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紀離岸風電設備公司新聞
興櫃9月營收規模前十大公司排名為:遠壽、燁聯、星宇航空、達 發、富基電通、和淞、日盛台駿、世紀風電、兆聯實業、巧新等。
星宇航空11日公布9月營收17.44億元,雖月減15.46%、年增達51 5.04%,為9月歷史新高,第三季營收為60.74 億元,創單季新高紀 錄;累計前9個月營收159.56億元,年增1,044.93%,再創同期新高 。整體來看,星宇締造「營收3個歷史新高」。
聯發科旗下大金雞、興櫃股王達發,將在10月19日掛牌上市,9月 營收16.40億,月增39.83%、年增10.45%;累計前9月營收103.89億 元、年減33.82%。法人預期,達發後續營運隨著新案放量季增,下 半年優於上半年,庫存到第三季回到正常水位。
世紀風電9月營收7.76億,月增5.35%、年增182.71%,呈現年月 雙增,前9月累計營收達48.88億元、年增95.34%。
【台灣新聞】興櫃8月營收榜單揭曉,遠壽、燁聯、星宇航空領軍,達發科技表現亮眼!
興櫃市場8月的營收榜單於昨日(11日)正式公布,其中遠壽(5859)以單月營收73.13億元壓倒群雄,穩坐第一名寶座。而燁聯(9957)也交出年月雙增的亮眼成績,守住第二名位置。不過,最受矚目的還是星宇航空(2646),因為暑假旺季的帶動,年增率竟然超過了660%,實在是超級吸睛!
除了這三家明星公司外,台積電的設備供應商和淞、聯發科的小金雞達發也不甘示弱,成功躍進前五強之列,整體表現相當亮麗。整體來看,興櫃8月的營收前十強依序為:遠壽、燁聯、星宇航空、和淞、達發、富基電通、日盛台駿、兆聯實業、世紀風電、振大環球。
在這些公司中,燁聯、和淞、富基電通三家公司更是繳出了年月雙增的亮麗成績。特別是和淞,因為台積電8月的營收創下七個月來的新高,其設備供應商和淞的營收也跟著水漲船高,月增99.22%、年增47.35%,實在是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而聯發科旗下的達發科技,去年以每股650元躍居興櫃股王,今年8月營收13.97%,年減22.26%,雖然今年營運遇到一些逆風,但市場預估第一季是營運谷底,接下來每季的營運都將逐季成長,加上第四季新品導入,後續營運有機會再向上,下半年表現可期。
星宇航空自去年9月登錄興櫃以來,股價從登錄價12元一路攀升到24.85元附近,成交量也一直名列前茅。今年8月營收20.63億元,月減8.95%,年增660.79%,創下歷史8月新高。這主要得益于日本旅遊市場需求強勁,航線旅客人數及載客率持續創高,以及輸往美洲的電商貨量暢旺,運價上揚等多重利多因素,讓星宇航空的營收表現續強。
此外,台積電設備供應商和淞、聯發科小金雞達發也不遑多讓,擠 進前五強之列,表現亮麗。統計興櫃8月營收前十強依序為:遠壽、 燁聯、星宇航空、和淞、達發、富基電通、日盛台駿、兆聯實業、世 紀風電、振大環球。
在上述個股中,僅燁聯、和淞、富基電通三檔繳出年月雙增的亮麗 成績。其中,受惠台積電8月營收繳出七個月以來的新高,其設備供 應商和淞營收表現也沾光,報出月增99.22%、年增47.35%的佳音。
而聯發科旗下子公司、興櫃股王達發科技,專注於藍牙、衛星、固 網寬頻、乙太網路等四大領域,去年以每股650元,躍居興櫃股王, 而今年8月營收13.97%、年減22.26%,預計將於10月底前轉上市, 後續表現可期。
雖然達發今年營運雖遇逆風,惟市場預估,第一季是營運谷底,往 後每季的營運都將季季成長,加上迎接第四季新品導入,後續營運有 機會再向上,下半年表現將比上半年好。
星宇航空去年9月登入興櫃,這一年來,股價從登錄價12元,一路 攀升到24.85元附近,成交量一路以來也名列前茅,今年8月營收20. 63億元,月減8.95%,年增660.79%,創歷史8月新高,主要受到日 本旅遊市場需求強勁,航線旅客人數及載客率持續創高,加上輸往美 洲的電商貨量暢旺,推升運價上揚等利多下,8月營收表現續強。
台灣興櫃市場6月營收創新高!遠壽、星宇航空、台灣虎航帶動成長
【台北訊】台灣興櫃市場在6月份交出亮麗成績單,整體營收達460億元,月增達13.78%,年增6.5%,連續兩個月維持在400億元以上,寫下歷史新高紀錄。不過,若觀察上半年累計營收,則為2,380億元,年減3.4%,顯示出市場在上半年仍有小幅衰退。
在6月份的興櫃公司營收前十大中,遠壽以76億元的營收表現突出,月增達41.1%,星宇航空以21.29億元的營收月增24.63%,台灣虎航則以10.9億元的營收月增23.68%,這三家公司對於整體興櫃市場的成長貢獻顯著。
值得注意的是,6月份創下營收新高的家數有23檔,其中星宇航空、台灣虎航、世紀風電等均榜上有名。此外,有89檔公司的6月份營收呈現月增、年增的雙增股態,其中永虹先進、格斯科技、台灣虎航、星宇航空等公司年增率超過1倍,帶動市場成長。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以《世紀離岸風電設備》為主角的世紀風電,6月份營收也創下了新高,顯示出該公司在離岸風電領域的發展潛力。而富基電通、兆聯實業等公司也表現亮眼,分別位列營收前十大的名單中。
總結來說,台灣興櫃市場在6月份的成長表現值得肯定,不僅創下歷史新高紀錄,還有許多公司表現突出,展現出市場的活力與潛力。
今年興櫃公司6月營收前十大為遠壽、燁聯(9957)、星宇航空、 和淞(6826)、達發(6526)、台灣虎航、世紀風電(2072)、日盛 台駿(6958)、富基電通(6707)、兆聯實業(6944)等。
其中遠壽6月營收達76億元、月增41.1%,星宇航空6月營收達21. 29億元、月增24.63%,台灣虎航6月營收10.9億元、月增23.68%等 貢獻頗大。
今年6月興櫃公司營收創新高家數有23檔,分別是星宇航空、台灣 虎航、世紀風電、聚恆(4582)、中信造船(2644)、云光(3633) 、輝創(6722)、阜爾運通(6914)、潤德(6881)、家碩(6953) 、程曦資訊(6898)、聯友金屬(7610)、天力離岸(6793)、友霖 (4166)、品元-新(6963)、溫士頓(6817)、漢田生技(1294) 、利百景(7578)、台新藥(6838)、浩宇生醫(6872)、晶瑞光( 6787)、華上生醫(7427)、益鈞環科*-新(6912)等。
興櫃公司6月營收呈現月增、年增的雙增股有89檔,且年增1倍以上 的排序分別是永虹先進、格斯科技*、台灣虎航、星宇航空、樂揚、 向榮生技、世紀風電、天力離岸、聚恆、威睿、漢田生技、和暢科技 、芯測、達運光電、怡和國際、開陽投控、展逸、醫影、宏碁遊戲、 晶鑽生醫等。
【台灣新聞】需求回溫、庫存調整進入尾聲,興櫃第二季見曙光!星宇航空、台灣虎航營收雙創新猷,世紀風電、富世達力抗逆風,為下半年景氣復甦鋪路。
雖然台灣進出口貿易數據還是低迷,但隨著年中到來,許多產業逐漸露出復甦的跡象。6月份的營收數據全部公布後,興櫃市場中近90家公司的月營收都實現了年月雙增的好成績。
在營收排名中,星宇航空、台灣虎航、世紀風電、富基電通、聚恆、中信造船、云光、富世達、攸泰科技、開陽投控等公司名列前茅。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因應疫後旅遊潮帶動的航空股外,受政策支持的再生能源和軍工國防也佔有一席之地,業績和題材兩面「雙利多」,前景看旺。
解封後,客運需求大爆發,上市、興櫃「航空四雄」的營收大躍進,6月份的營收更是創下歷史新高。星宇航空和台灣虎航分別實現了21.3億元和10.91億元的超狂成績,月營收首次突破20億元和10億元的大關。
星宇航空6月的客運營收達18.82億元,月增長30%,年增長2491%。除了日本航線外,美國洛杉磯航線的載客量也超過預期。高票價時代來臨,即便是主打平價的台灣虎航,東京、大阪線的票價也飆升至1.4萬元起跳,業績得到大幅提升。
另一方面,為了應對2050年的淨零排放目標,政策全力支持綠能題材股,世紀風電受惠於承接工程案件,6月份的營收達到10.45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去年,該公司奪下了海龍21座台灣最大水下基礎訂單,預計2025年完成交付。
此外,陸資手機品牌廠3月推出新款折疊機,奇鋐旗下的軸承廠富世達6月的營收為4.84億元,月增長2.71%,年增長18.78%。在消費性電子需求逆風的情況下,富世達逆勢創下15個月高,本土投顧認為,折疊式智慧手機市場還處於持續成長的階段,多家品牌廠商搶進,有望帶動台灣軸承業者的商機。
儘管台灣進出口貿易數據仍低迷,惟隨時序進入年中,個別產業近 月來也陸續出現復甦跡象,6月營收全數公布完畢,整體興櫃市場近 90家公司月營收繳出年月雙增成績。
依照營收高低排序,共有星宇航空、台灣虎航、世紀風電、富基電 通、聚恆、中信造船、云光、富世達、攸泰科技、開陽投控等入列; 值得留意的是,除受惠疫後報復性旅遊潮帶動的航空股外,政策加持 的再生能源、軍工國防也占有一席之地,業績面、題材面「雙利多」 點火、前景看旺。
解封後客運需求大爆發,上市、興櫃「航空四雄」營收大躍進,6 月營收更是齊攀歷史新高,星宇航空、台灣虎航分別衝出21.3億元、 10.91億元「超狂成績」,月營收首度突破20億元及10億元大關,聯 手寫下重要里程碑。
星宇航空6月客運營收18.82億元,月增30%、年增2491%,除最受 歡迎的日本航線外,美國洛杉磯航線載客也優於預期;而高票價時代 來臨,即便是主打平價的虎航,東京、大阪線票價都飆高至1.4萬元 起跳,業績吞大補丸,1日甫恢復的澳門線暑期整體訂位已達7成、日 本線更上看9成。
另外,為因應2050淨零排放,政策全力扶植的綠能題材股業績也火 燙,世紀風電受惠承接工程案件依進度認列收入帶動,推升6月營收 至10.45億元,也寫下歷史新高,去年奪下海龍21座台灣最大水下基 礎訂單,預定2025年完成交付。
而陸資手機品牌廠3月推出新款折疊機,奇鋐旗下軸承廠富世達6月 營收4.84億元,月增2.71%、年增18.78%,不甩消費性電子需求逆 風,逆勢創下15個月高,本土投顧指出,折疊式智慧手機屬持續成長 的處女地,多家品牌廠商搶進,有望帶動台灣軸承業者商機浮現。
台灣離岸風電開發進入新階段,風電國產化也迎來新挑戰。隨著全球減碳趨勢加劇,離岸風電成為各國重點發展目標。然而,台灣風電產業面臨著重大挑戰,包括缺乏大型重工業企業投入、政策不穩定等因素。以下將從多個角度分析台灣離岸風電產業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
首先,台灣政府與企業界對離岸風電產業的投入程度不同。政府方面,雖然在第二階段離岸風電開發中提供每度5元以上的躉購費率,但對於國產化政策的支持力度仍有待加強。企業方面,由於對市場前景的擔憂,大型重工業企業對離岸風電的投入並不積極。
其次,台灣離岸風電產業缺乏前百大大型重工業一級供應商(Tier1)的投入。這對於產業的發展帶來了一定影響,使得國產化進程受到阻礙。雖然允能風場曾經力邀台朔重工製造單樁商品,但由於台朔重工接單保守,並未大手筆投資新產線,從而使得觀望氣氛濃厚。
此外,台灣政府對於風電國產化的支持存在顧忌。為了避免違反WTO規範,政府不敢過度獎勵風電國產化廠商,這使得產業發展受到一定影響。相比之下,歐美及亞洲市場都在加大力道獎勵風電產業,從而為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面對這些挑戰,台灣政府應該加速擬訂短、中、長程扶植離岸風電產業的行動方案。同時,政府要拿出扶植半導體及石化鋼鐵等基礎重工業的決心,將離岸風電產業做強做大。如此,台灣離岸風電產業才能在國際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並真正消弭地緣政治的風險。
總之,離岸風電產業是台灣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在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台灣離岸風電產業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台灣風電產業迎來新挑戰,國產化水下基礎製造取得重大進展,但面臨多項困難。世紀風電董事長賴文祥表示,該公司每月可生產4座水下基礎,並計畫向海外市場拓展。不過,由於成本高企,業界呼籲政府提供更多補助和優惠政策,以提升國際競爭力。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認為,台灣在離岸風電水下基礎領域已領先日韓三年以上,應該繼續加強產業鏈國產化。翁朝棟還提到,政府應整合跨部會,轉型興達港為商港,解決運輸困境。此外,世紀風電策略長林明弘表示,該公司正積極評估在亞洲設立生產據點,並計畫擴大產能以降低成本。
走進台北港,一支支75米高、1,300噸離岸風電水下基礎矗立在世 紀風電廠房內,陽光灑落在海港,波光粼粼映射在80公頃壯觀的水下 基礎製造園區,「得碼頭如得天下」,是世紀風電董事長賴文祥的座 右銘,其國產化水下基礎每月可達4座產能,並計畫朝海外布局;而 南部的興達海基也達每月最大產能3座,這都是風電國產化的成功案 例,已超日趕韓。
惟風電廠商深知,不能以台灣市場為滿足,要向外拓展亞太及全球 市場,但價格不具競爭力是最大罩門。為此,風電產業欠缺政府補助 及獎勵扶助的臨門一腳,業界呼籲必須優化投資環境,否則國產化政 策恐功虧一簣!
五年磨一劍,風電國產化廠商在國內練兵成果逐步顯現。擔任領頭 羊的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表示,日本新日鐵及韓國浦項鋼鐵都向他表達 ,十分羨慕台灣,離岸風電水下基礎領先日韓三年以上,台灣提早布 局風電產業鏈國產化是正確方向。
減碳蔚為全球風潮,大型風電業者透露,各國加大力道扶植風電產 業,補助幅度相當高,例如蘇格蘭現金補助資本支出的15%,波蘭企 業所得稅減免達資本支出的25∼50%,美國紐約州補助一半資本支出 ,日本以現金補助數億日圓。業者皆認為:「現在該是政府端出投資 抵減等租稅獎勵的時候了!」
賴文祥說得直白,指台商鮭魚返鄉政府找土地、給減稅,降利率, 「但在台打拚的本土廠商什麼都沒有,並不公平!」翁朝棟也認同, 政府應提供投資設備及建廠的稅負或利率優惠政策工具,因為風電產 業不應只看台灣市場,而應瞄準亞太,政府端出輔導獎勵優惠,可協 助供應鏈降低成本,提升國際競爭力。
不僅此,翁朝棟更認為,應在南北各建立一座水下基礎產業聚落, 興達海基和世紀風電南北備援相互合作是最佳模式,且行政院應整合 跨部會,讓興達港的漁港定位轉型為商港,協助港口浚深及船舶停靠 港口碼頭,解決運輸困境。
「一開始政府喊國產化找中鋼及台船做領頭羊,是因政府沒有協助 。」賴文祥說,起初大型鋼構廠沒人願意投入,「為了風電我砸下百 億投資建廠,很少人敢這麼大膽。」他無奈的說,興達海基因母公司 中鋼在南部號召,就有數十家協力廠參與製造,但北部沒有供應鏈, 世紀風電缺乏二、三級協力廠,為避免被供應鏈掐住脖子,靠自己投 資且扶植供應鏈。
南部的興達海基每月已可達最大3座產能,儘管虧損有中鋼「富爸 爸」撐著,但翁朝棟坦言,首要課題是降低成本,將中鋼「標準成本 制度」移植到興達海基。沃旭亞太區總裁曾前往興達港視察,盼14M W大型風機納興達海基為供應鏈之一,但最大包袱是27家供應鏈如何 汰弱留強。翁朝棟透露,不排除自行投資供應鏈關鍵零組件,以控管 成本及品質,且在區塊開發不會缺席,已有3家開發商正洽談水下基 礎生產合作。
在台北港南碼頭占地80公頃的世紀風電,投資愈來愈大,廠房比肩 林立十分壯觀。策略長林明弘表示,因應區塊開發3-1期,已擴建至 第五、六期,唯有擴大產能才能降低成本,另南碼頭二期還會租地1 00公頃,為浮動式風場預留空間。但,人力是一大問題,賴文祥建議 政府放寬風電產業引進外勞比例由20%提升至40%;另世紀集團已參 與桃園成功工商的辦學並更名為「世紀綠能工商」,自己培育焊接等 專業技術人才。
去年10月起世紀風電每月生產4座水下基礎,產能躍升國際水準, 林明弘說,賴文祥一年多來睡在廠區「以廠為家」,親自緊盯進度加 速決策。「投入100多億,每月利息含折舊攤提狂燒2億多元,會玩假 的嗎?」賴文祥說,不能光靠台灣市場,世紀風電已有國際布局計劃 ,正積極評估在亞洲設立生產據點。
此外,風機系統整合商Vestas在全球擁有三座離岸風電葉片廠,第 三座位於台中港的天力公司,但產能受限,只能製造一種機型,效率 無法最大化。而國際LM葉片廠走全球供應鏈,可供應一、二個廠牌葉 片,台灣無法複製第二個LM廠。業者計算,台灣生產葉片成本比國際 市場高50%。
在台中港建新廠作為亞太供應鏈樞紐的永冠集團,也有能力供應歐 美市場,它是西門子歌美颯和Vestas重要風機鑄件供應商,也是業者 公認有能力進軍國際的國產化廠商。另上緯新能源供應葉片材料也有 競爭力,其餘風機供應鏈雖技術能力到位,但價格競爭力獨缺政府補 助的臨門一腳。
除了中鋼、台船外,台灣風電產業迄今缺乏前百大大型重工業一級 供應商(Tier1)投入,即使允能風場曾力邀台朔重工製造單樁商品 ,但台朔重工接單保守,並未大手筆投資新產線,可見大型企業投入 風電觀望氣氛濃厚。這是因為企業界認為風電市場是浮動的、跟著政 策走,說不定哪天會因為政黨輪替,「人走政息」而熄火或喊卡。
但就外商觀察,台灣政府顧忌WTO規範,不敢獎勵風電國產化廠商 ,更怕被批評「圖利特定廠商」,但歐美及亞洲市場,卻是反其道而 行,都在加大力道獎勵風電產業。
正因為在俄烏大戰、地緣政治風險及歐盟碳邊境關稅上路等考量下 ,離岸風電成為歐美及亞洲各國企圖極大化的無碳產業。
政府在第二階段的離岸風電開發,仰賴每度5元以上的躉購費率提 供國產化練兵,但三階之後沒有任何協助,風電業者開玩笑說:「只 能靠台積電的金主爸爸了」。
儘管外商覺得國產化政策有如芒刺在背,希望自6成再放寬,但經 過五年淬鍊及國產化廠商大筆資金投入,水下基礎及部分風機供應鏈 ,都頗具成功潛力。但政府不能只交給世紀風電及興達海基建構水下 基礎國產化技術能量而已,或只想倚靠開發商得標的市場,這些充其 量只是小規模的國內市場練兵,無法到國際競技場上較勁。
風電產業是新興產業,更是資本密集的基礎重工業,也是重要的自 主能源產業,歐美日韓都祭出重金優惠,就是把離岸風電視為未來電 力主力產業。藍綠陣營除針對核能存廢每日噴政治口水外,更不能忽 視國際對風電綠潮發出的重要訊息,離岸風電已不再是外界似是而非 的「金錢遊戲」產業。
政府應加速擬訂短、中、長程扶植離岸風電產業的行動方案,拿出 扶植半導體及石化鋼鐵等基礎重工業的決心,才能把風電產業做強做 大,不但能打亞洲盃、國際盃,也才能真正消弭地緣政治的風險。
時序進入第二季,興櫃3月營收全數公布,隨著工作天數回升,帶動公司業績表現回溫。在興櫃營收前十強中,超過半數的企業繳出年月雙增的成績。雖然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首季營收不如預期,但其設備供應商和淞(6826)的營收表現卻逆勢走強,單月營收創下歷史新高,單季營收也超越2022年前五月的水平。 3月的興櫃公司營收表現終於迎來春風,營收前十強依次為遠壽、燁聯、和淞、星宇航空、達發、富基電通、台灣虎航、巧新、世紀風電、富世達。其中,和淞、星宇航空、富基電通、台灣虎航、巧新、世紀風電等六檔企業繳出年月雙增的佳績,特別是和淞的單月營收創下歷史新高,其他企業也刷新了同期的紀錄。 台積電3月的營收意外「破底」,使得第一季營收下降18.7%,並未達到市場預期。然而,在半導體產業仍處於庫存調整期的背景下,不少半導體設備供應商的營收卻逆風高飛,例如旺矽、帆宣、辛耘、弘塑等企業均繳出年月雙增的佳績。 興櫃半導體設備廠和淞作為「台積鏈」成員,受惠於廠務系統工程收入的增加,3月營收衝上17.27億元,月增52.45%,年增96.92%,創下單月歷史新高;第一季營收41.63億元,超越2022年前五月的水平。和淞也成為台積電赴美設廠的首波隨行半導體設備廠,2022年4月增資美國子公司Propersys Corporation,占母公司業主權益比例29.91%。 全球第二大鍛造輪圈廠巧新在豪華汽車品牌客戶對客製化輪圈的提貨量明顯提升下,3月營收重返6億元以上,達到6.77億元,月增20.39%,年增8.53%,創下同期次高;累計首季營收達17.9億元,年增0.06%,與2022年同期表現近乎持平。展望2023年,法人預期高端豪華汽車市場將呈現穩健銷售成長,巧新將受惠於歐、日系品牌車廠超跑及豪華車款的需求強勁,訂單能見度高,全年營運有望穩健成長。
甩開1、2月工作天數較少之陰霾,興櫃公司3月營收表現終於喜迎 春燕,營收前十強依序為遠壽、燁聯、和淞、星宇航空、達發、富基 電通、台灣虎航、巧新、世紀風電、富世達。
在上述個股中,就有和淞、星宇航空、富基電通、台灣虎航、巧新 、世紀風電,共計六檔繳出年月雙增,其中,和淞單月營收締造歷史 新高外,星宇航空、富基電通、台灣虎航、世紀風電也刷新同期高紀 錄。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3月營收意外「破底」,拖累第一季營收5,08 6.33億元,季減18.7%,同樣罕見未達財測目標值,市場一片譁然、 股價也直直落。不過,儘管半導體產業仍處於庫存調整期,不少半導 體設備供應商營收仍逆風高飛,上市櫃公司旺矽、帆宣、辛耘、弘塑 等均繳出年月雙增佳績。
而興櫃半導體設備廠和淞也是「台積鏈」成員,受惠廠務系統工程 收入增加,3月營收衝上17.27億元,月增52.45%、年增96.92%,創 單月歷史高;第一季營收41.63億元更已超越2022年前五月水準。
台積電赴美設廠,和淞也成為首波隨其前進美國的半導體設備廠, 大啖台積電建廠商機,2022年4月甫增資美國子公司Propersys Corp oration,占母公司業主權益比例29.91%。
此外,全球第二大鍛造輪圈廠巧新則在豪華汽車品牌客戶對客製化 輪圈提貨量明顯提升下,3月營收睽違近一年半再度重返6億元之上、 達6.77億元,月增20.39%、年增8.53%,創下同期次高;累計首季 營收達17.9億元,年增0.06%,與2022年同期表現近乎持平。
展望2023年,法人也認為,高端豪華汽車可望展現穩健銷售成長態 勢,巧新受惠歐、日系品牌車廠超跑及豪華車款需求強勁,目前訂單 能見度高,全年營運有望穩健成長。
台股探底後絕地大反攻,興櫃市場也重燃多頭氣焰,登錄興櫃僅一 周的保健股漢田生技(1294)蜜月行情甜,單周狂飆逾九成,9月營 收績優股也不遑多讓,鏵友益(6877)、澤米(6742)、坦德科技( 6867)周漲逾一成。
興櫃多頭反撲力道強,扣除未成交個股,單周近六成個股走揚,漲 幅逾一成個股也高達13檔,漢田生技單周化身「小飆股」飛漲90.1% ;精拓科、新應材、兔將、鏵友益、有量、澤米、歐付寶、坦德科技 、世紀風電周漲幅則介於11%∼19%。
興櫃生力軍技壓群雄,漢田生技蜜月行情超旺,9月30日以每股27 元登錄興櫃,當日漲幅就達53.81%,本周再接再厲,6、7日最高價 同步衝上85.3元新高。漢田生技為台灣液劑、果凍、晶凍類保健食品 代工大廠,開發的超微奈米珍珠粉製程、食品級龜鹿濃縮粉已上市銷 售數年。
績優股也撐起一片天,台股9月營收陸續公布中,目前興櫃已有逾 50檔公布營收繳出年月雙增佳績,部分個股股價展現「有基之彈」, 鏵友益、澤米、坦德科技、創益單周勁揚逾一成。
自動光學檢測廠鏵友益受惠出貨增加,9月營收衝上6,262.2萬元, 創歷史次高;光學元件鍍膜廠澤米則搭上元宇宙列車,在元宇宙相關 、車載產品銷量攀升下,9月營收達1.25億元,月增19.36%、年增1 .48倍,創歷史次高。
車用光學射出件廠坦德科技為鴻家軍成員,去年也曾在鴻華先進M IH電動車平台發表中展示極細長先進頭燈技術,受惠依排程出貨10吋 以上導光板增量,9月營收5,162.8萬元創歷史新高。
而連假後,興櫃市場也有新兵加入,國內四大造船廠包括台船、龍 德造船、東哥遊艇及中信造船,唯一尚未進軍資本市場的中信造船, 也將於11日登錄興櫃、每股認購價58元。
因應中共武力威脅,我國明年度國防預算將大增716億元,加上政 府力推國艦國造,中信造船自2019年也承接海巡署81艘巡航艦艇建造 業務,合計金額達215億元,明年手中訂單已達125億元,目前已掌握 五年訂單,營運前景看好。
10月以來,台股在3日創下波段新低後開始跌深反彈,根據CMoney統計截至昨(6)日,今年來抗跌的生技股依然是興櫃領漲族群之一;電子股表現也不遑多讓,在漲逾一成的個股中拿下半數席次。
本周表現最出色的是漢田生技,股價持續上演蜜月行情,本周飆漲83.4%,漢田生技2007年成立,為飲品、晶凍、果凍保健食品代工大廠,自9月30日登錄興櫃交易,興櫃登錄價為27元,昨日收上84.7元。近年積極布局國際專利原料及積極開拓ODM市場,目前在手訂單仍持續增加,整體營收及獲利成長動能可期。
文化創意兔將周漲幅22.5%,位居第二;半導體設備的鏵友益周漲幅有19%,9月營收雙成長,帶動股價震盪後開起反彈;光電股的新應材也上漲16.1%,股價重返季線。
另外,本周漲幅超過一成者還有生技股欣耀上漲13.3%、電池概念股有量上漲13.22%、生技股利得上漲13.2%、半導體族群精拓科上漲13.04%、光電的澤米上漲11.01%、風電族群的世紀風電上漲10.9%、光電坦德科技上漲10.7%、生技股創益上漲10.1%。
反之,光電業的創王、數位轉型整合服務龍頭的程曦資訊本周臉綠,前者周跌27.1%,股價持續破底,創近一年新低,成為本周跌幅最重的興櫃股;後者周跌幅也有17.8%,失守百元關卡。另外,甫於9月30日登錄興櫃的星宇航空,除了首日是上漲外,其餘均呈現下跌,本周跌幅為9.2%。
法人分析指出,受惠美股反彈帶動,尤其高科技股反彈力道最強勁,費城半導體指數連三漲並且領先站回月線,因而本波台股跌深反彈行情主要由大型電子股帶動,隨著連續假期到來,台股出現量縮,或將進行震盪整理。
展望假期後的台股,看好台股反彈力道得以延續,但下周大事包含台積電、大立光法說會登場、美國重量級企業財報公布以及CPI數據將出爐,盤面會以類股輪漲方式延續反彈步調,興櫃市場交易也同步看好。
CIP台灣董事總經理許乃文表示,東元電機、華城電機、士林電機 、世紀風電、Vestas等公司,都是從第二階段潛力場址一起走過來的 夥伴,CIP已完成相關供應鏈的合作意向書簽訂,並獲得國內外30家 銀行團的支持,同時也有14家國內保險及產險簽訂合作意向書,顯示 各界對離岸風電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在區塊開發行政契約草案當中,明定未來工程延宕 時,逐月扣除履約保證金外,還被要求20%電力必須以躉購費率賣給 台電,這有別於遴選場址會有先扣履約保證金、後以躉購費率計算等 方式,讓開發商如期風場完工。
許乃文認為,區塊開發過程相當艱辛,所有計畫都有高昂建廠成本 ,但現行公布行政契約草案仍不具融資可行性、綠電轉供複雜與購電 風險等,政府需要更明確的說明,讓開發商及需要採購綠電的企業務 實以對。
許乃文說,從離岸風電第二階段遴選風場開始,CIP以彰芳西島與 中能離岸風場900MW的經濟規模,為了落實國產化,直接下單與間接 合作超過上百家本土企業,成功催生台灣北、中、南超過16座新建與 改建廠房與周邊風電產業價值鏈,光是風機國產化落實就在台中港設 立多個廠房,租地總面積超過80公頃。
面對正在進行的區塊開發選商,許乃文認為,區塊開發供應鏈都是 從潛力場址以來就一起打拼,近日累積將近30家本土與外國銀行已簽 署融資意向書,加上14家本土保險業者也已簽署保險意向書,顯見本 土產業鏈、金融與保險業,都與CIP從市場面力挺台灣能源轉型目標 。
CIP區塊開發計畫執行長Claire Lohan說,CIP在第二階段開發潛力 場址中,從水下基礎、陸上變電站、風機零組件到海事工程,協助本 土供應鏈培養專業基礎,面對第三階段區塊開發,希望供應鏈在品質 、價格及交貨期上能更快速到位,以協助CIP確保第三階段各個風場 計畫得以如期如質完成建設,以利準時供電給向CIP採購綠電的企業 。
世紀鋼今年風電、鋼構事業兩得意,泛綠能題材崛起,離岸風電族群受矚目,繼沃旭、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等簽訂合約後,世紀鋼上個月再拿下海龍離岸風電計畫,世紀鋼及子公司世紀風電共計取得21座三腳套管式水下基礎構件訂單。
法人預估,將貢獻營收約55億元,且未來三至四年訂單無虞。
上緯投控的風電裝機主力中國大陸每年第4季是裝機高峰,因此以往上緯出貨下半年較旺,然而去年起當地疫情致出貨速度減緩,若是未來疫情和緩後有機會在第2季營收顯現效應;惟上海封城是大陸防疫政策指標,還須緊密觀察情況。
投資人可買進價內外15%以內、距離到期日90天以上的權證。世紀鋼相關權證包括世紀鋼元大1A購03(065397)、世紀鋼群益19購01(067188);上緯投控相關權證有上緯控元大1C購01(069975)、上緯控群益19購01(069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