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農業金庫(未)公司新聞
據央行統計,37家國銀2020年第三季平均每一行員獲利貢獻,共有15家逾200萬元,排除輸出入銀行的338.77萬元及農業金庫的382.35萬元外,其他35家商業銀行中,第一名是京城銀行589.53萬元,第二名的國銀模範生上海商銀576.9萬元,結束連續四季的冠軍寶座,第三名為國銀龍頭的兆豐銀351.03萬元,為繼2020年第二季光榮回歸前十大後,再上一層樓進入前三大。
2020年第二季底第三名的台北富邦銀行退後一名至第四名、為345.08萬元,但與2020年第一季時的第六名相比,表現仍相當亮眼。第五名的中信銀275.43萬元,前進二名進入五大。第六至第十名依序為國泰世華銀行297.07萬元、花旗銀行270.14萬元、元大銀行243.02萬元、第一銀行的240.68萬元、匯豐銀行225.14萬元。
銀行主管表示,台灣疫情2020年第二季之後控制良好,第三季仍居防疫模範生地位,隨6月國內解封,進入暑假瘋國旅,內需消費也幾乎回到疫情前,因此,情況最壞的第一季過去後,國銀員工平均貢獻度也逐季向好。統計顯示,37家國銀仍僅八家較2019年同期成長,前十強也僅兩家表現出現年成長。
員工貢獻度前十名中,公股銀行有兆豐、一銀兩家,外商銀有花旗、匯豐兩家,另六家均為本國民營銀行。
銀行主管指出,走過2020年疫情肆虐,儘管2021年疫苗開始接種,但後續是否能真的跟疫情完全說再見還不得而知,可確定的是「最壞情況已過」,金融市場對於疫情的反應將趨於緩和,畢竟生活還是得繼續下去,反應在銀行獲利及員工平均貢獻明顯改善。
銀行主管認為,2020年第四季進入秋冬時節,國際上疫情又衝高,但台灣還是平穩不變,再就各中大型銀行自結獲利,表現多數好於第三季,預估2020年第四季底銀行獲利及員工貢獻度,仍續朝向更穩定的發展。
台灣農業金融新篇章!全國農業金庫與LINEPay攜手,農漁會帳戶連結儲值銀行服務大升級!
近年來,為了提升農業金融服務的便利性,全國農業金庫積極推動行動支付發展,並與多個知名品牌合作。最新消息來了,全國農業金庫與LINEPay的合作關係再下一城,透過LINEPayMoney帳戶連結儲值銀行服務,為農漁會帳戶帶來更多便利。
首波開放超過130家農漁會提供帳戶連結儲值服務,這是一個讓農民朋友們能夠更加便捷地管理財務的好消息。而這個服務並不會就此停止,全國各地區的農漁會將陸續開通上線,讓更多農民受惠。
此次合作,將LINEPayMoney合作儲值銀行的金融機構連結數量從原有的17家增加至147家以上,顯示了農業金庫在金融服務整合上的決心與力道。
農業金庫表示,透過與LINEPayMoney帳戶的整合,不僅能提供農漁會更便利的金融服務,還將「農金安心GO」電商平台開放LINEPay行動支付服務,這將有助於吸引更多客群,提升農漁會的通路價值,並推動農業金融機構業務的合作與推廣。
目前,全台可使用LINEPay的通路已超過24萬點,而農漁會帳戶的加入,將讓更多商店和消費者受益。
另外,悠遊卡公司也推出了一項新措施,即日起至2021年11月29日,選擇以悠遊付領取台北市托育補助或療育補助的家長,將獲得首筆補助款10%的悠遊付儲值金回饋,單筆最高回饋金額達300元。這項措施將與市政結合,讓悠遊付在社會福利領域發揮更大作用。
全國農業金庫與各大品牌的合作,不僅展現了金融機構對於服務升級的熱情,也為農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未來,我們期待看到更多創新的金融服務,為農民帶來更多實惠。
LINEPayMoney合作儲值銀行原有17家,透過此次與農漁會帳戶整合後,可連結金融機構已達147家以上。
農業金庫近年積極推動行動支付發展以協助農漁會轉型升級,透過連結LINEPayMoney帳戶提供更便利的金融服務,也將整合「農金安心GO」電商平台開放LINEPay行動支付服務,不僅可吸納更多客群提升農漁會的通路價值,更有助農業金融機構業務合作與推廣。
全台目前可使用LINEPay通路現已超過24萬點,商店即日起同時也可選擇176家農漁會帳戶撥款使用。
至於悠遊卡的電子支付悠遊付,則是持續與市政結合,即日起至2021年11月29日,符合台北市托育補助或療育補助的家長,選擇以悠遊付領取補助金,首筆補助款將加碼回饋10%悠遊付儲值金,單筆最高回饋300元。
悠遊卡公司董事長陳亭如表示,悠遊付首創電子支付應用於領取社會福利,繼與台北市獨家合作,首創親子綁定繳交學雜費、台北市地價稅,悠遊付與台北市政府再度攜手,讓符合領取台北市托育補助或療育補助的家長,可直接以悠遊付領取補助款,在資金運用上可更便利。
低利率風雲下,國內企業債發行熱絡,全國農業金庫發債領軍!
近年來,在低利率環境的影響下,台灣企業債發行量大增,今年更是創下歷史新紀錄。據市場統計,今年公司債及金融債發行規模已衝破1兆元,其中,晶圓代工龍頭廠台積電發債1,200億元,高居國內企業之冠,成為今年的「發債王」。
對於明年國內債市能否延續今年的發債熱潮,市場人士認為,關鍵在於利率走勢及企業資金需求。若利率上升,將對企業發債造成壓力;而企業的資金需求也將是影響明年發債情況的重要因素。
今年全球經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多國央行降息以護持經濟,台灣債市利率也因此走低。這樣的環境讓企業和金融機構積極發行債券,籌措中長期資金,或借新還舊以降低成本。
據櫃買中心統計,截至29日,台灣公司債及金融債今年發行規模達1兆141億元,其中公司債8,221億元、金融債1,920億元。相比往年,今年發債規模已經突破兆元,創下前所未有的紀錄。
在這波發債熱潮中,普通公司債發行量創下歷史新高,達7,525億元,成長104.5%。其中,台積電在睽違七年後再度發行公司債。轉換公司債發行金額也達696億元,同比成長71%。
在金融債方面,全國農業金庫以發債250億元居冠,顯示農業金庫在市場上的領先地位。其次是台灣企銀的200億元,第三名則是?豐銀行的194億元。
年底聯貨案大熱,租賃業幫助包辦快一半金額!國銀業者為了完成今年最後一波聯貸業績,近來聯貸簽約量大幅增加。截至29日,12月份已經有將近600億元的聯貸完成簽約,其中租賃相關聯貸佔了將近一半的金額,而且多數集中在中租集團旗下公司。
土地銀行29日與中租控股旗下合迪簽約60億元聯貸案,參與的貸款行包括華銀、合庫、永豐、上海、兆豐、彰銀、台企銀、新光、農業金庫等。這是中租集團本月簽署的第三個聯貸案,前兩個聯貸案還包括亞洲興業租賃的1億美元聯貸和仲利國際租賃的3.5億美元聯貸案,合計中租集團在12月透過聯貸已集資近200億元。
除了土地銀行,日盛國際租賃也簽署了20億元聯貸案,由土銀出任管理銀行;而永豐金租賃的香港子公司則簽署了1.6億美元聯貸案,由兆豐銀行出任管理銀行。
金融業者分析,由於歐美疫情持續延燒,雖然各國採取貨幣寬鬆政策,但利率走勢不穩定,多國對通膨問題感到擔憂,並不時評估升息時機。因此,以海外生意為主的租賃業必須提前籌措資金,以免資金成本上升。
此外,大陸租賃的主管機關已回歸到銀保監,對於現金流及資本強度的要求更高,因此租賃業也趕在今年底前大舉籌資,一方面借新還舊,另一方面也為明年營運新增周轉金。預計2021年整個租賃業的資金需求將非常龐大,需要更多的現金流。
對於明年國內債市能否延續今年充沛的發債動能,櫃買中心主管表示,必須觀察兩大變數,一是利率走勢,會否因經濟復甦而走揚,若走揚,將不利企業發債;二是企業資金需求,因今年大型企業發債規模已經不少,明年是否還有資金需求有待觀察。
今年全球經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主要國家央行紛紛降息護經濟,國內債市利率跟著走低,企業及金融機構趁市場低利環境積極發行債券籌措中長期資金,或借新還舊以降低償債成本,使得國內企業發債量大增。
據櫃買中心統計,截至29日,國內公司債及金融債今年發行規模在1兆又141億元,其中,公司債占8,221億元、金融債占1,920億元。整體來看,相對往年發債規模最多6.000多億元,今年破兆元的規模前所未見。
櫃買中心表示,受利率持續探底影響,國內公司債及金融債發行市場呈現空前盛況,其中普通公司債發行量創下歷史新高,發行量高達7,525億元,較去年大幅成長104.5%,並有12家企業發行金額超過200億元,台積電公司則是睽違七年之後再度發行公司債;轉換公司債發行金額為69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71%。
此外,金融機構發行金融債金額也是近五年新高,達1,920.4億元,並有十家銀行發行金額超過100億元。金融債方面,以農業金庫發債250億元居冠,其次是台灣企銀200億元,排名第三的是?豐銀行的194億元。
土地銀行29日與中租控股旗下合迪簽約60億元聯貸案,參貸行包括 華銀、合庫、永豐、上海、兆豐、彰銀、台企銀、新光、農業金庫, 這已是本月以來,中租所簽署的第三個聯貸案,前二個聯貸案還包括 了中租控股旗下泰國公司─亞洲興業租賃一宗1億美元的聯貸,以及 仲利國際租賃3.5億美元聯貸案,分別由日商瑞穗銀行、永豐銀出任 管理銀行,合計中租集團在12月透過聯貸已集資近200億元。
其他12月簽署與租賃相關聯貸案,還包括同樣由土銀出任管理銀行 的日盛國際租賃20億元聯貸,及兆豐為管理銀行的永豐金租賃的香港 子公司1.6億美元聯貸。
金融業者指出,歐美疫情仍在延燒,雖然各國採取貨幣寬鬆政策, 但利率走勢並不穩定,例如大陸的短率就經常暴起暴落,而且多國憂 心其後的通膨問題,仍不時伺機評估何時升息,因此以海外生意為大 宗的租賃業者,都得先把糧草備好,免得到時候資金成本大增。
另一重要影響在於,現在大陸租賃的主管機關已回歸到銀保監,對 於現金流及資本強度的要求更高,所以租賃業也趕在今年底前大舉籌 錢,一方面借新還舊,另一方面也新增周轉金,為明年的營運作準備 ,2021年整個租賃業的資金需求會非常的龐大,需要更多的現金流。
公股金融圈再傳人事地震!知情人士透露,農業金庫即將迎來高層人事異動,總經理一職將由合庫金副總蘇佐政接棒。這項人事案預計在4日公佈,並於8日正式交接。蘇佐政過去在合庫銀行擔任財富管理部協理,並在任內表現亮眼,之後轉任合庫投信總經理,再回到合庫金擔任專任副總,如今轉戰農業金庫,顯見其才華與經驗備受重視。
農業金庫作為農會金融的中樞,與合庫銀行一直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係,尤其在資金調度方面,合庫銀行經常提供協助。此外,農業金庫在多年前開辦外匯業務時,也曾得到合庫銀行的技術支援。蘇佐政此次轉任,預計將進一步加強兩家機構的合作關係。
這次人事異動,不僅是農業金庫的重大變革,也標誌著公股金融圈高層人事再起風雲。這已經是繼10月底第一金控董座邱月琴升任董事長、輸銀理事主席劉佩真升任並兼任總經理後,短短一個月內的又一次高層人事調整,顯見金融圈動盪不安,不斷有新局面出現。
合庫金先前一直是由合庫銀副總兼任金控副總,而蘇佐政目前是合 庫金唯一的專任副總,相當受到經營高層重視。此外,蘇佐政過去也 曾任合庫銀財富管理部協理、任內財管業務績效佳,因而被安排轉換 跑道,出任合庫投信總經理,之後回鍋合庫金,出任合庫金控專任副 總。
農業金庫本身就是農會金融的中樞系統,因此不僅與農會關係密切 ,更因此與合庫向來有密切的合作關係,尤其是存款的拆借,合庫經 常扮演協助資金調度的角色,此外據了解,農業金庫多年前在開辦外 匯業務時,曾找公股銀行協助訓練新團隊,以及系統的測試上線等事 宜,這家公股銀行就是合庫。
如今由合庫金副總轉換跑道赴農業金庫,未來合庫與農業金庫在金 融同業之間的合作關係可能更為密切。
這也是繼10月底第一金控董座從台銀借將時任總經理邱月琴升任第 一金董事長、輸銀理事主席改由原總經理劉佩真升任並兼任總經理之 後,時隔一個月再有公股金融圈高層人事搬風。
全國農業金庫昨日(17日)再度發揮金融服務力量,主辦力晶集團旗下力積電的293億元聯貸案,這是自兆豐銀主辦廣達12億美元聯貸案後,台灣科技業的又一重量級聯貸案。該聯貸案由彰化銀行主辦,並擔任額度暨擔保品管理銀行,這是一個不搭配商業本票發行的中長期融資案,吸引了14家銀行共同參與,展現了市場對力積電的強烈信心。
力積電此次的293億元聯貸金額,將用於借新還舊、購置機器設備更新製程,以及充實中期營運週轉金。這是彰銀過去即已主辦的力積電聯貸案規模的擴大,從約250億元增至293億元,並且仍由彰銀主辦兼管理,利率約當於當前聯貸地板價1.7%上下。
彰銀表示,由於力積電在晶圓代工的專業服務與營運績效受到市場肯定,此次聯貸案獲得各家銀行參與踴躍,最終超額認貸達17%,這充分反映了力積電在業界中的領先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聯貸案是纯粹的銀行融資,沒有搭配保證商業本票發行,這對銀行來說,意味著沒有因搭配保證商業本票而只能收取低於利息收益的保證手續費,進而可能導致利潤薄。但這並不妨礙銀行對力積電的信任和支持。
签约儀式於昨日進行,由彰銀董事長凌忠嫄代表銀行團與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簽約,共同籌辦此次聯貸案。除了彰銀外,參與的銀行還包括土銀、一銀、農業金庫、台企銀、凱基、新光、星展、台北富邦、台新及板信銀,共計14家銀行,共同為力積電的發展提供金融後盾。
力積電293億元聯貸,是繼兆豐銀主辦廣達12億美元聯貸案後,又一規模數百億元的科技業聯貸案,力積電聯貸資金用途部分為借新還舊,部分作為購置機器設備更新製程,以及充實中期營運週轉金。彰銀過去即主辦力積電聯貸,舊貸案規模約250億元,此次聯貸金額擴增至293億元,同樣為5年期,仍維持彰銀主辦兼管理銀行,利率則約當目前聯貸地板價1.7%上下。
彰銀指出,力積電293億元聯貸因各家銀行參貸踴躍,最終獲超額認貸17%,顯示力積電在晶圓代工的專業服務與營運績效,獲得各行庫一致支持與肯定。
由於力積電聯貸資金主要在於中長期資金運用,短期周轉金比重低,因此僅單純銀行融資,沒有搭配保證商業本票發行,對銀行來說沒有因為搭配保證商業本票發行,只能收取低於利息收益的保證手續費,導致利潤更薄的缺點。
該聯貸案昨天由彰銀董事長凌忠嫄代表銀行團與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簽約,共同統籌主辦行為合庫、華南與兆豐銀行,其他參貸行有土銀、一銀、農業金庫、台企銀、凱基、新光、星展、台北富邦、台新及板信銀,合計共14家銀行參與。
農業金庫近日在台北市的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熱鬧舉辦了一場愛心捐血活動,不僅鼓勵公司同仁積極參與,還向社會大眾敞開大門,共襄盛舉。這場活動的舉辦,主要是為了解決當前血庫存量不足的緊迫問題。農業金庫在這場愛心行動中,對於參與捐血的員工和民眾,還特別贈送了台灣好米,不僅展現了對愛心的回報,同時也推廣了台灣優質農產品,幫助農民增加收入。 今年正值農業金庫成立滿15週年,公司特別籌辦了一系列的公益活動來慶祝。這些活動包括對大學農業系所學生的獎助學金、在台東達仁林場進行植樹活動、中秋節時將柚子贈送到偏遠地區、以及贊助慈善音樂會等,透過這些具體行動,農業金庫實際地落實了企業社會責任,也以自己的方式慶祝了15週年的里程碑。 在董事長吳明敏的領導下,農業金庫不斷拓展業務範圍,積極執行各項政策性農業專案貸款、青年從農創業貸款、農業保險、農漁會聯合授信、央行與各部會紓困貸款,以及安全農漁產品媒合平台「農金安心GO」等,成為農業金融界的領頭羊。 未來,農業金庫將繼續支持台灣農漁產業的發展,為農漁會帶來更多收益,並協助更多農企業和青農成功創業。同時,公司也將堅持回饋社會的理念,關懷弱勢群體,保護環境生態,為台灣社會注入更多正面能量。這一切都是農業金庫對社會責任的承諾,也是其持續發展的堅定信念。(記者 蔡穎青報導)
今年適逢農業金庫成立15周年,舉辦一系列公益活動,包括:大學農業系所獎助學金、台東達仁林場植樹、中秋贈柚到偏鄉、贊助慈善音樂會等,用特別的方式歡慶成立15周年,以實際行動實踐企業社會責任。
在董事長吳明敏帶領下,農業金庫積極執行政策性農業專案貸款、青年從農創業貸款、農業保險、農漁會聯合授信、央行與各部會紓困貸款、安全農漁產品媒合平台「農金安心GO」等業務,成為農業金融的領導銀行。
農業金庫將持續支持台灣農漁產業發展,為農漁會創造更大的收益,協助更多的農企業與青農成功創業,並秉持回饋社會理念履行社會責任、關懷弱勢、愛護環境生態,為台灣注入正面能量。(蔡穎青)
台北的白鵝機構、高雄的清景麟建築團隊以及襄揚建設,這三家台灣知名建商,近期在台南市南台南新都心重劃區,聯手推出兩個大樓住宅建案,總銷售額高達110億元。這項合作不僅是房地產市場的一大盛事,也顯示了金融機構與建設公司攜手創造多贏局面的決心。全國農業金庫於6日與26個縣市農漁會信用部攜手,簽署了總額20億元的聯合授信,為這兩個建案提供金融支持。
在簽約儀式上,全國農業金庫董事長吳明敏、清景麟地產董事長林聰麟、白天鵝機構豐鉅建設董事長陳清堯、以及襄揚國際董事長洪政祿等重量級人物出席見證。林聰麟透露,這次標得的4,092坪土地,將由三家建商共同開發,各自持股40%、30%及30%。全國農業金庫則負責籌集20億元的聯合授信,以支持建案開發。
林聰麟還提到,清景麟建築團隊在台南市東區推出的「清景麟巴克禮」住宅,預售成交價已從開賣時的每坪24萬到26萬元,上漲到目前的每坪平均成交價28萬元。未來的4,092坪土地將分兩期開發,其中「清景麟2期」預定明年329檔期推出,總銷售額約50億元,預計每坪成交價30萬元;而「清景麟3期」則預定明年928檔期推出,總銷售額約60億元,預估每坪成交價將更高。
南台南副都心作為台南市都市計劃的重點發展項目,地理位置優越,鄰近文化中心、巴克禮公園等公共設施,加上未來台鐵地下化將增設南台南站,將進一步帶動周邊區域的發展。林聰麟表示,對於這個區域的未來前景充滿信心,將繼續在此布局,為台南市帶來更多發展機會。
全國農業金庫董事長吳明敏、清景麟地產董事長林聰麟、白天鵝機構豐鉅建設董事長陳清堯、以及襄揚國際董事長洪政祿等代表,6日在漢來飯店,簽訂聯合授信合約,農委會農業金融局長李聰勇、高雄市農會理事長蕭漢俊等人出席見證。
林聰麟指出,位於台南市東區的南台南新都心第一期區段徵收區土地,今年7月由清景麟建築團隊旗下豐鉅地產,以平均每坪61.6萬元,共標得二塊共4,092坪「住五」土地,總額約25.26億元。
林聰麟表示,4,092坪的土地將由清景麟地產、白天鵝機構、以及襄揚國際等三家建商共同開發,各自持股比例為40%、30%及30%,全國農業金庫邀集26家農漁會信用部,統籌主辦的20億元聯合授信案,將用於該案的開發。
他說,清景麟建築團隊目前正在南台南新都心重劃區,推出「清景麟巴克禮」,每坪預售成交價,已經從開賣時的24萬到26萬元,上漲到每坪平均成交價28萬元。
林聰麟指出,未來的4,092坪土地將分二期開發,「清景麟2期」預定明年329檔期推出,總銷約50億元,預計每坪成交價30萬元,「清景麟3期」預定明年928檔期推出,總銷約60億元,預估每坪成交價將比30萬元還高。
他說,南台南副都心為台南市都市計劃重點發展項目,位於台南市東區,鄰近台南市文化中心、巴克禮公園等公共設施,加上未來台鐵地下化將增設南台南站,可望帶動周邊區域發展,成為大台南發展新聚落,未來前景看好,將繼續在該區布局。
市場上資金流動量龐大,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數據,銀行們搶房貸戶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不僅低利率成為吸引點,還有「五年寬限期」、「40年房貸」、最高貸款成數達九成以上的方案紛紛出籠,甚至還有階段式還款新方案,前十年最低只須還本金一成。屋比房屋總監陳傑鳴指出,全球印鈔救市,銀行現金堆積如山,加上房市買氣旺,銀行們使出渾身解數搶客,讓壽險房貸市占第二的富邦人壽決定自9月起全面停止新承做房貸業務,正式退出房貸市場。內政部資料顯示,目前國內多數銀行都已提供30年期房貸專案,且針對優質客戶,公股行庫或民營銀行的最低房貸利率已低至1.31%,而針對青年首購族的青年安心成家方案,前二年利率更是低至1.19%。全國農業金庫、中國信託、彰銀、高雄銀、台銀、華泰等銀行都提供可達五年的寬限期,安泰、日盛、中國信託等銀行更推出貸款成數高達九成的專案。永豐、合庫、星展等銀行提供40年房貸,寬限期最長三年,貸款成數最高八成五;土銀、一銀、合庫則推出階段式還款,限20-40歲,前十年僅須攤還本金約10%-25%,並有寬限期。陳傑鳴分析,今年國內儲蓄險商品陸續停賣,郵局1年期定存利率也只有0.81%,投資定存幾乎無利可圖,資金轉向房地產,是近期房市熱度升溫的主要原因。雖然銀行房貸方案誘人,但陳傑鳴建議,若房貸月繳款金額在總收入三到五成內,且沒有其他更穩定、利率更高的投資管道,還是選擇20年房貸較為合適。海悅國際總經理王俊傑認為,這對購屋族來說,意味著「能用租房的租金就能買到房子」,對產業也有正面影響。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房屋貸款達到九成,讓首購族初期還款較輕鬆,但需評估自身還款能力。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謝志傑則建議,每月房貸負擔占薪資所得比重在四成到六成以內,並注意寬限期後的貸款金額暴增風險。
屋比房屋總監陳傑鳴表示,全球印鈔救市,銀行手上現金多到爆,加上房市買氣旺,人人使出渾身解數搶房貸戶,難怪壽險房貸市占第二的富邦人壽決定自9月起全面停止新承做房貸業務,等於宣告退出房貸市場。
根據內政部資料,目前國內多數銀行都已提供30年期房貸的專案,而且在房貸利率方面,針對優質客戶不論公股行庫或民營銀行,最低房貸利率已經殺到1.31%,其中針對年輕首購族的青年安心成家方案,前二年利率目前更僅1.19%。
過去只繳息不還本的寬限期,大多二到三年,現在包括全國農業金庫、中國信託、彰銀、高雄銀、台銀、華泰都提供可達五年的寬限期,另外安泰、日盛、中國信託更推出房貸成數高達九成的專案,供民眾挑選。
40年房貸目前有永豐、合庫、星展等三家銀行提供,寬限期最長為三年,貸款成數最高為八成五;土銀、一銀、合庫則推出階段式還款,也就是本金償還前低後高,限20-40歲,前十年僅須攤還本金約10%-25%,且仍有寬限期。
陳傑鳴分析,今年國內儲蓄險商品相繼停賣,郵局1年期定存利率又僅有0.81%上下,投資人資金放定存幾乎無利可圖,紛紛拿出來投入房地產,是近期房市熱度升溫主因,也讓各家銀行各出奇招全力搶客。
他表示,雖然不少銀行房貸方案誘人,但是民眾若房貸月繳款金額在總收入三到五成內者,在沒其他更穩定、利率更高的投資管道下,建議還是先選擇20年房貸,繳付時程較短、利息也較少。
對此,海悅國際總經理王俊傑認為,這對購屋族而言,代表「能用租房的租金就能買到房子」,對產業而言也有正面循環的作用。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房屋貸款達到九成,主要是讓首購族在初期還款上比較輕鬆,手頭上能有較多的資金投資或創業,對年輕人而言確是「租不如買」,但須評估自身還款能力。
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謝志傑認為,盡量將每月的房貸負擔占薪資所得比重在四成到六成以內,同時,也不要忽略寬限期後的房貸金額暴增風險,畢竟長年期的房貸總利息支出高。
中華郵政手握逾7兆元的郵政資金,在金融市場具有「喊水會結凍」的能力,因而有「綠巨人」封號;據了解,中華郵政8月大舉買債,主要是債券到期、補進部位。
排名第二的農業金庫,為全國逾300家農漁會信用部的存款轉存機構,8月買超債券逾百億元、登上債券買超亞軍,主要原因是當月發行75億元的金融債、手頭上有較多資金,有較大的資金去化需求。
券商主管分析,因應新冠肺炎疫情,中央銀行刻意維持寬鬆貨幣政策,進而導致國內資金水位居高不下,因此,8月買超債券前十名清一色為銀行。
除中華郵政、農業金庫外,買超前五大依序排名為民營中國信託銀行、玉山銀行以及公股兆豐銀行。
在賣超機構部分,前五大債券賣超機構均為證券商,依序為元富證券、元大證券、富邦證券、凱基證券與兆豐證券。
其中,元富證券8月賣超債券169.5億元,搶下賣超王寶座,元大證券賣超141.2億元居次。
前五大賣超機構部分,富邦證賣超94億元,凱基證賣超80.1億元,兆豐證也賣超70億元。
【台北訊】近日,櫃買中心公布的7月份債券買賣超統計結果引起市場矚目。在這份榜單中,「元大」集團無疑是最大贏家,不僅在買債方面奪得龍頭寶座,同時在賣債方面也名列前茅,展現出其強大的市場影響力。 根據統計,元大銀行在7月份大舉買進台灣債券,總金額達95億元,成功蟬聯買債王。而元大證券則是反轉操作,拋售債券達128億元,成為賣債的冠軍。這樣的表現讓「元大」集團在債券交易市場中獲得「雙冠王」的殊榮。 不僅如此,其他銀行如中華郵政、花旗(台灣)銀行、農業金庫和安泰銀行也分別在買超債券方面表現亮眼。其中,農業金庫以61億元的買超金額躍居第四名,這也反映了該機構在市場上的活躍度。 專業分析人士指出,這些銀行大舉買進債券主要是為了資金去化,並且對於公司債的投資意願更為強烈。與公債相比,公司債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具有更高的絕對報酬,對投資者來說更具吸引力。 此外,花旗(台灣)銀行在7月份也積極進行債券交易,其中包含短券和公司債,總金額位居買超季軍。農業金庫則是加碼公債,以黑馬之姿奪得買超第四名。安泰銀行則是因為加碼公司債而躍升為買超第五大機構。 在賣超方面,元大證券以百億規模的賣超金額領先群雄,其他如永豐銀、元富證、富邦證和兆豐銀行也分別位列前茅。其中,證券商賣超較大的原因主要與其承銷業務有關,而銀行賣債則多為實現獲利或為了安全起見。 總結來說,7月份的債券市場交易熱絡,各大機構的表現各有特色,其中「元大」集團的「雙冠王」表現格外引人注目。
櫃買中心資料顯示,7月買超債券前五大機構,幾乎都是銀行,依序為元大銀、中華郵政、花旗(台灣)銀行、農業金庫與安泰銀行,單月買超債券金額分別為95、75、62、61和40億元。
資深債券商主管分析,以銀行為主的金融機構像是元大銀、「綠巨人」中華郵政7月大買債券,主要還是基於資金去化需求,且從每日盤中交易情況觀察,這些金融機構雖然持續買進公債,但不少業者對公司債的加碼意願更為濃厚,主要是相對於頻頻探底的公債利率,公司債的「絕對報酬」較高、吸引力更強。
至於具有外資保管行背景的花旗(台灣),7月也積極敲進短券、公司債,躋身買超季軍。券商主管說,花旗7月大買債,應該是基於自營部位的投資需求,而非協助具炒匯意圖的外資在台停泊資金。有「小金人」封號的農業金庫,7月也進場加碼公債,並奪下買超第四名。安泰銀以黑馬之姿拿下債券買超第五大,交易員透露,主要是7月踴躍加碼公司債所致。
7月買超債券第六至第十名,依序為凱基銀、康和證、聯邦銀、星展(台灣)銀行和國際票券,買超金額介於10億~23億元。
在賣超機構部分,前十大裡有一半為證券商,另一半是銀行。其中,賣超前五大依序為元大證、永豐銀、元富證、富邦證和兆豐銀行,除元大證賣超金額突破百億規模外,第二至第五大的賣超金額介於76億~97億元。券商主管說,證券商因經營承銷業務,會在次級市場進行公司債交割,是證券商賣超金額較大的主因。至於銀行,大賣債券的原因通常都是實現獲利、入袋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