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期貨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期交所同時與新加坡輝立期貨共同辦理投資臺灣市場說明會(Tapping into Liquidity & FutureGrowth: Uncover Opportunities with TAIFEX),行銷台灣期貨市場各項商品與制度、未來發展計畫及相關引資措施等,期進一步提升我國期貨市場外資交易比重。
新加坡為外資重鎮,一向為期交所引資重點,為加深加大引資活動,除持續結合國內期貨商,本次亦結合當地輝立期貨,共同開發外資客戶,透過一對一深入交流及說明會,與外資面對面進行互動,同時特別推廣本次新進外資獎勵活動。
本次說明會由期交所交易部經理顏榮邦擔任主講人,說明台灣期貨市場利基、商品特色與商品發展等,另由策略分析師Wong Kon How分析疫情後亞洲市場發展趨勢及台灣市場交易機會,藉由交易所及投資專家觀點,吸引外資目光,聚焦台灣市場。
期交所主動了解外資交易策略布局與需求,積極具體回應外資建議,優化市場各項制度,持續推出各項商品,並聯手國內、外期貨商進行引資,期為深化外資參與再創佳續。
美國近期債務上限問題引發全球關注,總統拜登在白宮強調團結合作,預計將找到解決方案,避免經濟災難。隨著這些負面因素逐漸消除,美元短線展望樂觀。此外,美國最新經濟數據表現強勁,對美元形成正面影響。綜合分析,美國債務上限問題有望解決,美國經濟數據支持美元短線走強。然而,技術面上,美元仍需注意上方的壓力,建議在台灣期交所買進歐元兌美元期貨契約時,要謹慎設定風險控管措施。
台灣期貨交易所在上個月27日正式上市了半導體30期貨,這項新產品的推出,對於台灣這個半導體重鎮來說,無疑是帶來了一股新風潮。作為台灣最重要的產業之一,半導體類股在電子類股中的市值和成交值都位居領先,交易人們對此產業的參與意願相當高。 這款半導體30期貨的契約價值約當於新台幣21萬元,而保證金只需新台幣15,000元,槓桿約為14倍。這意味著,投資者可以以較低的資金成本進行交易,同時也能夠進行避險,大大提升了資金的利用效率。 富邦期貨的分析師曹富凱指出,從國際市場的變化來看,美國大型零售商沃尔瑪第一季營收成長近8%,這一成績超出了市場預期,並且股價也收漲了1.3%。此外,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表示,關於聯邦債務上限的談判有望在本周達成協議,這一消息也對美股指數期貨產生了正面影響。 在基本面方面,隨著雲端運算和人工智慧技術的廣泛應用,台灣半導體產業的訂單不斷增加。再加上貿易戰和疫情對高端晶片的推動,讓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力更加顯著,產業前景看漲。 從技術面來看,半導體30期貨已經形成了雙底結構,目前價格站在所有短期均線之上,並挑戰季線。短期均線呈現多頭排列向上,只要未跌破前波低點,下方應該會有強有力的支撐。投資者們可以順勢操作,把握住這次波段行情。 但值得注意的是,期貨交易具有較高的風險,投資者們在進行交易時,應該搭配停損停利,嚴格控制投資部位的下檔風險。
再來還要注意美國的經濟數據。最近幾周的數據看出美國經濟彰顯 力道,5日18日發布的美國初領失業金人數為24.2萬人,低於預期的 25.4萬人。另一項數據顯示,費城聯準銀行5月製造業指數從4月的負 31.3上升到負10.4,優於市場預期的負19.8,經濟數據表現較好,對 美元也是有利的訊息。
綜合以上面向,近期的美國債務上限問題看起來是會有解方的,再 加上美國經濟數據還不錯,進而使美元短線樂觀。不過,從技術面來 看,上方還是會面臨到大頭部頸線的壓力,下方只是遇到了有2月2日 的短線破底翻支撐後反彈,待來到壓力區後仍是要注意會有壓力,建 議來到頸線壓力時再買進台灣期交所出的歐元兌美元期貨契約,不過 仍要重視風險,設好停損點位。
富邦期貨分析師曹富凱表示,觀察國際市場變化,美國大型零售商 沃爾瑪財報顯示,大型雜貨業務抵消了服裝和電子產品銷售疲軟的影 響,第一季營收成長近8%,優於預期,並調升全年財測,股價收漲 1.3%,另外,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表示,有關聯邦債務上限的談 判將在本周考慮達成協議,激勵美股指數期貨全面收高。國際市場穩 定走揚,可望帶動台灣半導體指數跟進。
再觀察基本面,隨著雲端運算、人工智慧被企業大量導入,衍生出 台灣半導體產業的訂單大增。貿易戰和疫情使得高端晶片成為各國爭 搶的戰略資源。在可預見的未來,台灣半導體產業依然非常有競爭力 ,產業見度非常高。
技術面觀察,半導體30期貨在形態學上,已完成雙底結構,目前站 在所有短期均線以上並挑戰季線,且短期均線呈多頭排列向上,未來 只要沒有跌破前波低點,下方應有強力支撐。投資人觀察技術面順勢 操作,應可順利把握住這次波段行情。最後提醒,期貨交易方向性策 略仍屬於較具風險之投資策略,投資人仍宜搭配停損停利,嚴格控制 投資部位之下檔風險。
【台股新聞】 雖然美國近期區域性銀行問題讓市場憂慮未退,債務上限危機也隨時間逼近,但台股在這樣的市場氛圍下,仍有些線索值得關注。近期,臺灣碳權交易所即將設立,這個新興的商機吸引了眾多目光,尤其是那些手握大片林地的造紙類股,他們如何將碳權商機從概念變現實,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在這波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和環境保護議題的熱潮中,那些具有相關話題的企業自然受到市場的青睞。臺灣期貨交易所(台期所)推出的「臺灣永續期貨」,正是追蹤臺灣永續指數,其成分股由永續表現較佳的82檔上市公司組成。這些小型化契約設計,讓交易門檻降低,操作彈性提高,對於想要參與ESG永續發展題材的交易人來說,是一個很好的交易選擇。 美國勞工統計局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年增2.3%,低於預期的2.4%和前值的2.7%,年增幅創2021年1月以來新低。剔除食品、能源後的核心PPI年增3.2%,也低於預期的3.3%和前值的3.4%,為2021年3月以來最低。這些數據或許能提供美國通膨見頂的更多證據,為聯準會暫停升息留下空間。 總之,在美國銀行危機和債務上限危機的陰影下,台股市場仍然有機會發現一些獨特的商機,特別是在ESG和碳權這些領域。對於投資者來說,這些新興的商機可能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投資方向。
當前ESG、環境保護等議題聲勢持續高漲,具相關話題的企業易受市場青睞。臺灣期貨交易所掛牌交易的「臺灣永續期貨」追蹤臺灣永續指數,成分股由永續表現較佳的82檔上市公司組成,小型化契約設計更具交易門檻低及操作彈性高之特性,交易人想參與ESG永續發展題材,不妨透過「臺灣永續期貨」進行交易。
美國勞工統計局11日公布,4月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年增2.3%,低於預期的2.4%和前值的2.7%,年增幅創2021年1月以來新低;剔除食品、能源後的核心PPI年增3.2%,低於預期的3.3%和前值的3.4%,為2021年3月以來最低。
美聯準會自2007年以來首次將利率上調至5%以上,目前正在密切關注相關指標,以尋找通膨壓力顯著減弱的跡象。而繼10日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幅跌破5%之後,PPI增長數據亦見放緩,兩項指標或提供美國通膨見頂的更多證據,也為聯準會暫停升息留下空間。
台灣期貨交易所代表團日前赴美國芝加哥,參加了國際交換衍生性商品協會(ISDA)舉辦的2023年第37屆年會。這次年會不僅是國際金融界的盛事,也是台灣期交所提升國際地位的重要機會。在會議中,期交所代表團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金融機構代表進行了深入交流,分享台灣在結算機制上的經驗和知識。
ISDA自1985年創立以來,一直是全球衍生性商品市場的領軍組織。它不僅促進了市場的安全與效率,還在降低交易對手信用風險、提高透明度以及強化產業基礎建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ISDA的會員已超過1,000家,涵蓋了全球各種領域的衍生性商品市場參與者。
本次年會在芝加哥舉行,時間為5月9日至11日,會議議題十分廣泛,包括交易對手風險、監管申報、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LIBOR)退場、Basel I II交易帳戶規則等。在這些議題上,台灣期交所代表團積極參與討論,並與各國代表建立了良好的聯繫。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期交所於2022年獲得了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核發的交換契約(SWAP)集中結算之監管豁免,以及歐洲證券及市場管理局(ESMA)認可為歐盟境外第三國集中結算機構(TC-CCP)。這一成就使台灣期交所與國際結算機構並駕齊驅,並在向日本、英國、加拿大等國申請合格集中結算機構資格認可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步伐。
通過參加這次年會,台灣期交所不僅提升了自身的國際化與知名度,還為台灣金融市場的穩定發展和國際競爭力提供了有力支持。未來,台灣期交所將繼續努力,打造一個更加安全、高效、國際化的衍生性商品市場。
台灣期交所代表團近日出國,参加了在美國芝加哥舉辦的國際交換衍生性商品協會(ISDA)2023年第37屆年會。這個會議可是全球衍生性商品市場的重頭戲,我們的期交所代表團也把握機會,跟來自各國的專家們交流心得,一起提升金融市場的國際化水平。
ISDA這個組織可是有點歷史了,1985年就成立了,是全球衍生性商品市場的領頭羊。它們的工作就是讓市場更安全、更有效率,從降低交易風險、提高透明度到強化基礎建設,方方面面都在努力。期交所也是ISDA的會員之一,跟CME、Eurex、LSE等大交易所都是同行。
這次年會在芝加哥舉行,從5月9日到11日,議程排得滿滿的,從交易風險到監管報告,從LIBOR退場到Basel III規則,還有各種結算挑戰,討論得熱鬧非凡。我們的期交所代表團也趁機向其他會員分享我們的結算機制,讓大家對台灣的金融市場有更多了解。
值得一提的是,期交所去年還得到了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認可,可以進行交換契約的集中結算,這可是對我們的專業能力的一個大肯定。還有,我們也獲得了歐洲證券及市場管理局(ESMA)的認可,成為歐盟境外第三國集中結算機構。這意味著我們的市場結算能力已經達到國際標準。
期交所不斷向日本、英國、加拿大等地申請合格集中結算機構的資格,就是要打造一個有前瞻性、有競爭力的衍生性商品市場。我們要提升市場安全,降低風險,讓台灣的金融體系更堅強。
這次參加年會,期交所代表團不僅學到了很多,還與各國同行建立了良好的聯繫。未來,我們將繼續努力,讓台灣的金融市場走向世界舞台,提升我們的國際知名度。
台股近期在美國聯準會利率前瞻指引變化以及美國債務上限問題的陰影下,表現出較為緩慢的修正行情。市場普遍關注,在聯準會首次刪除利率前瞻指引段落後,暗示5月升息後,已達到限制性利率區間,進而暫停未來升息的可能性。此一變化讓市場一度對美國經濟前景感到樂觀,預期美國將朝向金髮經濟的美好願景邁進。然而,隨著核心通膨數據的即將公布,以及數據預期將開始減速,台股卻遭遇了波動。 對於台股未來走向,市場普遍認為今年下半年可能會走向經濟衰退,並進行降息。但台股在連續漲多後,是否還有上漲空間?這是投資者們關心的焦點。短期內,美國債務上限問題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雖然過往兩黨最終總是能達成和解,但此次的協商過程可能會較為複雜,因為兩黨都有各自的政治考量。 此外,區域性銀行問題尚未解決,銀行在擔心推特等社群媒體對存戶心態的影響下,被迫提高現金備提比率,這使得企業能承擔的貸款金額減少,對長期經濟動能帶來隱憂。 回頭看台股基本面,台灣高度依賴出口,其中電子產業對台股後市影響重大。對於投資者來說,如果覺得選股困難,透過台灣期貨交易所推出的「臺灣永續期貨」進場可能是一個選擇。這種小型契約具有較低的交易門檻,主要追蹤臺灣永續指數,該指數由永續表現較佳的上市櫃公司組成,涵蓋半導體、金融、傳產等行業,與加權指數相關性高,資金運用也更加靈活。
ISDA創始於1985年,為全球衍生性商品市場的代表性組織,致力於 提升店頭衍生性金融商品市場的安全與效率,期藉由降低交易對手信 用風險、增加透明度、強化產業基礎建設等三個領域的努力,建立穩 健金融市場與強化金融監理框架。
目前ISDA在全球已有超過1,000家機構會員,涵蓋各種領域的衍生 性商品市場參與者,其中期交所與CME、Eurex、LSE、日本、香港、 韓國、新加坡交易所皆為ISDA會員。
本次ISDA年會(Annual General Meeting)於芝加哥舉辦,自5月 9日至11日為期三天,討論議題相當豐富,包括交易對手風險及流動 性、監理申報2.0、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LIBOR)退場、Basel I II交易帳戶規則、擔保品效率管理、歐洲監理框架之沿革、客戶結算 挑戰及各國淨額結算等議題,進行深入的意見交流討論。
期交所代表團更利用會議期間向其他與會人員進行經驗交流,建立 會後聯繫管道。
期交所於2022年獲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核發交換契約 (SWAP)集中結算之監管豁免(No-Action Relief),及歐洲證券及 市場管理局(ESMA)認可為歐盟境外第三國集中結算機構(TC-CCP) ,與國際結算機構並駕齊驅,並持續向日本、英國、加拿大等國申請 合格集中結算機構資格認可,以打造具前瞻性與國際競爭力的衍生性 商品市場,提升市場安全與效率,降低市場系統性風險,強化我國金 融體系的韌性。
藉由參加本次會議,期交所亦積極與各國代表分享交流結算機制, 提升我國金融市場之國際化與知名度。
期交所表示,ISDA創始於1985年,為全球衍生性商品市場的代表性組織,致力於提升店頭衍生性金融商品市場的安全與效率,期藉由降低交易對手信用風險、增加透明度、強化產業基礎建設等三個領域的努力,建立穩健金融市場與強化金融監理框架。
目前ISDA在全球已有超過100家機構會員,涵蓋各種領域的衍生性商品市場參與者,其中,期交所與CME、Eurex、LSE、日本、香港、韓國、新加坡交易所皆為ISDA會員。
本次ISDA年會(Annual General Meeting)於芝加哥舉辦,自5月9日至11日為期三天,討論議題相當豐富,包括交易對手風險及流動性、監理申報2.0、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LIBOR)退場、Basel III交易帳戶規則。
其他還包括擔保品效率管理、歐洲監理框架之沿革、客戶結算挑戰及各國淨額結算等議題,進行深入的意見交流討論。期交所代表團更利用會議期間向其他與會人員進行經驗交流,建立會後聯繫管道。
期交所於2022年獲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核發交換契約(SWAP)集中結算的監管豁免(No-Action Relief),及歐洲證券及市場管理局(ESMA)認可為歐盟境外第三國集中結算機構(TC-CCP),與國際結算機構並駕齊驅。
並持續向日本、英國、加拿大等國申請合格集中結算機構資格認可,以打造具前瞻性與國際競爭力的衍生性商品市場,提升市場安全與效率,降低市場系統性風險,強化我國金融體系的韌性。藉由參加本次會議,期交所亦積極與各國代表分享交流結算機制,提升國內金融市場的國際化與知名度。
不過,在核心通膨數據公布前夕,及數據公布如預期開始減速的這一刻,台股卻出現修正行情。今年下半年真如市場預期走向經濟衰退而降息?台股在漲多後,還有上漲空間?
短期而言,美國債務上限問題急需兩黨進行協商,以避免違約發生。雖過往總是最後一刻兩黨和解,因2011年一度讓S&P 500指數暴跌7%,兩黨均知道其嚴重性,但各自有其政治考量,勢必讓此事延宕。
另外,區域性銀行問題未解,銀行在擔心推特等社群媒體影響存戶心態的憂慮下,備提現金被迫拉高,使得企業能承貸的金額大減,為長期經濟動能帶來隱憂。
回頭看台股基本面,台灣高度依賴出口,電子產業仍是左右台股後市的要角;如果投資人真覺得選股很難,也可以透過期交所推出的「臺灣永續期貨」進場,該期貨屬於小型契約,交易門檻低。
其主要追蹤臺灣永續指數,該指數由永續表現較佳的上市櫃公司所組成,涵蓋半導體、金融、傳產等公司,與加權指數相關性高,資金運用也更為靈活。
經濟日報、臺灣期貨交易所、中華民國期貨業商業同業公會與致理科技大學共同主辦的「從校園到職場─與期貨共創Future」校園講座與徵才活動,昨日在致理科技大學舉辦,邀請蕭翠玲專題演講,暢談資本市場未來展望及人才培育,群益期貨業務經理黃傳盛也以「期貨人經驗傳承分享」 為題分享從業心得;證期局副局長張子敏、期交所總經理周建隆、期貨公會理事長陳佩君、致理科大財金系教授黃博怡則是共同參與「培養期貨市場人才的願景」座談。
蕭翠玲指出,操作期貨要對商品有願景才能研判合理價格為何,但研判要有基本面做基礎,年輕學子要被訓練才知道還有那些專業知識或技能可再加強。決定買賣有價證券或期貨前,可先到臺灣證券交易所資訊揭露平台的公開資訊觀測站收集相關資料,金管會與證券期貨周邊單位的「證期好學堂」也有很豐富的資訊推動投資人教育宣導。
期交所董事長吳自心表示,致理科技大學學生在私立科技大學中,多年蟬聯企業界最愛聘用的第一名,這也是期交所聯合國內期貨業者第一次到私立大專院校學舉辦校園徵才活動,期貨進入門檻雖高,但致理科大有很多財金相關科系培育年輕學子成為人才。
致理科大校長陳珠龍表示,期貨是投資理財很重要的工具,既複雜又專業,過往容易遭到神格化或惡魔化。政府早年有些對外採購是用新臺幣編列預算,但從預算編列通過到執行可能已經過一段時日,如果遇到匯率波動劇烈就產生很大的匯損,可惜當時沒採用期貨操作避險。但現在臺灣期貨市場日趨成熟且制度化。期貨領域相當專業,需要專業人才進入這市場,因此提供不錯的就業機會,而致理科大畢業校友已有八萬多人,許多校友已在金融業服務。
臺灣期貨交易所自2015年開始,積極響應金管會的「金融有愛-食(實)物銀行」活動,與周邊金融單位攜手,至今已累計幫助超過51萬戶弱勢家庭,受益人次高達157萬。今年,包括期交所在內的七家金融機構,共投入了7,500萬元,創下歷史新高,累計捐助金額已經超過4.12億元。 9月9日,期交所舉辦了盛大的「金融有愛-食(實)物銀行」聯合捐贈儀式。儀式上,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通過影片致詞,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及證期局副局長張子敏見證了這個感人的時刻。捐贈單位則由期交所董事長吳自心、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等多位領導人代表出席,並由各縣(市)政府社會局(處)代表受贈。 鄭文燦副院長提到,行政院疫後特別預算已將實物銀行的冷藏冰箱納入,未來將結合冷鏈物流,讓弱勢家庭的實物銀行有更多元化的選擇。 黃天牧主委則強調,將幸福與美好分享給資源不足的人,正是「金融有愛-食(實)物銀行」延續八年來的最大價值與意義。他指出,根據樂施會的世界不平等報告,疫情對弱勢族群影響最深,金管會感謝這7個捐助單位8年來的貢獻,以及22個縣市政府社政單位協助將物資分配給需要的家庭,鞏固臺灣的社會安全網。 吳自心董事長表示,邁入第九年的「金融有愛-食(實)物銀行」活動,特別感謝證交所及集保結算所今年各增加600萬元捐贈金額,使得今年的捐贈額度從去年的6,300萬元成長至7,500萬元。同時,也感謝22個縣市政府社會局處的協助,調查市場需求並將物資配送至全國超過100個食物銀行站點,共同創造了一個善的循環。 今年,活動持續關注嬰幼兒及老人,將他們列為優先照顧對象,並將嬰幼兒及老人所需的奶粉、尿布及營養用品等高單價物資列為重點,以補足資源缺口。
期交所昨(9)日舉辦「金融有愛-食(實)物銀行」聯合捐贈儀式,今年七家金融周邊機構再次投入新台幣7,500萬元,為開辦來最高,累計捐助金額已突破4.1億元。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錄製影片致詞,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及證期局副局長張子敏見證,捐贈單位由期交所董事長吳自心、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朱漢強、櫃買中心董事長陳永誠、合庫銀行董事長雷仲達、聯徵中心董事長郭建中及期貨公會常務理事黃奕銘等代表出席,由各縣市政府社會局處代表受贈。
期交所2015年起響應金管會號召,邀集周邊金融機構辦理「金融有愛-食(實)物銀行」聯合捐贈活動。今年期交所等七家金融周邊機構再投入7,500萬元,為開辦來最高。
鄭文燦表示,感謝期交所發起「金融有愛-食(實)物銀行」,邀集周邊金融單位共同捐助,照顧弱勢家庭是政府的責任,金融有愛食物銀行從2015年開始成功推行。
黃天牧表示,知足才能感受到幸福與美好,如何把幸福與美好分享給資源不足的人,就是「金融有愛-食(實)物銀行」延續八年最大的價值與意義。
吳自心表示,感謝證交所及集保結算所今年各增加600萬元,使今年捐贈額度由去年6,300萬元成長至7,500萬,以及22個縣市政府社會局處協助調查市場需求及配送至全國超過100個食物銀行站點,共同創造善的循環。
期交所9日舉辦「金融有愛-食(實)物銀行」聯合捐贈儀式,行 政院副院長鄭文燦以影片致詞,並由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及證期局副局 長張子敏見證,捐贈單位則由期交所董事長吳自心、證交所董事長林 修銘、櫃買中心董事長陳永誠、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朱漢強、合庫銀行 董事長雷仲達、聯徵中心董事長郭建中及期貨公會常務理事黃奕銘等 代表出席,並由各縣(市)政府社會局(處)代表受贈。
鄭文燦表示,行政院疫後特別預算已將實物銀行的冷藏冰箱納入, 未來結合冷鏈物流,弱勢家庭的實物銀行將有更多元選擇。
黃天牧表示,把幸福與美好分享給資源不足的人,就是「金融有愛 -食(實)物銀行」延續八年最大的價值與意義。據非政府組織樂施 會(Oxfam)的世界不平等報告顯示,疫情影響最深的是弱勢族群。 金管會感謝7個捐助單位8年多來致力臺灣公益,以及22縣市政府社政 單位協助將物資分配給需要的家庭,鞏固臺灣的社會安全網。
吳自心指出,「金融有愛-食(實)物銀行」邁入第九年,特別感謝 證交所及集保結算所今年各增加600萬元捐贈金額,使今年捐贈額度 自去年6,300萬元成長至7,500萬元,以及22個縣市政府社會局處,協 助調查市場需求及配送至全國超過100個食物銀行站點,共同創造善 的循環。
今年度「金融有愛-食(實)物銀行」持續把嬰幼兒及老人列為優 先照顧對象,將縣市政府較難募集到的嬰幼兒及老人所需的奶粉、尿 布及營養用品等高單價物資列為重點,補足資源缺口。
台新證券總經理兼台新期貨董事長林群昨(8)日大聲宣告,台新期貨將整合台新金控的資源,並引進法人、海外期貨等新業務,期望在三年內將市占率提升至3%至5%,躍升為期貨市場的第二階領導位置。隨著台新證券轉投資設立的台新期貨盛大開幕,臺灣期貨交易所董事長吳自心、期貨公會理事長陳佩君、台新金控總經理林維俊、台新證券董事長郭嘉宏等多位業界領袖齊聚一堂,共襄盛舉。根據期交所資料,目前國內尚有14家專營期貨商,而台新期貨的成立,則是13年來的首家新加入者,成為第15家專營期貨商。 這次台新金控的布局,不僅是對台新證券的轉投資,也是對台新人壽的後續投資,展現了集團在金融市場上的積極作為。林群強調,台新期貨的設立是對台灣金融市場的一項重要貢獻,未來將配合主管機關的政策,為期貨市場的發展盡一份心力,並為國人提供更多元化的金融服務。 台新期貨總經理初殿豪也表達了對未來的信心,他提到,台新期貨已經建置了功能齊全的交易平台、專業的研究團隊和完善的風險管理系統,準備好為客戶提供客製化服務,並及時提供市場分析與研究報告,幫助客戶掌握市場趨勢,創造獲利機會。 隨著政策開放,台灣期貨市場的交易商品種類越來越多,交易量也連續三年超過3億口,2021年和2022年更是達到近4億口,這對國內專營期貨經紀商和兼營期貨的證券商來說,是手續費收入增長的機會。台新證券在兼營期貨的市占率已經排名第一,如今再投資設立台新期貨,並開展海外期貨業務,對集團的整體收益提升將有顯著幫助。 在台新金控集團的強力支持下,台新期貨將以專業團隊和高規格的資訊設備,成為一個具有高度競爭力的優質期貨商。對於期貨投資人來說,台新期貨的正式營運,將帶來更全方位的優質服務。
由台新證券轉投資設立的台新期貨昨日盛大開幕並舉行剪綵儀式,包括臺灣期貨交易所董事長吳自心、期貨公會理事長陳佩君、台新金控總經理林維俊、台新證券董事長郭嘉宏,以及多家期貨公司負責人等均到場祝賀。
根據期交所資料,富邦期貨日前合併日盛期貨後,國內尚有14家專營期貨商,其中,最晚設立的是2010年1月成立的大昌期貨,事隔13年後,國內才又見新設的台新期貨,是目前第15家專營期貨商。
這也是台新金控繼2021年轉投資台新人壽後,在二年內接力增加集團新成員的重要布局,除了讓金控整體的服務平台更臻完整,以滿足民眾不同的金融服務需求外,也意味集團競爭力持續上升。
林献群表示,台新期貨的設立是台新金控持續投資台灣的具體作為,未來將配合主管機關的政策為我國期貨市場的長遠發展善盡心力,也可為國人提供更多元、完整的金融服務。
台新期貨總經理初殿豪說:「我們準備好了!」,台新期貨已建置功能完備的交易平台、專業的研究團隊及完善的風險管理系統,可提供客製化的服務,並適時提供市場分析與研究報告,以利客戶掌握市場趨勢與投資機會,創造獲利契機。
隨著政策開放,期貨交易商品種類愈趨多元,造就台灣期貨市場交易量連續三年超過3億口,特別是2021及2022二個年度的交易口數達近4億口規模,為國內專營期貨經紀商及兼營期貨的證券商帶來手續費收入增長。
期交所統計,台新證券兼營期貨業務的市占率約1%,在兼營期貨的證券商中已排名第一,如今再投資設立台新期貨並開辦海外期貨業務,對整體收益提升應可帶來助益。
台新期貨以專業團隊以及高規格建置的資訊設備,在台新金控集團的助力下,必將成為具高度競爭力的優質期貨商,對於期貨投資人而言,台新期貨正式開業營運後,可獲得更全方位的優質服務。
台灣期交所成為投資焦點,市場動盪中尋找機會
近期,全球金融市場波動不斷,美國聯準會(Fed)於台北時間5月4日凌晨宣布升息1碼,對市場帶來衝擊。台灣期貨交易所(以下簡稱「台期所」)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在航運相關產品上尋找投資機會。
面對美國升息和美國國債違約危機,道瓊指數及其他美股指數全面走弱,市場分析師預測,短線支撑即將失守,後續恐跌破4月底低點。然而,台期所的航運期貨卻成為市場中獨樹一幟的亮點。
根據最新航運相關新聞,北美長約價格近期令人振奮,長榮和陽明兩大航運公司獲利穩定。5月北美線合約進入了更新期,物流業者談判出的合約價格優於市場預期,這一點暫時消除了市場對航運業的擔憂。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航商策略轉變,不再追求低價簽約,而是將目光投向更高的合約價格,這使得合約價格表現優於市場預期。對於投資者來說,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趨勢。
投資者應該注意,近期相關航運個股有利多不漲,持續走跌的跡象。雖然航運指數在疫情特殊期間後慢慢回復正軌,但若無重大利多發生,航運指數的波動將持續收斂。
在此背景下,台期所推出的航運期貨成為投資者適時操作賺取價差的工具。利用台期所的航運期貨,投資者可以更加靈活地應對市場波動,尋找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