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之星電信(未)公司新聞
國內5G行動通訊市場再掀合作風雲,台灣大與亞太電信攜手打造「三共」合作案,預計在7月1日簽署合作備忘錄,並將案卷送交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進行審核。這是台灣首次在5G領域的共頻共網合作,兩家公司的合作不僅將擴及4G時期的頻譜,還將爭取將低頻黃金頻率700M頻譜應用於5G共網,形成強大的低頻黃金頻譜隊伍。 亞太電信透露,目前正進行3.5GHz共頻共網的相關作業程序,待《電信管理法》正式轉軌後,將會對外公布合作細節。為了共網與共頻,亞太電信將先租用台灣大的3.5G頻率10M頻寬,並共同使用60M頻寬及網路。對於未來的合作,兩家公司均表達積極態度。 然而,擴大至700M頻譜的合作卻遭遇阻礙。目前,NCC僅對應5G釋出的3.5G及28G頻段開放共頻,並非所有頻段都適用共享。台灣大董事長蔡明忠則強調,低頻對5G網路表現至關重要,應該盡速檢討開放低頻共頻的可能性。 業界人士普遍認為,頻段共享是未來趨勢,但開放時機需謹慎考慮。遠傳總經理井琪指出,擴大三共需遵守法規,而遠傳對於開放700M共頻持反對態度,但對於5G的三共則持開放態度。 台灣之星則表達樂見未來5G開放共頻共網共建,並認為這將為業者帶來更多合作彈性與可能。
對於與台灣大的合作,亞太電信表示,3.5GHz共頻共網,目前都還在進行相關作業程序,待正式轉軌《電信管理法》後,再對外公布,合作細節暫時不方便透露。
據了解,亞太電信將先租用台灣大3.5G頻率10M頻寬,然後透過雙方建設網路進行共網與共頻,共同使用60M頻寬及網路。此外,雙方也將爭取當時4G時代釋出的低頻黃金頻率700M頻譜應用於5G共網,組成低頻黃金頻譜隊。
台灣大與亞太電信5G共頻共網合作案,仍需經過主管機關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審核通過;至於擴大至700M頻譜合作,其他電信業者有「異見」。
NCC表示,目前共頻規定僅開放因應5G釋出的3.5G及28G,但並非所有頻段都可以適用共享,不同頻段有不同保護需求,由主管機關另行公告,目前並未開放其他頻段共享。
台灣大表示,3.5G的物理特性的穿透性及涵蓋率不足,目前國際上會搭配使用低頻,使5G網路的表現更完整。台灣大董事長蔡明忠也多次強調,低、中、高頻皆可以做5G,使用低頻來發射5G訊號,目前低頻不在可共頻的範圍,是很可惜的事,希望NCC能儘速檢討開放。
業者人士認為,擴大頻段共享是未來趨勢,但開放不是現在,可能是兩年後5G新頻譜釋出時一併開放,若現在開放,反而顯得花大錢拿下5G頻譜的業者是「冤大頭」。
遠傳總經理井琪日前也指出,針對同業呼籲擴大三共(不僅5G),需按法規規定,過去法規並未開放。對於開放700M共頻,遠傳表示,持反對態度。不過遠傳對於5G的三共持開放態度。
有業者私下表示,只有3.5G、28G能共用,是競標前確定,業者也依此評估頻譜價值進行競標(也創天價標金),花小錢標到頻譜不夠的業者,或是根本沒標到的業者,此時再遊說改變規則,只是為了自家利益,對整體產業不公平。
台灣之星則表示,樂見未來5G開放共頻共網共建,賦予業者未來在頻率或網路更多合作的彈性與可能。
台灣大股東會即將開幕,前夕傳來重大喜訊!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宣布,台灣大成功取得5G特許執照,躍升為第三家取得5G執照的電信業者。這意味著台灣大將與中華電信、遠傳一較高下,共同加速5G網路建設。 在這波5G頻譜競標中,台灣大與中華電信、遠傳、亞太電信及台灣之星共同競標,最終成功取得5G頻譜。隨後,這五家業者也展開了激烈的5G計畫競賽,從事業計畫書、資安報告、建設計畫書、建設網路、系統審驗,最終成功獲得5G特許執照。 不僅如此,台灣大也積極投入5G網路建設。NCC指出,台灣大原本計畫年底建設2,000台5G基地台,但上周已經申請變更,年底將倍增至4,000台。這一決策顯示了台灣大對5G市場的熱情與決心,也將進一步加劇產業競爭。 今天,台灣大將舉行股東會,2019年台灣大營收1,244億元,稅後純益125億元,每股純益4.51元,蟬聯電信每股獲利王。此外,每股將配發4.75元現金股利。在股東會上,台灣大董事長蔡明忠、總經理林之晨將說明未來5G開台、資費、創新應用服務及與其他業者合作網路三共(共建、共網、共頻)等後續計畫,讓股東們更深入了解台灣大的未來發展方向。
今年5G頻譜競標中,中華電信、遠傳、台灣大、亞太電信及台灣之星在頻譜競標中,取得5G頻譜,五家業者也緊接著展開5G計畫競賽,從事業計畫書、資安報告、建設計畫書、建設網路、系統審驗,最後一關就是獲得5G特許執照。
另一方面,各業者也積極建設5G網路建設,NCC表示,中華電信跟遠傳日前網路建設,進行系統審驗時,5G基地台建設量都大約在1,000台左右,並承諾年底可望建設達3,000台。
NCC指出,台灣大原本計畫年底建設2,000台5G基地台,上周已經申請變更,年底5G基地台倍增至4,000台,顯然5G時代即將來臨,刺激業者之間的競爭,樂見業者競爭,更期待加速5G網路建設。
台灣大將在今日舉行股東會,2019年台灣大營收1,244億元,稅後純益125億元,每股純益4.51元,蟬聯電信每股獲利王,每股將配發4.75元現金股利。預期今天股東會中,台灣大董事長蔡明忠、總經理林之晨將說明未來5G開台、資費、創新應用服務及與其他業者合作網路三共(共建、共網、共頻)等後續計畫。
台灣之星電信即將邁入5G新紀元!近日,台灣通傳會(NCC)委員會議正式通過,並核發中華電信行動寬頻業務3.5GHz及28GHz兩個頻段的特許執照,讓中華電信成為國內第一家拿到5G特許執照的電信公司。預計最快7月,台灣5G將開台提供商轉服務,正式邁向5G新紀元。 遠傳隨即宣布,5G基地台布建數量已達開台門檻,並於3日獲NCC核發5G系統技術審驗合格函。NCC主任秘書蕭祈宏表示,遠傳後續需再提出3.5GHz及28GHz頻段的特許執照申請,順利的話,最快下周NCC將核發遠傳5G特許執照,成為繼中華電信之後,第二家拿到5G特許執照的電信公司。 台灣5G元年初期,中華電信等業者計畫提供的5G服務,包括高頻寬的4K/8K影視、多樣化的AR/VR、360°視訊及其應用於運動賽事、演唱會的5G創新應用。中華電信董事長謝繼茂透露,第三季開台時程不排除提前至7月1日。陳明仕表示,5G開台時,全少至少覆蓋超過1,000座5G基地台,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高鐵/捷運等重要交通幹道、百貨/市集等地區。 至於5G資費,陳明仕強調,將朝多元資費方案進行設計。NCC平台事業管理處副處長蔡國棟表示,依規定,5G資費只需核備、不需事先送審,中華電信尚未將5G資費送交NCC核備,但開台前一晚送件核備都還來得及。 遠傳總經理井琪指出,5G開台時程將緊跟在中華電信之後、不會相差太久。遠傳在年初5G頻譜完成數量及頻位競標後,立即投資建設5G網路,未來5G開台時將快速導入創新服務,在資費設計上,會以「吃很好、吃很飽、多元豐富」三大特點為原則。 NCC指出,台灣大及台灣之星正積極建設5G基地台中,兩家公司尚未申請行動寬頻系統技術審驗。亞太電信5G頻譜競標僅拿到28GHz頻段,原本與台灣大達成5G步頻共網的合作方向包括,兩家公司3.5GHz及28GHz頻段共同建設,但考量3.5GHz頻段共頻共網必須等到「電信管理法」7月上路之後才有法源依據,因此上周向NCC重送5G事業計畫書修正版本。蕭祈宏強調,亞太電信調整5G策略,可能先建28GHz頻段的5G網路,等到「電信管理法」7月上路後,再用行動虛擬網路(MVNO)提供5G服務。
台灣之星電信即將迎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隨著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昨日核發中華電信行動寬頻業務的5G執照,台灣的5G時代即將正式啟航。這不僅是我國首張5G執照,也標誌著台灣電信業的競爭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根據NCC的資訊,中華電信已經完成相關的頻段申請、事業計畫書變更、資通安全維護計畫以及網路建設等法定義務,並成功取得特許執照。目前,中華電信已經建設超過250座基地台,主要位於六都等大都會區,準備就緒,只待正式開台。
中華電信董事長謝繼茂表示,5G相關的網路建設、資費和應用都已經按計劃進行,並不排除在7月1日就開台。雖然取得特許執照是開台的必要步驟之一,但中華電信仍需在取得執照後的六個月內開始營業,目前公司正在積極準備各項事宜。
而另一家即將加入5G競爭的遠傳電信,也宣布其5G基站布建已達到開台門檻,並獲得NCC核發的5G系統審驗合格函。遠傳電信預計將在暑假期間以「吃很好、吃很飽、多元豐富」三大特點開台,滿足消費者的期待。
在資費方面,NCC指出,行動寬頻資費目前只需向NCC揭露,不須經過審查。雖然NCC代理主委陳耀祥希望5G資費不要超過4G開台時的1,300餘元,但目前台灣之星推出的「5G早鳥無痛升級方案」最低價格為599元,最高999元,顯示了市場上的競爭態勢。
至於台灣大哥大和台灣之星,目前尚未提出5G特許執照申請,但台灣大哥大正在進行基地台建設,而台灣之星則尚未有具體動向。隨著5G的逐步推進,台灣的電信市場將迎來新一波的發展與變革。
遠傳隨即於3日下午宣布,5G基地台布建數量已達開台門檻,並於3日獲NCC核發5G系統技術審驗合格函。NCC主任秘書蕭祈宏表示,遠傳後續需再提出3.5GHz及28GHz頻段的特許執照申請,順利的話,最快下周NCC將核發遠傳5G特許執照,成為繼中華電信之後,第二家拿到5G特許執照的電信公司。
NCC表示,台灣5G元年初期中華電信等業者計畫提供的5G服務,包括高頻寬的4K/8K影視、多樣化的AR/VR、360°視訊及其應用於運動賽事、演唱會的5G創新應用。
中華電信董事長謝繼茂在上周股東會後透露,第三季開台時程不排除提前至7月1日。中華電信行動通信分公司總經理陳明仕3日表示,5G開台時,全少至少覆蓋超過1,000座5G基地台,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高鐵/捷運等重要交通幹道、百貨/市集等地區。
至於各界關注的5G資費,陳明仕強調,將朝多元資費方案進行設計。NCC平台事業管理處副處長蔡國棟表示,依規定,5G資費只需核備、不需事先送審,中華電信尚未將5G資費送交NCC核備,但開台前一晚送件核備都還來得及。
遠傳總經理井琪指出,5G開台時程將緊跟在中華電信之後、不會相差太久。呼應政府加速5G投資建設政策,遠傳在年初5G頻譜完成數量及頻位競標後,立即投資建設5G網路,未來5G開台時將快速導入創新服務,在資費設計上,會以「吃很好、吃很飽、多元豐富」三大特點為原則。
NCC指出,台灣大及台灣之星正積極建設5G基地台中,兩家公司尚未申請行動寬頻系統技術審驗。
亞太電信5G頻譜競標僅拿到28GHz頻段,原本與台灣大達成5G步頻共網的合作方向包括,兩家公司3.5GHz及28GHz頻段共同建設,但考量3.5GHz頻段共頻共網必須等到「電信管理法」7月上路之後才有法源依據,因此上周向NCC重送5G事業計畫書修正版本。蕭祈宏強調,亞太電信調整5G策略,可能先建28GHz頻段的5G網路,等到「電信管理法」7月上路後,再用行動虛擬網路(MVNO)提供5G服務。
資費方面,NCC指出,依據現行法規,行動寬頻資費僅需函知NCC並對外揭露,不需經過審查。不過,NCC代理主委陳耀祥曾說,希望5G資費不要超過4G開台時的1,300餘元。就目前電信三雄所推出的4G資費的5G無痛升級方案,主流吃到飽資費維持在1,399元,台灣之星「5G早鳥無痛升級方案」,最低599元起,最高999元。至於最終5G資費,仍待業者公布
NCC表示,中華電信標得上述頻段後,陸續完成事業計畫書變更、資通安全維護計畫及各項網路建設的法定義務,並向NCC申請核發特許執照。NCC委員會議考量中華電信的申請案在法規面義務均已達成,決議核發其5G特許執照。
這意味中華電信已完成逾250台基地台建設,隨時可以開台,目前這些基地台以布建在六都等都會區為主。
中華電信董事長謝繼茂日前已透露,5G相關網路建設、資費、應用都已如期進行中,不排除最早7月1日就開台。中華電信昨天表示,拿到特許執照只是開台的必要步驟之一,依據行動寬頻業務管理規則,取得特許執照後應於六個月內開始營業。有關5G開台事宜,還有很多事情需要準備,中華電信正積極辦理中。
遠傳電信昨天指出,遠傳5G基站布建數量已達開台門檻,昨日獲NCC核發3500MHz及28000MHz的5G系統審驗合格函,完成開台前最後一項準備工作,暑假將以「吃很好、吃很飽、多元豐富」三大特點開台,滿足民眾期待。
有關各電信業者目前進度,NCC表示,遠傳獲核發審驗合格函後,可以提出特許執照申請,順利的話,下周可望核發特許執照;台灣大哥大尚未申請審驗,目前正進行基地台建設中,台灣之星也還沒提出。
遠傳電信2020年資本支出102億元,由愛立信獨家供貨,但尚未公告5G設備確切採購金額,不過,遠傳已經從3月開始進口愛立信的5G設備並積極趕工建設中,今年5G資本支出落在超過60億元左右。
台灣諾基亞在這次五家電信公司採購5G網路設備過程,已分別拿到中華電信、台灣之星、亞太電信的5G設備訂單,台灣愛立信則拿到中華電、遠傳電信的5G設備訂單,待台灣大決定採購那一家的電信設備後,國內5G設備市場最大供貨商即可見分曉。
台灣大哥大尚在5G設備選商階段中,據了解,6月中旬可望做出最後決定。根據台灣大提報NCC的事業計畫書,台灣大2020年規畫5G網路投資金額超過70億元。
台灣之星1日公布採購行動寬頻設備12.2億元,主要與5G網路相關設備為主,由台灣諾基亞公司得標。
亞太電信則決定釋出12.65億元的採購訂單,由台灣諾基亞得標。雖然亞太電信放棄爭取3.5GHz主流頻段,並與台灣大哥大達成5G共頻共網的共識,但5G營運初期仍需借重既有4G網路,且依規定,5G雖共頻共網,但亞太電信仍需建設5G核心網路、以連結4G基地台,因此一般認為亞太電信這筆採購,將以建設5G核心網路為主。
台灣之星電信,作為台灣電信市場的重要一員,近期在5G發展上展現出積極的態度。隨著台灣即將在第三季迎來5G服務的開台,台灣之星不僅與諾基亞簽訂了5G合約,更展現出對於5G網路建設的決心。這家電信公司與諾基亞的合作,將為台灣之星帶來先進的5G技術,並目標在今年內開通5G服務,讓消費者提前體驗5G帶來的便利。 在5G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上,台灣之星並不孤軍奮戰。近期,台灣各大電信商紛紛展開5G網絡的布局,其中中華電信與台科大的合作,將加速5G相關技術的商業化,並擴大產學合作範圍。台灣大則在物聯網、雲端、人工智能等方面已有深入開發,並計劃推出多項5G先進創新應用。 遠傳電信則以創新的方式進行5G網絡建設,首創使用無人機搭載5G設備,透過高精度的無線訊號量測與干擾源分析,加速網絡建置,讓5G服務能夠更快地與消費者見面。 亞太電信也不甘落後,與台灣諾基亞簽訂了總金額達12.65億元的行動通訊設備採購合約,其中一大部分用於5G網絡的建設。這些動作都顯示了台灣電信市場在5G發展上的蓬勃發展態勢。 總結來說,台灣之星電信在5G領域的積極布局,不僅為公司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也為台灣整體的5G發展做出了貢獻。隨著5G技術的逐步普及,我們有理由相信,台灣的數位化發展將會更為迅速和深入。
中華電信5G創新開發再下一城,已於近日與台科大簽訂5GAR/VR技術合作意向書,初期雙方以技術合作為目標,加速5G相關應用技術商業化,後續將擴大產學合作。
台灣大最近展開5G網路設備採購程序,未來將在物聯網、雲端、人工智慧已開發出myAir隨身PM2.5偵測器、安心智慧零售平台、智慧社區、雲端AI能源管理平台、行動刷卡機,以及與Google聯手合作智慧音箱、結合有線電視與影音服務聲控延伸智慧家庭應用的基礎下,開發多項5G先進創新應用。
遠傳近日宣布首創以無人機搭載5G設備建設5G網路,遠傳網路暨技術群執行副總經理饒仲華表示,透過360°環繞進行5G基地台無線訊號量測與干擾源分析,結合遠傳大數據與AI技術後,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3D訊號涵蓋立體模型並提供網路建置規劃,加速5G開台時程。
台灣之星近日已與諾基亞正式簽訂5G合約,目標今年開台。亞太電信上周公告,與台灣諾基亞簽訂12.65億元的行動通訊設備採購合約,據了解,其中相當大比重是為建設5G網路。
【台灣新聞】NCC新規管轄,台灣之星未列SMP,5G資費將嚴格審核
近日,台灣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召開委員會議,審議通過「電信管理法」相關子法,這一決定對台灣電信市場產生了重大影響。新法將於7月正式實施,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電信事業市場顯著地位者」(SMP)的設立。
根據新法規定,中華電信因在多項服務類別市佔超過25%,將被列為未來新法的主要SMP業者。這意味著中華電信在5G、市話及長途等語音、寬頻上網等多項業務的資費,必須先經過NCC的審核才能上市。而台灣大、遠傳、台灣之星及亞太電信,由於在行動和固網寬頻上网的市佔未超過25%,未來可望不在SMP規管範圍內。
對於台灣之星來說,這一決定意味著它將不受SMP規管,這對台灣之星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市場人士分析,台灣之星未來在推出5G資費時,將有更多自主性,能夠根據市場情況和消費者需求來制定更合適的價格策略。
此外,NCC也強調,SMP的規範將根據各業者未來在各服務類別市佔的消長進行調整,這意味著台灣之星和亞太電信未來的市佔率變化也可能影響它們是否會被列入SMP規管範圍。
隨著新法的實施,市場人士預測,各電信公司推出的5G資費將會更加透明和競爭,這對消費者來說是一個好消息。不過,對於電信龍頭企業來說,這也可能帶來一定的壓力,因為它們必須更加謹慎地制定價格策略,以避免受到NCC的嚴格審核。
總的來說,NCC的新規定將對台灣電信市場產生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對台灣之星這樣的電信業者來說,未來的發展將更加多元化、自主化。
NCC表示,在SMP新規範中,中華電信確定在多項服務類別市占超過 25%,將列為未來新法的主要SMP業者,備受關注的5G、市話及長途 等語音、寬頻上網等多項業務的資費,將被要求必須先送NCC審核通 過後才能上市。
台灣大、遠傳、台灣之星及亞太電信因不管行動還是固網寬頻上網 ,市佔未超過25%,未來可望不在SMP規管範圍。不過,NCC仍強調, SMP仍將依各業者未來在各服務類別市占消長、機制調整列入SMP與否 。
除此,有線電視系統台(MSO)各家業者的Cable寬頻上網市占亦不 到25%,未來也不會列入SMP管制。
市場人士分析,各家電信公司已經針對5G資費推出早鳥方案,電信 三雄的早鳥資費落在1,399元月租上下,這次NCC出手管制電信龍頭資 費,有意落實「消費者用得起5G」政策的味道濃厚,但勢必連動其它 電信業者的資費也很難訂在相對高價,業者擔心,如果一開始的5G資 費無法適時反應成本,在5G頻譜標金飆高、網路建設成本沈重的情況 下,未來5G獲利年限勢必拖得更長。
現行「電信法」依行動、固網等業務類別制定SMP規範,但只在3G 時代宣告電信三雄為市場主導者,電信三雄依規定、行動資費降價或 漲價都先送到NCC審核通過才在市場推出。4G時代因市場充分競爭, 不只電信三雄資費下殺至499雙飽,台灣之星及亞太電信甚至不時祭 出66/88元等百元有找的低價,NCC因此並未宣告4G市場主導者,五家 電信公司的4G資費目前都僅需送請NCC核備即可上市。
「電信管理法」未來上路時,改成依照服務類別設立SMP機制,市 話/長途等業務統一歸納為「透過語音提供零售市場服務」、固網/有 線電視寬頻上網歸納為同一服務類別,其它隨著5G上路後陸續出籠的 新興服務也將分門歸類,各類別依單一業者的市占是否超過總體市占 25%,做為是否納管SMP的依據。
遠傳近年持續創新,去年與國際知名移動通訊優化大廠Amdocs和台灣無人機大廠經緯航太等夥伴合作,透過無人機搭載5G設備,成功展示「高空延伸5G訊號涵蓋支援救災」,並測試「高樓層5G無線訊號干擾查測及優化」,昨天更完成「三維空間網路優化」的概念性驗證(POC)。
遠傳網路暨技術群執行副總饒仲華表示,未來建置5G基站,將搭配無人機以360度環繞無死角的方式,收集高空基地台的無線信號與干擾源分析資訊,即時提升網路維運效能,並優化高樓層行動通訊的訊號品質,讓5G基地台建置一步到位,全面加速5G開台進程。
台灣之星則宣布攜手諾基亞簽訂5G部署合約,助攻5G基礎網路建設,目標今年涵蓋全台126個精華商圈、三年達成都會涵蓋80%。
台灣之星表示,今年開台時將完成台北信義商圈、台北西門商圈等126個精華商圈與百貨周邊地區之涵蓋,並於三年內達成全台都會熱區涵蓋率80%建設目標。
台灣之星總經理賴弦五指出,與諾基亞合作5G生態系、實驗網,並針對智慧城市、智慧家居與智慧醫療保健等領域進行應用研發,完成5G實驗室網路整合,台灣之星未來將以開放心態攜手同業及更多領域產業,擴大跨產業戰力。
台灣之星電信在母親節檔期推出一系列優惠方案,吸引消費者目光。隨著499雙飽合約陸續到期,各大電信業者紛紛調整策略,希望讓499雙飽退場,並迎接5G時代。根據市場分析,2018年公教人員申辦的499雙飽約有20~30萬戶,而一般大眾申請的則近200萬戶,合約期滿時間集中在年底。為了固樁與搶客,電信三雄在2~3月推出499有條件雙飽資費,但今年母親節促案顯得較為「冷靜」,資費調整至588元起跳。中華電信主打4G上網吃到飽,並提供高階機種購機加碼金額;遠傳電信則推出三星S20系列手機折價,並提供5G早鳥服務。台灣之星則推出「買大送小」方案,並提供雙11吃到飽資費申辦資格。亞太電信則提供月付588元資費帶走多款熱門手機的優惠。各電信業者將如何催動手機買氣,讓人期待。
根據統計,2018年的公教499雙飽,光中華電信大約就吸引了20∼30萬用戶申裝,至於吸引近200萬一般大眾申請的499雙飽資費,預估合約期、年底才會陸續屆期。
電信三雄今年2∼3月陸續祭出499有條件雙飽資費,企圖針對公教499雙飽用戶「固樁」、「搶客」,新一波母親節促案顯得異常「冷靜」,資費明顯往上再升一級,能否催出手機買氣?電信商及通路商都表示,有待觀察。
中華電信今年母親節檔期活動,資費主打4G上網吃到飽,搭配699以上資費方案,其中,699購機方案搭購SonyXperia1、ZenFone6等高階機種,購機加碼金額落在3,500元上下。999元以上方案加碼三星5G手機S20+、S20Ultra額外折價3,000元,但同步也將吹風機、體重機等3C商品納入門號搭購商品行列。
至於遠傳電信的母親節檔期,主打三星S20系列手機折價3,000元,搭配指定資費提供5G早鳥服務,在5G上線後可以直接升級至5G方案。台灣之星主推「買大送小」,申辦月租799元起資費方案,再給雙11吃到飽資費,提前半年享188吃到飽資費申辦資格。亞太電信鎖定月付588元資費帶走1.1萬元的SOGO禮券、Dyson吸塵器、iPhone11等多款熱門手機0元促銷。
國通傳播委員會(NCC)前天(29日)正式批核了台灣之星的5G業務計畫書,這個消息讓許多消費者都感到興奮。台灣之星在宣布這個好消息的同時,也展開了積極的網路建設工作。他們立下了宏偉的目標,希望在開台時就能完成涵蓋全台126個精華商圈及其周邊地區的網路覆蓋,並在三年內將全台都會熱區的涵蓋率提升至80%。 台灣之星透露,他們將選擇非獨立組網(NSA)架構來建設5G網路服務,並計劃採用動態頻譜分享技術(DSS)來動態調整2600MHz頻段的資源。這樣的技術選擇,顯示了台灣之星對於網路效能和效率的極端重視。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台灣之星將利用大數據分析全台各精華商圈的人流量,進行統計和演算,從而確定最佳的基站分布點和優先部署地點。今年開台時,他們將首先完成台北信義商圈、西門商圈以及台中逢甲夜市商圈等126個商圈與百貨周邊地區的網路覆蓋。 這個計畫的實施,將為台灣消費者帶來更快速、更穩定的網路服務,同時也將推動台灣5G技術的發展。無論是對於商業活動還是民眾日常生活,這都將是一個巨大的好訊息。
台灣之星表示,將採用非獨立組網(NSA)架構建設5G網路服務,並規劃採用動態頻譜分享技術(DSS),動態調整既有2600MHz頻段資源。未來將積極利用大數據針對全台各精華商圈人流量進行統計分析,演算出最佳基站分布點、優先部署,目標今年開台時完成涵蓋台北信義商圈與西門商圈、台中逢甲夜市商圈等126個商圈與百貨周邊地區,三年內達成全台都會熱區涵蓋率80%的目標。
中華電信繼2019年8月取得AWSAdvancedTierConsultingPartner及AWSDirectConnect技術合作夥伴雙認證資格後,經過半年的努力,於今年3月完成AmazonWebServices(AWS)DevOps能力、AWSIoT能力及AWSWell-Architected3項專業能力認證,並已協助晟明科技、谷林運算等企業發展智慧製造、智慧聯網、智慧交通及智慧醫療,以及協助愛訊電網、光陽工業等企業加速數位轉型。
台灣大2019年物聯網裝置數量年成長25%,今年積極整合5G+AIoT,打造智慧物聯網產業生態圈,目前已有147家合作夥伴,積極發展智慧製造、智慧零售、智慧倉儲等垂直場域應用。
遠傳看好物聯網營收成長動能,2019年來自物聯網營收貢獻6億元,2020年挑戰超過10億元。
台灣之星2017年開始布局物聯網傳輸服務,「4G+整合影像智慧車隊管理系統」服務已擴展服務至計程車、客運、復康巴士、遊覽車輛監控、電動車電池效能監控、載貨車輛溫度監控,估約已有百家企業加入台灣之星車聯網生態圈。台灣之星行銷事業部資深副總經理朱曉幸表示,將積極應用衛星定位、感測器、電子標籤、無線網路通訊、數據處理等技術,搶攻5G車聯網商機。
亞太電信2019年資通訊營收年增255%、物聯網營收年增191%,今年看好新經濟服務,強攻智慧製造、農業、交通、醫療、零售、娛樂六大物聯網創新應用。
台灣之星電信近日宣布,積極投入智慧交通領域,與百家企業攜手打造車聯網旗艦級生態圈,帶動車聯網門號數量持續成長,年複合成長率達86%。同時,這項策略也對整體物聯網產業帶來顯著的正面影響,今年以來累計營收年增達2.6倍。 隨著全球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巨型城市的興起使得智慧交通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重要方向。IDC國際數據資訊預測,2021年將有20%的主要城市啟動車聯網相關建置,預計到2022年,全球企業在車聯網及其相關領域的投入將達到379億美元。 台灣之星看準這波車聯網商機,推出「4G+整合影像智慧車隊管理系統」,將服務範圍拓展至計程車、客運、復康巴士、遊覽車、電動車電池效能監控以及載貨車溫度監控等。公司與百家企業合作,共同建立車聯網生態圈,進一步推動車聯網門號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