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瀚亞投信(未)公司新聞
【台灣新聞】 美國經濟復甦帶動企業強健,高收益債市場看好未來 近期,由於美國經濟復甦強勁,企業體質逐漸健全,高收益債市場的違約率也快速下降。儘管近二周資金流出美高收益債以及全球高益債,但專家預計,未來12個月的違約率可能降至3%或更低。這個預測讓市場對美元高收益債券市場後市充滿信心,特別是如果聯邦儲備銀行(Fed)進行購債縮減或升息,高收益債表現將更加出色。 瀚亞投信統計顯示,近來整體債市持續買超,雖然高收益債券連續兩周賣超,但單周流出金額僅0.5億美元。在各區域高收益債券資金流向方面,美國高收益債連兩周賣超,單周流出1.4億美元;歐洲高收益債則連八周買超,單周流入860萬美元;亞洲高收益債連13周買超,單周流入1億美元。 根據資料統計,美元高收益債在殖利率或今年來報酬率上,都相對優於其他類型債券。瀚亞投資美國高收益基金研究團隊指出,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高收益債券市場淨降評金額超過4千億美元。但進入2021年,市場升評金額已經超越降評,預計未來還有許多潛在的公司債將在12~18個月內調升信評,為市場帶來強心劑。 路博邁分析,高收益債具有存續期短、較不受利率彈升影響的特性。過去經驗證明,在全球高收益債宣布縮減購債後,或是升息以及殖利率彈升期間,都能創造亮眼的報酬。雖然全球高收益債的絕對殖利率水準處於歷史低位,但考慮到中高品質債券比例上升,以及新的信用周期正在發展,加上投資人偏好短存續期間資產,預期高收益債利差可望進一步收窄。
瀚亞投信再創佳績,帶領投資者把握印度股市機遇
近期印度股市持續創下新高,吸引國際投資目光,其中瀚亞投信在印度市場的布局也相當亮眼。根據最新數據顯示,瀚亞印度基金經理人林庭樟表示,印度經濟在連續兩季增長,並逐漸走出疫情陰影,政府與央行積極採取措施,預計透過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增長,加上全球財政與貨幣刺激,成熟國家數據強勁,需求復甦,對印度股市形成強力推動。
瀚亞投信的策略是,透過增加資產防禦能力,並定期定額投資印度股票基金,讓投資者能夠分享印度股市的增長潛力。外國機構投資者和當地機構投資者對印度股市的加碼投入,也顯示了內外資對市場的信心。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則提到,印度預計年底前疫苗接種率將達到60%,這將帶動股市反彈。雖然股市漲幅可能面臨回調壓力,但變種病毒對經濟的影響預計有限,企業財報表現若優於預期,將為股市提供持續上漲的動能。評價方面,目前市場尚未過熱,值得關注工業、金融、原物料等景氣循環股,以及非必要消費股的表現。
安本標準投資則看好印度疫情後的經濟回復,認為印度政府的防疫措施和疫苗推廣將成為穩定市場的關鍵。瀚亞印度策略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林培珣強調,印度央行的大規模購債計畫為債市帶來更多支撐,新救濟措施有利於擴大信貸擔保,減輕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他建議投資者可透過配息基金增持印度債部位,把握市場逢低進場的機會。
瀚亞印度基金經理人林庭樟表示,印度GDP連二季增長,並脫離疫 情造成的負成長,印度政府和央行採取積極措施,預計將透過結構性 改革刺激經濟增長,且全球財政和貨幣刺激措施支持增長,成熟國家 遞出強勁數據,需求復甦有利印度出口,成為推升印度股市的多頭動 能。
以籌碼面來看,外國機構投資者(FII)和當地機構投資者(DII) 替印度股市帶來支撐,內外資都展現加碼股市意圖。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指出,印度預計年底前疫苗接種率 達60%,帶動股市反彈,後市股市漲高面臨回調壓力,但變種病毒對 經濟影響應不大,寬鬆不急退場,企業財報表現整體若優於預期,可 望續提供股市上漲動能。評價面尚未過熱,產業可留意工業、金融、 原物料等景氣循環股,及非必要消費股表現。
安本標準投資認為,印度疫情造成的利空,在市場大致已反映,印 度盧比價位相對誘人,尤其印度政府疫情採取良好因應措施,允許更 多種疫苗上市,及大舉提升疫苗接種至年底達六成目標,均可望成為 穩定該的助力,後市表現仍看好。
瀚亞印度策略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林培珣強調,印度央行7月8日開 始第二輪大規模購債計畫,對印度債帶來更多支撐,且新救濟措施側 重擴大信貸擔保,有利第二波疫情引發的經濟壓力。今年印度債表現 獨樹一格,近期出現修正,使評價回到吸引人的位置,正好提供逢低 進場機會,可透過配息基金增持印度債部位。
富達投信統計,近周整體債市持續買超,高收益債券連續兩周賣超 ,但單周流出金額僅0.5億美元;至於各區域高收益債券資金流向, 美國高收益債連兩周賣超,單周流出1.4億美元。歐洲高收益債則連 八周買超,單周流入860萬美元,亞洲高收益債連13周買超,單周流 入1億美元。
就目前全球主要債券資產來看,根據資料統計,美元高收益債無論 在殖利率或者今年來報酬率,相對優於其他類型債券。
瀚亞投資美國高收益基金研究團隊指出,受到新冠疫情影響,高收 益債券市場於2020年淨降評金額,超過4千億美元。進入2021年,高 收益債券市場的升評金額已經超越降評,然而目前為止僅有1千億美 元的淨升評金額,預計還有許多潛在的公司債將在未來12∼18個月內 調升信評,屆時將為市場注入一場強心劑。
高收益債具存續期短特性,較不受利率彈升影響,路博邁表示,依 照經驗,全球高收益債不論在宣布縮減購債後或是於升息以及殖利率 彈升期間,皆能締造亮眼報酬。雖然全球高收益債絕對殖利率水準位 於歷史低位,考量到中高品質債券比例上升,以及新的信用周期正在 開展,加上投資人青睞短存續期間資產,預期高收益債利差可望進一 步收窄。
台灣投信業界近日盛傳一則好消息,那就是在美國經濟穩定復甦的背景下,高收益債券市場前景看漲。據投信法人分析,這樣的環境對於高收益債券的孳息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建議有固定現金流需求的投資人,可以考慮長期持有美國高收益債券基金。 保誠(美國)資產管理投資PPMA的數據顯示,長期持有高收益債券的獲利來源主要來自債券利息收入,而非價格波動帶來的資本利得。過去十年來,債息收益對高收益債券績效的貢獻為6.9%,而資本利得則為負0.6%。若拉長至20年,債息收益則達7.9%,資本利得為負0.5%。這些數據告訴我們,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關注債券息收比關注價格波動更重要。 當前,市場上對美國聯準會升息的時間點和影響持續關注。然而,瀚亞投資美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團隊表示,美國高收益債券市場仍具有多項優勢,包括企業基本面改善、私人退休基金等法人機構的需求高、海外資金持續流入,以及全球貨幣政策仍偏寬鬆等。因此,預計短時間內不會對高收益債券市場造成巨大影響。若未來美國公債殖利率持續緩升,高收益債券的表現有望優於其他固定收益產品。 瀚亞投信進一步建議,投資人若要布局高收益債券基金,除了評估配息率外,還應該綜合考慮投資組合配置、持債品質、違約率等歷史數據。
根據保誠(美國)資產管理投資PPMA資料顯示,若長期持有高收益債券,其獲利來源主要為債券利息收入,而不是來自債券價格差異的資本利得。
觀察過去十年,高收益債券獲利組成,債息收益提供了6.9%績效貢獻,反觀資本利得則為負0.6%;若將時間拉長至20年,債息收益則為7.9%,資本利得為負0.5%。數據顯示,對於高收益債券長期投資人來說,首要專注的,應該是債券息收,債券價格的波動對報酬率影響甚微。
近期債券投資人最關心的問題為美國聯準會何時升息,是否將影響債券投資環境。對此,瀚亞投資美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團隊指出,美國高收益債券市場仍具備諸多優勢,包括企業基本面改善、法人機構如私人退休基金需求高、海外資金持續流入,以及全球貨幣政策仍偏寬鬆等,預計短時間內不會對高收益債券市場造成巨大影響。若未來美國公債殖利率持續緩升,高收益債表現可望優於其他固定收益產品。
瀚亞投資建議,投資人如欲布局高收益債券基金,除評估配息率外,應綜合考量投資組合配置、持債品質、違約率等歷史數據。
台股近期震盪格局成主調,法人建議投資者朝利基成長型、高股息等防禦性佳的個股布局。野村台灣高股息基金經理人柯淑華指出,亞洲國家疫情未緩,企業財報密集公布,市場將隨著數據驗證股價合理性。第一金電子基金經理人張正中強調,科技產業價值顯著,投資者可採取定期定額策略降低風險。復華中小精選基金經理人沈萬鈞預測,台灣經濟及企業獲利將持續成長,科技類股後勁可期。永豐臺灣ESG永續優選基金經理人賴建亨看好全球經濟前景,預計台股旺季效應持續。瀚亞投信台股團隊則建議投資者利用定期定額或逢低布局,把握台股多頭趨勢。
野村台灣高股息基金經理人柯淑華表示,亞洲國家還陷在疫情泥沼中,加以企業進入第二季財報公布密集期,市場將隨財報數據來驗證股價是否合理,台股短期面臨調整震盪。在選股難度提高下,可稍拉長投資觀察時間,在市場震盪回檔之際,可選擇下半年到2022年仍看好之產業個股擇機介入。
第一金電子基金經理人張正中表示,疫情蔓延下,各種遠距服務、電子商務等需求興起,而這些都仰賴科技的幫助,顯示出科技產業價值;建議投資人可以採取定期定額,分批布局台股基金,降低短期波動風險,掌握中長期機會。
復華中小精選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表示,在需求帶動下,預估台灣2021∼2022年經濟及企業獲利可望延續成長力道,今年以來科技類股籌碼沉澱,但中長期展望相當樂觀,後續補漲動能可期。
永豐臺灣ESG永續優選基金經理人賴建亨指出,全球外在經濟環境第三季前景依然明朗,美國就業、消費動能延續,台股旺季效應仍可期待,近期股價沉潛整理後,多頭格局未變。全球5G基建明年滲透率攀升,再加上車用電子需求提升,相關族群如半導體、ABF族群、網通,皆為下半年至明年的成長動能主軸。
瀚亞投資台股團隊認為,第三季進入電子股旺季,市場資金可望從傳產股重回電子族群,惟波動度勢必增加,須做好風險控管並嚴守紀律,建議投資人可以利用定期定額持續加碼主動式操作的台股基金,或者趁大盤出現較大修正時,分批單筆逢低布局,都是很好參與台股多頭趨勢的方式。
群益投信表示,亞洲地區持續吸引國際資金回流,東協、印度等新興亞洲國家具有人口紅利和政策加持等優勢,再加上低利環境中,市場資金尋求具有成長潛力的投資標的,新興亞股往往躍為投資首選。
群益印巴雙星暨新興金鑽基金經理人陳建彰表示,歐美各國已朝正常的經濟活動邁進,製造重啟及消費力道可望支撐全球景氣,有利新興市場出口成長。
根據摩根史坦利券商報告指出,新興市場獲利今年有機會增長18%,2022年則是續增12%。新興市場國家經濟恢復增速,內需消費動能增溫,企業獲利優於市場預期,有利新興市場股價表現,價值指標也顯示新興市場仍相對便宜,後續可望持續獲得市場資金青睞。
台新新興市場機會股票基金經理人李文孝也認為,美國維持寬鬆貨幣政策與通過新基建計畫,將持續帶動亞洲出口國家如中國、台灣、南韓經濟快速成長;如以產業來看,半導體與電動車相關概念最有增長力。
另一方面,在通膨預期上升下,原物料與能源產業也將受惠,也推升原物料國家經濟,也有利新興市場的經濟表現。
李文孝指出,新興股市近期受到陸股重挫而回檔整理,反而是尋找績優個股的時機。以區域來看,新亞獲利表現最佳,中國因經濟成長動能最快,加上股市跌深,未來股市上漲動能將最強;台灣受惠新科技商品帶動電子出口產業,加上內需復甦,持續正向。
瀚亞投資台股團隊認為,第3季進入電子股旺季,市場資金可望從傳產股重回電子族群,有利台股持續挑戰新高紀錄。但隨指數來到高檔,加上族群同漲同跌情況已不復存在,波動度勢必增加,須做好風險控管並嚴守紀律,建議利用定期定額,或者趁大盤出現較大修正時,分批單筆逢低布局。
台股近期表現亮眼,不僅在5月中大跌後迅速回升,還一度攻上「萬八」關卡。這波上漲主要受到疫情趨緩、經濟數據佳及企業財報的正面影響。根據市場觀察,規模20億元以上的中大型基金,有九檔基金在7月中交出了超過三成的報酬率,月成長率大多超過20%。 對於下半年的展望,日盛投信台股基金團隊認為,台股企業獲利有望進入上修循環,這主要得益於台灣作為出口導向國家,其基本面依賴美歐市場,尤其是對科技產品的終端需求增強。隨著美歐經濟的解封,產業補庫存動能將被激活,進一步支持台股企業獲利的上修。 瀚亞投信台股團隊則預測,第三季將進入電子股旺季,市場資金可能從傳產股回流至電子族群,這對加權指數創新高紀錄有利。不過,他們也提醒投資者,預期波動度將增加,因此建議做好風險控管,並利用定期定額方式,持續加碼主動式操作的台股基金。 台新台灣中小基金經理人吳繼先表示,全球主要市場企業營收與獲利將持續成長並上修預估,淨利率已超越疫情水準。本土疫情緩和,對股市的影響可忽略,上市櫃企業獲利成長性仍值得看好。在短線漲多下,吳繼先建議投資者選股大於選市,並關注電子類股的半導體供不應求,以及航運、鋼鐵、塑化等傳產的財報利多。 此外,日盛投信台股基金團隊強調,台股資金面充裕,上市櫃預計現金股息配發將達1.54兆元,創新高紀錄,證券劃撥存款餘額也突破3兆元,這些都顯示了台股資金動能的強大。
台灣金融市場再掀熱潮,<瀚亞投信>預測亞洲高收益債表現將逆勢上揚!近期大陸債市雖然出現一些雜音,影響亞洲高收益債的表現,但<瀚亞投信>認為,在短期波動後,由於亞洲高收益債的優異收益率、可控的違約率以及較短的投資期限,將成為尋求收益率的投資首選。
瀚亞投信指出,隨著各國政府縮減刺激措施,亞債違約率可能上升,但仍在可控範圍內。預計今年亞洲高收益債的平均違約率將在2~4%之間,且由於多數亞高收債發行人與大宗商品相關,投資空間樂觀。此外,亞高收債的存續期僅2.5年,遠低於其他類債券,在利率上升的環境下,影響相對較小。
台新亞澳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吉良則提到,大陸房價回落,開發商財務結構逐漸改善,預期整體地產商信用風險下降。美國預計夏天可達全民免疫,經濟成長動能增加,對亞高收債表現有利。他建議降低投資組合存續期間,逢低布局大陸房地產相關高收債,並逐步加碼評價面具吸引力債券。
群益亞洲新興市場投資級債券基金經理人李忠泰則認為,部分亞洲國家疫情升溫,經濟復甦腳步可能受影響,但防疫措施加強及疫苗施打,將降低疫情惡化的可能性。在低利環境下,市場對收益需求仍在,亞高收債仍可望持續吸引資金配置。
瀚亞投信分析,隨著疫情得到控制,經濟增長將反彈,亞洲貿易額有望超過2018年10月的高峰值。美國強勁成長將對亞洲出口和投資產生積極外溢影響。亞洲高收益債的吸引力估值、較高收益率、較短存續期,將從亞洲經濟反彈中獲益,可望安然度過短期的波動。
台股在5月中旬大跌1100點後,隨著疫情逐漸趨緩、經濟數據亮麗以及企業財報佳績,指數逐漸回升,甚至一度攻上「萬八」的水準,並在高位震盪。這波台股基金的表現也相當亮眼,規模超過20億元的中大型基金中,有九檔基金在7月前的報酬率超過三成,6月份的規模月成長率也大多超過20%。 日盛投信的台股基金團隊預測,下半年台股企業獲利有望進入上修循環,作為出口導向的台灣,其基本面依賴美歐市場,特別是對科技產品的終端需求。隨著美歐經濟逐漸解封,各項產品的消費需求有望回升,這將有利於產業補庫存動能,並支撐台股企業獲利的上修。 瀚亞投信的台股團隊則認為,第三季將進入電子股旺季,市場資金預期會從傳產股回流至電子族群,這將有利於加權指數持續挑戰新高。然而,他們也預告波動度將增加,建議投資者做好風險控管,並利用定期定額的方式持續加碼主動式操作的台股基金,或者在大盤出現較大修正時,分批逢低布局。 台新台灣中小基金經理人吳繼先表示,全球主要市場企業的營收與獲利預計會持續成長並上修預估,淨利率已超越疫情前水準。本土疫情緩和,對股市的影響可忽略,上市櫃企業的獲利成長性仍值得看好。他建議,未來大盤將呈現震盪盤整,投資者應該重選股而非選市,看好半導體供不應求以及利基型DRAM與NOR,同時也應該關注航運、鋼鐵、塑化等傳產的財報利多,並留意那些本益比相對低落且漲勢相對落後的股票。 日盛投信強調,台股資金面相當充沛,權息旺季即將來臨,上市櫃預計現金股息配發將達1.54兆元,創下新高紀錄,證券劃撥存款餘額也突破3兆元,這些都顯示了台股資金動能的充裕。
今年來,大陸債市不斷傳來雜音,讓亞洲高收益債表現受影響。不過,在短期波動後,由於它們具有誘人的收益率、可控的違約率以及較短的投資期限,這些債券最終將從區內經濟反彈中受益,成為投資者尋求收益的首選之一。瀚亞投信就看好這波機會,認為是進場布局亞洲高收債基金的黃金時機。 瀚亞投信表示,隨著各國政府縮減刺激措施,亞債違約率可能會上升,但整體還在可控範圍內。預計今年亞洲高收益債的平均違約率將在2~4%之間。由於許多亞高收債發行人與大宗商品相關,這為投資者提供了樂觀的投資空間。此外,亞高收債的存續期僅2.5年,遠低於其他類型債券,在利率上升的環境下,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 台新亞澳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吉良則提到,在大陸房價回落、開發商財務結構改善的背景下,預期整體地產商信用風險將下降。美國預計夏天可達全民免疫,經濟成長動能將增加,這對亞高收債表現也是一個好訊號。在操作上,他建議降低投資組合的存續期間,並在低點布局大陸房地產相關的高收債,同時逐步增加評價面具吸引力債券的比重。 群益亞洲新興市場投資級債券基金經理人李忠泰則認為,雖然部分亞洲國家疫情升溫,但經濟復甦腳步不會因此受影響。隨著防疫措施加強和疫苗施打,疫情惡化的可能性降低,且低利環境尚未改變,市場對收益的需求仍然存在。亞洲新興國家及企業體質優於其他區域,籌碼較穩定,亞高收債仍有望持續吸引資金配置。 瀚亞投信進一步分析,隨著疫情得到控制,經濟增長將反彈,亞洲貿易額有望超過2018年10月的高峰值。美國強勁的成長也將對亞洲出口和投資產生積極的外溢影響。亞洲高收益債因其吸引力的估值、較高收益率和較短的存續期,將從亞洲經濟反彈中獲益,並有望安然度過短期的波動。
日盛投信台股基金團隊表示,下半年以來台股企業獲利,有望進入上修循環,台灣為出口導向國家,基本面仍依賴美歐市場,尤其對科技產品的終端需求增強。隨美歐經濟解封,帶來各項產品報復性消費,有利產業補庫存動能,並支撐台股企業獲利步入上修循環。
瀚亞投資台股團隊認為,第三季進入電子股旺季,市場資金可望從傳產股重回電子族群,有利加權指數持續挑戰新高紀錄。但波動度預期增加,建議做好風險控管並嚴守紀律,利用定期定額方式,持續加碼主動式操作的台股基金,或趁大盤出現較大修正時,分批單筆逢低布局,都是不錯的參與台股多頭趨勢方式。
台新台灣中小基金經理人吳繼先指出,全球主要市場企業營收與獲利,今明年持續成長並上修預估,淨利率已超越疫情水準,且本土疫情緩和,對股市影響可忽略,上市櫃企業獲利成長性仍看好。短線漲多下,未來大盤趨於震盪盤整,建議選股大於選市,類股上電子仍看好半導體的供不應求,及利基型DRAM與NOR,傳產以航運、鋼鐵、塑化的財報利多,可留意漲勢相對落後低本益股。
日盛投信台股基金團隊強調,台股資金面仍相當充沛,除權息旺季來臨,上市櫃預計現金股息配發達1.54兆元、創新高紀錄,證券劃撥存款餘額突破3兆元,均凸顯台股資金動能充裕。
瀚亞投資表示,隨各國政府縮減刺激措施,整體亞債違約率可能上升,但仍在可控範圍內,預計今年亞洲高收益債平均違約率將在2∼4%之間,因相當多亞高收債發行人與大宗商品相關,提供樂觀投資空間,規模和多樣性也有助降低違約率。且亞高收債存續期僅2.5年,遠低於其他類債券,在利率上升的環境下,受到的影響並不大。
台新亞澳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吉良指出,大陸設多重限制下房價回落,開發商財務結構逐漸改善,預期整體地產商信用風險下降,且銷售基本需求續看好。及美國預計夏天可達全民免疫,經濟成長動能在消費回歸後增加,也有利亞高收債表現。
目前操作上建議降低投資組合存續期間,逢低布局大陸房地產相關高收債,並逐步加碼評價面具吸引力債券。
群益亞洲新興市場投資級債券基金經理人李忠泰認為,部分亞洲國家疫情升溫,經濟復甦腳步恐受拖累,但在陸續加強防疫及疫苗施打,降低疫情惡化的可能性,且低利環境尚未改變,市場對收益需求仍在,亞洲新興國家及企業體質多優於其他區域,籌碼較穩定,亞高收債仍可望持續吸引資金配置。
瀚亞投資分析,隨疫情得到控制,經濟增長將反彈,看好亞洲貿易額將超過2018年10月的高峰值,美國強勁成長,也將在出口和投資方面,對亞洲產生積極的外溢影響。受益亞洲高收益債具吸引力估值、較高收益率、較短存續期,亞高收益債將從亞洲經濟反彈中獲益,可望安然度過短期的波動。
台股近期突破「萬八」新高後,市場開始進入一段緩慢的回檔期。這時候,投資人們開始重新整理自己的投資組合,並密切關注著指數的動態。由於指數已經來到高檔,族群同漲同跌的現象已經不再,加權指數的上漲空間相對有限,市場呈現出一種「大盤緩漲、個股活躍」的結構。面對這樣的市場環境,投信建議投資人應該等待國際股市穩定以及籌碼沉澱後,再透過上半年表現亮眼的黑馬台股基金來布局,這樣既能分散風險,又能掌握後市行情。 瀚亞投信就是這樣一個專業的投資平台。他們表示,今年台股族群輪動快速,許多個股都取得了亮眼的漲幅。儘管大盤持續創新高,但隨著指數來到高檔,族群同漲同跌的現象已經不再,指數上漲空間相對有限。因此,瀚亞投信預計將是「大盤緩漲、個股活躍」的投資環境,由專業團隊操作的主動型基金將擁有更多優勢。他們建議投資人可以透過台股基金來參與後市,同時又能做到風險分散的效果。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資料顯示,上半年瀚亞菁華基金的績效達到了41.02%,而瀚亞高科技基金的績效則達到了38.2%,這兩個數字都遠遠優於大盤表現以及台股基金的平局,在130檔台股基金中名列前茅。這不僅是上半年台股基金的黑馬,也反映了瀚亞投信在短、中、長期都交出了優異的成績單。 瀚亞投信的台股團隊多年來深耕市場,積極追求基金績效。例如,瀚亞高科技基金自1994年成立以來,已經走過了27年的歷程,成為國內最長壽的台股基金之一。該基金的淨值已經突破了130點大關,這最直接地反映了電子股的主流成長趨勢。而瀚亞菁華基金近期也表現亮眼,它持股兼顧電子、金融與傳產產業中的優質個股,以較積極的操作策略,在第二季的排名中位居同類型基金的前茅。 展望台股後市,瀚亞投信的台股團隊認為,第三季將進入電子股旺季,市場資金可望從傳產股重回電子族群,這將有利於加權指數持續挑戰新高紀錄。但同時,波動度也會增加,因此必須做好風險控管並嚴守紀律。他們建議投資人可以利用定期定额的方式,持續加碼主動式操作的台股基金。
台股近期創下「萬八」新高後,市場逐漸回檔,投資人開始重新佈局。在這波市場動盪中,瀚亞投信建議投資者可以透過上半年表現亮眼的台股基金來分散風險,並掌握後市行情。 瀚亞投信指出,今年台股族群輪動快速,許多個股都有不錯的漲幅。雖然大盤持續創新高,但指數來到高檔,族群同漲同跌的情況已經不復存在,指數上漲空間相對有限。因此,預計將是「大盤緩漲、個股活躍」的投資環境,這時候專業團隊操作的主動型基金將更具優勢。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資料,瀚亞菁華基金上半年表現達到41.02%,瀚亞高科技基金則達到38.2%,兩者都優於大盤表現以及台股基金平均水準,在130檔台股基金中名列前茅。這些優異的成績單,讓瀚亞投信成為上半年台股基金的黑馬。 瀚亞投信的台股團隊長期深耕市場,積極追求基金表現。例如,瀚亞高科技基金自1994年成立至今已經27年,是國內最長壽的台股基金之一,基金淨值也成功突破130點,直接反映了電子股的成長趨勢。而瀚亞菁華基金近期表現亮眼,持股範圍涵蓋電子、金融與傳產產業中的優質個股,以較積極的操作策略,在第二季排名中名列前茅。 對於台股後市的展望,瀚亞投信的台股團隊認為,第三季將進入電子股旺季,市場資金可望從傳產股回流至電子族群,有利加權指數持續挑戰新高紀錄。然而,波動度也將增加,因此投資者需要做好風險控管,並嚴守操作紀律。瀚亞投信建議投資者可以利用定期定额的方式,持續加碼主動式操作的台股基金。
瀚亞投資表示,今年台股族群輪動快速,許多個股都有亮眼漲幅, 觀察到大盤雖然持續創新高,但隨著指數來到高檔,族群同漲同跌不 復存在,指數上漲空間相對有限。預計將是「大盤緩漲、個股活躍」 的投資環境,由專業團隊操作的主動型基金擁有更多優勢,建議投資 人可透過台股基金來參與後市,同時又能做到風險分散的效果。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顯示,上半年瀚亞菁華基金績效達41.02% ,瀚亞高科技基金績效達38.2%,雙雙優於大盤表現以及台股基金平 均,在130檔台股基金中成績名列前茅,整體無論短、中、長期,都 交出優異的成績單,可說是上半年台股基金的黑馬。
瀚亞投資表示,該公司台股團隊多年來深耕市場,積極追求基金績 效,如瀚亞高科技基金1994年成立迄今27年,為國內最長壽台股基金 之一,基金淨值突破130點大關,最直接反映電子股主流成長趨勢。 瀚亞菁華基金近期績效表現吸睛,持股兼顧電子、金融與傳產產業中 的優質個股,以較積極操作,第二季排名居同類型前茅。
展望台股後市,瀚亞投資台股團隊認為,第三季進入電子股旺季, 市場資金可望從傳產股重回電子族群,有利加權指數持續挑戰新高紀 錄。但波動度勢必增加,須做好風險控管並嚴守紀律,建議利用定期 定額方式持續加碼主動式操作的台股基金。
台灣金融市場近期受到印度央行大規模購債計畫的影響,市場對於印度股市的關注度不斷上升。據瀚亞投信分析,在全球資金寬鬆的背景下,印度主權債的殖利率相對較高,具有吸引投資者的優勢。以下是關於瀚亞投信對印度市場的專業分析報導:
瀚亞投信指出,在全球資金寬鬆下,各國主權債殖利率普遍處於低檔,美國主權債殖利率為0.96%,英國則為0.74%,甚至出現負利率的歐元主權債。而印度主權債的殖利率則達到6.3%,遠高於新興主權債的3.88%以及成熟國家主權債,對於追求收益的長期資金來說,具有相當的吸引力。
瀚亞印度策略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林培珣強調,印度主權債的殖利率優勢將吸引更多長期資金投入,而印度央行購債計畫的推行也將穩定債券市場表現。此外,保德信亞太基金經理人曾訓億也提到,印度疫情的好轉以及疫苗接種率的提升,使得市場對於疫情擴散的擔憂有所緩解,從經濟數據來看,印度經濟持續好轉,吸引國際資金回補印度股市。
台新印度基金經理人黃俊晏對於印度股市的展望表示,印度疫情趨於緩解,每日新增確診數回落至15萬人以下,確診率也降至8.9%。在疫苗持續施打、防疫經驗累積等因素的幫助下,印度經濟活動復甦的速度可能快於預期。黃俊晏進一步指出,印度今年經濟成長率仍將高於政府公布的預算規劃,印度指數經回檔後,本益比也相對較低,投資價值浮現。
花旗銀行估計,印度今年經濟成長率將高於預期,而印度仍為全球新興市場共同基金傾向超額配置的市場第一名。2021年外資累計買超印度近60億美元,內資在連續八個月賣超後,已轉為連續兩個月買超,在低本益比優勢及資金青睞下,印度股市後市不看淡。
台灣金融市場近期面對多種不確定性,投資環境變得複雜。不過,在這樣的環境下,台灣的投信法人們仍積極為投資者提供策略建議。其中,<瀚亞投信>就建議投資者採取類似職棒球員「二刀流」的策略,既攻且守,分攤風險。
這個策略的靈感來自於職業棒球,特別是美國大聯盟的明星球員大谷翔平。他同時是出色的投手和打者,這種攻守兼備的能力在投資上也被視為一種理想的策略。
瀚亞投信的專家唐祖蔭表示,在全球經濟逐漸復甦的背景下,雖然市場存在波動,但經濟復甦的趨勢是明確的。因此,他建議投資者應該在攻擊型資產和防守型資產之間找到平衡。
在攻擊型資產方面,唐祖蔭建議關注全球創新科技股和台股。他指出,由於企業補庫存、財政擴張以及技術轉型等因素,AI、雲端大數據、物聯網、電動車等科技產業的短期至長期業績潛力看漲。而台灣在半導體、電子零組件、資安、雲端、光電、網通等領域擁有關鍵優勢,加上美中科技戰的影響,台股製造業的發揮空間頗大。
至於防守型資產,唐祖蔭則建議投資高收益債券。隨著經濟的回復,這類債券發行企業的財務狀況將逐漸改善,違約率有望下降,為投資者帶來較佳的回報。
瀚亞投信還指出,雖然亞洲高收益債券市場面臨挑戰,如中國政府降低金融體系淨槓桿率可能導致違約率上升,但整體來看,這個市場仍具有吸引力。在估值、收益率和存續期等方面,亞洲高收益債券將從亞洲經濟的復甦中獲益,投資者有望度過短期的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