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之星電信(未)公司新聞
邁入5G與數位匯流的新時代,台灣電信業的競爭格局正經歷著重大變革。中嘉電信、遠傳、台灣之星,以及亞太電信與TBC等業者,正通過各種策略聯盟,展開一場既競爭又合作的複雜戰局。這場戰局中,台灣之星作為一匹黑馬,正與其他業者進行深度合作,共同開拓數位匯流的商機。 在這波整合潮中,中嘉電信積極結盟遠傳,鎖定數位匯流與影音等五大業務全面出擊。值得一提的是,中嘉與台灣之星的合作更是深入,兩家公司在行銷、通路及服務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合作。中嘉的大股東達勝集團與宏泰集團更參與台灣之星的私募案,成為新策略股東,未來將與台灣之星深化戰略合作。 另一方面,鴻海集團旗下亞太電信與TBC也與富邦集團旗下的台灣大及凱擘結盟,進行網路、通路、服務等合作。而鴻海集團副總裁呂芳銘將TBC經營權的股權讓與戴永輝,兩人從競爭對手變成策略股東夥伴,這也顯示了台灣電信業的整合趨勢。 面對激烈競爭與數位匯流帶來的挑戰,業內分析認為,電信及有線電視產業正進入一個「共好」的關鍵時刻。這個時刻,業者們通過策略聯盟,共同開拓市場,推動產業發展,無疑將帶來新的商機與發展空間。
網路匯流及服務匯流的時代,加上5G網路來臨,將加速各種創新服務及影視新服務的革新發展,也讓業者積極結盟,打群架。
電信龍頭中華電信橫跨行動網路、光纖網路及視訊服務MOD,近期積極攜手合作夥伴搶進垂直場域應用及資通訊專案等。
達勝集團董事長郭冠群入主中嘉後,中嘉也積極展開策略結盟,攜手遠傳,鎖定數位匯流、影音等五大業務全面出擊,搶攻數位匯流商機。另一方面,中嘉也與台灣之星攜手行銷、通路及服務合作,中嘉大股東達勝集團及宏泰集團更參加台灣之星私募案,成為台灣之星新策略股東,未來更將深化戰略合作。
鴻海集團入主亞太電信及拿下TBC經營權後,就攜手富邦集團旗下的台灣大及凱擘,進行網路、通路、服務合作,現在鴻海集團副總裁呂芳銘將TBC經營權的股權讓與戴永輝,兩人從競爭對手,變成策略股東夥伴。
業界分析,近年電信及有線電視產業「時機歹歹」,除業內競爭更顯激烈,對外策略合作,也將成為未來「共好」的關鍵時刻。
MWC是行動通訊產業年度盛會,今年照常於2月24日在西班牙巴塞隆納登場。不過受疫情衝擊,陸續已有LG、索尼(Sony)、愛立信等國際大廠宣布撤展。
台灣五家電信業目前僅台灣之星將如期參與,中華電信及遠傳均考慮員工、客戶及合作夥伴的健康與安全,取消MWC參展及各種會議,台灣大取消MWC行程,亞太電信也不參加。
聯發科表示,經審慎評估,為顧及員工及客戶夥伴等健康與安全考量,將不參與本屆MWC,將透過其他方式分享在5G最新技術的突破成果。
工業局副局長楊志清昨(11)日也表示,若我業者取消參展,MWC台灣形象館將不會繼續推動。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可能就會不出席參展,目前已有台灣業者表示不出席。
台灣之星電信再創話題!5G頻譜競標第二階段即將落幕,外資預估標金將衝上1,592億元,遠超過先前預期的千億元。去年底,當5G頻譜開始競標時,外界對於總標金上看1,149億元的預估還感到驚訝,但第一階段的競標結果卻讓人驚呼!標金達到了1,380億元,讓人不得不對第二階段的競標結果抱有更高的期待。 隨著第二階段位置競標進入倒數階段,外資再次發出震撼彈,預測擁有40M頻寬的台灣之星將與擁有60M頻寬的台灣大合作,這一合作將讓他們擁有夢幻的100M頻寬,遠超過中華電信的90M及遠傳的80M。然而,這一合作卻讓中華電信與遠傳不樂見,因為這將對他們的市場佔有率造成不小的威脅。 這次頻譜競標的結果,不僅將對台灣的5G發展產生重大影響,也將對台灣之星電信未來的發展戰略產生重要影響。無論結果如何,台灣之星電信都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我們將繼續關注其最新動態,為讀者帶來最新的報導。
台灣之星電信積極參與5G頻譜第二階段位置競標,與中華電信、台灣大、遠傳等業者攜手,力圖通過協商取得3.5GHz頻譜位置,避免進入激烈競標。為了達成這一目標,業界共同呼籲,不要重蹈過去標金衝高的覆轍,並認為成功協商是理性且樂觀的結果。這次頻譜位置協商,對於決定未來開台先機和「三共」合作至關重要。
根據NCC規定,業者在冷卻協商期內可進行協商,若協商不成,則將進行無金額上限的出價競標。黃金頻譜3.5GHz的「魚肚」區域最為搶手,但同時也伴隨著設備進度和成本較高,以及中新2號衛星干擾等問題。台灣之星表示,將以開放心態參與協商,並期待與其他業者共同解決衛星干擾和設備問題。
中華電信執行副總林國豐預計將代表公司參與協商,他強調,中華電信對於頻譜位置有多個選項,並呼籲業界坐下來協商,從技術、時程和設備供應等多方面考慮。台灣大則表示,將以開放態度參與協商,並希望避免增加後續建設與發展的成本。遠傳也支持協商,並希望與業界共同達成對頻譜位置的共識。
此次5G頻譜位置協商,不僅關乎各業者的未來發展,也對整個台灣電信市場的競爭格局產生重大影響。業界人士普遍認為,透過開放合作和理性協商,可以避免過度競爭,並促進整體產業的發展。
去年底台灣首波5G頻譜開始競標時,暫時得標金還未突破400億元,就有外資預估,5G總標金上看1,149億元。被電信業界說太誇張。結果第一階段數量競標衝上1,380億元。
現在第二階段位置競標進入倒數,這家外資又預言,擁有40M頻寬的台灣之星會跟擁有60M頻寬的台灣大合作,但中華電信與遠傳不樂見此事。因為兩家合作將擁有夢幻頻寬100M,高過中華電信的90M及遠傳的80M。
業者呼籲,莫重演標金衝高的悲劇。至於協商成功與否,擁有最多頻寬的中華電信、遠傳態度將是關鍵。
5G首批頻譜競標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頻寬「數量」標金衝上1,380億元,下一個階段標「位置」,好的「位置」是決定開台先機,以及未來結盟發展「三共」的關鍵,成業者矚目焦點。
根據競標規則,NCC提供業者冷卻協商期,如果協商不成,一回合無金額上限出價,將在21日拍板頻譜位置。黃金頻譜3.5GHz的位置協商最受矚目,前段「魚頭」有設備進度較落後及成本較高問題,後段「魚尾」頻譜則有中新2號衛星使用中等衛星干擾問題,只有3,400到3,500MHz的「魚肚」最乾淨,也最搶手。
中華電信執行副總林國豐將代表中華電信參與協商。他表示,呼籲業者坐下來協商,從技術、時程,跟設備供給面來看,預估協商成功是合理且樂觀的結果。至於是否搶最乾淨的魚肚,他強調,中華電信的位置不只一個選項。
台灣大表示,將以開放態度協商,希望取得共識,避免再擲千金增加後續建設與發展應用的成本。
台灣大認為,電信業競爭要從底層網路布建轉為上層服務與應用,台灣不需要四條重疊高速公路,共建共網共站可節省成本,希望同業以開放合作態度協商,不要互相卡位,重蹈數量競價的覆轍。
遠傳贊成協商,期望協商取得對頻譜位置的共識,無需進行二次競標。遠傳也會考量自身與同業各自面臨干擾問題。台灣之星指出,以開放心態參加協商。
目前仍有衛星干擾跟設備問題待解,因此業者協商尚未開始,最快下周展開,有業者分析,按照國際經驗,位置協商是取得頻譜頻寬最多的前兩個業者說了算。
台灣之星再啟動私募籌資,籌措160億元資金強化財務能力
台灣之星近期宣布,將啟動新一波的私募籌資計畫,計畫籌措160億元資金,以應對5G發展的資金需求。這次私募將透過私募普通股、可轉換特別股、私募國內或海外無擔保可轉換公司債等方式進行,其中私募普通股或可轉換特別股的額度不超過16億股,每股暫定價格為10元。
為了應對5G發展,台灣之星已陸續完成40億元現金增資、51億元銀行貸款,以及透過私募取得34.2億元資金,總計已到位125.2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中嘉網路大股東達勝投資透過壹甲壹投資、銓陞投資及璽兆入股台灣之星,這也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在5G頻譜第一階段數量競標中,台灣之星以1,380.81億元獲得40MHz的頻寬,總計必須付出197.08億元,這個資金規畫確定不足應付標金以及後續5G網路建設。而第二階段頻譜位置競標將於2月21日舉辦,市場人士預測,未來三個星期將確定五大電信商的合作及布局方向。
市場對於台灣之星拿到40MHz頻寬後,與台灣大哥大合作共頻共網的機率表示關注。而台灣之星此時啟動160億元私募案,是否為「共頻」對象合作,以及引進策略合作夥伴參與認購台灣之星私募股,也引發了市場的揣測。
對此,台灣之星資深副總經理朱曉幸強調,現階段以既有原始股東認購私募股的機率較大,若要引進新進策略投資人,則必須依照規定公告。
台灣之星表示,這次私募資金的主要用途是充實營運資金及強化財務能力,以因應未來營運所需。不採用公開募集的原因是考慮到資本市場現況、籌資時效性、可行性、發行成本及引進投資人的實際需求。私募有價證券受3年內不得自由轉讓之限制,可確保公司與投資夥伴間長期合作關係。
此外,籌措的資金將用於建置5G基地台等相關建設,並支撐未來3~5年5G營運所需。完成160億元私募案後,台灣之星短期內應該不會再辦理增資。
台灣之星因應5G發展所需資金,已陸續完成40億元現金增資、51億元銀行貸款,以及透過私募取得34.2億元資金,合計125.2億元資金已陸續到位,其中,中嘉網路大股東達勝投資透過壹甲壹投資、銓陞投資及璽兆入股台灣之星最受矚目。
5G頻譜第一階段數量競標以1,380.81億元決標,台灣之星拿到40MHz的頻寬,總計必須付出197.08億元,原本規畫170億元的資金部位確定不足應付標金以及後續5G網路建設。
5G頻譜第一階段數量競標結束後,第二階段頻譜位置競標將於2月21日舉辦,市場人士分析,未來三個星期,將確定五大電信商彼此之間的策略合作及布局方向。
市場揣測,拿到40MHz頻寬的台灣之星,與拿到60MHz頻寬的台灣大哥大合作共頻共網的機率不小,台灣之星此時啟動160億元私募案,是否為「共頻」對象合作,以及引進策略合作夥伴參與認購台灣之星私募股預作準備?引發市場揣測。
台灣之星資深副總經理朱曉幸強調,現況仍以既有原始股東認購私募股的機率大,若要引進新進策略投資人,依規定必須公告。
台灣之星表示,這次私募資金用途,主要為充實營運資金及強化財務能力,以因應未來營運所需。不採用公開募集的理由,主要考量過去一年以來資本市場現況、以及籌募資本之時效性、可行性、發行成本及引進投資人之實際需求,加上私募有價證券受3年內不得自由轉讓之限制,可確保公司與投資夥伴間長期合作關係,因此不採用公開募集而擬以私募方式辦理。
另外,籌措的資金主要用於建置5G基地台等相關建設,且將支撐未來3∼5年5G營運所需,完成160億元私募案後,台灣之星短期內應該不會再辦理增資。
台灣之星電信:邁向智慧城市的行動寬頻領航者
為了加速台灣行動寬頻產業的發展,過去幾年政府不遺餘力地投入大量資金,從WiMAX到4G,不斷推動網路建設與智慧城市應用。當年,政府為了扶植WiMAX產業,啟動了「M台灣計畫」,總計投入了375億元。隨著4G技術的普及,政府也積極推動「加速行動寬頻方案」,三年內投入150億元,以加速4G產業的發展。
這筆資金用於網路建設、創新服務、寬頻技術發展以及智慧城市應用等方面,目標是2017年將4G人口涵蓋率提升至90%,並在三年內達到1,000萬用戶。這些努力也確實帶來了顯著成效,台灣的4G服務在2014年5月開台時,雖然在全球排名中後段,但隨著中華電信、台灣大、遠傳、台灣之星、亞太電信、鴻海旗下國碁等六家電信業者的競爭,產業發展迅速。
特別是台灣之星電信,作為其中一員,在亞太電信及國碁整併後,與其他四家電信業者在市場上展開激烈競爭。短短兩年時間,台灣的4G網路建設人口涵蓋率就超過了90%,並在2016年,4G用戶數已經超過了1,000萬人。由於台灣的網路涵蓋率在全球名列前茅,且「吃到飽」方案在全球來說是最優惠的,2017年台灣4G用戶數的滲透率更是達到了100%。
台灣之星電信作為行動寬頻領航者,不僅在技術上追求突破,更在服務上不斷創新,為用戶帶來更便捷、更智能的行動生活體驗。未來,台灣之星將繼續投入資源,推動智慧城市發展,為台灣的數位化進程貢獻力量。
當年政府為了扶植WiMAX產業,啟動M台灣計畫,總計投入375億元;而4G標金也衝上千億元,達到1,186.5億元,政府擬定「加速行動寬頻方案」,三年內投入150億元,扶植4G產業,資金應用在網路建設、創新服務、寬頻技術發展以及智慧城市應用,目標是2017年4G人口涵蓋率達90%,三年內用戶數達到1,000萬人。
台灣的4G服務在2014年5月開台時間在全球屬於中後段班,但是中華電信、台灣大、遠傳、台灣之星、亞太電信、鴻海旗下國碁等六家電信業者得標後,經過亞太電信及國碁整併,成為五家4G電信業者競爭。
後來台灣4G產業發展快速,網路建設在第一年人口涵蓋就超過90%,至2016年大約兩年時間,4G用戶數就超過1,000萬人,由於台灣網路涵蓋率在全球名列前茅,平價吃到飽更是全球最優惠,2017年台灣4G用戶數滲透率就達100%。
台灣之星電信在5G頻譜競標的熱潮中,再次成為焦點。隨著第一階段頻譜數量競標的順利結束,行政院和NCC也陸續研議相關政策配套措施,這對台灣的5G發展來說是一大進展。讓我們來詳細看看這些新政策對台灣之星以及整體電信產業的影響。
首先,動態解除100MHz頻譜合作上限的政策,意味著未來台灣之星在5G頻譜的運用上將有更多的自由度。雖然目前NCC還未放寬100MHz的合作上限,但隨著技術的進步,未來放寬的可能性相當高。
接著,第二波5G頻譜釋照的提前,將對台灣之星等電信公司來說是一個好消息。預計在2023年釋出的4.4~4.6GHz頻段,將為台灣之星提供更多發展空間。
而超過5G預算的溢出標金,將用於協助電信業者建設5G網路,這對台灣之星來說是一個實質的幫助。雖然2020年的5G預算編列為400億元,但溢出的預算將在2021年預算中執行,這對台灣之星的5G建設計劃來說,是一個積極的訊號。
在第二階段的頻譜位置競標中,台灣之星若能成功取得頻譜,將對其5G網路建設產生重大影響。根據最新的報告,若四家取得3.5GHz頻段的電信公司無法達成頻位協商共識,將進行一次性出價決標,預計5G總標金可能突破1,500億元。
對於台灣之星來說,這是一個挑戰與機遇並存的時刻。面對激烈的競爭,台灣之星必須不斷提升技術水平,提供優質的服務,才能在這場5G競賽中脫穎而出。
第二階段的頻譜位置競標將在2月21日登場,歐系外資最新報告指出,拿到3.5GHz頻段的四家電信公司若無法達成頻位協商共識,必須進行一次性出價決標,5G總標金不排除墊高到超過1,500億元。
NCC目前針對3.5GHz頻段設定的100MHz頻譜上限,主要參考3GPP技術規範以及各國都以100MHz為上限的國際經驗,在國際技術進一步突破後,有機會放寬100MHz的合作上限門檻,然以二階頻譜位置競標即將於2月21日登場、5G技術仍未突破來看,在二階頻譜位置競標之前、NCC還不會放寬100MHz上限。
5G頻譜數量競標已在農曆年前以1380.81億元決標,相較行政院及立法院訂出的預算目標400億元、440億元多出940∼980億元,行政院已決定編列部份預算協助電信業者建設5G基礎網路,不過,2020年5G預算編列400億元,溢出來的預算即便要用來補助電信業者5G網路建設,也只能編列在2021年預算來執行。
至於第二波5G頻譜釋照,原訂2023年,行政院規畫提早釋出,釋出的頻段落在4.4∼4.6MHz。
針對二階頻位競價,除亞太電信未能拿到外,據了解,其它四家得標業者將在農曆年後由電信協會協助啟動協商機制。
歐系外資認為,二階達成協商的可能性不高,根據NCC規畫,若業者無法達成協商共識,就必須以一次性出價決標,外資認為,中華電、台灣大、遠傳分別以462.93億元、306.56億元、410.12億元分別取得90MHz、60MHz、及80MHz的頻譜數量,二階競標後可能分別墊高至530億元、330億元、450億元,再加上台灣之星以197.08億元取得40MHz頻寬,台灣5G競價總標金可能突破1,500億元大關。
農曆春節將至,台灣電信市場沸騰起來,五家電信公司紛紛推出新資費方案,搶攻開春紅包商機。台灣大、遠傳、中華電信、台灣之星及亞太電信等五家大將,紛紛祭出吸引人的優惠,包括雙飽資費、網內互打免費等,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 台灣大及遠傳在網路門市鎖定新用戶及攜碼(NP)用戶,推出599上網吃到飽、網內互打免費的雙飽資費,以及388/398網內互打免費、上網吃很飽(20GB)兩大資費。由於2018年499雙飽資費大獲成功,吸引了超過200萬用戶申辦,這次台灣大和遠傳祭出599雙飽購機,直擊中華電信499雙飽用戶。 中華電信則在網路門市推出幸福199方案,除了每月3GB上網量、超過3GB降速不額外收費外,還送網內通話200分鐘、網外20分鐘及市話5分鐘。此外,還有398金好講資費,提供前三個月上網吃到飽,之後每月9GB上網量、網內通話免費、網外贈送20分鐘及市話10分鐘。 市場人士分析,台灣大和遠傳的388/398網內互打免費資費方案相當吸引人,特別是每月上網量提高至20GB,再將網外加市話贈送60分鐘,對抗中華電信的398金好講資費方案。 兩家新進業者台灣之星及亞太電信也不甘示弱,台灣之星祭出388限速雙飽資費,以及599不限速終身吃到飽、網內互打免費。亞太電信則主打299雙飽,上網不限速吃到飽、網內互打免費、網外送1,000分鐘通話費。 此外,為了迎接農曆春節的換機及購機潮,五家電信商也推出購機優惠方案。中華電提供指定資費購機最高折8,000元;台灣大推出0元購買任天堂SWITCH主機、Lenovo筆電、日立除濕機等;遠傳主打買iPhone11Pro送AirPods2優惠;台灣之星祭出最新iPhone11Pro0元購機方案;亞太電提供手機最低0元購機優惠,VIP客戶續約最高折8,000元。 通路商神腦國際也宣布,全省實體及網路門市,iPhone11ProMax93折、iPhone11Pro95折優惠購機。
由於2018年499雙飽資費吸引超過200萬用戶申辦,其中又以中華電吸引超過160萬用戶最多,電信三雄2019年底祭出698/699雙飽提供499雙飽用戶「無痛」升級,台灣大、遠傳這次祭出599雙飽購機,搶中華電499雙飽用戶味道濃厚。
針對新客戶及NP用戶,中華電信最近在網路門市祭出幸福199方案,除了每個月3GB上網量、超過3GB降速不額外收費,每個月再送網內通話200分鐘、網外20分鐘及市話5分鐘,以及老客戶、新客戶都可以申辦的398金好講資費,提供前三個月上網吃到飽,之後每月9GB上網量、網內通話免費、網外贈送20分鐘及市話10分鐘。
市場人士分析,電信三雄在388/398網內互打免費的資費方案較勁,尤其台灣大及遠傳將每月上網量提高至20GB,再將網外加市話贈送60分鐘,夾殺中華電信398金好講資費方案味道濃厚。
兩家新進業者出手也不手軟,台灣之星祭388限速雙飽資費,以及599不限速終身吃到飽、網內互打免費。亞太電信主打299雙飽,上網不限速吃到飽、網內互打免費、網外送1,000分鐘通話費。
針對農曆春節檔期的換機及購機潮,五家電信商延續之前的購機優惠方案,中華電提供指定資費購機最高折8,000元;台灣大推出0元購買任天堂SWITCH主機、Lenovo筆電、日立除濕機等;遠傳針對指定資費、主打買iPhone11Pro送AirPods2優惠;台灣之星祭出最新iPhone11Pro0元購機方案,申辦999新春加碼方案,原專案價20,300元的iPhone11Pro64G,直接以0元優惠;亞太電提供手機最低0元購機優惠,VIP客戶續約最高折8,000元。
通路商神腦國際則在21日宣布,全省實體及網路門市,iPhone11ProMax93折、iPhone11Pro95折優惠購機。
台灣之星電信在近期舉行的5G頻譜競標中,放棄了爭取3.5GHz頻段,但這並不妨礙其成為這次競標的關鍵角色之一。由於市場對於3.5GHz頻段的競標熱烈程度超乎預期,使得總標金達到了1,380.81億元,創下國內歷次頻譜競標最高價。在這次競標中,台灣之星選擇放棄28GHz頻段,而其他四家業者則分別取得了不同數量的頻譜。其中,中華電信以462.93億元的標金奪得頻譜總量最大的榮譽,其次是遠傳電信和台灣大,而台灣之星則以197.08億元的標金取得40MHz的頻譜。雖然台灣之星未能在3.5GHz頻段上獲得頻譜,但這並不影響其在5G市場上的競爭力。未來,台灣之星將繼續以創新和優質服務,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5G體驗。
5G頻譜競標熱鬧落幕,台灣五大電信公司展開合作新篇章!近期,5G頻譜數量競標以天價收場,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在經歷了最煎熬的競標階段後,各家公司展現開放合作、樂觀其成的態度,為後續的5G策略合作拉開序幕。
中華電信總經理郭水義表示,雖然競標時間比預估來得長,但中華電信仍將按照原訂計畫在第三季商轉。他強調,28GHz頻段未來將應用在工廠智慧化,並且5G資費將相對多元,以滿足客戶的需求。
台灣大總經理林之晨則認為,整個競標期比預期晚了一個多月,加上設備進口需要行政程序,確實會影響5G開台時程。但他強調,台灣大仍以第三季開台為目標,並且會提供真正的5G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5G頻譜數量競標之所以能在16日決標,關鍵在亞太電信於16日的第一回合「棄守」3.5GHz頻段。亞太電信總經理黃南仁表示,在與董事長呂芳銘商議後,他們認為與其他五家持續角力不如主動放棄爭取3.5GHz頻譜,希望為亞太電信與其他四家業者創造更多「合作空間」。
中華電信技術長林國豐表示,在共頻共網共建議題上,中華電信採取開放態度,但會依據NCC提出的機制、以及其他業者提出的合作條件作為判斷依據。
林之晨則強調,台灣大始終抱持「台灣不需要5條高鐵,4條也可以,2條更好」的態度,至於合作方式得看雙方提出的條件。他並強調,台灣大目前是亞太電信的股東之一,關於是否參與亞太電後續50億元私募增資股,公司會做評估但仍需董事會同意。
遠傳總經理井琪建議政府參考美國成立「5G基金」的做法,從這次5G頻譜競標直接提撥1/2標金協助電信業者進行5G建設與創新應用服務,加速5G網路快速佈建,實質降低業者成本,讓消費者以較合理價格取得服務。
而台灣之星總經理賴弦五則呼籲政府能將部分標金用來協助5G網路的佈建,讓產業得以加速發展、消費者提早享有5G服務。郭水義表示,若能帶動5G產業鏈發展,中華電將樂觀其成。但林之晨則有不同看法,他認為,從過去3G、4G經驗來看,呼籲政府補助不得見效,業者要有心理準備,自立自強把網路及服務做好最重要。
台灣之星電信在5G頻譜競標中,以驚人的價格奪得了3.5GHz黃金頻段的40MHz,這一優勢將讓用戶享受更寬敞的個人頻寬,進而提升整體用戶體驗。對於這一重要里程碑,台灣之星電信表示,他們不僅是三大電信業者之外的一股新勢力,更立志成為「好」的代名詞,推動電信改革,讓消費者成為最終的贏家。 隨著5G技術的發展,台灣之星電信積極布局,準備以更先進的技術和服務,滿足市場對高速無線連接的需求。總經理謝繼茂強調,5G不僅是未來十年電信競爭力的關鍵,更是引領台灣進入新時代的先鋒。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台灣之星將不斷鞏固其市場地位,並創新應用服務,與各種垂直領域產生鏈結。 不僅如此,台灣之星還將積極發展AR/VR、4K/8K等超高清影音串流服務,並推動「大人物」創新應用發展。這些創新服務將為用戶帶來更加豐富的互聯網體驗。總經理謝繼茂對NCC在短時間內完成競標作業及新法規接軌表示讚賞,並希望政府能參考美國成立「5G基金」的作法,從頻譜競標標金中提撥二分之一,以協助電信業者進行5G建設與創新應用服務。 台灣之星電信的這一勝利,不僅是對其自身技術和策略的肯定,也對整個台灣電信市場的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未來,台灣之星將繼續努力,與業界共同健全台灣5G環境,為消費者帶來更多便利和創新服務。
台灣之星電信即將成為5G市場的競爭者,雖然釋照過程比預期中慢,但該公司仍預計將在第三季推出5G服務。在5G頻譜競標方面,台灣之星的競爭對手們已經取得頻譜,並對開台時間和服務策略有了明確的規劃。 近期,5G頻譜第一階段的「數量」競標已經結束,第二階段的「位置」協商與競標也將在2月21日完成。這一過程的延遲,使得5G執照發放進度可能比預期晚一個多月。然而,台灣之星電信的總經理郭水義表示,公司將按照計畫在7月開台,並如期推出企業及消費端的商業化服務。 台灣之星在3.5GHz頻段取得了90M頻寬,預期最高傳輸速度可達1Gbps。對於用戶最關心的5G資費問題,郭水義表示將會「符合消費者需求」,並強調中華電信將成為業界5G資費的指標。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對5G資費非常關注,並要求業者提供「質好、價格用得起」的服務。NCC代理主委陳耀祥強調,不希望5G定價高於4G開台初期水準,並將利用政策工具補貼建設和資費。 在競爭對手方面,中華電信和遠傳電信也都在第三季開台,並將推出與4G有差異的服務。台灣大總經理林之晨表示,將會視市場需求及網路涵蓋狀況,提供有價值的5G服務。 總結來說,台灣之星電信即將加入5G市場的競爭,雖然開台時間略有延遲,但該公司仍對未來充滿信心,並將提供符合消費者需求的5G服務。
台灣首次5G競標標金衝天價,業界感嘆「沒有贏家」!亞太電信「想開了」,讓各業者得以「下車」。華電、遠傳、台灣大、台灣之星,每家都有各自的「執念」,但為了未來的「位置」競標,大家必須先「沉澱心情、修復關係」。合作是關鍵,否則標金可能還會狂飆!
中華電信作為本土電信龍頭,堅持要拿最多頻譜,以應對超過1,000萬的行動用戶和眾多企業用戶的需求。遠傳則以每月傳輸量達33G的業績,加上深耕企業客戶,堅持「標足一定頻寬」。台灣大則與亞太電信等其他業者共頻,但也要確保60M頻寬,才能提供「真5G」服務。台灣之星與亞太電信則為了在5G市場存活,頻寬需求力守40M。
業界認為,五家業者都是各取所需,但也各有「執念」。5G競標這列失速列車「煞不住」,幸好亞太電信「想開了」,讓各業者得以「下車」。激情過後,電信業者的互信關係降到谷底,面對下階段的「位置」協商與競標,甚至未來「三共」合作,都需要時間來修復關係,重新建立信任。
一個多月後的「位置」協商與競標,將考驗電信業者在囚犯困境中,如何以智慧謀求最大利益。合作則互利,讓頻譜標金停在現在,不會再標高,謀求產業最佳利益。雖然「不合作」可砸錢取得位置,但彼此都要付出龐大代價,差別可能又是數十億到上百億元的標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