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紀離岸風電設備(興)公司新聞
據統計,興櫃12月營收規模前十大公司排名為遠壽、燁聯、星宇航 空、和淞、世紀風電、兆聯實業、富基電通、日盛台駿、東盟開發、 中信造船等,12月營收介於6.89∼45.2億之間,2023年全年營收則在 43.1億∼741億元不等,營收前十大中,星宇去年全年的成長率高達 568.39%最為亮眼,其次為世紀風電,全年成長也高達183.81%。
星宇航空伴隨著年底旅遊、假期旺季,迎來航空業的報復性業績成 長,2023年12月營收23.94億元,創下歷史單月新高,年增率147.92 %,2023年全年營收224.72億元,亦創2019年開航後歷年新高。
星宇航空表示,為積極拓展航網布局,除規畫於1月18日開闢泰國 清邁,也計畫2月1日開闢深受國人喜愛的日本航線函館,更預計在3 月底正式插旗中台灣,開闢台中直飛澳門、峴港、高松等3條新航線 。
軍工概念股的中信造船,上有「國艦國造」政策長線支持,適逢總 統大選前讓相關概念充滿題材與想像,2023年12月營收也開出年月雙 增好成績,由於公務船的建造進度正逢主要設備施工階段,再加上有 新案投入,依照完工進度認列收入,使12月營收增加;整體來看,2 023年中信造船營收也是微幅正成長1.65%。
中信造船獲得海軍的「原型艦艦體載台建造」招標案,以90.5億元 金額依計畫節點執行原型艦造艦、組裝及測試作業,預於2026年完成 交艦任務,二艘輕型巡防艦,分為防空、反潛兩種構型,可強化海軍 戰力,也替中信造船增添營運成長增新動能。法人指出,中信造船正 執行國艦國造標案,有海巡署的33艘35噸巡防艦、15艘100噸巡防艦 ,以及八艘600噸巡防艦等,加上此次輕型巡防艦,在手訂單金額逾 200億元,能見度至2027年。
興櫃市場11月營收亮眼,富基電通、世紀風電等四檔公司年月雙增! 記者小陳報導: 最近興櫃市場公布的11月營收,可真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在321檔登錄的公司當中,有106檔公司實現了營收的年月雙增,這個數字比10月份多出了24檔,超過了所有興櫃公司的3成,看來市場的熱度是越來越旺了。 在這波營收漲幅中,富基電通、世紀風電、巧新、欣新網這四家公司尤其亮眼,他們的年月雙增表現,讓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其中,星宇航空更是創下了歷史新高,11月營收達20.36億元,年增率竟然高達228%。客運營收17.65億元,年增2.76倍,12月的客運營收也看好了,準備迎接美日聖誕節旺季。貨運市場也進入傳統旺季,運價和貨量都上漲,貨運營收也創下了歷史新高。 不僅如此,世紀風電這家響應政府風電國產化政策的公司,也表現得非常出色。由於他們率先投資百億建廠,並且進行了前瞻布局,11月的營收年增率达到了1,097.29%。離岸風電水下基礎設施幾乎已經滿手訂單,公司表示,接單能見度看到2028、2029年。2025年水下基礎營收可望大幅成長,也會放眼亞太市場布局。 欣新網這家電商代運營商也將在12月15日掛牌轉上櫃,承銷價定在90元,並已於11日抽籤。這是全台首家公開發行的電商代營運商,他們的11月營收也實現了年月雙增,前三季EPS 4.11元,優於去年同期的3.02元。 這次的報導就這麼多了,各位讀者如果對這些公司有興趣,可以關注他們的動態哦!
據統計,興櫃10月營收規模前十大公司排名為遠壽、燁聯、星宇航 空、和淞、富基電通、世紀風電、日盛台駿、巧新、兆聯實業、欣新 網等。
星宇航空11月營收20.36億元又創歷史新高、為11月單月新高,年 增率228%。其中,11月客運營收為17.65億元,年增2.76倍,12月客 運持續看好,迎接美日聖誕節旺季,全航線平均載客率逾8成;貨運 市場進入傳統旺季,貨量及運價齊揚,貨運營收亦創下歷史單月新高 。
世紀風電為國內首家響應政府風電國產化政策的公司,由於率先投 資百億建廠及前瞻布局,11月營收年增1,097.29%,離岸風電水下基 礎(jacket及基樁)設施幾已滿手訂單,公司表示,接單能見度看到 2028、2029年;2025年水下基礎營收可望大幅成長,也會放眼亞太市 場布局。
世紀風電表示,CIP水下基礎訂單168億元已完工,正在執行台電二 期有130億元,海龍風場訂單約100億將於2025年完成,2026年起交貨 的第三階段風場,每年預計1.5GW裝置容量,水下基礎一年約7、800 億商機,其中6成需本土化,但不包含風機塔筒潛在商機。集團整體 未來訂單能見度看到2028、2029年,還有國外風場洽談及浮式風場製 造,預估2025年營業額會大幅成長。
本次入榜營收前十大的電商代運營商欣新網定於12月15日掛牌轉上 櫃,日前配合上櫃前公開承銷,承銷價90元,並已於11日抽籤。欣新 網為全台首家公開發行的電商代營運商,除了繳出11月營收年、月雙 增的好成績,前三季EPS 4.11元、優於去年同期的3.02元。
欣新網電商商品銷售營收比重,從去年全年的7成降至65%、數位 行銷服務則由3成上升至35%,主因今年景氣下滑,以及解封後民眾 外出購物/出國旅遊比例增加,使電子商務商品銷售成長趨緩,數位 行銷服務則反受惠客戶為加強留住其客戶及新品上市而積極增加廣告 預算,客戶數量及廣告預算同增帶動成長。
台灣世紀離岸風電設備公司董事長賴文祥近日接受專訪時表示,公司因應政府推動風電國產化政策,大膽投資百億元建廠,目前離岸風電水下基礎設備已獲得許多訂單,預計未來每年可達300億元的訂單量。賴文祥強調,離岸風電作為國際減碳主流,未來發展前景看好,他不擔心政治因素影響發展。對於政府將於11月公布的3-2期政策,賴文祥認為,只要政策透明、公平,對國產化有正面影響。此外,公司積極擴建廠房,以應對風機大型化趨勢,並放眼亞太市場布局。賴文祥還強調,政府應該堅持國產化政策,將水下基礎設備留在台灣自製,以降低對外依賴。
台灣風電業界再掀一波國產化浪潮,世紀風電董事長賴文祥誓言培養本土人才,不僅要讓年輕人擁有逾百萬年薪的工作機會,還要做整廠輸出的長遠布局。然而,面對「缺工」這一難題,賴文祥決心大舉辦學,為國內產業注入新鮮血液。
台北港製造園區佔地80公頃,現場員工大多為外勞,賴文祥深感到培育本土人才的重要性。去年,他注資2億參與桃園成功工商辦學,並將其更名為「世紀綠能工商」。親朋好友也紛紛贊助,其中新光鋼董座更以個人身分捐資2千萬元參與辦學。
「缺工」成為賴文祥最大的擔憂,油漆、測量、檢驗、環安衛、銲工等每一部門都急需人手。他認為,培育本土人才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賴文祥表示,從高一生開始培養銲接人才最為適合,因為他們訓練起來比老手快,若會念書還可進一步栽培至國立海洋大學,鼓勵考取專業證照,月薪可達10幾萬元。
為吸引學生就讀,世紀綠能工商向教育部申請引進200名緬甸僑外生,並提供優質學習環境和福利。賴文祥表示,今年僑外生招生約200多人,台籍生300多人;明年僑外生將倍增至500人,台籍生400人,來源還包括印尼、越南、泰國等地。
除了本土培養,世紀風電還從丹麥、立陶宛請來種子教官指導水下基礎製造技術,並與立陶宛整團有經驗外籍兵團合作。賴文祥認為,國內外輪調對生產效率會有很大幫助,並有望與日本合作,實現整廠輸出。
中鋼集團董事長翁朝棟於9月北上,提出了一個令人矚目的「雙塔計畫」,這個計畫的目標是與世紀風電合作,將水下基礎的整合效益最大化。這個計畫對於台灣的離岸風電產業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進展。世紀風電的董事長賴文祥對此計畫表現出樂觀的態度,並表示即使中鋼集團要帶領前往越南投資,他也願意一同前往。賴文祥更進一步主張,應該再扶植一家國產化水下基礎廠商,並對其入股投資表示開放態度。
中鋼集團旗下的興達海基是政府扶植水下基礎的領頭羊,賴文祥對其技術和產能給予了肯定,但同時也指出水深不足是最大的問題。隨著風機的愈來愈大型化,大型船舶無法進出港口,對大型風機的接單產生了限制。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翁朝棟提出了「雙塔計畫」,讓興達海基負責TP轉接段,並將部分水下基礎運到台北港進行大組裝。這樣的「雙塔」效應將有助於解決風電供不應求的問題。賴文祥提到,如果能夠打開東南亞市場,對他來說將是極大的樂觀。
賴文祥也提到,興達海基在高雄培養了許多供應鏈,希望成為世紀風電的供應鏈,但由於大型組件的運輸問題,目前對世紀風電的助益有限。他正在與港務公司和政府協商,希望打通高雄港、台中港、台北港的供應鏈運輸航道,並期待政府提供運輸重件船隻,以實現南北供應鏈的均衡。
此外,高雄港還有一家風電業者有意投入水下基礎的生產。賴文祥表示,他主張再扶植第三家本土化水下基礎廠商,並表示世紀風電不擔心競爭,也不會吃下台灣風電全部的產能。他歡迎第三家業者到台北港世紀風電園區長駐學習技術,並表示願意教導相關技術,甚至考慮其投資。
而明年1月的總統大選,是否會成為變數?賴文祥認為,離岸風電 作為國際減碳主流已回不去,他不擔心政治因素會干擾風電發展,主 因3-1期政府已向開發商收保證金不可能「毀約」,3-2期政策11月會 敲定,因企業有綠電需求,加上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壓力不只有 台灣,不論哪一黨執政,綠電都不可能少、還會大幅成長。
談及水下基礎訂單,賴文祥面露喜色說,CIP水下基礎訂單168億元 已完工,正在執行台電二期有130億元,海龍約100億將於2025年完成 ,2026年起交貨的第三階段風場,每年預計1.5GW裝置容量,水下基 礎一年約7、800億市場商機,其中6成需本土化,但這不包含風機塔 筒潛在商機,因此世紀集團未來訂單能見度看到2028、2029年,還有 國外風場洽談及浮式風場製造,預估2025年營業額會大幅成長。
「未來每年接單300億不是夢,但產能要做得出來。」賴文祥說, 已積極規劃在台北港擴建五期廠房,希望後年15MW大風機的水下基礎 每月產能做到6座(相當9.5MW風機約8座),且為因應風機大型化, 五期廠房要再加高,屋簷高度從目前三期106米加高至140米,吊車可 及的淨高由80米增至120米。
至於3-2期國產化遊戲規則改變,是否影響接單?賴文祥說,近期 常被銀行及供應鏈詢問政府推動在地化決心,他向經濟部力爭,本土 化最低門檻70分絕不能降,否則對國產化不利;配分應視投資金額、 帶動就業做參採標準才公平,不能投資30億或150億都18分。只要3- 2期遊戲規則公開、透明,違約罰則清楚,也有遞補機制,不擔心規 則改變或開發商虛應承諾造成本土業者損失。
惟他直言,政府國產化政策變化太快,從最早百分之百,3-1期降 為60%,3-2期改為全採自助餐,不確定因素讓供應鏈廠商對政府國 產化決心質疑,擴大投資因此卻步。
「得碼頭如得天下」,因應浮動風場發展,他已向港務公司再預訂 100公頃土地。在全球通膨及戰事頻仍下,開發商沒有太多選擇,去 國外採購未必划算;反觀台灣,學習曲線結束,成本已下跌。
另海外布局穩紮穩打,賴文祥透露,澳洲廠商已力邀合作前往印尼 民丹島設廠製造水下基礎,也有國內開發業者找上他攜手進軍越南市 場。不能寄望國產化政策不變,布局海外實有必要。
「國產化政策是走對的路」,賴文祥肯定政府的堅持,各國如火如 荼開發離岸風場,丹麥夥伴也提及,歐盟2030年、2050年風場建設要 翻倍,全球水下基礎至少增加9倍,未來水下基礎、風機恐有斷鏈危 機。他呼籲政府把量體很大、最笨重的水下基礎留在台灣自製,才不 會受制他人。
進入台北港區的快速道路上,映入眼簾是紅白相間的世紀風電園區 廣闊廠房,一進園區還有總統蔡英文題字落款的「世紀綠能園區」招 牌。台北港冬季多雨,室外工作頂多八個月,賴文祥首創全球唯一「 室內廠房」,且是全球單一樓層最高廠房,全靠賴文祥自己構想。
出身嘉義農村,沒有高學歷與富爸爸,說著一口流利的台語,賴文 祥常自嘲是「台灣土狗」,只能苦幹實幹。他從鐵窗,一路做到鋼構 建築,2012年開始思考轉型,當時社會繞著核四封存或商轉爭議,大 家都對「離岸風電」懵懂不知,甚至認為是空中樓閣,他洞濁機先到 歐洲各國考察。
切入世界最前端的離岸風電水下基礎設施,雖是鋼構本業相關,但 外界譏諷是「小孩玩大車」,製造過程確是一部血淚辛酸史。事後回 想,連他自己都覺得真是「憨膽」,應了俗話說的「青瞑毋驚槍」, 甚至睡覺都會做夢「明天要跟老外開會」。
他第一個跳出來響應政府風電國產化政策,但頭洗了,起初上千噸 重鋼材的水下基礎真做不出來,風電和鋼構銲接技術有如天壤之別, 他心裡很焦急,但想到每天睜開眼要燒錢上千萬元,障礙愈多,他愈 戰愈勇。
水下基礎學習曲線長,去年初承做CIP風場訂單,一度因併網時程 及產能考量,政府雖然同意33套進口,當時他對內部霸氣拍桌,表示 不能全數進口,要自己做,否則會倒閉。他心想:「兵臨城下了,絕 不能投降!」
賴文祥沒什麼興趣,不打球、不爬山,唯一興趣就是「工作」,為 展現破釜沈舟決心,去年起迄今以身作則天天長住廠區,幹部都陪他 住下來,加速決策效率,連除夕過年都沒休息,終於去年9月交出每 月4座實績,跌破老外眼鏡。
有人說賴文祥是「憨囝」,他跟合作的澳商說,技術費全免,希望 從合作這家新公司共同賺錢,令外商見識台灣人的善良,懂得讓利。 他不怕供應鏈或對手偷學技術,有些下包商規定進廠房不准帶相機, 但賴桑很大方,連對手中鋼及台船,都不吝嗇指導,並為他人培訓銲 工人才。日前世紀風電開放員工參與增資認股,員工相當踴躍,把員 工當一家人看待,提高工作士氣及向心力。賴文祥的大器及非「常人 」思維,真是有別台灣一般企業家。
去年賴文祥注資2億參與桃園老牌職校成功工商辦學,今年4月更名 「世紀綠能工商」。親朋好友看他辦學辛苦,前後贊助已砸下3億, 近期還要興建僑外生宿舍,連新光鋼董座都以個人身分贊助2千萬參 與辦學。惟砸大錢辦學,老婆並不太贊成,開玩笑問他:「喝牛奶非 得自己養頭牛,甚至把整座農場買回來?」
他說,台北港主力現場有700位外勞,到年底超過千人,國產化歷 練五年,技術已到位,資金水位充裕,「缺工」反成最大問題,包括 油漆、測量、檢驗、環安衛、銲工,每一部門都缺,祭出高薪也找不 到人到現場工作。
「談國產化,怎能長期仰賴外勞?」賴文祥心中早有培育本土人才 念頭,因緣際會下,去年接手瀕臨停招的桃園成功工商。他認為,從 高一生培育銲接人才最適合,因一張白紙服從性高、訓練比老手快; 若會念書還可栽培至國立海洋大學,鼓勵其考專業證照,例如銲接工 程師等,月薪10幾萬元。
在少子化下,世紀綠能工商去年招生,向教育部申請引進200名緬 甸僑外生。他說,他們很想來台學習一技之長,並留台工作,薪資比 在緬甸平均月薪約100美元高,且僑外生在台專注學習,約2個月就可 銲至3G等級(風電銲接需到6G或6GR等級)。畢業後留在世紀風電, 包括薪資、加班及獎金等福利,每名銲工年薪可逾百萬元。
「不僅保障就業,台籍生入學給1萬獎勵金」,招生祭出誘因。賴 文祥說,以今年來說,一年級僑外生招生約200多人,台籍生300多人 ;明年僑外生倍增至500人,台籍生400人,除緬甸外,還有印尼、越 南、泰國等來源。若連續三年,每一個年級學生穩定達900人,學校 就不會虧損,儘管辦學目的不在獲利,但不虧損可給學生更好環境及 福利。
外來和尚會念經,世紀風電從丹麥、立陶宛請來種子教官指導水下 基礎製造技術,為符合開發商要求,前年及去年甚至請來立陶宛整團 有經驗外籍兵團約50人,光外籍技師及顧問,每月燒錢高達3、4千萬 元。「從來沒想過這麼貴!但撩落去,錢不花不行。」賴文祥苦笑著 說。
他並說,海外布局要導入「三流」,即人流、物流、金流,各地可 相互支援打國際盃,也可考慮和日本合作,像立陶宛一樣「整廠輸出 」。印尼技術移工在台占多數,學習2、3年技術成熟後,派回去印尼 廠等於返鄉工作,國內外輪調對生產效率會很有幫助。
中鋼集團旗下興達海基是政府扶植水下基礎的領頭羊,賴文祥指出 ,興達海基的技術很到位,產能也有做出來,但水深不足是最大問題 ,風機愈來愈大型化,大船若無法進出港口,對大型化風機的接單會 受限。
翁朝棟9月間專程北上拜會世紀風電,提出「雙塔計畫」,由興達 海基負責TP轉接段,部分水下基礎(jacket)運到台北港進行大組裝 。為因應風電供不應求,在水下基礎發揮「雙塔」效應。翁並提及可 和世紀風電攜手前進越南市場,賴文祥說,若能打開東南亞市場,樂 觀其成。
賴文祥指出,興達海基在高雄栽培很多供應鏈,希望成為世紀風電 的供應鏈,但必須把百噸以上大型組件運至台北港組裝,若只做成一 小節運至北部對世紀風電助益不大。他說,運輸是一大問題,正和港 務公司及政府協商,希望在高雄港、台中港、台北港打通一條供應鏈 運輸航道,並盼政府提供運輸重件船隻,如此南北供應鏈才能均衡, 落實雙塔效應。
除此,高雄港還有一家風電業者有意投入水下基礎。賴文祥說,他 主張再扶植第三家本土化水下基礎廠商,世紀風電不怕競爭,也不可 能吃下台灣風電全部產能,一旦做不了政府會開放進口,價格比台灣 便宜反而不利,南北互相應援才有利。他歡迎第三家業者率領員工及 幹部到台北港世紀風電園區長駐1、2個月學習技術,不必請外國顧問 指導,世紀風電將教會業者銲接等技術,如果要他投資,也可以考慮 。
【台北訊】興櫃市場的營收報告又來了,這次我們聚焦在那些帶著亮麗成績的台灣公司。在這次公布的9月營收數據中,有4家公司不僅年營收成長,月營收也同步上漲,這些公司分別是達發(6526)、富基電通(6707)、世紀風電(2072)和巧新(1563)。在323家登陸興櫃的公司中,有98家公司的9月營收同時實現了年月雙增。 讓我們來看看這些亮眼的數字背後的故事。首先,遠壽、燁聯、星宇航空、達發、富基電通、和淞、日盛台駿、世紀風電、兆聯實業和巧新這十大公司的9月營收規模,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其中,星宇航空的成績格外引人注目,9月的營收達到17.44億元,雖然比上月下降了15.46%,但年增率卻高達515.04%,創下了該公司9月的歷史新高。第三季度的營收則是60.74億元,也創下了單季新高紀錄。累計到前9個月,星宇航空的營收達到159.56億元,年增率更是驚人的1,044.93%,再創同期新高。 不僅如此,聯發科旗下的達發,也就是興櫃股王,將在10月19日掛牌上市。它9月的營收為16.40億元,月增39.83%,年增10.45%。雖然累計前9個月的營收為103.89億元,年減33.82%,但法人預期達發後續營運將隨著新案放量而季增,下半年表現將優於上半年,庫存也將恢復到正常水平。 而世紀風電的成績也不容小覷,9月的營收為7.76億元,月增5.35%,年增182.71%,同時實現了年月雙增。前9個月的累計營收達到48.88億元,年增率為95.34%。這些數字充分展現了台灣公司在風電領域的強大競爭力。
興櫃9月營收規模前十大公司排名為:遠壽、燁聯、星宇航空、達 發、富基電通、和淞、日盛台駿、世紀風電、兆聯實業、巧新等。
星宇航空11日公布9月營收17.44億元,雖月減15.46%、年增達51 5.04%,為9月歷史新高,第三季營收為60.74 億元,創單季新高紀 錄;累計前9個月營收159.56億元,年增1,044.93%,再創同期新高 。整體來看,星宇締造「營收3個歷史新高」。
聯發科旗下大金雞、興櫃股王達發,將在10月19日掛牌上市,9月 營收16.40億,月增39.83%、年增10.45%;累計前9月營收103.89億 元、年減33.82%。法人預期,達發後續營運隨著新案放量季增,下 半年優於上半年,庫存到第三季回到正常水位。
世紀風電9月營收7.76億,月增5.35%、年增182.71%,呈現年月 雙增,前9月累計營收達48.88億元、年增95.34%。
【台灣新聞】興櫃8月營收榜單揭曉,遠壽、燁聯、星宇航空領軍,達發科技表現亮眼!
興櫃市場8月的營收榜單於昨日(11日)正式公布,其中遠壽(5859)以單月營收73.13億元壓倒群雄,穩坐第一名寶座。而燁聯(9957)也交出年月雙增的亮眼成績,守住第二名位置。不過,最受矚目的還是星宇航空(2646),因為暑假旺季的帶動,年增率竟然超過了660%,實在是超級吸睛!
除了這三家明星公司外,台積電的設備供應商和淞、聯發科的小金雞達發也不甘示弱,成功躍進前五強之列,整體表現相當亮麗。整體來看,興櫃8月的營收前十強依序為:遠壽、燁聯、星宇航空、和淞、達發、富基電通、日盛台駿、兆聯實業、世紀風電、振大環球。
在這些公司中,燁聯、和淞、富基電通三家公司更是繳出了年月雙增的亮麗成績。特別是和淞,因為台積電8月的營收創下七個月來的新高,其設備供應商和淞的營收也跟著水漲船高,月增99.22%、年增47.35%,實在是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而聯發科旗下的達發科技,去年以每股650元躍居興櫃股王,今年8月營收13.97%,年減22.26%,雖然今年營運遇到一些逆風,但市場預估第一季是營運谷底,接下來每季的營運都將逐季成長,加上第四季新品導入,後續營運有機會再向上,下半年表現可期。
星宇航空自去年9月登錄興櫃以來,股價從登錄價12元一路攀升到24.85元附近,成交量也一直名列前茅。今年8月營收20.63億元,月減8.95%,年增660.79%,創下歷史8月新高。這主要得益于日本旅遊市場需求強勁,航線旅客人數及載客率持續創高,以及輸往美洲的電商貨量暢旺,運價上揚等多重利多因素,讓星宇航空的營收表現續強。
此外,台積電設備供應商和淞、聯發科小金雞達發也不遑多讓,擠 進前五強之列,表現亮麗。統計興櫃8月營收前十強依序為:遠壽、 燁聯、星宇航空、和淞、達發、富基電通、日盛台駿、兆聯實業、世 紀風電、振大環球。
在上述個股中,僅燁聯、和淞、富基電通三檔繳出年月雙增的亮麗 成績。其中,受惠台積電8月營收繳出七個月以來的新高,其設備供 應商和淞營收表現也沾光,報出月增99.22%、年增47.35%的佳音。
而聯發科旗下子公司、興櫃股王達發科技,專注於藍牙、衛星、固 網寬頻、乙太網路等四大領域,去年以每股650元,躍居興櫃股王, 而今年8月營收13.97%、年減22.26%,預計將於10月底前轉上市, 後續表現可期。
雖然達發今年營運雖遇逆風,惟市場預估,第一季是營運谷底,往 後每季的營運都將季季成長,加上迎接第四季新品導入,後續營運有 機會再向上,下半年表現將比上半年好。
星宇航空去年9月登入興櫃,這一年來,股價從登錄價12元,一路 攀升到24.85元附近,成交量一路以來也名列前茅,今年8月營收20. 63億元,月減8.95%,年增660.79%,創歷史8月新高,主要受到日 本旅遊市場需求強勁,航線旅客人數及載客率持續創高,加上輸往美 洲的電商貨量暢旺,推升運價上揚等利多下,8月營收表現續強。
台灣興櫃市場6月營收創新高!遠壽、星宇航空、台灣虎航帶動成長
【台北訊】台灣興櫃市場在6月份交出亮麗成績單,整體營收達460億元,月增達13.78%,年增6.5%,連續兩個月維持在400億元以上,寫下歷史新高紀錄。不過,若觀察上半年累計營收,則為2,380億元,年減3.4%,顯示出市場在上半年仍有小幅衰退。
在6月份的興櫃公司營收前十大中,遠壽以76億元的營收表現突出,月增達41.1%,星宇航空以21.29億元的營收月增24.63%,台灣虎航則以10.9億元的營收月增23.68%,這三家公司對於整體興櫃市場的成長貢獻顯著。
值得注意的是,6月份創下營收新高的家數有23檔,其中星宇航空、台灣虎航、世紀風電等均榜上有名。此外,有89檔公司的6月份營收呈現月增、年增的雙增股態,其中永虹先進、格斯科技、台灣虎航、星宇航空等公司年增率超過1倍,帶動市場成長。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以《世紀離岸風電設備》為主角的世紀風電,6月份營收也創下了新高,顯示出該公司在離岸風電領域的發展潛力。而富基電通、兆聯實業等公司也表現亮眼,分別位列營收前十大的名單中。
總結來說,台灣興櫃市場在6月份的成長表現值得肯定,不僅創下歷史新高紀錄,還有許多公司表現突出,展現出市場的活力與潛力。
今年興櫃公司6月營收前十大為遠壽、燁聯(9957)、星宇航空、 和淞(6826)、達發(6526)、台灣虎航、世紀風電(2072)、日盛 台駿(6958)、富基電通(6707)、兆聯實業(6944)等。
其中遠壽6月營收達76億元、月增41.1%,星宇航空6月營收達21. 29億元、月增24.63%,台灣虎航6月營收10.9億元、月增23.68%等 貢獻頗大。
今年6月興櫃公司營收創新高家數有23檔,分別是星宇航空、台灣 虎航、世紀風電、聚恆(4582)、中信造船(2644)、云光(3633) 、輝創(6722)、阜爾運通(6914)、潤德(6881)、家碩(6953) 、程曦資訊(6898)、聯友金屬(7610)、天力離岸(6793)、友霖 (4166)、品元-新(6963)、溫士頓(6817)、漢田生技(1294) 、利百景(7578)、台新藥(6838)、浩宇生醫(6872)、晶瑞光( 6787)、華上生醫(7427)、益鈞環科*-新(6912)等。
興櫃公司6月營收呈現月增、年增的雙增股有89檔,且年增1倍以上 的排序分別是永虹先進、格斯科技*、台灣虎航、星宇航空、樂揚、 向榮生技、世紀風電、天力離岸、聚恆、威睿、漢田生技、和暢科技 、芯測、達運光電、怡和國際、開陽投控、展逸、醫影、宏碁遊戲、 晶鑽生醫等。
【台灣新聞】需求回溫、庫存調整進入尾聲,興櫃第二季見曙光!星宇航空、台灣虎航營收雙創新猷,世紀風電、富世達力抗逆風,為下半年景氣復甦鋪路。
雖然台灣進出口貿易數據還是低迷,但隨著年中到來,許多產業逐漸露出復甦的跡象。6月份的營收數據全部公布後,興櫃市場中近90家公司的月營收都實現了年月雙增的好成績。
在營收排名中,星宇航空、台灣虎航、世紀風電、富基電通、聚恆、中信造船、云光、富世達、攸泰科技、開陽投控等公司名列前茅。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因應疫後旅遊潮帶動的航空股外,受政策支持的再生能源和軍工國防也佔有一席之地,業績和題材兩面「雙利多」,前景看旺。
解封後,客運需求大爆發,上市、興櫃「航空四雄」的營收大躍進,6月份的營收更是創下歷史新高。星宇航空和台灣虎航分別實現了21.3億元和10.91億元的超狂成績,月營收首次突破20億元和10億元的大關。
星宇航空6月的客運營收達18.82億元,月增長30%,年增長2491%。除了日本航線外,美國洛杉磯航線的載客量也超過預期。高票價時代來臨,即便是主打平價的台灣虎航,東京、大阪線的票價也飆升至1.4萬元起跳,業績得到大幅提升。
另一方面,為了應對2050年的淨零排放目標,政策全力支持綠能題材股,世紀風電受惠於承接工程案件,6月份的營收達到10.45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去年,該公司奪下了海龍21座台灣最大水下基礎訂單,預計2025年完成交付。
此外,陸資手機品牌廠3月推出新款折疊機,奇鋐旗下的軸承廠富世達6月的營收為4.84億元,月增長2.71%,年增長18.78%。在消費性電子需求逆風的情況下,富世達逆勢創下15個月高,本土投顧認為,折疊式智慧手機市場還處於持續成長的階段,多家品牌廠商搶進,有望帶動台灣軸承業者的商機。
儘管台灣進出口貿易數據仍低迷,惟隨時序進入年中,個別產業近 月來也陸續出現復甦跡象,6月營收全數公布完畢,整體興櫃市場近 90家公司月營收繳出年月雙增成績。
依照營收高低排序,共有星宇航空、台灣虎航、世紀風電、富基電 通、聚恆、中信造船、云光、富世達、攸泰科技、開陽投控等入列; 值得留意的是,除受惠疫後報復性旅遊潮帶動的航空股外,政策加持 的再生能源、軍工國防也占有一席之地,業績面、題材面「雙利多」 點火、前景看旺。
解封後客運需求大爆發,上市、興櫃「航空四雄」營收大躍進,6 月營收更是齊攀歷史新高,星宇航空、台灣虎航分別衝出21.3億元、 10.91億元「超狂成績」,月營收首度突破20億元及10億元大關,聯 手寫下重要里程碑。
星宇航空6月客運營收18.82億元,月增30%、年增2491%,除最受 歡迎的日本航線外,美國洛杉磯航線載客也優於預期;而高票價時代 來臨,即便是主打平價的虎航,東京、大阪線票價都飆高至1.4萬元 起跳,業績吞大補丸,1日甫恢復的澳門線暑期整體訂位已達7成、日 本線更上看9成。
另外,為因應2050淨零排放,政策全力扶植的綠能題材股業績也火 燙,世紀風電受惠承接工程案件依進度認列收入帶動,推升6月營收 至10.45億元,也寫下歷史新高,去年奪下海龍21座台灣最大水下基 礎訂單,預定2025年完成交付。
而陸資手機品牌廠3月推出新款折疊機,奇鋐旗下軸承廠富世達6月 營收4.84億元,月增2.71%、年增18.78%,不甩消費性電子需求逆 風,逆勢創下15個月高,本土投顧指出,折疊式智慧手機屬持續成長 的處女地,多家品牌廠商搶進,有望帶動台灣軸承業者商機浮現。
台灣離岸風電開發進入新階段,風電國產化也迎來新挑戰。隨著全球減碳趨勢加劇,離岸風電成為各國重點發展目標。然而,台灣風電產業面臨著重大挑戰,包括缺乏大型重工業企業投入、政策不穩定等因素。以下將從多個角度分析台灣離岸風電產業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
首先,台灣政府與企業界對離岸風電產業的投入程度不同。政府方面,雖然在第二階段離岸風電開發中提供每度5元以上的躉購費率,但對於國產化政策的支持力度仍有待加強。企業方面,由於對市場前景的擔憂,大型重工業企業對離岸風電的投入並不積極。
其次,台灣離岸風電產業缺乏前百大大型重工業一級供應商(Tier1)的投入。這對於產業的發展帶來了一定影響,使得國產化進程受到阻礙。雖然允能風場曾經力邀台朔重工製造單樁商品,但由於台朔重工接單保守,並未大手筆投資新產線,從而使得觀望氣氛濃厚。
此外,台灣政府對於風電國產化的支持存在顧忌。為了避免違反WTO規範,政府不敢過度獎勵風電國產化廠商,這使得產業發展受到一定影響。相比之下,歐美及亞洲市場都在加大力道獎勵風電產業,從而為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面對這些挑戰,台灣政府應該加速擬訂短、中、長程扶植離岸風電產業的行動方案。同時,政府要拿出扶植半導體及石化鋼鐵等基礎重工業的決心,將離岸風電產業做強做大。如此,台灣離岸風電產業才能在國際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並真正消弭地緣政治的風險。
總之,離岸風電產業是台灣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在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台灣離岸風電產業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台灣風電產業迎來新挑戰,國產化水下基礎製造取得重大進展,但面臨多項困難。世紀風電董事長賴文祥表示,該公司每月可生產4座水下基礎,並計畫向海外市場拓展。不過,由於成本高企,業界呼籲政府提供更多補助和優惠政策,以提升國際競爭力。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認為,台灣在離岸風電水下基礎領域已領先日韓三年以上,應該繼續加強產業鏈國產化。翁朝棟還提到,政府應整合跨部會,轉型興達港為商港,解決運輸困境。此外,世紀風電策略長林明弘表示,該公司正積極評估在亞洲設立生產據點,並計畫擴大產能以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