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銀行(公)公司新聞
臺灣金融壇近期上演精彩好戲,兆豐銀與臺銀這兩大聯貸龍頭,陷入了一場激烈競爭。根據倫敦交易所集團(LSEG)最新公布的數據,今年前三季,兆豐銀以43.58億美元的聯貸額,緊緊壓過臺銀的42.72億美元,成為聯貸管理行冠軍。這場金融大戰,讓兩家銀行的競爭態勢更加白熱化。
在這場競爭中,國銀承做的聯貸件數與金額,直接影響著利息收益和手續費收入,進而推升獲利。其中,額度管理行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它有權分配其他銀行的參貸金額,並獲得最多的手續費。而共同主辦行的聯貸額度和收益,則次於管理行。
具體來看,第3季兆豐銀的聯貸額度一舉攀升至43.58億美元,季增46%,以0.86億美元的微弱差距,超越臺銀的42.72億美元。這也意味著,兆豐銀在這一季的聯貸競爭中,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
隨著兩家銀行的競爭越發激烈,市場對於他們未來的發展更加關注。在這場金融競爭中,誰能蟬聯聯貸管理行寶座,誰又能成功挑戰兆豐銀的霸主地位?我們將繼續關注這場精彩絕倫的金融戰爭,為讀者帶來最新動態。
國銀承做聯貸件數愈多、金額愈高,有助提高利息收益和手續費收入、進而推升獲利,又以額度管理行角色最重要,有權分配其他銀行的參貸金額,並拿到最多的手續費,共同主辦行的聯貸額度、收益則僅次管理行。
據LSEG統計,第3季兆豐銀聯貸額一舉攀升到43.58億美元,季增46%,以0.86億美元之差、擊退臺銀的42.72億美元,雙方競爭更趨白熱化。
【金融新聞】近期國際金價受美聯儲升息風向影響,台灣銀行最新報告分析,若美債殖利率、美元指數持續高檔,金價10月可能再跌至1,800美元以下。報告指出,9月金價先因歐元區經濟成長預測調降及美國CPI微升而下跌,後因資金湧入金市而反彈,但美聯儲官員鷹派言論又導致金價下跌。台銀預測,若通膨與就業數據持續降溫,金價有機會反彈;若美債殖利率和美元指數持續高檔,金價則可能跌破1,800美元。短期來看,金價受美元指數影響,本周可能持續走跌。
台銀報告指出,9月金價先因歐盟執委會調降歐元區2023年及2024 年經濟成長預測,及美國8月CPI微幅升溫,一舉跌至1,900美元,但 密西根大學對未來一年的通膨預期為3.1%,創2021年3月以來新低, 因美元指數回落,資金湧入金市,又推升金價上漲至1,947.29美元。
但聯準會年底可能再升息1碼,上調2023年經濟預測,聯準會官員 接連發表鷹派言論,美元指數上漲,導致金價跌至1,848美元,全月 走勢震盪向下。
台銀指出,金價目前處於今年3月1,800到1,850美元支撐區間,由 於聯準會11月升息預期機率仍低,假如通膨與就業數據據持續降溫, 金價有機會反彈回到1,900美元之上;相反的,由於聯準會官員預期 將維持高利率一段時間,且美債殖利率和美元指數若持續位於高檔, 金價將不排除跌破1,800美元。
短期來看,受制於高漲的美元指數,金價本週或可能持續走跌。臺 銀強調,本周美國將公布ISM製造業指數、ISM服務業指數、9月非農 人數等,如果低於預期值,有可能激勵金價,反之則繼續下行。
自聯準會進入升息循環以來,國際金價不斷走跌至近1,600美元大 關,上半年一度回到2,000美元以上,但聯準會官員透露明年也可能 持續高利率環境後再度下行,但仍優於去年同期。
【台北訊】近期,台灣金融界傳來喜訊,八大公股金控及銀行的董事長們在立法院的質詢會中,對員工加薪的問題展現了積極的態度。這些金控和銀行的領導人包括台灣金控的沈榮津、台灣銀行的呂桔誠、土地銀行的謝娟娟等,他們一致舉手答應明年將為員工調薪。這一承諾不僅體現了企業對員工的關懷,也反映了台灣金融業的強勁表現。
其中,台灣銀行的董事長呂桔誠特別提到,台銀今年已經為員工調薪,並承諾在後年再次調薪。這種兩年一次的調薪機制,是未民營化的國營金融業的常態。財政部長莊翠雲則表示,財政部持續鼓勵公股金融機構提高員工福利,但具體的加薪決策則由各公司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來決定。
兆豐金控的董事長雷仲達在日前接受採訪時預示,若兆豐金控能維持目前的獲利水準,明年加薪幅度將會向大股東財政部爭取,甚至可能超過公務人員的4%。這也顯示了公股金融機構在員工福利上的積極態度。
不過,這些公股金融機構也承認,加薪帶來的成本不低。以台銀為例,每年的人事成本近200億元,若按照公務人員的加薪幅度,將會增加約10億元的人事成本。這對未來的獲利來說,是一種「甜蜜的負擔」。
從整體來看,今年上半年部分公股金融業的加薪幅度已經曝光,其中台銀和土銀的平均加薪都接近5%,華南銀行平均調薪3%,臺企銀平均加薪也接近3%。這些數據顯示,公股金融業的加薪幅度在業界中屬於領先水平。
八大金控及銀行董事長2日在立院財委會回答立委質詢時,以「舉 手」方式承諾明年會為員工加薪,包括台灣金控董事長沈榮津、台灣 銀行董事長呂桔誠、土地銀行董事長謝娟娟、兆豐金控董事長雷仲達 、第一金控董事長邱月琴、合庫金控董事長董瑞斌、華南金控董事長 張雲鵬、彰化銀行董事長凌忠嫄、臺企銀總經理張志堅等。
但呂桔誠補充說,台銀今年已加過薪,承諾後年會再加薪。據了解 ,未民營化的國營金融業,包括台灣金、土銀、輸銀,加薪機制與績 效連動,就是兩年一次,因此今年加薪後,後年才會再次加薪。
莊翠雲表示,財政部一向鼓勵各公股金融機構對員工加薪、提高員 工福利,但這也涉及公司治理,因此就由各家公股金控、銀行依照自 身財務狀況來做決定。
雷仲達日前受訪時指出,兆豐金目前是公股行庫中的獲利王,如果 能維持此水準到年底,明年加薪幅度一定向大股東財政部爭取,要比 公務人員的4%還要高。
公股金融主管認為,獲利好管理者當然樂於加薪,但以成本角度來 看,就銀行來說,每年人事成本近200億元,若比照公務人員加薪, 不只是外界看到的4%,還包括體制既存的升職等,加起來加薪約5% 。公股金、銀高層承諾加薪,以200億元來算,就等於多出10億元的 人事成本,也成為未來獲利「甜蜜的負擔」。
公股金融業整體平均加薪幅度被視為是業界調薪上的「領頭羊」, 每年皆會受到檢視。今年上半年部分公股金融業加薪幅度曝光,包括 台銀、土銀平均加薪都是約5%,華南銀平均調薪3%,臺企銀平均加 薪也接近3%,兆豐銀、合庫銀、第一銀、彰銀也落在2.3%∼3%之 間。
【專欄報導】家裡有銀行,賺錢不是夢!最新公布的「本國銀行營運績效季報」讓我們一窺銀行員工的「賺錢能力」。這次,我們要來聊聊誰是員工「最會賺」的國銀。讓我們來瞧瞧這次有哪些銀行搶下獲利貢獻度的寶座吧! 你說是誰?就是上海商銀啦!它超車兆豐銀行,搶下第一名寶座,讓人眼睛為之一亮。京城銀行也不落後,從前一季的第六名,直接躍升至第三名,真是一匹黑馬啊! 這季的員工獲利貢獻度前三名,上海商銀以706萬元的獲利,壓倒性地奪得第一;兆豐銀行以629萬元緊追在後,排名第二;京城銀行則以576萬元的獲利,從第六名一躍成為季軍。這三家的員工平均獲利都超過了600萬元,實在是讓人羡慕不已。 不過,別忘了,我們還有外商銀行,像是外匯交易高手兆豐銀行,以及台灣的「外資銀行」——富邦銀行,它們的員工獲利貢獻度也都很亮眼。 話說回來,這次員工獲利貢獻度排名第六至第十的銀行,分別是臺灣銀行、中國信託銀行、台北富邦銀行、第一銀行與農業金庫。這些銀行的員工平均獲利,則是在335萬元至381萬元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一段時間一直名列前茅的王道銀行,這次卻意外落馬,沒有進入前十大。這也讓我們看到,銀行員工的獲利貢獻度排名,其實是會隨著時間和情勢變化的。 總結來說,這次的銀行員工獲利貢獻度排名,讓我們看到了各家銀行的實力,也讓我們對銀行員工的「賺錢能力」有了新的認識。無論是大型銀行還是中小型銀行,只要員工努力,賺錢絕對不是夢!
【台北訊】近期金融市場上,台灣金融業的動態可說是熱鬧非凡。根據金管會的最新統計,截至8月底,國銀對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的放款餘額創下了新高,達到7兆2,300億元,這個數字比起上個月增加了645億元,也就是0.9%,連續兩個月都在增加,累計起來增加了3,196億元。這個數字顯示出,第三季度的放款動能似乎已經重拾了勢頭,而從累計數字來看,前八月放款總共增加了4,355億元。 在這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中,「綠電和再生能源」以及「國防及戰略產業」兩大產業的放款餘額增加幅度最大,分別增加了376億元和344億元。而放款餘額最高的三大產業則是「民生及戰備產業」、「國防及戰略產業」與「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 這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其實是在2020年5月由行政院宣布的,基於過去5+2產業創新的基礎,再推動這六大產業,目的在於加速台灣產業升級,並掌握全球供應鏈重組的先機。這六大產業也被國銀視為一種「政策性放款」。 根據統計,這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的放款,以八大公股行庫承做量最高,前五大放款餘額全部都是行庫。其中,臺銀的放款餘額最高,達到8,377億元,其次是合庫的6,541億元、華南銀的5,574億元居第三、一銀的5,534億元、兆豐銀的5,081億元分別列第四和第五大。 若以單月月增額來看,8月增加的前三大銀行也都是行庫,彰銀月增274億元居冠,合庫月增182億元次之,第三是兆豐銀增加109億元。整體來看,八行庫的放款餘額達到4兆4,027億元,月增458億元,佔整體月增量的71%,顯示行庫依然是放款的主力。 從今年來看,首季國銀對六大產業的放款增加了1,712億元,但第二季卻減少了553億元,直到7月起又回溫,7至8月連兩個月已增加3,196億元,顯示放款動能回升。銀行主管表示,六大產業放款的增減,多與該產業周期及企業周轉金需求有關,近期各銀行積極承做綠電產業放款也有助推升放款量。今年放款成長最多的前三大產業則是「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資訊及數位產業」與「民生及戰備產業」。
央行每季公布國銀營運績效季報,在國銀員工獲利貢獻度方面,有別於首季,兆豐銀行、上海商銀與滙豐台灣,員工貢獻度分別為697萬、653萬與554萬元,依序擠入前三大;今年第2季,前三大名單大風吹,上海商銀以706萬元搶下冠軍寶座,兆豐銀行629萬元暫居第二,京城銀行576萬元拿下季軍。
排除性質較為特殊的中國輸出入銀行後,經營「小而美」的上海商銀,每位員工平均貢獻706萬元的獲利,勇奪國銀第一名。
以外匯交易見長的公股行庫兆豐銀行,每位員工平均貢獻629萬元的獲利,排名第二。
本季最大黑馬--京城銀行,首季員工獲利貢獻度430萬元,名列第六大,第2季貢獻度激增至576萬元,排名前進至第三。
外商滙豐(台灣)銀行,員工貢獻度539萬元,排名第四,銀行主管說,外商銀行持續擠入員工獲利貢獻排名榜前五大,為過去較為罕見的情況。國泰世華銀行則是以392萬元的貢獻度排名第五。
第六至第十,分別為臺灣銀行、中國信託銀行、台北富邦銀行、第一銀行與農業金庫;平均每位員工貢獻公司獲利,約在335萬元至381萬元之間。過去一段時間,員工獲利貢獻度名列前茅的王道銀行,已連兩季意外落馬、跌出前十大。
銀行主管指出,相較於大型銀行,中小型銀行的員工獲利貢獻度更容易名列前茅,主因是大型銀行的員工人數較多,因員工獲利貢獻度的計算法是為稅前盈餘除以員工人數,所以比起大銀行,中小銀行更容易勝出。
以月增額來看,以「綠電和再生能源」及「國防及戰略產業」兩大產業各較上月增加376億元和344億元最多;放款餘額前三大則各是「民生及戰備產業」、「國防及戰略產業」與「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
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是指資訊及數位、資安卓越、台灣精準健康、國防及戰略、綠電及再生能源、民生及戰備產業等六大產業。
行政院是在2020年5月宣布,以過去5+2產業創新的基礎上,再推動六大產業、以加速台灣產業升級,掌握全球供應鏈重組先機,換言之,這六大戰略產業也被國銀視為一種「政策性放款」。
據8月底統計,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以八大公股行庫承做量最高,前五大放款餘額清一色都是行庫,以臺銀8,377億元最大,其次是合庫6,541億元、華南銀5,574億元居第三、一銀5,534億元、兆豐銀5,081億元各列第四和第五大。
若以單月月增額來看,8月增加前三大銀行,也都是行庫掛帥,彰銀月增274億元居冠,合庫月增182億元次之,第三是兆豐銀增加109億元;整體八行庫放款餘額4兆4,027億元,月增458億元、占整體月增645億元的71%,顯示光八大行庫就貢獻了七成的放款量,行庫依舊是放款主力。
拉長以今年來看,首季國銀對六大產業放款增加1,712億元,但第2季卻減少553億元,直到7月起又回溫,7至8月連兩個月已增加3,196億元,顯示放款動能回升。
銀行主管說,六大產業放款增減,多跟該產業周期(如科技業去庫存),及企業周轉金需求有關,如受台電、或是AI科技業資金需求量增減而牽動,其次,近期各銀行積極承做綠電產業放款也有助推升放款量。
今年放款成長最多的前三大是「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資訊及數位產業」與「民生及戰備產業」等產業。
【金融新聞】升息勢不可擋,國銀房貸轉增貸利率突破2%!台灣銀行積極搶攻市場,多項優惠吸引消費者
隨著央行升息的步調不斷加快,台灣房貸市場也迎來了新一波的升息潮。根據最新資料顯示,台灣銀行業的房貸轉增貸利率已經悄悄突破2%,其中中信銀、永豐銀、台新銀等知名銀行都推出了各種優惠方案,以吸引消費者轉貸。
由於央行去年12月進行三次升息,導致國銀的「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率從1.05%飆升至1.749%,創近八年新高,這也使得各家銀行的房貸利率跟著上漲。今年3月央行再度升息半碼,使得原本還在1字頭的轉增貸利率,如今已全部衝破2%。
以永豐銀行為例,今年首季時房貸轉增貸利率還壓低在1.97%,但現在已升到2.09%。不過,永豐銀行仍維持最高貸款成數在8成5,年限最長30年,寬限期最長3年,並提供3年寬限期可只繳息的優惠,減輕房貸戶的負擔。
除了永豐銀行外,台新銀也推出了「彈性繳款」的轉貸優惠,申辦人可以根據不同階段經濟支出調整房貸繳款金額,進一步增加轉貸的吸引力。
台新銀提醒消費者,由於升息後房貸利率都已超過2%以上,房貸轉貸或增貸主要還是視個人的需求而定。建議房貸戶可以檢視自身房貸的利息變化,除了爭取調降利率外,申請「寬限期、或延長貸款年限」也是降低每月負擔的好方法。
央行去年因應美國暴力升息跟進調高政策,去年12月五大國銀(台 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率,從 低點1.05%飆到1.749%,寫下近八年新高,各家銀行的房貸利率也 跟著水漲船高,今年1月及2月陸續反映在房貸利率上,今年3月央行 再度升息半碼,原本年初時還看得到1字頭的轉增貸利率,現在已看 不到,全部衝破2%。
永豐銀行今年首季時利率還壓低在1.97%,現在已升到2.09%,但 最高貸款成數維持在8成5、年限最長30年,寬限期最長3年。永豐銀 行指出,一般而言轉貸成數位於7至8成5左右,每家銀行貸款條件不 同,且申請轉貸時,因為是向新銀行進行承貸,較有機會獲得寬限期 ,以永豐銀行為例,就有3年寬期限可只繳息,減輕負擔。
但為積極搶市,還是祭出不少優惠,以永豐銀行「豐雲房貸」為例 ,申辦轉貸後可有「彈性繳款」,申辦人能根據不同階段經濟支出調 整房貸繳款金額。
台新銀提醒,由於升息後房貸利率都已超過2%以上,故房貸轉貸 或增貸主要仍視民眾的需求而定,建議房貸戶可以檢視自身房貸的利 息變化,除爭取調降利率外,包含申請「寬限期、或延長貸款年限」 ,亦可降低每月負擔費用。
台銀預告金價短線以橫盤整理為主,美國聯準會升息風雲再起,黃金市場波動頻繁。近期市場關注美國聯準會是否再度升息,黃金價格也受到影響。不過,根據台銀最新報告,聯準會9月確定暫不升息,但市場預期今年還可能再升息一次,金價承壓但買盤逢低進場。台銀指出,本周四美國第二季GDP成長率與周五8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將公布,這兩項數據將是金市動向的關鍵。
台銀報告強調,即使聯準會維持利率不變,點陣圖顯示今年還可能再升息一次,加上未來二年利率預估上調,這些因素都將對金價造成壓力。不過,美元指數及美國10年公債殖利率自高點回落,這些因素都有利於金價回升。全周來看,金價呈現區間震盪走勢。
對於金價後市,台銀分析認為,雖然技術面短線趨勢還算樂觀,但美元指數仍在105.5以上的高點,金價上週挑戰每盎司1,947美元未果,高低點持續收窄。美國利率政策的不確定性仍高,因此金價將以橫盤整理為主,未來走向將視本周經濟數據而定。
臺銀進一步分析,28日美國將公布第二季GDP成長率,29日則公布8月核心PCE物價指數,這兩項數據將是影響金價的關鍵。此外,聯準會主席鮑爾及其他官員的談話內容,同樣可能對金價產生影響。金價有望挑戰9月20日的高點1,947美元,若反轉則可能回測1,900美元整數關卡。
確定暫不升息,但據台銀最新報告指出,本周四美國第 二季GDP成長率與周五8
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將公布,將是金市動向關 鍵,台銀預估,金價短期以橫盤整
理為主。
台銀報告指出,聯準會如市場預期維持利率不變,但點陣圖顯示今 年還可能
再升息一次,同時上調未來二年利率預估,會後主席鮑爾發 表偏鷹言論,令金價
承壓,但買盤逢低進場布局。加上美元指數及美 國10年公債殖利率自高點回落,
推升金價重回10日線上方,全周也呈 區間震盪走勢。
觀察金市後續狀況,台銀認為,上周金價屬震盪格局,雖然以技術 面來看,
短線趨勢還算樂觀,但目前美元指數仍在105.5以上的近六 個月高點,且金價上週
挑戰每盎司1,947美元未果,高低點持續收窄 ,加上美國利率政策不確定性仍高,
金價將以橫盤整理為主,就看本 周經濟數據決定走向。
臺銀分析,28日美國公布第二季GDP成長率、29日美國公布8月核心 PCE物價
指數,都是影響金價的關鍵,且鮑爾等多位聯準會官員談話 內容,同樣有利金
價,將有機會挑戰9月20日的高點1,947美元;反之 ,則是回測1,900美元整數關
卡。
中央銀行最近公布了8月的消費者貸款和建築貸款餘額,結果讓人眼睛為之一亮。你猜猜看,誰在這個數字遊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没错,就是我們熟悉的台灣銀行!這次我們來聊聊台灣銀行的最新動態,以及這些數字背後的故事。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購屋房貸的餘額,竟然高達9兆6,814億元,這個數字真是讓人驚嘆!這個數字比上個月增加了650億元,年增率也達到了5.15%,這可是連續三個月都在上升哦!不過,建築貸款的餘額雖然也有增長,但年增率卻是從7.38%下降到了7.38%,這是2019年1月以來的最低點。這是因為大家預期房市會偏冷,再加上農曆民俗月的影響,建商投資變得更加保守。
那麼,為什麼購屋房貸會這麼火熱呢?央行官員分析,這是因為「新青安專案」的帶動。許多原本在7月購買的房屋,因為符合新青安專案的資格,都延後到8月才進行撥款,這就造成了遞延效應,讓房貸餘額增加。
再來,我們來看看台灣銀行和其他四大銀行的表現。8月,這五家銀行新承做的房貸金額增加了67.77億元,達到了632.01億元。其中,新青安房貸的新承做金額高達71億元。目前,青安專案的餘額已經佔到了全部房貸餘額的6.28%,這個比例比7月份的6.22%還要高。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房貸利率。新承作的房貸利率從2.098%微幅下滑到2.091%,這是因為銀行近年來都有交屋潮,部分銀行在8月有較多整批分戶貸款,這類型貸款的利率比較低,所以房貸利率就微幅下降了。
中央銀行最近公布了一則令人關注的消息,那就是我們的台灣銀行和其他四大銀行在8月份的新增房貸統計。這次的數據顯示,由於青年安心成家房貸的推廣,五大銀行的房貸新增額大幅上升,達到了632.01億元,這個數字比上個月多了67.77億元,可見新政策的影響力實在是相當顯著。這個房貸利率還下降了0.007個百分點,從2.098%降至2.091%,對於購屋者來說,這是一個不小的好訊息。 五大銀行中,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合庫銀行、第一銀行與華南銀行這些銀行的房貸合計市占率約四成,所以這些銀行的房貸變化,對於整個房市景氣的走向來說,具有相當的指標意義。央行自去年以來已經連續五季升息,這對房貸利率造成了上升壓力,不過為了幫助年輕人購屋,財政部特別推出了青年安心成家購屋貸款方案,從8月1日起,這個方案的利率被調整至1.775%,讓更多符合條件的民眾能夠參與貸款。 央行官員解釋,8月份五大銀行新增房貸增加的主要原因,就是新青安房貸的申貸熱絡,其中,五大銀行新承作的青安房貸高達71億元。同時,央行也公布了國銀8月的房貸餘額,達到了9兆6,814億元,年增率為5.15%,這是連續三個月上升的結果。建築貸款的餘額也有3兆2,264億元,雖然年增率微幅下降到7.38%,但這也是過去四年半以來最低的年增率。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統計顯示,全體國銀青安房貸餘額為6,083億元,月增102億元,佔國銀房貸餘額的比重也從7月的6.22%上升至6.28%。此外,建築貸款的年增率自7月的7.52%降至7.38%,這主要是因為8月正值民俗月,新建案通常會避開這個時期開工,所以建築融資的年增率有所下降。
央行昨天公布臺灣銀行、土地銀行、合庫銀行、第一銀行與華南銀行等五大銀行新增房貸統計,因五大銀行房貸合計市占率約四成,金額變化,被視為房市景氣風向球。
為抵抗通膨,央行去(2022)年以來連五季升息,帶動房貸利率水漲船高、房貸利率地板價也漲破2%大關;為協助青年購屋,財政部推出青年安心成家購屋貸款方案,自今年8月1日起還進一步放寬各項條件,使地板價利率下殺至1.775%,符合資格的民眾也熱烈參貸。
央行官員指出,8月五大銀行新增房貸增加,主要原因就是新青安房貸的申貸熱絡,8月五大銀行新承作青安房貸為71億元。
央行昨天也公布,國銀8月房貸餘額為9兆6,814億元,年增5.15%,連三月走揚;建築貸款餘額3兆2,264億元,月增128.82億元,年增率微幅下降到7.38%,為逾四年半最低。
央行官員說,房貸餘額年增率上揚,主要也是新青安專案申貸熱烈,而非房市景氣回溫,今年前八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較去年同期仍衰退13.04%。央行統計顯示,全體國銀青安房貸餘額為6,083億元,月增102億元,占國銀房貸餘額的比重也從7月的6.22%增至6.28%。
此外,8月建築貸款餘額年增率自7.52%降至7.38%,央行官員解釋,主要是8月適逢民俗月,通常新建案開工都會避開民俗月,使建築融資年增率下滑。
央行官員分析,8月建築貸款年增率持續下滑,主要是農曆7月民俗 月,建商新建案開工都會避開此月,因此年增率下滑。目前整體氛圍 來看,建商投資規畫較過往保守,包括政策上升息,以及成本考量, 包括缺工、建材價格高漲,即使近期建材未再上漲,但已來到相對高 點,再加上7月平均地權條例上路,效果會慢慢發酵、相關影響要再 觀察,種種因素都使建商投資趨審慎。
8月房貸餘額年增率上揚,央行官員指出,主要是「新青安專案」 帶動,很多本來7月買賣已新青安專案符合資格,都等到8月再撥款, 遞延效應帶動整體年增率上升,但整體房市買賣交易狀況並未特別好 ,當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年增率雖月增1.64%、年增5.47%,但前八 月累計仍是-13.04%。
央行同時公布8月五大銀行(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 新承做房貸月增67.77億元達632.01億元。央行官員說明,新增房貸 餘額上升,同樣是因新青安專案所帶動,8月五大銀行新青安房貸新 承做金額71億元;以全體銀行青安專案餘額爛,至8月已達6,083億元 。目前青安專案餘額占全部房餘額的6.28%,同樣較7月6.22%上升 。
新承作房貸利率從2.098%微幅下滑0.007個百分點至2.091%,主 要是銀行這幾年都有交屋潮,部分銀行剛好8月有較多整批分戶貸款 ,因為這類型利率比較低,因此讓房貸利率微幅下降。
【台灣金融新聞】受惠於新青安房貸政策的推廣,台灣各大銀行在8月份的房貸業務表現亮眼,其中台灣銀行(台銀)等八大行庫的房貸量較7月有所上升。根據市場分析,今年整體國銀房貸年增率有望從4.72%的基礎上,逐月攀升至5%以上。台銀、土地銀行(土銀)和合作金庫(合庫)等行庫的房貸增長較為顯著,合庫8月房貸餘額增加41.2億元,華南銀行增長34億元,一銀和彰銀則分別增加27億元和21億元。 新青安房貸政策的上路,對市場產生了顯著的挪移效應,許多原本打算在民營銀行辦理房貸的首購族,轉而向公股行庫申請。這一轉變,加上既有首購族的需求,共同推升了整體行庫的房貸量。兆豐銀行預計,9月份的房貸業務將有更明顯的回升。 金管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七月,整體國銀房貸量增加了2,371億元,其中八大行庫的增長僅占24.8%。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新青安房貸政策的影響,8至9月的房貸量增長將更為顯著,有助於提升行庫的房貸量增占比和市佔率。 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董事黃舒衛表示,八大行庫在推行新青安房貸政策上具有獨門優勢,加上1,000萬元的優惠額度,以及政府補貼的貸款利率,讓公股行庫的房貸業務在8月份放量反彈。此外,其他民營銀行的續航力也將對全年國銀房貸量的增長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政府於8月1日起推行的「新青安房貸」政策,將貸款額度從最高800萬元提高至1,000萬元,寬限期從三年延長至五年,貸款期限也從30年延長至40年。政府再補貼1碼後,一段式青安房貸利率下殺至1.775%,二段式的前兩年為1.565%,第三年起為1.865%,成為市場最低價,吸引了大量首購族的關注。 在今年的房貸市場中,北富銀行以725億元的增長量位居第一,主要得益於4月合併日盛銀後的房貸量增加。中信銀增加678.6億元,主要因積極承做公教房貸,增額接近去年全年的992.3億元,今年全年增額挑戰千億元的高點。
據初步調查,八大行庫8月新承做房貸量,以台銀、土銀和合庫增加較多,若計入月攤還量,以整體房貸餘額數字來看,如合庫8月較7月增加了41.2億元、華南銀月增34億元、一銀和彰銀則各月增27億元和21億元,呈現持穩或明顯成長態勢,兆豐銀預估9月回升會更明顯。
行庫主管說,8月起新青安上路,市場產生挪移效應,一些首購族從本想在民營銀行承辦房貸,轉到公股行庫,加上既有首購族需求,均推升整體行庫房貸量,估9月此效應會持續發酵。
據金管會統計,今年前七月整體國銀房貸量增加2,371億元,其中八大行庫僅增加587億元,占比24.8%,等於行庫僅貢獻不到四分之一,業者認為,8至9月新青安政策房貸發威後,有助提升行庫量增占比、及市占率。
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董事黃舒衛說,八大行庫有新青安的「獨門生意」,且1,000萬元優惠額度外、還需要搭配的額度,將讓公股行庫8月房貸量「放量反彈」,加上其他民營銀行的續航力,預估全年國銀房貸量年增會持續成長。
政府是在8月1日起,由八大行庫推出「新青安房貸」貸款額度從最高800萬元、拉高到1,000萬元,寬限期從三年延長到五年,貸款期限也從30年拉長到40年。
貸款利率則由政府再補貼1碼,一段式青安房貸利率下殺到1.775%,二段式的前兩年為1.565%、第三年起是1.865%是市場最低價,引首購族高度矚目。
以前十大房貸行中、今年前七月房貸量增加前三大者,北富銀增加725億元居冠,主因是4月合併日盛銀貢獻約8%房貸量,中信銀增加678.6億元次之,因積極承做公教房貸,更達到去年全年增加992.3億元的近七成,今年全年增額挑戰千億元的史上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