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生生醫公司新聞
擁有中國JPMorgan之稱的第三屆中國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CBIIC,簡稱「創投大會」),昨(18)日在蘇州登場,除開會前夕蘇州工業區、美國冷泉港簽署新的十年合作協議外,具領先技術的泰合、欣耀、巨生及晟德轉投資的東曜等台資廠也成為亮點,有機會掀起兩岸合作商機。
蘇州市副市長楊知評表示,被視為大陸生醫創新園區品牌的蘇州工業園區,2017年生物醫藥的產值也已達615億元人民幣,9/17日也再次和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簽訂新的十年合作協議,持續在原有的冷泉港亞洲論壇、冷泉港學習中心基礎上,建設冷泉港為亞洲學術中心。
今年的創投大會,總計來自香港、臺灣、美國、德國、法國、澳洲、加拿大、荷蘭、日本、俄羅斯等十餘國代表團,今年參與企業及投資機構逾300家,1,500人出席。討論主題包括首度發表臨床數據的企業、細胞治療、A.I.(人工智慧)在醫療中的應用等。
由於預期醫藥與創投大會,可望帶動台灣、大陸、香港和澳門的投資熱潮,促成四方的合作,壓抑已久的中、港生物醫藥股昨全面反彈,拉出好采頭。
台灣今年由生策會執行長錢宗良約團約40位來自於產、學研界專家出席。泰合、欣耀、懷特、康霈生醫將行路演簡報,巨生、全福、杏國、中天等創新研發亦備受關注。
其中,欣耀生醫則從中國眾多創新藥投資項目中脫穎而出,獲選臨床首發口頭第一名報告其已在二期臨床「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新藥SNP-6臨床數據。欣耀董事長朱凱民表示,SNP-6為市場首見新成分新藥及新用途NASH新藥,其具有多重作用機轉:可降低肝臟三酸甘油脂堆積、抑制肝臟omega氧化相關(酉每)降低發炎氧化物質,以及降低肝發炎纖維化的趨化因子CCL2。
國際研調機構預測,2025年全球NASH的藥物市場規模將超過350億美元,龐大的市場吸引國際大藥廠投入開發。
蘇州市副市長楊知評表示,被視為大陸生醫創新園區品牌的蘇州工業園區,2017年生物醫藥的產值也已達615億元人民幣,9/17日也再次和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簽訂新的十年合作協議,持續在原有的冷泉港亞洲論壇、冷泉港學習中心基礎上,建設冷泉港為亞洲學術中心。
今年的創投大會,總計來自香港、臺灣、美國、德國、法國、澳洲、加拿大、荷蘭、日本、俄羅斯等十餘國代表團,今年參與企業及投資機構逾300家,1,500人出席。討論主題包括首度發表臨床數據的企業、細胞治療、A.I.(人工智慧)在醫療中的應用等。
由於預期醫藥與創投大會,可望帶動台灣、大陸、香港和澳門的投資熱潮,促成四方的合作,壓抑已久的中、港生物醫藥股昨全面反彈,拉出好采頭。
台灣今年由生策會執行長錢宗良約團約40位來自於產、學研界專家出席。泰合、欣耀、懷特、康霈生醫將行路演簡報,巨生、全福、杏國、中天等創新研發亦備受關注。
其中,欣耀生醫則從中國眾多創新藥投資項目中脫穎而出,獲選臨床首發口頭第一名報告其已在二期臨床「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新藥SNP-6臨床數據。欣耀董事長朱凱民表示,SNP-6為市場首見新成分新藥及新用途NASH新藥,其具有多重作用機轉:可降低肝臟三酸甘油脂堆積、抑制肝臟omega氧化相關(酉每)降低發炎氧化物質,以及降低肝發炎纖維化的趨化因子CCL2。
國際研調機構預測,2025年全球NASH的藥物市場規模將超過350億美元,龐大的市場吸引國際大藥廠投入開發。
工研院成功孕育小金雞,巨生生醫營運報喜,旗下缺鐵性貧血鐵劑 補充劑MPB-1514、診斷肝癌的顯影劑MPB-1523兩項產品,將在台、美 啟動二期臨床,預計明年上半年完成;總經理王先知表示,由於目前 已有歐美、中國等業者洽談授權中,內部也規畫配合新藥開發和授權 進度,明年一口氣完成登錄興櫃和轉上櫃。
股東陣容十分堅強的巨生,是在2014年由工研院分拆成立,目前資 本額4.5億元,除了工研院及旗下新創公司持股約2成外,萬峰資本持 股近3成為第一大股東。
另外,漢鼎投資約占10%、中橡旗下允成投資4%和經營團隊持股 約10%。
董事長蔣為峰表示,巨生專注奈米藥物開發,擁有奈米顆粒Nanop articles、奈米微胞Nanomicelle雙技術平台,目前開發中的產品主 要應用在缺鐵性貧血(IDA)鐵劑補充劑MPB-1514、診斷肝和淋巴轉 移的MRI顯影劑MPB-1523、抗癌藥物MPB-1734。
據統計,治療缺鐵性貧血(IDA)、腎性貧血(IDA/CKD)在2015年 全球市場約12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約9.74%。該藥品可分為口服鐵 劑及針劑型鐵劑,但口服鐵劑副作用大,市面的針劑型鐵劑分為離子 、奈米劑型,但離子劑型亦瞬間濃度過高產生離子休克,奈米的關鍵 賦形劑已被大廠AMAG的Feraheme卡住。
王先知說,MPB-1514是目前唯一非醣類製備的注射體劑,使用PEG 賦形劑不會產生超過敏現象,今年已經獲得美國FDA核准進入二期臨 床試驗,預計10月啟動,規畫在美國收案74人,明年上半年完成。
另外,也已獲准在台灣、美國進行二期臨床的MPB-1523 MRI顯影劑 ,適應症為肝癌診、淋巴轉移診斷,台灣預計10月啟動臨床,規畫收 案60人,明年上半年完成,未來不排除延伸到乳癌等其他癌症的診斷 。MRI顯影劑全球市場規模約18億美元,複合成長率為4.1%。
股東陣容十分堅強的巨生,是在2014年由工研院分拆成立,目前資 本額4.5億元,除了工研院及旗下新創公司持股約2成外,萬峰資本持 股近3成為第一大股東。
另外,漢鼎投資約占10%、中橡旗下允成投資4%和經營團隊持股 約10%。
董事長蔣為峰表示,巨生專注奈米藥物開發,擁有奈米顆粒Nanop articles、奈米微胞Nanomicelle雙技術平台,目前開發中的產品主 要應用在缺鐵性貧血(IDA)鐵劑補充劑MPB-1514、診斷肝和淋巴轉 移的MRI顯影劑MPB-1523、抗癌藥物MPB-1734。
據統計,治療缺鐵性貧血(IDA)、腎性貧血(IDA/CKD)在2015年 全球市場約12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約9.74%。該藥品可分為口服鐵 劑及針劑型鐵劑,但口服鐵劑副作用大,市面的針劑型鐵劑分為離子 、奈米劑型,但離子劑型亦瞬間濃度過高產生離子休克,奈米的關鍵 賦形劑已被大廠AMAG的Feraheme卡住。
王先知說,MPB-1514是目前唯一非醣類製備的注射體劑,使用PEG 賦形劑不會產生超過敏現象,今年已經獲得美國FDA核准進入二期臨 床試驗,預計10月啟動,規畫在美國收案74人,明年上半年完成。
另外,也已獲准在台灣、美國進行二期臨床的MPB-1523 MRI顯影劑 ,適應症為肝癌診、淋巴轉移診斷,台灣預計10月啟動臨床,規畫收 案60人,明年上半年完成,未來不排除延伸到乳癌等其他癌症的診斷 。MRI顯影劑全球市場規模約18億美元,複合成長率為4.1%。
巨生生醫研發的MPB-1514缺鐵性貧血注射鐵劑,在5月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人體臨床試驗審查(IND),下一步將開始進行臨床收案。巨生是工研院旗下的創新公司,總經理王先知為創辦人,自2015年成立迄今僅三年,產品線主要聚焦奈米藥物開發。前此,巨生旗下研發的MPB-1523 MRI顯影劑,也已經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人體臨床試驗審查(IND),同意准予進行臨床二期試驗。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