揭露非財務資訊,已經成為台灣企業發展的重要趨勢。
自104年起,證交所就開始推動上市公司揭露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透過教育訓練、宣導以及公司治理評鑑制度,台灣上市公司在非財務資訊的揭露數量和品質上都有顯著提升。
以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的申報家數來看,104年有267家上市公司申報103年度的報告書,比103年的171家大幅增加。而這個數字還是持續成長,到106年申報105年度報告書的上市公司已佔全體的比重超過三成。
在這345家申報106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的上市公司中,有204家自願採用GRI發布的準則編製報告書,佔整體編製家數的59%。此外,超過半數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都取得了獨立第三方的確信或保證。
證交所強調,這些數據不僅顯示台灣企業對永續發展的承諾,也提升了台灣資本市場非財務資訊的可比較性和揭露品質。
此外,台灣上市公司的ESG(環境、社會、治理)績效也受到國際肯定。在亞洲公司治理協會(ACGA)的CGWatch2018調查中,台灣ESG資訊揭露得分為亞洲最高。在RobecoSAM國家永續發展評比中,台灣2018年全球排名為第20名、亞洲第3名。
在三大指數公司的ESG新興市場指數中,台灣在道瓊永續新興市場指數(DJSIEM)及FTSE4Good新興市場指數的權重皆名列第一,MSCI新興市場ESG領導者指數的權重則為第二高,這些都顯示台灣在非財務資訊揭露和ESG績效上,已經與國際接軌,並獲得專業機構的高度評價。
臺灣證交所最近宣布了一個重要的新聞,那就是新光投信公司募集發行的「新光全方位收益ETF傘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中的「新光中國10年期國債及政策金融附加綠債債券ETF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簡稱新光中國政金綠債,證券代碼00774B)今(27)日正式掛牌上市啦!這個ETF基金可是我們臺灣市場上的新鮮貨呢! 這個新光中國政金綠債的標的指數是「中債-10年期國債及政策銀行債綠色增強指數」,這個指數是由中國中債金融估值中心有限公司編製的,它可是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哦,具有中央託管結算機構的中立地位和優勢。目前,中債指數在我們境內市場的綜合覆蓋率已經達到了約97%,而且新光投信是全臺灣第一家與中債金融估值中心簽定指數合作的投信公司呢! 這個新光中國政金綠債債券ETF基金,它追蹤的「中債-10年期國債及政策性銀行債綠色增強指數」可是中國唯一納入ESG概念綠色債券的境內債券指數。這個指數的主體是「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佔比超過9成,而綠色債券因其稀有性及發行比重較小,在該指數佔比約5%,主要發行機構是政策性銀行發行的「國開綠債」。 新光中國政金綠債債券ETF基金的經理人林怡君表示,這個ETF基金所追蹤的指數,2月22日到期殖利率約3.53%,採半年配息1次,風險收益等級為RR2。這個ETF基金對於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兼具穩定性與收益性的選擇。
台股市場上,過去經常出現一些成交量低迷的「殭屍股」,這些公司往往成為市場批評的焦點,甚至有人提出應該有退場機制來處理這些情況。不過,最近<臺灣證券交易所>公布了新的退場機制,卻沒有將成交量作為退場的標準之一,這讓市場上的好公司能夠繼續留在市場上發光發熱。 證交所上市一部協理羅贊興解釋說,這次的退場機制將會根據上市公司的財報公告後,逐季進行檢視,並對外公告以及發函給符合退場條件的公司。這次的條件主導思想是以公司的財務業務表現為準,而不是成交量。這是因為,只要公司的營運沒有問題,它應該有機會留在市場上。 羅贊興也強調,儘管退場機制將於近期正式執行,但並不會導致大量公司下市。目前市場上只有約10家公司的數量,而且還有1年的緩衝期和3年的改善期,總共4年的時間讓公司有足夠的時間去調整和改善。 當前,上市櫃公司如果遇到財報未如期發布、净值呈現負數,或者獲法院裁定重整等情況,都會先暫停買賣甚至下市,這往往讓投資人措手不及。而新的退場機制將可以避免公司在財務問題發生後才下市。 根據證交所的統計,目前有悠克因2018年第三季財報未公告、千興因2018年第二季及第三季財報遭要求重編而未編,這些公司目前都處於停止買賣的狀態。如果這些公司在一定期限內未能改善,將可能陸續下市。
【台灣股市新聞】 證交所近日董事會通過了一項重大決定,針對上市公司股票退場機制進行修正。這項新規定將對那些財務狀況不佳或每股淨值低於3元的上市公司產生影響,若這些公司未能改善,將可能被終止上市。 根據新規定,若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不理想,例如簽證會計師出具繼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之查核報告,或每股淨值低於3元,這些公司將會被列入下市名單。這項修正案預計將在金管會同意後,最快今年第二季開始實施。 證交所副總兼發言人陳麗卿強調,為了減少對上市公司及投資人的影響,將給予一年緩衝期。若公司在緩衝期內未能改善,將有三年時間進行調整。若在三年後仍無改善,將先停止買賣,六個月後若仍無法恢復,則將終止上市。 目前,已有包括東華、科風、清惠及天瀚等4家公司在內,因財務狀況不理想而符合下市條件。這項新規定將對股市的整體品質和投資人權益保障產生正面影響,並有望改善目前股市中「殭屍股」的現象。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對此表示,這項退場機制將有助於「去蕪存菁」,促進上市公司的整體經營體質提升,對台股的長遠發展將是正面的一步。
台灣證券交易所近期積極推動日資投資台股,特別是日前赴東京參加日本交易所旗下東京交易所舉辦的「東證IR Festa 2019」活動,這是為了向全球投資人介紹台灣資本市場的優勢。在這次活動中,證交所吸引了超過1.8萬名參展人員,獲得了熱烈的迴響。 這個活動「IR Festa」自2007年起,每年都會定期舉辦,是東京交易所為協助日本上市公司推廣投資人關係的重要活動。今年,除了東交所,還有日本上市公司、證券商、投信及證券市場相關機構等超過100家企業參與,兩天的展期吸引了18,938人參與,成為當地市場的年度盛事。 證交所近年來與日本的合作關係日益緊密,自2015年以首家非日系企業及首家國外交易所的身份參展後,今年已是第四度參與。這次,證交所特別針對對台股有興趣的投資人,舉行了兩場45分鐘的說明會,並提供深入訪談及顧問服務,成功推廣台股優勢,吸引眾多投資人前來聆聽。 除了會展期間的說明會,證交所還在展前一日與日本證券新聞社合作,舉辦暖身說明會,向200多位日本投資人介紹台股優勢。這次活動不僅介紹了台股的優勢,還把握機會拜會日本券商,開拓更多個體戶投資台股的管道,吸引更多資金投入。 自2015年以來,證交所與日本交易所的合作成果豐碩,包括推動日本ETF在台上市、TAIEX指數期貨在大阪交易所掛牌,以及與日韓方簽訂台日韓的三方交易所合作備忘錄。目前,證交所正與日本交易所洽談更多項合作,以進一步深化雙方關係。
台灣證交所為了吸引更多散戶投資並擴大市場成交量,計劃對交易規則進行修訂。新規則將針對每檔股票的最低交易價格及下單門檻進行調整,以降低交易障礙。舊有的交易規則中,當股價跌至50元以下時,會暫停交易,並要求最低下單量不得低於100股。此次修訂將有望讓更多投資者參與市場交易,進一步活絡台灣股市。
【台灣金融新聞】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昨日(27日)立法院財委會進行業務報告,透露四大資本市場發展措施,力圖提升台灣金融市場的吸引力和穩定性。以下為報導內容: 台股市場去年表現亮眼,日均量達1,653億元,年增20.39%,顯示市場活力充沛。顧立雄在報告中提到,為進一步健全資本市場,金管會將推動四大措施。 首先,引進基石投資人制度,目的在吸引大型獨角獸公司來台掛牌。針對初次上市櫃且承銷金額達20億元以上的公司,將放寬採用價圈購辦理承銷,並允許洽談基石投資人認購股份,強制集保一定期間不得賣出,以提高IPO成功率。這項措施是否會讓Gogoro成為首例,引人關注。 其次,明年3月23日起實施逐筆交易制度,以利國際接軌。金管會已督導證交所規劃建置擬真交易平台,預定3月上線。 第三,金管會將督導期交所建置期貨市場動態價格穩定措施,以預防交易人錯誤下單或盤中委託簿流動性失衡所造成的價格波動。 最後,金管會已修改法規,提高金融機構股東會有選舉董監議案時的徵求人持股資格,預計7月1日施行,以健全委託書制度。 這四大措施將對台灣資本市場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未來台灣市場的吸引力與穩定性有望再提升。
台灣證交所加強法人說明會,助投資人深入瞭解公司運營
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近日積極推動上市公司辦理法人說明會,旨在增進投資者對公司產業變化及營運的瞭解。3月份,證交所特別邀請立積(4968)、宇瞻(8271)等6家上市公司於證交所內舉行法說會,以提升資訊透明度。
證交所規範上市公司應定期在台灣舉辦法說會,不僅傳達經營理念與企業價值,還讓股東和潛在投資人能夠更深入地了解企業的營運發展機會與挑戰,從而提升公司治理品質。
截至目前,台灣上市公司已舉辦77次法人說明會。為鼓勵更多公司參與,證交所也提供免費場地給上市公司借用,以提升公司資訊的透明度。
其中,立積作為台灣第一家使用矽鍺製程並成功導入功率放大器量產的專業RFIC設計公司,不斷在4G及智慧穿戴產品應用上耕耘,並在WiFi領域推出多款新產品,擴大市占率。
宇瞻則是記憶體模組、快閃記憶體廠商,產品涵蓋工業用SSD、消費性數位產品與記憶體模組,為全球品牌廠商。
晶睿網路安全監控解決方案,則是全球安全監控解決方案領導品牌,其產品包括網路攝影機、NVR、VMS等,並在全球多個地區設有子公司或辦事處。
台中商銀作為國內中型商銀,主要業務涵蓋存款、放款、保證、進出口及匯兌等。
國化則深耕於紡織染整、陶瓷業、石化下游業等,獲得客戶的肯定與信任。
華夏則秉持「誠信、關懷、紀律、創新」的經營理念,專注於VCM、PVC粉及PVC二次加工品的生產與銷售,成為PVC垂直整合專業廠商。
台灣證券交易所近期在日本東京展開了精彩的交流活動,不僅參加了東京證券交易所(TSE)主辦的「東證IRFesta2019」盛事,還與當地券商進行了深度交流,目的就是要為台灣股市開拓更多的個人投資人市場,吸引更多資金湧入台股。這次活動,證交所可是下足了功夫,從暖身說明會到展覽期間的深入訪談,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熱情與專業。 「東證IRFesta」是TSE為了幫助日本上市公司推廣投資人關係,自2007年起每年定期舉辦的活動。今年的活動吸引了超過100家企業參與,包括TSE上市公司、證券商、投信以及與證券市場相關的機構,共有1.89萬人次參加,可說是日本資本市場一年一度的盛事。 作為首家非日系企業和首家國外交易所,台灣證券交易所自2015年起已經第四次參與這次展覽。這次參展,證交所與日本證券新聞社合作,在展前一日舉辦了說明會,向200多位日本投資人詳細介紹了台灣資本市場的優勢,獲得了熱烈的迴響。這也讓證交所對於此次活動的成果感到滿意。 在展覽期間,證交所還舉辦了兩場說明會,現場近百人參與。這些說明會的影片也將會在IRFesta官網上供投資人點閱,並將置於台灣證券交易所的日文官網上,讓更多對台股有興趣的投資人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台灣股市。 這次日本之行,不僅是台灣證券交易所向國際市場展示自身魅力的機會,也是為台股開拓新市場的重要一步。未來,我們期待看到更多國際投資人關注並投資台股,為台灣股市帶來更多的活力。
台灣證券交易所近期展開了國際行動,於2月22日至23日前往日本東京,參加了由東京證券交易所(TSE)主辦的「東證IRFesta2019」活動。這次參與的目標,除了推廣台灣資本市場的優勢外,還希望拓寬個人投資人對台股的投資管道,吸引更多資金進入台灣股市。 「IRFesta」是TSE自2007年起每年定期舉辦的活動,用於幫助日本上市公司推廣投資人關係。今年的活動吸引了超過100家企業參與,包括TSE上市公司、證券商、投信以及與證券市場相關的機構,吸引了超過1.89萬人次參與,是日本資本市場一年一度的盛事。 自2015年起,台灣證券交易所作為首家非日系企業以及首家國外交易所,今年已是第四次參與這項活動。在這次展覽中,證交所透過展覽、說明會等方式,向投資人介紹台灣資本市場的優勢,並吸引更多投資人的關注。 在展覽的前一個工作日,即2月20日,證交所與日本證券新聞社合作,舉辦了一場暖身說明會,吸引了200多位日本投資人參與,並獲得了熱烈的迴響。基於前三次參展的成功,證交所於2月22日和23日進行了兩場說明會,現場近百人參與。這些說明會的影片將會在會後上傳至IRFesta官網,並將同時在台灣證券交易所的日文官網上提供,以便更多投資人可以點閱和了解。
元月股市小確幸,台灣證交所數據顯示,上個月全體券商搖身一變,獲利狂飆到33.4億元,比起去年12月來,直接爆漲了325%,但年輕輕地下降了35%。這波獲利狂潮,主要靠個股反彈帶動自營操作和評價利益提升,經紀收入和承銷業務也還算穩定。
上個月台股總成交值有1.94兆元,比上個月少了5.8%,券商經紀收入比前個月減少了1.3億元,減幅大約是3.6%。但整體經紀損益卻從前個月的12億元增加到16億元,個股反彈對自營部門損益的貢獻顯著,從去年12月的淨損1.5億元,一躍變成14.7億元。承銷獲利也從2億元上升到3.6億元,讓總獲利直接飆升25億元,增幅竟然有三倍之多。
但是,和去年同期相比,當時台股量能大增,單是經紀業務就為券商帶來39億元的收入,加上自營、承銷業務穩定,讓今年在基期較高的情況下,減幅還是超過了三成。
從券商經營類別來看,上個月綜合證券商獲利31億元,比前個月增加了25億元;經營兩種券商獲利1.1億元,減少了0.6億元;專業經紀商獲利0.7億元,增加了0.5億元。銀行及期貨兼營證券商也都有0.3億元的獲利,這些都比去年12月有所提升。
在單一券商方面,上個月有八大券商獲利超過1億元,包括凱基證券、元大證券、富邦證券、群益金鼎證券、元富證券、永豐金證券、統一證券和日盛證券。
至于每股純益(EPS)排行,致和證券以0.22元領先群雄,凱基證券以0.21元緊追其後,富邦證券0.17元、福邦證券0.14元、元富證和宏遠證券0.13元、統一證券0.128元、永豐金證券0.12元、元大證券0.11元、群益金鼎及日盛證券0.1元。玉山證券、大展證券、台新證券和康和證券的EPS則在0.05元至0.1元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