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之星電信(未)公司新聞
台灣之星電信再掀499元資費戰!搶攻將到期用戶,固樁留客大作戰
近來,4G的499元資費吸引了超過百萬用戶簽訂電信合約,這些合約陸續將在今年5月至11月到期。為了固樁留客,電信三雄中華電信、台灣大及遠傳紛紛推出續約資費方案,而台灣之星及亞太電信也趁機祭出優惠,力搶499元資費用戶。
回憶起2018年的電信產業,499元雙飽(上網吃到飽、網內打到飽)資費戰讓200萬用戶紛紛申辦,當時業界推估中華電信獲得140萬用戶,台灣大及遠傳則各有30萬用戶。這一方案對於電信三雄的平均帳單金額(ARPU)、營收及獲利都產生了顯著影響。為了吸引更多用戶,電信業者積極推出iPhone系列等智慧手機的購機專案,讓用戶從499元單門號升級到更高資費的購機合約。
業界人士分析,即使電信三雄努力導引用戶升級資費,保守估計仍有上百萬用戶停留在499元資費,這一族群成為了各大電信業者爭搶的焦點。這些用戶注重CP值,並非5G首波目標用戶,他們以4G資費續約,保留升級5G的彈性。
當時中華電信推出的499元雙飽方案以其擁有1,065萬用戶、網內互打全台最大的優勢,吸引了大量用戶申辦。然而,此次中華電信的續約方案則不如原來的雙飽優惠,月繳499元上網吃到飽,但網內僅前5分鐘免費。另外,提供299元資費方案,擁有上網12GB傳輸量,上網及網內雙飽的月租費則提高到599元。雖然網內優惠縮水,但中華電信提供精彩的Hami加值服務,並綁約30個月,在5G戰開打前,固樁意味濃厚。
在這場499元資費戰中,台灣之星電信也積極參戰,推出一系列優惠措施,以吸引將到期用戶續約。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台灣之星電信能否在這場戰役中脫穎而出,我們將拭目以待。
2018年電信產業掀起一波499元雙飽(上網吃到飽、網內打到飽)資費戰,吸引200萬用戶排隊申辦,當時業界推估中華電信拿下140萬用戶,台灣大及遠傳則各有30萬用戶。
而499元資費對於電信三雄平均帳單金額(ARPU)及營收、獲利都有大幅影響,也讓電信業者積極透過iPhone系列等智慧手機的購機專案,吸引用戶從499元單門號升到資費較高的購機合約。
業界人士表示,即使電信三雄積極導引客人升級資費,保守估計仍有上百萬用戶停留在499元資費,也成為各界爭搶的族群。由於499元資費用戶屬於注重CP值的用戶,非5G首波目標用戶,以4G資費續約,保留升級5G的彈性。
當時中華電信499元雙飽吸引用戶排隊申辦的最大賣點就是擁有1,065萬用戶,網內互打全台最大網。
此次中華電信續約方案則不如原本的雙飽優惠,一樣月繳499元上網吃到飽,網內則改為只有前5分鐘免費,另外提供299元資費,則擁有上網12GB傳輸量,上網及網內雙飽的月租費則提高到599元。雖然網內優惠縮水,但提供精彩Hami的加值服務吸引用戶,且綁30個月長約,在5G戰開打前,固樁意味濃厚。
台灣之星電信成為市場關注焦點,為促進5G發展,行政院積極推動5G資費讓民眾用得起的政策。近期,行政院委託NCC研擬相關配套措施,其中之一就是針對5G設立具有市場顯著地位者(SMP)機制,進行資費管制。這一決策背後,是為了避免台灣5G資費過高,與南韓、歐美等地相比顯得不合理。 在行政院的帶動下,各部會已經集思廣益,提出了對5G購機補貼及5G資費補貼的具體作為。不僅如此,行政院也強調,除了研擬手機購機、資費補貼的可行性外,還要相關部會提出配套措施,確保台灣5G資費不會高於南韓等已開放5G的國家。 南韓5G上網吃到飽的最低門檻僅為新台幣2,260元,而歐美電信公司大多落在2,000元左右,中國甚至取消了5G上網吃到飽的方案。NCC代理主委陳耀祥在立法院表示,期望5G資費能夠落在民眾消費得起的1,300元左右。 現行「電信法」中,已經針對「市場主導者」設立了SMP規範,但這一規範僅適用於3G時代。在4G時代,由於電信三雄的競爭激烈,NCC並未宣告4G市場主導者,電信業者的4G資費也只需送NCC核備。 近期,電信三雄針對5G資費推出了早鳥方案,但由於5G標金飆高和網路投資成本高,早鳥方案的主要資費方案1399元(月租1,399元)已經回到4G剛開台時的雙飽資費水準,與499雙飽的差距相當大。然而,業界人士擔心,如果政府對5G資費進行管制,5G資費可能一開始就處於相對低點,對於電信三雄未來的獲利造成影響。 NCC強調,在5G開台初期,將先觀察市場競爭態勢。如果市場競爭充分,則不需要設立SMP制度;如果競爭狀況不如預期,則有必要設立SMP,並提前完善相關法規。
據了解,行政院已彙集各部會意見,而各部會甚至各方意見幾乎都 提出了可以針對5G購機補貼及5G資費補貼具體作為,但行政院除了研 擬手機購機、資費補貼可行性之外,也希望相關部會提出配套措施, 尤其不能讓台灣的5G資費比南韓等其它已5G開台的國家高。目前南韓 5G上網吃到飽最低門檻相當於新台幣2,260元,歐美電信公司也多落 在2,000元左右,中國甚至取消5G上網吃到飽。
據了解,NCC除了代理主委陳耀祥日前在立法院公開表示,期許5G 資費落在民眾消費得起的1,300元左右之外,NCC在「電信管理法」相 關子法將研擬SMP機制。
現行「電信法」在第一類電信事業資費管理辦法即已針對「市場主 導者」設立SMP規範,但只在3G時代,電信三雄被宣告為市場主導者 ,依規定,電信三雄上市前的電信資費、降價或漲價都必須送到NCC 、經NCC審核通過後才能推出。4G時代的資費,因電信三雄殺價至49 9雙飽,兩家新進業者台灣之星及亞太電信的4G資費更殺低到百元有 找,4G資費充分競爭,因此,NCC並未宣告4G市場主導者,電信業者 的4G資費只需送NCC核備。
電信三雄日前針對5G資費推出早鳥方案,基於5G標金飆高加上網路 投資成本高,早鳥方案主要資費方案1399元(月租1,399元)已回到 4G剛開台時的雙飽資費水準,距離499雙飽已有一段不小差距。不過 ,業者坦言,國內4G電信資費已經是全球最低,未來政府若管制5G資 費,電信業者擔心5G資費一開始就落在相對低點,對於電信三雄未來 獲利恐怕不利。
NCC則強調,5G開台初期會先觀察市場競爭態勢,若已充分競爭, 就沒有設立SMP制度必要,若競爭態勢不如預期,就有設立SMP的必要 性,而相關法規必須提前完備。
台灣之星電信近來在數位領域展開了一系列的動作,不僅加強了自身網絡建設,還積極探索多種新事業,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场競爭。根據最新消息,台灣之星今年將投資超過80億元於5G網絡建設,展現了對未來數位發展的堅定信心。
在當前的電信市場中,台灣之星與其他兩大電信業者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對於今年資本支出的規劃,台灣之星總經理林之晨表示,公司將在未來20年內,保持5G網絡品質的前提下,將總成本控制在行業內最低水平。
除了加強5G網絡建設,台灣之星還將發展三大新事業,包括雲端遊戲、原創內容和5G布建。雖然初期可能會有一定的投資成本,但公司對這些新事業的長期營收貢獻持樂觀態度。
關於與其他電信業者合作的可能性,林之晨表示,隨著未來5G手機技術的發展,與小家業者合作的可能性將會增加。然而,對於是否與台灣之星合作,他尚未表態。
為了應對5G投資的需求,台灣之星董事會日前決議發行無擔保普通公司債,總額達200億元,預計在3月底前完成發行。
在市場佔有率和頻譜獲得方面,林之晨認為,頻譜取得價格過高或獲得太多頻寬可能會影響利潤。他強調,台灣大將積極參與政府規劃的頻譜釋放,並在未來的競爭中保持優勢。
對於5G對營收的貢獻,台灣之星預計難以確切預測,但確定的是,5G將對2021年的ARPU和營收產生正面影響。
總結來說,台灣之星正以積極的姿態迎接數位時代的挑戰,不僅加強自身網絡建設,還在多個領域進行創新,力圖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穩居一席之地。
台灣大(3045)在5G頻譜競標中,以60M頻寬奪得3.5GHz關鍵頻譜,雖然略低於中華電信的90M和遠傳的60M,但台灣大仍積極投入5G資本支出,2020年預計將達80多億元,領先三家業者。總經理林之晨在線上法說會上強調,頻譜頻寬和網路速度並非決定市占關鍵,並且指出省下頻譜成本,將有助於公司更好的財務規劃。隨著台灣5G服務預計7月推出,市場上對頻譜競標後的競爭優劣勢開始討論,成為焦點。林之晨強調,頻寬數量不等於市占率,並以4G為例,指出頻寬占有率低於市占率,過多的頻寬反而會影響利潤。對於3.5GHz的60M和28GHz的200M組合,林之晨認為這是未來五至十年供應台灣大約720萬用戶的最佳選擇。此外,林之晨提到,台灣大與台灣之星頻譜位置不相鄰,但預計一、二年後,CA技術將更普及,從技術面來看,合作是可能的。今年台灣大財測獲利預估保守,營收目標年增8%,稅後純益目標年減11%,每股純益預估3.96元,年減12%,獲利王寶座可能受到挑戰。
新竹市政府昨日盛大宣布,與台灣五大電信業大咖攜手,共同打造全國首個以5G為主題的開放試驗場域,這可是個大喜事啊!新竹市長林智堅在簽約儀式上親自出席,表示新竹市將全力提供優質的實驗環境,並透過「竹科X計畫」和「2020台灣設計展」、「2021台灣燈會」等大型活動,將5G技術融入當中,讓市民的生活更加便利。遠傳企業暨國際事業群副總李鑑政也說,遠傳將結合5G技術和遠傳的「大人物」策略(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利用創新思維和產業經驗,與新竹市共同推動產業創新升級。去年遠傳還與聯發科結盟,在新竹打造5G晶片測試環境,今年更將為新竹巨城購物中心導入5G智慧零售應用,未來還將拓展智慧工廠、智慧製造、智慧零售等產業商機,並將5G科技應用於城市治理,讓市民的生活更加智慧化。
台灣之星在5G市場雖然是數一數二的小老弟,但卻在競標過程中扮演著不可忽視的角色。無論是電信三雄如何出招,總經理賴弦五都全力以赴,即使沒有雄厚的資金作後盾,也能夠以零元拿下魚頭位置,絲毫不損失。在5G競標前,台灣之星已準備好170億元資金,用於5G頻譜標金和前兩年的網路建設,雖然第一階段數量競標的標金衝高,超過預期,但在大股東的支持下,台灣之星堅持到最後,成功拿下40M頻寬,既可獨立存活,也能與台灣大合作,打造出100M的夢幻頻寬。 賴弦五表示,5G標金的競標早已超過了總經理掌控的層級,他在整個過程中不斷與大股東保持溝通。取得40M頻寬後,台灣之星順利獲得5G入場券,並進入第二階段的5G位置競賽。在四家電信業者的董事長和總經理為了3.5GHz頻譜位置的談判中,台灣之星雖然擁有的頻寬最小,聲量也最小,但卻因為頻譜位置相鄰的關係,與台灣大合作的可能性成為關鍵議題,讓這家最小的業者反而變成了關鍵角色。 業內人士形容,當時台灣大總經理林之晨和賴弦五整晚都在眉來眼去,希望頻譜位置能夠相鄰。林之晨甚至放話要砸錢搶魚肚,並與台灣之星相鄰。為了防止兩家業者串聯,中華電信和遠傳分別出價20.8億和20.3億元,共同將台灣之星和台灣大隔離,一個在頭,一個在尾。最終,台灣大只對「魚肚」出價1億元,而台灣之星則積極出價8.3億元,希望「左右逢源」。
台灣之星總經理賴弦五在5G頻譜競標熱潮過後,對於未來的5G產業發展提出深刻見解。他強調,5G產業未來仍將面臨激烈競爭,業者必須清楚定位,做好市場區隔,否則恐將步上4G時期的後塵,再次陷入混戰。賴弦五表示,台灣之星堅持自己的定位,專注於「水管(網路)」建設,打造開放平台,並與各方企業夥伴攜手,共同開拓市場。
賴弦五進一步分析,頻譜競標後,台灣5G電信產業的競爭格局將由四家主要業者構成。他認為,5G技術帶來新機會,但若不慎,也可能導致產業內混戰。賴弦五強調,要避免這種情況,業者在競爭的同時,也要思考產業的長期發展,並以股價作為評估是否「做對」的標準。
對於今年電信三雄的財測表現,賴弦五認為,由於5G開台帶來的頻譜和建設成本壓力,2021年整個年度的營運壓力將更大。他預測,2020年和2021年的營運都不會理想,能否在2022年有所改善,則取決於業者的策略和心態。
賴弦五指出,專業經理人在策略思考時,除了競爭,還應該考慮產業的長期發展。他建議,電信業者應該透過各自的定位,區隔市場,避免在相同的市場中短兵相接,進而將產業做大,而非陷入價格競爭的紅海。
面對未來的5G市場,賴弦五認為,中華電信擁有最多的資源,可以全面搶進各種應用;台灣大和遠傳也各有優勢;而台灣之星則因資源較少,定位必須更加清晰。他強調,台灣之星將專注於「水管(網路)」和開放平台,與各種應用的企業夥伴合作,共同開拓市場。
2020年,5G時代正式啟航,台灣之星總經理賴弦五信心滿滿地表示,台灣之星在這場5G競賽中不僅拿到了門票,還成功拉近了與電信三雄的距離。賴弦五強調,台灣之星手中頻譜資源豐富,足以支撐用戶數量達到400萬戶,對於台灣之星在5G市場的競爭力充滿信心。 回顧過去,當4G開台時,台灣之星面對著僅有5M頻寬的困境,而電信三雄則擁有30M至40M不等頻譜頻寬。然而,在5G起跑點上,台灣之星擁有40M頻寬,與電信三雄的60M、80M、90M頻寬相比,已經成功拉近了距離。經過五年的淬鍊,台灣之星在業務、行銷、品牌、客服等方面都已做好了更具競爭力的準備。 賴弦五指出,台灣之星的4G頻譜可容納的用戶上限為200多萬戶,因此在爭取用戶上不能躁進。當時台灣之星的目標是「活下去」,如今用戶數已經達到230多萬戶。站在5G起跑點上,賴弦五對台灣之星的5G競爭力抱持樂觀正面看法,預計在5G市場取得更多營收及用戶。目前,台灣之星可容納的「人聯網」用戶已達350萬至400萬戶,「物聯網」則可望到600萬至700萬戶。 在5G資費方面,賴弦五認為應該更加「理性」和「冷靜」,董事會也應管理專業經理人,在5G產業中創造價值,避免進行殺價競爭。他強調,台灣用戶普及率已經超過100%,若要讓用戶大規模成長,只能從其他業者手中挖用戶,這可能引起市場價格戰,因此台灣之星還需按部就班,目前尚未訂出用戶目標。 至於物聯網和企業市場,賴弦五強調,台灣之星將專注中小企業市場,積極與合作夥伴耕耘。台灣之星的股東團隊包括頂新集團、國泰集團、金仁寶集團,近期更引進達勝集團等中嘉大股東成為新股東,為未來合作增添更多想像。賴弦五表示,未來將持續拓展策略結盟夥伴,並希望引進更多各行各業的策略股東,帶起更多創新服務應用,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和應用。
台灣大5日舉行法說會,財務長俞若奚表示,今年資本支出約145億 元,其中5G資本支出將不高於90億元、約落在80多億元水準。台灣大 總經理林之晨強調,未來20年台灣大的5G相關總成本(頻譜標金加資 本支出)在不犧牲5G網路品質的前提下,將會是三大電信公司裡最低 的一家。
電信三雄中,中華電信今年行動資本支出97億元,已採購5G設備近 74億元;遠傳資本支出102億元中、5G占比約60%;台灣大投資5G網 路80多億元,也不算手軟。
台灣大今年將開展三大新事業,包括雲端遊戲、原創內容、5G布建 等,雖然初期會有投資成本,但看好長期營收貢獻。
針對外資法人提問台灣大會否與台灣之星合作?林之晨說,以1∼ 2年後5G手機可支援載波聚合(CA)來看,技術上台灣大與小家業者 合作是有可能的,但他未表態要與台灣之星合作。台灣大董事會日前 決議發行第六次無擔保普通公司債,發行總額200億元,預計3月底前 完成,主要因應5G投資所需資金。
至於5G頻寬數量是否等同於未來5G市占率?林之晨以「4G頻寬數量 占有率往往低於市占率」為例,認為取得頻譜價格太高,或者拿到太 多頻寬只會拖累利潤。
林之晨強調,政府正積極清頻中,並規劃2∼3年後釋出3.57GHz頻 段之後的頻譜,屆時台灣大再去爭取,就能直接串連目前拿到的3.5 GHz頻譜取得連續頻寬,拿到100MHz及80MHz頻寬的業者並無動機誘因 與拿到40MHz以下業者合作,而拿到60MHz頻寬的台灣大,將成為三雄 中唯一能與小業者在3.5GHz「三共」的業者,這是台灣大的最大優勢 。
針對5G何時貢獻營收,台灣大強調,目前很難預測,但5G將拉抬2 021年ARPU及營收貢獻是確定的。
台灣大日前公布2020年財測營收1,345.3億元,年成長8%;稅後淨 利111.7億元,年減11%。
台灣5G服務最快將在7月推出,現在是5G大戰開打的籌備期,各家業者也積極籌備糧草(頻譜、網路建設),市場上對於頻譜競標後的競爭優劣勢展開各種討論,也成為台灣大昨(5)日線上法說會上關注焦點。
林之晨表示,有同業想營造出頻寬數量等同於市占率的印象並不正確,從4G例子觀察,頻寬占有率低於市占率,而頻寬價格太高,取得太多頻寬只會拖累利潤。林之晨強調,3.5GHz的60M和28GHz的200M是最好的組合,足以供應台灣大約720萬用戶未來五至十年所需,未來政府二、三年內也會釋出新的5G頻譜,以及將釋出魚尾頻段後面再釋出40M。
此外,林之晨強調,台灣大應該是三雄之中,較能與台灣之星合作並發揮效應的業者,因此目前至少有三個選項可以增加頻譜頻寬。
林之晨認為,多數用戶選擇電信業者不是只考慮速度,否則大家都會選擇中華電信,但事實並非如此,因此頻譜頻寬大小跟傳輸速度並不等於市占率。
由於台灣大與台灣之星頻譜位置並不相鄰,也添增合作的困難度,林之晨表示,預期一、二年後,有更多智慧手機支援CA(載波聚合)技術,因此從技術面來看,合作是可能的方式。今年台灣大財測獲利預估相當保守,營收財測目標1,345.3億元,年增8%,稅後純益財測目標111.7億元,年減11%,每股純益3.96元,年減12%,更低於中華電信預估的3.99元至4.19元,今年獲利王寶座也受到挑戰。
新竹市長林智堅昨天出席「共同推動5G基礎建設及智慧服務應用合作意向書」簽約儀式,他表示,新竹市會提供最佳的實驗場域,與各大電信業者攜手,透過正推動的「竹科X計畫」及「2020台灣設計展」、「2021台灣燈會」等大型活動布建5G,運用5G「高頻寬、低展延、大聯結」的優勢,創造更多應用可能,使市民生活更便利。
遠傳企業暨國際事業群副總李鑑政表示,遠傳透過5G技術結合遠傳「大人物」(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以創新應用思維與產業經驗,搭配集團跨產業資源,可望協助新竹市發揮高科技產業能量,共同推動台灣產業創新升級。
李鑑政指出,去年與聯發科結盟,在新竹打造5G晶片測試環境,加速5G晶片快速進軍全球市場。今年預計為新竹巨城購物中心導入5G智慧零售應用,未來可望透過5G科技串聯,拓展智慧工廠、智慧製造、智慧零售等產業商機。並將5G科技動能運用於城市治理的公共安全、健康照護與在地安老與長照,提供市民更便利生活,實現新竹智慧城區5G大連結。
5G競標前,台灣之星準備170億元資金,做為5G頻譜標金及前兩年網路建設資金,但第一階段數量競標,標金衝高,很快超過預期,但在大股東力挺下,台灣之星撐到最後,拿下40M頻寬,既可獨立存活,也可與台灣大組成100M夢幻頻寬。
賴弦五說,5G標金早就超過各家總經理掌控的層級,他在過程中持續與大股東溝通。取得40M頻寬,拿下5G入場券後,台灣之星也進入第二階段5G位置競賽。四家電信業者董、總在5G的3.5GHz頻譜位置談判關鍵10小時中,台灣之星掌握40M頻寬最小,聲量也最小。
但整場談判過程,除搶好位置可以優先開台,台灣大跟台灣之星頻譜位置是否相鄰,打造連續100M的夢幻頻寬,成為各界角力的關鍵議題,讓台灣之星這家最小的業者,反而成為關鍵角色。
有業者形容,台灣大總經理林之晨跟賴弦五當時整晚都在眉來眼去(意指雙方都希望頻譜位置相鄰),林之晨更揚言砸錢搶魚肚以及跟台灣之星相鄰。為防堵兩者串聯,中華電信跟遠傳各自出價20.8億及20.3億元,聯手把台灣之星跟台灣大隔離,一個在頭、一個在尾。
最終台灣大僅對「魚肚」出價1億元,台灣之星希望「左右逢源」,出價8.3億元,相對積極。
賴弦五強調,台灣之星清楚自己定位,不做應用,將水管(網路)做到極致,打造開放平台。攜手各方企業夥伴,搶進市場。
賴弦五分析,頻譜競標後,台灣5G電信產業競爭態勢剩下四家業者,5G是新技術,也帶來新機會,再把5G打爛,大家就會完蛋。另一方面須慎防劇烈競爭,如果大家還是要靠頻寬壓制對方,競爭將陷入另一個混戰。
電信三雄對於今年的財測表現都不好看,賴弦五認為,今年5G開台,面臨頻譜跟建設成本攤提壓力,2021年整個年度攤提費用更多,壓力更大,2020年跟2021年營運都不會好,2022年會不會比較好,要看業者做出的策略及心態。
他指出,專業經理人策略思考競爭的同時,也要兼顧產業長期發展,股價反映大家有沒有做「對」,5G機會很多元,電信業者可以透過各自定位,區隔市場,而非每家都在同一市場短兵相接,把產業做大,而不是殺價競爭,再次陷入紅海。
迎向5G市場,賴弦五說,中華電信資源最多,可以包山包海搶進各種應用;台灣大跟遠傳也各有所長;台灣之星資源最少,因此定位要更清楚,未來不做應用,就是把「水管(網路)」跟開放平台做到極致,跟提供各種應用的企業夥伴攜手,合作搶進市場。
過去4G開台,台灣之星僅有5M頻寬,三雄有30M至40M不等頻譜頻寬,賴弦五說,在5G起跑點上,台灣之星擁有40M頻寬,對比台灣大的60M、遠傳的80M、中華電信的90M,已經拉近與三雄之間的距離。
經過五年淬鍊,賴弦五說,現在台灣之星4G網路的基礎(5G網路初期發展建構在4G網路基礎上),業務、行銷、品牌、客服等,都已做好更具競爭力的準備。
此次參加5G馬拉松賽的「台灣之星」選手,跟過去4G競賽時的選手,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賴弦五曾說,以台灣之星的4G頻譜,網路可容納的用戶上限就是200多萬戶,因此在爭取用戶上不能躁進。當時台灣之星的目標是「活下去」;目前台灣之星用戶數約230多萬戶。
站在5G起跑點上,賴弦五評估,對台灣之星5G競爭力抱持樂觀正面看法,可望在5G市場取得更多營收及用戶,現在可容納的「人聯網」用戶已達350萬至400萬用戶,「物聯網」則可望到600萬至700萬戶。
至於5G資費方面,賴弦五認為,應該更「理性」跟「冷靜」的看待,董事會也應管理專業經理人,在5G產業中創造價值,不要再做殺價競爭。
他認為,台灣用戶普及率已經超過100%,如果要讓用戶大規模成長,只能從別的業者手中挖用戶,恐引起市場價格戰,因此還需按部就班,目前還沒有訂出用戶目標。
至於物聯網跟企業市場,賴弦五強調,台灣之星有別於其他業者,專注中小企業市場,積極攜手合作夥伴耕耘。
台灣之星股東團隊包括頂新集團、國泰集團、金仁寶集團,近期更引進達勝集團等中嘉大股東成為新股東,也讓未來合作增添各種想像。
賴弦五表示,未來持續拓展策略結盟夥伴,也希望引進更多各行各業的策略股東,帶起更多創新服務應用,給消費者更多選擇以及應用。
台灣之星電信搶攻5G市場,推出S20系列手機優惠方案!
隨著三星S20系列成為台灣首支上市的5G手機,各大電信業者紛紛推出加碼補貼策略,其中台灣之星電信也不落人後,推出一系列吸引人的購機優惠,讓消費者能夠以更低的成本享受最新的5G服務。
台灣之星電信的S20系列手機搭配方案從599元月租開始,就提供上網吃到飽、網內互打免費的雙飽優惠。對於購買套裝手機的消費者,台灣之星提供購機價直接折抵3,000元的優惠,並且對於老客戶及VIP客戶再額外提供最高6,000元的折抵,讓消費者能夠以更划算的價格入手S20系列手機。
不僅如此,台灣之星還推出了一系列的資費方案,合約期從18個月到36個月不等,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以999雙飽方案為例,購機價只需20,990元,對於尋求高性价比的消費者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與其他電信業者相比,台灣之星的補貼款從16,000元到32,900元不等,顯示出對於搶占5G市場的積極態度。這也意味著消費者在選擇台灣之星的S20系列手機時,可以享受到更高的補貼金額,減輕購機壓力。
隨著7月5G商轉的即將到來,台灣之星電信將在S20系列手機開放預購前陸續公布未來的5G資費走勢,讓消費者能夠對未來的5G服務有更清晰的了解。對於尋求最新科技和優質服務的消費者來說,台灣之星的S20系列手機將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選擇。
五家電信公司4日公布的S20系列5G手機搭配的都是4G資費方案,購機合約從最低18個月到最高36個月。五大電信公司最快7月5G商轉之後,目前購買S20系列手機的用戶、未來在5G開台後如何銜接5G資費?據了解,各大電信公司將在S20本月10日開放預購前陸續公布,屆時將可略探未來5G資費走勢。
中華電信是國內唯一銷售GalaxyS205G旗艦全系列新機的電信業商,台灣大獨賣S20睛空藍、遠傳獨賣S20晴空粉,電信三雄搭配的資費方案,都是從999元月租起跳,提供上網吃到飽、網內互打免費的雙飽優惠,所有搭配門號續的購機價全面先折3,000元,再額外針對VIP客戶購機再折至少5,000元,加上針對不同資費各有不一樣的補貼金額,換算下來,電信三雄對於S20系列手機補貼款從16,000∼32,900元不等,相較過去iPhone4G不超過3萬元,可見電信三雄對於首款5G手機、搶客動作十分積極。
以S2012G/128GB為例,單機要32,900元,中華電信搭配資費2,699元,手機36個月合約,購機打到0元,遠傳搭配VIP會員續約加碼3,000∼5,000,購機價亦可0元購得。
台灣之星搭配的資費從599元月租起跳就提供雙飽資費,除了搭配門號的套裝手機價直接先折3,000元,老客戶及VIP客戶最高再折6,000元,亞太電信主打596以上月租雙飽資費,將合約期縮短到18個月,以999雙飽方案為例,購機價20,990元。
遠傳電信宣布,將與瑞典的愛立信合作,採購千餘座3.5GHz頻段的5G基地台,以加速5G網路的建設。這是遠傳電信繼中華電信之後,第二家完成5G初期建設設備採購的電信公司。遠傳選擇愛立信作為獨家供貨商,並未公布具體採購金額,但目標是今年暑假正式開通5G服務。 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強調,5G網路的建設必須快速、無縫,並兼顧前瞻性和穩定性。他提到,愛立信的設備在國際上受到多數5G電信公司的青睞,選擇愛立信可以降低網路複雜性,並透過其技術提供優質的行動網路服務。 在5G頻譜競標方面,台灣之星以197.08億元標得40MHz的3.5GHz頻寬,目前正評估支付方式,傾向於一次付清。而亞太電信則因退出3.5GHz頻段競標,最終以4.12億元標得28GHz頻段的400MHz頻段,並已從押金中扣抵相關費用。
台灣之星電信再創高標,全力布局5G網路!隨著5G頻譜的大勢底定,台灣大總經理林之晨強調,台灣大將全力投入5G網路建設,讓用戶能夠享受到5G技術帶來的便利與速度。林之晨指出,手中的頻譜足以滿足未來十年的需求,並且未來還有新的頻譜釋出和合作夥伴CA技術來強化頻譜資源。他認為,雖然5G頻譜標金預期內偏高,但從遊戲規則來看,只要有一兩家不理性,標金肯定會衝高。林之晨也提到,高標金讓產業加速成為紅海,但未來十年至二十年內,市場將決定電信業者家數,進入淘汰或整併的階段。對於台灣大來說,取得60M頻寬的3.5G頻譜,足以支應未來十年的流量需求,而林之晨也積極爭取董事會同意加碼5G資本支出,以強化網路建設。預計未來五年,台灣5G用戶數將達到七到八成的滲透率,而台灣大將與合作夥伴攜手,提供優質的產品及服務,進入5G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