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長榮科技(上)公司新聞
電動車興起帶動銅箔需求強勢回溫,也讓榮化(1704)旗下的銅箔廠李長榮科技(榮科)有意重返公開發行。
榮化透露,由於近年銅箔市況明顯轉好,確實有此規劃,將待榮科董事會決議後另行公告。市場推測,榮科可能重返資本市場。
榮科主要從事電解銅箔製造,先前受到大陸電解銅箔供應鏈興起,衝擊到榮科營運,造成該公司虧損連連,因此榮科宣布撤銷登錄興櫃、隔年股東會通過終止股票公開發行。
榮化透露,由於近年銅箔市況明顯轉好,確實有此規劃,將待榮科董事會決議後另行公告。市場推測,榮科可能重返資本市場。
榮科主要從事電解銅箔製造,先前受到大陸電解銅箔供應鏈興起,衝擊到榮科營運,造成該公司虧損連連,因此榮科宣布撤銷登錄興櫃、隔年股東會通過終止股票公開發行。
國際銅價滑落牽動銅箔明年1月報價大降約3%,在銅、銅箔價格幾 乎創下最近5年低檔,下游銅箔基板、印刷電路板業者將受惠成本降 低。
銅箔產業售價是根據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每月20日前1個月周期 的平均價格,再加上代工費,近來報價也隨著國際銅價走弱而下滑, 上櫃銅箔廠金居開發(8358)昨(25)日表示,國際銅價最近在每噸 6,300美元至6,400美元,約是2010年後低檔水準,估計明年1月銅箔 報價比12月調降3%。
金居表示,12月逢傳統盤點不利因素,估計營收也下滑,明年1月 可望回升,在於下游客戶因應2月農曆春節前的備貨需求。
業界分析,銅箔主要供應下游銅箔基板(CCL)及印刷電路板(PC B)廠,隨著銅箔價格疲強,CCL、PCB廠將受惠成本降低。
除國際銅價下探低檔,銅箔市場明顯供過於求,業界普遍慘澹經營 ,金居已連續6季虧損,預料第4季也無法翻身,今年也將連虧4年; 李長榮化學工業(1704)旗下銅箔廠李長榮科技(4989)在近幾年持 續虧損,已自9月5日終止興櫃掛牌買賣,尋求整頓重新出發。
金居也積極轉型,董事會11月推舉光寶科技(2301)董事長宋恭源 接任董事長,尋求產品多元化擺脫頹勢,除銅箔跨入應用軟性印刷電 路板(FPC)、車用電子,也鎖定高密度連接(HDI)板引進氧化銅粉 ,未來不排除轉投資、併購或自行生產新產品。
金居指出,去年因火災毀損的鋰電池及FPC設備,10月已安裝完成 約100噸的生產設備,預計明年第1季就可貢獻營收。
銅箔產業售價是根據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每月20日前1個月周期 的平均價格,再加上代工費,近來報價也隨著國際銅價走弱而下滑, 上櫃銅箔廠金居開發(8358)昨(25)日表示,國際銅價最近在每噸 6,300美元至6,400美元,約是2010年後低檔水準,估計明年1月銅箔 報價比12月調降3%。
金居表示,12月逢傳統盤點不利因素,估計營收也下滑,明年1月 可望回升,在於下游客戶因應2月農曆春節前的備貨需求。
業界分析,銅箔主要供應下游銅箔基板(CCL)及印刷電路板(PC B)廠,隨著銅箔價格疲強,CCL、PCB廠將受惠成本降低。
除國際銅價下探低檔,銅箔市場明顯供過於求,業界普遍慘澹經營 ,金居已連續6季虧損,預料第4季也無法翻身,今年也將連虧4年; 李長榮化學工業(1704)旗下銅箔廠李長榮科技(4989)在近幾年持 續虧損,已自9月5日終止興櫃掛牌買賣,尋求整頓重新出發。
金居也積極轉型,董事會11月推舉光寶科技(2301)董事長宋恭源 接任董事長,尋求產品多元化擺脫頹勢,除銅箔跨入應用軟性印刷電 路板(FPC)、車用電子,也鎖定高密度連接(HDI)板引進氧化銅粉 ,未來不排除轉投資、併購或自行生產新產品。
金居指出,去年因火災毀損的鋰電池及FPC設備,10月已安裝完成 約100噸的生產設備,預計明年第1季就可貢獻營收。
李長榮化學工業(1704)旗下李長榮科技(4989)近幾年持續虧損,上半年就虧逾1個資本額,櫃檯買賣中心昨(21)日公告9月5日終止興櫃掛牌買賣。
榮科上半年營收12.4億元,毛利率負8.9個百分點,稅後純損1.65 億元,每股稅後純損12.15元;營收比去年同期減少16.39%,毛利率下滑3.15個百分點,稅後純損縮減28.05%,但因近來辦理減資及增資,每股稅後純損擴增13.98%。
榮科生產印刷電路板(PCB)上游銅箔,值第三季PCB傳統旺季,7 月營收1.42億元,月增44.08%,但比去年7月減少46.1%;第二季營收4.69億元,比第一季減少39.22%,也創新低。
榮科表示,俟調整營運規則及經營體質有所成效,再重啟掛牌作業。
榮科上半年營收12.4億元,毛利率負8.9個百分點,稅後純損1.65 億元,每股稅後純損12.15元;營收比去年同期減少16.39%,毛利率下滑3.15個百分點,稅後純損縮減28.05%,但因近來辦理減資及增資,每股稅後純損擴增13.98%。
榮科生產印刷電路板(PCB)上游銅箔,值第三季PCB傳統旺季,7 月營收1.42億元,月增44.08%,但比去年7月減少46.1%;第二季營收4.69億元,比第一季減少39.22%,也創新低。
榮科表示,俟調整營運規則及經營體質有所成效,再重啟掛牌作業。
據了解,李長榮化工董事長李謀偉已在上周帶領榮化相關高層,親赴兆豐、合庫、台銀等前3大往來銀行說明公司最新的財務狀況以及金流部位,這也是高雄氣爆事件發生以來,榮化董座首度出面向銀行團拜碼頭、爭取支持。
另據相關人士透露,福聚太陽能的債權銀行團會議,昨(18)日再度召開,會中的焦點鎖定在李謀偉是否願意對依其持有福聚太陽能的股權比重,為95億的債權餘額作保,倘若李謀偉不願作保,銀行團與 福聚的協商恐將再度觸礁。
榮化目前在銀行體系約有105億元借款部位,若加計福聚太陽能之關係企業,以及李長榮科技,總金額大約在200億左右。
如果僅以榮化本身的借款來看,截至6月底,前11家往來銀行貸款金額若按高低排序依次為兆豐、合庫、台銀、土銀、彰銀、一銀、台新、匯豐、華銀、玉山,中信銀,其中兆豐銀貸款金額15.4億元、合庫10.9億元、台銀10.1億元,為前3大往來銀行,其他銀行的貸款金額則分別介於5∼9.2億元不等。
相關人士指出,榮化董座李謀偉等高層上周登門拜訪主要往來銀行,重點放在對國內資金及國外資金部位的最新概況作說明,以使銀行了解榮化因應此次高雄氣爆事件理賠壓力的抗壓性。
根據榮化向主要往來銀行提出的說明,目前榮化母公司國內約有近 30億元的帳上現金部位可以動用,但境外可動用資金,則比國內的現金部位高得多,這一部分合計現金、股票等其他有價證券,以及不動產等等,可動用資金估計約有70多億元,合計榮化可動用的現金部位已達百億元。
此外,還有產險公司理賠,主要往來銀行因此認為,即使日後日賠責任歸屬及金額規模確定,榮化應該也不致因此有資金週轉的困難。
至於福聚認損,主要往來銀行認為,這僅是帳面上的投資資產減損,非關現金支出,因此效果僅止於帳面損益,不會造成榮化的新增財務負擔;但也有主要往來銀行提醒,高雄市政府要求榮化停工的影響,後續也必須觀察。
目前看來,由於兆豐銀對榮化的貸款金額最高,因此若要召開銀行團會議,應會由兆豐銀召集。
自從高雄氣爆事件發生之後,兆豐銀已經將榮化列為close watch (密切觀察)名單,兆豐銀對此指出,何時召開銀行團會議,會視榮化在此次高雄氣爆事件的責任歸屬及理賠金額釐清的進度而定,但目前看來,榮化應有足夠的資金可應付後續包括理賠等相關支出,不致發生營運困難的情況。
另據相關人士透露,福聚太陽能的債權銀行團會議,昨(18)日再度召開,會中的焦點鎖定在李謀偉是否願意對依其持有福聚太陽能的股權比重,為95億的債權餘額作保,倘若李謀偉不願作保,銀行團與 福聚的協商恐將再度觸礁。
榮化目前在銀行體系約有105億元借款部位,若加計福聚太陽能之關係企業,以及李長榮科技,總金額大約在200億左右。
如果僅以榮化本身的借款來看,截至6月底,前11家往來銀行貸款金額若按高低排序依次為兆豐、合庫、台銀、土銀、彰銀、一銀、台新、匯豐、華銀、玉山,中信銀,其中兆豐銀貸款金額15.4億元、合庫10.9億元、台銀10.1億元,為前3大往來銀行,其他銀行的貸款金額則分別介於5∼9.2億元不等。
相關人士指出,榮化董座李謀偉等高層上周登門拜訪主要往來銀行,重點放在對國內資金及國外資金部位的最新概況作說明,以使銀行了解榮化因應此次高雄氣爆事件理賠壓力的抗壓性。
根據榮化向主要往來銀行提出的說明,目前榮化母公司國內約有近 30億元的帳上現金部位可以動用,但境外可動用資金,則比國內的現金部位高得多,這一部分合計現金、股票等其他有價證券,以及不動產等等,可動用資金估計約有70多億元,合計榮化可動用的現金部位已達百億元。
此外,還有產險公司理賠,主要往來銀行因此認為,即使日後日賠責任歸屬及金額規模確定,榮化應該也不致因此有資金週轉的困難。
至於福聚認損,主要往來銀行認為,這僅是帳面上的投資資產減損,非關現金支出,因此效果僅止於帳面損益,不會造成榮化的新增財務負擔;但也有主要往來銀行提醒,高雄市政府要求榮化停工的影響,後續也必須觀察。
目前看來,由於兆豐銀對榮化的貸款金額最高,因此若要召開銀行團會議,應會由兆豐銀召集。
自從高雄氣爆事件發生之後,兆豐銀已經將榮化列為close watch (密切觀察)名單,兆豐銀對此指出,何時召開銀行團會議,會視榮化在此次高雄氣爆事件的責任歸屬及理賠金額釐清的進度而定,但目前看來,榮化應有足夠的資金可應付後續包括理賠等相關支出,不致發生營運困難的情況。
李長榮化工旗下、登錄興櫃的銅箔基板廠李長榮科技(榮科),昨 (14)日突然宣布撤銷興櫃買賣;加上昨公布上半年每股稅後純損高達12.15元,大虧一個資本額以上,引起外界揣測。
榮科昨日召開重大訊息說明表示,考量近年產業市況低迷,營運績效不如預期,加上產業後市挑戰仍顯艱鉅,基於整體經營發展考量及因應未來發展策略,董事會決議終止興櫃股票櫃檯買賣。
針對外界質疑榮科終止興櫃與母公司榮化有關,榮科強調,撤銷興櫃掛牌是暫時的,是基於現階段財務規劃。未來將調整營運體質,待有成效後再重啟掛牌作業。至於終止登錄興櫃股票日期,將依櫃檯買賣中心公告。
榮科生產印刷電路板(PCB)上游原料銅箔,市場分析,即使銅箔下游PCB今年景氣正向,下半年又是傳統旺季,但國內產能仍多,營運相對慘澹。榮科7月營收1.42億元,月增44.08%,仍比去年7月減少46.1%;前7月營收13.82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20.88%,其中第 2季營收4.69億元,比第1季減少39.22%,也創新低。
榮科昨天公布上半年財務報表,營收12.4億元,毛利率負8.9 %,稅後純損1.65億元,每股稅後純損12.15元;營收比去年同期減少16 .39%,毛利率下滑3.15個百分點,稅後純損縮減28.05%,但因近來辦理減資及增資,每股稅後純損擴增13.98%。
榮科因完成減、增資換發新股作業,剛自8月8日起在興櫃買賣,昨天突然宣布撤銷興櫃買賣;榮科發言人陳銘樹說,這想法已考慮一段時日,在經過半年評估後,做出撤銷興櫃決議。
榮科昨日召開重大訊息說明表示,考量近年產業市況低迷,營運績效不如預期,加上產業後市挑戰仍顯艱鉅,基於整體經營發展考量及因應未來發展策略,董事會決議終止興櫃股票櫃檯買賣。
針對外界質疑榮科終止興櫃與母公司榮化有關,榮科強調,撤銷興櫃掛牌是暫時的,是基於現階段財務規劃。未來將調整營運體質,待有成效後再重啟掛牌作業。至於終止登錄興櫃股票日期,將依櫃檯買賣中心公告。
榮科生產印刷電路板(PCB)上游原料銅箔,市場分析,即使銅箔下游PCB今年景氣正向,下半年又是傳統旺季,但國內產能仍多,營運相對慘澹。榮科7月營收1.42億元,月增44.08%,仍比去年7月減少46.1%;前7月營收13.82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20.88%,其中第 2季營收4.69億元,比第1季減少39.22%,也創新低。
榮科昨天公布上半年財務報表,營收12.4億元,毛利率負8.9 %,稅後純損1.65億元,每股稅後純損12.15元;營收比去年同期減少16 .39%,毛利率下滑3.15個百分點,稅後純損縮減28.05%,但因近來辦理減資及增資,每股稅後純損擴增13.98%。
榮科因完成減、增資換發新股作業,剛自8月8日起在興櫃買賣,昨天突然宣布撤銷興櫃買賣;榮科發言人陳銘樹說,這想法已考慮一段時日,在經過半年評估後,做出撤銷興櫃決議。
李長榮化工受到子公司福聚太陽能鉅額虧損拖累,昨(14)日公布上半年每股稅後純損達9.2元,令市場大震撼。
但榮化強調,此次提列資產減損對公司現金流量並無影響,是會計處理上須認列的損失。
榮化半年報不如預期,加上因應高雄氣爆案未來可能的鉅額求償,已讓榮化經營階層放慢腳步,進行危機處理,比如停止與美國科騰(Kraton)的合資案,李長榮科技也終止在興櫃交易。
榮化今年第2季稅後純損76.16億元,每股稅後純損8.93元,上半年虧損78.46億元,依公司資本額85.32億元計,每股稅後純損9.2元。榮化每股淨值為16元。
榮化今年上半年幾乎虧掉一個資本額,主要是子公司福聚太陽能虧損太多,福聚太陽能總經理吳銜晉昨天傍晚在證交所舉行重大訊息記者會中表示,依財務會計準則公報試算,第2季資產減損89.4億元,主因是上半年太陽能市況差所致。
榮化主管指出,榮化持有福聚太陽能公司股權64.87%,第2季依比例認列福聚太陽能資產減損57億至58億元;今年上半年合計認列資產減損及非資產減損共約67億元。但這些損失沒有現金流出,是會計處理上須認列的損失。
榮化主管表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止,榮化對福聚太陽能公司帳列長期投資餘額為7.5億元,若以舊的會計準則處理方式,僅須認列7.5億元,但依目前適用的國際會計準則(IFRS)處理方式,上半年榮化依持股比例認列66.7億元的投資損失,須超額認列59.2億元,未來如福聚太陽能公司營運好轉,此部分損失可望沖回。榮化股價昨天收15.6元,下跌0.4元,成交量達1.1萬多張。
但榮化強調,此次提列資產減損對公司現金流量並無影響,是會計處理上須認列的損失。
榮化半年報不如預期,加上因應高雄氣爆案未來可能的鉅額求償,已讓榮化經營階層放慢腳步,進行危機處理,比如停止與美國科騰(Kraton)的合資案,李長榮科技也終止在興櫃交易。
榮化今年第2季稅後純損76.16億元,每股稅後純損8.93元,上半年虧損78.46億元,依公司資本額85.32億元計,每股稅後純損9.2元。榮化每股淨值為16元。
榮化今年上半年幾乎虧掉一個資本額,主要是子公司福聚太陽能虧損太多,福聚太陽能總經理吳銜晉昨天傍晚在證交所舉行重大訊息記者會中表示,依財務會計準則公報試算,第2季資產減損89.4億元,主因是上半年太陽能市況差所致。
榮化主管指出,榮化持有福聚太陽能公司股權64.87%,第2季依比例認列福聚太陽能資產減損57億至58億元;今年上半年合計認列資產減損及非資產減損共約67億元。但這些損失沒有現金流出,是會計處理上須認列的損失。
榮化主管表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止,榮化對福聚太陽能公司帳列長期投資餘額為7.5億元,若以舊的會計準則處理方式,僅須認列7.5億元,但依目前適用的國際會計準則(IFRS)處理方式,上半年榮化依持股比例認列66.7億元的投資損失,須超額認列59.2億元,未來如福聚太陽能公司營運好轉,此部分損失可望沖回。榮化股價昨天收15.6元,下跌0.4元,成交量達1.1萬多張。
榮化旗下李長榮科技因上櫃日期遙遙無期,輔導券商富邦證券打退堂鼓,昨(14)日決定終止在興櫃交易。
這是榮化集團近二月內,旗下第二家子公司終止興櫃買賣,之前是太陽能多晶矽廠福聚能於今年7月撤銷興櫃。
榮科主要從事電解銅箔製造與銷售,電解銅箔每月產能為1,000公噸。榮科2010年每股純益4.55元,但因規模小,無法與大廠競爭,隔年起轉為虧損,2011年每股淨損2.51元,2012、2013年每股淨損分別為3.95、3.16元,昨天公布上半年財報,每股虧損達12.15元。
針對外界質疑李長榮科技終止興櫃交易與母公司榮化涉及氣爆事件有關,不過,李長榮科技強調,終止上興櫃只是暫時的。
這是榮化集團近二月內,旗下第二家子公司終止興櫃買賣,之前是太陽能多晶矽廠福聚能於今年7月撤銷興櫃。
榮科主要從事電解銅箔製造與銷售,電解銅箔每月產能為1,000公噸。榮科2010年每股純益4.55元,但因規模小,無法與大廠競爭,隔年起轉為虧損,2011年每股淨損2.51元,2012、2013年每股淨損分別為3.95、3.16元,昨天公布上半年財報,每股虧損達12.15元。
針對外界質疑李長榮科技終止興櫃交易與母公司榮化涉及氣爆事件有關,不過,李長榮科技強調,終止上興櫃只是暫時的。
多晶矽廠福聚太陽能(簡稱福聚能)驚傳即將倒閉,且債權銀行團會議協商破局!知情人士透露,福聚能爭取紓困,透過經濟部工業局簽線與銀行團展開債權協商,唯最近宣佈破局。
破局主因在於福聚能未同意銀行團兩大要求:1、福聚能的財務金流交由銀行團監管;2、希望母公司李長榮化工再拿錢出來增資福聚能,至少將淨值拉回正數。
福聚太陽能背後母公司是李長榮化工集團,它也是國內第一家量產的多晶矽太陽能廠,銀行團成員指出,當初衝著李長榮化工的面子,加上當時銀行團逐漸恢復對太陽能產業信心,因此福聚能在2011年1 1月風光簽下107億元的聯貸案,當時還創下超額認購潮,這筆聯貸案更號稱是「太陽能產業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聯貸案」。不過,銀行團想不到,才時隔不到3年,整個產業景況再度丕變。
行庫主管指出,該聯貸案是由富邦銀行出任管理銀行,另外兆豐銀、台銀出任統籌主辦銀行,因此這3大銀行應為前3大債權銀行,共同主辦銀行包括玉山銀、國泰世華銀、土銀、星展銀、中信銀,參貸銀行則計有合庫、輸銀、一銀、華銀、遠銀、農業金庫,合計共14家銀行,正由於銀行團超額認購,總聯貸金額才由原先的100億元提高至 107億元。
行庫主管表示,當時這筆聯貸案,主要就是為了清償福聚先前的銀行借款,及支應第一期去瓶頸計畫資金暨充實營運所需,去瓶頸完成後,福聚能多晶矽年產能可達8,000噸的水準,但沒想到產業景氣變化速度太快,而福聚能若要重新恢復對銀行團的協商,必須答應銀行團上述兩大條件。
破局主因在於福聚能未同意銀行團兩大要求:1、福聚能的財務金流交由銀行團監管;2、希望母公司李長榮化工再拿錢出來增資福聚能,至少將淨值拉回正數。
福聚太陽能背後母公司是李長榮化工集團,它也是國內第一家量產的多晶矽太陽能廠,銀行團成員指出,當初衝著李長榮化工的面子,加上當時銀行團逐漸恢復對太陽能產業信心,因此福聚能在2011年1 1月風光簽下107億元的聯貸案,當時還創下超額認購潮,這筆聯貸案更號稱是「太陽能產業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聯貸案」。不過,銀行團想不到,才時隔不到3年,整個產業景況再度丕變。
行庫主管指出,該聯貸案是由富邦銀行出任管理銀行,另外兆豐銀、台銀出任統籌主辦銀行,因此這3大銀行應為前3大債權銀行,共同主辦銀行包括玉山銀、國泰世華銀、土銀、星展銀、中信銀,參貸銀行則計有合庫、輸銀、一銀、華銀、遠銀、農業金庫,合計共14家銀行,正由於銀行團超額認購,總聯貸金額才由原先的100億元提高至 107億元。
行庫主管表示,當時這筆聯貸案,主要就是為了清償福聚先前的銀行借款,及支應第一期去瓶頸計畫資金暨充實營運所需,去瓶頸完成後,福聚能多晶矽年產能可達8,000噸的水準,但沒想到產業景氣變化速度太快,而福聚能若要重新恢復對銀行團的協商,必須答應銀行團上述兩大條件。
為強化臺灣企業國際市場競爭力,建立業界學習標竿,「第2屆卓越中堅企業獎」頒獎典禮於昨日(26日)假行政院隆重登場,行政院副院長毛治國及經濟部部長張家祝親蒞致詞,並頒獎予10家卓越中堅企業,包括李長榮化工、長興公司、哈伯精密、美利達、凌(群)、訊連、義隆電子、慶鴻機電、薛長興、穩懋(按筆劃序)等,各界產業代表應邀觀禮。
師法德國 彰顯隱形冠軍
張家祝部長開場致詞時表示,為了優化國內產業結構,創造臺灣成長新動能,政府師法德國「隱形冠軍」的產業發展模式,自101年開始推動臺灣中堅企業計畫,去(102)年已遴選第1屆10家在創新研發、經營管理、品牌策略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授予「卓越中堅企業獎」,並借助此一機制遴選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期望藉此將其成功經驗予以擴散,於各產業發揮「領頭羊」之效果。
臺灣的中小企業多達130萬家,此為建構臺灣重要的經濟基礎,其中不乏具有「隱形冠軍」特質者。借助中堅企業的活動,截至目前為止,政府媒合運用各部會共40項的輔導資源,102年已協助第1屆74家業者運用政府經費達3億276萬元,經統計102年共帶動相關投資390億元,並創造就業3,540人。此次共有183家申請,經過嚴格評選出63家為重點培育對象,10家傑出的中堅企業,領域包括有機械工業、電子資訊、民生化工領域以及資訊服務領域方面的專家,均為國內相關領域的佼佼者。張家祝部長亦期勉已選出之重點輔導業者,透過政府整合各部會輔導資源之協助,未來也能成為卓越中堅企業。
毛治國副院長指出,觀察德國產業的發展過程,所謂的隱形冠軍,即是指不追求時髦,也不是全球著名的大企業,而是在某個產業、某項技術上非常堅持,因而擁有獨特的創新技術、產業製造能力,或是品牌、行銷的優質能力,使這些企業能不受全球景氣波動,具有韌性、彈性,可以適應全球的產業變化、國際市場的變動,在技術、經營上作調整,成為產業的標竿。希望透過中堅企業的活動,不僅每年選出10名,還有其他的重點輔導廠商,透過政府的輔導資源,協助臺灣企業成為全球的隱形冠軍。
為使臺灣企業發展成具有獨特性技術、創新、品牌等高度國際競爭力的「中堅企業」,進而強化臺灣經濟發展動能,累積厚實的出口實力,行政院於101年10月8日核定「推動中堅企業躍升計畫」,表彰在特定領域之技術或服務模式,具有獨特性、差異性且高度的國際市場競爭力,並以國內為主要經營或生產基地之企業,預計在3年中重點輔導約150家以上具潛力之中小型企業群,表彰約30家卓越中堅企業,帶動相關投資1,000億元,創造就業10,000人。
由於企業各自面對的經營課題不一,需要政府進一步協助的面向亦不同,在政府資源更為有效的運用前提下,遴選出具潛力之中小型企業,均針對其在技術紮根及邁入國際市場可能遭遇之「人才」、「技術」、「專利與智財權」及「行銷品牌」等課題,作重點輔導與客製化服務,以協助企業快速朝中堅企業成長與茁壯。另方面,也期望藉由卓越中堅企業之成功經驗,作為業界標竿學習對象,在導入政府輔導資源的同時,加速協助潛力業者發展,進而帶動上下游關連產業同步成長,創造臺灣產業成長新動能。
師法德國 彰顯隱形冠軍
張家祝部長開場致詞時表示,為了優化國內產業結構,創造臺灣成長新動能,政府師法德國「隱形冠軍」的產業發展模式,自101年開始推動臺灣中堅企業計畫,去(102)年已遴選第1屆10家在創新研發、經營管理、品牌策略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授予「卓越中堅企業獎」,並借助此一機制遴選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期望藉此將其成功經驗予以擴散,於各產業發揮「領頭羊」之效果。
臺灣的中小企業多達130萬家,此為建構臺灣重要的經濟基礎,其中不乏具有「隱形冠軍」特質者。借助中堅企業的活動,截至目前為止,政府媒合運用各部會共40項的輔導資源,102年已協助第1屆74家業者運用政府經費達3億276萬元,經統計102年共帶動相關投資390億元,並創造就業3,540人。此次共有183家申請,經過嚴格評選出63家為重點培育對象,10家傑出的中堅企業,領域包括有機械工業、電子資訊、民生化工領域以及資訊服務領域方面的專家,均為國內相關領域的佼佼者。張家祝部長亦期勉已選出之重點輔導業者,透過政府整合各部會輔導資源之協助,未來也能成為卓越中堅企業。
毛治國副院長指出,觀察德國產業的發展過程,所謂的隱形冠軍,即是指不追求時髦,也不是全球著名的大企業,而是在某個產業、某項技術上非常堅持,因而擁有獨特的創新技術、產業製造能力,或是品牌、行銷的優質能力,使這些企業能不受全球景氣波動,具有韌性、彈性,可以適應全球的產業變化、國際市場的變動,在技術、經營上作調整,成為產業的標竿。希望透過中堅企業的活動,不僅每年選出10名,還有其他的重點輔導廠商,透過政府的輔導資源,協助臺灣企業成為全球的隱形冠軍。
為使臺灣企業發展成具有獨特性技術、創新、品牌等高度國際競爭力的「中堅企業」,進而強化臺灣經濟發展動能,累積厚實的出口實力,行政院於101年10月8日核定「推動中堅企業躍升計畫」,表彰在特定領域之技術或服務模式,具有獨特性、差異性且高度的國際市場競爭力,並以國內為主要經營或生產基地之企業,預計在3年中重點輔導約150家以上具潛力之中小型企業群,表彰約30家卓越中堅企業,帶動相關投資1,000億元,創造就業10,000人。
由於企業各自面對的經營課題不一,需要政府進一步協助的面向亦不同,在政府資源更為有效的運用前提下,遴選出具潛力之中小型企業,均針對其在技術紮根及邁入國際市場可能遭遇之「人才」、「技術」、「專利與智財權」及「行銷品牌」等課題,作重點輔導與客製化服務,以協助企業快速朝中堅企業成長與茁壯。另方面,也期望藉由卓越中堅企業之成功經驗,作為業界標竿學習對象,在導入政府輔導資源的同時,加速協助潛力業者發展,進而帶動上下游關連產業同步成長,創造臺灣產業成長新動能。
經營石化原料領域逾40餘年的李長榮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從傳統化工技術升級至特用化學領域的過程中,不僅因應國際產業環保化趨勢,研發可取代PVC(Polyvinylchloride,聚氯乙烯)的化學原料 SEBS(styrene-ethylene / butylene-styrene triblock copolyme r,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 三嵌段橡膠),並積極推動集團工廠的綠色轉型工程。
李長榮化工自1990年起,即透過事業體系內部成長及外部合併與收購,發展為年合併營收近500億元的跨國集團,在23年內創造高達18 倍的營收與獲利,目前為擁有最完整涵蓋碳1至碳5的化學產品系列,亦為全球前三大熱可塑橡膠工廠之一。李長榮化工董事長暨總經理李謀偉表示,秉持成為提供差異化產品的世界級先進化學公司為願景,兼顧經濟與環境的永續發展,李長榮化工將持續以創新研發之精神,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中發展。
李長榮化工自1990年起,即透過事業體系內部成長及外部合併與收購,發展為年合併營收近500億元的跨國集團,在23年內創造高達18 倍的營收與獲利,目前為擁有最完整涵蓋碳1至碳5的化學產品系列,亦為全球前三大熱可塑橡膠工廠之一。李長榮化工董事長暨總經理李謀偉表示,秉持成為提供差異化產品的世界級先進化學公司為願景,兼顧經濟與環境的永續發展,李長榮化工將持續以創新研發之精神,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中發展。
發掘台灣中小企業隱形冠軍的第2屆卓越中堅企業獎於昨(26)日下午2時假行政院大禮堂舉行頒獎典禮,本屆獲得卓越中堅企業獎殊榮的企業有10家,李長榮化工、長興化工、哈伯精密工業、美利達工業、凌(群)電腦、訊連科技、義隆電子、慶鴻機電工業、薛長興工業及穩懋半導體等,行政院副院長毛治國頒發獎座,並盛讚他們是台灣的光榮、台灣的驕傲。
本次頒發的第2屆卓越中堅企業獎,是行政院於101年10月核定「推動中堅企業躍升計畫」之重點工作,獎項設立目的係期望透過表揚具備卓越中堅企業體質,並且在特定領域經營績效卓著之企業,作為業界學習之楷模。
行政院副院長毛治國致詞時指出,我國中小企業及傳統產業都有極強之製造能力,並具彈性、靈活特性,因此除了培植具潛力之中小企業發展為中堅企業外,政府遴選我國目前經營績效卓著,且具備隱形冠軍特質之企業,作為業界學習之標竿,希望將其成功經驗分享予所有企業,加速朝向中堅企業目標邁進。
經濟部部長張家祝表示,為了優化國內產業結構,創造臺灣成長新動能,政府自101年開始推動台灣中堅企業的發展,在去年已遴選第 1屆10家卓越中堅企業,透過平面媒體及電子媒體的報導,將其成功經驗予以擴散,於各產業發揮「領頭羊」之效果。並籌組中堅企業服務團,提供企業客製化協助,媒合運用各部會共40項輔導資源,積極協助其成長發展。期望協助國內更多企業,成為特定領域中名列世界前茅的「隱形冠軍」企業。
本次頒發的第2屆卓越中堅企業獎,是行政院於101年10月核定「推動中堅企業躍升計畫」之重點工作,獎項設立目的係期望透過表揚具備卓越中堅企業體質,並且在特定領域經營績效卓著之企業,作為業界學習之楷模。
行政院副院長毛治國致詞時指出,我國中小企業及傳統產業都有極強之製造能力,並具彈性、靈活特性,因此除了培植具潛力之中小企業發展為中堅企業外,政府遴選我國目前經營績效卓著,且具備隱形冠軍特質之企業,作為業界學習之標竿,希望將其成功經驗分享予所有企業,加速朝向中堅企業目標邁進。
經濟部部長張家祝表示,為了優化國內產業結構,創造臺灣成長新動能,政府自101年開始推動台灣中堅企業的發展,在去年已遴選第 1屆10家卓越中堅企業,透過平面媒體及電子媒體的報導,將其成功經驗予以擴散,於各產業發揮「領頭羊」之效果。並籌組中堅企業服務團,提供企業客製化協助,媒合運用各部會共40項輔導資源,積極協助其成長發展。期望協助國內更多企業,成為特定領域中名列世界前茅的「隱形冠軍」企業。
李長榮化學工業從傳統化工技術升級至高值石化品領域,研發可取代PVC的化學原料SEBS ,為全球前三大熱可塑橡膠工廠。
董事長李謀偉十分感謝經濟部工業局頒發卓越中堅企業獎,是對整個團隊致力創新的肯定與鼓勵。未來將持續朝產業創新邁進,以誠信、創新、團隊精神與領導力四項特質為經營管理、育才的理念,於業界推動更進一步的創新升級與轉型。另一方面,在不斷追求成長創造更大利益的同時,李長榮也撥出公司稅前盈餘10%給所有員工,同時每周還有2次按摩服務,讓員工在上班時間紓壓,以及一對一成長輔導諮商服務,致力於追求員工身心靈健康。
董事長李謀偉十分感謝經濟部工業局頒發卓越中堅企業獎,是對整個團隊致力創新的肯定與鼓勵。未來將持續朝產業創新邁進,以誠信、創新、團隊精神與領導力四項特質為經營管理、育才的理念,於業界推動更進一步的創新升級與轉型。另一方面,在不斷追求成長創造更大利益的同時,李長榮也撥出公司稅前盈餘10%給所有員工,同時每周還有2次按摩服務,讓員工在上班時間紓壓,以及一對一成長輔導諮商服務,致力於追求員工身心靈健康。
經濟部昨(26)日舉辦「第2屆卓越中堅企業獎」頒獎典禮,包括李長榮化工、長興公司、哈伯精密工業、美利達工業、凌?電腦、訊連科技、義隆電子、慶鴻機電工業、薛長興工業及穩懋半導體10家企業獲獎,由行政院副院長毛治國頒予獎座。
經濟部部長張家祝表示,馬總統在元旦以「全民團結拚經濟」發表祝詞。台灣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經濟結構,為了優化產業結構與升級轉型,去年起師法德國隱形冠軍成長模式,協助中小企業發展成為具有獨特性技術、創新、品牌等國際競爭力的中堅企業,並選出在特定領域有傑出表現的卓越中堅企業,發揮領頭羊作用成為業界學習楷模。
第1屆10家卓越中堅企業與重點輔導企業,已由服務團依企業需求,媒合運用各部會共40項輔導資源,去年已協助運用政府經費達3億276萬元,帶動相關投資390億元,並創造就業3,540人,部長也期勉重點輔導企業未來能成為下屆得獎企業。
行政院副院長毛治國表示,今年共有183家企業申請,經評選後有69家企業獲選為重點輔導對象,其中,10家企業榮獲「卓越中堅企業獎」,感謝得獎企業長期對台灣經濟成長的貢獻。希望未來能協助更多重點輔導廠商,藉由技術的持續深耕,利基市場的持續開拓,成為全球市場的隱形冠軍,獲選為卓越中堅企業。
經濟部部長張家祝表示,馬總統在元旦以「全民團結拚經濟」發表祝詞。台灣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經濟結構,為了優化產業結構與升級轉型,去年起師法德國隱形冠軍成長模式,協助中小企業發展成為具有獨特性技術、創新、品牌等國際競爭力的中堅企業,並選出在特定領域有傑出表現的卓越中堅企業,發揮領頭羊作用成為業界學習楷模。
第1屆10家卓越中堅企業與重點輔導企業,已由服務團依企業需求,媒合運用各部會共40項輔導資源,去年已協助運用政府經費達3億276萬元,帶動相關投資390億元,並創造就業3,540人,部長也期勉重點輔導企業未來能成為下屆得獎企業。
行政院副院長毛治國表示,今年共有183家企業申請,經評選後有69家企業獲選為重點輔導對象,其中,10家企業榮獲「卓越中堅企業獎」,感謝得獎企業長期對台灣經濟成長的貢獻。希望未來能協助更多重點輔導廠商,藉由技術的持續深耕,利基市場的持續開拓,成為全球市場的隱形冠軍,獲選為卓越中堅企業。
興櫃李長榮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李偉謀請辭總經理,昨(2)日起由副總經理王守仁代理總座。李偉謀也是李長榮化工的董事長,旗下李長榮科技為印刷電路板(PCB)上游原材料銅箔廠。
目前國內除榮科生產銅箔,還有上市的南亞塑膠及上櫃的金居開發銅箔,但近年銅箔產業不振。金居表示,近年來銅箔同業均處虧損,今年來才連續三個月調漲售價,也僅是反映加工成本。
榮科在累計虧損達實收資本額二分之一,將在6月13日股東常會中提出報告。
目前國內除榮科生產銅箔,還有上市的南亞塑膠及上櫃的金居開發銅箔,但近年銅箔產業不振。金居表示,近年來銅箔同業均處虧損,今年來才連續三個月調漲售價,也僅是反映加工成本。
榮科在累計虧損達實收資本額二分之一,將在6月13日股東常會中提出報告。
身處台灣石化產業升級轉型的當口,李長榮化學專注高值化研發、跨足綠色能源,開啟創新的營運模式。李長榮集團董事長李謀偉表示,「化學將是綠色的」,具有環保概念的新規格、高值化產品,是推動榮化明年營收成長的動力。
台塑集團六輕4.7期的高值化擴建案上周解禁,為國內石化產業大型投資案點火,但榮化早已響應政府推動石化產業朝向高值化轉型的政策。年初至今,聚丙烯(PP)需求不好、價格低迷,多家業者出現虧損,榮化憑藉著差異化策略,成為業界少數維持獲利廠商。
李謀偉表示,隨著產業界環保意識提高,榮化布局多年的聚丙烯、熱可塑性橡膠(TPE)和氫化熱可塑性橡膠(SEBS)等,將取代現有塑膠原料,挹注明年營運表現。榮化上周五股價上漲0.3元,以36.3元作收,自11月以來波段漲幅逾22%,顯現高值化布局效益,以下是訪談紀要。
問:政府積極鼓勵石化業走向高值化,榮化的動作如何?
答:榮化投入石化產品高值化的成果效益已經顯現,明年成長動能在於PP、TPE等新規格的高值化產品。PP是公司獲利主力,被視為環保產品。我更看好SEBS的應用,SEBS已被利用在醫療產品上(如血袋、輸血管等),逐漸地將取代聚氯乙烯(PVC)。
以往台灣石化業的發展模式是向國外買技術,台灣再靠低成本生產製造,但是這種模式改變了。業者要注重研發投資,且好的技術可以跟別人合資設廠。我經常跟員工講,難的生意進入門檻高,別人沒有辦法做;做難的事情,我們才會賺錢。
我們持續推出新產品、新製程、新觸媒,持續創造差異化的價值,透過創新、人才的軟實力,近年來專注高值化發展,並跨足綠色能源研發。我們深信化學是綠的,也希望所有企業能運用綠色化學的力量。
再就大環境來看,明年下半年的景氣會比上半年好。美國財政懸崖是個大問題,但今年底前應不會出大事;中國大陸政權明年上半年比較不會有新動作;歐洲最壞情況已如此,不會再壞了。我預料,榮化明年營收與獲利均較今年好。
問:李長榮集團近年轉型及多角化進展如何?
答:榮化投資24億元、在高雄楠梓第二園區打造的研發中心,上月動土,2013年底啟用,將招募、培育超過250名優秀的科技人才進駐,每年增加4至5億元研發經費,進行高附加價值特用化學品與太陽能、生質能源等綠能產品的新技術研發。
生質能源產業部分,另外由榮化與中鋼合資成立新能生技(White Biotech Corp.),切入乙醇等生質能源,結合美國朗澤科技(LanzaTech)技術,由中鋼煉鋼過程排放的爐氣,經過特殊製程產出乙醇,並產製高價的丁二烯。
待新能生技的產能大量開出,這些高價產品將讓市場眼睛一亮,長期擬延伸至丁二烯等其他利基領域。
這家合資公司對台灣來說是一顆新星,但對我們來說只是一個起步。
台塑集團六輕4.7期的高值化擴建案上周解禁,為國內石化產業大型投資案點火,但榮化早已響應政府推動石化產業朝向高值化轉型的政策。年初至今,聚丙烯(PP)需求不好、價格低迷,多家業者出現虧損,榮化憑藉著差異化策略,成為業界少數維持獲利廠商。
李謀偉表示,隨著產業界環保意識提高,榮化布局多年的聚丙烯、熱可塑性橡膠(TPE)和氫化熱可塑性橡膠(SEBS)等,將取代現有塑膠原料,挹注明年營運表現。榮化上周五股價上漲0.3元,以36.3元作收,自11月以來波段漲幅逾22%,顯現高值化布局效益,以下是訪談紀要。
問:政府積極鼓勵石化業走向高值化,榮化的動作如何?
答:榮化投入石化產品高值化的成果效益已經顯現,明年成長動能在於PP、TPE等新規格的高值化產品。PP是公司獲利主力,被視為環保產品。我更看好SEBS的應用,SEBS已被利用在醫療產品上(如血袋、輸血管等),逐漸地將取代聚氯乙烯(PVC)。
以往台灣石化業的發展模式是向國外買技術,台灣再靠低成本生產製造,但是這種模式改變了。業者要注重研發投資,且好的技術可以跟別人合資設廠。我經常跟員工講,難的生意進入門檻高,別人沒有辦法做;做難的事情,我們才會賺錢。
我們持續推出新產品、新製程、新觸媒,持續創造差異化的價值,透過創新、人才的軟實力,近年來專注高值化發展,並跨足綠色能源研發。我們深信化學是綠的,也希望所有企業能運用綠色化學的力量。
再就大環境來看,明年下半年的景氣會比上半年好。美國財政懸崖是個大問題,但今年底前應不會出大事;中國大陸政權明年上半年比較不會有新動作;歐洲最壞情況已如此,不會再壞了。我預料,榮化明年營收與獲利均較今年好。
問:李長榮集團近年轉型及多角化進展如何?
答:榮化投資24億元、在高雄楠梓第二園區打造的研發中心,上月動土,2013年底啟用,將招募、培育超過250名優秀的科技人才進駐,每年增加4至5億元研發經費,進行高附加價值特用化學品與太陽能、生質能源等綠能產品的新技術研發。
生質能源產業部分,另外由榮化與中鋼合資成立新能生技(White Biotech Corp.),切入乙醇等生質能源,結合美國朗澤科技(LanzaTech)技術,由中鋼煉鋼過程排放的爐氣,經過特殊製程產出乙醇,並產製高價的丁二烯。
待新能生技的產能大量開出,這些高價產品將讓市場眼睛一亮,長期擬延伸至丁二烯等其他利基領域。
這家合資公司對台灣來說是一顆新星,但對我們來說只是一個起步。
問:李長榮集團(包括榮化)多角化發展同時,是否需政府協助?
答:政府的財政部門對於本土公司可以抵稅的研發項目,認定標準非常嚴苛。為了規避被挑剔,業者只有找工研院合作,開發的技術留在工研院,要移植到民間不容易。
即使如此,榮化研發創新的工作還是不中斷。年初至今,PP月前需求不好,價格低迷,不容易賺錢,榮化的PP還能夠獲利、賺錢,憑藉的是不斷的研發,開創符合市場、經濟價值高的新產品。
問:PP明年的前景如何?
答:PP為具有「單一化」特色的塑膠原料,歐洲汽車業界正全面推動PP成為汽車零組件的塑膠原料與產品,除了環保要求之外,更要在不混合或聚合的情況下提升品質。榮化的SEBS、TPE都是最好的替代原料與產品,因此這部分明年的需求、景氣會比今年好。
問: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FTA)簽訂對台灣影響?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簽署近3年,原本期待每半年就有新的早收清單,但至今項目增加不多,石化產品甚至完全沒有進展。最令人擔心的是,中、日、韓FTA的起步比兩岸的ECFA晚,但絕對會晚發先至。一旦中、日、韓簽署FTA,台灣產業界將面臨有始以來最大的危機,政府必須正視。
問:兩岸ECFA早收清單沒有進展,石化業如何因應?
答:我想到這種情況,就很著急。ECFA至今沒有什麼進展,是不是談判出問題?我曾向政府有關單位提出建議,希望由我們民間與政府共同出資,協助引進美國專業機構的高階談判技巧。
答:政府的財政部門對於本土公司可以抵稅的研發項目,認定標準非常嚴苛。為了規避被挑剔,業者只有找工研院合作,開發的技術留在工研院,要移植到民間不容易。
即使如此,榮化研發創新的工作還是不中斷。年初至今,PP月前需求不好,價格低迷,不容易賺錢,榮化的PP還能夠獲利、賺錢,憑藉的是不斷的研發,開創符合市場、經濟價值高的新產品。
問:PP明年的前景如何?
答:PP為具有「單一化」特色的塑膠原料,歐洲汽車業界正全面推動PP成為汽車零組件的塑膠原料與產品,除了環保要求之外,更要在不混合或聚合的情況下提升品質。榮化的SEBS、TPE都是最好的替代原料與產品,因此這部分明年的需求、景氣會比今年好。
問: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FTA)簽訂對台灣影響?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簽署近3年,原本期待每半年就有新的早收清單,但至今項目增加不多,石化產品甚至完全沒有進展。最令人擔心的是,中、日、韓FTA的起步比兩岸的ECFA晚,但絕對會晚發先至。一旦中、日、韓簽署FTA,台灣產業界將面臨有始以來最大的危機,政府必須正視。
問:兩岸ECFA早收清單沒有進展,石化業如何因應?
答:我想到這種情況,就很著急。ECFA至今沒有什麼進展,是不是談判出問題?我曾向政府有關單位提出建議,希望由我們民間與政府共同出資,協助引進美國專業機構的高階談判技巧。
李長榮集團董事長李謀偉從父親李昆枝手中接下棒子,近年透過併購與創新研發兩大策略,讓李長榮集團從塑化本業切入新能源產業,事業版圖從台灣延伸到海外(包括大陸、卡達、美國等),在多角化過程中,步步為營,進退有據。
李謀偉11歲就到美國求學,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MIT)、史丹佛兩所知名大學取得化工及企管碩士。1982年李謀偉自美返台,加入榮化,從基層人員做到總經理;2004年從父親、李長榮集團創辦人李昆枝手上接下董座。
能夠到麻省理工學院念書的人,都很優秀,其中不乏天才型學生。李謀偉最常談到,在麻省理工學院期間是人生轉變的關鍵。他說:「天才,我看多了!要在天才中出人頭地,只有努力。」
因此,他在麻省理工學院求學過程中,每兩天只給自己一晚睡眠時間,其他時間都在念書,4年內拿下化工學士及碩士學位。接著,他又到史丹佛攻讀企管學位,求學期間,學費都是靠當助教、打工賺錢付學費,不向家裡拿錢。在名校學歷的光鮮外表後面,是他全心全意地付出的成果,念書的心態移植到工作,也是如此。
李謀偉接下榮化董座後,啟動一連串對外投資與併購動作,首先是與中油到卡達投資甲醇廠,這座廠至今每年為榮化貢獻3,000萬美元至4,000萬美元利潤;2003年購併義大利埃尼化工德州廠,配合公司原有產能擴充,讓榮化成為全球最大熱可塑性橡膠(TPE)廠。
雖然榮化僅占15%股權,但李謀偉居中談判,全心全意的付出,是這件投資案能夠順利開展功臣之一。李謀偉重視創新與研發,他常告訴員工:「不要怕失敗,連續的小失敗,才可能累積出一個大成功。」不過,創新與研發是冒險的工作,他認為,榮化可以冒險,如果完全不冒險,就準備拿定存的錢就好了。
李謀偉11歲就到美國求學,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MIT)、史丹佛兩所知名大學取得化工及企管碩士。1982年李謀偉自美返台,加入榮化,從基層人員做到總經理;2004年從父親、李長榮集團創辦人李昆枝手上接下董座。
能夠到麻省理工學院念書的人,都很優秀,其中不乏天才型學生。李謀偉最常談到,在麻省理工學院期間是人生轉變的關鍵。他說:「天才,我看多了!要在天才中出人頭地,只有努力。」
因此,他在麻省理工學院求學過程中,每兩天只給自己一晚睡眠時間,其他時間都在念書,4年內拿下化工學士及碩士學位。接著,他又到史丹佛攻讀企管學位,求學期間,學費都是靠當助教、打工賺錢付學費,不向家裡拿錢。在名校學歷的光鮮外表後面,是他全心全意地付出的成果,念書的心態移植到工作,也是如此。
李謀偉接下榮化董座後,啟動一連串對外投資與併購動作,首先是與中油到卡達投資甲醇廠,這座廠至今每年為榮化貢獻3,000萬美元至4,000萬美元利潤;2003年購併義大利埃尼化工德州廠,配合公司原有產能擴充,讓榮化成為全球最大熱可塑性橡膠(TPE)廠。
雖然榮化僅占15%股權,但李謀偉居中談判,全心全意的付出,是這件投資案能夠順利開展功臣之一。李謀偉重視創新與研發,他常告訴員工:「不要怕失敗,連續的小失敗,才可能累積出一個大成功。」不過,創新與研發是冒險的工作,他認為,榮化可以冒險,如果完全不冒險,就準備拿定存的錢就好了。
李長榮集團繼5日動土加工出口區楠梓二期園區的研發中心之後,布局高雄再添一樁。
昨(6)日李長榮集團標租臨海工業區土地11,079坪,規畫投資10 0∼120億元,生產太陽能電子用銅箔。
高雄市政府財政局表示,該局昨日公開標租臨海工業區11,079坪土地,底價3,400萬元,開標結果,只有李長榮集團投標,並以高於底價30萬元的3,430萬元得標,取得投資開發所需工業土地的使用權。
據透露,該地剛好位於李長榮小港高雄廠對面,李長榮集團曾經向高雄市政府提出簡報,希望取得該11,079坪工業土地,投資100億元到120億元之間,專門生產太陽能電子用銅箔。
昨(6)日李長榮集團標租臨海工業區土地11,079坪,規畫投資10 0∼120億元,生產太陽能電子用銅箔。
高雄市政府財政局表示,該局昨日公開標租臨海工業區11,079坪土地,底價3,400萬元,開標結果,只有李長榮集團投標,並以高於底價30萬元的3,430萬元得標,取得投資開發所需工業土地的使用權。
據透露,該地剛好位於李長榮小港高雄廠對面,李長榮集團曾經向高雄市政府提出簡報,希望取得該11,079坪工業土地,投資100億元到120億元之間,專門生產太陽能電子用銅箔。
李長榮集團斥資新台幣24億元,在高雄楠梓第二園區建設的集團研發中心,昨(5)日動土,預計明年底完工啟用,將招募、培育超過 250名的科技人才進駐,每年增加4至5億元研發經費。
此研發中心未來將進行高附加價值的特用化學品、與太陽能、生質能源等綠能產品的新技術研發。
李長榮集團董事長李謀偉致詞表示,研發中心將匯集李長榮集團所有研究與開發所需的先進軟硬體設備,凝聚創新人才及技術資源研發高值化產品,引領產業升級轉型,推升台灣石化產業國際競爭力。
昨日的動土儀式由李謀偉、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2位副處長戴瑞卿和趙建民共同主持,該研發中心預計投資24億元,開發計畫將分為2期進行,第1期總開發總樓板面積為15,750平方公尺,涵蓋1棟地上7層、地下1層的研發大樓,地面層規劃作為作業廠房、研發辦公室、值班室、員工餐廳及附屬勞工福利設施等使用,地下層則為停車空間、機房等,預計2013年12月完工啟用。
榮化以聚丙烯(PP)、熱可塑橡膠(TPE)、化學溶劑等為主要經營項目,是全球第二大熱可塑性橡膠TPE廠與亞洲前三大化學溶劑廠。
榮化了為提升競爭實力,榮化持續進行具高附加價值的特用化學品,以及太陽能、生質能源等產品開發。
李謀偉表示,第二園區建置綠色創意的集團研發中心,為員工打造優質健康、節能環保的工作環境,並凝聚創新人才及技術資源研發高值化產品,推進產業升級轉型。
加工出口區管理處表示,加工出口區楠梓第二園區總面積8.49公頃,可供建廠面積5.36公頃,除了昨日動土的李長榮集團,已有穎崴科技、和日月光半導體投資進駐,總投資額達312億元,約可創造8,00 0個以上之就業機會。
加工出口區管理處副處長戴瑞卿說,楠梓第二園區產業聚落與創新榮景已成型,目前園區土地出租與預約率已達82.3%,僅剩下0.95公頃素地待出租,為了吸引廠商進駐,園區的全區容積率也通過都市計畫變更,由300%提升至400%,若於2年內申請建照,其容積率更可提高至520%。
此研發中心未來將進行高附加價值的特用化學品、與太陽能、生質能源等綠能產品的新技術研發。
李長榮集團董事長李謀偉致詞表示,研發中心將匯集李長榮集團所有研究與開發所需的先進軟硬體設備,凝聚創新人才及技術資源研發高值化產品,引領產業升級轉型,推升台灣石化產業國際競爭力。
昨日的動土儀式由李謀偉、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2位副處長戴瑞卿和趙建民共同主持,該研發中心預計投資24億元,開發計畫將分為2期進行,第1期總開發總樓板面積為15,750平方公尺,涵蓋1棟地上7層、地下1層的研發大樓,地面層規劃作為作業廠房、研發辦公室、值班室、員工餐廳及附屬勞工福利設施等使用,地下層則為停車空間、機房等,預計2013年12月完工啟用。
榮化以聚丙烯(PP)、熱可塑橡膠(TPE)、化學溶劑等為主要經營項目,是全球第二大熱可塑性橡膠TPE廠與亞洲前三大化學溶劑廠。
榮化了為提升競爭實力,榮化持續進行具高附加價值的特用化學品,以及太陽能、生質能源等產品開發。
李謀偉表示,第二園區建置綠色創意的集團研發中心,為員工打造優質健康、節能環保的工作環境,並凝聚創新人才及技術資源研發高值化產品,推進產業升級轉型。
加工出口區管理處表示,加工出口區楠梓第二園區總面積8.49公頃,可供建廠面積5.36公頃,除了昨日動土的李長榮集團,已有穎崴科技、和日月光半導體投資進駐,總投資額達312億元,約可創造8,00 0個以上之就業機會。
加工出口區管理處副處長戴瑞卿說,楠梓第二園區產業聚落與創新榮景已成型,目前園區土地出租與預約率已達82.3%,僅剩下0.95公頃素地待出租,為了吸引廠商進駐,園區的全區容積率也通過都市計畫變更,由300%提升至400%,若於2年內申請建照,其容積率更可提高至520%。
李長榮集團成立於1940年,自創設起即以提高生活品質為目的,於 1965年跨足化學工業產業,至今在石化工業原料領域經營已逾40餘年,位於高雄市小港區臨海工業區的高雄廠,隸屬李長榮集團甲醇溶劑事業部,本次榮獲「產品水足跡」驗證的產品為甲醛系列產品,年產約15萬噸,國內市場市佔率28%,主要運用在合板及尿素膠工業、紡織樹脂、美耐命樹脂工業。
李長榮集團董事長李謀偉指出,隨著全球環境變遷,能源與資源的運用及永續經營的議題逐漸受到重視,李長榮化工積極面對節水減碳的議題,持續投入資源來降低產品生命週期對環境的影響。李謀偉表示,為有效保護有限的水資源,不僅是個人,企業也應積極加入全球節水行列。李長榮化工深入瞭解各廠區產品生命週期的廢氣與廢水排放量,以期從供應鏈角度協助整個產業達成節能策略,為環境、經濟、社會的永續發展貢獻己力。
李謀偉說,該集團甲醇溶劑事業部經由「產品水足跡」之揭露,企業內部全面檢視生產用水成本與管理績效,工廠能更有效掌握水資源分布,瞭解產品於製造生產等用水中,藍水、綠水及灰水足跡狀態,建構出基礎用水基線數據資料,尋找出最有效率用水管理方法及未來節水策略,以制訂階段性用水計畫,進而調適及規劃未來水資源管理策略,降低產品生產單耗與對環境的衝擊。
李長榮集團董事長李謀偉指出,隨著全球環境變遷,能源與資源的運用及永續經營的議題逐漸受到重視,李長榮化工積極面對節水減碳的議題,持續投入資源來降低產品生命週期對環境的影響。李謀偉表示,為有效保護有限的水資源,不僅是個人,企業也應積極加入全球節水行列。李長榮化工深入瞭解各廠區產品生命週期的廢氣與廢水排放量,以期從供應鏈角度協助整個產業達成節能策略,為環境、經濟、社會的永續發展貢獻己力。
李謀偉說,該集團甲醇溶劑事業部經由「產品水足跡」之揭露,企業內部全面檢視生產用水成本與管理績效,工廠能更有效掌握水資源分布,瞭解產品於製造生產等用水中,藍水、綠水及灰水足跡狀態,建構出基礎用水基線數據資料,尋找出最有效率用水管理方法及未來節水策略,以制訂階段性用水計畫,進而調適及規劃未來水資源管理策略,降低產品生產單耗與對環境的衝擊。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