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亞生物科技(上)公司新聞
興櫃新藥公司健亞生技(4130)昨(14)日宣布,與大陸第二大藥廠石藥集團旗下中奇製藥簽署合作意向書,共同在大陸市場開發治療新陳代謝異常新成份新藥。健亞總經理陳正表示,目前正研擬合作細節,半年內將正式簽署新藥授權開發合約。
健亞昨日興櫃參考價為17.7元,上漲0.24元;該公司今年前三季稅後純益約3,900萬元,每股稅後純益為0.47元,已創下歷史新高。健亞表示,公司將在11月13日正式掛牌上櫃,承銷價暫訂15元。
陳正表示,該新陳代謝新藥為健亞所有,未來將授權石藥集團,雙方將以合作開發方式,共同搶攻大陸市場。此外,目前健亞也正積極尋求大陸以外的合作夥伴,布局該藥物在全球的市場。
陳正指出,此次合作案不同於單純的新藥授權,健亞將會在臨床試驗方面,給予技術指導;換言之,由健亞提供新藥與技術,而石藥提供設備與各項市場推廣協助等合作。
陳正表示,目前先找大陸企業合作,著眼於大陸未來五年內,將成為全球第二大藥品市場,公司目前以大陸、歐美雙軌布局的策略前進,而歐美部分也在積極洽商中。
健亞昨日興櫃參考價為17.7元,上漲0.24元;該公司今年前三季稅後純益約3,900萬元,每股稅後純益為0.47元,已創下歷史新高。健亞表示,公司將在11月13日正式掛牌上櫃,承銷價暫訂15元。
陳正表示,該新陳代謝新藥為健亞所有,未來將授權石藥集團,雙方將以合作開發方式,共同搶攻大陸市場。此外,目前健亞也正積極尋求大陸以外的合作夥伴,布局該藥物在全球的市場。
陳正指出,此次合作案不同於單純的新藥授權,健亞將會在臨床試驗方面,給予技術指導;換言之,由健亞提供新藥與技術,而石藥提供設備與各項市場推廣協助等合作。
陳正表示,目前先找大陸企業合作,著眼於大陸未來五年內,將成為全球第二大藥品市場,公司目前以大陸、歐美雙軌布局的策略前進,而歐美部分也在積極洽商中。
生技股再添生力軍!以「特色藥廠」定位的健亞生技(4130)預計12月13日上櫃,掛牌價暫定15元,由於該公司前三季EPS已達0.47元,加上還有新劑型藥物GranPath止吐貼片、PMR(抗血栓)藥分別可望在2014、2015年上市,後續可望帶來的新藥證和授權的利多,使該股的後市行情備受矚目。
健亞總經理陳正表示,該公司是以「穩中帶有爆發力」來做營運策略布局,目前除以設計研發生產特色學名藥和為國際藥廠必治妥施貴寶(BMS)、羅氏、亞培和日本第一三共創造營收獲利外,中期則以開發新劑型新藥如GranPath止吐貼片、PMR(抗血栓)藥為主,而長期目標則是開發新藥如DBPR108(降血糖)與pCBB7(抗代謝),創造國際聯盟的優勢。
產業趨勢已明顯向上的生技產業,在各家公司都已陸續找出營運利基,並吸引海外公司來台掛牌外,年底前有包括基亞、康樂生技、健亞、雙美、宜佰康、KY其祥等4家公司掛牌上櫃。
康樂、宜佰康和KY都屬於高獲利股,以生產膠原蛋白為主的雙美,在打開兩岸市場通路後,營運已大見轉機,而基亞、健亞都是新藥公司,兩家公司目前都有營收貢獻,新藥開發亦都可望於2014年取得藥證上市,營運展望備受關注。
健亞新劑型藥品中極具爆發力的GranPath止吐貼片,市場達15億美元,目前市場僅英國有生產類似產品,不過健亞開發的GranPath,不僅價格有競爭力,且較沒副作用。陳正表示,GranPath已計劃自行開發在台灣、韓國和美國上市,明年起再授權大陸和日本等地區。
另外,抗血栓的PMR,預估到2015年,其市場商場高達180億美元,因此,該產品傾向授權國際大廠。
健亞1993年成立,目前股本8.49億,主要法人股東中,行政院國發基金持股約33%,香港華懋投資持股26%,及美國JP International Ventures公司、健喬信元和和懷特生技等。
健亞總經理陳正表示,該公司是以「穩中帶有爆發力」來做營運策略布局,目前除以設計研發生產特色學名藥和為國際藥廠必治妥施貴寶(BMS)、羅氏、亞培和日本第一三共創造營收獲利外,中期則以開發新劑型新藥如GranPath止吐貼片、PMR(抗血栓)藥為主,而長期目標則是開發新藥如DBPR108(降血糖)與pCBB7(抗代謝),創造國際聯盟的優勢。
產業趨勢已明顯向上的生技產業,在各家公司都已陸續找出營運利基,並吸引海外公司來台掛牌外,年底前有包括基亞、康樂生技、健亞、雙美、宜佰康、KY其祥等4家公司掛牌上櫃。
康樂、宜佰康和KY都屬於高獲利股,以生產膠原蛋白為主的雙美,在打開兩岸市場通路後,營運已大見轉機,而基亞、健亞都是新藥公司,兩家公司目前都有營收貢獻,新藥開發亦都可望於2014年取得藥證上市,營運展望備受關注。
健亞新劑型藥品中極具爆發力的GranPath止吐貼片,市場達15億美元,目前市場僅英國有生產類似產品,不過健亞開發的GranPath,不僅價格有競爭力,且較沒副作用。陳正表示,GranPath已計劃自行開發在台灣、韓國和美國上市,明年起再授權大陸和日本等地區。
另外,抗血栓的PMR,預估到2015年,其市場商場高達180億美元,因此,該產品傾向授權國際大廠。
健亞1993年成立,目前股本8.49億,主要法人股東中,行政院國發基金持股約33%,香港華懋投資持股26%,及美國JP International Ventures公司、健喬信元和和懷特生技等。
健亞生物科技(4130)7月下旬以科技類股向櫃買中心送件申請上櫃。健亞生技自許成為華人世界第一家以開發「Niche in class」新藥為主的特色藥廠,以生產合理價格的高品質藥物行銷國際,為企業穩健成長中保留躍升機會。
健亞生技成立於1993年,目前股本8.49億元,董事長梁榮江,總經理陳正,主要法人股東,行政院國發基金持股31.48%,華智國際持股14.12%、華懋投資持股12.62%,健喬信元醫藥生技持股5.27%,懷特生技持股3.15%。目前健亞以學名藥製造、代工為主,內銷比重97%,近年來產品已銷往越南、香港、韓國、泰國等市場。健亞2010年營收3.02億元,稅前純益約4千萬元,稅後EPS 0.43元。
健亞是全方位生技製藥公司,擁有完整的研發團隊,能夠執行從原料藥生產、製劑研發、到臨床實驗一連串的藥物開發工作。新藥開發以老年人疾病為目標,特別是癌症及新陳代謝方面的疾病為主。
近幾年健亞積極開發改善循環新劑型新藥、抗癌副作用用藥及類新藥,例如新成分新藥之pCBB7抗代謝症候群新藥、DBPR108治療糖尿病新成分新藥,創新劑型藥物之GranPath止吐貼片、PMR抗間歇性跛足用藥等已分別完成初步人體藥物動力試驗、臨床一期及進行臨床前試驗中,計劃未來自行開拓國內及亞洲市場外,將尋求授權予跨國性製藥公司,開發歐美市場,進一步落實國際化目標。
健亞前7月累計營收2.04億元,年增率24.26%。
健亞生技成立於1993年,目前股本8.49億元,董事長梁榮江,總經理陳正,主要法人股東,行政院國發基金持股31.48%,華智國際持股14.12%、華懋投資持股12.62%,健喬信元醫藥生技持股5.27%,懷特生技持股3.15%。目前健亞以學名藥製造、代工為主,內銷比重97%,近年來產品已銷往越南、香港、韓國、泰國等市場。健亞2010年營收3.02億元,稅前純益約4千萬元,稅後EPS 0.43元。
健亞是全方位生技製藥公司,擁有完整的研發團隊,能夠執行從原料藥生產、製劑研發、到臨床實驗一連串的藥物開發工作。新藥開發以老年人疾病為目標,特別是癌症及新陳代謝方面的疾病為主。
近幾年健亞積極開發改善循環新劑型新藥、抗癌副作用用藥及類新藥,例如新成分新藥之pCBB7抗代謝症候群新藥、DBPR108治療糖尿病新成分新藥,創新劑型藥物之GranPath止吐貼片、PMR抗間歇性跛足用藥等已分別完成初步人體藥物動力試驗、臨床一期及進行臨床前試驗中,計劃未來自行開拓國內及亞洲市場外,將尋求授權予跨國性製藥公司,開發歐美市場,進一步落實國際化目標。
健亞前7月累計營收2.04億元,年增率24.26%。
健亞總經理陳正與CRO(臨床研究機構)真有難解之緣! 15年前,他從美國回來創辦健亞生技時,也率先成立臨床試驗團隊,以「CRO 」服務創造利潤,不過,1999年公司經理劉致顯離開健亞,創立「國際精鼎」,2007年被Parexel高價收購,成為亞洲臨床試驗中心。
2008年健亞又正式將臨床部門分出成立「華鼎」,專攻CRO業務,在每年稅後盈餘都有1元以上水準,並且躋身國內第三大CRO公司的情況下,又被QPS相中收購。
雖然對CRO的市場商機有強烈的信心和期待,但在面對國際市場的競爭下,陳正認為,只有與國際CRO大廠QPS聯盟,開拓區域市場,才能創造股東和員工最大利益。因此,昨日的簽約,他語帶哽咽說是「嫁女兒」心情,但第一次是女兒私奔,這次是最漂亮的女兒嫁給了乘龍快婿。
陳正說,女兒是父親前世的情人,所以結婚典禮時,通常比較不喜歡父親上場說話,是因為父親開口往往是哭點,不過,這位即將於明年真正嫁女兒的父親,談起遠在美國的女兒還是不免流露父親的柔情。
對華鼎員工的努力和成就,陳正洋洋灑灑的列盡員工投入CRO領域的辛苦過程,一再的叮嚀和關懷,讓在場的來賓都感動不已!儘管是難掩不捨之情,直說是家裡奶水不足,但最好的女兒嫁入的最好的人家,陳正顯然還是覺得很欣慰。
繼2007年Parexel以每股高達85元價格收購國際精鼎(更名為百瑞精鼎)後,美商QPS昨(16)日也宣佈併購健亞生技(4130)轉投資的華鼎生技,這是QPS今年第四宗跨國CRO(臨床研究機構)整併案。
QPS董事長簡銘達表示,看好亞洲及中國市場,還會有繼續併購的計劃。
簡銘達表示,隨著台灣生醫產業逐步成熟,國際級CRO公司目前幾乎都已在台灣投資,除了市佔率最高的國際昆泰、百瑞精鼎後,華鼎的市佔率第三,在納入QPS體系後,未來應有不錯的效益。
QPS集團是由台灣子公司昌達生技收購華鼎六成股權,該項股權移轉,除現金外,健亞亦擁有交換持有QPS股權的選項,員工也拿到QP S選擇權。
成立於1995年的QPS,主要是提供藥物開發相關服務,其專長於臨床前(pre-clinical)與臨床Ⅰ期之CRO服務,總部設於美國特拉華 (Delaware)州,並在美國東西岸、美中、荷蘭及台灣均設有分公司或實驗室,該公司今年以約台幣7億元併購了荷蘭的CRO公司,而後又收購了印度的 CRO公司,最近則是買下了生技中心的毒理實驗中心和昨日公布的華鼎生技,外界推估該併購案,對於持有華鼎94%股權的 健亞,應有不錯的業外收益。
健亞總經理陳正表示,台灣在亞太臨床試驗的重要性與CRO在臨床服務的商機,逐步加溫,且屬兵家必爭的戰國時代。中長期來看,中國8500億人民幣的醫改商機,與十二五計畫的生技醫療投資,將隨著兩岸經貿的發燒效應,日益發燒,健亞與QPS的結盟合作,正是著眼於此,由於昌達生化以往專長於臨床前實驗,華鼎生技則以人體實驗為主,垂直整合後,將可發揮更大利基。
健亞(4130)昨(14)日公布,和美商QPS控股台灣子公司昌達生技公司簽協議,將把健亞子公司華鼎生技顧問公司六成股權出售給昌達生技,共同拓展大中華區臨床試驗市場。
健亞總經理陳正表示,健亞是一家藥品開發、生產及銷售公司;子公司華鼎的主要業務在協助生技、製藥公司進行後期人體臨床試驗,自去年起營收已突破1億元,每股稅後純益也有1元以上。
為了讓健亞與昌達兩公司資源更有效的整合,健亞決定出售華鼎六成股權給昌達,但健亞繼續與昌達進行藥品臨床試驗的合作。健亞董事會昨天決議,為了執行員工認股權的轉換,將以每股10元向員工發行6.5萬股,希望募資6.5億元。
QPS控股是一家前臨床試驗公司,主要業務在執行藥物動力學及藥理實驗,該公司近年來持續加碼布局台灣,透過昌達已取得生技中心毒理實驗室民營化最優申請人資格。
健亞總經理陳正表示,健亞是一家藥品開發、生產及銷售公司;子公司華鼎的主要業務在協助生技、製藥公司進行後期人體臨床試驗,自去年起營收已突破1億元,每股稅後純益也有1元以上。
為了讓健亞與昌達兩公司資源更有效的整合,健亞決定出售華鼎六成股權給昌達,但健亞繼續與昌達進行藥品臨床試驗的合作。健亞董事會昨天決議,為了執行員工認股權的轉換,將以每股10元向員工發行6.5萬股,希望募資6.5億元。
QPS控股是一家前臨床試驗公司,主要業務在執行藥物動力學及藥理實驗,該公司近年來持續加碼布局台灣,透過昌達已取得生技中心毒理實驗室民營化最優申請人資格。
健亞(4130)生技昨(6)日表示,與日商武田藥廠纏訟多年的藥品專利訟訴,日前高等法院已裁決,判決武田須賠健亞5,000萬元,這是今年東洋與美商禮來藥廠專利訴訟達成和解後,第二項本土藥廠占上風的案例。
健亞總經理陳正昨(2)日表示,該公司與日商武田製藥自民國93年起的藥品專利訴訟,先在去年獲最高法院判決結果,健亞已贏得這場訴訟,隨後健亞向武田提出求償。
陳正表示,該公司所發明的專利過期藥品Vippar,遭到原開發廠武田提起假處份訴訟,隨著武田提出4,302萬元擔保金後,台中地方法院裁定這項假處份案成立,健亞並不得針對Vippar藥品進行上市前準備。
陳正表示,這項訴訟案經過多年的訴訟後,兩藥廠在司法上的爭戰由台中延伸到新竹,訴訟並由地院一路攻防到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已在去年3月5日判決武田上訴駁回。
陳正說明,健亞在遭到武田假處份訴訟之前,Vippar所進行的臨床試驗已接近尾聲,隨即有機會申請上市許可。
健亞總經理陳正昨(2)日表示,該公司與日商武田製藥自民國93年起的藥品專利訴訟,先在去年獲最高法院判決結果,健亞已贏得這場訴訟,隨後健亞向武田提出求償。
陳正表示,該公司所發明的專利過期藥品Vippar,遭到原開發廠武田提起假處份訴訟,隨著武田提出4,302萬元擔保金後,台中地方法院裁定這項假處份案成立,健亞並不得針對Vippar藥品進行上市前準備。
陳正表示,這項訴訟案經過多年的訴訟後,兩藥廠在司法上的爭戰由台中延伸到新竹,訴訟並由地院一路攻防到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已在去年3月5日判決武田上訴駁回。
陳正說明,健亞在遭到武田假處份訴訟之前,Vippar所進行的臨床試驗已接近尾聲,隨即有機會申請上市許可。
生技股利多題材持續發酵!昨有中天(4128)釋股泉盛,可望挹注 EPS約4元;佳醫(4104)投資中國醫療公司,跨足大陸人工關節領域;健亞(4130)控告武田二審勝訴獲5千萬元賠償。元富證券經理王子剛認為,隨著生技公司的營運大見利基,多頭氣勢不止,生技股年終獎金力道可持續至明年第1季。
對生技產業著墨已達8年之久的王子剛,也將於12月9日上午9點至下午5點止,參與本報和永豐金、IEK主辦在台大集思集會中心舉行的生技產業趨勢論壇,他將精闢分析國內生技產業概況,並對各家公司的潛在爆發題材和最具投資價值的個股。
王子剛認為,生技股這波的掛牌熱潮,可望延續至明年第1季,且因掛牌的都是熱門的公司,對市場將有吸金作用,另外,今年生技公司的營運普遍成長,加上還有中國、美國、日本等醫改題材,而國內新藥在FDA的臨床也陸續傳出佳音,這都將推波生技股明年依舊持續看漲。
昨日至少有3家有利多公告,除了中天釋股泉盛生技,佳醫則是繼與國藥集團合資投入洗腎事業後,又以美金510萬元投資中國醫療公司,取得51%股權及骨科無柄髖關節事業之全球專利及經銷權。
對生技產業著墨已達8年之久的王子剛,也將於12月9日上午9點至下午5點止,參與本報和永豐金、IEK主辦在台大集思集會中心舉行的生技產業趨勢論壇,他將精闢分析國內生技產業概況,並對各家公司的潛在爆發題材和最具投資價值的個股。
王子剛認為,生技股這波的掛牌熱潮,可望延續至明年第1季,且因掛牌的都是熱門的公司,對市場將有吸金作用,另外,今年生技公司的營運普遍成長,加上還有中國、美國、日本等醫改題材,而國內新藥在FDA的臨床也陸續傳出佳音,這都將推波生技股明年依舊持續看漲。
昨日至少有3家有利多公告,除了中天釋股泉盛生技,佳醫則是繼與國藥集團合資投入洗腎事業後,又以美金510萬元投資中國醫療公司,取得51%股權及骨科無柄髖關節事業之全球專利及經銷權。
台灣生技業營運逐步找出生存利基,並陸續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繼中橡、寶齡、台灣醣聯等公司已成功授權下,最近又啟動另一波新技轉授權熱潮,最受矚目的是基亞生技重新拿回PI88第三期臨床,而太景的奈諾沙星則可望在十月中旬與國際前五大藥廠簽訂授權,另外,友華將打進中東市場,都使未來營運備受矚目。
至於國內產、官學的策盟亦十分積極,聯合骨科去年取得金屬中心鈦合金關節的技術授權,在聯骨已是生醫公司中ECFA最佳受惠股下,目前又因有鈦合金骨科器材鍛造技術的加持,董事長林延生預估,5年後聯合產能將從目前3萬件成長到12萬件以上,並搶下全球1%的市占率。
未來聯合還要與金屬中心合作,研發骨科器材的精密鑄造技術,藉此創造雙贏局面。
投入B肝和C肝檢測已逾20年的普生,則自今年營運正式虧轉盈後,又獲工研院技轉肝纖維化檢測生物標記ITRI Score,董事長林宗慶表示,ITRIScore檢測已拿到全球專利,普生將兵分三路,同步搶攻台灣、大陸和美國市場,初估ITRI Score檢測明年至少可貢獻普生1,000萬元以上營收。
另外,申請興櫃掛牌的國光生技,在合作夥伴荷蘭Crucell生技公司協助下,8月底已通過歐洲藥品管理局查廠認證,預計明年取得歐洲藥證,將申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認證。
目前國光也爭取國家衛生研究院技轉腸病毒疫苗,預計明年展開人體試驗,也是產、官、學合作的佳例。
積極搶進國際市場的生醫公司,除了醫療器材廠已出現國際大廠轉單效應,近年太醫、五鼎、精華光學和邦特營運耀眼外,製藥類股亦不落人後,東洋紫杉醇拿到歐洲第一張學名藥證後,第4季將開始出貨,明年在客戶訂單明朗下,營運十分樂觀。
至於在技轉部分,太景的奈諾沙星經過在美國、南非、中國大陸與台灣的二期臨床實驗證明,病人僅需每天口服一次,在治療社區型肺炎上,即可獲得不亞於左旋沙星的效果,還可有效治癒抗藥性高、嚴重威脅感染社區型肺炎及糖尿病足部感染病人健康的抗藥性黃金葡萄球菌。
由於奈諾沙星效果顯著,在國際大藥廠近年又掀起研發抗生素熱潮中,據了解,奈諾沙星也引起國際藥廠關注,除了太景原授權公司寶鹼可望重談歐美市場的技術授權合約外,國際藥廠亦有意拿下亞洲銷售權,推波太景的奈諾沙星第三期臨床試驗將加速進行,亦有機會讓太景營運正式虧轉盈。
多方位布建醫藥美容市場的友華生技,今年也是漂亮出擊,該公司自行研發用於治療失眠症及糖尿病的二項藥品,已與摩洛哥第二大藥廠 Cooper Pharma簽訂技術移轉授權合約,這是友華第一次技轉授權國外藥廠,未來該藥將在摩洛哥等北非國家、西非法語系國家,及沙烏地阿拉伯獨家製造、銷售,也是國內藥廠進軍國際的成功案例。
至於國內產、官學的策盟亦十分積極,聯合骨科去年取得金屬中心鈦合金關節的技術授權,在聯骨已是生醫公司中ECFA最佳受惠股下,目前又因有鈦合金骨科器材鍛造技術的加持,董事長林延生預估,5年後聯合產能將從目前3萬件成長到12萬件以上,並搶下全球1%的市占率。
未來聯合還要與金屬中心合作,研發骨科器材的精密鑄造技術,藉此創造雙贏局面。
投入B肝和C肝檢測已逾20年的普生,則自今年營運正式虧轉盈後,又獲工研院技轉肝纖維化檢測生物標記ITRI Score,董事長林宗慶表示,ITRIScore檢測已拿到全球專利,普生將兵分三路,同步搶攻台灣、大陸和美國市場,初估ITRI Score檢測明年至少可貢獻普生1,000萬元以上營收。
另外,申請興櫃掛牌的國光生技,在合作夥伴荷蘭Crucell生技公司協助下,8月底已通過歐洲藥品管理局查廠認證,預計明年取得歐洲藥證,將申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認證。
目前國光也爭取國家衛生研究院技轉腸病毒疫苗,預計明年展開人體試驗,也是產、官、學合作的佳例。
積極搶進國際市場的生醫公司,除了醫療器材廠已出現國際大廠轉單效應,近年太醫、五鼎、精華光學和邦特營運耀眼外,製藥類股亦不落人後,東洋紫杉醇拿到歐洲第一張學名藥證後,第4季將開始出貨,明年在客戶訂單明朗下,營運十分樂觀。
至於在技轉部分,太景的奈諾沙星經過在美國、南非、中國大陸與台灣的二期臨床實驗證明,病人僅需每天口服一次,在治療社區型肺炎上,即可獲得不亞於左旋沙星的效果,還可有效治癒抗藥性高、嚴重威脅感染社區型肺炎及糖尿病足部感染病人健康的抗藥性黃金葡萄球菌。
由於奈諾沙星效果顯著,在國際大藥廠近年又掀起研發抗生素熱潮中,據了解,奈諾沙星也引起國際藥廠關注,除了太景原授權公司寶鹼可望重談歐美市場的技術授權合約外,國際藥廠亦有意拿下亞洲銷售權,推波太景的奈諾沙星第三期臨床試驗將加速進行,亦有機會讓太景營運正式虧轉盈。
多方位布建醫藥美容市場的友華生技,今年也是漂亮出擊,該公司自行研發用於治療失眠症及糖尿病的二項藥品,已與摩洛哥第二大藥廠 Cooper Pharma簽訂技術移轉授權合約,這是友華第一次技轉授權國外藥廠,未來該藥將在摩洛哥等北非國家、西非法語系國家,及沙烏地阿拉伯獨家製造、銷售,也是國內藥廠進軍國際的成功案例。
健亞生技是國發基金投資第一家以「研發新藥、體貼華人健
康」為營運宗旨的生技公司。為了使公司能有更靈活的籌資管道
,加速新藥開發與上市,創造競爭力,健亞已向櫃買中心提出上
櫃申請,並已順利獲得經濟部工業局的推薦。
健亞生技總經理陳正指出,該公司之市場定位以老年人疾病
為主,特別是癌症與新陳代謝異常。目前開發中的主力產品依其
風險高低,分為:Niche-in-class新成份新藥,創新劑型新藥及特色
學名藥。為平衡新藥開發風險,該公司亦銷售自行研發製造的學
名藥,且提供高品質的生產代工與臨床試驗服務(CRO子公司華
鼎),使公司在賺錢的健康財務規劃下,進行新藥開發。
陳正對該公司與台灣生技產業未來發展非常有信心,他說,
TFDA成功運作與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的執行,顯示政府用各
種貼心的政策與作為,促進生技產業的成長茁壯。但由於台灣市
場很小,任何新產品的開發,只能以台灣為研發中心,其相關法
規必須與鄰近國家接軌,使研發成果能用台灣為跳板、中國市場
為主戰場,再進一步進入歐美主流市場,如此「贏」的策略方能
較鄰近國家有競爭力。
陳正樂見ECFA第六次江陳會將以生技醫藥為主軸,並特別討
論兩岸新藥臨床的相互認證。他更樂觀期待兩岸能以「類共同市
場」的方式,行銷具華人療效特色的新藥。
康」為營運宗旨的生技公司。為了使公司能有更靈活的籌資管道
,加速新藥開發與上市,創造競爭力,健亞已向櫃買中心提出上
櫃申請,並已順利獲得經濟部工業局的推薦。
健亞生技總經理陳正指出,該公司之市場定位以老年人疾病
為主,特別是癌症與新陳代謝異常。目前開發中的主力產品依其
風險高低,分為:Niche-in-class新成份新藥,創新劑型新藥及特色
學名藥。為平衡新藥開發風險,該公司亦銷售自行研發製造的學
名藥,且提供高品質的生產代工與臨床試驗服務(CRO子公司華
鼎),使公司在賺錢的健康財務規劃下,進行新藥開發。
陳正對該公司與台灣生技產業未來發展非常有信心,他說,
TFDA成功運作與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的執行,顯示政府用各
種貼心的政策與作為,促進生技產業的成長茁壯。但由於台灣市
場很小,任何新產品的開發,只能以台灣為研發中心,其相關法
規必須與鄰近國家接軌,使研發成果能用台灣為跳板、中國市場
為主戰場,再進一步進入歐美主流市場,如此「贏」的策略方能
較鄰近國家有競爭力。
陳正樂見ECFA第六次江陳會將以生技醫藥為主軸,並特別討
論兩岸新藥臨床的相互認證。他更樂觀期待兩岸能以「類共同市
場」的方式,行銷具華人療效特色的新藥。
生技股健亞(4130)今(2009)年累計1~11月營收符合預期,法
人預估,今年營收有機會達成目標,獲利應較去年大幅成長。該
公司目前在新藥四項研發計畫亦有良好進度,為明後兩年成長打
穩基礎。
健亞近兩年因多項新產品上市營運向上攀升。據了解,多年前健
亞在「紅斑狼瘡新藥」未能成功上市後,立即加速自主研發實力
,並與國內產學研合作。法人認為,適逢生技業的傳統旺季,加
上健亞目前手上尚有多款新藥正加速進行試驗中,其中「癌症治
療止吐貼片」和「長效型動脈阻塞新藥」已完成臨床一期的初步
試驗,而上述二項產品可望在明年進入臨床二期。另外,「抗糖
尿病新藥」和「抗新陳代謝失調新藥」也計劃在兩年內進入人體
臨床試驗(IND),後續應有強勁成長力道。
健亞總經理陳正表示,健亞主要營收來自特色學名藥、藥品代工
、及臨床(CRO)三大業務;今年上市的新產品-降脂妥(Atorin)
,其原廠藥為97年健保第三大給付產品,健亞以專利原料擺脫原
廠專利限制成功上市,品質深獲好評,並逐步進入各大醫院,未
來兩年將創造不錯營收獲利。另外,健亞與世育共同合作開發的
升好膽固醇(HDL)與降三酸甘油酯(TG)新藥-Niddad已完成新藥審
查,預計明年上半年可進入台灣市場;Niddad在市場上被視為殺
手級暢銷藥,國際上類似產品去年銷售高達七億美金,預估
Niddad在台灣市場潛力逾億。
此外,公司預計「癌症治療止吐貼片」和「長效型動脈阻塞新藥
」二項產品可望在明年進入臨床二期,至於「抗糖尿病新藥」和
「抗新陳代謝失調新藥」也計劃在未來兩年進人體臨床試驗(
IND),將可大幅提升公司價值,並對營運產生貢獻。
配合穩健的經營模式及深具爆發力的研發產品線,健亞目前委由
元富證券輔導,進行上市櫃申請相關工作。
人預估,今年營收有機會達成目標,獲利應較去年大幅成長。該
公司目前在新藥四項研發計畫亦有良好進度,為明後兩年成長打
穩基礎。
健亞近兩年因多項新產品上市營運向上攀升。據了解,多年前健
亞在「紅斑狼瘡新藥」未能成功上市後,立即加速自主研發實力
,並與國內產學研合作。法人認為,適逢生技業的傳統旺季,加
上健亞目前手上尚有多款新藥正加速進行試驗中,其中「癌症治
療止吐貼片」和「長效型動脈阻塞新藥」已完成臨床一期的初步
試驗,而上述二項產品可望在明年進入臨床二期。另外,「抗糖
尿病新藥」和「抗新陳代謝失調新藥」也計劃在兩年內進入人體
臨床試驗(IND),後續應有強勁成長力道。
健亞總經理陳正表示,健亞主要營收來自特色學名藥、藥品代工
、及臨床(CRO)三大業務;今年上市的新產品-降脂妥(Atorin)
,其原廠藥為97年健保第三大給付產品,健亞以專利原料擺脫原
廠專利限制成功上市,品質深獲好評,並逐步進入各大醫院,未
來兩年將創造不錯營收獲利。另外,健亞與世育共同合作開發的
升好膽固醇(HDL)與降三酸甘油酯(TG)新藥-Niddad已完成新藥審
查,預計明年上半年可進入台灣市場;Niddad在市場上被視為殺
手級暢銷藥,國際上類似產品去年銷售高達七億美金,預估
Niddad在台灣市場潛力逾億。
此外,公司預計「癌症治療止吐貼片」和「長效型動脈阻塞新藥
」二項產品可望在明年進入臨床二期,至於「抗糖尿病新藥」和
「抗新陳代謝失調新藥」也計劃在未來兩年進人體臨床試驗(
IND),將可大幅提升公司價值,並對營運產生貢獻。
配合穩健的經營模式及深具爆發力的研發產品線,健亞目前委由
元富證券輔導,進行上市櫃申請相關工作。
興櫃公司健亞生技(4130)拚明年底上櫃,目前健亞獲利來自在
學名藥、藥品代工及臨床試驗,今年營收上看3.5億元,獲利預估
可比去年成長三成。明年則可望有兩種區域新藥在台上市,公司
營運邁入收穫期。
健亞是國內最早投入新藥開發的生技業者,專攻小分子特色藥開
發,著重在癌症與新陳代謝相關的學名藥生產與新藥開發。
公司營收倚賴學名藥、藥品代工,及臨床試驗三個營業項目帶入
獲利,再將資金投入新藥開發,健亞生技總經理陳正說,「健亞
的經營模式就是用短期產生增加現金收入,再轉投入需長期投資
的新藥研發」。
健亞明年在新藥發展上,將有機會邁入收成期。陳正說,針對新
陳代謝的兩種區域新藥LNC與PIO將有機會在明年陸續上市,這兩
種藥品在台灣的市場估計市場規模超過3億元。
同時,由健亞領軍的生醫業聯盟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共同研發「新
穎抗糖尿病候選藥物DPP IV抑制劑」新藥,已經取得美、日、歐
洲等國家的專利權,預計兩年內可進入人體臨床試驗。
這項新藥研發計劃預計投入的研發金費為1.75億元,由科發基金
負擔85%的費用,約1.3億元;剩下的15%,約4,500萬元,由健亞
、中化、南光、永信、台灣東洋、信東等六家藥廠共同分擔。
陳正說,國內藥廠規模小,投入開發新藥的成本過高,因此在產
業聯盟機制下,六家業者每年僅需負擔約250萬元研發經費,與開
發學名藥的費用相當,若未來可預期上市,獲利將比學名藥更大
。
在自行開發新藥部分,健亞也有長足的進展。目前正進行三項研
發方案,其中癌症化療的止吐貼片已完成臨床一期,數據顯示比
日前市面上同類型產品效果佳,今年也可望進入人體臨床試驗。
另外,長效型動脈阻塞新藥,也會在今年進行人體臨床試驗。
健亞今年上半年營收為1.64億元,若加上旗下子公司華鼎生技營
業額,總營收已超過2億元,上半年也有8,000萬獲利進帳,法人
推估健亞今年每股獲利有機會達1.5元。
學名藥、藥品代工及臨床試驗,今年營收上看3.5億元,獲利預估
可比去年成長三成。明年則可望有兩種區域新藥在台上市,公司
營運邁入收穫期。
健亞是國內最早投入新藥開發的生技業者,專攻小分子特色藥開
發,著重在癌症與新陳代謝相關的學名藥生產與新藥開發。
公司營收倚賴學名藥、藥品代工,及臨床試驗三個營業項目帶入
獲利,再將資金投入新藥開發,健亞生技總經理陳正說,「健亞
的經營模式就是用短期產生增加現金收入,再轉投入需長期投資
的新藥研發」。
健亞明年在新藥發展上,將有機會邁入收成期。陳正說,針對新
陳代謝的兩種區域新藥LNC與PIO將有機會在明年陸續上市,這兩
種藥品在台灣的市場估計市場規模超過3億元。
同時,由健亞領軍的生醫業聯盟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共同研發「新
穎抗糖尿病候選藥物DPP IV抑制劑」新藥,已經取得美、日、歐
洲等國家的專利權,預計兩年內可進入人體臨床試驗。
這項新藥研發計劃預計投入的研發金費為1.75億元,由科發基金
負擔85%的費用,約1.3億元;剩下的15%,約4,500萬元,由健亞
、中化、南光、永信、台灣東洋、信東等六家藥廠共同分擔。
陳正說,國內藥廠規模小,投入開發新藥的成本過高,因此在產
業聯盟機制下,六家業者每年僅需負擔約250萬元研發經費,與開
發學名藥的費用相當,若未來可預期上市,獲利將比學名藥更大
。
在自行開發新藥部分,健亞也有長足的進展。目前正進行三項研
發方案,其中癌症化療的止吐貼片已完成臨床一期,數據顯示比
日前市面上同類型產品效果佳,今年也可望進入人體臨床試驗。
另外,長效型動脈阻塞新藥,也會在今年進行人體臨床試驗。
健亞今年上半年營收為1.64億元,若加上旗下子公司華鼎生技營
業額,總營收已超過2億元,上半年也有8,000萬獲利進帳,法人
推估健亞今年每股獲利有機會達1.5元。
健亞生技(4130)與日商武田製藥長達五年的藥品假處分訴訟,
最高法院判決健亞贏得勝訴,健亞準備向武田提出賠償請求。
健亞公司發明的專利過期藥品Vippar,在民國93年7月遭到原開發
廠武田提起假處分訴訟,隨著武田提出4,302萬元擔保金後,台中
地方法院裁定這項假處分案成立,健亞不得針對Vippar藥品進行上
市前準備。
健亞總經理陳正表示,這項訴訟案經過近五年訴訟,司法爭戰由
台中延伸到新竹,並由地院一路攻防到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已在
今年3月5日判決武田上訴駁回。
陳正說明,健亞在遭到武田假處分訴訟之前,Vippar所進行的臨床
試驗已接近尾聲,隨即有機會申請上市許可;在國際上,不少原
開發廠為了拖延競爭對手藥品上市時間,經常會以假處分訴訟做
為戰術。健亞將繼續向法院提出對武田的賠償官司,彌補過去損
失。
最高法院判決健亞贏得勝訴,健亞準備向武田提出賠償請求。
健亞公司發明的專利過期藥品Vippar,在民國93年7月遭到原開發
廠武田提起假處分訴訟,隨著武田提出4,302萬元擔保金後,台中
地方法院裁定這項假處分案成立,健亞不得針對Vippar藥品進行上
市前準備。
健亞總經理陳正表示,這項訴訟案經過近五年訴訟,司法爭戰由
台中延伸到新竹,並由地院一路攻防到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已在
今年3月5日判決武田上訴駁回。
陳正說明,健亞在遭到武田假處分訴訟之前,Vippar所進行的臨床
試驗已接近尾聲,隨即有機會申請上市許可;在國際上,不少原
開發廠為了拖延競爭對手藥品上市時間,經常會以假處分訴訟做
為戰術。健亞將繼續向法院提出對武田的賠償官司,彌補過去損
失。
興櫃公司健亞生技(4130)總經理陳正昨(19)日表示,該公司
在學名藥、藥品代工,及臨床試驗三大項目發展有成,營運已苦
盡甘來,今年業績可望較去年成長一成至4億元,獲利則有機會成
長三成以上。
健亞生技成立至今已邁入第14年,是台灣決定發展生技產業時,
第一家響應政府,由海外專家返台創業的新藥研發公司;健亞發
展之初,新藥研發成果並不順利,三項研發的新藥後來都未能成
功上市,公司反而累積虧損了3.5億元。
陳正表示,健亞從民國91年起調整經營策略,雖仍以新藥研發為
本業,但也積極發展學名藥、藥品代工,及委託臨床(CRO)三
大業務,去(97)年營收3.5億元,較前年成長一成,獲利更較前
年成長1.5倍。
健亞去年營業表現甚佳,今年有繼續成長機會,在新藥研發方面
,健亞目前正進行三項研發方案,其中癌症化療的止吐貼片,及
長效型動脈阻塞新藥,都會在今年進行人體臨床試驗,與國衛院
及其他業者合作的糖尿病新藥,也會在兩年內進行人體臨床試驗
。
健亞的三大業務,以CRO的業績9,000萬元規模最大,年成長率高
達八成,該公司日前已將CRO事業切割獨立,成立華鼎生技公司
,並積極跨入大陸市場,鎖定台商及國際藥廠為客戶,由於健亞
與CRO客戶合約多半以三至五年為期,因此CRO業務每年為健亞
提供穩定獲利成長,市場推估今年每股獲利可達1.5元。
此外,健亞的學名藥,其中一項降膽固醇用藥已在去年11月取得
藥證,國內市場估計有近16億元規模,陳正強調,該公司自己研
發並取得這項藥物的晶形專利,而非模仿原開發廠輝瑞(Pfizer )
的既有專利,因此有信心三年內突破原廠的競爭,爭取年營業額
1億元的規模。
至於健亞來自代工的訂單,今年也將明顯成長。
在學名藥、藥品代工,及臨床試驗三大項目發展有成,營運已苦
盡甘來,今年業績可望較去年成長一成至4億元,獲利則有機會成
長三成以上。
健亞生技成立至今已邁入第14年,是台灣決定發展生技產業時,
第一家響應政府,由海外專家返台創業的新藥研發公司;健亞發
展之初,新藥研發成果並不順利,三項研發的新藥後來都未能成
功上市,公司反而累積虧損了3.5億元。
陳正表示,健亞從民國91年起調整經營策略,雖仍以新藥研發為
本業,但也積極發展學名藥、藥品代工,及委託臨床(CRO)三
大業務,去(97)年營收3.5億元,較前年成長一成,獲利更較前
年成長1.5倍。
健亞去年營業表現甚佳,今年有繼續成長機會,在新藥研發方面
,健亞目前正進行三項研發方案,其中癌症化療的止吐貼片,及
長效型動脈阻塞新藥,都會在今年進行人體臨床試驗,與國衛院
及其他業者合作的糖尿病新藥,也會在兩年內進行人體臨床試驗
。
健亞的三大業務,以CRO的業績9,000萬元規模最大,年成長率高
達八成,該公司日前已將CRO事業切割獨立,成立華鼎生技公司
,並積極跨入大陸市場,鎖定台商及國際藥廠為客戶,由於健亞
與CRO客戶合約多半以三至五年為期,因此CRO業務每年為健亞
提供穩定獲利成長,市場推估今年每股獲利可達1.5元。
此外,健亞的學名藥,其中一項降膽固醇用藥已在去年11月取得
藥證,國內市場估計有近16億元規模,陳正強調,該公司自己研
發並取得這項藥物的晶形專利,而非模仿原開發廠輝瑞(Pfizer )
的既有專利,因此有信心三年內突破原廠的競爭,爭取年營業額
1億元的規模。
至於健亞來自代工的訂單,今年也將明顯成長。
全球商業軟體大廠SAP思愛普公司日前宣布,研發新藥業者健亞
生物科技公司,採用SAP的ERP方案,改善製造、運籌及財務管
理流程,提升整體競爭力,進軍大中華、歐美市場。
1993年創立的健亞生物科技,已整合新藥開發、生產製造、劑型
改良、臨床實驗、法規驗證、市場開發等能力。目前已開發抗癌
、抗尿失禁等新藥品。未來三年目標是藉由新藥研發、藥品製造
及新成立的Qualitix CRO臨床服務,走向國際市場。
健亞由於舊的ERP與硬體主機老舊,無法滿足各管理流程作業的
需求,必須升級既有的系統環境,以符合cGMP的規範。
健亞將藉由SAP的ERP方案,快速取得即時、彈性的財務資訊,
並從多元角度分析比較財務、成本與利潤結構,以瞭解可改善的
環節。而且上線後,可與國外事業夥伴擁有相同的「溝通語言」
,加速溝通與協調,提升國際合作效率,進軍大中華及歐美市場
。
生物科技公司,採用SAP的ERP方案,改善製造、運籌及財務管
理流程,提升整體競爭力,進軍大中華、歐美市場。
1993年創立的健亞生物科技,已整合新藥開發、生產製造、劑型
改良、臨床實驗、法規驗證、市場開發等能力。目前已開發抗癌
、抗尿失禁等新藥品。未來三年目標是藉由新藥研發、藥品製造
及新成立的Qualitix CRO臨床服務,走向國際市場。
健亞由於舊的ERP與硬體主機老舊,無法滿足各管理流程作業的
需求,必須升級既有的系統環境,以符合cGMP的規範。
健亞將藉由SAP的ERP方案,快速取得即時、彈性的財務資訊,
並從多元角度分析比較財務、成本與利潤結構,以瞭解可改善的
環節。而且上線後,可與國外事業夥伴擁有相同的「溝通語言」
,加速溝通與協調,提升國際合作效率,進軍大中華及歐美市場
。
國內第一家研發型新藥公司-健亞生物科技,日前決定採用
SAP思愛普ERP解決方案,改善其製造、運籌及財務管理流
程,以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並加強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電
腦確效認證的能力,與國際接軌,開拓全球市場。
健亞生物科技公司總經理陳正表示,健亞目前已開發抗癌新藥欣
沛方、抗尿失禁新藥優合等藥品,在國資藥廠排名第九,績效斐
然。該公司未來3年期藉由新藥研發、完整的藥品製造能力及新
成立的Qualitix CRO臨床服務,踏出台灣市場,走
向國際,因此需要SAP ERP的協助。
電腦確效認證,是規範製藥業使用電腦相關系統處理各種製藥事
務的重要規定,經確效認證,更能確保產品的製造品質。
SAP ERP解決方案除了在功能上符合現代藥品電腦確效的
要求外,同時協助健亞快速取得即時、彈性的財務資訊,並從多
角度分析、比較財務、成本與利潤,以了解可改善的地方。尤其
與國外事業夥伴合作時具備相同的「語言」,加速相互間的溝通
與協調,有助於健亞增加新的國際合作夥伴。
SAP台灣區總經理邱丕豹指出,新世代的SAP ERP解決
方案將能提升健亞的成本、庫存管控能力,加速符合電腦確效規
範,達成其快速開拓大中華市場,進軍日本、歐美,完成品牌國
際化的終極目標。
SAP思愛普ERP解決方案,改善其製造、運籌及財務管理流
程,以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並加強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電
腦確效認證的能力,與國際接軌,開拓全球市場。
健亞生物科技公司總經理陳正表示,健亞目前已開發抗癌新藥欣
沛方、抗尿失禁新藥優合等藥品,在國資藥廠排名第九,績效斐
然。該公司未來3年期藉由新藥研發、完整的藥品製造能力及新
成立的Qualitix CRO臨床服務,踏出台灣市場,走
向國際,因此需要SAP ERP的協助。
電腦確效認證,是規範製藥業使用電腦相關系統處理各種製藥事
務的重要規定,經確效認證,更能確保產品的製造品質。
SAP ERP解決方案除了在功能上符合現代藥品電腦確效的
要求外,同時協助健亞快速取得即時、彈性的財務資訊,並從多
角度分析、比較財務、成本與利潤,以了解可改善的地方。尤其
與國外事業夥伴合作時具備相同的「語言」,加速相互間的溝通
與協調,有助於健亞增加新的國際合作夥伴。
SAP台灣區總經理邱丕豹指出,新世代的SAP ERP解決
方案將能提升健亞的成本、庫存管控能力,加速符合電腦確效規
範,達成其快速開拓大中華市場,進軍日本、歐美,完成品牌國
際化的終極目標。
生技產業界再傳合併案!首家上櫃生技通路公司弘如洋(3266),十
七日宣布將與健亞生技(4130)合併,正式跨足新藥研發領域,換股
比例為健亞一.七股換弘如洋一股,弘如洋為存續公司,弘如洋董事
長徐煥清指出,台灣小藥廠林立,競爭力漸失,透過合併,整合資源
,可厚植實力與國際大廠競爭。
原本是生技族群高獲利的弘如洋,去年因健保給付價格下降,獲利
出現大幅衰退,稅後盈餘五千三百萬元,較前年的八千三百萬元,衰
退逾三五%,EPS二.四四元;而今年第一季稅後盈餘更降至七百萬
元,比去年同期的一千五百萬元,衰退逾五成,EPS僅○.三三元,
嚴重落後預估目標。
弘如洋和健亞合併後的弘如洋股本將成為七億二千萬元,合併基準
日預訂為九十五年十二月三十日。
七日宣布將與健亞生技(4130)合併,正式跨足新藥研發領域,換股
比例為健亞一.七股換弘如洋一股,弘如洋為存續公司,弘如洋董事
長徐煥清指出,台灣小藥廠林立,競爭力漸失,透過合併,整合資源
,可厚植實力與國際大廠競爭。
原本是生技族群高獲利的弘如洋,去年因健保給付價格下降,獲利
出現大幅衰退,稅後盈餘五千三百萬元,較前年的八千三百萬元,衰
退逾三五%,EPS二.四四元;而今年第一季稅後盈餘更降至七百萬
元,比去年同期的一千五百萬元,衰退逾五成,EPS僅○.三三元,
嚴重落後預估目標。
弘如洋和健亞合併後的弘如洋股本將成為七億二千萬元,合併基準
日預訂為九十五年十二月三十日。
健亞生技宣布將與上櫃公司弘如洋生技公司合併,且健亞將成為被消
滅公司。健亞曾是政府重點輔導的生技廠商,最後選擇和他人合併,
從成立走向併入他人企業,其發展也是國內生醫產業的縮影。
健亞是由一群旅美台灣人生技專家所發起,成立於1993年,將美
國公司的新藥研發計畫帶到台灣,借重台灣較廉價生產及研發成本,
一方面也能讓台灣公司獲得亞洲市場權。當時由行政院開發基金帶頭
,結合台灣人壽保險、香港華茂集團等,響應政府獎勵發展生技產業
而成立的公司。
不過,健亞成立多年以來,原先新藥研發計畫受挫,健亞董事長陳正
雖積極尋找新的研發標的,另一方面也逐步研發老藥新劑型,甚至也
積極開發學名藥,最後考量到行銷能力有限,於是決定和弘如洋合併。
健亞的路線演變,對國內生醫產業具有指標性意義,也就是美國生醫
產業發展模式,不見得能全數照搬到台灣進行,也必須結合台灣的市
場特性,尤其是資本市場是否有利研發型生技公司的生存?都是其他
有志投入研發的生技創業者必須考慮的要件。
滅公司。健亞曾是政府重點輔導的生技廠商,最後選擇和他人合併,
從成立走向併入他人企業,其發展也是國內生醫產業的縮影。
健亞是由一群旅美台灣人生技專家所發起,成立於1993年,將美
國公司的新藥研發計畫帶到台灣,借重台灣較廉價生產及研發成本,
一方面也能讓台灣公司獲得亞洲市場權。當時由行政院開發基金帶頭
,結合台灣人壽保險、香港華茂集團等,響應政府獎勵發展生技產業
而成立的公司。
不過,健亞成立多年以來,原先新藥研發計畫受挫,健亞董事長陳正
雖積極尋找新的研發標的,另一方面也逐步研發老藥新劑型,甚至也
積極開發學名藥,最後考量到行銷能力有限,於是決定和弘如洋合併。
健亞的路線演變,對國內生醫產業具有指標性意義,也就是美國生醫
產業發展模式,不見得能全數照搬到台灣進行,也必須結合台灣的市
場特性,尤其是資本市場是否有利研發型生技公司的生存?都是其他
有志投入研發的生技創業者必須考慮的要件。
國內艾默、晶宇、喬聯及健亞等四家生醫公司,昨(22)日與美國
四家生醫公司簽署技術合作意向書,未來將以台灣為生產及亞洲市場
行銷基地。
這項跨國合作,是加拿大最大創投公司MDS Capital與經
濟部生物技術與醫藥工業發展推動小組合力促成。
四家北美生技公司分別是:從事快速增生細胞的Chromos公司
、研發檢驗試劑的加拿大Adnavance公司、偵側心音Ino
vise Medical公司,以及研發C型肝炎所需干擾素、精
神科用藥的美商iMEDD公司。
其中合作進展最快的是喬聯生技與Inovise Medical
公司的心音檢測器。喬聯已成為I-novise的代工夥伴,目前
正開發第二代心音檢測測器,未來將共同進軍大中華區市場。
艾默生醫將和Chromos集資1億元在台成立新公司,發展B型
肝炎的細胞療法;晶宇和Adnavance將成為代工合作夥伴,
最近並積極與國內半導體公司合作;iMEDD已發展出皮下植入型
精神科用藥,將透過健亞進行進一步的產品開發。
生醫推動小組主任陳啟祥指出,台灣與北美生技聯盟的促成,主要是
透過MDS Capital與行政院開發基金合作成立的中加生物
科技發展基金運作,目前已協助多家北美生技公司與台灣生技產業建
立合作夥伴關係。
MDS是全世界最大的醫療服務集團之一,旗下MDS Capi-
tal創投在2001年為台灣量身訂做一個資本額12億元的「中
加生物科技發展基金」,以開發基金為首,吸引中鋼、中碳、台肥、
東元電機、東聯化學等公司的投資,MDS Capital已承諾
五年內,成功技轉10家生物科技公司到台灣。
除了四家和台灣廠商合作的美加生醫公司外,另外發展電子DNA晶
片的美國上市Nanogen公司,以及加拿大農業生技Agris
oma公司,也專程來台尋求技術開發及生產合作夥伴。
四家生醫公司簽署技術合作意向書,未來將以台灣為生產及亞洲市場
行銷基地。
這項跨國合作,是加拿大最大創投公司MDS Capital與經
濟部生物技術與醫藥工業發展推動小組合力促成。
四家北美生技公司分別是:從事快速增生細胞的Chromos公司
、研發檢驗試劑的加拿大Adnavance公司、偵側心音Ino
vise Medical公司,以及研發C型肝炎所需干擾素、精
神科用藥的美商iMEDD公司。
其中合作進展最快的是喬聯生技與Inovise Medical
公司的心音檢測器。喬聯已成為I-novise的代工夥伴,目前
正開發第二代心音檢測測器,未來將共同進軍大中華區市場。
艾默生醫將和Chromos集資1億元在台成立新公司,發展B型
肝炎的細胞療法;晶宇和Adnavance將成為代工合作夥伴,
最近並積極與國內半導體公司合作;iMEDD已發展出皮下植入型
精神科用藥,將透過健亞進行進一步的產品開發。
生醫推動小組主任陳啟祥指出,台灣與北美生技聯盟的促成,主要是
透過MDS Capital與行政院開發基金合作成立的中加生物
科技發展基金運作,目前已協助多家北美生技公司與台灣生技產業建
立合作夥伴關係。
MDS是全世界最大的醫療服務集團之一,旗下MDS Capi-
tal創投在2001年為台灣量身訂做一個資本額12億元的「中
加生物科技發展基金」,以開發基金為首,吸引中鋼、中碳、台肥、
東元電機、東聯化學等公司的投資,MDS Capital已承諾
五年內,成功技轉10家生物科技公司到台灣。
除了四家和台灣廠商合作的美加生醫公司外,另外發展電子DNA晶
片的美國上市Nanogen公司,以及加拿大農業生技Agris
oma公司,也專程來台尋求技術開發及生產合作夥伴。
本土與外商藥廠市場奪戰,今年進入新階段。日本前三大藥廠武田製
藥已對國內三家學名藥廠提出「假處分」,訴訟至今仍在進行。本土
製藥界擔心,此例一開,將鼓舞其他外商原廠透過策略性的法律手段
,使我國學名藥廠在臨床期間就面臨侵權的指控,並讓我國所有學名
藥品上市時間全面延後,市場損失可到上百億元。
在武田製藥的攻勢下,受到「假處分」的廠商包括健亞生技、培力藥
廠及正和藥廠三家,據台灣區製藥公會透露,還有至少三家以上不願
意曝光的本土藥廠,也同樣面臨外商藥廠技術性阻撓,致學名藥上市
時程受到波及。
製藥公會指出,立法院今年元月已通過藥事法修正條文,准許外商原
廠擁有五年「資料專屬權」保護,但為了平衡本土學名藥廠的利益,
衛生署也同時規範,本土廠商研發新劑型、新適應症及新給藥途徑等
藥物,也可受到五年資料專屬保護,但是此項條文卻引起外商藥廠不
滿。
為了爭取進一步延伸資料專屬權保護不到的權益,幾家國外原廠今年
以來採取較積極法律動作,如針對廠商出版藥品仿單時,向法院提出
侵犯著作權的指控;另外一項較具爭議的動作,就是針對尚在進行臨
床試驗的學名藥廠,向法院提出「假處分」。
據受到「假處分」波及的廠商之一,培利藥廠表示,武田所生產的口
服抗糖藥病製劑「皮利酮」,其專利將在今年六月到期,武田去年向
台中地方法院提出「假處分」申請,並付出總計四千八百萬元保證金
。
其中對培利和正和兩藥廠的「假處分」申請,已在地方法院侑高等法
院被駁回,武田仍繼續在最高法院申請「假處分」;但是健亞卻在初
審及二審後輸了「假處分」,如果健亞無法提出四千三百萬元的反擔
保費,武田又遲不進入專利訴訟階段,那麼健亞對皮利酮的試驗及生
產將無限期受到延遲,據估計,皮利酮學名藥將因此延誤兩年上市,
後續的市場損失約在兩億元左右。
製藥公會表示,如果武田對本土學名藥廠「假處分」在國內司法界形
成判例,將鼓舞其他外商原廠,對本公司進入臨床階段的學名藥,一
律採取類似的法律手段,預料將使國內學名藥上市時間全面受到波及
,所受到的市場損失至少有上百億元之譜。
藥已對國內三家學名藥廠提出「假處分」,訴訟至今仍在進行。本土
製藥界擔心,此例一開,將鼓舞其他外商原廠透過策略性的法律手段
,使我國學名藥廠在臨床期間就面臨侵權的指控,並讓我國所有學名
藥品上市時間全面延後,市場損失可到上百億元。
在武田製藥的攻勢下,受到「假處分」的廠商包括健亞生技、培力藥
廠及正和藥廠三家,據台灣區製藥公會透露,還有至少三家以上不願
意曝光的本土藥廠,也同樣面臨外商藥廠技術性阻撓,致學名藥上市
時程受到波及。
製藥公會指出,立法院今年元月已通過藥事法修正條文,准許外商原
廠擁有五年「資料專屬權」保護,但為了平衡本土學名藥廠的利益,
衛生署也同時規範,本土廠商研發新劑型、新適應症及新給藥途徑等
藥物,也可受到五年資料專屬保護,但是此項條文卻引起外商藥廠不
滿。
為了爭取進一步延伸資料專屬權保護不到的權益,幾家國外原廠今年
以來採取較積極法律動作,如針對廠商出版藥品仿單時,向法院提出
侵犯著作權的指控;另外一項較具爭議的動作,就是針對尚在進行臨
床試驗的學名藥廠,向法院提出「假處分」。
據受到「假處分」波及的廠商之一,培利藥廠表示,武田所生產的口
服抗糖藥病製劑「皮利酮」,其專利將在今年六月到期,武田去年向
台中地方法院提出「假處分」申請,並付出總計四千八百萬元保證金
。
其中對培利和正和兩藥廠的「假處分」申請,已在地方法院侑高等法
院被駁回,武田仍繼續在最高法院申請「假處分」;但是健亞卻在初
審及二審後輸了「假處分」,如果健亞無法提出四千三百萬元的反擔
保費,武田又遲不進入專利訴訟階段,那麼健亞對皮利酮的試驗及生
產將無限期受到延遲,據估計,皮利酮學名藥將因此延誤兩年上市,
後續的市場損失約在兩億元左右。
製藥公會表示,如果武田對本土學名藥廠「假處分」在國內司法界形
成判例,將鼓舞其他外商原廠,對本公司進入臨床階段的學名藥,一
律採取類似的法律手段,預料將使國內學名藥上市時間全面受到波及
,所受到的市場損失至少有上百億元之譜。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