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大投信(公)公司新聞
**高息ETF夯!存股首選市值、科技型ETF**
近日,高息ETF熱度不減,不少投資新手詢問起手式的選擇。然而,根據近期表現以及長期的投資績效來看,市值型和科技型ETF都優於高股息ETF。 **含「積」量之王崛起** 受惠於AI需求持續提升,先進製程需求激增,台股ETF表現強勁。其中,含「積」量最高的富邦科技股價超越了元大台灣50。富邦科技自發行以來,一直持有國內最高比例的台積電權重,這也是其績效優於元大台灣50的原因之一。此外,元大台灣50前十大成分股中的金融傳產業表現平淡,也影響了其整體報酬率。 **AI熱潮助長台積電股價** 短期內,台積電在技術上的領先地位和擴產需求強勁,持續推動其股價上漲。輝達預計其新一代AI加速器產品將升級至3奈米製程,這將帶動CoWoS和SoIC等先進封裝的需求。台積電表示已開始將N5機台轉為N3產能,受惠於AI熱潮,台積電的營運可望持續上修,進而提振股價表現。 **風險承擔考量** 富邦科技聚焦科技產業,並重壓台積電,其風險報酬等級為RR5,較元大台灣50的RR4高。投資人若看好科技產業,可考慮透過科技型ETF布局。 **複利威力驚人** 元大投信指出,ETF報酬率與成分股市值成長呈正相關。台積電等權值股市值攀升,對元大台灣50的報酬率有顯著貢獻。自2003年成立至今,平均年化報酬率約10%。以這個年化報酬率計算,約七年多就能讓本金翻倍,複利效應不容小覷。觀察老牌台股ETF表現,受惠AI需求能見度持續提升帶動先進製程需求以及長期營收成長動能,「護國神山」台積電股價動能重啟漲勢,推升含「積」量之王富邦科技股價已經超越元大台灣50,兩檔昨(28)日分別收在158.75元和156.9元。
元大台灣50是國內發行最早的ETF,富邦科技晚三年後才發行,針對績效表現落差,富邦投信分析,原因除了富邦科技為國內ETF持有台積電權重最高以外, 元大台灣50前十大成分股持有的中信金、中華電等金融傳產類股近期表現相對平淡。
短期而言台積電技術仍屬業界領先,擴產需求強勁,以人工智慧(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近期消息而言,新一代AI加速器產品預期將於2025年升級至3奈米製程,CoWoS、SoIC等先進封裝需求將持續提升,台積電亦在第4季法說表示已開始將N5機台轉為N3產能,人工智慧熱潮帶動AI晶片設計及效能要求持續提升,晶圓龍頭台積電可望持續受惠,評價可望持續上修並帶動股價表現。
富邦科技指數邏輯集中科技股,同時重壓台積電讓其股價更與台積電亦步亦趨,反映科技股多頭行情,不過集中單一產業的股價波動也較大,存股抉擇還是要以自身風險承受度考量,富邦科技風險報酬等級為RR5,較元大台灣50的RR4高;若投資人看好科技族群表現,則建議可以科技型ETF伺機布局追求資本利得。
元大投信指出,ETF報酬率與成分股市值是否成長呈正相關,以台積電為首的權值股市值攀升,對元大台灣50報酬率的挹注就是實例,自2003年成立以來至2024年2月底,平均年化報酬率約10%,若單純從數學角度以此年化報酬率估算,約七年多就能為投入本金翻倍,複利效果威力顯著。
證交所表示,根據送件資料顯示,該ETF之標的指數為「臺灣指數 公司特選臺灣價值高息指數」,是以上市上櫃股票為母體,自發行市 值前300大股票中,融合多項企業基本面指標,篩選能持續為股東創 造現金流、基本面穩固、盈利能力佳和具持續增長潛力之公司,綜合 考量自由現金流量收益率、股利率及益本比擇優選取50檔股票;成份 股以股利率加權,表彰符合關鍵財務指標股票之股息導向投資組合績 效表現。
證交所表示,包含上述ETF,集中市場掛牌上市ETF將達156檔。
國內ETF商品種類日趨多元,追蹤標的涵蓋國內外各主要交易所證 券、債券以及大宗商品等,便利投資人資產配置選擇,惟各類金融商 品投資均具有風險,投資之前應該審慎評估,建議投資人投資之前應 該詳閱公開說明書。
**元大00713ETF奪晨星二連霸**
元大投信旗下的元大台灣高息低波ETF(00713)再創佳績,榮獲「2024 Morningstar晨星(台灣)最佳台灣股票基金獎」,力壓眾多主動基金,成為唯一獲獎的境內投信。00713此次二連霸凸顯其優異的投資表現。
晨星基金獎是業界備受認可的評比之一,此次頒發4個領域獎項,包括最佳台灣股票、全球股票、亞洲股票和全球和亞洲債券。過去最佳台灣股票基金獎多由台股主動基金獲得,00713連續兩年獲獎,展現其指數選股策略的實力。
截至3月22日,00713淨值達54.49元,其中資本利得高達22.17元,比去年同期增加近兩倍,顯示其在控制風險下獲取收益的能力。此外,00713的指數編製運用高股息和本益比篩選,靈活配置產業和個股,抓準投資機會並適時調整持股,有效分散風險。
面對台股屢創新高,00713調整持股方向,轉向穩健的傳產、權值股,如飲料包材、資產概念和化工轉型,展現其追求高股息低波動的特色。
元大投信目前有3檔季配息台股ETF,投資人可依需求搭配不同除息月份的ETF,打造月配息或雙周領息組合,提升現金流的靈活性。
台股權值二哥鴻海、三哥聯發科穩住陣腳 元大投信加碼買超87億
台灣股市27日權王台積電熄火,但權值二哥鴻海、三哥聯發科挺身而出,帶領高息權值股齊揚,元大臺灣價值高息ETF(00940)倒數第三天建倉,加碼買進動作明顯,投信27日共買超87.07億元,連19天買超金額累計達1,182.24億元。
自從元大投信3月20日公布募集金額為1,752億元以來,整體投信在集中市場買超僅476億元,引發萬寶投顧董事長朱成志憂慮「00940已陷入操盤危機」。
不過,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認為,基金配置會盡量規避「不破發」(跌破發行價),並合理配置資金買進。
市場人士預估,元大臺灣價值高息目前應只買進約400多億元,28日會加大買超力道,29日尾盤可能大舉掃貨,以避免00940下周一上市破發。
27日台股開高震盪上漲,多檔個股擺尾拉尾盤或收長紅棒,其中元大臺灣價值高息買盤功不可沒,包括大聯大、鴻海、臻鼎-KY、聯發科、中信金、神基、可成等高殖利率權值股都呈現擺尾拉升走勢,成為調節中的強力買盤。
朱成志表示,市場都在關注其餘40檔成分股,但令人擔憂的是,部分個股成交量不足,且權重較高,元大投信在29日前可能難以將持股部位拉高至9成。
元大臺灣價值高息已成為指標性ETF,截至27日,投信累計連19日買超近1,182億元,逼近2023年8月至10月間創下的連48日買超1,353億元歷史紀錄。
2024 Morningstar晨星(台灣)基金獎的基金獎項共頒發4個領域,分別是最佳台灣股票、最佳全球股票、最佳亞洲股票及最佳全球和亞洲債券,得獎基金代表肯定其優秀的長期投資表現。以往最佳台灣股票基金獎得主多為台股主動型基金,且不乏明星基金。00713繼2023年首次獲獎後,今年再完成最佳台灣股票基金獎二連霸,凸顯其指數選股邏輯與表現,超越眾多基金脫穎而出。
00713於2023年含息報酬率為46.3%,是2017年掛牌以來報酬最佳年度。據元大投信官網揭露淨值組成,至3月22日,00713淨值54.49元中包含「已實現及未實現資本利得」的資本平準金高達22.17元,較去年同期的7.73元大幅成長,顯示過去一年00713在控制投資組合波動風險下,所取得的資本利得成果。
00713指數編製除了篩選高股息,也會針對個股本益比進行評估,如2022年12月率先增持跌深高殖利率電子股,隨2023年上半年AI概念股飆漲,6月中旬再於相對高檔位置獲利了結,並轉入低基期高股息個股,凸顯00713所追求的高股息、低波動優勢。
面對台股大盤再創歷史新高,00713在這波台股攻上20,000點的過程,已將持股朝穩健的傳產、權值股進行調整,包括飲料包材、資產概念、化工轉型等,創造股價抗震保護效果,凸顯所追求的高股息、低波動優勢。
目前元大投信旗下3檔季配息台股ETF,0056於1、4、7及10月除息;00850於2、5、8及11月除息;00713在3、6、9及12月除息,除投資屬性有所差異外,同時買進不同月份除息的季配ETF,能搭配成月配息組合;若加上即將4月1日掛牌、每月月初領息的元大台灣價值高息(00940),更有望創造雙周領息組合,規畫現金流更為靈活。
從3月20日元大投信公布募集金額為1,752億元之後至今,整體投信 在集中市場合計買超僅476億元,引發萬寶投顧董事長朱成志擔憂「 00940已陷入操盤危機」,該ETF成份股共50檔,以公布的前十大權重 成份股來說,只有聯發科買滿,但其他9檔都離目標很遠。然而熟稔 投信基金操盤的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則表示,基金配置一定會儘量 「不破發(跌破發行價)」,會合理分配資金買進。
市場人士也推估,元大臺灣價值高息累計應只有買進400多億元, 今(28)日會加大買超力度、29日尾盤大掃貨,「元大投信一定不會 讓00940下周一掛牌上市就破發」。
台股27日開高震盪走高,不少個股也呈現擺尾拉尾盤或收長紅棒, 元大臺灣價值高息買盤居最大功臣,篩選投信連買高殖利率權值股, 股價擺尾拉長紅棒有大聯大、鴻海、臻鼎-KY、聯發科、中信金、神 基、可成等,扮演外資調節中的強力買盤。
朱成志說,市場現在都在猜另外40檔成份股是那些,準備吃元大臺 灣價值高息的豆腐,但令人擔憂的是,許多個股成交量能不足,且個 股權重又很高,元大投信29日前恐很難將持股部位拉高到九成。
元大臺灣價值高息已成市場指標,到27日止這波投信累計連19日買 超近1,182億元,蓄勢挑戰2023年8月至10月間寫下連48日買超1,353 億元史上最高金額。
台股ETF熱潮引金管會關注,嚴防資金過度集中!
近期台股ETF市場熱絡,不僅募集金額驚人,連連創下新高。然而,這股熱潮也引來金管會的高度關注,尤其是對於資金可能過度集中在特定個股的問題,金管會決定出手進行規範與監管。
證期局局長張振山25日強調,台股ETF過度集中絕非好事,他提到:「對於那些追蹤指數重複、成份股過於集中的情況,我們將進行更嚴格的把關。」張振山並表示,對於新申請的投信,將要求詳細說明投資規劃及如何調整、改善,以確保投資風險的分散。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也對此表示關注,他提出三項管理強化措施:一是確保ETF銷售過程中充分告知投資人相關資訊;二是與投信投顧公會討論,針對網紅廣告行銷訂定規範;三是與周邊單位合作,建立ETF市場面監控措施。
3月份,統一投信的00939及元大投信的00940兩檔台股高息ETF超額募集2,283億元,接下來還將有兩檔高股息ETF進行募集,另有四檔高股息或科技ETF正處於申報審核階段。金管會擔心資金過度集中在特定個股,將緊盯各投信業者的送件情況。
張振山指出,目前台股ETF交易量占大盤交易量僅1%,雖然比率低,但資金過度集中仍是一大風險。他預警,若多檔台股ETF連續募集,可能會出現兩種現象:一是ETF資金大量進入台股;二是新募集的ETF成分股過於集中,可能拉抬個股股價。
證期局將對基金公開說明書及計畫書進行檢視,若成分股過於集中,將要求投信業者說明如何分散,並調整完畢後才會同意。若新基金與已核准或正在募集的ETF追蹤指數及成分股重複性過高,也將要求投信業者進行調整。
為了避免成分股過於集中,證期局官員表示,將會積極推動境內基金與ETF的申報生效制,目前已有四檔台股ETF完成投信投顧公會的初審,並正向金管會或證交所、櫃買中心申報。
主動式基金規模破2兆 元大投信擠進千億俱樂部 全球股市今年來漲勢驚人,不僅帶動被動式投資(ETF)買氣高漲,主動式基金規模也不遑多讓,突破2兆元大關,其中元大投信更擠進規模破千億元的投信前段班。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截至2月底,扣除ETF、指數型及貨幣市場型基金規模,累計38家投信主動式操作的公募基金總規模突破2兆元,規模破千億元的投信公司共有7家,依序是安聯、復華、聯博、元大、柏瑞、野村及國泰。 投信法人表示,全球投資市場擺脫通膨緊箍咒後,股債市皆出現明顯反彈漲勢,其中與人工智慧(AI)題材相關的基金類別,受惠行情彈升,規模跟績效皆有突出表現。 其中,台股基金規模一舉突破5,000億元大關,跨國投資股票型也因為科技股飛漲,今年來規模增幅比台股基金更亮眼,成為挹注主動式基金規模的兩大動能。 投信投顧公會統計,2月股債ETF的增幅仍居各類基金冠亞軍,排名第三的就是海外股票型基金,規模增加243億元、增幅達7.88%,推升規模達4,839億元,使得投信光台股基金與海外股票型基金兩類,合計就達到約1兆元。 復華台灣科技高股息基金經理人楊聖民指出,雖然美國科技股及台股行情多來到歷史高檔,但市場法人仍看好大型科技股持續引領市場多頭,台股又是AI關鍵供應鏈角色,亦將雨露均霑,提供類股投資機會。 楊聖民表示,主動式操作基金選股布局較不受指數規則限制,比被動式的台股ETF更為靈活,相對更能在新高行情中創造超額投資報酬機會,可作為新高行情下參與市場行情機會的投資工具。 安聯投信認為,市場仍預期美國聯準會利率接近轉向,整體氛圍對風險性資產相對正向。產業面除主要雲端服務供應商資本支出展望正向外,AI軍備競賽也在持續,且以科技半導體及硬體為主,為台股的成長動能,評價面往上提升的空間可期;在AI手機與個人電腦部分仍需時間醞釀,預計從下半年到明年間,熱度可望逐漸提升。
**元大投信規模突破2兆 節奏定額布局長線契機**
近年來股債市場持續熱絡,除了被動型投資如ETF買氣強勁外,展現基金公司操盤實力的主動式基金規模也不斷突破新高,已突破2兆元大關。專家建議,投資人可採取兼顧成長、資本利得與收益的策略,並透過定期定額布局,把握長線獲利機會。 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截至今年2月底,扣除ETF、指數型及貨幣市場型基金規模,台灣38家投信公司的主動式公募基金總規模已達2兆元,而規模超過千億元的投信公司共有7家,包括元大投信在內。 元大投信表示,隨著聯準會抑制通膨的行動取得進展,政策走向降息的可能性逐漸增加。同時,經濟和就業基本面仍穩健,市場波動將提供投資人布局契機。投資策略應以多元化和注重品質為原則,並透過涵蓋收益和成長的資產配置,緩和市場波動,把握輪動行情。 復華台灣科技高股息基金經理人楊聖民指出,儘管美股科技股和台股皆處於歷史高檔,但法人仍看好大型科技股持續領漲市場。台股作為AI關鍵供應鏈的一環,也有望受惠。由於主動式基金不受指數規則限制,選股較為靈活,在高檔行情中更能創造超額報酬,可作為投資人參與市場行情的工具。 投信法人分析,自去年11月全球投資市場擺脫通膨陰霾後,股債市場均出現明顯漲勢。其中,與AI相關的基金受行情提振,規模和績效表現優異。尤其台股基金規模已突破5,000億元大關,跨國投資股票型基金也受惠於科技股上漲,成長幅度亮眼,推動主動式基金規模的整體成長。 投資策略方面,安聯投信建議以成長為導向,兼顧資本利得和收益的成長策略為首選。投資人可聚焦多元配置,尋求收益同時參與輪動行情;伺機布局優質複合債和短年期公司債,把握收益機會,平衡市場波動;以及掌握結構成長機會,例如台股、AI人工智慧和智慧城市等主題。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至2月底止,扣除ETF、指數型及貨幣市場型 基金規模,累計境內38家投信主動式操作的公募基金總規模突破2兆 元大關,其中規模破千億元的投信公司有七家,依序是安聯、復華、 聯博、元大、柏瑞、野村及國泰。
投信法人表示,全球投資市場在去年11月擺脫通膨緊箍咒後,股債 市皆出現明顯反彈漲勢,其中與AI題材相關的基金類別,受惠行情彈 升,規模跟績效皆有突出表現,尤其是台股基金,規模一舉突破5,0 00億元大關;跨國投資股票型也因為科技股一飛沖天,今年來規模增 幅比台股基金還亮眼,成為挹注主動式基金規模的兩大動能。
投信投顧公會統計示,2月股債ETF的增幅仍居各類基金冠亞軍,分 別達8.27%、9.04%,排名第三就是海外股票型基金,規模增加243 億元、增幅達7.88%,推升規模達4,839億元,使得投信光台股基金 與海外股票型基金兩類,合計就達到約1兆元。
復華台灣科技高股息基金經理人楊聖民指出,雖然美國科技股及台 股行情多來到歷史高檔,但目前市場法人仍看好大型科技股持續引領 市場多頭,台股又是AI關鍵供應鏈角色亦將雨露均霑,同時提供類股 投資機會。由於主動式操作基金選股布局較不受指數規則限制,比被 動式的台股ETF更為靈活,相對更能在新高行情中創造超額投資報酬 機會,建議可作為新高行情下參與市場行情機會的投資工具。
安聯投信認為,市場仍預期美國聯準會利率接近轉向的同時,整體 氛圍對風險性資產相對正向,產業面除主要雲端服務供應商資本支出 展望正向外,AI軍備競賽也在持續,且以科技半導體及硬體為主為台 股的成長動能,評價面往上提升的空間可期;在AI手機與個人電腦部 分仍需時間醞釀,預計從下半年到明年間,熱度可望逐漸提升。
截至今年2月底止,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扣除ETF、指數型及貨幣市場型基金規模,累計境內38家投信的主動式操作的公募基金總規模已突破2兆元大關,規模突破千億元的投信公司共有七家,依序為安聯、復華、聯博、元大、柏瑞、野村及國泰。
安聯投信表示,隨著聯準會控制通膨的任務取得進展,政策周期也向降息更近一步,與此同時,經濟和就業的基本面依舊穩健,展望後市,市場波動提供投資人布局機會,多元策略與聚焦品質是鞏固收益的關鍵,同時以收益搭成長策略等多重資產布局參與結構趨勢題材,也有助緩和市場波動並掌握輪動行情。
復華台灣科技高股息基金經理人楊聖民表示,雖然美國科技股及台股行情皆來到歷史高檔,但目前市場法人仍看好大型科技股持續引領市場多頭,台股AI關鍵供應鏈角色亦將雨露均霑。由於主動式操作基金選股布局較不受指數規則限制,比被動式的台股ETF更為靈活,相對更能在新高行情中創造超額投資報酬機會,建議可作為新高行情下參與市場行情機會的投資工具。
投信法人分析,自從全球投資市場在去年11月擺脫通膨金箍咒後,股債市皆出現明顯漲勢,其中與AI題材相關的基金類別,受惠行情彈升,規模跟績效皆有突出表現,尤其是台股基金,更一舉突破5,000億元大關;跨國投資股票型也因為科技股一飛沖天,今年來規模增幅比台股基金還亮眼,挹注主動式基金規模成長。
投資方向上,安聯投信表示,策略上首重以成長為導向、兼顧資本利得與收益的成長策略;建議投資人可聚焦三方向:
一是以多元配置鞏固收益,尋求收益的同時,藉由多重資產策略跟漲抗震,參與輪動行情;其次,考量降息不急亦不遠,可伺機布局優質複合債和短年期公司債,聚焦收益機會與平衡市場波動可能帶來的潛在影響;三是掌握結構成長機會,聚焦趨勢明確,具有結構題材的成長領域布局,如台股、AI人工智慧及智慧城市等主題。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25日亦強調,針對台股ETF熱潮,會朝三方向強 化管理,一是注意ETF銷售過程中是否充分告知投資人資訊;二是會 與投信投顧公會討論,針對網紅廣告行銷訂定規範;三是將與周邊單 位研究,建立ETF市場面監控措施。
3月兩檔台股高息ETF即統一投信的00939及元大投信00940,超額募 集2,283億元後,接下來還有兩檔高股息ETF將募集,及四檔高股息或 科技ETF正申報審核中,資金狂潮一浪接一浪,金管會擔心資金過度 集中在特定個股,因此將緊盯各投信業者送件情況。
儘管張振山表示目前台股ETF交易量,占大盤交易量僅1%,相對各 國仍算比率低者,但資金太過集中亦非好事,考量短期內若多檔台股 ETF接連募集,恐會出現兩現象,一是ETF資金短期內大量進入台股; 二是若新募集的ETF成分股過於集中,恐會拉抬個股股價,證期局將 更嚴格把關新台股ETF審查。
台股ETF多採申報生效,在投信投顧公會初審後,會送證期局審視 ,張振山表示,將會檢視基金公開說明書的內容與計畫書,若成分股 太集中,會請投信業者說明如何分散,調整完才會同意;如果新基金 跟前面幾檔剛核准或正在募集者追蹤指數及成分股重複性太高,勢必 會請投信業者調整,不希望各檔台股ETF的成分股都太過集中。
例如先前已送件或已募集的幾檔ETF成分股集中在15檔個股,新送 審基金則是另外15檔個股,就不會有太集中問題,審核就會比較快, 但如果近期新審基金,成分股都集中幾大龍頭股或相同的個股,將進 一步請投信業者說明,要求提出調整與改善計畫。
證期局官員表示,境內基金與ETF,原則上採申報生效制,目前有 四檔台股ETF已經投信投顧公會完成審查,依規定正向金管會或證交 所、櫃買中心申報。
受美聯儲利率決策與台指期結算的影響,台股在外資賣超壓力下,20日開盤一路下探,一度逼近2萬點關口。不過,在元大投信旗下的兩檔ETF——統一台灣高息動能(00939)與元大臺灣價值高息(00940)的強勁買盤支持下,市場終於穩住陣腳,終場小跌72點,收於19,784點,成交量則增至5,323億元。 近期台股雖然經歷波動,但這兩檔ETF的掛牌卻為市場帶來新鮮血液。統一台灣高息動能以531億元的規模成立,掛牌首日規模就擴增至557.41億元,吸金超過26億元,成交量達到77.5萬張,創下ETF首日掛牌最大成交量紀錄。這也讓統一台灣高息動能的轉手率約為21.8%,意味著第一天就有近五分之一的受益人進行交易。雖然股價在當日有所起伏,但收盤價並未破發,均價落在15.25元、收盤價15.03元,加上40檔成份股全部揭露,市場上又多了一個「新明牌」供投資者追尋。 另一檔ETF——元大臺灣價值高息的募集規模則達到1,752億元,預計4月1日掛牌,將成為台灣史上首檔「掛牌規模就破千億」的ETF。 在外資方面,群益期貨副總經理許績慶指出,外資在現貨市場賣超269.76億元,並配合台指期結算壓低台股,但觀察外資並未將大額空單轉倉,淨空單從10,976口下降至4,788口,空單部位大幅下降,外資後市表現值得關注。 展望未來,富邦期貨董事長蕭乾祥分析,雖然新ETF的募集熱潮為台股帶來人氣,但個別股基本面未改變,未來兩周需注意籌碼熱潮過後可能出現的利多出盡衝擊。
台股近二日盤中均下跌逾百點,終場跌幅都收斂至百點之內,全靠 上述二檔ETF買盤進場做下檔支撐,使投信最近三日買超金額過百億 元並頻創新高,20日買超158.42億元為史上第二大。而統一台灣高息 動能以規模531億成立,20日掛牌首日規模擴增至557.41億元、單日 吸金逾26億元、成交量爆77.5萬張(1張為1,000個受益權單位)。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均指出,換算統 一台灣高息動能周轉率約21.8%,換言之,掛牌第一天就「換手」的 受益人比例近整體的1/5,儘管股價開高走低,統一台灣高息動能收 盤價並未破發,均價落在15.25元、收盤價15.03元;加上40檔成份股 全部都揭露,投資市場又多了「新明牌」追尋。
元大臺灣價值高息最終募集規模為1,752億元,元大投信表示,已 在官網揭露基金淨值,預計於4月1日掛牌,成為史上首檔「掛牌規模 就破千億」的ETF。
至於外資動態,群益期貨副總經理許績慶表示,外資在現貨市場賣 超269.76億元,配合台指期結算壓低,成為盤面空方主力,與內資多 頭交戰在5日線19,828點,雖然成功將指數摜壓在5日線之下,但投信 買盤大力投入158.42億使加權指數相對有撐,且觀察外資將並未將大 額空單轉倉,淨空單從10,976口下降至4,788口,空單部位大幅下降 ,外資後市值得觀察。
展望後市,即將邁入第二季,富邦期貨董事長蕭乾祥分析,新ETF 募集熱潮雖增加台股人氣,投信買盤也帶動特定成份股走勢強勁,但 個別股基本面未改變,短線的籌碼熱潮過後,未來兩周須提防利多出 盡的可能衝擊。
元大投信近來動作頻繁,狂砸222億元,一次性敲進18檔上市櫃股票,讓市場驚呼一聲!這次元大投信將目光鎖定在00940元大台灣價值成長ETF上,自從19日以來,在集中市場和櫃買市場的投資金額已經突破324億元,創下新高紀錄。 元大投信這次出手非常犀利,先是在集中市場狂敲278.94億元,連續13日買超達706.03億元;在櫃買市場也加碼45.3億元,累計六日買超共計106.47億元。這兩個市場的合計買超金額,已經達到324.24億元,創下新的紀錄。 對於這次大規模的投資,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表示,離3月底還有八個交易日,預期這期間投信的買超金額將會超過100至200億元,成為台股穩盤的重要力量。他指出,投信這兩天的投資行為,雖然與外資的賣超對作,但台股表現依然穩定,一旦土洋資金同向加碼,台股有望再度挑戰2萬點大關。 黃文清,台新投顧副總經理,則指出,投信在2022年上半年及下半年各連買超過863.46億元及800.56億元,2023年8月至10月更是創下連48日、買超1,351.81億元的新高紀錄,預計很快將會被打破。 根據統計,19日投信鎖定的18檔大股,包括聯發科、長榮、鴻海、緯創、群光、聯電、世界、欣興、英業達、緯穎、日月光投控、中美晶、和碩、文曄、台光電、瑞昱、聯詠、鈊象等,合計買超222億元,佔總買超的68%。 目前台股高股息ETF共有17檔,截至19日規模已達1.061兆元,今年累計大增2,060億元。其中,基金規模達531億元的00939將在20日掛牌,而接近1,750億元的00940也將在4月1日上市,將使台股高股息ETF的規模飆升至1.495兆元,今年狂增4,339億元資金。 黃文清進一步分析,近期大盤可能會出現高檔震盪,但高股息殖利率股依舊會是市場的焦點。此外,他建議密切關注那些漲多、殖利率壓低的IC設計上游IP股、ASIC股等,以及散熱股的後續業績表現。
【台股快訊】美聯儲利率決策前夜,外資先縮水,台股受衝擊但投信力挺翻盤
美國聯準會(Fed)即將於近期公布利率決策,市場緊張氛圍濃厚。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外資在19日率先對台股進行縮水操作,導致台股一度遭受重擊,今年第四大賣超金額達215億元,讓加權指數一度跌逾百點。不過,在兩檔新募ETF的穩盤作用下,以及投信以史上最大買超紀錄,台股最終小跌22點,收於19,857點,守住了5日線,櫃買指數則小幅上漲1.38點,收於251.01點。
在美聯儲GTC大會行情失靈,盤後NVIDIA(辉達)股價下跌1.76%的情況下,Fed可能縮減降息次數與幅度的預測,讓台股早盤開低,一度跌破5日與10日線。幸好,內資力挺,尤其是統一、台灣高息動能(00939)和元大台灣價值高息(00940)的掛牌前買盤進場,讓投信在集中市場的買超擴大到278.94億元,創下新高,成功拉升台股,終場站回10日線並險守5日線。
盤面上,漢唐在00939與00940成份股漲停,中美晶、神基、長榮、瑞儀等股大漲逾5%。兩檔ETF前十大成分股漲率高達76%。聯發科雖然遭外資調節3,498張,但投信卻加碼2,780張,買超32.06億元,奪得台股之冠。長榮則大買21.03億元居次,緯創、群光、聯電、欣興也買逾10億元。
法人預估,ETF新募集資金未來兩周將持續進場,力道可望延續至4月初。在外資連三日調節419億元,19日大賣215.69億元,自營商也反手提款13.69億元的情況下,投信278億元的買盤功不可沒,八大公股行庫也釋放26.76億元銀彈力挺,連五日穩穩買進。投信在櫃買買超45.3億元,創下史上新高,一舉蓋過外資38億元與自營商23億元的賣壓,直接推升櫃買指數收紅。
投信法人昨日瘋狂買進台股,單日投資金額達278.9億元,再度創下歷史新高!這股投資熱潮,主要是受到新募ETF的推波助瀾。其中,統一台灣高息動能與元大台灣價值高息兩檔ETF大舉建倉,帶動市場熱絡。統一台灣高息動能將於今日掛牌,其40檔成分股也於昨日收盤後全部揭露。市場分析指出,這兩檔ETF的成分股,很可能就是昨日投信法人買超排行榜上的前十大個股。 根據CMoney統計,投信法人已連續13個交易日買超,累計買超金額達706億元。昨日投信法人買超金額前十大個股中,包括聯發科、長榮、鴻海、緯創、群光、聯電、世界、欣興、英業達和緯穎等,這些個股也同時是統一台灣高息動能的成分股。其中,聯發科為統一台灣高息動能第二大持股,長榮為第四大持股,緯創為第七大持股,群光則是第一大持股。 此外,元大台灣價值高息也將於4月1日掛牌,該ETF自成立日起,即運用基金資產進行投資組合布局,預計將有近1,750億元資金在未來八個交易日中進場,對台股形成一股強大的助力。 金管會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近三年48檔台股ETF交易其成分股交易量占整體台股僅1%,但隨著ETF規模擴增,成分股交易量逐漸增加。值得注意的是,高股息ETF持股具有重疊性,統一台灣高息動能、元大台灣價值高息的前十大持股與其他多檔高股息ETF都有重疊。 昨日,復華台灣科技優息、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凱基優選高股息30等三檔高息ETF完成填息,其中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四次除息均完成填息,規模衝上1,913億元;凱基優選高股息30五次除息都順利填息。收盤價創新高的則有九檔,包括元大高股息、復華富時高息低波、富邦特選高股息30、群益半導體收益、復華台灣科技優息、永豐ESG低碳高息、兆豐永續高息等權、中信成長高股息、台新永續高息中小等。
根據CMoney統計,投信法人已連13買,累計買超706億元。進一步檢視投信昨日買超金額前十大個股,其中聯發科32億、長榮21億、鴻海19.5億、緯創14.4億、群光13.3億、聯電11.3億、世界10.3億、欣興10.1億、英業達9.7億、緯穎9.6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統一台灣高息動能將於今日掛牌,其40檔成分股也於今日收盤後全數出爐。
對比投信法人買超排行榜可發現,投信買超前十大個股,可能都是統一台灣高息動能的成分股,比如聯發科為其第二大持股、長榮為第四大持股、緯創第七大、群光第一大等。
統一台灣高息動能前十大持股,依序為:群光7.22%、聯發科5.89%、大聯大5.30%、長榮4.40%、力成4.30%、日月光投控3.80%、緯創3.72%、京元電子3.64%、東陽3.58%、瑞昱3.39%。
至於元大台灣價值高息前十大成分股,也有聯發科、長榮、群光及聯電。
元大台灣價值高息將於4月1日掛牌,根據公開說明書,該ETF自成立日起,即
運用基金資產進行投資組合布局。
也就是說,將有近1,750億元資金在未來八個交易日中進場,將成為台股一股助
力。
金管會昨日則公布近三年48檔台股ETF交易其成分股交易量占整體台股僅1%,從2022年約占0.71%、2023年提升到0.91%,今年前二月則略降到0.53%,顯示ETF成分股量能對整體台股影響有限。但若單以48檔台股ETF成分股交易量來看,隨ETF規模擴增快速讓成分股量增。
高股息ETF持股具有重疊性,對比統一台灣高息動能、元大台灣價值高息的前十大持股的重複性,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富邦特選高股息30、永豐ESG低碳高息、凱基優選高股息30等都有多檔重疊,昨日漲幅都有約2%,顯見新募ETF的「抬轎效應」正在發威。
受惠於共同成分股攀高,相關ETF紛紛勁揚,復華台灣科技優息、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凱基優選高股息30三檔高息ETF完成填息,分別花費了一天、二天以及二天;其中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四次除息均完成填息,規模衝上1,913億元;凱基優選高股息30五次除息都順利填息。
至於收盤價創新高部分則有九檔,包含元老級的元大高股息、復華富時高息低波、富邦特選高股息30、群益半導體收益、復華台灣科技優息、永豐ESG低碳高息、兆豐永續高息等權、中信成長高股息、台新永續高息中小。
繼統一台灣高息動能ETF(00939)進場後,元大臺灣價值成長(0 0940)也開
始投資,投信19日在集中及櫃買兩市場共買超324億元, 改寫新紀錄,鎖定聯
發科、長榮及鴻海等各大敲20∼30億元,共18檔 上市櫃股獲投信掃貨222億
元、占比達68%。
基金規模近1,750億元的00940一出手就不同凡響,投信19日在集中 市場狂
敲278.94億元再創新高,連13日買超706.03億元;在櫃買也加 碼45.3億元亦創新
高,連六買共106.47億元;兩市場合計共買超324 .24億元。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認為,離3月底前還有八個交易日,預期此 期間投
信買超逾100∼200億元將成常態,並成為台股重要穩盤要角; 投信寫下台股前
五大買超紀錄中,有四次與外資賣超對作,這兩天土 洋對作、但台股表現仍持
穩來看,一旦土洋同向加碼,台股將再度挑 戰2萬點。
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表示,投信曾在2022年上半年及下半年各 連買
863.46億元及800.56億元,2023年8月至10月刷連48日、買超1, 351.81億元創新
高,應很快就會打破。
據統計,投信19日鎖定聯發科、長榮、鴻海、緯創、群光、聯電、 世界、
欣興、英業達、緯穎、日月光投控、中美晶、和碩、文曄、台 光電、瑞昱、聯
詠、鈊象等18檔大敲,合計買超222億元、占總買超 324億元的68%。
目前台股高股息ETF共17檔,到19日規模共1.061兆元新高,累計今 年來大
增2,060億元,基金規模531億元的00939將在20日掛牌,接下 來基金規模近
1,750億元的00940也將在4月1日上市,合計19檔台股高 股息ETF,規模將飆上
1.495兆元,等於今年狂增4,339億元資金。
黃文清分析,近期大盤可能呈現高檔震盪,但高股息殖利率股仍會 是市場
火紅焦點,另一方面輝達GTC大會結束後,之前漲多、殖利率 壓低的IC設計上
游IP股、ASIC股等,及散熱股等,股價也順勢拉回, 建議密切觀察後續業績有
無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