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之星電信(未)公司新聞
台灣之星電信近來在市場上異軌,推出的新iPhone SE受到消費者熱烈追捧。這款新機首批在台灣市場的到貨量約為3萬支,讓許多消費者興奮不已。根據通路商的透露,蘋果此次是優先供貨給電信及通路業者,讓通路上不難買到,預估這次到貨量可以平穩銷售到母親節檔期。 在這波銷售潮中,電信業者普遍反應網路門市的銷售最為熱絡,與平日相比,銷售量增長了近倍。這也顯示了在疫情期間,消費者不出門的消費型態已經發生了轉變。 根據市調機構的統計,3月份台灣手機銷售量約40多萬支,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消費緊縮,即使iPhone SE開賣,也難以拉抬整體買氣。預估4月份的銷售量恐將跌破40萬支的大關。 中華電信表示,iPhone SE開賣後,網路門市的流量成長了近三倍,客戶詢問度非常高,已積極向蘋果爭取供貨量,盡力滿足客戶需求。實體門市仍然是銷售iPhone SE的主力,但由於疫情影響,iPhone SE網路門市銷售的占比,較過去iPhone新機開賣時提高了。 台灣大表示,今年iPhone SE的整體銷售量約為到貨量的七成,電商及網路門市已經賣出到貨量的九成以上。 遠傳則表示,iPhone SE的銷售量較前一代iPhone SE成長了三倍以上,透過網路門市申辦的比重,較往年新款iPhone成長高達四倍。這顯示了在防疫期間,免出門、線上輕鬆申辦加上網路獨享優惠,讓果粉們對此情有獨鍾,創下了歷年來透過網路門市申辦iPhone比例最高的一次。 而台灣之星電信更是表示,新iPhone SE的親民價格吸引了大量用戶申辦,申辦量是去年iPhone 11同期的四倍。 總的來說,在這波新iPhone SE的銷售熱潮中,各電信業者都表現出色,尤其是在網路銷售方面,顯示了在疫情影響下,消費者對於線上購物的需求不斷增加。
全球城市人口快速成長帶動巨型城市興起,智慧交通已成為各地發展智慧城市最具潛力與市場規模的重要應用, IDC國際數據資訊也預期,2021年將有20%的主要城市展開車聯網相關建置,預估至2022年企業投入全球車聯網與其相關費用將高達379億美元。
看準車聯網商機,台灣之星打造「4G+整合影像智慧車隊管理系統」,將服務拓展至計程車、客運、復康巴士、遊覽車輛監控、電動車電池效能監控、載貨車輛溫度監控等,攜手上百家企業共建車聯網生態圈,車聯網門號數年複合成長高達近86%。
通路業者表示,根據市調機構統計,3月台灣手機銷售量約40多萬支,受到新冠肺炎影響,消費緊縮,即使iPhone SE開賣,仍難以拉抬整體買氣,預估4月銷售量恐跌破40萬支大關。
中華電信表示,iPhone SE開賣後網路門市流量較平日成長近三倍,客戶詢問度高,已積極向蘋果爭取供貨量,在最短時間內,努力滿足客戶需求。實體門市仍為銷售iPhone SE主力,但受到疫情影響,iPhone SE網路門市銷售占比,較過去iPhone新機開賣提高。
台灣大表示,今年iPhone SE整體銷售約為到貨量的七成,電商及網路門市已經賣出到貨九成以上。
遠傳表示,iPhone SE較前一代iPhone SE成長三倍以上,透過網路門市申辦比重,較往年新款iPhone成長高達四倍,顯示防疫期間免出門、線上輕鬆申辦加上網路獨享優惠受到果粉青睞,創下歷年來透過網路門市申辦iPhone比例最高的一次。
台灣之星表示,新iPhone SE親民價吸引用戶申辦,申辦量是去年iPhone 11同期四倍。
亞太電信表示,iPhone SE整體銷售表現與去年iPhone 11,近乎持平,在疫情低迷景氣中,仍具有一定熱度。
台灣之星電信近日與中嘉集團旗下的達勝集團攜手,共同宣布了5G戰略合作的重大決策。這一聯盟不僅讓台灣之星成為中嘉集團的策略股東,更標誌著兩家公司將結合行動和固網資源,共同開拓智慧家庭市場。 台灣之星行銷事業部資深副總經理朱曉幸表示,這個5G時代將帶來無限機會,未來的產業發展必須打破傳統的單打獨鬥,進行跨界合作。她強調,與中嘉集團的深化合作將使台灣之星不再僅是一家傳統的電信公司,而是將成為一個融合多種服務的數位匯流平台。 根據公告,台灣之星與中嘉集團將首先結合有線電視與無線通訊網路的優勢,推出申辦行動電話門號即贈送bb寬頻光纖上網的優惠方案。未來,雙方將不斷創新,打造更多匯流產品,並共同構建智慧家庭應用生態圈。 中嘉集團的達勝集團是中嘉網路董事長郭冠群領軍的投資集團,與宏泰集團旗下的轉投資公司透過達勝壹甲壹等公司,先後對台灣之星進行了34.2億元和10.8億元的投資,目前持股比重達到3.4%。這次合作,除了達勝集團的參與,兩家公司也決定深化5G戰略合作,垂直整合固網寬頻與5G行動通訊優勢,打造數位匯流新服務。 此外,雙方還於23日推出了辦台灣之星門號、送中嘉bb寬頻家用光纖上網的專案,其中中嘉bb寬頻120M寬頻光纖24個月免費上網,成為市場上的亮點。這也是國內匯流資費市場首次出現Cable寬頻上網免費的先例。 隨著台灣5G時代的即將到來,台灣大與其旗下有線電視台灣大寬頻、關係企業凱擘有線等已經率先搶攻匯流資費市場。台灣之星與中嘉的5G策略合作,以最高免費2年的Cable上網試水溫,預示著未來5G市場將會有更多行動和有線電視業者擴大合作,匯流資費大戰一觸即發。
台灣之星電信今(23)日宣布,攜手中嘉集團共同啟動5G通訊的新一波整合時代,推出「辦台灣之星門號送中嘉bb寬頻家用光纖上網」的專案,這是一個大膽的跨足智慧家庭的策略,旨在打造一個完整的5G產業生態系統。此方案不僅讓用戶享受行動通訊的便利,同時也能享有家用光纖的高速上網服務。 台灣之星與中嘉集團的合作,意味著兩者將結合無線與有線網路技術,為用戶提供更加整合的通訊解決方案。台灣之星擁有348萬用戶,這次與中嘉的合作,讓它正式跨足家戶市場,並提前布局未來的5G市場。 根據台灣之星的公告,申辦599元以上資費方案的用戶,最高可享有中嘉bb寬頻120M光纖上網24個月的免費優惠,這將為用戶省下14,376元的光纖網路費。此外,用戶還可以在未來12個月內免費升級體驗5G服務。 台灣之星認為,隨著5G時代的來臨,將會引發一場行動科技的革命,並將促進大5G生態系的發展。與中嘉的合作,正是為了創造智慧生活的全新價值,結盟與策略合作將成為未來的關鍵。 去年,台灣之星已經與中嘉集團結盟,完備了無線與有線網路的完整通訊網路。如今,中嘉最大股東達勝集團參與投資台灣之星,這讓雙方的戰略合作關係更加深化,並使台灣之星躍升為其策略股東。 台灣之星行銷事業部資深副總經理朱曉幸表示,各產業必須跳脫單打獨鬥的模式,走向跨界合作。與中嘉集團的合作,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將結合雙方的技術優勢,推出更多創新匯流產品,打造健全的智慧家庭應用生態,並帶動5G加速進入大眾市場。
台灣之星行銷事業部資深副總經理朱曉幸表示,5G將會是充滿機會的時代,未來各產業都必須跳脫過去單打獨鬥的模式,走向跨界合作,台灣之星透過與中嘉集團深化合作,未來不再只是一家單純的電信公司。
朱曉幸強調,初期,台灣之星與中嘉合作,將結合有線電視與無線通訊網路的優勢,推出申辦行動電話門號贈送bb寬頻光纖上網,未來將醞釀更多創新匯流產品,雙方在攜手打造智慧家庭應用生態圈已有共識。
中嘉大股東包括中嘉網路董事長郭冠群領軍的達勝集團、宏泰集團旗下轉投資公司透過達勝壹甲壹等公司,先後投資台灣之星34.2億元、10.8億元,合計目前在台灣之星持股比重3.4%。台灣之星表示,除了中嘉最大股東達勝集團參與投資台灣之星、躍升為台灣之星的策略股東之外,雙方也決定深化5G戰略合作關係,未來將垂直整合固網寬頻與5G行動通訊優勢,打造數位匯流新服務。
雙方並於23日宣布推出辦台灣之星門號、送中嘉bb寬頻家用光纖上網專案,中嘉bb寬頻120M寬頻光纖24個月免費上網成為這次雙方合作亮點,在國內匯流資費市場首開Cable寬頻上網免費先例。
台灣5G時代即將到臨,台灣大與旗下有線電視台灣大寬頻、關係企業凱擘有線率先搶攻匯流資費市場,台灣之星與中嘉這次宣布5G策略合作、先以最高免費2年Cable上網試水溫,市場人士分析,未來5G市場,愈來愈多行動、有線電視業者擴大合作,可以預見匯流資費大戰勢必一觸即發。
台灣大(3045)日也與同集團的凱擘合作,推出「超級?網專案」,月繳799元,一次使有凱擘大寬頻60M光纖上網加台灣大行動上網吃到飽服務。
台灣之星昨(23)日宣布,推出「辦台灣之星門號送中嘉bb寬頻家用光纖上網」專案,最高可擁有中嘉bb寬頻120M光纖上網24個月免費優惠,最高現省14,376元光纖網路費,申辦599元以上資費方案,未來可免費升級體驗5G服務最高12個月。
台灣之星認為,5G時代來臨,將會串聯起個人、企業及家戶,改變過去對於行動科技的想像,更將催生大5G生態系的到來,將創造智慧生活的全新價值,結盟與策略合作成為未來關鍵。
去年台灣之星攜手有線電視龍頭中嘉集團策略結盟,完備無線與有線網路的完整通訊網路,正式跨足家戶市場、提前為5G布局。台灣之星表示,隨著中嘉最大股東達勝集團參與投資台灣之星,深化雙方在5G時代的戰略合作關係,並躍升為台灣之星的策略股東,將垂直整合固網寬頻與5G行動通訊優勢,為用戶創造1加1大於2的數位匯流優勢。
看好未來家用光纖將成為5G時代中家戶發展的關鍵核心地位,台灣之星表示,與中嘉積極布局智慧家庭應用場域,透過行動、固網兩者結合,將可匯聚成為具規模經濟的旗艦型產業,並帶動5G加速進入大眾市場,未來用戶輕鬆就能打造屬於自己的全方位智慧家庭生活。
台灣之星行銷事業部資深副總經理朱曉幸表示,各產業必須跳脫單打獨鬥的模式,走向跨界合作,攜手中嘉集團,結合雙方在有線與無線網路的技術優勢,推出申辦門號送bb寬頻光纖上網專案,為全台348萬用戶帶來全方位無死角的通訊服務,未來將推出更多創新匯流產品,打造健全的智慧家庭應用生態。
台灣之星電信在國內電信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近日也傳來一則令人振奋的消息。就在其他業者不斷加速5G網路建設的步伐時,台灣之星電信也成功取得相關許可,預計將在年底前開始大規模布建5G網路。這一舉動標誌著台灣之星將為消費者帶來更高速、更穩定的網路服務。 根據新聞報導,遠傳電信在近期也取得了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的5G基地台建設許可,並計劃年底前建設超過2,000台5G基地台。而遠傳的這一決策,顯示了對5G市場的積極投入和對消費者需求的關注。 遠傳表示,取得5G基地台架設許可後,將迅速積極地展開5G網路布建,並預計在今年暑假開台。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遠傳已經向愛立信(Ericsson)採購了千餘座3.5GHz頻段的5G基地站,並計劃在今年底前建置超過2,000座5G基站。 不僅遠傳,中華電信也於上周取得5G網路架設許可,並預計在開台前完成超過1,000台基地台建設,年底前完成至少3,000台5G基地台建設,三年內則要建設1万台5G基地台。 而台灣之星及亞太電信的5G事業計畫書也正在NCC的審核過程中。這一連串的動作,無不顯示了台灣電信市場對5G技術的熱情和投入。 在資本支出的方面,台灣大電信今年將資本支出提升至145億元,其中行動網路預算約110億元,其中5G預算佔了大頭,約80多億元,高於中華電信的70多億元及遠傳的60多億元。 隨著這些電信業者的積極行動,台灣的5G市場將迎來新的發展高潮。對於消費者來說,這將意味著更廣泛的5G服務選擇和更優質的網路體驗。無論是台灣之星還是其他業者,都將為我們帶來一個全新的數位生活時代。
遠傳表示,通過5G基地台架設許可之後,即刻迅速積極布建5G網路,預計今年暑假開台。遠傳日前已宣布向愛立信(Ericsson)採購千餘座3.5GHz頻段5G基地站,預計今年底前建置超過2,000座5G基站。
遠傳強調,預計五年內布建6,000座基站,但此為保守估計的數字,若5G市場反映良好,將加速進行,期望提供給消費者最好的5G體驗。
遠傳重申,連續80MHz以上的頻寬,才能提供用戶最佳的5G應用,以及兼具深度與廣度的5G商務發展,遠傳於3.5GHz頻段取得位於魚肚當(魚前腹Otoro)絕佳位置頻寬達80MHz,今取得架設許可即展開網路布建,暑假將以多元豐富的應用迎向5G開台。
中華電信上周取得5G網路架設許可,預計開台前完成超過1,000台基地台建設,年底前完成至少3,000台5G基地台建設,三年內要建設1萬台5G基地台。
台灣大5G事業計畫書本月初已經完成NCC審核,後續程序還有資通安全及架設許可,才可開始建設5G網路;台灣之星及亞太電信5G事業計畫書仍在NCC審核中。
觀察電信業者今年資本支出,台灣大提升到145億元,其中行動網路約110億元,在行動網路的預算當中,以5G占大宗,估約80多億元,高於中華電信的70多億元及遠傳的60多億元。
台灣之星電信再創佳績!NCC公布2019年度國內行動上網速率,中華電信與遠傳電信分居冠軍與亞軍,表現亮眼。其中,台灣之星在高速上網領域也不遑多讓,以12%的定點上網速度大於100Mbps的比例,證明其網路服務的穩定與高效能。
根據NCC的數據,全國4G定點量測平均下載速率提升至108.33Mbps,正式突破100Mbps大關,並較去年提升13.53%。這個成績展現出台灣4G技術的快速發展,同時也讓民眾享受更為快速的上網體驗。
在速度分佈方面,中華電信在定點下載、上傳及Google雲端下載速率均居冠軍,遠傳電信則在多個縣市定點下載、上傳、雲端下載方面名列前茅。不過,台灣之星電信在高速上網領域的表現也不容小覷,以12%的比例在定點上網速度大於100Mbps的電信公司中,位居第四。
NCC主任秘書蕭祈宏指出,台灣之星電信的速度低於25Mbps的部分,僅占31.69%,顯示其在高速上網服務方面的優勢。此外,台灣之星電信在移動量測方面,也表現出色,尤其是在高速道路及大眾運輸工具上的4G平均下載速率,均超過38.71~69.03Mbps。
隨著4G技術的發展,NCC預計將於2022年開始量測5G上網速率,進一步提升台灣的網路環境。而台灣之星電信在這波技術升級潮中,也將繼續發揮其優勢,為民眾帶來更優質的網路服務。
據統計,四年來台灣4G上網速度提高180.8%,至於各縣市4G移動 量測平均下載速率則介於38.71∼69.03Mbps。
NCC主任秘書蕭祈宏表示,五家電信公司行動上網速率,定點上網 速度大於100Mbps的比例,中華電占62.5%、遠傳49%、台灣大44% 、台灣之星12%、亞太電2.14%。速度低於25Mbps的部分,亞太電占 比53.3%、台灣之星31.69%、遠傳6.34%、台灣大5.2%、中華電3 .39%。
整體來看,中華電信在各縣市定點下載、上傳及Google雲端下載速 率最快,遠傳在20個縣市定點下載、19縣市定點上傳、22縣市雲端下 載都名列前二大,更在北市、桃園、台中市及高雄市等九個縣市定點 上傳網速第一。兩家電信公司在定點下載、Google雲端下載速率都超 過100Mbps。
NCC表示,4G上網測速計畫實施至2021年,2022年開始量測5G上網 速率。
NCC此次量測統計係委由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TTC)於2019年6 月至10月執行,定點量測部份是由專業量測人員至全國7,851個戶外 區域,包含村里長辦公室、郵局、警察局派出所、捷運站、火車站及 百貨公司等區域)進行量測,結果顯示4G全國平均下載與上傳速率分 別為108.33Mbps與27.18Mbps、雲端下載速率為95.64Mbps。
移動量測則在各縣市主要道路、高速公路及快速道路以正常行車速 率駕車進行量測,並於高鐵、台鐵、台北捷運及高雄捷運列車內進行 量測。各縣市主要道路之4G平均下載速率38.71∼69.03Mbps、大眾運 輸36.46∼124.77Mbps。台鐵因南迴線訊號尚未完全改善,其語音及 數據中斷次數較高。
台灣電信業界將迎來新一波5G發展浪潮!根據最新消息,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電電公會)發起,並得到工業局的協助,即將在4月下旬籌組「5G產業創新發展聯盟」。這個聯盟的成立,旨在讓台灣廠商能夠更有效地爭取國際市場的5G訂單和商機。
聯盟的成立,將結合兩大跨國聯盟——O-RAN和TIP的國際標準,聚焦於5G伺服器、交換器、小型基地台以及終端代工品牌等領域。首任會長將由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的獨子、康舒科技總經理許介立擔任,副會長則由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擔任。聯盟將設立開放架構、系統供應鏈及垂直應用三個小組,分別由中華電信、資策會及工研院負責召集,進行跨領域的合作。
O-RAN聯盟和TIP計畫分別由中國移動、臉書等知名企業主導,目的在於推動電信設備的開放共享設計,加速5G技術的發展。今年2月,這兩個計畫甚至計畫聯手推出O-RAN/TIP行動計畫,為台灣廠商開辟了直接供應全球5G電信公司的機會。
預計將加入聯盟的台灣廠商包括英業達、中磊、明泰、華碩旗下亞旭、智邦等,而電信公司方面,除了中華電信外,台灣大、遠傳、台灣之星及亞太電信等也正積極考慮加入。這個聯盟的成立,對台灣電信產業來說,將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預計將帶來更多發展機遇和合作機會。
「5G產業創新發展聯盟」首任會長將由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獨子、剛接任集團旗下康舒科技總經理許介立出任,副會長由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擔任。該聯盟並將設立開放架構、系統供應鏈及垂直應用三個小組,擬由中華電信、資策會及工研院分別出任小組召集人,希望在網路端開放架構、終端設備、系統整合、5G創新應用等領域,與O-RAN、TIP透過聯盟平台進行產品測試,媒合跨國電信與台廠合作。
O-RAN聯盟是在2018年上海MWC大會正式成立,主要會員包括中國移動、NTTDoCoMo、德國電信、印度BhartiAirtel、韓國SKT和KT電信、西班牙Telefonica、澳大利亞Telstra、法國Orange、中國電信、新加坡Singtel等全球知名電信公司。
TIP(TelecomInfraProject)則是由臉書發起的計畫,加入TIP的業者包括Facebook、Intel、Nokia、韓國SKTelecom、德意志電信、英國電信旗下的EE、菲律賓全球電信等業者,主要希望推動電信設備的開放共享設計,加速電信產業發展,並合作開發5G技術。
今年2月,O-RAN及TIP計畫的成員甚至計畫聯手推出O-RAN/TIP行動計畫,透過設計一個虛擬網路,使用標準化、開放原始碼軟體,讓不同電信商的硬體可以彼此融合界接,日本樂天公司也率先在日本推出5G虛擬軟體。經濟部表示,這樣的發展,為國內台廠提供了更多直接供貨全球5G電信公司的機會,尤其過去3G、4G時代長期為國際品牌代工的台廠,未來在「白牌」設備市場的發展商機將更大。
電電公會透露,計畫加入「5G產業創新發展聯盟」的台灣廠商包括英業達、中磊、明泰、華碩旗下亞旭、智邦等,電信公司方面,除了中華電信外,也正爭取台灣大、遠傳、台灣之星、及亞太電信等電信商加入。
台灣之星電信近來在5G頻譜標金競標上表現亮眼,不僅成功一次繳清標金,更在資金籌措上展現多元策略。根據最新消息,台灣之星電信積極尋求各種融資管道,以應對未來5G網路建設的資金需求。 在這波5G頻譜標金競標中,台灣之星電信表現出色,成功在3月19日一次性繳清標金,這意味著公司在資金籌措上已經取得重大突破。不僅如此,台灣之星還透過私募普通股及私募無擔保可轉換公司債等方式籌資,至3月10日止,累積到位資金已達196億元。 與此同時,台灣之星電信也積極尋求其他融資途徑。在這波5G競標中,台灣大日、遠傳、亞太電信等電信公司也紛紛展開資金籌措行動。台灣大日董事會已通過發行200億元無擔保公司債,遠傳則表示籌措5G標金的資金來源包括自有資金、銀行借款或資本市場籌資。 面對如此龐大的資金需求,台灣之星電信不僅要應對5G頻譜標金,還要投入大量資金於5G網路建設。因此,公司積極尋求各種融資管道,以確保未來業務發展的穩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之星電信在這次5G頻譜標金競標中,選擇了一次性繳清標金,這種決策不僅顯示出公司對5G市場的信心,也反映了其在資金運用上的高效率。在競爭激烈的電信市場中,台灣之星電信的這種策略,無疑將為其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郭水義強調,如果要發行公司債,規模大約落在200∼300億元,相關細節正在規畫中,適當時機將提報董事會討論通過後對外公布。
一直以來始終保持零負債的中華電信,在全球低利率時代來臨之際啟動融資,且不排除發行公司債,這也是破天荒頭一遭。
截至去年第四季為止,中華電現金與約當現金約340億元,後續還有公司正常營運資金需求,因此決定啟動對外融資支應。郭水義指出,發行公司債是企業融資的管道之一,相當多的企業採用,尤其目前銀行借貸利率都不到1%,但是5G標金若選擇分期繳付、需支付政府約5%左右的利息,因此,部份標金支付、中華電信選擇對外融資。
市場人士分析,目前企業融資管道相當多元,包括發行公司債、向銀行借貸或在大眾市場募資,其中以公司債最受大型企業青睞。
由於全球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美國聯準會連續降息、帶動台灣等其它市場跟著降息因應,市場上的資金相對多,大型企業尤其像中華電信這種過去零負債的公司,甚至有機會吸引銀行及壽險業讓利認購。雖然電信產業現金流豐厚,但5G頻譜決標總金額飆高至1,421.91億元,後續還有5G網路建設的資金需求,五大電信公司也開始相繼對外舉債或融資因應。
台灣大日前董事會通過發行200億元無擔保公司債。遠傳也表示,籌措5G標金的資金來源包括自有資金、銀行借款或資本市場籌資。台灣之星除了現金增資,亦透過私募普通股及私募無擔保可轉換公司債等方式籌資,至3月10日止,到位資金累積共196億元,並於3月19日一次繳清5G頻譜標金。亞太電信則以私募方式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普通股籌資150億元,其中100億元資金已到位。
近期電信三雄宣布推出4G用戶無痛升級5G方案,月租費為1,399元,台灣之星5G無痛升級方案則從599元起跳,5G價格戰恐將再起侵蝕業者獲利,成為新隱憂。
電信產業隨著每次技術提升,也會推出更多元的服務,更代表重新定位服務價格的革新機會。迎向2020年5G元年,台灣5G頻譜成本高達1,421億元,電信業者站在5G的起跑點上,扛著世界最高的頻譜成本,以及全球最低的4G資費基礎,讓各界擔憂電信業者未來營運,而5G資費定價更將決定產業的未來。
觀察電信業者4G無痛升級5G的體驗方案,電信三雄中華電信、台灣大、遠傳是1,399元,主管機關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期待為1,300元,台灣之星則打出從599元到999元,依照資費及年資,提供三到24個月的升級體驗。
雖然電信業者都強調,這是早鳥體驗價,非5G定價,與未來5G定價沒有關連性。但外資仍認為,台灣之星的顛覆性定價,意味著台灣電信市場已經進入一個新的5G價格競爭周期。在5G龐大投資短期難見殺手級應用回收,又要花大錢蓋基地台,一旦資費戰又侵蝕獲利,將更讓三雄營運陷入挑戰。
5G頻譜競價落幕,亞太電信在主動放棄3.5GHz頻譜下,原本市場預期未來的5G之路將走得相當艱辛,但近期與台灣大緊密協商,並獲得台灣大支持同意借頻借網後,確定亞太電的5G開台時程,將落在第三季。
由於現行「電信法」規範兩家電信公司禁止頻譜共同,因此,雙方必須在7月「電信管理法」實施後,向NCC申請「轉軌」共頻共網,並經NCC審議通過,台灣大在第三季5G開台營運後,借用5G頻譜及5G網路供亞太電信使用。
4G時代,亞太電擁有4G頻譜,只向台灣大租借4G網路,這幾年來,已付給台灣大約計60∼70億元的網路租借費用,對於推升台灣大哥大獲利表現具有一定幫助,5G若亞太電信連頻譜都向台灣大租借,以台灣大拿下60MHz就花了306.56億元的標金來看,亞太電向台灣大借頻借網的支出將相當龐大,但亦有助於降低台灣大來自高昂的頻譜標金及網路建設支出壓力。
據了解,兩公司將採用MoCN(多營運商核心網,multi-operatorcorenetwork)技術,以同一個基地台發射5G訊號,再透過發射網路的識別碼,讓手機用戶可辨別所使用的網路服務是台灣大還是亞太電信。至於兩家公司送件審核共頻共網時,NCC審核的重點,將在雙方是否各自擁有核心網路控制能力,以及相關執行細節的規範。
亞太電信5G共頻共網合作夥伴花落誰家?一直是近期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台灣大除了與亞太電達成共頻共網,與台灣之星亦盛傳未來有機會「共頻」,台灣大、亞太電、台灣之星三家電信商未來在5G產業的競合關係,勢必打破目前電信「三大兩小」的產業生態,並牽動台灣電信版圖重新洗牌。
儘管各家電信高層不斷公開呼籲5G資費不應該再打價格戰,但從台灣之星599提供雙飽的5G早鳥資費、相較電信三雄1,399元起跳便宜57%來看,未來台灣的5G資費恐怕避免不了再度興起一場腥風血雨的價格戰。
根據台灣之星最新公布的5G早鳥資費方案,只要預約599雙飽以上資費,就能享有5G開台後三個月的5G體驗,老客戶最高享有24個月,現在就搭購三星S20手機,則提供12個月5G體驗,指定購機方案、未來開台後再買5G手機則享有購機再折6,000元以及三個月的以上的5G體驗。
台灣之星董事長林清棠表示,該公司在3.5GHz頻段取得40MHz的「鮭魚頭」頻寬,美味、性價比又高,隨即公開宣布由中嘉董事長郭冠群領軍的達勝集團成為台灣之星重要投資股東之一。
台灣之星總經理賴弦五表示,未來兩年兩大重要營運目標,包括營業利益全年轉正,朝向獲利前進,以及5G開台後,總用戶目標達陣250萬,台灣之星現有235萬用戶。
另外,董事會通過發行普通股、特別股、及私募增資股等方式,分別籌措40億元、20億元、及10.8億元合計70.8億元資金到位,其中,中嘉大股東包括郭冠群領軍的達勝集團、宏泰集團旗下轉投資公司透過達勝壹甲壹等公司,繼之前注資34.2億元之外、再增加10.8億元注資,合計在台灣之星持股比重躍升至3.4%,40億元普通股則由既有股東參與認購,特別股將尋找策略性的財務投資夥伴,主要用來繳交197億元的5G頻譜標金及未來營運所需。
台灣之星昨(10)日舉行年度發表會,回顧五年以來成果,並宣示搶進5G市場,台灣之星董事長林清棠、中嘉大股東達勝董事長郭冠群、頂新、國泰、中信、正崴、金仁寶等台灣之星大股東均列席。
林清棠表示,按照預定計畫取得5G黃金頻段3.5GHz頻譜,而且位於鮭魚頭,美味又便宜,未來將持續扮演電信業中「一好」的角色。
賴弦五指出,台灣之星4G開台以來,不管是市占率、頻譜、門市,一切從「最小」開始,五年來用戶數從90萬用戶翻倍來到235萬用戶。
近期電信三雄推出4G資費的5G無痛升級方案,主流吃到飽資費維持在1,399元,台灣之星「5G早鳥無痛升級方案」,最低599元起,最高999元,上網跟網內互打雙飽,依照申辦資費、用戶年資,免費體驗最少三個月,最多24個月,若是五年以上老客戶,現在申辦999元資費,未來合約期限內都可以免費升級5G服務。
外界觀察電信業者4G推出無痛升級5G的早鳥方案,是否為未來5G資費的參考基準,台灣之星強調,兩者間沒有直接關聯性。
台灣之星總經理賴弦五認為,499之戰讓台灣電信產業走進最黑暗的時代,5G時代應該要用「價值」競爭,不要再用「價格」競爭,至於未來可能的走向是機率各半,關鍵就在各經營團隊的一念之間,否則2021年電信業會比現在更慘。這也意味著5G資費仍有五成機率將陷入價格苦戰。
此外,由於現在5G手機選擇少,台灣之星宣布,將搭配手機優惠的「領機時間選擇權」還給消費者,「現在拿」市面上的4G、5G手機,手機最高折20,600元;「開台後拿」則加重補貼「早鳥預約禮」,最高再折6,000元。
台灣之星也宣布5G標誌亮相,5G「X」時代來臨,代表「未知Unknown」、「合作Collaboration」、「加乘Multiple」,預期邁向「未知」的嶄新紀元,5G將會為世界帶來全新變革,帶來更多人與人、人與物等各種交集的跨界「合作」, 5G相較4G將創造倍數「加乘」的可能,造就各行各業百花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