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豊漁(興)公司新聞
另外,火鍋起家的築間近日亦發表首個中式餐飲品牌「麟德殿牛肉麵」,鎖定年產值逾50億元的牛肉麵市場,並宣布年底前還將持續開出中式新品牌。
還有,日式無菜單料理第一股豊漁近日攜手米其林名廚Paul Lee首度跨足西餐;王座餐飲方面,則併購蔬食、代理日式雞肉料理。多家餐飲集團齊推新品牌,形成一波餐飲跨業態新品牌大戰,為後市業績添動能。
揚秦董事長卓靖倫表示,檳城煎蕊自1936年由馬來西亞檳城街邊甜點攤車起家,至今已成為當地著名排隊美食。品牌在馬來西亞各大城市百貨商圈設有據點,此次進駐台灣第一站即選定人潮與買氣最盛的SOGO台北忠孝館,將挑戰該百貨美食街店王,客單價約200-250元,未來也將持續鎖定高人流百貨商圈展店,目標一年開出三家店。
築間餐飲則看好牛肉麵市場的剛性需求,推出全新品牌「麟德殿牛肉麵」,首店座落於台北南京東路中山商圈,規劃以「兩個月開一家、六都優先」為原則,年底前可望達三至四家,明年再開六家,店數上看10家。
王座餐飲則繼4月併購台灣蔬食品牌養心餐飲51%股權後,7月再取得日本三和集團旗下雞肉料理「雞三和」在台代理權,旗下品牌數達9個,全台直營門市約66家。公司表示,「雞三和」台北車站與漢神巨蛋兩家直營門市已在8月開始貢獻營收,第4季在遠東SOGO百貨復興館將開出第3家門市,並已進入明年展店選址的籌備階段。
豊漁則宣布,連續七年榮獲米其林一星的Impromptu by Paul Lee正式加入集團,這是豊漁首次跨足西式餐飲,除了攜手經營現有餐廳,明年也將開發融入日常生活的西式餐飲品牌。該公司表示,集團在日式餐飲已建立從壽司、鐵板燒到鍋物等品牌,如一切順利,年底前預計全台再展店十至12間。
興櫃市場昨日(26日)迎來四家新兵強將,分別是精密光學產業的耀穎光電(7772)、專注於企業級資訊解決方案的北祥科服(7785)、以無菜單料理聞名的豐漁餐飲集團(7847)以及半導體設備零件清洗的德揚科技(7846)。這四家公司同時登錄興櫃,帶動市場熱鬧非凡,盤中多檔個股均見到超過五成的漲幅。
昨日興櫃認購價方面,耀穎光電以50元、北祥科服以45元、豐漁餐飲集團以40元、德揚科技以26元登錄,由於這些個股的挂牌價均未超過50元,因此吸引了大量投資者關注。特別是耀穎光電和德揚科技,兩家公司今年前五月的獲利表現強勁,成功推動了興櫃的蜜月行情。
耀穎光電今年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達3342萬元,換算每股盈餘(EPS)1.39元,已超過去年全年的獲利3086萬元,成長率超過8%。德揚科技則在今年前五月稅後純益達2117.1萬元,EPS為0.62元,相比去年全年的稅後純益1149.5萬元、EPS0.33元,成長幾近倍數。雖然德揚科技的漲勢不及耀穎光電,但終場仍以53.46%的漲幅收場。豐漁餐飲集團和北祥科服在興櫃登場首日也分別出現了40%和28.89%的漲幅。
豐漁餐飲集團目前旗下擁有七個品牌,包括「初魚鮨」、「初魚鐵板料亭」、「盈科」、「Liteppanyaki」、「季樂和牛鐵板燒」、「長魚屋」、「牛喜壽喜燒.水炊鍋」。去年公司營收達10.01億元,首次突破10億元大關,年增長率達63.35%。雖然去年累計稅後淨損2044萬元,每股稅後淨損0.9元,但今年前五月累計稅後淨損已見縮減,僅餘755萬元,每股稅後淨損為0.26元,今年公司正努力實現虧轉盈。
耀穎光電、北洋科服、豊漁餐飲集團、德揚科技昨日分別以50、4 5、40、26元興櫃認購價登錄興櫃,由於四檔個股都以不到50元的銅 板價掛牌,吸引人氣,加上部分個股如耀穎和德揚獲利強勁,也成功 催化蜜月行情。
以耀穎為例,耀穎自結今年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達3342萬元,換算 EPS1.39元,已超越去年全年獲利3,086萬元逾8%。
德揚也不遑多讓,今年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2,117.1萬元、EPS0.6 2元,相較於去年全年的稅後純益1,149.5萬元、EPS0.33元,更幾近 倍增,漲勢雖不若耀穎凌厲,但終場亦飆出53.46%的漲幅。至於豊 漁餐飲集團和北洋科服昨日興櫃登場首日亦分別出現四成及28.89% 的漲幅。
豊漁餐飲集團現在旗下餐飲共擁有七個品牌,含「初魚鮨」、「初 魚鐵板料亭」、「盈科」、「Liteppanyaki」、「季樂和牛鐵板燒」 、「長(ㄅㄧㄣ)魚屋」、「牛喜壽喜燒.水炊鍋」,去年累計營收 達10.01億元,首破10億元大關,呈年增63.35%,累計稅後淨損2,0 64萬元,每股稅後淨損0.9元,今年前五月累計稅後淨損已見縮減, 僅餘755萬元,換算每股稅後淨損為0.26元,今年力拚虧轉盈。
台灣餐飲集團豐漁(7847)正式登錄興櫃市場,以無菜單料理起家的它,自2015年推出「初魚料亭」以來,不僅秉持著「資源效益最大化」的經營理念,更採取垂直整合供應鏈的品牌開發策略,成功在10年內開創七大指標餐飲品牌。
豐漁集團以母品牌食材為核心,延伸出多個子品牌,進一步擴大採購規模與價格優勢,創造品牌綜效。2024年度營收突破1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展現了集團的強大發展潛力。
旗下品牌包括知名日料「初魚鮨」、「初魚鐵板料亭」,以及享譽台北米其林一星的「盈科 EIKA」和無國界鐵板燒「li teppanakyi」等,深耕高端市場。同時,集團也積極拓展民生餐飲版圖,推出超值和牛鐵板燒「季樂」、正統壽喜燒與水炊鍋「牛喜」等多元品牌,實現從高端到民生的全方位布局。
對於食材品質,豐漁秉持職人精神,進行嚴格把關。食材進貨與配送均由總部統一控管,自源頭嚴格把關,包括日本直輸和牛與新鮮漁產,與當地供應商建立深厚、緊密的合作關係。未來,豐漁也計劃布局「精肉鋪」、「清酒舖」等新品牌,進軍高端肉品與酒類零售市場。
展望未來,豐漁將持續整合集團資源,開創新品牌,並積極拓展現有品牌規模。同時,集團也將同步擴大貿易業務與零售通路布局,提升營運綜效。此外,豐漁也放眼國際市場,計劃以貿易業務為先行,掌握當地市場需求與消費結構,再將品牌落地,為集團注入多方營運動能。
今(26)日,以無菜單料理聞名的餐飲集團豊漁(7847)正式登錄興櫃市場,展開新的發展篇章。這家集團自2015年推出「初魚料亭」以來,一直堅持「資源效益最大化」的經營理念,通過垂直整合供應鏈的品牌開發策略,將母品牌食材作為核心,逐步發展出多個子品牌,從而擴大採購規模和價格優勢,打造出品牌綜效。在短短10年間,豊漁已成功開創了七大指標餐飲品牌,並成立了全資子公司豊漁貿易,從源頭掌握食材並拓展貿易業務,為集團的成長注入雙重動力。
2024年度,豊漁的營收成功突破10億元,創下了歷史新高,展現出強大的運營潛力。旗下品牌多元,包括知名的日料品牌「初魚 鮨」和「初魚 刺身料亭」,以及享譽臺北米其林一星的「盈科EIKA」和無國界鐵板燒「li teppanyaki」,這些都是高級餐飲市場的頂尖選擇。集團不僅深耕高端市場,同時也積極拓展民生餐飲版圖,推出超值和牛鐵板燒「季樂」、產地直送海鮮丼與生魚片專門店「長魚屋」、正統壽喜燒與水炊鍋「牛喜」等多元品牌,實現了從高端到民生的全方位布局。
在展店策略上,豊漁選擇優先在百貨商場及一線精華都會區展開,策略性地布局於高人流、高潛力的商圈地段,進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份額。隨著豊漁在市場上的影響力不斷擴大,未來發展可期,期待其在餐飲行業創造更多亮點。
豊漁旗下品牌包含知名日料「初魚 鮨」、「初魚 鐵板料亭」、享 譽台北米其林一星的「盈科 EIKA」與無國界鐵板燒「li teppanyak i」等頂級饗宴,深耕高端市場。此外,集團亦積極拓展民生餐飲版 圖,推出超值和牛鐵板燒「季樂」、正統壽喜燒與水炊鍋「牛喜」等 多元品牌,實現從高端到民生的全方位布局,並優選百貨商場及與一 線精華都會區展店,策略性布局高人流、高潛力地段。
秉持職人精神,豊漁對食材品質極為講究,食材進貨與配送均由總 部統一控管,自源頭嚴格把關,由日本直輸和牛與新鮮漁產,與當地 供應商建立深厚、緊密之合作關係,並透過引進日本珍稀食材與特色 清酒,打造差異化餐飲體驗,未來亦規劃布局「精肉鋪」、「清酒舖 」等新品牌,進軍高端肉品與酒類零售市場,進一步擴大集團採購成 本優勢並帶動集團貿易業務持續壯大,推升長期獲利空間。
展望未來,豊漁將持續整合集團資源開創新品牌,並積極拓展現有 品牌規模,同步擴大貿易業務與零售通路布局,提升營運綜效,公司 亦放眼國際市場,將以貿易業務先行,掌握當地市場需求與消費結構 後,再將品牌落地,有望為集團注入多方營運動能,營運蓄勢待發。
豊漁旗下品牌包含知名日料「初魚 鮨」、「初魚 鉄板料亭」、享譽臺北米其林一星的「盈科EIKA」與無國界鐵板燒「li teppanyaki」等頂級饗宴,深耕高端市場。集團亦積極拓展民生餐飲版圖,推出超值和牛鐵板燒「季樂」、產地直送海鮮丼與生魚片專門店「長浜魚屋」、正統壽喜燒與水炊鍋「牛喜」等多元品牌,實現從高端到民生的全方位布局,並優選百貨商場及與一線精華都會區展店,策略性布局高人流、高潛力商圈地段。
朱(雨延)理於2015年創「初魚」品牌,其後以母品牌發展多元業態 並拓點展店,2019年起進駐百貨與五星飯店精品樓層設點。為走入資 本市場,2022年成立豊漁股份有限公司,資本額2.9億元。
目前豊漁集團旗下共有Fine Dining高端餐飲、精緻餐飲、民生消 費等三大類共7個餐飲品牌。
豊漁去年合併營收達10.01億元創新高、年增63.95%,其中「初魚 鐵板料理」與「初魚 鮨」在去年營收占比達84%,其他品牌10%, 貿易業務占6%。
豊漁未來將購入自有廠辦、創新品牌,及導入建制ERP系統,前期 投資與營業費用增加,去年稅後純損2,064萬元、每股純損0.9元。今 年前五月因新光三越中港店氣爆影響,有3家門市暫停營業,自結合 併營收4.15億元,稅後純損755萬元、每股純損0.26元。
豊漁旗下品牌包含知名日料「初魚 鮨」、「初魚 鉄板料亭」等,深耕高端市場。此外,集團亦積極拓展民生餐飲版圖,推出「季樂」、「長浜魚屋」、「牛喜」等多元品牌,從高端到民生的全方位布局,策略性布局高人流、高潛力地段。
初魚主要品牌有初魚鮨、初魚鉄板料亭,均主打客單價 2000 元以上的高端市場,近年發展出盈科頂級日料,客單價上看 1 萬元,以及季樂和牛鐵板燒。
在集團採購的優勢下,初魚近期也推出長浜魚屋、牛喜壽喜燒水炊鍋等品牌,搶攻龐大平價客群,並拚出高翻桌率和高坪效。
初魚表示,去年總營收規模已達 10 億元里程碑,儘管今年內外不確定因素紛雜,但目前並未看到對餐飲的明顯影響,目標總營收再增長 20%,而每股純益 (EPS) 有望達到 2 元。
初魚進一步說明,食材成本占總成本都是抓在約 40%,維持高用餐品質,但在來客穩定成長的帶動下,目前新開店平均一年可展現獲利,現北中南均有店點,未來將以拓展平價的副品牌為快速發展主軸,緊接著將有客單價約 600 元的燒肉套餐品牌開出。
初魚長期目標是,每個品牌長期在台達到 50 家的規模,店面維持在 30 坪左右,平均設有 20-25 個座位甚至更少,以高坪效和高翻轉率推動獲利。
目前初魚全台總店數 39 家、共 7 個品牌,初魚系列店數占 28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