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勝保險經紀人(興)公司新聞
看好保誠人壽具有3大獨特優勢,蔡聖威主動提出邀請,於2019年 上半年和下半年共同合作開發「一路勝外幣終身保險」與「六代勝外 幣終身壽險」分紅保單,自推出以來即創下佳績。
保誠集團在歐美亞三洲旗下有資產管理公司,具有跨國投資團隊資 源。現任投資長陳威宏畢業於常春藤名校,擁有超過20年金融保險經 驗,其專業經驗帶領保誠投資團隊積極把關資產,透過優化機制,嚴 格進行投資績效標的篩選與替換。
台灣法令規定分紅保單的分潤比例不得低於70%,但保誠人壽攜手 公勝保經共同開發的六代勝外幣終身壽險領先業界,仿效亞洲其他先 進保險市場的商品設計,採用台灣較少見的「英式分紅」設計,條款 中明訂保戶能享有90%的可分配紅利盈餘,讓保戶能充分享受保險公 司的經營成果,達到真正「紅利共享」的精神。
根據壽險公會統計報告顯示,保誠人壽的經代通路累計至8月止, 初年度保費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206%,相較於同期整體壽險市場較 去年同期衰退2%,經代通路較去年同期僅成長9%,此卓越成績證明 保誠優良體質、團隊實力與突破創新。
公勝保經業務員截至8月底登錄人數已達4,738人,17個營業據點遍及全台,特別運用這項優勢,動員各處同仁就近海岸執行淨灘插旗計畫,由台北先發將環島一圈,揪全省的業務夥伴一起落實執行,讓每個公勝同仁都化身為落實環境永續企業社會責任的環保尖兵。
促進環境永續是企業公民的基本責任,更是公勝保經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使命之一。2018年,公勝保經首次以「環境教育」作為家庭日主題,在北、中、南三地共舉辦了3場「2018綠色家庭日-種樹愛地球」活動,總計有570位公勝夥伴與貴賓參與,共計種下1,720棵樹苗。
今年預計11月在北、中、南再次熱烈展開「種樹愛地球」活動,由同仁帶著孩子親手種下一草一木,透過身體力行的實踐把環保的種子植入孩子的心中。(蔡穎青)
為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公勝保經首次在北、中、南三地共舉辦三場 「2018綠色家庭日-種樹愛地球」活動,共計570位公勝夥伴與貴賓 一起栽種1,720棵樹苗,努力作環保。預計2019年11月再次熱烈宣導 「種樹愛地球」活動,由同仁帶領孩子親手種下一草一木,把環保種 子植入孩童心田。
國內業務員登錄人數第一的公勝保經,全台皆設置據點,因此特別 運用此項優勢,動員各地區的同仁在鄰近的海岸執行淨灘插旗計畫, 由台北先發將環島一圈,讓每位同仁都化身落實環境永續的環保尖兵 。
公勝保經秉持著「不只是保險,我們分享愛」的企業理念,長期投 入公益活動,致力推動環境永續環保議題,以行動力展現公勝保經愛 護地球的決心,並積極促進環境永續為重要使命。
在薪水不漲、萬物皆漲的年代,該如何補足壽險保障呢?有沒有什麼理財商品可以兼顧壽險保障與投資理財雙功能呢?
考量到美中貿易戰延燒,再加上美國聯準會降息,全球政經環境不穩定,民眾不妨考慮能提供長期保障,又有機會享有穩定紅利的商品,分紅保單就是一種強調「紅利共享」概念的壽險商品。
分紅保單因有「紅利共享」的特色,藉其長期相對平穩的投資策略,分享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果。運用的方式是保險公司在收到分紅保單的保費後,扣除掉保險相關費用後,將之投入獨立的分紅保單專屬帳戶,由專業團隊進行投資操作,分紅金額還有機會隨著投資績效提升而增加,對於子女教育基金、退休基金準備將更具效果。
分紅保單提供具有兩大特色,一是分擔風險,也就是「壽險保障」,當被保險人身故,可遺留一筆死亡理賠金給受益人,讓家人維持一定生活品質。
另一個特色是「紅利共享」,簡單說就是,讓保戶能夠參與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果,保戶就像是保險公司的股東一樣,能共享保險公司的經營績效。
以保誠人壽與公勝保經合作推出「六代勝外幣終身壽險」為例,這是一張英式分紅保單,瞄準台灣社會目前高齡化社會的保險與保障需求,用更彈性的規劃,可同時滿足國人的家庭保障、退休規劃、以及高淨值人士的財富傳承等不同階段與不同層次的保險需求。「六代勝外幣終身壽險」擁有2.25%的預定利率,同時也有機會透過股債投資布局創造收益,再透過分紅設計,透過保單長期分紅增額,逐年累積壽險保障。
現階段市場波動加大,民眾更要居高思危,將資產往更安全的金融商品靠攏,若想擺脫低利環境下、收益無法提升的窘境,可考慮配置具有傳統型保單特質、又能兼具投資功能的美元分紅保單,既能擁抱強勢美元,及享有固定預定利率,民眾不必擔心降息的影響,還能分享投資收益的紅利、增加保障額度的特色,不啻是降息環境下的理財首選。
麥克瘋管顧執行長黃正霆建議,未來市場風險升溫,將邁入下一個10年的景氣周期循環,經濟將走向長期零利率時代,建議民眾布局英式分紅保單,才有機會擺脫低利環境下低收益的窘境。
日前,保誠人壽攜手公勝保經共同推出英式分紅保單「六代勝外幣終身壽險」,瞄準台灣高齡化社會的保險與保障需求,運用彈性規畫,能滿足國人家庭保障與退休規畫,與高淨值人士的財富傳承等不同階段與層次的保險需求。「六代勝外幣終身壽險」擁有2.25%的預定利率,也有機會透過股債投資布局創造收益,再透過分紅能讓保單長期分紅增額,逐年累積壽險保障。
公勝保經戰略長李正偉指出,台灣利率扣除通貨膨脹率後成為實質負利率時代已久,建議民眾要提早準備具有美元資產優勢,又能兼顧壽險保障需求與投資收益彈性的金融商品。美元分紅保單既能符合強勢美元與享有固定預定利率、彈性分紅空間、增加保障額度的特色,為降息環境下的理財首選。
投資市場波動加劇,數位科技來勢洶洶,不管是壽險業或是銀行業都面臨經營挑戰。以壽險業為例,根據壽險公會的統計數字,相較於去年同期,2019上半年整體壽險業新契約保費僅成長0.2%,其中來自業務員通路的保費衰退6%,經代通路則逆勢成長13.5%。由此可以看出,經代通路已是不可漠視的通路。
為了成為保險公司合作首選,是公勝保經總經理蔡聖威一直思考的策略目標,因此在2018年1月延攬了業界知名精算師李正偉擔任戰略長後,於下半年起陸續與壽險公司合作,開展商品開發合作計畫。
例如公勝保經2019年聯手保誠人壽今年上半年初試啼聲,合作推出「一路勝外幣終身保險」,有別以往經代通路單向式的商品上架與推廣,保誠人壽借重公勝保經在經代通路的豐富經驗與對客戶需求的深入了解,可以更精準地針對目標市場,設計出確切符合客戶需要的商品,提升商品開發的效率與效能。
就上半年度的新契約保費收入來看,保誠人壽的經代通路成長率更是高達111.4%,也是「產銷分離、量身打造」的商品開發模式的最佳印證。
另外,近年改變通路策略主打保障型商品、聚焦退休計畫的AIA友邦人壽,也和錠嵂保經合作主攻退休市場。由於錠嵂保經認為保單防老已成為趨勢,友邦人壽則針對國人的理財與生活習慣推出利變型還本終身保險,強調可有穩定的現金流且足以因應愈來愈長壽的風險,雙方在理念契合下,有較深入合作關係,包括壽險公司提供保經講座與教育訓練等,都可望有效提升保經通路對整體保費收入的貢獻度。
公勝保經總經理蔡聖威表示,延攬業界知名精算師李正偉擔任戰略長後,即聯手保誠人壽2019年上半年初試啼聲,推出「一路勝外幣終身保險」,有別於以往經代通路單向式的商品上架與推廣,以雙金雙紅搶市後,受到許多的保戶支持與市場肯定。下半年挾著一路勝的氣勢再度推出「六代勝外幣終身壽險」,瞄準台灣高齡化社會的保險與保障需求,運用彈性規畫能同時滿足國人的家庭保障、退休規畫與財富傳承等不同階段與層次的保險需求。
客戶不只擁有充足的壽險保障,還可提供資產傳承及退休規畫,並提供保險給付選擇權,讓客戶的資產代代相傳,傳承六代。
保誠人壽指出,看好公勝保經在經代通路的豐富經驗與瞭解客戶的需求,能更精準針對目標市場,設計符合客戶需要的商品,大幅提升商品開發的效率與效能。上半年度的新契約保費收入,保誠人壽的經代通路成長率高達111.4%,為「產銷分離、量身打造」的商品開發模式的最佳印證。
李正偉強調,現今台灣保險業產銷分離的發展趨勢越趨明顯,保誠人壽深耕經代通路的決心並投入更多資源,在2019年上半年的業績成長亮眼,與經代通路合作的亮麗佳績亦讓經代公司對於未來合作關係深具信心與期待。
公勝保經2019年聯手保誠人壽,上半年初試啼聲,合作推出「一路勝外幣終身保險」,以雙金雙紅搶市後,受到許多保戶支持,下半年再「誠勝追擊」,趁勢推出「六代勝外幣終身壽險」,瞄準台灣社會目前高齡化社會的保險與保障需求,以更彈性的規劃,可以同時滿足國人的家庭保障、退休規劃、以至於高淨值人士的財富傳承等不同階段與不同層次的保險需求。
公勝保經戰略長李正偉表示,在現今台灣保險業產銷分離的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的情況下,保誠人壽深耕經代通路的決心與更多資源的投入,在今年上半年的業績成長上得到了充足的展現。保誠人壽經代通路的亮眼績效也讓經代公司對於未來的合作關係深具信心與期待。(蔡穎青、陳碧雲)
公勝保經總經理蔡聖威表示,回顧過去8屆信望愛獎,公勝保經總 共囊括61座獎項。2018年更是勇奪「年度最佳保險公司」特別獎,今 年在「2019保險信望愛獎」分別拿下「最佳保險專業獎(輔助人組) 」、「最佳社會責任獎(輔助人組)」、「最佳保險教育貢獻獎」、 「最佳通訊處獎(壽險組)」、「最佳專業顧問獎(壽險外勤組)」 、「最佳專業顧問獎(壽險內勤組)」等6項大獎。有保險模範生稱 號的公勝保經,蟬聯最佳保險專業獎8連霸,是至高的肯定與榮耀。
今年公勝保經順應保險科技浪潮、運用科技助威,挹注資金推動軟 硬體設備升級,推出城鄉發展計畫,輔以「制度升級」,推出鼓勵跨 區、跨事業部、跨職階增員、推薦、輔導的「增多利」增員計畫,突 破傳統「通訊處」「分公司」的經營模式,協助旗下業務夥伴全方位 開展行銷與增員獵才計畫,讓行銷方式不受地域限制,致力打造優質 創業平台。
展望未來,公勝保經將堅守信念、持續投入資源、培訓更多夥伴升 級為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RFC),未來也將持續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為社會帶來正向的能量與溫暖。
公勝保經在「2019保險信望愛獎」分別拿下「最佳保險專業獎(輔助人組)」、「最佳社會責任獎(輔助人組)」、「最佳保險教育貢獻獎」、「最佳通訊處獎(壽險組)」、「最佳專業顧問獎(壽險外勤組)」、「最佳專業顧問獎(壽險內勤組)」等6項大獎。有保險模範生之稱的公勝保經,蟬聯最佳保險專業獎八連霸,無非是至高的肯定與榮耀。
公勝保經今年第五度榮獲最佳社會責任獎,不僅身體力行「社會型企業」願景,並成立「公勝文教公益信託」、組成「公勝志工團」,成為帶來幸福快樂的企業。
展望未來,公勝保經表示,將堅守信念,培訓更多夥伴升級為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RFC),預計2019年底培訓的RFC人數將突破300位,陪伴客戶實現人生不同階段的理財藍圖規劃外,亦將持續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為社會帶來正向的能量與溫暖。
公勝保經體系總監曾志明表示,市面有少數180個月保證給付型失能險,若預算沒有限制,當然選擇有保證給付且終身為首選,若預算有限或社會新鮮人,可找替代方案,例如可能降低終身型保額,搭配長年期定期型、接近期滿有再保證60個月給付的失能險。
曾志明提醒,保證給付不等於最高給付額度,以台灣人壽失能險為例,最高給付上限為500倍,每月2萬即1,000萬元,遠雄人壽有600倍,保額最高給付1,200萬元,挑選保證給付失能險時,要聚焦考量的有保費,額度上限、保證給付月份、豁免保費。
若沒有預算考量,一般保險專家都會選擇終身保證給付失能險,曾志明說,若年輕人預算有限,定期型比終身型便宜,可選附約定期失能險,像全球人壽不必一年一約,可挑30年期,保費便宜,接近期滿不幸失能,扶助金保證給付還是有60個月,被保險人往生,未領完60個月則把剩下月數一次貼現給受益人,若被保險人領完60個月還續活,最多可領到保障期滿為止,其他像友邦、台灣人壽也有保證給的定期失能險,但需一年一約,高齡後會變貴。
長期照護需求愈來愈高,世界衛生組織推估,長期照護潛在需求為七至九年,依衛福部統計,國內25至54歲青壯年重度失能後,平均可再活逾20年,65至74歲老人失能後,約可再活逾十年,以每月5萬元照護費用計算,需花600萬元。
問:公勝保經已成立27年,同時也登錄興櫃,能談談下一階段的目標?
答:現階段先以2020年上櫃為短期最重要計畫。要持續穩健獲利,必須先做好功課。長遠目標為「打造業界領先優質平台,成為金融保險業界最受信賴推崇的公司」。
問:因應瞬息萬變的全球市場,最大的挑戰?未來經營策略?如何走出差異化?
答:未來整個保險業面臨第17號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17)是最大的挑戰。保經雖無直接影響,但間接配合保險公司商品推動上仍要密切觀察。至於產業面也有「三低三高」不小的挑戰,「三低」是低利率、低薪跟低經濟成長;三高有「高投保(滲度)率、高預算與高競爭性」。加上中美貿易戰,台灣居美中之間首當其衝,整體比較嚴峻。
台灣去年投保率260%以上,有條件買保單的國人平均擁有四張保單。且內部大數據析台灣有200萬人曾當過保險業務員或考過保險證照,比重將近十分之一。而國人二成收入在買保險,遠遠高過美國的6%至7%。要再擠出預算加買難度挑戰難度高,加上38萬業務大軍,彼此競爭激烈。
因此如何走出差異化,目前一大優勢在保險業務員人才向保經業移動。而整體新契約保費難再創高下,保經在重分配上較具優勢。公勝打算從平台、專業財顧、經營團隊三方向強化。
平台上尤其要善用EMI(E化、M化與i化)將行動投保智能化,資訊上領先串連,讓保險公司來的業務員能快速無縫接軌。再透過後端API對接,客戶CRM帶入系統,一次整合各家保險公司平台,從海量資料中1秒找出所要的資料。
2016年公勝仿效英美成立財顧公司,培養獨立財務顧問,可協助客戶了解夢想目標、家庭現金流與資產負債,不僅保險而是整體規畫財務。
台灣現階段很難再隨便塞給民眾一張保單,急著賣保單前應先協助解決財務問題,長遠發展來看,未來五年這塊會愈來愈重要。
收費制在亞洲推動很難,但公勝已繳出亮眼成績。推動三年多,至今已有70多件財務顧問案,平均顧問費2.4萬元。並培育超過50位實習財顧,今年速度會更快。公勝擁有300多位具RFC證照業務員,為保經業界最高。這些基礎未來三、五年內差異就會慢慢顯現。
在專業團隊方面,公勝有許多來自保險公司的高階管理人才。例如戰略長李正偉是保經公司裡第一位精算師。希望化被動為主動,也可以開始設計有別於銀行通路的保障型與長天期商品。
公勝去年6月開始陸續與遠雄、保誠與台灣人壽合作推出專屬商品,拿回商品的主導權造成熱賣,甚至引發其他保險公司跟進。
問:如何因應金融科技浪潮來襲達到下一個決勝點?能否成為科技應用的領航者?
答:經紀公司所需要保險科技與保險公司不同,最重要是提升業務人員效率、縮短學習曲線、提高產能,公勝也擬研究讓機器人幫客戶做前期溝通與導入。突破業務員一日八訪的極限八訪,透過機器人可能達到一周500訪。
其實技術方面並不難,但如何串接落實應用才是關鍵。最重要核心是科技賦能,而不是科技取代。保險是高預算商品,愈需要信任關係。保險還是人的產業,任何想要取代人的想法都很難做到。
問:未來保經業最需要的人才?如何吸引人才、提高業務員素質與專業服務,打造致勝團隊?
答:最需要的人才有三塊,包括專業顧問導向銷售人員、經營組織人才與經營管理團隊。過去保經業比較是單兵為主,未來要有愈多帶組織型人才及愈專業的核心經營團隊。資訊也是很重要的一塊。
吸引人才方面可分三個方向,包括文化、願景與價值。公勝有以人為本,重視人文共好回饋的公益企業文化。不追求短期利益,不以短期考核與壓力,而是追求永續發展的願景。小米執行長雷軍曾說,「站在風口上,連豬也會飛。」公勝塑造向前、向上、向善企業願景吸引人才加入,最後透過EMI系統科技賦提升二、三倍價值,還有財顧培訓,建立未來三至五年的競爭力。
公勝保經在今年3月登錄興櫃,預定最快年底遞件向保險局及櫃買中心辦理上櫃申請,希望明年可以在櫃買中心掛牌上櫃。
200萬起家
發願回饋社會
公勝保經成立於1993年,由董事長蔡文俊和妻子李雯惠以200萬元創立,從高雄後火車站博愛路上的28坪小辦公室起家。蔡文俊是岡山農家子弟、李雯蕙曾是學校老師,蔡文俊念大學時曾發生車禍,臉朝下跌到田梗,幸虧有好心人路過發現搭救,在醫院昏迷十多天,他的國小同學也是後來的妻子李雯蕙到醫院悉心照料,終於醒轉,他從此立下要把握當下及回饋社會的宏願。
蔡文俊是逢甲大學國貿系畢業,退伍後一心要創業,在從事保險經紀業務前也曾賣過岡山名產蜂蜜,當業務也開發通路,甚至北上台北頂好商圈開飲料餐飲業,後來再投入農業加工製藥,因為實在很會賣東西,因此被台灣人壽相中延攬。
不考核業績
打破市場規則
當時台灣人壽是省政府投資,又負責全省學生保險,當時全台投保率僅28%,蔡文俊認為很有商機,因此答應任職岡山總管理處處長,不僅動員親友加入,連當時任阿蓮國中英文老師的老婆都拉進來,勤跑學校宣傳校園安全並宣傳勸導加購意外險等。
後來聽市場傳言政府要開放保險經紀人制度,蔡文俊參考歐美資料發現,有專業形象的經紀人是未來趨勢,加上不只賣一家保險公司的保單,商品更齊全,因此他在一開放考試就去報考,成為國內第一批通過的經紀人。
公勝保經在1993年3月創立,一開始旗下只有十多名業務員,但首年的新契約保費就有上千萬元。現任副董事長的李雯蕙說,公勝秉持把員工都當作創業人,希望他們「從事保險事業是可以幫助客戶也照顧家人」的初衷,因此首創不考核業績、離職佣金續領、無條件世襲,就連921大地震時有員工過世,這位員工的老母親都能靠留下來的續期佣金維生,這些都打破當時的市場規則,因此吸引許多業務員投入。
1995年公勝成立台北台南業務行政中心,接著嘉義、屏東、苗栗,2000年成立花蓮行政中心,蔡文俊以「快速占有市場」策略,到各地舉辦說明會與登報廣告,不僅突破濁水溪以南,還跨到東部,北中南東都有據點。
不過,公勝營運也不是一直一帆風順,2003年時,當時擔任公勝總經理的李雯蕙被香港詐騙集團前後騙新台幣8,000萬元,而當時公司的資本額才3,200萬元,被騙走將近三個資本額,當時流言四起說是夫妻要捲款潛逃到中國大陸,也有公司幹部想帶走有效契約、同業對手也處心積慮要扳倒公勝,還一度有黑道介入搶奪經營權,有三成員工因此離開,事業部減損逾半。
營運遇風浪
員工借錢相挺
李雯蕙飽受壓力折磨,但老公沒有一句責備,他只說「財失去了,不能再人財兩失」。當時有人勸他不要堅持付離職佣金續領,就能把錢留在公勝,錢關就可以度過,但是蔡文俊不肯,他堅持對員工的承諾「說到做到」,最後靠著許多留下來的員工拿現金卡借錢、拿房子抵押,蔡文俊的爸爸與姐姐拿出千萬元退休金救濟,終於度過劫難。
儘管一路篳路藍縷,但公勝2018年初年度保費(FYP)收入突破84.7億元,較2017年初年度保費65億元,成長超過三成。FYP連續三年創下業界第一的三連霸成績,規模跟壽險公司的直營業務團隊相比,已可排進前十大。
不過,篤信佛教的夫妻倆行事作風依舊平實,堅持不考核就是希望員工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並能夠安心追求更有意義的心靈提升,做對社會正面的事。
公勝保經自2015年啟動上櫃計畫以來,引進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財務簽證與券商輔導,逐步建立內稽、內控制度,強化公司治理,並增設獨立董事,終於在去年業績創下高峰後在今年獲准於3月登錄興櫃。
公勝保經總經理蔡聖威表示,去年國內傳統壽險公司面臨人力大量流失、躉繳保費占比近七成、壽險新契約平均保額僅52萬元、創七年新低的窘境,公勝保經卻拿下創立26年以來的最佳成績,包括新契約保費84.7億元,業界第一且較前一年度成長超過三成;10年期以上的長年期壽險銷售占比達64.3%、完成業界最快的行動投保上線七家產壽險公司等。
公勝保經新契約保費收入三連霸,保費規模跟壽險公司的直營業務團隊相比,已可排進前十大。且相較壽險公司仍多銷售躉繳保單之際,公勝保經仍堅持回歸保險本質聚焦長年期壽險,另外,也投入大量資源在數位升級與應用上,聚焦數位化、行動化與智能化三大面項,期許成為經代業科技應用的領航者。
公勝保經董事長蔡文俊指出,保險業的發展已經從量變走向質變,不再盲目追求業務員人數的成長,而應聚焦在業務員素質與專業服務的提升,單打獨鬥的作法儼然落伍,未來是靠團隊致勝的新時代,經營思維要跟得上趨勢才能不被市場淘汰。登錄興櫃之後,未來將朝「專業化、大型化」方向發展。
公勝保經公司成立於1993年3月間,申請時資本額1.84億元,董事長為蔡文俊,主要經營業務是人身保險經紀人、財產保險經紀人,推薦證券商是台新證券及新光證券,興櫃認購價格是30元。
2016年初年度保費收入(FYP)衝至保經界第一,2017年再蟬聯第一,累計2014年至2017年成長172%。2017年營收14億3,698萬元,稅後盈餘4,489萬元,每股盈餘3.02元;2018年營收17億6,596萬元,稅後盈餘5,289萬元,自結每股盈餘2.87元。
2018年,傳統壽險公司人力大量流失、躉繳保費占比近七成創新高,對比壽險界的經營困境,公勝保經卻拿下創立26年以來的最佳成績,締造經代業五個最佳紀錄,包括新契約保費84.7億,業界第一; 10年期以上的長年期壽險FYC占比達64.3%,業界特優;行動投保上線七家產壽險公司,業界最快。
公勝保經透過精準的商品策略定位與優異制度吸引人才加入,2018年初年度保費收入突破84.7億元,較2017年初年度保費收入65億元成長超過三成,也創下FYP連續三年第一的三連霸成績,此保費規模跟壽險公司的直營業務團隊相比,已可排進前十大。
該公司也投入大量資源在數位升級與應用上,聚焦E化(數位化)、M化(行動化)與I化(智能化)三大面項的提升,期許成為經代業科技應用的領航者,如透過平板簽單的行動投保系統,目前已與七家保險公司完成串接上線。
保險業界新風潮來了!公勝保經(6028)不僅在科技系統上大舉投入,更打造出專屬的「公勝i世代智能平台」,讓業務行銷無遠弗屬。這家公司在發展「城鄉財補」與「制度升級」計畫上也不遺餘力,全力支持業務夥伴的全方位發展。這麼厲害的計畫,讓我們一探究竟吧!
「公勝i世代智能平台」這個名稱聽起來就很不簡單,它實際上是結合了數位化、行動化、智能化等三種元素的智慧業務支援平台。這個平台整合了業務、行政管理核心系統、行動投保整合平台,還有AI智能秘書(iSmart),是業界裡頭最強大的資訊系統平台呢!
不僅如此,公勝保經還非常關心社會責任,他們推出的「城鄉發展財務補助計畫」(城鄉財補)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個計畫鼓勵業務同仁回鄉開設據點,讓保險業務更加普及到偏遠地區。總經理蔡聖威表示,他們的目標是將營業據點變成當地的社群串流平台,提供鄰里互助互利的空間。
蔡聖威也提到,這個城鄉財補計畫不僅是對社會的貢獻,也是對保險業的一個創新。他希望這個計畫能夠開創一片新藍海,並鼓勵那些有志於組織體系發展的人才加入,成立體系通訊處或體系業務中心。
公勝保經在科技與制度的雙重投入下,還推出了「增多利」增員計畫,這個計畫旨在鼓勵跨區、跨事業部、跨職階的增員、推薦、輔導,突破了傳統的經營模式。這種「三箭齊發」的策略,讓員工的職涯發展更加多元化和全方位。
「公勝i世代智能平台」結合E化(數位化)、M化(行動化)、I化(智能化)的智慧業務支援平台,整合業務、行政管理核心系統、行動投保整合平台與AI智能秘書(iSmart)等三大工具,堪稱業界最強大的資訊系統平台。
響應地方政府政策與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公勝保經順勢推動「城鄉發展財務補助計畫」(城鄉財補),由總公司提供運營協助資源,鼓勵業務同仁返鄉開設據點。
公勝保經總經理蔡聖威表示,城鄉財補計畫運用保經公司「用雙手打拚天下、用雙腳走出業績」的特有業務經營方式,將營業據點變成在地的社群串流平台,提供互助、互利、共同成長的地方給鄰里,並計畫於高雄茄萣、旗山、鳳山、屏東瑪家、台南學甲、永康等十個地區陸續設點。
城鄉財補計畫顛覆保險業的傳統經營方式,且活絡在地鄉里的互動,蔡聖威期許該計畫能開創一片新藍海,並鼓勵有心朝組織體系發展的老鷹型人才,成立體系通訊處或體系業務中心。
蔡聖威指出,公勝保經運用科技助威,斥資挹注軟硬體設備升級,推出城鄉發展計畫,輔以「制度升級」,推出鼓勵跨區、跨事業部、跨職階增員、推薦、輔導的「增多利」增員計畫,突破傳統「通訊處」、「分公司」的經營模式,運用「三箭齊發」能充份落實全方位職涯發展。
台股上周創下波段新高,櫃買指數也穩定上揚,成功站回月線之上,目標直指前高144.82點。這波櫃買市場的熱潮,本周將達到高峰,因為有三檔新公司將陸續掛牌。其中,勤崴國際(6516)和鈺太科技(6679)將分別在6日和9日掛牌,而久昌(6720)則在10日上興櫃買賣,市場對這些新上市個股的漲升行情充滿期待。 首季已有大詠城、易發、M31、詠昇、勤凱、樂斯科等6家新公司上櫃,第二季則有雍智於4月23日新上櫃,勤崴國際則在今日上櫃買賣。櫃買中心為了慶祝這些新公司的加入,特別在今日舉行了掛牌典禮及「新股上櫃敲鑼」儀式。 勤崴國際每股上櫃掛牌價為138元,而5月3日的興櫃成交均價為219.74元,溢價幅度達59.23%,蜜月行情看俏。該公司專注於電子地圖、導航軟體及車載系統的研發與銷售,並提供地理資訊相關的系統整合服務及電子商務。近年來,勤崴的業績成長亮眼,106年營收為2億9,051萬元,稅後盈餘2,345萬元,每股盈餘(EPS)為1.04元;107年營收為3億3,195萬元,稅後盈餘3,907萬元,EPS為1.46元。 接著,鈺太科技將在9日新上櫃掛牌,每股上櫃掛牌價為70元,而鈺太5月3日的興櫃成交均價為94.81元,溢價幅度也有35.44%。鈺太科技是專業的類比及音頻訊號IC設計公司,主要產品是微機電麥克風晶片、電源管理晶片。106年營收為6億8,634萬元,稅後盈餘3,289萬元,EPS為1.01元;107年營收11億317萬元,稅後盈餘1億918萬元,EPS為2.94元。 興櫃市場方面,首季已有欣訊科技、光禹國際、公勝保經、信實保全、普惠醫工等公司上興櫃買賣,第二季則有啟坤在4月3日,以及上洋於5月3日兩家掛牌興櫃買賣。久昌則將在5月10日上興櫃買賣,興櫃買賣參考價是20元。久昌為專業的類比IC設計公司,106年營收1億2,546萬元,稅後盈餘640萬元,EPS為0.49元;107年營收1億4,835萬元,稅後盈餘385萬元,EPS為0.23元。
櫃買首季已有大詠城、易發、M31、詠昇、勤凱、樂斯科等6家新上櫃掛牌,第二季則有雍智於4月23日新上櫃,勤崴國際於今日上櫃買賣,櫃買中心配合在今日舉行掛牌典禮及「新股上櫃敲鑼」儀式。
勤崴每股上櫃掛牌價為138元,而5月3日的興櫃成交均價為219.74元,溢價幅度達59.23%,蜜月行情看俏。勤崴公司主要從事電子地圖、導航軟體及車載系統之研發與銷售,並從事地理資訊相關之系統整合服務及電子商務,近兩年業績,106年營收為2億9,051萬元,稅後盈餘2,345萬元,每股盈餘(EPS)為1.04元;107年營收為3億3,195萬元,稅後盈餘3,907萬元,EPS為1.46元。
接續鈺太公司將在9日新上櫃掛牌,每股上櫃掛牌價為70元,而鈺太5月3日的興櫃成交均價為94.81元,溢價幅度也有35.44%,有利於以掛牌後漲升走勢。鈺太為專業類比及音頻訊號IC設計公司,主要產品是微機電麥克風晶片、電源管理晶片。近兩年業績,106年營收為6億8,634萬元,稅後盈餘3,289萬元,EPS為1.01元;107年營收11億317萬元,稅後盈餘1億918萬元,EPS為2.94元。
興櫃公司方面,首季有欣訊科技、光禹國際、公勝保經、信實保全、普惠醫工等上興櫃買賣,第二季則有啟坤在4月3日,以及上洋於5月3日兩家掛牌興櫃買賣。久昌則將在5月10日上興櫃買賣,興櫃買賣參考價是20元。久昌為專業的類比IC設計公司,主要經營業務是IC設計與銷售、委託IC設計ASIC等。近兩年業績,106年營收1億2,546萬元,稅後盈餘640萬元,EPS為0.49元;107年營收1億4,835萬元,稅後盈餘385萬元,EPS為0.23元。
公勝保經,這個名字在台灣保險業界可是一個響当当的品牌。近日,它再次榮獲「2019年保險龍鳳獎」,成為財金保險系所大學畢業生最嚮往的公司之一。這已經是公勝保經第六度榮獲此獎,顯見它在年輕人心目中的地位非同小可。 這家保險公司為何能夠如此受歡迎呢?答案就在於它對Z世代的深刻理解與積極對應。公勝保經觀察到,Z世代追求務實、熱情、數位化,並對品牌忠誠。於是,它投入了更多元化的資源進行教育訓練,培育專業人才,並推出了「公勝世代智能平台」,讓業務同仁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這個智能平台整合了業務、行政管理核心系統、行動投保整合平台與AI智能秘書等三大工具,幫助業務同仁在繁瑣的事務中解放雙手,專注於核心業務。公勝保經從傳統的人際網絡、職域網絡,成功轉型為智能網絡,運用B2A2C、「聊經濟」的社群力,成為市場上「商業智能建構價值網絡」的佼佼者。 3月6日,公勝保經正式登錄興櫃,並立下了2019年挑戰新契約保費100億元的業績目標。總經理蔡聖威表示,面對市場的艱鉅環境,公勝保經透過精準的商品策略定位與優異制度,吸引人才加入,展現出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不僅如此,公勝保經還秉持著「不只是保險,我們分享愛」的企業理念,發起「20 for future公益企業聯盟」,並成立公勝文教基金會。每年捐出20%的盈餘投入社會服務,2018年就協助了467位弱勢學童,贊助了許多社福團體,成為分享幸福快樂的優質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