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陽科技(未)公司新聞
大立光轉投資隱形眼鏡廠星歐光學接單報喜,昨(8)日宣布獲屈臣氏自有品牌「Pink by Pure Beauty」隱形眼鏡獨家代工訂單,這是繼去年中國大陸一閃訂單之後,星歐第二家代工單入袋。
星歐光學採品牌及代工雙引擎策略並進,預料隨代工訂單擴大營運規模,今年獲利有望衝新高,大立光受惠大。
大立光昨天透過發布新聞稿,公布相關訊息,這是每月營收之外,大立光首度針對旗下轉投資星歐光學對外發出的新聞稿,足見大立光對於這次獲得代工訂單的重視。大立光是透過大陽科技轉投資星歐光學,持股40.5%,其隱形眼鏡以星歐為品牌,行銷全台家樂福、全家、康是美、屈臣氏、小三美日以及1,956個眼鏡行等經銷據點。
在投資逾十年後,2018年星歐光學首度全年獲利,目前星歐光學資本額10億元,主要負責人為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
根據大立光年報,2019年星歐光學獲利5,798萬元,年增3.4倍,雖然只占大立光去年全年獲利282.63億元「微乎其微」,但極具意義。
針對隱形眼鏡布局,林恩平曾表示,星歐以自有品牌開拓隱形眼鏡的另一目標,主要希望爭取代工訂單。不過,他坦言,之前洽談的ODM訂單毛利太低,未有具體進展,但台灣方面積極擴展通路布局,希望拉高品牌能見度及知名度。
外界分析,星歐去年獲利大躍進,除了因台灣布局既廣且深外,林恩平在今年初首度透露,去年星歐已接獲一家大陸客戶代工訂單入袋,激勵去年星歐獲利翻倍成長。加上目前屈臣氏,星歐已取得兩家代工訂單。
Pink by Pure Beauty是屈臣氏自創美妝品牌,大立光表示,這是屈臣氏首度以自有品牌切入隱形眼鏡市場,星歐挾技術及品質優勢,獲得屈臣氏青睞,雙方合作首波上市推出一款透明片搭配五款彩色片,此次發售的透明片,融合浪漫的粉紅風格,首度推出添加多種維他命成分的新一代產品。而彩色片設計引進日韓流行風格,瞄準年輕族群與女性市場,目前全線產品已在全台400多家屈臣氏獨家販售。
【記者劉芳妙╱台北報導】大立光以製造起家,其鏡頭以技術及良率優勢,稱霸全球手機市場,不過,星歐眼鏡是大立光第一個自創品牌,在競爭激烈的台灣隱形眼鏡市場,星歐只是一支無名的新兵,從鏡頭跨足隱形眼鏡,大立光完全自行摸索,土法煉鋼,就連包裝也不假他人之手,一步步打響知名度。
星歐光學採品牌及代工雙引擎策略並進,預料隨代工訂單擴大營運規模,今年獲利有望衝新高,大立光受惠大。
大立光昨天透過發布新聞稿,公布相關訊息,這是每月營收之外,大立光首度針對旗下轉投資星歐光學對外發出的新聞稿,足見大立光對於這次獲得代工訂單的重視。大立光是透過大陽科技轉投資星歐光學,持股40.5%,其隱形眼鏡以星歐為品牌,行銷全台家樂福、全家、康是美、屈臣氏、小三美日以及1,956個眼鏡行等經銷據點。
在投資逾十年後,2018年星歐光學首度全年獲利,目前星歐光學資本額10億元,主要負責人為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
根據大立光年報,2019年星歐光學獲利5,798萬元,年增3.4倍,雖然只占大立光去年全年獲利282.63億元「微乎其微」,但極具意義。
針對隱形眼鏡布局,林恩平曾表示,星歐以自有品牌開拓隱形眼鏡的另一目標,主要希望爭取代工訂單。不過,他坦言,之前洽談的ODM訂單毛利太低,未有具體進展,但台灣方面積極擴展通路布局,希望拉高品牌能見度及知名度。
外界分析,星歐去年獲利大躍進,除了因台灣布局既廣且深外,林恩平在今年初首度透露,去年星歐已接獲一家大陸客戶代工訂單入袋,激勵去年星歐獲利翻倍成長。加上目前屈臣氏,星歐已取得兩家代工訂單。
Pink by Pure Beauty是屈臣氏自創美妝品牌,大立光表示,這是屈臣氏首度以自有品牌切入隱形眼鏡市場,星歐挾技術及品質優勢,獲得屈臣氏青睞,雙方合作首波上市推出一款透明片搭配五款彩色片,此次發售的透明片,融合浪漫的粉紅風格,首度推出添加多種維他命成分的新一代產品。而彩色片設計引進日韓流行風格,瞄準年輕族群與女性市場,目前全線產品已在全台400多家屈臣氏獨家販售。
【記者劉芳妙╱台北報導】大立光以製造起家,其鏡頭以技術及良率優勢,稱霸全球手機市場,不過,星歐眼鏡是大立光第一個自創品牌,在競爭激烈的台灣隱形眼鏡市場,星歐只是一支無名的新兵,從鏡頭跨足隱形眼鏡,大立光完全自行摸索,土法煉鋼,就連包裝也不假他人之手,一步步打響知名度。
近日來自中國大陸手機鏡頭爆單,讓大立光產能滿載還供不應求,連帶鏡頭所需的重要零件音圈馬達(VCM)也傳缺貨聲,大立光旗下轉投資VCM廠大陽科技幾年研發終於有成,在這波缺貨聲中也成為受惠業者。
大陽科技去年開展中國市場有成,獲利大增八倍,今年開始因中國品牌業者去化庫存、需求加溫,大陽獲利穩中趨堅,不僅為大立光業外獲利加分,也為鏡頭延伸的產品布局跨一大步。
對於大陽業績表現,大立光昨(18)日照例低調回應,「銷售有好一點。」大陽科技為大立光持股49.37%的子公司,去年獲利3,965萬元,年增815%,雖然占大立光去年全年獲利270.43億元,相當微小,不過,自製VCM在中國大陸打開市場,代表大立光在手機關鍵零組件除了鏡頭之外,再增一新利器。
大陽科技去年開展中國市場有成,獲利大增八倍,今年開始因中國品牌業者去化庫存、需求加溫,大陽獲利穩中趨堅,不僅為大立光業外獲利加分,也為鏡頭延伸的產品布局跨一大步。
對於大陽業績表現,大立光昨(18)日照例低調回應,「銷售有好一點。」大陽科技為大立光持股49.37%的子公司,去年獲利3,965萬元,年增815%,雖然占大立光去年全年獲利270.43億元,相當微小,不過,自製VCM在中國大陸打開市場,代表大立光在手機關鍵零組件除了鏡頭之外,再增一新利器。
大陽科技轉投資獲利佳,大立光多一塊利潤拼圖
【台北訊】近年來,大立光在鏡頭產業的領先地位固若金湯,不過,它也不忘多方位發展,透過轉投資拓展事業版圖。近期,大立光轉投資的星歐光學和大陽科技都交出亮麗的成績單,讓大立光的財報更加出色。
星歐光學,這家專門生產隱形眼鏡的企業,在大立光的投資下,去年終於扭虧為盈,全年獲利達1,332萬元。星歐光學在台灣已有2,000個據點,並成功進入中國大陸、港澳等地銷售,去年還進入屈臣氏零售據點,市場佔有率不斷擴大。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對星歐光學的未來充滿信心,他期望今年星歐光學的獲利能超越去年。
而另一家轉投資的大陽科技,則是專門生產音圈馬達(VCM)的企業。大陽科技在大立光的持股達49.37%,去年獲利達6,200萬元,年增達56%。這主要得益於大陽科技自製的VCM在中國大陸市場的成功打開,帶動了獲利的顯著提升。
大立光在VCM領域的投入,也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大陽科技從20年前開始,曾經一度陷入發展瓶頸,但後來通過自行開發設備技術,成功突破困境,穩定產品良率,進而提升產能。
大立光不斷擴張產能,除了鏡頭產能外,新廠將會集中製程,提升效能。未來,其他廠房可能會轉為生產自製的音圈馬達和隱形眼鏡,進一步強化大立光的產品線。
這次的轉投資成果,讓大立光在鏡片業務之外,又多了一塊利潤拼圖,也顯示了大立光不斷拓展新領域,追求多元化發展的決心。
大立光轉投資事業報喜,投資14年的隱形眼鏡商星歐光學去年首度出現全年獲利;另一重要轉投資音圈馬達(VCM)商大陽科技去年獲利也大增逾五成。轉投資開花結果,讓大立光在本業鏡片之外獲利加分。
大立光去年稅後純益243.69億元,每股純益181元,是台股每股獲利王。根據大立光最新上傳的去年完整財報,星歐光學、大陽科技去年獲利各為1,332萬、6,200萬元,兩家公司總獲利不及大立光純益的1%,但因為兩家公司都有指標性,每每成為法說會上法人關注焦點,去年星歐光學、大陽科技表現佳,成為大立光財報另一亮點。
目前星歐光學在台灣已有2,000個據點,並進入中國大陸、港澳等地銷售,由於營收規模放大,加上去年台灣市場進入屈臣氏零售據點,星歐成功擺脫虧損。
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日前透露,星歐光學目前已有代工訂單接洽中,未來將採品牌、代工並進,他期許今年星歐光學獲利優於去年。
和做隱形眼鏡一樣,大立光切入VCM也完全土法鍊鋼,自己摸索而來,大陽科技為大立光持股49.37%的子公司,去年獲利6,189萬元,年增56%,近年獲利均有數千萬元,甚至逾億元,主要來自於自製VCM在中國大陸打開市場,推升獲利走揚。
近年大立光積極獵地擴產,主要仍以鏡頭產能為主,林恩平分析,新廠主要將製程集中,提升效能,未來製程集中之後,其他廠房可能轉為擴大生產自製音圈馬達及隱形眼鏡。
大陽科技主要以生產VCM為主,是手機重要關鍵零組件之一,全球VCM主要集中在日廠TDK、Mitsumi、ALPS及韓廠SEMCO等手中。
大陽科技已成立20年,當時大立光投入VCM發展一度陷入瓶頸,在於採用和同業不同的製程設計,隨後大立光因自行開發設備技術突破,在穩定良率的前提下,帶動產能提升。
大立光去年稅後純益243.69億元,每股純益181元,是台股每股獲利王。根據大立光最新上傳的去年完整財報,星歐光學、大陽科技去年獲利各為1,332萬、6,200萬元,兩家公司總獲利不及大立光純益的1%,但因為兩家公司都有指標性,每每成為法說會上法人關注焦點,去年星歐光學、大陽科技表現佳,成為大立光財報另一亮點。
目前星歐光學在台灣已有2,000個據點,並進入中國大陸、港澳等地銷售,由於營收規模放大,加上去年台灣市場進入屈臣氏零售據點,星歐成功擺脫虧損。
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日前透露,星歐光學目前已有代工訂單接洽中,未來將採品牌、代工並進,他期許今年星歐光學獲利優於去年。
和做隱形眼鏡一樣,大立光切入VCM也完全土法鍊鋼,自己摸索而來,大陽科技為大立光持股49.37%的子公司,去年獲利6,189萬元,年增56%,近年獲利均有數千萬元,甚至逾億元,主要來自於自製VCM在中國大陸打開市場,推升獲利走揚。
近年大立光積極獵地擴產,主要仍以鏡頭產能為主,林恩平分析,新廠主要將製程集中,提升效能,未來製程集中之後,其他廠房可能轉為擴大生產自製音圈馬達及隱形眼鏡。
大陽科技主要以生產VCM為主,是手機重要關鍵零組件之一,全球VCM主要集中在日廠TDK、Mitsumi、ALPS及韓廠SEMCO等手中。
大陽科技已成立20年,當時大立光投入VCM發展一度陷入瓶頸,在於採用和同業不同的製程設計,隨後大立光因自行開發設備技術突破,在穩定良率的前提下,帶動產能提升。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