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新科技公司新聞
台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會)自今年第一季起,對規模較大的第三方支付服務業者進行代收付日均額的調查,並要求日均代收付餘額超過10億元的第三方支付業者提供會計師報告。其中,LINE PAY由於代收款日均額已達20億元以上,於今年2月已向金管會遞交申請經營電子支付業務,目前該申請正處於審核階段。
金管會每年第一季度都會對第三方支付業者進行代收付日均餘額的調查,以確定是否有業者符合升級為電子支付的標準。根據現行規定,若第三方支付業者的日均代收付餘額超過10億元,則需提供會計師的確信報告;若超過20億元,則必須在6個月內向金管會申請電子支付執照,轉為由金管會監管,這也將導致業者成本增加。
根據銀行局提供的1月資料,目前有多家第三方支付業者的代收付日均餘額超過10億元,包括連加網路(LINE Pay)、拍付國際(Pi錢包)、藍新科技、綠界科技、富胖達(foodpanda)、優食台灣(Ubereats)、九易宇軒(91APP)等。其中,LINE PAY已經達到20億元以上的門檻,並已在2月提交申請,目前正等待金管會的審核結果。
除了LINE PAY之外,其他可能因代收付日均餘額達標而受到金管會函查的第三方支付業者,將會在今年第一季成為關注對象。金管會預計將於3月底前完成第一季的函查作業,並未確定最終將納入函查的業者名單。未來,若更多第三方支付業者的日均餘額突破20億元,也將必須按照規定申請電子支付執照。
根據金管會的資料,目前台灣共有9家專營電子支付機構及20家兼營電子支付機構。若LINE PAY的申請獲得通過,將會再為電支機構增添一家新成員。
金管會每年第一季會針對第三方支付業者進行代收付日均餘額調查 ,以確認是否有業者符合升格電子支付的標準。依照現行規定,第三 方支付業者若日均代收付餘額超過10億元,需提供會計師的確信報告 ;若超過20億元,必須在6個月內向金管會申請電子支付執照,轉為 由金管會監管,業者相對也會提高成本。
根據今年1月銀行局提供的資料指出,有第三方支付業者中,代收 付日均餘額超過10億元以上的業者包含連加網路(LINE Pay)、拍付 國際(Pi錢包)、藍新科技、綠界科技、富胖達(foodpanda)、優 食台灣(Ubereats)、九易宇軒(91APP)等。LINE PAY已經達20億 元以上門檻,因此今年2月遞交申請經營電子支付業務,目前仍在審 核中。
LINE PAY以外的第三方支付業者可能因代收付日均餘額規模達10億 元以上標準,將會在今年第一季成為金管會鎖定函查的對象。金管會 指出,第一季函查作業預計將於3月底前進行,目前尚未確定最終納 入函查的業者名單。未來若有更多第三方支付業者的日均餘額突破2 0億元,也需遵循規定申請電子支付執照。
根據金管會資料,目前共九家專營電子支付機構及20家兼營電子支 付機構,若LINE PAY通過申請,電支機構將再添一家。
金管會每年首季都會啟動第三方支付日均餘額調查,依照現行金管 會規定,第三方支付業者若日均代收付餘額超過20億元,將會「升格 」為電子支付業,監管強度將會被迫提高。
銀行局主秘王允中表示,今年會在第一季前辦理函查,預計3月發 函,5月會揭曉結果,2024年與2023年皆各盤查18家第三方支付業者 ,今年的匡列範圍,會洽無店面零售商業同業公會、聯徵中心,並參 考數發部公告第三方支付業者能量登錄審核通過名單,匡列一定第三 方支付業者作為函查對象。
2024年金管會函查後,雖沒有任何一家達到20億元標準,但有「鎖 定」的第三方支付業者,也就是代收付日均餘額超過10億元,但未達 20億元門檻的有七家,包含連加網路(LINE Pay)、拍付國際(Pi錢 包)、藍新科技、綠界科技、富胖達(foodpanda)、優食台灣(Ub ereats)、九易宇軒(91APP)等。除優食台灣(Ubereats)、九易 宇軒(91APP)外,其餘5家2023年也有被納入「鎖定」名單中。
王允中表示,原則上今年函查時,七家也會在其中,若第三方支付 業者知道自身2024年代理收付日均餘額已逾10億元,向金管會回函時 也要檢具會計師確信報告。
此外,LINE Pay日前曾表態有意申請升格為電子支付,王允中表示 ,至目前為止,尚未收到LINE Pay提出申請。而PChome旗下的國際連 ,已於2024年9月向金管會繳回電支執照,辦理解散登記,客戶委託 全盈支付承接,在國際連退出專營電支後,國內專營電子支付家數降 為九家。
【台北訊】台灣金管會為加強對第三方支付業者的監管,將於2025年第一季啟動新一波的函查工作。根據銀行局的消息,目前有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日均餘額接近20億元大關,將會成為本次監查的關注焦點。
其中,藍新科技作為一家知名第三方支付公司,其日均餘額已經接近20億元的門檻。金管會規定,若第三方支付業者的日均代收付餘額超過20億元,將會升格為電子支付業,監管標準將會提升。
銀行局主秘王允中表示,今年的函查將在第一季前進行,預計3月發函,5月揭曉結果。過去兩年,金管會已經對18家第三方支付業者進行了監查。今年,銀行局將與無店面零售商業同業公會、聯徵中心合作,並參考數發部公告的第三方支付業者能量登錄審核通過名單,選擇一定數量的第三方支付業者進行函查。
根據最新的資料,2024年的函查結果中,雖然沒有任何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日均餘額達到20億元標準,但有七家公司的日均餘額超過10億元,但未達20億元,這些公司將會被列入「鎖定」名單。這七家公司分別是連加網路(LINE Pay)、拍付國際(Pi錢包)、藍新科技、綠界科技、富胖達(foodpanda)、優食台灣(Ubereats)和九易宇軒(91APP)。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除了優食台灣和九易宇軒外,其餘五家公司在2023年也已經被列入「鎖定」名單。
王允中強調,若第三方支付公司認為自身的日均餘額已經超過10億元,應該在回函時提供會計師的確信報告。此外,LINE Pay已經表達了有意申請升格為電子支付的意愿,但目前尚未向金管會正式提出申請。
值得注意的是,PChome旗下的國際連已於2024年9月向金管會繳回電支執照,進行解散登記,客戶委託全盈支付承接。隨著國際連的退出,台灣專營電子支付的家數降至九家。
遊戲市場的熱潮不斷升溫,遊戲通路大廠智冠(5478)旗下的子公司網龍、遊戲新幹線近期正緊锣密鼓地發布新遊戲及舊遊戲版本更新,目的就是要搶占寒假及農曆年遊戲旺季的商機。網龍旗下的人氣遊戲《吞食天地M2.0》、《吞食天地 多元宇宙》、《飄流幻境Online》、《女神Online》、《黃易群俠傳M》等均陸續展開年末感恩活動以及改版,希望借此激勵營收。而遊戲新幹線則是代理的《信長之野望Online》、《新天龍八部Online》、《完美世界2 Online》及《天龍八部Online宗師版》等遊戲,也正在舉辦多項活動,與玩家共度耶誕節及迎接新年的喜悅。
在智冠的通路本業方面,12月份也推出了迎耶誕與跨年倒數的快閃活動,並規劃了多樣化的儲值抽獎活動,讓消費者有機會獲得高額MyCard點數、iPhone 16 Pro Max與LG投影機等豐富好禮。智冠去年的每股純益達到了7.09元,而今年前三季的每股純益已經達到6.33元,成績十分亮眼。市場法人預期,智冠今年全年的獲利將超越去年,是否能夠轉一個股本,則要看旗下子公司的獲利表現。
值得一提的是,智冠的第三方支付子公司藍新科技也正在迎來第4季的傳統旺季,預計本季的營運動能也會相當不錯。對於未來的展望,智冠表示,集團將與旗下的數位遊戲、網路廣告行銷、金融科技三大事業群,隨著市場脈動,持續提供優質服務,並不斷創新,以達成公司長期持續成長的目標。
智冠9月營收5.92億元,年增16%,第三季合併營收18.16億元,年 增24%,前三季合併營收51.91億元,年增11%。包括9月、第三季及 前三季均呈現兩位數的成長。而旗下第三方支付子公司藍新科技,受 惠第四季為電商及零售旺季,預期交易手續費將增溫,而法人預估智 冠今年EPS將逾8元。
台股龍頭智冠(5478)29日帶著強勁動能,大漲7.5元,收盤價達138.5元,整日漲幅達5.73%,成交量也大增,單日成交量達到1,928張,較前一日激增逾九倍,市場對其信心滿滿,技術面也呈現KD黃金交叉的看漲格局。
從營收數據來看,智冠在9月的營收達到了5.92億元,年增率達16%,而第三季合併營收則高達18.16億元,年增率更是驚人的24%。若放眼整個前三季,智冠的合併營收已經累計達到51.91億元,年增率為11%。這三個月份的成長均以兩位數的成長率進行,顯示出公司穩定的成長勢頭。
值得一提的是,智冠旗下的子公司藍新科技在第四季受惠於電商及零售旺季,預期交易手續費將有所增温。市場普遍預測,在這股勢頭下,智冠今年的每股純益(EPS)將有望突破8元大關。
整體而言,智冠近期表現亮眼,市場對其未來發展充滿期待。在多項利好因素的加持下,智冠未來的發展前景值得關注。
電商狂歡季即將來臨,各家第三方支付業者蓄勢待發,準備大賺一筆。其中,藍新科技(7739)等公司有望受惠。
LINE Pay上半年獲利大幅躍升58%,法人預估,2024年有機會賺進一個股本。綠界科技(6763)也在大數據業務的推動下,今年有望拼出兩個股本的盈餘。
LINE Pay已於7月底遞交上市申請,並於11日獲得證交所通過,將跳過櫃檯買賣中心直接轉上櫃。消息激勵下,LINE Pay股價大漲超過5%。
根據LINE Pay公告,9月營收達5.45億元,年增42%;第三季營收為15.94億元,季增8%。目前,LINE Pay擁有1,200萬名用戶,並與約50萬家商家合作。
LINE Pay積極拓展加值服務,推出行銷平台並與其他產業結盟。受惠於行動支付的普及,上半年純益已達3.67億元,年增58%,每股純益為6.12元。法人預計,LINE Pay今年可望賺進一個股本。
面對LINE Pay的競爭,綠界科技強調,雙方的經營領域不同。綠界主要鎖定電商業者,近期推出大數據服務,預計每月可貢獻500萬元營收。此外,綠界也於8月底推出「綠界Pay」支付應用程式。
藍新科技前三季營收10.9億元,年增13%,上半年每股純益0.18元。公司預計在2025年掛牌興櫃。
LINE Pay於7月下旬向主管機關遞交上市申請,於11日獲證交所通 過,未來將由興櫃直接轉上櫃,受消息激勵,LINE Pay 11日股價上 漲逾5%,盤中一度上看595元,當日均價為582.2元。
LINE Pay公告9月營收5.45億元,年增42.23%,第三季營收為15. 94億元,季增8%。
LINE Pay用戶數達1,200萬,合作商家約50萬。除了將第三方支付 服務推廣至各式實體店面場域,亦積極擴展加值服務,祭出一站式行 銷平台,並尋求異業結盟。
受惠行動支付使用普及,LINE Pay上半年稅後純益已達3.67億元, 年增58.1%。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6.12元。由於第三方支付產業下半 年表現優於上半年,法人預估LINE Pay今年度應可順利賺一股本。
面對LINE Pay競爭,綠界表示,雙方「戰場」不同。有別於LINEP ay鎖定終端消費者及實體店家,綠界以電商業者為主要客戶,近期針 對電商客戶推出大數據服務,該公司表示,此項服務預期每個月可貢 獻約500萬元營收。而綠界亦不甘示弱,於8月底推出消費者終端支付 應用軟體「綠界Pay」。
綠界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9.05元,略低於去年同期的10.24元。因 下半年為電商旺季,從10月周年慶,到雙11購物節,年底聖誕節等購 物旺季,下半年營收獲利均可望優於上半年,法人也預估,綠界科技 2024年賺兩個股本亦是可期待。
至於藍新科技前三季營收10.9億元,年增13.29%,上半年每股稅 後純益為0.18元。該公司目前已公開發行,規畫2025年上興櫃。
智冠日前公布第二季財報。第二季稅後純益年增84%,其獲利較去 年大幅提升的最大原因之一,就是受惠藍新科技線上代收付的金流業 務挹注。
藍新科技最主要服務為提供第三方支付,此業務為線上代收付,合 作店家約30多萬。其次則是百分之百持有的簡單付(ezPay)公司, 主要業務為電子支付,包括提供實體通路業者、門市,相關的實體卡 機及多元支付解決方案。
藍新科技目前金流合作對象包括台灣知名的電商平台、募資平台、 直播平台、數位內容商、各式活動售票網站、團購服務、叫車訂車、 外送、課程教學等。
在簡單付的實體機方面,廣泛支援晶片卡片、磁條支付、感應支付 、手機支付及掃碼。接下來將支援TWQR(財金公司推出的電支跨機構 共用平台),預計在9月上線。
智冠今年第二季合併營收16.52億元,年增3%,稅後純益3.93億元 ,年增84%,每股稅後純益2.64元,除了第三方支付的業務挹注,另 一方面也來自於集團相關的投資效應,雙雙推升2024年第二季單季獲 利創下10年新高。
智冠上半年累積合併營收33.77億元,年增4.64%,稅後純益6.5億 元,年增36%,累計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4.5元。
另外,智冠法說會時亦表示,引進榮剛為最大股東後,雙方已展開 深化合作及策略結盟。相關合作案,包括台鋼雄鷹棒球隊與MyCard合 作推出點數紀念卡,遊戲與職棒啦啦隊連結,雙方針對品牌、通路及 推廣活動,展開合作。未來雙方還會針對集團的產業,進行虛實整合 及打造健康娛樂生態圈。
**電子支付使用人數飆升 金管會祭兩招加速成長**
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今年5月底,全台電子支付(電支)帳戶數已突破2866萬戶,為促進電支使用,金管會宣布將推出兩項開放措施,包括開放跨境購物功能和擴大綁定場域。
金管會表示,今年7月整合電子支付和電子票證後,加上疫情帶動無接觸經濟需求,電支使用人數在過去三年大幅成長逾1倍,平均每月交易金額也增加超過2倍,顯示電支已逐漸成為國人慣用的支付方式。
為了進一步推廣電支使用,金管會將採取兩項開放措施:首先,財金公司電子支付跨機構共用平台將新增跨境購物功能,目前包括街口支付、LINE Pay等六家專營電支業者都已申請與境外電支業者合作,未來民眾將能使用電支在海外消費。
其次,金管會將放寬電支綁定場域。過去,電支只能綁定水電、瓦斯、稅費等政府規費的自動扣款,未來將擴大開放至非政府規費,例如訂房網站、應用程式商店等,都能使用電支綁定扣款。此外,外送、計程車、停車等三大平台也將開放綁定電支。
金管會也公布了七家第三方支付業者,其線上代理收付日均餘額超過20億元,必須主動申請升格為電子支付業者,其中包括LINE Pay、Pi錢包、藍新科技等。市場預期,LINE Pay和foodpanda(已與Uber Eats合併)最有可能落入本次申請名單中。
金管會預估,在開放跨境購物功能和擴大綁定場域後,電支帳戶數可能在今年底前突破3000萬戶,顯示電支將持續成為台灣金融科技發展的重要趨勢。
根據金管會統計,至5月底國人開立的電子支付帳戶數已來到2,86 6萬戶,且金管會持續加大開放腳步,接下來還有兩大開放政策要上 路,一是開放跨境購物功能,二是擴大綁定場域,預估不用等到年底,電支帳戶就能破3,000萬戶大關。
金管會統計,未歸戶電子支付帳戶數至5月底約2,866萬戶,年增4 26萬戶或17%,有機會在第三季底、第四季初就突破3,000萬戶,等 於每位國人手機中都有1∼2個電子支付帳戶。金管會表示,2021年7 月整併電子支付及電子票證後,加上疫情帶動零接觸經濟需求,三年來電支使用人數成長超過1倍,平均每月代收付金額近三年也成長超 過2倍,從2021年73億元,到今年已超過150億元,顯示國人習慣使用 電支作為支付管道之一。
金管會更加大開放步伐,一是財金公司電子支付跨機構共用平台,將新增跨境購物功能,目前六家專營電支業者皆有向金管會申請與境外電子支付合作,未來跨境購物上路後,各家電子支付都能到海外「嗶」支付。
二是預計今年底鬆綁可綁定的場域,過去規定民眾可以用電子支付 進行不定額自動扣款,項目只限水電、瓦斯、稅費等政府規費,將進一步放寬到非政府規費,不再採正面表列,只要電支機構與特店確認 好安全交易處理程序就可綁定,如訂房網、Google Play、APP Stor e等,也能用電子支付綁定扣款。
同時也將同步開放三大平台可以綁電子支付,即外送、計程車、停 車三大平台。如現在民眾用Uber Eats訂外送,只能用信用卡綁定付 款,未來可以在Uber Eats綁定街口支付,並且用街口支付中的儲值 錢包付款,或用街口支付綁定的信用卡付款。
另依金管會規定,第三方支付線上代理收付日均餘額超過20億元,須主動申請升格為電子支付,金管會每年調查,有七家列入觀察名單,即LINE Pay、Pi錢包、藍新科技、綠界科技、foodpanda、Uber E ats、91APP)等。
因LINE Pay使用量大,foodpanda將與Uber Eats合併,兩家第三方 支付被市場預期最可能落入須申請電支名單中。
**第三方支付產業成立公會 藍新科技等業者掛帥** 台灣的第三方支付產業自發展以來,已過十年光景,近日包括綠界科技、歐買尬、紅陽國際、藍新科技、統一數網和應援科技等多家業者,共同發起籌組第三方支付產業公會。 據了解,這些業者已向內政部遞交申請書。而最近剛在興櫃掛牌的第三方支付業者 LINE Pay,由於是境外公司,表示暫不參與公會,但將給予精神支持。 目前台灣的第三方支付業者約有 1.2 萬家。由於僅採取登記制,導致產業良莠不齊的情況。第三方支付業者發現,已有不少公司淪為詐騙集團的工具。 為此,數位發展部數月前推動「第三方支付業者能量登錄制度」,作為產業評鑒和篩選機制。目前約有 60 家業者通過認可。 通過能量登錄的業者,代表具備一定公信力及規模,才能提供虛擬帳號和信託帳號。不過,由於能量登錄採預先審查制,仍有盲點,也無法完全防範不法集團利用。 第三方支付業者表示,產業仍處於發展初期,各項法規和遊戲規則需要集思廣益,讓產業走向更正面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希望透過公會力量,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目前公會的初始會員包含紅陽國際、綠界科技、歐買尬、藍新科技、統一數網和應援科技。預計未來將邀請 Uber Eats 和 foodpanda 等業者加入。
據了解,第三方支付業者已向主管機關內政部遞件。而近期在興櫃 掛牌的第三方支付業者LINE Pay表示,該公司是境外公司,所以暫不 參與此公會,但會予以精神支持。
第三方支付業者目前於市場家數大約有1.2萬家。由於僅採取登記 制,因此產業相關的公司,在市場上出現良莠不齊的狀況。
第三方支付業者近期發現,已有不少第三方支付公司淪為詐騙集團 所用。
對此,數位發展部數月前開始針對第三方支付業者的「能量登錄制 度」,做為產業評鑒及篩檢的一項制度,目前在數位發展部能量登錄 者約60家。
通過能量登錄者,亦代表其具有一定的公信力及規模,才可以提供 虛擬帳號以及信託帳號。
但是因為能量登錄採取預先審查制,仍有其盲點,亦無法完全避免 被不法集團所利用。
第三方支付業者表示,因為產業發展才剛開始,在各方面的法規以 及遊戲規則,大家希望可以集思廣益,讓產業更加的精進,朝向更正 面的方向來發展。另一方面也希望透過產業公會的力量,避免出現劣 幣驅逐良幣的狀況。
目前第三方支付產業公會的初始會員,以紅陽、綠界.歐買尬、藍 新科技、統一數網及應援科技為主。接下來也會力邀Uber Eats及fo odpanda等業者加入。
**大宇資虧轉盈可期,藍新科技策略減持** 【台北訊】大宇資訊(3547)於今(25)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涂俊光表示,公司目標於 2024 年達成虧轉盈。由於遊戲研發等費用已於第二季逐步收斂,另子公司無虧損疑慮,公司規劃於下半年推出多款遊戲。 此外,大宇資日前已向主管機關申請辦理現增及發行可轉債,預計第三季完成。涂俊光指出,增資款將用於改善財務結構及參與合正科技的增資。 疫情期間,由於遊戲市場蓬勃發展,大宇資訊擴大研發投入,導致近年虧損連連。2023 年第一季研發費用更飆至 5,000 萬元。為此,公司已著手相關調整和改革,包含裁撤研發小組,並洽談知名雙劍 IP(仙劍奇俠傳海外及軒轅劍)買家。 涂俊光表示,未來公司仍會持續投入遊戲研發,但將朝精品化方向發展,每年推出 1 至 2 款遊戲。2023 年研發經費投入 2.23 億元,占營業費用 16%,2024 年規劃約 1.5 億元。目前研發團隊已使用生成式 AI 技術,探索新技術和應用。 大宇資訊總經理陳瑤恬指出,公司將擴大遊戲代理發行,2024 年有 2 至 3 款,2025 年上看 5 款。海外手遊發行地區將以巴西、東南亞(澳洲、泰國)為主。 此外,大宇資亦投入休閒博弈遊戲,並於中南美洲的巴西推出大富翁 IP 商用機台,目前機台約 20 台,未來將增加至 80 台。 談及子公司動態,涂俊光表示,下半年合正科技將增資,希望將產能提升至每月 2,500 台。而全達科技(3610)轉投資的藍新科技,將策略性降低持股。 大宇資於 2024 年第一季轉盈後(EPS 0.17 元),第二季有望持續獲利,預期第三季營收與第一季相當,加上第四季有新遊戲推出,全年虧轉盈值得期待。**
大宇資日前向主管機關申請辦理5,200張股票現增及發行3億元可轉 債,現增每股價格為65元,募資規模規劃6.38億元,預計第三季完成 。(涂)俊光指出,增資款將用於改善財務結構及參與合正科技的增 資。
大宇資訊長期投入遊戲研發,幾乎每年都虧損上億元。大宇資202 3年營收32.62億元,年增44%,但每股淨損達3.39元。2024年第一季 的研發費用更高達5,000萬元,因此,開始著手相關的調整和改革, 除了裁撤部分的研發小組,也將為知名雙劍IP(仙劍奇俠傳海外及軒 轅劍)洽談買家。
(涂)俊光表示,未來仍會持續投入遊戲研發,但會朝向精品化的 方向來發展,每年推出一至兩款遊戲。該公司股東會時表示,2023年 的研發經費投入2.23億元,占公司營業費用16%,2024年的研發費用 約1.5億元。目前研發團隊已使用生成式AI技術,探索新技術和應用 ,創造新IP和產品。
而大宇資訊總經理陳瑤恬則指出,未來會擴大遊戲產品代理的發行 能量,2024年有二至三款,2025年上看五款。而海外手遊發行的地區 ,以巴西、東南亞(澳洲、泰國)為主。
而大宇資亦投入休閒博弈遊戲,目前中南美洲的巴西,亦已推出大 富翁IP的商用機台,其類型為吃角子老虎產品,目前機台約有20台, 未來將增加至80台。
(涂)俊光表示,下半年旗下子公司合正科技將增資,希望將產能 從現在的每月1,500台,提升到每月2,500台。至於全達科技轉投資的 藍新科技,則是因應法規策略性的降低持股。而下半年除了雙劍IP銷 售之外,大宇資也會尋覓好的投資標的。
大宇資2024年第一季轉盈後(EPS 0.17元),第二季有機會獲利, 預期第三季營收與第一季相當,加上第四季有新遊戲推出,預計全年 虧轉盈值得期待。
**藍新科技進軍 Web3.0 推出加密貨幣支付服務 BitoPay** 台灣最大第三方支付公司藍新科技攜手虛擬交易所幣託集團,推出加密貨幣支付服務 BitoPay,搶攻 Web3.0 商機。 藍新科技總經理鍾興博表示,未來將登錄興櫃市場,目標 2024 年底完成。 藍新科技目前擁有 30 萬家線上商店客戶,與幣託合作後,電商會員未來可使用虛擬貨幣進行購物。消費者以加密貨幣付款時,將立即轉換為新台幣進行交易,並即時顯示所選幣別的匯率資訊。 藍新科技強調,身為國內唯一支援加密貨幣支付的金流公司,在 Web3.0 時代將扮演關鍵橋樑。目前 BitoPay 支援比特幣、以太幣和泰達幣等三種主流幣種,幣託負責處理高流量支付、交易體驗和清算。 為了鼓勵加密貨幣持有者使用,藍新科技和幣託宣布,即日起至 7 月底使用 BitoPay 交易免手續費,8 月起將收取 2% 的交易手續費。 鍾興博表示,藍新科技不僅提供第三方支付服務,旗下簡單支付公司也擁有電子支付執照,可提供儲值、轉帳和實體刷卡等服務,支撐藍新科技的業務發展。 藍新科技目前的營收主要來自交易手續費,占比超過 9 成。未來將提供物流、網路行銷和一站式服務等加值服務,拓展非手續費收入。 藍新科技去年營收 13.07 億元,線上和線下交易金額接近千億元。今年首季營收 3.52 億元,年增 14.84%。鍾興博預估,今年交易金額有望突破千億元。 目前藍新的主要股東為智冠(51%)和全達國際(32%)。但由於全達國際另有第三方支付公司紅陽科技,為避免業務競爭,全達國際近期持續處分藍新科技的持股。
虛擬貨幣新時代!藍新科技推「BitoPay」
台灣第三方支付業者藍新科技宣布與加密貨幣交易所幣託集團合作,推出線上加密貨幣支付服務「BitoPay」,預計將在近期與商家進行串接。此舉是台灣首見的虛擬貨幣第三方支付模式,讓民眾能使用虛擬貨幣進行線上購物。
數位部表示,藍新科技在加密貨幣支付業務中負責收付代辦,應遵守第三方支付相關規定,在與商家簽約時執行了解身分 (KYC) 機制或不定期巡檢,以防洗錢或詐騙行為。
BitoPay 支援比特幣、以太幣和泰達幣等三種主流虛擬幣。消費者可在下載 BitoPay App 後,在線上商店選擇以新台幣計價的商品,支付時將顯示即時匯率資訊。完成付款後,BitoPay 會將對應的加密貨幣轉換為新台幣,再由藍新科技撥款給商家,最後由商家出貨給消費者。
藍新科技總經理鍾興博指出,虛擬貨幣的發展和管理日趨成熟,期待透過此商業模式讓加密貨幣不僅具有投資價值,更能作為消費媒介,為支付產業開創新藍海。
鍾興博表示,台灣許多商家希望拓展加密貨幣商機,但因開戶、系統對接和風險控管等挑戰而躊躇不前。藍新科技與幣託集團將負責系統建置,讓商家無痛開啟加密貨幣支付服務功能。
藍新科技目前提供多樣化的收款服務,包括刷卡、行動支付和跨境支付等,擁有約 30 萬家線上合作商家,涵蓋旅遊、遊戲和 3C 電競產品等領域。因此 BitoPay 一推出就有龐大的潛在合作商家,未來也會鎖定旅遊、遊戲點數和 3C 相關消費等虛擬幣線上購物商機。
藍新科技與幣託集團推出的 BitoPay 是台灣首創的金融科技應用,必須取得數位部和金管會的同意才能營運。業界人士分析,目前市場上僅有 BitoPay 提供線上加密貨幣支付服務,在短期內將獨佔市場,囊括全台所有線上加密貨幣支付的消費商機。
**「藍新科技」攜手「幣託」開創加密貨幣支付新時代** 線上支付大廠「藍新科技」於今年初完成公開發行,預計下半年登錄興櫃,最快明年上市櫃掛牌,進軍資本市場。由於藍新科技在代收付和第三方支付市場具備規模,IPO計畫備受市場矚目。 近期,藍新科技與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幣託」合作,開啟台灣加密貨幣支付新時代,再次引發關注。這隻金融科技新星的幕後推手,是智冠集團董事長王俊博。 王俊博看好台灣電子支付產業未來發展,而藍新科技欲尋求新投資方壯大規模,兩方迅速達成共識,於數年前完成合併。合併前,藍新科技年交易額約200億元,合併後不到四年,即突破千億元大關,合作商家達30萬家。 業界人士指出,藍新科技近年來的發展證實了王俊博的精準眼光。隨著藍新科技攜手幣託開創加密貨幣支付新時代,預計將進一步提升其在金融科技產業的領先地位。
藍新科技目前擁有30萬線上商店客戶,與幣託集團合作之後,藍新 科技的電商會員均可接受虛擬貨幣支付購物。消費者如果以加密貨幣 付費,在交易當下即轉換為新台幣交易,支付流程將即時顯示所選幣 別的匯率資訊。
藍新金流是未來進入Web 3.0時代,商家與消費者之間重要的橋樑 ,也是目前台灣唯一支援加密貨幣支付的金流公司。目前BitoPay支 援比特幣(BTC)、以太幣(ETH)、泰達幣(USDT)等三種主流幣種 。幣託任務為處理高流量支付、體驗交易及清算。
為鼓勵加密貨幣持有者使用,藍新科技及幣託表示,即日起至7月 底,使用BitoPay完成交易的訂單皆不需要手續費。但8月開始,每筆 交易將收取2%的交易手續費。
鍾興博表示,相較於其他競爭對手,藍新科技不僅做第三方支付, 旗下簡單支付公司擁有電子支付執照並提供儲值、轉帳及實體卡機等 服務,可以支援藍新科技業務。
藍新科技目前營收來源以交易手續費為主,占九成以上。藍新科技 也將提供其他加值服務,如物流、網路行銷、一站式服務及電子發票 等,拓展非手續費收入。
藍新科技去年營收13.07億元,每股稅後純益0.03元,總交易金額 接近千億元,鍾興博期待今年藍新科技線上及線下的交易金額可突破 千億元。以今年首季業績來看,藍新科技營收3.52億元,年增14.84 %。
目前藍新主要股東為智冠,約占51%,全達國際約32%,不過,由 於全達國際另有第三方支付公司紅陽科技,為維持雙方業務的獨立性 ,全達國際近期陸續處份藍新科技的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