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邦科技(未)公司新聞
集邦科技出具AI伺服器PCB需求剖析報告指出,受惠AI熱潮,2023 年AI伺服器供不應求,預估搭載輝達(NVIDIA)A100/H100的AI伺服 器出貨量,將自2022年的13萬台成長至24萬台,年增85%。
2024年隨著台積電CoWoS產能逐步開出,AI伺服器出貨量將達到40 萬台,年增64%。AI浪潮使得技術門檻提高,加上要進入AI伺服器供 應鏈的廠商,需經過資格審核,形成一定的進入障礙,高技術的PCB 廠商如金像電等,將有望受惠。
法人預期,金像電第三季營收有望季增12.9%,在高毛利的伺服器 與AI伺服器開出的情況下,獲利也有望逐季成長。
台灣面板產業龍頭集邦科技(TrendForce)近期預測,由於面板價格上漲加上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將對電視品牌廠的採購意願造成衝擊。集邦科技下修了電視全年出貨預測至1.98億台,這一數字不僅跌破2億台,還將比去年減少1.5%。高階的OLED、8K電視也難逃經濟疲弱帶來的影響,全年出貨量預計將連袂下降。
集邦科技指出,2023年面板廠為了改善財務狀況,透過產能控管來穩定價格。從農曆年後,中國品牌開始增加電視面板的採購量,推動了近幾個月電視面板價格的持續上漲。截至2023年6月底,55吋(含)以下的電視面板價格已經達到獲利階段,而第三季預期65吋和75吋電視面板也將開始獲利。
不過,由於品牌在北美地區的零售價格不升反降,這意味著品牌的獲利空間受到壓縮。根據集邦調查,主要電視品牌第三季的電視面板採購量預期將季增6.8%,但與原先計畫相比,採購量明顯減少。預計9月達到高峰後,第四季的採購量將進一步減少7.3%。因此,謹慎控產成為維持電視面板價格關鍵。
集邦科技還提到,為了維持面板價格的漲勢,面板廠在第三季仍選擇持續控產。但由於品牌為了維持銷售動能,整機零售價格的漲幅無法反應電視面板價格的上升,導致品牌在第三季開始面臨財務虧損的風險。
進入下半年,國際品牌為了年底節慶促銷提高出貨量,中國雙11的備貨也將於9月底達到高峰,預計將帶動第三季電視出貨量季增11.9%,達到5,224萬台。但這一數字仍比集邦科技先前預估的出貨量減少了1.3%。這顯示面板價格的持續上漲,品牌下半年將不得不收斂獲利較差的產品。
總體經濟狀況的不確定性,以及高階產品需求未見改善,導致集邦科技預測2023年OLED電視出貨量將年減19.3%,降至544萬台;而8K電視因內容缺乏和價格昂貴,預計出貨量將年減25.4%,僅達30萬台。
【科技新聞】AI伺服器帶動PCB產業新動能 集邦科技預測2023年需求大增
隨著人工智能(AI)技術的發展,AI伺服器的需求不斷攀升,這股趨勢也對PCB(印刷電路板)產業帶來新的商機。根據台灣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的最新報告指出,AI伺服器的興起,將帶動PCB產值的顯著增長,特別是對於高技術PCB廠商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
報告中提到,由於AI伺服器對於GPU板組的需求增加,以NVIDIA的A100為例,其PCB價值可以增加達到5.6倍。2023年,搭載A100和H100的AI伺服器出貨量預計將從2022年的13万台成長至24万台,年增長率達到85%。隨著台積電CoWoS產能逐步提升,2024年的出貨量預計將達到40万台,年增長率64%。
集邦科技還預測,2023年搭載A100和H100的PCB需求將年增長86%,而2024年將進一步增長64%。此外,集邦認為,搭載NVIDIA H100的AI伺服器將使得2023年PCB相關產值增速高達127%,達到6.7億美元。
報告還強調,NVIDIA DGX H100的PCB用量雖然僅比DGX A100增加0.3%,但平均銷售價格(ASP)卻提升了44.2%,使得DGX H100的PCB產值比A100提升45%。這也意味著,隨著AI伺服器的持續升級,單機PCB用量雖未必持續增加,但產值將持續提升。
在銅箔基板(CCL)產業方面,由於主流AI伺服器增加4至8顆GPU,且需要高頻高速傳輸資料,這也導致了PCB層數的增加和CCL等級的提升,進而帶動AI伺服器PCB產值達到一般伺服器的數倍。
總結來說,集邦科技指出,AI浪潮使得技術門檻提高,進入AI伺服器供應鏈的廠商需要通過資格審核,這形成了一定的進入障礙。因此,能夠進入這個供應鏈的高技術PCB廠商將有望獲得更多的商機和利益。
集邦科技出具AI伺服器PCB需求剖析報告指出,受惠AI熱潮,2023 年AI伺服器供不應求,預估搭載輝達(NVIDIA)A100/H100的AI伺服 器出貨量,將自2022年的13萬台成長至24萬台,年增85%;2024年隨 著台積電CoWoS產能逐步開出,出貨量將達到40萬台,年增64%。
集邦指出,預估2023年搭載A100、H100的PCB需求將年增86%,20 24年將進一步成長,也達到年增64%的幅度。
搭載NVIDIA H100的AI伺服器,自2022年底開始出貨,集邦認為, 將使得2023年PCB相關產值增速高於需求面積,達到6.7億美元,年增 127%。
集邦強調,AI伺服器PCB板主要可分為GPU板組、CPU板組與配件板 ,以NVIDIA DGX A100為例,其PCB價值含量較一般伺服器增加5.6倍 ,其中,約94%增量來自GPU板組,主因為一般伺服器大多沒有配置 GPU,而NVIDIA DGX A100共配置8顆GPU。
集邦進一步指出,NVIDIA DGX H100的PCB用量僅較DGX A100增加0 .3%,但平均ASP(平均銷售價格)卻提升44.2%,致使DGX H100的 PCB產值較A100提升45%,預期未來隨AI伺服器持續升級,單機PCB用 量雖未必持續增加,但產值仍將持續提升。
在銅箔基板(CCL)產業方面,集邦指出,相較一般伺服器,主流 AI伺服器增加4至8顆GPU,且由於需要高頻高速傳輸資料,因此在PC B層數上有增加採用CCL,等級也有提升,帶動AI伺服器PCB產值達一 般伺服器數倍。
整體而言,集邦科技指出,AI浪潮使得技術門檻提高,加上要進入 AI伺服器供應鏈的廠商需經過資格審核,形成一定的進入障礙,能進 入供應鏈的廠商隨之減少,高技術的PCB廠商將有望受惠。
集邦科技表示,2023年面板廠為了改善財務狀況,透過產能控管維 穩價格,加上從農曆年之後,中國品牌便開始提高電視面板的採購量 ,推升近幾個月電視面板價格持續上漲,2023年6月底前55吋(含) 以下電視面板價格已達獲利階段,第三季預期65吋和75吋電視面板也 將開始獲利。
觀察2023年50吋、55吋和65吋面板價格上漲幅度已超過5成,但品 牌在北美地區零售價格不漲反降,意味著品牌獲利空間受到擠壓。
據集邦調查,主要電視品牌第三季電視面板採購量雖然預期季增6 .8%,但明顯較原先的計畫減少,電視品牌的面板採購量於9月達高 峰,預估第四季採購量將進一步減少7.3%,因此謹慎控產仍是接下 來維持電視面板價格的關鍵。
集邦科技指出,為了維持電視面板漲勢,進入第三季面板廠仍選擇 持續控產,反觀品牌為了維持銷售動能,整機零售價漲幅無法反映電 視面板價格上漲幅度,因此品牌在第三季開始瀕臨財務虧損的邊緣。
進入下半年國際品牌陸續為年底節慶促銷提高出貨外,中國雙11的 備貨也將於9月底達高峰,預計會帶動第三季電視出貨季增11.9%, 達5,224萬台,但仍較集邦科技先前預估出貨減少1.3%,顯示出面板 價格持續上漲,品牌下半年勢必得收斂獲利較差產品,因此,預估2 023年全球電視出貨量將下修至1.98億台,年減1.5%。
此外,總體經濟狀況仍不明朗,高階產品需求仍未見好轉,集邦科 技表示,不論OLED或是8K電視銷售衰退幅度再次擴大。其中,預估2 023年OLED電視出貨量為544萬台,年減少19.3%;而8K電視因缺乏內 容和價格昂貴,預估2023年出貨將年減25.4%,僅達30萬台。
集邦科技發布8月面板報價,電視面板價格持續上漲,55吋電視面板下半年以來報價飆漲10.6%,今年以來更是大漲超過五成,均價創近20個月新高。雖然台灣主要面板廠7月營收較6月下滑,但面板廠仍嚴控產能利用率,並強化產品結構,朝高附加價值產品線轉移。友達、群創對後市持正向看法,預計第3季將迎來銷售旺季。此外,8月電視面板報價漲幅介於3.7%至5.6%,其中65吋均價漲3美元,55吋均價漲3美元,43吋均價漲2美元,32吋均價漲1美元。監視器面板價格將微幅上漲,筆電面板價格則以低階HD TN機種微幅調漲為主。
法人指出,近期面板報價漲勢延續,惟台灣主要面板廠7月營收卻都比6月下滑,引發市場疑慮,實際上,面板廠現仍持續嚴控產能利用率,並強化產品結構,往高附加價值的產品線移轉,這些高毛利產品並非以「量」取勝,而是側重於比「質」,因而造成出貨量及營收衰退,但最終獲利仍會提升,不必過於擔心。
面板雙虎對後市都持正向看法。友達董事長彭双浪認為,下半年面板產業需求能見度逐漸提升,「最差的時間已過」,第3季迎來返校需求、年底節慶的銷售旺季,除了手機之外,下半年各應用需用都會比上半年好。
群創總經理楊柱祥表示,迎接巴黎奧運、歐洲盃、美洲盃等大型運動賽事,將刺激電視換機動能。2023年庫存消化邁入尾聲,品牌商趁低價回補及加強促銷力度,拉升電視出貨尺寸平均成長1.4吋。電視面板更在供需平衡情況下,喜迎景氣回溫。
就最新報價走勢來看,集邦科技研究副總范博毓指出,進入8月後,電視品牌客戶需求雜音持續浮現,面板廠依然抱持著按需求生產的策略操作,在產能利用率做動態調整,加上其他大尺寸應用上漲趨勢不明顯,讓面板廠必須持續積極推升電視面板價格,因此8月電視面板報價仍維持強勢漲幅。
集邦統計,8月電視面板報價漲幅介於3.7%至5.6%,就各尺寸來看,65吋均價168美元,較前期漲3美元,月漲幅3.7%;55吋均價125美元,較前期漲3美元,月漲幅5%;43吋均價66美元,較前期漲2美元,月漲幅4.8%;32吋均價38美元,較前期漲1美元,月漲幅5.6%。
以主流55吋電視面板報價來看,下半年以來累計漲幅達10.6%,今年以來勁揚50.6%,最新均價登上2021年12月以來高點。
監視器面板方面,集邦指出,8月將微幅上漲。至於筆電面板,目前大部分品牌客戶僅接受低階的HD TN機種微幅調漲價格,中高階FHD IPS機種僅特定面板廠針對特定客戶偏低的價格作微幅上調,主流客戶價格調整空間則不多。預期8月HD TN機種微幅調漲0.1美元,FHD IPS機種價格持平。
台灣集邦科技最新報導:2023上半年新能源車市場熱絡,集團下品牌表現亮眼
台灣集邦科技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車(NEV)市場持續熱絡,銷售總量達到546.2萬輛,年增長達33.6%。其中,第二季銷量更是突破303萬輛,年增長達42.8%,佔整體汽車銷量的14.4%,對上半年銷量成長貢獻顯著。
在純電動車(BEV)方面,銷量為215.1萬輛,年增長39.3%。市場領頭羊Tesla與比亞迪分別以21.7%和16.2%的市占率穩坐冠軍、亞軍寶座,兩家品牌均創下單季銷售新紀錄。廣汽埃安則在第二季首次躍升至第三名,以6%的市占率展現強勢,該品牌以中國市場為主,並以高性價比為主要賣點,近期推出的高階車款更是試圖擴大產品線。
插電混合式電動車(PHEV)方面,第二季銷售量達到87.6萬輛,年增長52.9%。其中,中國市場的銷量佔比高達66%,中國品牌在市場上表現強勁。比亞迪以36.5%的市占率穩坐第一,集團下的高階品牌騰勢銷量持續上升,市占率達到3.4%,排名上升至第七。理想汽車在第二季銷量創下單季新高,市占率也攀升至近10%,維持第二名的位置。國際品牌如Volvo和Jeep的銷量也有顯著成長,Jeep更是首次進入前五名。
集邦科技指出,除了中國、西歐和美國等主要市場外,2023年上半年其他國家在新能源車銷量上也有明顯增長。泰國和澳洲的表現尤其亮眼,兩地上半年新能源車銷量分別突破3.5萬輛,泰國今年上半年銷量是去年同期的四倍,澳洲則是五倍。
第二季純電動車(BEV)銷量為215.1萬輛,年成長39.3%。Tesla 與比亞迪分別列居第一、二名,均創下單季銷售的最佳成績,Tesla 市占率21.7% 但並未突破上一季的成績,比亞迪市占率則微幅提升 至16.2%。
另一中國品牌廣汽埃安在第二季首次來到第三名,市占率6%,廣 汽埃安以中國市場為主,高性價比為主要賣點,近期推出人民幣22萬 元以上的高階車款,嘗試擴展產品組合。第二季BEV前10名與第一季 差異不大,除了前兩名固定外,其他品牌多為名次調換,但與2022年 同期相比,中國品牌上榜的席次減少,這與傳統車廠的純電車款數增 加、中國品牌間競爭激烈有關。
插電混合式電動車(PHEV)第二季則銷售87.6萬輛,年成長52.9% ,其中高達66%的銷量來自中國市場,而該情況也反映在品牌排名上 。第二季中國品牌依舊表現強勢,比亞迪市占率36.5%保持第一,而 集團下的高階品牌騰勢也持續增加銷量,市占率攀升至3.4%,上升 至第七名。理想汽車第二季銷量8.7萬輛創下單季新高,市占率也跟 著爬升到近10%,排名維持第二。國際品牌中,Volvo和Jeep的銷量 較去年同期成長,Jeep銷量突破3萬輛,也是首次進到前五名。
TrendForce表示,除了中國、西歐和美國等主要市場外, 2023年 上半年其他國家在新能源車銷量上也有明顯增長。其中,泰國和澳洲 表現突出,兩地上半年新能源車的銷量紛紛突破3.5萬輛,泰國今年 上半年新能源車的銷量是2022上半年的四倍;澳洲今年上半年的銷量 則是2022年同期的五倍。
集邦科技最新報告顯示,由於傳統伺服器市場表現不如預期,DDR5記憶體的滲透率提升速度可能會受到影響。這對台灣的記憶體廠商,如南亞科等,將會是一個挑戰。根據集邦的預測,DDR5導入比重正式超越DDR4的時間點,將因應傳統伺服器市場的狀況,延後至2024年第3季底。這對台灣的記憶體產業來說,意味著營運策略需要進一步調整。 由於客戶端延長舊機種的產品周期,並遞延新機種的導入,加上AI伺服器的投入擴大,今年DDR5的導入率將因傳統伺服器市場的狀況而明顯收斂。集邦科技預估,全年在CSP與OEM的導入率僅約13.4%。這對台灣記憶體廠商來說,意味著需要加快技術進步和新產品的開發。 南亞科作為台灣在DDR5技術上的領先廠商,目前正積極推進8Gb DDR5產品的開發,並期待明年中能夠在市場上推動16Gb DDR5產品。此外,南亞科也在製程上不斷進步,今年持續推動第二世代、第三世代10奈米製程的推進。 從技術角度來看,DDR5與DDR4相比,在性能、容量和功耗上都有顯著提升。DDR5的資料傳輸速率最高可達8.4Gbps,比DDR4的3.2Gbps提升了50%以上。這種技術進步將為記憶體產業帶來新的動能。
台灣科技業面臨記憶體市場挑戰,三星與SK海力士庫存創高
近期,南韓的記憶體大廠三星與SK海力士公布了最新財報,讓人驚訝的是,截至今年6月底,兩家公司的半導體庫存金額竟然高達逾50兆韓元(約新台幣1.2兆元),創下歷年新高。這一數字相當於台灣最大DRAM廠南亞科最近六年平均年營收的18倍,讓人感受到記憶體市場庫存消化的壓力實在是相當龐大。
集邦科技(TrendForce)的數據顯示,在全球DRAM市場,三星去年第4季的市占率為45.1%,位居業界龍頭,SK海力士市占率27.7%,排名第二。在NAND Flash市場,三星也佔據龍頭地位,市占率33.8%,SK海力士(包括Solidigm)則以17.1%的市占率位居第三。
根據韓國媒體Etnews的報導,三星和SK海力士的半年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三星半導體業務DS部門(主要為記憶體)的庫存金額為33兆6,896億韓元,SK海力士的半導體庫存金額為16兆4,202億韓元,與2022年底相比,分別增加15.9%和4.8%。合計上半年半導體庫存總金額高達50兆1,098億韓元(約新台幣1.2兆元)。
業界分析,原本期待大陸解封後能帶動記憶體需求回溫,但目前還看不到反彈的跡象。加上歐美受高通膨影響,全球消費力下滑,對記憶體產業造成了不小的衝擊。不過,業界普遍認為,過去記憶體廠慘賠多與價格破底有關,近年來大廠們已經學會控制產能,預計價格不會低於成本價太久,有助於庫存逐季收斂,預計今年底到明年初修正效益會較為明顯。
南亞科總經理李培瑛表示,DRAM產業已經在第2季開始築底,本季部分報價已開始反彈,預計第4季市況有機會恢復供需平衡,下半年業績有望逐月走揚。華邦則是正視台中廠減產幅度,由去年第4季的三至四成降至第3季的不到二成,正向看待第3、4季營運可望持續成長。群聯則是期待NAND晶片大廠陸續宣布擴大減產規模,預期在價格處於相對低點時,將有助推動NAND儲存模組容量大幅上升,等待需求回籠,再次迎來供不應求的榮景。
英特尔昨(16)日正式宣布放棄收購高塔(Tower),這一決定讓集邦科技(TrendForce)的分析師們感到有些意外。他们认为,這對英特爾在晶圓代工市場的競爭可能會帶來新的挑戰。集邦科技的分析顯示,在競爭激烈的晶圓代工市場中,擁有獨特的製程技術和多元的產品線,對於在產業下行周期中保持盈利至關重要。而英特爾在缺乏高塔多年來的特殊製程支援下,其晶圓代工事業的技術發展和策略規劃將成為關鍵。 集邦科技進一步指出,雖然英特爾積極進軍晶圓代工市場,但由於其長期專注於製造CPU、GPU及FPGA等主晶片,並且缺乏其他晶圓代工廠所具有的特殊製程能力,能否成功併購高塔以擴展產品線和市場,這一點相當重要。此外,除了財務上的分拆,集邦科技也關注到,如何將工廠等實際產能進行有效切割,是否能學習AMD/GlobalFoundries或Samsung LSI/Samsung Foundry的模式進行完全分拆,達到不與客戶競爭的目的,也是一個值得觀察的重點。 另一方面,以賽亞調為首的研調機構還提到,英特爾近期宣布組織重組,並將晶圓代工服務(IFS)獨立運作,這一決策對IFS的整體方向和組織架構的考慮,將會影響到收購高塔後的人事配置。這一切變化,都將對英特爾在晶圓代工市場的未來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最新報告示警,傳統伺服器市況不佳,同步衝擊記憶體產業,預期將導致最新DDR5記憶體產品滲透率擴大腳步不如預期。
集邦估計,DDR5導入比重正式超越DDR4的時間點,將因傳統伺服器市況不佳而延後至2024年第3季底,牽動南亞科等台灣記憶體廠營運策略。
集邦指出,因客戶端延長舊機種產品周期、遞延新機種導入影響,加上AI伺服器投入擴大等因素,今年DDR5導入率將因傳統伺服器市況不佳而明顯收斂。
集邦指出,以伺服器CPU市占率來看,今年英特爾與超微(AMD)均大幅下修SPR與Genoa的比重,牽動DDR5的滲透率,預估全年在CSP與OEM的導入率僅約13.4%。
台灣記憶體業者當中,南亞科為推進DDR5技術較為領先的廠商,其現階段DDR5產品為8Gb,目前進度順利,待驗證後會逐步拉量,公司力拚DDR5 16Gb明年中在市場推動,在製程推進以及新產品開發上,今年持續推動第二世代、第三世代10奈米製程推進。
業界分析,DDR5與DDR4相比,DDR5在性能、容量和功耗上都有著大幅度提升,例如DDR4資料傳輸速率最大達到3.2Gbps,DDR5是以4.8Gbps為基準,最高資料傳輸速率能夠達到8.4Gbps,比DDR4資料速率提升50%以上。
業界人士分析,「1.2兆元庫存相當驚人」,若以台灣最大DRAM廠南亞科最近六年平均年營收約650億元計算,相當於18個南亞科的年營業額。
從產業地位來看,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數據顯示,在DRAM部分,三星去年第4季全球市占率為45.1%,居業界龍頭,SK海力士市占率27.7%排名第二;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方面,三星也是業界龍頭,去第4季全球市占率33.8%,SK海力士(包括Solidigm)市占率17.1%居第三。
韓國媒體Etnews報導,三星和SK海力士上傳的半年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三星半導體業務DS部門(主要為記憶體)庫存金額為33兆6,896億韓元,SK海力士的半導體庫存金額為16兆4,202億韓元,與2022年底的庫存金額相較,分別增加15.9%和4.8%。
合計三星與SK海力士上半年半導體庫存總金額高達50兆1,098億韓元(約新台幣1.2兆元)。三星庫存金額占總資產比重從2022年底的11.6%上升至12%,SK海力士也從15.1%升到16%。
業界分析,原本寄望大陸解封後將帶動記憶體需求回溫,但目前仍看不到反彈的跡象,加上歐美受高通膨影響,全球消費力下滑,從消費性電子到車用市場都受到衝擊,記憶體廣泛用在3C電子產品上,首當其衝面臨嚴峻的營運挑戰,三星、SK海力士庫存持續飆升,意味整體記憶體市況仍相當嚴峻。
業界認為,以歷史經驗來看,過往記憶體廠慘賠多與價格一直破底有關,近年大廠們「學乖了」,開始控制產能,研判價格不會低於成本價太久,有助庫存逐季收斂,今年底到明年初修正效益會較為明顯。
南亞科總經理李培瑛認為,DRAM產業已經在第2季開始築底,本季部分報價已開始反彈,第4季市況有機會恢復供需平衡,下半年業績有望逐月走揚。
華邦也說,隨著客戶需求回溫,台中廠減產幅度由去年第4季的三至四成,降至第3季的不到二成,正向看待第3、4季營運可望持續成長,惟力道不會太強勁。
群聯也殷殷期盼市況回升,預期在NAND晶片大廠陸續宣布擴大減產規模下,加上現階段價格處於相對低點,有助推動NAND儲存模組容量大幅上升,現在就等需求回籠,可望再迎來供不應求榮景。
集邦分析,在競爭者四起的晶圓代工市場,擁有寡占特殊製程技術及多元產線,將是業者在產業下行中保持獲利的關鍵。在缺乏高塔布局多年的特殊製程協助下,英特爾晶圓代工事業的技術將如何布局及擬定策略值得關注。
集邦進一步指出,英特爾積極進入晶圓代工市場,仍須面對的問題包含英特爾長年以製造CPU、GPU及FPGA或其周邊I/O晶片組等主晶片,缺乏其餘晶圓代工廠所擁有的特殊製程,能否成功併購高塔以拓展其產品線及市場仍相當重要。
除了財務分割外,集邦科技也分析,其工廠等實際產能如何切割,是否能成功效仿AMD/GlobalFoundries或Samsung LSI/Samsung Foundry的模式進行完全分割,以達到晶圓代工不與客戶競爭的宗旨,亦是值得觀察重點之一。
另一研調機構以賽亞調指出,英特爾前陣子宣布組織重組,獨立晶圓代工服務(IFS)運作後,英特爾對於IFS的整體方向和組織架構考量,也會牽涉到收購高塔半導體後的人事配置。
集邦科技最新調查報告指出,今年台灣伺服器市場受通膨影響,市場表現不如預期,伺服器主板及整機出貨量均下修。由於伺服器OEM及雲端服務業者(CSP)的庫存盤點無法扭轉年度出貨量和ODM生產規劃,這對信驊等股王及緯創、緯穎、廣達等伺服器廠商來說,都是不小的壓力。集邦科技預計,今年主板及整機出貨量將年減6-7%及5-6%,明年伺服器出貨量恐僅小增2%至3%,主要因AI伺服器需求激增,導致傳統伺服器預算受到排擠。 在AI技術的衝擊下,傳統伺服器市場逐漸下滑,這對廣達、緯創等主要代工廠產生顯著影響。為應對市場變化,這些廠商正在降低傳統伺服器的出貨占比,轉而支持AI伺服器的出貨。不過,傳統伺服器出貨量的大幅下滑,使得第3季伺服器出貨量的季增預期從原先的10%降至3%,這顯示市場的變化速度超出了預期。 集邦科技還指出,傳統伺服器市場的低迷,也將對記憶體產業造成衝擊,預計DDR5記憶體產品的滲透率擴大將不如預期。集邦預估,DDR5導入比重正式超越DDR4的時間點將延後至2024年第3季底,這將對南亞科等台灣記憶體廠的營運策略產生影響。
調查顯示,今年伺服器OEM及雲端服務業者(CSP)均受通膨影響,盤點庫存也無法改變年度出貨量和ODM生產規劃下修的命運,股王信驊恐受衝擊,緯創、緯穎、廣達等伺服器廠,同樣面臨蹺蹺板效應。
集邦指出,伺服器市場持續下行,AI領域需求飆漲,壓縮伺服器新平台的放量規模,預估今年主板及整機出貨量均跌,分別年減6-7%及5-6%,CSP對AI領域投資力道增強,明年恐出現三種情境,以AI伺服器支出大增、導致排擠傳統伺服器預算最有可能,一來一往下明年全年伺服器出貨恐僅小增2%至3%。
法人指出,各大廠積極投資衝刺AI技術,對傳統伺服器造成明顯排擠效應。集邦資料顯示,全球伺服器出貨成長速度不如預期,AI伺服器即使大幅增加,仍不足以填補傳統伺服器需求嚴重下滑。
法人透露,以廣達、緯創等主要代工廠為例,降低傳統伺服器出貨占比,支持AI伺服器出貨,但傳統伺服器出貨量大幅下滑,預估第3季伺服器出貨從原先季增10%降至季增3%,低於原本預期。
研調機構集邦科技另示警,傳統伺服器市況不佳,同步衝擊記憶體產業,預期將導致最新DDR5記憶體產品滲透率擴大腳步不如預期。
集邦估計,DDR5導入比重正式超越DDR4的時間點,將因傳統伺服器市況不佳而延後至2024年第3季底,牽動南亞科等台灣記憶體廠營運策略。
【TrendForce集邦科技/】近來,台灣工業電腦(IPC)市場的發展可說是熱鬧非凡,2023年上半年,由於AI、綠化等趨勢帶動,整體成長動能強勁。集邦科技分析,歐美市場的經濟活動逐漸解封,政府加大基礎建設投資,企業加速數位轉型,這些都讓IPC廠商對今年全年保持樂觀態度。 在AI應用方面,生成式AI帶來的熱潮讓IPC大廠們紛紛布局,多往AI結合邊緣運算的Edge AI解決方案發展。廠商們提供高效能、可靠且耐用的邊緣設備,如邊緣伺服器、工業閘道器與嵌入式系統等,這些設備能夠在惡劣環境下運作,並透過AI技術提升閉鎖環境中的效能。此外,虛擬化和容器化技術、數據處理和分析等解決方案也受到廠商重視。 綠化趨勢方面,產品設計到交通應用都在逐步實現綠化。IPC作為產業數位化的關鍵角色,在數位基礎推動節能減碳的趨勢下,其產品服務重心也隨之調整。廠商們在綠化策略上延續2022年的方向,著眼於碳排較大的產業,並強調數位孿生、低功耗等標準。 在智慧交通領域,IPC廠商也積極布局,包括車載電腦系統、交通信號控制系統、監控和管理系統等,以降低都市碳排。同時,電動車周邊基礎設施,如充電樁、智慧充電站等,也是廠商們聚焦的焦點。 此外,工控與AI資安也成為IPC廠商的重點。工控安全需求不斷增加,而AI應用的安全機制也需得到廠商的關注,確保AI系統的可信度和安全性。
綜觀台灣工業電腦(IPC)廠商財務表現,2023上半年迄今的成長 動能多來自人工智慧(AI)、綠化等議題的帶動。此外,由於IPC多 以歐美地區為主力市場,隨著歐美經濟活動陸續解封,各國政府為刺 激經濟,紛紛加碼投資基礎建設計畫,以及後疫情時代企業為加速數 位轉型、因應缺工與防疫等因素帶動自助服務需求增加,故截至202 3年7月,廠商對於2023全年仍維持樂觀態度。
其中,由生成式AI帶起的AI應用熱潮來看,這股熱潮同樣影響著I PC大廠布局,考量產業特性與應用領域,各廠商多往AI結合邊緣運算 的Edge AI解決方案的方向發展。
現行聚焦強化與賦能的工具及技術包括邊緣設備,意即廠商藉由提 供高效能、可靠性與耐用性的邊緣設備,例如邊緣伺服器、工業閘道 器與嵌入式系統等,一方面具備適應惡劣環境的特性,一方面也透過 AI讓設備在閉鎖環境發揮更多效能。
再者是虛擬化和容器化技術,也就是利用虛擬化和容器化技術,將 應用程序和服務打包成獨立的虛擬機器或容器,實現更高的運算效能 和更靈活的應用部署。第三則是數據處理和分析,即為在邊緣設備上 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的解決方案,包括機器學習(ML)、AI與數據分 析的能力,能夠即時處理大量數據。
另一方面,隨著節能減碳趨勢成形,產品設計到交通應用已逐步綠 化。而IPC正是賦能產業數位化的關鍵角色,因此,在現下以數位基 礎推動節能減碳的趨勢下格外重要,連帶影響其產品服務重心。由於 綠化碳中和轉型需中長期規劃與執行,故綜觀廠商動態,多延續202 2年綠化策略。
整體而言,著眼碳排較大的產業著手、管控上重數位孿生、低功耗 成標準配備是綠化的施行重點,進一步延伸至軟體面的能源管控、能 耗盤查、設備使用優化,到平台面的設備管理、能源使用分析,以及 硬體面的零組件設計、低碳材料使用等,皆是廠商涉足領域;亦可見 如樺漢再次強調自身的儲能即服務(ESaaS)可協助高效達成碳盤查 、報告書取證與數位低碳能源轉型;研華聚焦ESG,強化運算平台、 工業模組、Edge解決方案等領域的綠化設計。
另一方面,IPC廠商也藉碳中和議題往智慧交通靠攏,以優化整體 交通降低都市碳排,相關解決方案包括:(1)車載電腦系統:用於車 控、娛樂、導航與通訊等功能,並與管理中心和其他車輛進行數據交 換,實現即時交通監控和路線優化;(2)交通信號控制系統:用於交 通信號的調節和優化,利用感測器和數據分析來即時監測交通流量, 以減少擁堵並提高通行效率;(3)監控和管理系統:整合各種感測器 和數據來源,提供即時監控和分析功能,支援交通管理人員做出有效 決策。除上述系統之外,在綠化交通中相當重要的電動車周邊基礎建 設,例如充電樁、智慧充電站等,抑是IPC廠商聚焦重點,例如研華 、友通、廣積、維田等皆於該領域持續布局。
此外,工控與AI資安也成後續的一大重點。在相關資安議題中,工 控安全料將是IPC廠商持續加重力道的領域,概因現行對於此面向資 安解決方案的需求與挑戰不斷,包括需毫秒級的回應、運作時間長、 不能隨意關閉、可能直接影響人命、部分設備並非為解決現今的資安 問題而設計,容易影響運作效能。另一方面,在AI應用更受重視的現 下,整合安全機制確保AI系統的可信度和安全性,抑是廠商需面對的 資安挑戰。
集邦科技最新報告顯示,7月下旬面板市場一片看好,各類面板產品價格普遍上漲,特別是電視面板,連續四個月漲價,其中55吋電視面板價格創近兩年新高,整體年漲幅達四成。市場分析師認為,面板產業在這波上漲中表現出色,尤其群創、友達等廠商,在電子業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下,逆勢成長,轉虧為盈。群創和友達昨日股價也同步上漲,分別收於15.85元和15.85元,漲幅達0.1元和0.3元。友達董事長彭磷浪表示,目前庫存回歸健康,新單陸續湧入,預計下半年市況將好於上半年。群創總經理楊柱祥則預測,下半年需求將比上半年強,包括電競和商用筆電等產品都將進入換機潮。集邦科技預計,第3季電視面板採購動能將增長7%至8%,電視面板報價漲勢有望持續。此外,監視器面板和筆電面板價格也將有所上漲,其中筆電面板的需求以低階TN產品為主,預計7月主流尺寸14吋與15.6吋TN機種價格可望上調0.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