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之星電信(未)公司新聞
這是繼中華電信之後,第二家電信公司完成5G初期建設的設備採購作業,其中,中華電信5G網路採取雙供應商,分別向諾基亞及愛立信下單35.3億元及38.55億元,合計共釋出73.85億元採購訂單,遠傳5G設備採獨家供貨商,由愛立信雀屏中選,但尚未公布確切採購金額。
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表示,遠傳初期需結合4G以非獨立組網方式進行5G網路建設,如何快速建設、無縫銜接且兼顧前瞻與穩定,將是5G網路成敗之關鍵。
遠傳指出,根據Umlaut國際顧問公司評估各國已推出5G網路的國際和電信業者,前十名勝出的電信公司有9家採用愛立信設備,甚至前四名與第八名都是獨家採用愛立信設備。井琪強調,在5G建設上沿用愛立信設備,將可以減少網路Multi-vendor互容(inter-operability)和4G/5G轉換的複雜性,並能透過愛立信機動的4G/5G跨頻共享(DynamicSpectrumSharing)技術,提供優質且高效率的新世代行動網路,希望在5G競賽一局脫穎而出。
5G頻譜競標上個月21日完成頻譜位置競標之後拍板定案,電信三雄已在上周陸續繳清5G頻譜標金,合計1,220.7億元全數入國庫,市場人士坦言,台灣5G頻譜飆高價,政府成為最大受惠者。
至於台灣之星以197.08億元標下40MHz的3.5GHz頻寬,尚未繳交標金,目前對於支付方式仍在評估中、但傾向一次付清。亞太電信因為退出3.5GHz頻段競標,最後僅以4.12億元標下28GHz頻段400MHz頻段,已直接從競標前的押金扣抵,不須再繳費。
林之晨強調,手中頻譜足以支應十年需求,未來仍有新頻譜釋出、合作夥伴CA(載波聚合)等選項可強化頻譜資源。
林之晨表示,5G頻譜標金雖在預期內,但當時覺得衝這麼高的機率不高,不過,從遊戲規則來看,只要有一、兩家不理性,標金肯定衝高,現在回頭看,再標100次也是一樣結果。
林之晨表示,高標金讓產業加速成為紅海,讓過去很難合作的電信產業有更多理由合作,未來十至20年內,市場會決定電信業者家數,進入Consolidation(淘汰或整併),結果不會是五家,也不會只有一家。
過去林之晨大力推動電信三共(共頻、共網、共建),頻譜底定後,林之晨認為,首要目標是先開台,歡迎洽談合作,現階段先蓋好基礎建設,未來或許可以借網給其他業者。
這次5G競標,台灣大拿到3.5G的60M頻寬及魚尾位置,外界認為,台灣大頻譜頻寬,輸給中華電的90M跟遠傳的80M,屆時5G開台,從速度就會感到大不同。
林之晨表示,取得60M頻寬是競標前訂好的策略,足以支應未來十年流量需求,整個3.5G頻譜對台灣大來說都是魚肚。
競標後,台灣大也調整原本前三年的5G策略,位置確定當天,林之晨就爭取董事會同意加碼5G資本支出。台灣大董事會通過追加2020年資本支出,其中,行動資本支出達110億元。
林之晨強調,未來三年是最重要的網路建設時期,強調5G的大頻寬、低延遲、高傳遞和邊緣運算等綜合戰力領先,就像Lexus是性價比最高、綜合戰力最好的汽車品牌。
林之晨預估,未來五年,台灣5G用戶數可望達七到八成滲透率,所需5G網路容量也是平滑向上的曲線,關鍵不在於資本支出競賽,而是推出對的產品及服務,並攜手合作夥伴,進入5G,已擺脫過去比頻寬、比速度的時代,未來也可透過載波聚合(CA)技術,與同業合作。業界普遍認為台灣大合作對象是台灣之星。
資費部分,林之晨表示,各業者資費將產生動態平衡,5G成本真的比較貴,初期資費會比照4G開台時類似的水準。
台灣之星電信在近期5G頻譜釋標作業中,以業界最低標金成本成功取得40MHz頻寬,這一決定讓台灣之星正式跨入5G競爭的舞台。這次的得標,對台灣之星而言,不僅意味著總經理賴弦五的願望得以實現,更讓台灣之星在整個市場中擁有更多彈性與競爭力。雖然在單位頻段得標單價上,台灣之星以49.27億元/10MHz的價格創下新低,但這並不妨礙其在後續的營運推展中,整合集團資源,提供更多樣化的5G服務。 隨著5G標案定案,市場關注焦點轉移至各電信業者如何進行策略結盟,以及如何共同探尋大數據、人工智慧及物聯網等創新商業應用的可能性。台灣之星雖然目前擁有全市場最低的單位用戶個人頻寬優勢,但其後續策略將如何發展,以及與其他業者的合作模式,都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另一方面,中華電信、遠傳和台灣大哥大等業者在5G頻譜競標中表現亮眼,其中中華電信以456.75億元取得3.5GHz頻段90MHz頻寬,以及6.18億元取得28GHz頻段600MHz頻寬,確定取得兩個頻段的優勢位置。遠傳則在3.5GHz及28GHz頻段中各取得80MHz及400MHz頻寬,展現其在5G領域的企圖心。台灣大哥大則以靈活彈性的策略,選擇3.5GHz的F22至F27頻段,並在28GHz中擁有200 MHz頻寬,以降低基礎建設的投資成本。 亞太電信則在此次5G標案中,僅取得28GHz頻段28.9~29.3GHz位置,這一決定讓亞太電信省下龐大的標金費用支出,並為其未來與同業的合作預留更多空間。亞太電信總經理黃南仁表示,未來將採取28GHz及3.5GHz並進的策略營運,並著眼於建構更完善的5G生態系統。 在這場5G競爭中,各電信業者如何發展、如何合作,以及如何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都將是未來市場關注的焦點。
廣達看好5G帶來雲端商機,董事長林百里多次表示,此為未來10年大商機,也是電子業的美麗新世界,廣達旗下的雲達,為集團衝刺雲端商機前鋒,有別於疫情恐衝擊消費電子業,雲達總經理楊麒令指出,5G在起飛階段影響有限,雲達持續積極投入,評估後續將有豐厚回收。
雲達攜手英特爾(Intel)搶攻電信局端設備市場,推出從本地通用客戶端、邊緣運算到5G NR、核心網路的整套解決方案;鑒於5G將於2020年起開始大幅部署,雲達專注於打造未來基礎架構,以期即刻實現先進技術,將鎖定電信營運商與企業用戶,提供具備雲端原生架構以及雲端AI功能的解決方案。
業界指出,過去電信局端設備均屬於特殊規格,然在5G之後,搭配軟體定義網路(SDN)及網路虛擬化(NFV)技術成熟,電信營運商對x86伺服器的接受度大增,主因多數電信營運商,在4G投入的資本尚未回收,又需面對5G高額標金與設備投入,成本壓力大增,電信營透過x86架構,可望降低成本。
日本樂天是全球第一家採用雲端雲生行動網路(Cloud-native Mobile Network)架構廠商,雲達與合作夥伴,為樂天規劃ORAN中央單元/分散單元(Open RAN DU/CU)解藕式架構。樂天將在2020年東奧前,讓5G服務全面上線,1月開放5G服務,已有2萬多用戶上線,預計5月將展開另一波大規模部署。
雲達表示,依照樂天行動網路公司對中央資料中心及邊緣資料中心的不同需求,目前已進展至邊緣運算第二期的Edge POD和Micro POD建置。在硬體之外,雲達也發展出自家軟體Quanta Service Tool以簡化基礎架構軟體的更新,並設計出維修程式,在雲達工廠,即可完成整機櫃解決方案的整合與驗證。
除樂天之外,雲達也與中國移動合作一項基於ONAP(Open Network Automation Platform)機器學習的資料湖泊(Data Lake)計畫。雲達表示,5G革命正在發生,已與Altiostar、Baicells、Radisys、ASTRI等合作夥伴,攜手實現網路功能虛擬化架構,協助電信營運商將電信機房從傳統架構,提升至虛擬架構。
雲達與英特爾合作,開發運用第二代Xeon可擴充處理器的產品。這代高效能處理器內建AI加速功能、增強安全性,並提供來自業界領先生態系的多種解決方案可供選擇。多項數位應用皆已運用5G進行技術升級並取得初步成果,包括臉部辨識、廣告插入、雲端遊戲與企業5G等多項應用。
有鑑於近期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影響,電子業憂心斷鏈危機,楊麒令指出,目前僅有少部分零件供貨較吃緊,他不認為疫情將會衝擊5G帶來的雲端發展,主要也因為5G的雲端商機,仍在起飛階段,也尚未大規模商業部署,供貨即使受到影響,衝擊程度也有限。
未來市場將有何創新5G服務推出外,5家電信業者因取得頻譜資源的不同,各業者將如何合作,同時在服務上達到差異化是市場所高度關注的焦點。其中,台灣大哥大、亞太電信與台灣之星3者的布局,又將成牽動整體電信競局的重要關鍵。
中華電信成最大贏家
中華電信在首波5G頻寬投標過程當中,以新台幣456.75億元取得3.5GHz頻段90MHz頻寬,以新台幣6.18億元取得28GHz頻段600MHz頻寬後,此次在位置標競價上,確定取得3.5GHz頻段3.42至3.51GHz及28GHz頻段上27.9至28.5GHz的使用權。
中華電信在此次5G釋照中,於3.5GHz及28GHz兩個頻段皆取得最大頻寬,雖然花費標金總額較預期為高,但所得頻率為目前全球5G最多業者選用位置,將有利中華電信及早投入5G網路建設而搶得先機。
而中華電信的5G服務已規劃於7月開台,屆時也將以其行動通信、物聯網及光纖寬頻網路的基礎,進一步推動5G影音串流、雲機房、邊緣運算等新世代網路架構,同時以建構最大頻寬、最廣涵蓋的4G/5G行動寬頻網路為目標。此外,在服務方面,其也將以人工智慧、大數據、資安等為核心,並已構築生態圈型態,投入多樣智慧、創新與安全應用服務等發展。
遠傳5G企圖明確
僅次於中華電信,此次遠傳在3.5GHz及28GHz頻段中各取得80MHz及400MHz頻寬,搭配既有的UMTS、LTE等網路,已進一步讓遠傳握有發展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物聯網等5G核心技術的頻譜資源,且讓其可分配的平均用戶頻寬位居電信3雄之最。
而由此次遠傳在5G標案所展現的企圖可得,在5G時代預計其除將戮力拓展一般消費用戶的市場外,雲端、資安等企業ICT業務的加速擴張,預期也將成其欲彎道超車,技壓其他競爭同業的主要策略及手段,且在此業務領域當中,其與中華電信的競爭性,也將更趨於白熱。
精打細算 台灣大哥大靈活彈性布局5G
相較於中華電信、遠傳均斥資新台幣20餘億元取得3.5GHz相對乾淨且熱門的頻段位置,台灣大哥大在此次3.5GHz位置標案當中,則不費分毫選擇3.5GHz的F22至F27頻段,且總計台灣大哥大在3.5GHz中擁有60MHz頻寬、28GHz中擁有200 MHz頻寬可因應5G市場競爭,同時保留與其他業者合作的彈性。
從此次台灣大哥大投標5G的布局可得,其慣有相對務實的財務操作準則,讓其5G每單位頻取得寬價格為電信3雄最低,另一方面,推估其後續也將藉由與亞太電信等業者共網合作,藉此降低基礎建設的投資成本。
同時,在其5G營運推展的策略運用方面,預期台灣大哥大將進一步整合集團資源,並以既有700萬餘用戶與全通路經營為基礎,集結集團的凱擘大寬頻、momo、AppWorks等,在消費市場提供更多樣包套的5G服務。
台灣之星續扮演關鍵制衡角色
台灣之星在此次5G標案當中以業界最低標金成本新台幣197.08億元取得40MHz頻寬,正式取得5G競賽入場券後,無疑了了總經理賴弦五一樁心願;對台灣之星而言,在其以單位頻段得標單價最低(49.27億元/10MHz)之姿,同時以其232萬用戶規模計算,讓其擁有全市場5G單位用戶個人頻寬等的優勢引領下,後續預料期也將續扮演關鍵小業者的影響力,促進台灣電信產業在市場有效競爭下,帶給消費者更多的競爭紅利。
亞太電信結盟對象受矚目
此次台灣5G之所以能順利結標,與亞太退出3.5GHz頻段頻寬競爭或有一定關聯性,經此也讓亞太電信僅取得28GHz頻段28.9~29.3GHz位置,而此除讓亞太電信省去龐大的標金費用支出,因而獲得更充裕資金動能用於5G基礎建設與服務推廣外,另也替其未來與同業的策略合作預留想像空間。
誠如亞太電信總經理黃南仁所指,未來5G發展,必將得採28GHz及3.5GHz並進的策略營運,且電信業不再只是網路的提供者,還多了應用服務的競爭,所以亞太電信走非傳統電信業的路,著眼於如何建構更完善的5G生態系為思考點推出創新5G應用,因此在28GHz頻段取得400MHz頻寬後,未來在3.5GHz部分,將以最短時間確認合作業者和合作方式進行布局,以此保留更多彈性與競爭性,希望藉此能提供給消費者與企業更多的垂直應用服務,並會加速推動智慧製造、農業、交通、醫療、零售、娛樂等領域布局。
台灣5G競爭將以何樣貌呈現?
5G標案定案後,後續業者如何進行策略結盟,共同探尋更多在大數據、人工智慧及物聯網等創新商業應用可能,同時擴大跨產業戰力做大B2B2X商機,成為市場關注標的。
考量中華電信所取得的5G頻寬現階段足以自足,因此除非政策干擾,否則中華電信應獨自在5G領域打拼,與他廠共網共頻的機率不大。
如此後續遠傳是否有意與台灣之星在28GHz展開合作,抑或亞太電信是否能與台灣大哥大再續前緣,甚至賴弦五以其過往在台哥大任職經歷,若能媒合台灣之星與台灣大哥大聯姻,以此阻斷亞太電信與台灣大哥大攜手機會,進而迫使亞太電信不得不找出差異化利基以此吸引遠傳ICT業務團隊的青睞等,都將成7月前可能出現的劇本,無論如何發展,都將改變台灣電信市場的競爭樣貌。
此外,5G競標的激情過後,除業者間的聯盟競爭新局外,考量5G網路建設不僅是數位國家化的重要發展根基,更是資通訊上下游產業發展的神經網路,如此如何讓付出龐大標金費用的電信業者還有能力扮演火車頭角色引領產業發展?亦成業者關切之處。
如同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所指,本次5G頻譜競標中,最令人憂心的是過高標金將對於產業發展、消費者權益、甚至國家競爭力產生負面衝擊與影響,因此若後續政府主管機關能將行政資源結合,同時善用5G超額標金具體協助電信產業發展5G,將有更有利台5G後續發展布局。
井琪建議政府參考美國政府運作方式,在本次5G頻譜標金中直接提撥至少2分之1用於協助電信業者進行5G建設與創新應用服務,如此不但可讓消費者以合理價格取得服務,且能促使上下游產業加速發展。
此外,由於5G網路需使用大量路燈、電桿等公有建築物,如此政府也應參考日本等先進國家,制定中央與地方通用的公共設施開放與使用標準,同時設立跨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協調機構,以單一協調窗口提供明確且一致的申請程序與收費標準,才能有效解決5G網路建設的障礙。
台灣之星(3157)最近公布的2019年營運報告顯示,公司在去年雖然仍呈現虧損,但虧損幅度已比2018年縮小,表現出逐漸回穩的趨勢。根據報告,台灣之星去年全年營收達131.2億元,雖然比前一年減少了2.5%,但每股虧損從2018年的1元縮小至0.62元,稅後淨損為26.9億元。同時,公司去年成功達成EBITDA轉正的目標,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在5G發展方面,台灣之星在國內首波5G頻譜釋出中表現突出。以每10M頻段單價最低的優勢,以49.27億元取得3.5GHz的40M頻寬,總成本達197.08億元,這意味著台灣之星成功取得了3.5GHz戰略合作位置,並以零元獲得了3.5GHz的魚頭頻段位置,成為全市場單位用戶個人頻寬最大的运营商。 台灣之星總經理賴弦五表示,公司將全力投入5G建設,並積極與同業及多個領域產業進行策略合作。他強調,台灣之星將在5G時代成為除三大運營商之外的新選擇,並透過大數據、人工智慧(AI)及物聯網等創新技術,拓寬商業應用,擴大跨產業戰力。賴弦五還表示,公司期待透過5G技術的大頻寬、高速率、低延遲特性,帶來電信產業的翻倍發展,讓消費者成為5G時代的最大受益者。
台灣之星去年全年營收131.2億元,年減2.5%,稅後淨損26.9億元,每股虧損0.62元;去年EBITDA也達成目標,順利轉正,接下來要力拚單月本業轉正。
國內日前完成首波5G頻譜釋出,台灣之星以單位頻段單價最低,每10M成本49.27億元,標下3.5GHz的40M頻寬,以197.08億元取得3.5GHz戰略合作位置,正式取得5G入場門票,並以零元拿下3.5GHz的魚頭頻段位置,穩坐全市場單位用戶個人頻寬最大。
台灣之星總經理賴弦五表示,迎向5G時代,台灣之星要成為三大之外的「好」選擇,將全力投入5G建設,並以更加開放的心態,與同業及更多領域產業進行策略合作結盟,共同探尋更多在大數據、人工智慧(AI)及物聯網等創新商業應用之可能,擴大跨產業戰力、做大B2B2X商機,期許在5G時代,藉由大頻寬、高速率、低延遲的通訊特性,讓台灣電信產業以翻倍速度持續發展,消費者將成為5G時代的最大贏家。
台灣之星電信在今日的5G頻譜位置協商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與其他四大電信公司共同討論如何分配3.5GHz頻段的資源。這場持續超過6個小時的協商會議,讓我們看到了電信業者在5G發展上的競爭與合作並存。雖然28GHz頻位已經達成共識,但3.5GHz頻段的協商卻陷入了僵局。 會議中,除了台灣大和亞太電信的領導人未出席外,其他電信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都親自出席,顯見對於5G頻譜位置的關注程度。台灣之星董事長林清棠及總經理賴弦五也參與了討論,展現了公司對於未來5G市場的野心。 在28GHz頻位上,四家已經獲得頻譜的電信公司——中華電信、台灣大、遠傳及亞太電信——達成了共識,這意味著他們將不會進行第二階段的頻位競標。然而,在3.5GHz頻段上,四家電信公司卻因為頻段位置的不同意見而僵持不下。 根據NCC的規畫,五大電信商必須在21日上午提交頻位需求意願書。如果任何兩家業者的頻位意願書有重疊,則必須在當日下午啟動一輪競標來決定頻位。這場挑戰對於21日的5G頻譜位置競標是否啟動具有重要影響,也關係到5G標金的價格是否會再度攀升。 5G第一階段數量競標在元月16日結束,總標金高達1,380.81億元。市場人士預測,如果20日的協商能夠達成四家業者都滿意的結果,21日就不需要進行第二階段的頻譜位置競標。但若協商未果,預計5G總標金可能再向1,500億元挺進,這對於台灣之星電信來說,將是一場艱巨的挑戰。
台灣之星電信在近期為了5G頻譜位置的爭奪戰中,展開了一場挑戰極限的協商。這次協商不僅是台灣電信產業史上的首次夜戰,更持續了超過六個小時,目的就是要避免5G標金再次飆升。然而,若在20日晚間無法達成共識,則不得不進入21日的第二回合競標。 在這場關鍵的頻譜爭奪戰中,市場人士普遍認為,焦點集中在「魚肚」這一區域。這個位於3.4~3.5MHz的頻段,僅有約100MHz的頻寬。目前,中華電信和台灣大哥大已經表態爭取這個頻段,而遠傳電信則提出了認同頻位安排在3.3~3.4MHz的「魚頭」。值得注意的是,台灣之星在20日的協商中,尚未積極表態偏好的頻位。 市場傳聞指出,當前的僵局主要在於「誰要退讓魚肚」以及「退讓魚肚的附帶條件」。有解讀認為,若中華電信能夠獲得「魚肚」頻位,前提是台灣大與其他同業達成「鄰頻」共存的協議。 中華電信作為國內第一個5G國家隊的籌組者,負有開啟台灣第一家5G服務的重任。該公司對於「魚肚」頻段的爭奪非常積極,因為這個頻段支援的網路設備最成熟,沒有衛星干擾問題,可以立即開展5G服務。 台灣大哥大雖然已經獲得了60MHz的頻譜,但仍然希望未來能夠透過「鄰頻」策略,與其他同業連接起100MHz的頻寬,以提升未來的5G競爭力,並實現其「共頻共網共建」的5G策略。 遠傳電信董事長在20日以台灣電信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的身分主持了協商會議,並負責居中協調各方意見。據了解,遠傳的「魚頭」位置實際上是經過妥協後的讓步,雖然這個頻段在設備商支援和NCC認證方面有優勢,但與「魚肚」還有一個月的差距。然而,為了避免標金繼續攀升,遠傳也做出了讓步。 5G第一階段的數量競標,經過27天的激烈競價,最終以總標金1,380.81億元結束,創下了國內歷次頻譜競標的最高價。其中,3.5GHz主流頻段的平均標價達到每一塊頻譜(10MHz)50.53億元,刷新了義大利的世界紀錄。這也顯示了國內各家電信公司對於標金攀升的壓力。
台灣電信產業發展協會20日召開理監事會議,這是5G完成頻譜數量 競標之後,五家電信公司高層首度齊聚一堂,除了台灣大董事長蔡明 忠及亞太電信總經理黃南仁未出席之外,包括中華電信董事長謝繼茂 、總經理郭水義,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遠傳電信董事長徐旭東 、總經理井琪,台灣之星董事長林清棠及總經理賴弦五,亞太電信董 事長呂芳銘均親自出席。
20日的協調會在亞太電信董事長呂芳銘步出協商會場,率先達成2 8GHz頻位協商共識,意味著拿到28GHz頻譜的中華電、台灣大、遠傳 及亞太電四家業者不需再進行28GHz頻段的第二階段頻位競標。但是 主流頻段3.5GHz,則是從20日下午開始協商,截至記者截稿為止,整 整超過6個小時仍然沒有結論,顯示拿到3.5GHz頻段的四家電信公司 對於該頻段位置,仍各有堅持、僵持不下。
根據NCC規畫,五家電信商必須在21日上午提送頻位需求意願書, 只要有任何兩家業者的頻位意願書有重疊,就必須在21日下午啟動一 回合的競標決定頻位。
由於昨天是5G第一階段數量競標後,五大電信公司首度針對5G頻譜 位置協商,3.5GHz頻段能否在電信董總挑戰夜戰下達成共識?將攸關 21日是否需要再啟動新一輪的5G頻譜位置競標,更牽動5G標金會不會 再度墊高。
5G第一階段數量競標在元月16日落幕,總標金高達1,380.81億元, 市場人士分析,如果四家電信董總20日晚上協商出四家業者都滿意的 結果,21日就不需要再進行第二階的頻譜位置競標,否則,一回合的 競標結果,外資預期5G總標金可能再向1,500億元挺進。
市場人士分析認為,漫漫協商之路,關鍵還是在兵家必爭之地的「 魚肚」,但是坐落在3.4∼3.5MHz頻段的「魚肚」大約只有100MHz頻 寬,已表態的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表態爭取「魚肚」,遠傳提出認 同頻位安排在3.3∼3.4MHz的「魚頭」,台灣之星直到20日協商時, 仍未積極表態偏好的頻位。
市場傳出,目前主要僵局仍卡在「誰要退讓魚肚」、以及「退讓魚 肚的附帶條件」,市場解讀,同意中華電信拿到「魚肚」頻位,前提 是促成台灣大與同業「鄰頻」。
國內第一個5G國家隊由中華電信籌組成立,府院期許中華電同時背 負台灣第一家5G開台,3.4∼3.5GHz的「魚肚」頻段,因為支援的網 路設備最成熟,沒有干擾衛星問題,可立即並最快實現5G最最快開台 的目標,因此,中華電信一直以拿到「魚肚」頻位為目標。
台灣大哥大雖然拿到60MHz,但希望未來若能夠透過「鄰頻」保留 未來可以與同業連成100MHz頻寬,有助於台灣大未來的5G競爭力 , 同時有機會實現台灣大一直以來堅持「共頻共網共建」的5G策略。
遠傳電信董事長20日以台灣電信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身分主持協商 會議,負責居間協調各方勢力的意見。
據了解,遠傳的「魚頭」位置其實是在妥協後讓步,「魚頭」頻段 雖然在電信設備商提前支援台灣頻段,且在NCC同意縮短射頻設備進 口認證下提前供貨,但與「魚肚」仍有落後一個月的落差,不過,為 避免標金再墊高也做了讓步。
5G第一階段數量競標在經過27天共261回合競價,最後以總標金1, 380.81億元決標,除了創下國內歷次頻譜競標最高價,3.5GHz主流頻 段亦以每一塊頻譜(10MHz)平均50.53億元,刷新義大利32.1億元的 世界紀錄,顯示國內各家電信公司都有不可承受標金再墊高的壓力。
台灣之星電信在5G頻譜競標後,董事長們齊聚一堂,關注著未來的發展。在這場重要的理監事會議中,我們可以看到五家電信公司的領導人將會共同討論5G頻譜的位置,這對於未來的市場布局相當關鍵。市場預測,如果這次能夠達成共識,那麼21日的5G頻譜位置競標就會告一段落,否則還可能會有新的競標發生。 會議中,中華電信、台灣大、遠傳和亞太電信的董事長將會出席,而台灣之星則由總經理賴弦五代表出席。這次會議的目的,就是要為21日的第二階段頻譜位置競標做好準備。NCC已經表示,五家電信商必須在21日上午提交頻位需求意願書,如果頻位重疊,則下午將會啟動一次性競標。 在第一階段的頻譜競標中,總標金已經高達1380.81億元,外資法人預測,如果進行第二階段的頻位競標,總標金可能會再度衝高至1500億元甚至更高。其中,3.5GHz頻段的頻譜爭議相對較小,預計不會再進行二階競標。而關於3.4~3.5GHz的「魚肚」頻位,各家公司都有不同的需求。 中華電信和台灣大全力爭取「魚肚」頻譜,遠傳則目標是3.3~3.4GHz的「魚頭」頻位。市場人士認為,中華電信為了搶先在7月開台,對於「魚肚」頻譜非常看重,但其他公司是否會無條件讓步,還是未知數。這次的董事長級別會議,能否帶來新的轉折,讓我們拭目以待。
台灣之星電信準備迎接5G頻譜競標大戰!
第五代行動通訊(5G)的頻譜位置競標即將於明日展開,這場競標戰對於台灣的五家電信業者來說,意味著一大挑戰。今日,這五家電信公司的董事長們齊聚一堂,進行董事長會議,商討是否參與競標。業界普遍預測,由於恐懼落後的壓力以及不願讓對手好過的念頭,這場競標將會激烈非常,標金可能再次攀升。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已經釋出了首波5G頻譜,並將分兩階段進行競標。第一階段的頻譜競價總標金已經衝上1,380億元,其中3.5GHz頻譜的得標業者包括中華電、台灣大、遠傳和台灣之星,而28GHz頻譜的得標者則是中華電、台灣大、遠傳以及亞太電信。第二階段的頻譜位置競價將於21日進行。
NCC允許業者進行頻譜位置協商,若能達成共識,則可避免競標。但若無共識,則將進行一回合報價程序,以決定頻率位置的分配。今日是協商的最後一天,五大電信商的董事長們將會就3.5GHz及28GHz頻譜位置進行最後的協商。
從目前的協商氛圍來看,中華電信和台灣大對於「魚肚」頻譜都顯得特別關注。由於在3.5GHz頻譜上達成共識相當困難,最終可能還是需要進行一回合的競標。值得注意的是,遊戲規則並非僅僅是價高者得,而是在24個排列組合中,出價總和最高的那個組合將獲勝。
NCC釋出首波5G頻譜,採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的頻譜「數量」競價總標金衝上1,380億元,3.5GHz得標業者為中華電、台灣大、遠傳、台灣之星,28GHz頻譜得標者為中華電、台灣大、遠傳及亞太電信,21日將舉行第二階段的位置競價。
NCC讓業者可以進行位置協商,如果協商後有共識,就不需競標,但沒共識,下午時段一回合報價程序,決定頻率位置分配。
今天將是協商最後一天,五大電信商董座將齊聚一堂,針對3.5GHz及28GHz頻譜位置進行最後協商。
業者認為,目前觀察協商氛圍,中華電信跟台灣大對於「魚肚」都情有獨鍾,3.5GHz要有共識是難上加難,最終將進行一回合競標,由於遊戲規則並非價高者得,而是在24個排列組合中,四家業者出價總和最高的那個組合勝出。
據了解,中華電信董事長謝繼茂、台灣大董事長蔡明忠、遠傳董事長徐旭東、亞太電信董事長呂芳銘將親自出席,台灣之星由總經理賴弦五代表出席。
5G第二階段頻譜位置競標,將在21日登場,NCC表示,五家電信商必須在21日上午提送頻位需求意願書,只要有任何兩家業者的頻位重疊,就必須在下午啟動一次性競標決勝負。
5G頻譜第一階段的數量競標,總標金已飆高至1380.81億元,外資法人分析,如果再啟動第二階段的頻位競標,5G總標金再度衝高至上看1,500億元甚至逾1,500億元的可能性不低。
據了解,除了亞太電信沒有拿到3.5GHz頻段的頻譜,其它四家業者對於3.5GHz共270MHz頻寬的頻位需求「偏好」,雖然從原本24套版本縮小至6∼7個版本,但熱門的3.4∼3.5GHz「魚肚」頻位仍然喬不攏。至於28GHz頻段的頻位爭議相對小,預期不會再啟動二階競標。
除了未表態的台灣之星,中華電信及台灣大全力角逐「魚肚」,遠傳電信則以爭取3.3∼3.4GHz的「魚頭」頻位為目標。
市場人士認為,中華電信為搶7月5G開台,對於「魚肚」頻譜志在必得,但同業無條件「退讓」的機率並不高,頻位協商20日拉高到董事長層級親自出馬,能否出現轉折?以及需不需要在21日再度啟動競標機制?都可望明朗。
體貼上班族及年輕族群的小額資金需求,凱基銀行與台灣之星合作 打造「辦門號,貸進美好生活」專案,活動期間內申辦台灣之星門號 ,最高貸款額度新台幣8萬元,年息只要8元,享二年超低年利率0.0 1%信用貸款及免手續費優惠,專案最高可省下13,000元的利息和手 續費,新年不只可以辦新門號帶來全新氣象,還能貸走專屬於個人的 美好生活。
凱基銀行消費金融處林毓棠副總經理表示,目前該行近八成信貸客 戶是透過線上申辦貸款,年齡為25-30多歲,且男性高達六成占比, 申辦案件中近九成都是申辦最高8萬元的貸款金額。觀察發現,申請 小額貸款者除了家庭急用和繳學費等資金週轉用途,還有不少客戶的 資金用途為旅遊及進修學習新技能,顯示「貸進美好生活」的訴求普 遍被年輕世代接受,二年0.01%超低年利率的小額貸款,成功擔起美 好生活的神隊友。
「辦門號,貸進美好生活」專案一推出不但在社群網站上討論及分 享度破表,網友間更是廣為流傳0.01%的超低利率優惠,凱基銀及台 灣之星線上或線下通路每天都有客戶詢問方案內容,除了週轉與消費 等用途之外,也有少數被利率吸引,打算運用此低利資金投入定存、 聰明賺利差的年輕客群。
台灣之星電信即將在21日迎來5G第二階段頻譜位置競標的關鍵一刻。由於華電、台灣大、遠傳與台灣之星四家電信公司近期在頻位協商上未能達成共識,NCC將於當日進行一次性競標,並未設定底標及標金上限。目前市場普遍認為,若四家未能達成共識,5G總標金可能再度攀升,甚至可能突破1500億元。
市場人士預測,由於5G頻譜位置對各家電信公司的競爭優勢和市占版圖至關重要,若台灣在二階頻位無法妥協,將可能導致標金再攀高峰。中華電信力爭3.4~3.5GHz的「魚肚」頻位,台灣大則除爭取「魚肚」外,也願意留有與同業合作的空間。遠傳則以取得3.3~3.4GHz的「魚頭」頻位為目標。
對於台灣之星,其將會取得「魚頭」還是3.5~3.57GHz頻段的「魚尾」,則將取決於電信三雄最後的角力結果。市場分析認為,「魚肚」頻段仍然是爭奪戰的重點,但頻寬僅有100MHz左右,除非中華電與遠傳能促成台灣大與同業「鄰頻」合作,否則,中華電與台灣之星在頻寬上的競爭將非常激烈。
有傳聞稱,四大電信董事長將會聚會進行最後決策,但前提是頻位協商達成共識。若無法達成共識,則由四家公司向NCC提送頻位需求意願書後,於21日下午直接進行一次性出價決標。
業界目前均以「共識不容易」或「很難達成共識、但不放棄」來形 容目前協商陷入的僵局。
市場人士認為,5G頻譜位置牽動各家電信公司5G競爭優勢甚至市占 版圖挪移,國際上已有多個國家啟動二階競標先例,台灣若在二階頻 位無法彼此妥協,5G總標金再度墊高將在所難免,外資甚至預期啟動 二階競標的可能性相當高、二階標金將破100億元,以數量競標總標 金已飆高至1380.81億元來看,5G總標金可能再度墊高至上看1,500億 元甚至逾1,500億元。
據了解,四家電信公司私下協商時,已各自表達對於頻位的需求, 電信龍頭中華電信爭取5G最早商轉,力爭3.4∼3.5GHz的「魚肚」頻 位。
台灣大除表態爭取「魚肚」,同時保留「未來能與其它同業鄰頻合 作」的協商空間,換言之,如果拿到的頻位有利於台灣大未來與同業 共頻合作,台灣大也可以在爭取「魚肚」方面讓步。至於是否與台灣 之星合作?台灣大強調,將視彼此未來有沒有合作機會。
遠傳將於19日召開法說會,外資法人關切5G資本支出以及未來5G經 營策略,據了解,遠傳經妥協後以取得3.3∼3.4GHz的「魚頭」頻位 為目標。台灣之星究竟取得「魚頭」還是3.5∼3.57GHz頻段的「魚尾 」?則視電信三雄最後角力結果。
市場人士分析,「魚肚」仍然是兵家必爭之地,但只有100MHz左右 的頻寬,除非中華電與遠傳同意促成台灣大與同業「鄰頻」要求,否 則,拿到90MHz頻寬的中華電、以及拿到60MHz的台灣大同時角逐「魚 肚」目前仍僵持不下,只能再次啟動競標定勝負。
外傳,四大電信董事長將聚會進行最後拍板,但前提是頻位協商達 成共識,時間點最快落在18日、19日,反之,電信業高層就沒有親自 出馬的必要,而是由四家公司21日上午向NCC提送頻位需求意願書後 ,21日下午直接以一次性出價決標。
台灣之星電信近來在市場上表現亮眼,不僅在資訊與通訊業務上取得顯著成績,還在物聯網和雲端服務領域展現強勁的成長動能。雖然疫情對經濟帶來衝擊,但台灣之星憑藉創新的防疫解決方案,成功逆勢成長,為整體營收帶來正面貢獻。 根據新聞報導,台灣大哥大指出,由於資訊與通訊業務的推升,以及物聯網和雲端服務的發展,使得公司營收維持成長。遠傳電信也公布了元月的營收數據,其中新經濟業務的成長十分驚人,資通訊業務的年成長幅度更是高達121%,顯示出市場對於數位技術的熱情。 然而,台灣之星面對疫情的影響,也遇到了不小的挑戰。由於疫情影響,境外旅客減少,導致行動預付卡和WiFi分享器的市場需求下滑。不過,這家台灣電信巨頭在困境中找到了機會,朱曉幸副總經理表示,在家防疫帶動了居家防疫商機的興起,使得台灣之星的電信代收服務需求大幅提升,2020年1月的交易總金額同比增長了35%。 此外,台灣之星長期耕耘的物聯網業務也在這波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企業客戶的申辦量同比成長了70%,來自24大應用範疇的企業對台灣之星的信任和支持,讓公司在物聯網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亞太電信也積極投入「抗疫」工作,推出了BOSS++雲視訊服務,申辦量成長了兩成,並且防疫相關產品的申辦量也大幅成長。這些行動不僅顯示了企業對社會責任的承擔,也反映了台灣電信業者在面對挑戰時的創新與決心。 總之,台灣之星在這波疫情中表現出強大的抗風險能力,透過創新和轉型,成功逆勢成長,成為台灣電信市場的一股清流。
遠傳日前公布元月營收,新經濟業務營收延續強勁成長動能,較去 年同期成長27%,其中,資通訊業務營收年成長幅度高達121%,包 含物聯網營收年增長率高達214%,未來包括大數據、人工智慧、物 聯網、雲端與資安等業務都將維持高成長動能。
台灣之星表示,隨著新冠肺炎持續延燒,全球經濟也籠罩在黑天鵝 陰影之下,市場估算此波疫情將重挫全球經濟高達1,600億美元,而 台灣經濟也可預見將因此遭遇寒冬,衝擊各行各業。台灣之星指出,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仰賴境外旅客的產品業績便無可避免地受到 波及,包括行動預付卡動能明顯下滑,台灣之星2月首周日均申辦量 驟減51%,提供國際漫遊服務的WiFi分享器市場也因疫情顯得疲弱, 不僅數家國內租賃指標業者史無前例退租或停用約4分之1的門號數, 台灣之星用戶日均預約量也衰退近半。而國人旅遊常選擇的原號漫遊 服務也隨著旅遊警示區域的發布,春節期間的日均申辦量相較2020年 1月前三周跌幅高達三成。
但是隨著在家防疫帶動居家防疫商機興起,台灣之星資深副總經理 朱曉幸表示,台灣之星電信代收服務需求因此大幅提升,2020年1月 交易總金額相較去年同期增長35%。此外,台灣之星長期耕耘的物聯 網業務也在此時助陣營收,來自24大應用範疇的企業客戶,2020年首 月申辦量相較去年同期成長高達70%。
亞太電信表示,疫情爆發第一時間,亞太電信投入「抗疫」,推出 BOSS++雲視訊服務,推出至今申辦量成長兩成,而SHARP空氣清淨機 等防疫相關產品,申辦量亦較上月大幅成長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