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光電能科技(上)公司新聞
群電(6412 )接獲到國際伺服器大廠訂單,並掌握美、日二大遊戲機廠電源供應器訂單,本季獲利看俏,11月營收可望再創單月歷史新高,單季獲利季增率挑戰五成,成長性居電源廠之冠。
群電11月8日掛牌上市以來,投信法人積極買進,累計買超3,936張,投信法人表示,主要是看好群電的電源純度最高,且明年在伺服器電源的成長會倍增,而群電未來三年可望成長一倍。
群電副董事長林茂桂昨(19)日表示,伺服器電源對群電來說還是處女地,未來群電的主要成長動能就來自伺服器,群電已取得國際伺服器大廠的訂單,目前營收比重不到10%,在國際伺服器大廠的訂單陸續入袋後,明年伺服器電源的出貨將會倍增。
林茂桂強調,雲端產品線除了在第4季加入新產品外,2014年將陸續新增一線品牌客戶,群電掌握趨勢,前進巨量資料市場,伺服器新規格採用都至少是二、三年長期穩定訂單。
群電另一項獲利武器,是通吃美、日兩大遊戲機廠電源供器訂單,加上平板電腦等新產品開始大量出貨,有望帶動公司11月營收超越10月,創下單月歷史新高,第4季營收可望較第3季有兩位數成長,創下單季歷史新高。
法人預期,群電今年上、下半年營收比重約4:6,獲利分配則是3:7,以前三季稅後純益6.57億元、每股純益2元估算,全年每股純益將從3.3元起跳。
群電11月8日掛牌上市以來,投信法人積極買進,累計買超3,936張,投信法人表示,主要是看好群電的電源純度最高,且明年在伺服器電源的成長會倍增,而群電未來三年可望成長一倍。
群電副董事長林茂桂昨(19)日表示,伺服器電源對群電來說還是處女地,未來群電的主要成長動能就來自伺服器,群電已取得國際伺服器大廠的訂單,目前營收比重不到10%,在國際伺服器大廠的訂單陸續入袋後,明年伺服器電源的出貨將會倍增。
林茂桂強調,雲端產品線除了在第4季加入新產品外,2014年將陸續新增一線品牌客戶,群電掌握趨勢,前進巨量資料市場,伺服器新規格採用都至少是二、三年長期穩定訂單。
群電另一項獲利武器,是通吃美、日兩大遊戲機廠電源供器訂單,加上平板電腦等新產品開始大量出貨,有望帶動公司11月營收超越10月,創下單月歷史新高,第4季營收可望較第3季有兩位數成長,創下單季歷史新高。
法人預期,群電今年上、下半年營收比重約4:6,獲利分配則是3:7,以前三季稅後純益6.57億元、每股純益2元估算,全年每股純益將從3.3元起跳。
群光(2385)本季受惠於平板電腦、兩大遊戲機新機種上市點火,鍵盤、電源供應器、雲端、伺服器等產品成為成長主要動能。法人看好,群光本季營收及獲利可望登歷史高峰,季增兩位數,營收挑戰200億元大關。
對於明年第1季展望,群光表示,由於部分客戶訂單遞延,加上遊戲機新機種9月底開始拉貨,開賣的第二年將是鋪貨的高峰,明年首季業績不看淡,營收可望小於往年季減15%的幅度。
群光上季營收183.32億元,為歷史次高,稅後純益9.33億元,季增5.3%,每股純益1.43元,毛利率達15.59%,為四季來高點,主要受惠於材料成本下降及自動化效益顯現。前三季營收535.1億元,稅後純益27.74億元,每股純益4.28元。
外資花旗證券認為,群光本季因新產品出貨帶動,產品組合優化,毛利率可望持續走揚,今年每股純益將超越6元,目標價88元。
群光表示,目前非PC產品的比重已由去年25%,拉升至40%,為加速產品優化轉型,上季積極投入新產品研發,布局非PC產品,明年群光非PC產品比重將超越五成,有助於獲利提升。
目前群光集團以電源為主要業務,營收占比約35%,其次為鍵盤占三成以上,影像事業二至三成。其中,遊戲機占電源營收比重達三成,隨美日兩大遊戲機陸續開賣,為本季營運添動能。
群光的一線大客戶本季新品齊發,除了兩大遊戲機電源外,美系平板電腦輕薄化也新款上市,帶動鍵盤出貨升溫,美系運動攝影機也改款推出,群光為獨家供應商,推升本季業績攀頂,法人估計,單季營收將挑戰200億元大關。
剛掛牌的子公司群光電能的釋股利益超過6億元,估計每股有1元的資本公積,可併入明年現金股利發放。
對於明年第1季展望,群光表示,由於部分客戶訂單遞延,加上遊戲機新機種9月底開始拉貨,開賣的第二年將是鋪貨的高峰,明年首季業績不看淡,營收可望小於往年季減15%的幅度。
群光上季營收183.32億元,為歷史次高,稅後純益9.33億元,季增5.3%,每股純益1.43元,毛利率達15.59%,為四季來高點,主要受惠於材料成本下降及自動化效益顯現。前三季營收535.1億元,稅後純益27.74億元,每股純益4.28元。
外資花旗證券認為,群光本季因新產品出貨帶動,產品組合優化,毛利率可望持續走揚,今年每股純益將超越6元,目標價88元。
群光表示,目前非PC產品的比重已由去年25%,拉升至40%,為加速產品優化轉型,上季積極投入新產品研發,布局非PC產品,明年群光非PC產品比重將超越五成,有助於獲利提升。
目前群光集團以電源為主要業務,營收占比約35%,其次為鍵盤占三成以上,影像事業二至三成。其中,遊戲機占電源營收比重達三成,隨美日兩大遊戲機陸續開賣,為本季營運添動能。
群光的一線大客戶本季新品齊發,除了兩大遊戲機電源外,美系平板電腦輕薄化也新款上市,帶動鍵盤出貨升溫,美系運動攝影機也改款推出,群光為獨家供應商,推升本季業績攀頂,法人估計,單季營收將挑戰200億元大關。
剛掛牌的子公司群光電能的釋股利益超過6億元,估計每股有1元的資本公積,可併入明年現金股利發放。
交易所11月將舉行上市公司業績發表會,被選中的川湖、群光電能、康舒在上一季都交出亮麗的成績,而明年的展望也相對樂觀。
伺服器導軌製造廠川湖第3季合併營收雖比第2季減少,但由於產品組合的改善,毛利率反而從第2季的50.12%攀升至55.33%,創下2010年以來最佳單季表現,單季的EPS為3.19元,川湖今年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EPS)高達10.74元,不但比去年同期的7.82元大增,已非常接近去年全年的11.44元。
而川湖10月合併營收達3.38億元,月成長23.91%,主要是因伺服器產品出貨成長,第4季在廚具導軌與伺服器導軌出貨續增的情況下,川湖本季的展望比第3季好。
電源供應器新兵群光電能本月才上市,第3季單季EPS就達1元,逼近上半年的總和,累計前三季EPS為2元,第4季在新增平板客戶,再加上遊戲機出貨旺,第4季的表現有機會比第3季好。群電在積極切入雲端相關電源和行動裝置電源後,今年全年營收可望達到約250億元,明年挑戰300億元。
由於群電往伺服器電源發展,再加上群電全面布局3C產業,包括平板電腦、遊戲機,機上盒、TV等,第4季都有新客戶加入。而LED照明的成長更是驚人,讓群電的成長性有目共睹,群電高階主管認為,未來二、三年的成長性都不用擔心。
仁寶集團旗下的電源廠康舒也看好明年營運可持續成長,一方面明年大環境景氣較今年更樂觀,另一方面無論消費性電源或工業用電源,在工費或原料成本都可望持續改善,明年康舒在醫療電源和居家照護的耕耘都將開花結果。法人估,康舒明年營收可望繳出雙位數的年增率。
康舒第3季為2.67億元,單季的EPS為0.52元;累計前三季的稅後純益為9.33億元,EPS為1.81元,優於去年同期的1.54元。
伺服器導軌製造廠川湖第3季合併營收雖比第2季減少,但由於產品組合的改善,毛利率反而從第2季的50.12%攀升至55.33%,創下2010年以來最佳單季表現,單季的EPS為3.19元,川湖今年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EPS)高達10.74元,不但比去年同期的7.82元大增,已非常接近去年全年的11.44元。
而川湖10月合併營收達3.38億元,月成長23.91%,主要是因伺服器產品出貨成長,第4季在廚具導軌與伺服器導軌出貨續增的情況下,川湖本季的展望比第3季好。
電源供應器新兵群光電能本月才上市,第3季單季EPS就達1元,逼近上半年的總和,累計前三季EPS為2元,第4季在新增平板客戶,再加上遊戲機出貨旺,第4季的表現有機會比第3季好。群電在積極切入雲端相關電源和行動裝置電源後,今年全年營收可望達到約250億元,明年挑戰300億元。
由於群電往伺服器電源發展,再加上群電全面布局3C產業,包括平板電腦、遊戲機,機上盒、TV等,第4季都有新客戶加入。而LED照明的成長更是驚人,讓群電的成長性有目共睹,群電高階主管認為,未來二、三年的成長性都不用擔心。
仁寶集團旗下的電源廠康舒也看好明年營運可持續成長,一方面明年大環境景氣較今年更樂觀,另一方面無論消費性電源或工業用電源,在工費或原料成本都可望持續改善,明年康舒在醫療電源和居家照護的耕耘都將開花結果。法人估,康舒明年營收可望繳出雙位數的年增率。
康舒第3季為2.67億元,單季的EPS為0.52元;累計前三季的稅後純益為9.33億元,EPS為1.81元,優於去年同期的1.54元。
群光(2385)旗下的群光電能(6412)上周五掛牌上市,挾同時身為美國和日本兩大遊戲機廠的電源供應商,群電9月份合併營收寫下單月歷史新高,10月維持高檔水準,11月仍有續創新猷的空間,有機會成為電源族群第4季唯一業績逆勢成長的亮點。以下是副董事長林茂桂的專訪紀要:
問:群光與群電的業務如何區隔?未來爆發力為何?在營運上,群電如何與台達電、光寶科和康舒等同業做出區隔,以爭取投資人的認同?
答:群光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鍵盤、NB(平板)照相鏡頭模組(C CM)和運動攝影機的最大廠,而群電則是全球前5大、台灣前3大的電源廠,此外群電也做LED燈泡(含電源)。
群電從過去每股虧損3元,到目前EPS逾3元,4年來的營收平均年增率為17.8%,獲利的複合成長率更高達41.4%,至於法人相當看重的指標「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過去3年都在21-22%,至於未來仍有相當多的新產品、新客戶會出現。
以產業界龍頭台達電為例,他們逐漸轉型,營收成長幅度趨緩,但獲利成長高,而群電的模式則是營收、獲利成長都兼顧。
以LED產品線來說,群電從2010年切入,有億光當我們的後盾,加上我們在電源方面的能力,陸續打入了台、日、歐、美等6大照明公司,前(2011)年營收成長了22倍,去年仍達7倍,今年還會倍數成長。
至於未來5-6年的產業複合成長率,研調認為有40%水準,而群電會做到「整體產業成長率」的倍數。
問:如何因應當前PC產業的變化?
答:過去幾年,群電在NB電源領域的市占率,從2006年的8.7%,一路拉高到去年的27.3%,目前在業界是「坐二望一」。面對PC產業的變化,群電同樣有所因應,甚至在後PC時代,對我們反而是商機。
群電去年在PC領域的營收占比約73%,今年第3季降到50%,全年來說約在60%,但這不是說PC相關的產品衰退,事實上還是成長,只是因為非PC的成長更大。而非PC方面,陸續跨入遊戲機、平板、大尺寸電視、多功能事務機、STP(機上盒)和伺服器等領域,至於明年度非PC比重還會進一步拉高。
問:微軟併購諾基亞之後,對供應鏈帶來何種衝擊?
答:群光集團長期和微軟保持極為密切的關係,據我所知,微軟的採購現在忙得不得了,因為要開始接收諾基亞那邊的採購業務。從產業界的併購過程來看,被併購方的供應商通常會面臨較大的風險,至於併購方則較為有利,可藉由併購進一步擴展產品的廣度。以群光集團來說,目前仍以NB周邊為主,而未來在手機方面的爆發力就很大,至少同一家的品牌客戶,其智慧型手機和平板的電源都是互通,我們就很有機會。
問:大陸勞動成本節節上揚,未來會考慮再往內地移動,還是到別的國家?
答:群光的前身高效曾在泰國設廠,後來因為考量到綜效,因此遷到大陸的各廠區。
不過,泰國的廠區還在,而之前的當地員工雖然散到其他公司,但都還期盼著我們還能回去,而幹部當中也還有很多通曉泰語,因此若往東南亞發展,泰國會是一個選項。
問:群光與群電的業務如何區隔?未來爆發力為何?在營運上,群電如何與台達電、光寶科和康舒等同業做出區隔,以爭取投資人的認同?
答:群光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鍵盤、NB(平板)照相鏡頭模組(C CM)和運動攝影機的最大廠,而群電則是全球前5大、台灣前3大的電源廠,此外群電也做LED燈泡(含電源)。
群電從過去每股虧損3元,到目前EPS逾3元,4年來的營收平均年增率為17.8%,獲利的複合成長率更高達41.4%,至於法人相當看重的指標「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過去3年都在21-22%,至於未來仍有相當多的新產品、新客戶會出現。
以產業界龍頭台達電為例,他們逐漸轉型,營收成長幅度趨緩,但獲利成長高,而群電的模式則是營收、獲利成長都兼顧。
以LED產品線來說,群電從2010年切入,有億光當我們的後盾,加上我們在電源方面的能力,陸續打入了台、日、歐、美等6大照明公司,前(2011)年營收成長了22倍,去年仍達7倍,今年還會倍數成長。
至於未來5-6年的產業複合成長率,研調認為有40%水準,而群電會做到「整體產業成長率」的倍數。
問:如何因應當前PC產業的變化?
答:過去幾年,群電在NB電源領域的市占率,從2006年的8.7%,一路拉高到去年的27.3%,目前在業界是「坐二望一」。面對PC產業的變化,群電同樣有所因應,甚至在後PC時代,對我們反而是商機。
群電去年在PC領域的營收占比約73%,今年第3季降到50%,全年來說約在60%,但這不是說PC相關的產品衰退,事實上還是成長,只是因為非PC的成長更大。而非PC方面,陸續跨入遊戲機、平板、大尺寸電視、多功能事務機、STP(機上盒)和伺服器等領域,至於明年度非PC比重還會進一步拉高。
問:微軟併購諾基亞之後,對供應鏈帶來何種衝擊?
答:群光集團長期和微軟保持極為密切的關係,據我所知,微軟的採購現在忙得不得了,因為要開始接收諾基亞那邊的採購業務。從產業界的併購過程來看,被併購方的供應商通常會面臨較大的風險,至於併購方則較為有利,可藉由併購進一步擴展產品的廣度。以群光集團來說,目前仍以NB周邊為主,而未來在手機方面的爆發力就很大,至少同一家的品牌客戶,其智慧型手機和平板的電源都是互通,我們就很有機會。
問:大陸勞動成本節節上揚,未來會考慮再往內地移動,還是到別的國家?
答:群光的前身高效曾在泰國設廠,後來因為考量到綜效,因此遷到大陸的各廠區。
不過,泰國的廠區還在,而之前的當地員工雖然散到其他公司,但都還期盼著我們還能回去,而幹部當中也還有很多通曉泰語,因此若往東南亞發展,泰國會是一個選項。
從光寶科到群光,林茂桂都是在「本土企業」服務,以專業經理人的身份一路將群光推上全球一線的電子零組件廠地位。而攤開群光、群電的高階主管簡歷,可以發現幾乎都擁有30∼40年以上的深厚資歷,也讓外界對林茂桂的領導風格和企管思維高度好奇。
從外資出身,歷練過企業財務長的林群,毫不掩飾地誇讚林茂桂在經營上「融合美、日企業文化的長處」。他說,「設定清楚的KPI指標,嚴格的追蹤管考,是美式企業文化的表徵;而照顧員工的生活,協助員工的成長,強調團隊的合作,則是日式企業文化的特色,而林茂桂都能兼顧」。
事實上,當現階段一般企業都不再提、甚至連日本企業本身都開始大量聘用派遣員工,開始淡化「終身雇用制」時,林茂桂反而說出,「相當欣賞日式的終身雇用制文化」。
林茂桂解釋,一家公司的經營團隊一定要優秀,而公司要培養團隊,不僅在薪水上要給得起,還要有分紅和其他的投資機會,另外則要有學習環境和順暢的升遷機會,把這些都照顧好,員工自然回頭挺公司,形成企業發展上最好的良性循環。相對的,公司沒能力或不想照顧員工,員工當然也凡事無所謂,一整個「散形」,對公司當然是最大傷害。
林茂桂認為,終身雇用很有保障,讓員工很有安全感,但是實施「太超過」一樣會有問題,因此群光集團每年也是會有5%的固定淘汰,「不會因為小愛而影響到大愛」,他強調。
另一方面,林茂桂認為台灣製造業發展至今,歷經3個世代,第一代是美、日企業來台設廠,聘用台籍幹部員工;第二代是台灣崛起,到處是工廠。而前兩個世代,都參與到工廠的實際運作,年紀也都在 50歲之上。至於這些年來台廠外移後,則算是第三代,這批年輕人根本沒看過生產線,也沒處理過員工事務,這樣怎麼去管理大陸廠或其餘各地的廠區?
因此,林茂桂並不一味迷信「年輕化」,他反而是相當有急迫感的希望能儘速做好經驗傳承,「否則未來難以面對國際化、大陸廠崛起的競爭?」至於研發、業務,則是要年輕一些,「這樣體力才夠」。
事實上,從小就是游泳選手的林茂桂,至今仍保持著長泳的習慣,以身作則具備充沛精力。
而以前曾迷戀過的潛水的他,也在顧及對企業的責任下,先將此嗜好壓抑下去。
對於中階幹部的體力,林茂桂也會設定檢核標準,在游泳、慢跑、高爾夫、仰臥起做(或伏地挺身)等4個項目中選擇兩項「考試」,絕不是口頭說說而已。
從外資出身,歷練過企業財務長的林群,毫不掩飾地誇讚林茂桂在經營上「融合美、日企業文化的長處」。他說,「設定清楚的KPI指標,嚴格的追蹤管考,是美式企業文化的表徵;而照顧員工的生活,協助員工的成長,強調團隊的合作,則是日式企業文化的特色,而林茂桂都能兼顧」。
事實上,當現階段一般企業都不再提、甚至連日本企業本身都開始大量聘用派遣員工,開始淡化「終身雇用制」時,林茂桂反而說出,「相當欣賞日式的終身雇用制文化」。
林茂桂解釋,一家公司的經營團隊一定要優秀,而公司要培養團隊,不僅在薪水上要給得起,還要有分紅和其他的投資機會,另外則要有學習環境和順暢的升遷機會,把這些都照顧好,員工自然回頭挺公司,形成企業發展上最好的良性循環。相對的,公司沒能力或不想照顧員工,員工當然也凡事無所謂,一整個「散形」,對公司當然是最大傷害。
林茂桂認為,終身雇用很有保障,讓員工很有安全感,但是實施「太超過」一樣會有問題,因此群光集團每年也是會有5%的固定淘汰,「不會因為小愛而影響到大愛」,他強調。
另一方面,林茂桂認為台灣製造業發展至今,歷經3個世代,第一代是美、日企業來台設廠,聘用台籍幹部員工;第二代是台灣崛起,到處是工廠。而前兩個世代,都參與到工廠的實際運作,年紀也都在 50歲之上。至於這些年來台廠外移後,則算是第三代,這批年輕人根本沒看過生產線,也沒處理過員工事務,這樣怎麼去管理大陸廠或其餘各地的廠區?
因此,林茂桂並不一味迷信「年輕化」,他反而是相當有急迫感的希望能儘速做好經驗傳承,「否則未來難以面對國際化、大陸廠崛起的競爭?」至於研發、業務,則是要年輕一些,「這樣體力才夠」。
事實上,從小就是游泳選手的林茂桂,至今仍保持著長泳的習慣,以身作則具備充沛精力。
而以前曾迷戀過的潛水的他,也在顧及對企業的責任下,先將此嗜好壓抑下去。
對於中階幹部的體力,林茂桂也會設定檢核標準,在游泳、慢跑、高爾夫、仰臥起做(或伏地挺身)等4個項目中選擇兩項「考試」,絕不是口頭說說而已。
群電的前身是高效電子,當初的營運只能說是普普,後來更在出貨給日本遊戲機廠的電源出現問題後,危機瞬間湧現,「客戶幾乎都要陣亡」。而時任群光集團副董事長的林茂桂第一時間決定「撩下去」,親自接手營運,靠著與微軟、各家ODM代工大廠的老面子,重新要到機會,並靠著絕佳的品質重新贏回已失去的信任感。
回顧當初,「曾身為競爭同業」的現任群電總經理曾國華認為,林茂桂搶救高效的第一步非常正確,「若策略錯誤,那就徹底完蛋」。而林茂桂當初不是求HP、DELL等老客戶「再給一次機會」,而是去爭取微軟將推出的遊戲機電源訂單,由於遊戲機電源的規格比NB要高,藉由這個新客戶、新產品的「背書」,才讓高效逐步站起來。
林茂桂不諱言說,身為製造業,爭取訂單很重要,「在群光,我們跟客戶拿到訂單,當然是非常感謝,但也因為我們提供好的品質和服務給客戶,雙方都是平等的」。不過,親自接手高效的營運,卻讓林茂桂沮喪到最高點,包括廣達、仁寶、緯創、和碩、英業達等客戶見到他,就直接說「談群光的訂單OK,高效則是不必談了」,被K得滿頭包的結果,讓他感受到地位矮了好幾截。
林茂桂接手營運之後,並沒有馬上見到春天,主要是電源產品從研發到導入,看不同產品別,至少也要6個月到1年的前置期。
他回憶,「幾乎苦了2∼3年,原本的團隊去蕪存菁,另外大幅增添研發人力,此外也把群光的經營理念和重視執行力、強調團隊的文化帶進去,配合照顧員工的理念,才終於起死回生。
回顧當初,「曾身為競爭同業」的現任群電總經理曾國華認為,林茂桂搶救高效的第一步非常正確,「若策略錯誤,那就徹底完蛋」。而林茂桂當初不是求HP、DELL等老客戶「再給一次機會」,而是去爭取微軟將推出的遊戲機電源訂單,由於遊戲機電源的規格比NB要高,藉由這個新客戶、新產品的「背書」,才讓高效逐步站起來。
林茂桂不諱言說,身為製造業,爭取訂單很重要,「在群光,我們跟客戶拿到訂單,當然是非常感謝,但也因為我們提供好的品質和服務給客戶,雙方都是平等的」。不過,親自接手高效的營運,卻讓林茂桂沮喪到最高點,包括廣達、仁寶、緯創、和碩、英業達等客戶見到他,就直接說「談群光的訂單OK,高效則是不必談了」,被K得滿頭包的結果,讓他感受到地位矮了好幾截。
林茂桂接手營運之後,並沒有馬上見到春天,主要是電源產品從研發到導入,看不同產品別,至少也要6個月到1年的前置期。
他回憶,「幾乎苦了2∼3年,原本的團隊去蕪存菁,另外大幅增添研發人力,此外也把群光的經營理念和重視執行力、強調團隊的文化帶進去,配合照顧員工的理念,才終於起死回生。
擔任群電總經理的曾國華,在業界已有31年資歷,而他之前原本就曾是電源大廠力信的總經理。
在力信被併入光寶科後一段時間,曾國華選擇離開,並過了一小段難得輕鬆的日子,才被同為台北工專(現為台北科技大學)的學長林茂桂所延攬過來。
對於群電的未來營運展望,曾國華相當樂觀,認為以往是「3年成長1倍」,現在則是因為基期已高,成長幅度不可能還這麼強勁,但「要達到4年成長1倍」仍是相當有機會,至少後續看得到的2-3年都會相當不錯。
曾國華認為,經營事業,要做就做大,而電源產業的生意大得很,不少新產品正在開發,也會有新客戶加入。以伺服器電源來說,目前才剛起步,但已有4個客戶進來,涵蓋品牌和ODM客戶,都是未來的成長動能。
至於大陸上海自由貿易區開放遊戲機銷售,曾國華則認為會對遊戲機帶來不小助益,從兩大遊戲機客戶的訂單能見度來觀察,到明年第1季都還不錯,遠優於以往最高峰落在第4季的局面。
在力信被併入光寶科後一段時間,曾國華選擇離開,並過了一小段難得輕鬆的日子,才被同為台北工專(現為台北科技大學)的學長林茂桂所延攬過來。
對於群電的未來營運展望,曾國華相當樂觀,認為以往是「3年成長1倍」,現在則是因為基期已高,成長幅度不可能還這麼強勁,但「要達到4年成長1倍」仍是相當有機會,至少後續看得到的2-3年都會相當不錯。
曾國華認為,經營事業,要做就做大,而電源產業的生意大得很,不少新產品正在開發,也會有新客戶加入。以伺服器電源來說,目前才剛起步,但已有4個客戶進來,涵蓋品牌和ODM客戶,都是未來的成長動能。
至於大陸上海自由貿易區開放遊戲機銷售,曾國華則認為會對遊戲機帶來不小助益,從兩大遊戲機客戶的訂單能見度來觀察,到明年第1季都還不錯,遠優於以往最高峰落在第4季的局面。
證交所表示,本周五(8日)共計有群電(6412)及F-敦泰(5280)掛牌上市。證交所當日將在台股開盤前,於台北101大樓9樓舉行上市掛牌典禮,歡迎台股生力軍的加入。
群電為電源供應器大廠,並有節能減碳應用LED產品,為群光集團旗下成員。
群電在積極切入雲端相關電源和行動裝置電源後,今年全年營收可望達到約250億元,明年營收挑戰300億元。隨著節能減碳趨勢,群電已打入台、日、歐、美等全球六大照明公司,照明滲透率逐漸提升,且群電接單多元,包括遊戲機、平板電腦、機上盒電源需求皆有成長,群電前景不看淡。
法人認為,群電下半年營收、獲利皆較上半年成長,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1.01元,今年全年EPS則挑戰3元。
F-敦泰為觸控IC設計廠,在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占率約五成,旗下股東為TCL旗下投資公司占11.3%,高盛創投占6%至8%,Intel Capital占 5.84%,宏碁集團智融創投占5%至10%,管理階層則占25%。
F-敦泰明年將跨入驅動IC產品線,同時藉由目前電容式觸控技術,擴展人機介面應用產品。
另外,證交所在第4季舉辦的上市公司業績說明會,群電及F-敦泰均有受邀出席,其中群電在11月28日,F-敦泰則在11月12日。
群電為電源供應器大廠,並有節能減碳應用LED產品,為群光集團旗下成員。
群電在積極切入雲端相關電源和行動裝置電源後,今年全年營收可望達到約250億元,明年營收挑戰300億元。隨著節能減碳趨勢,群電已打入台、日、歐、美等全球六大照明公司,照明滲透率逐漸提升,且群電接單多元,包括遊戲機、平板電腦、機上盒電源需求皆有成長,群電前景不看淡。
法人認為,群電下半年營收、獲利皆較上半年成長,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1.01元,今年全年EPS則挑戰3元。
F-敦泰為觸控IC設計廠,在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占率約五成,旗下股東為TCL旗下投資公司占11.3%,高盛創投占6%至8%,Intel Capital占 5.84%,宏碁集團智融創投占5%至10%,管理階層則占25%。
F-敦泰明年將跨入驅動IC產品線,同時藉由目前電容式觸控技術,擴展人機介面應用產品。
另外,證交所在第4季舉辦的上市公司業績說明會,群電及F-敦泰均有受邀出席,其中群電在11月28日,F-敦泰則在11月12日。
F-敦泰(5280)及群電(6412)即將於本周五(8日)掛牌,昨( 4)日公開承銷股票進行公開抽籤,中籤率僅各3.53%及6.39%,其中,F-敦泰是外國企業來台上市股中,中籤率相對較低的個股。
F-敦泰IPO承銷價為250元,是近期罕見高價股,隨著聯發科(245 4)及F-晨星(3697)近期股價大漲,昨(4)日股價分別收在432.5 及329元,市場普遍預期,未來可望帶動F-敦泰股價展開比價行情。
據統計,今年以來F股IPO上市中籤率多偏高,都在5∼6%以上,包括F-鎧勝(5264)中籤率為6.81%,以及F-艾美(1626)5.42%,F -敦泰昨天公布中籤率為3.53%,相對屬較低。
另據統計,今年以來國內公司IPO上市,中籤率多在2%多到3%附近,相對F股略低,群電昨天公布中籤率6.39%,是今年來中籤率最高。
群電IPO承銷價格原暫定45元,但日前決定將承銷價格下調至41.6 元。群電昨天在興櫃收盤參考價為52.25元、上漲0.25元。
券商表示,近日台股突破高點後拉回,未來雖然市場普遍仍看好後市,但不確定因素增加及後市空間不大,可能影響投資人申購意願。
F-敦泰IPO承銷價為250元,是近期罕見高價股,隨著聯發科(245 4)及F-晨星(3697)近期股價大漲,昨(4)日股價分別收在432.5 及329元,市場普遍預期,未來可望帶動F-敦泰股價展開比價行情。
據統計,今年以來F股IPO上市中籤率多偏高,都在5∼6%以上,包括F-鎧勝(5264)中籤率為6.81%,以及F-艾美(1626)5.42%,F -敦泰昨天公布中籤率為3.53%,相對屬較低。
另據統計,今年以來國內公司IPO上市,中籤率多在2%多到3%附近,相對F股略低,群電昨天公布中籤率6.39%,是今年來中籤率最高。
群電IPO承銷價格原暫定45元,但日前決定將承銷價格下調至41.6 元。群電昨天在興櫃收盤參考價為52.25元、上漲0.25元。
券商表示,近日台股突破高點後拉回,未來雖然市場普遍仍看好後市,但不確定因素增加及後市空間不大,可能影響投資人申購意願。
高力(8996)及界霖(5285)昨(31)日向證交所送件申請上市,累計今年前10月共25家國內公司申請上市。證交所表示,科妍(178 6)、和康(1783)、群光電能(6412)將於11月上市,今年底國內上市公司將破800家。
在高力及界霖向證交所送件申請上市後,累計今年已有25家國內公司送件申請,已超越去年16家送件,並追平前(100)年25家申請上市紀錄。
高力公司負責人為韓顯壽,目前實收資本額為7.74億元,主要產品為金屬製品及加工、板式熱交換器、熱能產品,去(101)年稅前盈餘1.58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99元
界霖公司負責人為蔡上元,目前實收資本額6.09億元,主要產品為導線架,去年稅前盈餘1.15億元,EPS為1.38元。
證交所表示,今年申請上市公司中有18家已經證交所董事會通過上市案,其中7家已掛牌交易,接下來今年底前,再新增科妍及和康二家生技生力軍,屆時上市生技醫療族群將達23家。累計至今年10月底止,已有790家掛牌上市,預計11月及12月還有多家公司陸續掛牌交易,年底國內上市公司家數將可望正式突破800家。
證交所強調,未來將持續打造優良上市環境,以服務精神推動企業上市,擴大市場規模,達成「企業籌資更便捷、大眾投資更穩當」的目標。
在高力及界霖向證交所送件申請上市後,累計今年已有25家國內公司送件申請,已超越去年16家送件,並追平前(100)年25家申請上市紀錄。
高力公司負責人為韓顯壽,目前實收資本額為7.74億元,主要產品為金屬製品及加工、板式熱交換器、熱能產品,去(101)年稅前盈餘1.58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99元
界霖公司負責人為蔡上元,目前實收資本額6.09億元,主要產品為導線架,去年稅前盈餘1.15億元,EPS為1.38元。
證交所表示,今年申請上市公司中有18家已經證交所董事會通過上市案,其中7家已掛牌交易,接下來今年底前,再新增科妍及和康二家生技生力軍,屆時上市生技醫療族群將達23家。累計至今年10月底止,已有790家掛牌上市,預計11月及12月還有多家公司陸續掛牌交易,年底國內上市公司家數將可望正式突破800家。
證交所強調,未來將持續打造優良上市環境,以服務精神推動企業上市,擴大市場規模,達成「企業籌資更便捷、大眾投資更穩當」的目標。
企業基於多元化的經營目標,常採取業內或業外轉投資策略,達到擴展集團規模意圖。在這股轉投資風潮下,年底即將掛牌上市的F-乙盛、悅來、群電、F-麗豐、宅配通等集團「二代股」,等同「站在巨人肩膀往前看」,備受富爸爸效應加持,可望引領台股風騷。
在股市中,集團母公司對產業景氣的敏感度最高,客戶訂單的掌握也是最先知道,而轉投資的子公司基本面、好壞消息,母公司也都是春江水暖鴨先知。
合庫巴黎投信投資長陳人麒表示,同一集團下,母子公司具有上下游整合效應,更可強化競爭力優勢,且子公司股價表現也會連動影響母公司財報上的轉投資潛在損益。每逢季底或年底期間,集團企業對子公司股價的心態普遍偏多,好讓年度財報的數字能夠亮麗一些。
今年還有兩個月即將結束,但台股並不寂寞,年底掛牌潮一波接著一波,同時集團富爸爸的聲勢相當浩大,不容忽視。
其中,F-乙盛為鴻海集團轉投資;悅來為遠雄集團旗下觀光飯店;群電為群光藍天集團子公司;F-麗豐更有克莉緹娜集團光環,成功經營兩岸美容市場。宅配通則為國內老牌東元集團持股四成轉投資公司,並以「大嘴鳥」形象標誌深植人心,打響流通業名號。
大展證券總經理陳政元指出,在上述集團中,遠雄集團未來將再增添新的上市小金雞,包括遠雄人壽及國鼎生技,鴻海集團也有端點銷售系統(POS)廠的樺漢即將上市,眾多集團子公司開枝散葉,在不同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在股市中,集團母公司對產業景氣的敏感度最高,客戶訂單的掌握也是最先知道,而轉投資的子公司基本面、好壞消息,母公司也都是春江水暖鴨先知。
合庫巴黎投信投資長陳人麒表示,同一集團下,母子公司具有上下游整合效應,更可強化競爭力優勢,且子公司股價表現也會連動影響母公司財報上的轉投資潛在損益。每逢季底或年底期間,集團企業對子公司股價的心態普遍偏多,好讓年度財報的數字能夠亮麗一些。
今年還有兩個月即將結束,但台股並不寂寞,年底掛牌潮一波接著一波,同時集團富爸爸的聲勢相當浩大,不容忽視。
其中,F-乙盛為鴻海集團轉投資;悅來為遠雄集團旗下觀光飯店;群電為群光藍天集團子公司;F-麗豐更有克莉緹娜集團光環,成功經營兩岸美容市場。宅配通則為國內老牌東元集團持股四成轉投資公司,並以「大嘴鳥」形象標誌深植人心,打響流通業名號。
大展證券總經理陳政元指出,在上述集團中,遠雄集團未來將再增添新的上市小金雞,包括遠雄人壽及國鼎生技,鴻海集團也有端點銷售系統(POS)廠的樺漢即將上市,眾多集團子公司開枝散葉,在不同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集中市場昨(28)日成交值改寫近1個半月來新低,為激勵台股活絡,證交所將從11月11日至28日止,接連針對外國第一上市公司、國內上市公司,各舉辦3場業績發表會,合計6場共將有17家公司出席。
證交所指出,為使投資人了解上市公司營運績效,將於11月11日至 11月13日下午在證交所陸續辦理3場次「外國公司業績發表會」,將由受邀公司出席代表向機構法人與投資大眾說明財務業務情形及對未來產業前景的看法,以增進資訊透明度。預計出席的外國公司計有8 家,包括F-永冠(1589)、F-貿聯(3665)、巨騰(9136)、F-美食 (2723)、F-敦泰(5280)、F-再生(1337)、F-福貞(8411)、F -艾美(1626)等。
至於國內上市業績發表會方面,緊接著11月21日、26日及28日將舉行3場,預計邀請雄獅(2731)、拓凱(4536)、凱撒衛(1817)、川湖(2059)、康舒(6282)、中興電(1513)、正新(2105)、群電(6412)及大聯大(3702)等9家出席。
近來台股成交量能持續下滑,證交所此時召開新一輪業績發表會,市場認為,希望藉由好公司業績發表會,激勵市場投資人買氣,並營造第4季台股多頭行情。
證交所指出,為使投資人了解上市公司營運績效,將於11月11日至 11月13日下午在證交所陸續辦理3場次「外國公司業績發表會」,將由受邀公司出席代表向機構法人與投資大眾說明財務業務情形及對未來產業前景的看法,以增進資訊透明度。預計出席的外國公司計有8 家,包括F-永冠(1589)、F-貿聯(3665)、巨騰(9136)、F-美食 (2723)、F-敦泰(5280)、F-再生(1337)、F-福貞(8411)、F -艾美(1626)等。
至於國內上市業績發表會方面,緊接著11月21日、26日及28日將舉行3場,預計邀請雄獅(2731)、拓凱(4536)、凱撒衛(1817)、川湖(2059)、康舒(6282)、中興電(1513)、正新(2105)、群電(6412)及大聯大(3702)等9家出席。
近來台股成交量能持續下滑,證交所此時召開新一輪業績發表會,市場認為,希望藉由好公司業績發表會,激勵市場投資人買氣,並營造第4季台股多頭行情。
電源廠新兵群光電能(6412)將於下月掛牌上市,群電主要產品是電源供應器和節能減碳相關應用的LED,法人指出,節能趨勢底定,群電已打入台、日、歐、美等全球六大照明公司,隨著照明滲透率逐漸提升,群電接單穩定,前景不看淡。
群光電能成立約四年,業績表現由虧轉盈、並持續穩定成長,今年第3季合併營收66億元,季增14%,9月合併營收更創單月歷史新高,公司對未來一年的訂單和成長性持續看好。
法人表示,群電接單多元,包括遊戲機、平板電腦、機上盒電源需求皆有成長,加上長期切入全球LED六大照明廠,隨照明需求爆發、滲透率提升,將有利其營運表現。按照歷史經驗觀察,群電營收下半年營收、獲利皆較上半年成長,上半年每股純益1.01元,法人估,今年全年每股純益上看3元。
群光電能成立約四年,業績表現由虧轉盈、並持續穩定成長,今年第3季合併營收66億元,季增14%,9月合併營收更創單月歷史新高,公司對未來一年的訂單和成長性持續看好。
法人表示,群電接單多元,包括遊戲機、平板電腦、機上盒電源需求皆有成長,加上長期切入全球LED六大照明廠,隨照明需求爆發、滲透率提升,將有利其營運表現。按照歷史經驗觀察,群電營收下半年營收、獲利皆較上半年成長,上半年每股純益1.01元,法人估,今年全年每股純益上看3元。
電源供應器新兵群光電能(6412)將在11月8日掛牌上市,由於今年成長率高居電源供應器廠之首,加上電源純度達到95%以上,深受外資青睞。群電在積極切入雲端相關電源和行動裝置電源後,今年全年營收可望達到約250億元,明年挑戰300億元。
群光電能原是群光集團在1990年成立的高效,2006年由群光副董事長林茂桂開始整頓,當時NB電源供應器的全球市占率約8.7%,目前已大增至逾三分之一、居全球第一;LED照明也在跨入18個月後就開始賺錢,連續三年業績都大幅成長。
林茂桂說,從「高效」到「群電」,群電的成長性有目共睹,未來二、三年的成長性都不用擔心。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群電的競爭優勢?如何與現有的電源供應器廠做出區隔?
答:群電是目前唯一在重慶有設廠的台灣電源廠,而重慶是全球NB生產重鎮,且群電也生產變壓器,無論成本、技術在業界都首屈一指。群電的團隊包括總經理曾國華、技術長黃中明和董事杜天海等高階主管,在電源供應器產業至少有30年的資歷,都是帶動群電業績成長的靈魂人物。
多元布局
外資叫好
群電目前的產品有95%與電源相關,其中5%是LED。今年上半年與PC相關有78%,到第3季已下降到57%,今年全年非PC產品占比已上揚到40%,預估明年可提高到50%以上。
群電的核心競爭優勢包括,有世界級客戶群,堅強的集團資源,提供一次購足服務。群電曾獲2012聯想的鑽石獎,那是在2,000家供應商中選出十家,且是連續二年獲選。而產品組合布局方面,在消費電子產品市場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相機模組全球市占率42%、鍵盤占35%及NB電源33.3%,都是全球第一。
群電電源供應器市占率在2006年約8.7%,去年底已提升到27.3%,今年會達到33.3%,市占率的提升,主要是群光集團提供一次購足的股務。LED照明市場也呈現爆發性成長,群電從2010年開始投入,到2012年第3季就損益兩平,LED的成長超過內部預期,2011年成長22倍,2012年成長七倍,今年比去年也會倍增,目前總計有六個世界級的客戶。
問:群電第4季業績逆勢成長,主要成長動能?未來發展主軸?
答:群電全面布局3C產業,包括平板電腦、遊戲機,機上盒、TV等,第4季都有新客戶加入。另外,在雲端的布局也沒有缺席。
今年第3季營收季增率約13.5%,第4季會比第3季成長更多,今年營收是逐季成長,會在第4季創下歷史新高,今年全年的年增率為二位數。
營收勁揚
上看300億
9月營收已創歷史新高,預估10月的營收還會再創新高,預估今年的高峰在11月,主因二大遊戲機新機都會在11月開賣,加上有平板新客戶,都有助挹注業績。
電源供應器未來的發展是往雲端產品,從個人朝智慧家庭、辦公室、雲端等方向發展,因此工作站、伺服器和儲存設備的成長性大,毛利率高。至於LED未來也會走向智慧型照明,更能提高附加價值。
問:近期外資開始買進群電,外資看上群電哪些優勢?
答:10月曾到香港、新加坡進行海外說明會,外資認為群電經營團隊結合國際和台灣大廠的菁英,包括來自EMERSON、飛瑞、台達電和光寶等大廠,在業界很少見,且年資都在30年以上。
而電源供應器的純度最高,在電源供應器部分,群電高達95%以上。另外在成長性方面,無論是營收、獲利成長,都符合外資最愛的高成長公司,且群電的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高,也是受到青睞主因。
群電從2009年到2012年,四年來不論營收、毛利率、淨利、每股純益、ROE的成長率,在台灣七家電源供應器廠中都排名第一。
問:法人預估群電今年每股純益在3元以上,未來三年會再成長一倍,是否如此?
答:未來毛利率和營業利率都會往上,今年營收上半年和下半年比重是4比6,但獲利比重則是3比7,全年ROE會超過21%。從目前接訂單來看,未來二、三年的成長力道都不錯,主要是有新產品、新客戶和市占率的提升。
群光電能原是群光集團在1990年成立的高效,2006年由群光副董事長林茂桂開始整頓,當時NB電源供應器的全球市占率約8.7%,目前已大增至逾三分之一、居全球第一;LED照明也在跨入18個月後就開始賺錢,連續三年業績都大幅成長。
林茂桂說,從「高效」到「群電」,群電的成長性有目共睹,未來二、三年的成長性都不用擔心。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群電的競爭優勢?如何與現有的電源供應器廠做出區隔?
答:群電是目前唯一在重慶有設廠的台灣電源廠,而重慶是全球NB生產重鎮,且群電也生產變壓器,無論成本、技術在業界都首屈一指。群電的團隊包括總經理曾國華、技術長黃中明和董事杜天海等高階主管,在電源供應器產業至少有30年的資歷,都是帶動群電業績成長的靈魂人物。
多元布局
外資叫好
群電目前的產品有95%與電源相關,其中5%是LED。今年上半年與PC相關有78%,到第3季已下降到57%,今年全年非PC產品占比已上揚到40%,預估明年可提高到50%以上。
群電的核心競爭優勢包括,有世界級客戶群,堅強的集團資源,提供一次購足服務。群電曾獲2012聯想的鑽石獎,那是在2,000家供應商中選出十家,且是連續二年獲選。而產品組合布局方面,在消費電子產品市場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相機模組全球市占率42%、鍵盤占35%及NB電源33.3%,都是全球第一。
群電電源供應器市占率在2006年約8.7%,去年底已提升到27.3%,今年會達到33.3%,市占率的提升,主要是群光集團提供一次購足的股務。LED照明市場也呈現爆發性成長,群電從2010年開始投入,到2012年第3季就損益兩平,LED的成長超過內部預期,2011年成長22倍,2012年成長七倍,今年比去年也會倍增,目前總計有六個世界級的客戶。
問:群電第4季業績逆勢成長,主要成長動能?未來發展主軸?
答:群電全面布局3C產業,包括平板電腦、遊戲機,機上盒、TV等,第4季都有新客戶加入。另外,在雲端的布局也沒有缺席。
今年第3季營收季增率約13.5%,第4季會比第3季成長更多,今年營收是逐季成長,會在第4季創下歷史新高,今年全年的年增率為二位數。
營收勁揚
上看300億
9月營收已創歷史新高,預估10月的營收還會再創新高,預估今年的高峰在11月,主因二大遊戲機新機都會在11月開賣,加上有平板新客戶,都有助挹注業績。
電源供應器未來的發展是往雲端產品,從個人朝智慧家庭、辦公室、雲端等方向發展,因此工作站、伺服器和儲存設備的成長性大,毛利率高。至於LED未來也會走向智慧型照明,更能提高附加價值。
問:近期外資開始買進群電,外資看上群電哪些優勢?
答:10月曾到香港、新加坡進行海外說明會,外資認為群電經營團隊結合國際和台灣大廠的菁英,包括來自EMERSON、飛瑞、台達電和光寶等大廠,在業界很少見,且年資都在30年以上。
而電源供應器的純度最高,在電源供應器部分,群電高達95%以上。另外在成長性方面,無論是營收、獲利成長,都符合外資最愛的高成長公司,且群電的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高,也是受到青睞主因。
群電從2009年到2012年,四年來不論營收、毛利率、淨利、每股純益、ROE的成長率,在台灣七家電源供應器廠中都排名第一。
問:法人預估群電今年每股純益在3元以上,未來三年會再成長一倍,是否如此?
答:未來毛利率和營業利率都會往上,今年營收上半年和下半年比重是4比6,但獲利比重則是3比7,全年ROE會超過21%。從目前接訂單來看,未來二、三年的成長力道都不錯,主要是有新產品、新客戶和市占率的提升。
多數企業的副董事長大都不管事或是酬庸的職位,但群光、群電副董事長林茂桂卻是群光集團的靈魂人物,他曾帶領群光團隊,業績規模不斷翻升,群光市值成長達20多倍。接手整頓群光電能,六年間每股獲利由虧3元變成賺3元,群電脫胎換骨,更成為群光集團的小金雞。
群電上市前法說會當天,除法人參加外,群光的供應鏈如億光董事長葉寅夫、致茂董事長黃欽明等人都全程參與,可以看出林茂桂在業界的輩分與人脈,以及群光集團與供應鏈的緊密關係。
林茂桂在2007年時,臨危受命接下搖搖欲墜的群電(當時公司名稱是高效),接單四處碰壁,當時的客戶英業達、廣達等抱怨連連,林茂桂以個人信保證高效有生產的能力,同時內部進行換血、去蕪存菁,再注入群光的文化,重新塑造群電的文化,林茂桂親披戰袍,才將客戶逐一找回。
群電總經理曾國華2008年加入,他回憶當時群電的轉機,林茂桂第一個客戶找上美系大廠,他說:「這個策略很成功」,因為掌握到這家美系客戶,訂單量又大,有助群電在業界建立信譽,有利後續爭取更多客戶。
林茂桂經營管理領導風格是融合美式與日式的管理優點。美式管理的優點在於目標導向,強調高效率;日式管理則重視團隊合作,注重細節,追求產品品質的完美。林茂桂則結合美日兩種管理文化的優點。
群光集團策略長林群表示,群光集團的文化不強調英雄主義,只有團隊合作,各單位高階主管在林茂桂帶領下,同心高效率達到工作目標,一般企業中非常少見。
林茂桂對產品「品質」更是執著,群光集團辦公大樓與工廠隨處可見「No Quality,No Sales」的標語,就可看出。林茂桂對「事」要求十分嚴格,但對「人」的管理其實是剛中帶柔、恩威並濟。最近有一名主管在大陸工廠昏迷倒地,他馬上指派飛航一趟要價新台幣200萬的SOS醫護專機,將同仁迅速送回台灣治療,不難看出他關心員工的程度。
群電上市前法說會當天,除法人參加外,群光的供應鏈如億光董事長葉寅夫、致茂董事長黃欽明等人都全程參與,可以看出林茂桂在業界的輩分與人脈,以及群光集團與供應鏈的緊密關係。
林茂桂在2007年時,臨危受命接下搖搖欲墜的群電(當時公司名稱是高效),接單四處碰壁,當時的客戶英業達、廣達等抱怨連連,林茂桂以個人信保證高效有生產的能力,同時內部進行換血、去蕪存菁,再注入群光的文化,重新塑造群電的文化,林茂桂親披戰袍,才將客戶逐一找回。
群電總經理曾國華2008年加入,他回憶當時群電的轉機,林茂桂第一個客戶找上美系大廠,他說:「這個策略很成功」,因為掌握到這家美系客戶,訂單量又大,有助群電在業界建立信譽,有利後續爭取更多客戶。
林茂桂經營管理領導風格是融合美式與日式的管理優點。美式管理的優點在於目標導向,強調高效率;日式管理則重視團隊合作,注重細節,追求產品品質的完美。林茂桂則結合美日兩種管理文化的優點。
群光集團策略長林群表示,群光集團的文化不強調英雄主義,只有團隊合作,各單位高階主管在林茂桂帶領下,同心高效率達到工作目標,一般企業中非常少見。
林茂桂對產品「品質」更是執著,群光集團辦公大樓與工廠隨處可見「No Quality,No Sales」的標語,就可看出。林茂桂對「事」要求十分嚴格,但對「人」的管理其實是剛中帶柔、恩威並濟。最近有一名主管在大陸工廠昏迷倒地,他馬上指派飛航一趟要價新台幣200萬的SOS醫護專機,將同仁迅速送回台灣治療,不難看出他關心員工的程度。
盤面陷入橫盤整理局面,以目前台指期11月合約新開始交易且到期日較長、權利金較高等因素,選擇權買方進場不完全有利,但未來若行情於量能放大且出現明顯的紅K或黑K時,有機會走出波段行情,故此時可以採選選擇權多頭價差的方式偏多操作,以獲取未來可能的波段利潤。
國泰期貨副總錢冠州表示,加權指數成交量能仍僅守在800億元左右,即使利多簇擁下也並未明顯放大,呈現量縮整理局面。從短期5 日線走勢變化來看,近日呈現走平上下搖擺,顯示短線指數陷入橫盤走勢,就技術面指標來看,日KD高檔止穩走平,而5日RSI訊號翻多,技術面也顯示盤整機會大。此外,以目前成交量能僅落在800億元水平,對照上檔套牢均量約900∼1,000億元來說,仍是明顯不足,預期短線盤勢仍難脫整理局面。不過,由於目前指數已重回所有均線之上,而連續兩日走高也扭轉趨勢重回上升軌道,短多氣勢轉強,且下檔 10日、中長期均線也維持翻揚格局不變,可持續挹注多方助長力道,此外,昨日外資再度買超,且金額也有擴大跡象,多方心態未變,因此,操作上逢回仍可站在買方,心態維持偏多。
錢冠州強調,操作選擇權應注意的重點為波動率變化,近期在國際股市多空交陳的訊息影響下,波動率大漲大跌,以當前行情來說尚不穩定,投資人在選擇權操作上也不宜過度的追高殺低。
國泰期貨副總錢冠州表示,加權指數成交量能仍僅守在800億元左右,即使利多簇擁下也並未明顯放大,呈現量縮整理局面。從短期5 日線走勢變化來看,近日呈現走平上下搖擺,顯示短線指數陷入橫盤走勢,就技術面指標來看,日KD高檔止穩走平,而5日RSI訊號翻多,技術面也顯示盤整機會大。此外,以目前成交量能僅落在800億元水平,對照上檔套牢均量約900∼1,000億元來說,仍是明顯不足,預期短線盤勢仍難脫整理局面。不過,由於目前指數已重回所有均線之上,而連續兩日走高也扭轉趨勢重回上升軌道,短多氣勢轉強,且下檔 10日、中長期均線也維持翻揚格局不變,可持續挹注多方助長力道,此外,昨日外資再度買超,且金額也有擴大跡象,多方心態未變,因此,操作上逢回仍可站在買方,心態維持偏多。
錢冠州強調,操作選擇權應注意的重點為波動率變化,近期在國際股市多空交陳的訊息影響下,波動率大漲大跌,以當前行情來說尚不穩定,投資人在選擇權操作上也不宜過度的追高殺低。
群光子公司群光電能(6412)固守電源及雲端市場後,目前積極搶攻照明商機,副董事長林茂桂指出,LED照明至少在未來5∼6年,平均年複合成長率(CAGR)估計都能維持在40%,群電LED照明產品目前已切入6大世界級客戶,未來則將以成為全球LED照明前十大品牌的供應商為目標。
法人預估,群電目前已搶下LED封裝大廠億光、飛利浦、歐司朗、 NEC等主要大廠,此外,NB電源、消費性電子產品及雲端產品三大產品線持續成長,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持續穩健提升,預估今年每股盈餘(EPS)可望超越3元,明年力拚4∼5元,並預計於11月8日掛牌上市。
群光電能昨日召開上市前業績發表會,總經理曾國華表示,受惠於 NB電源供應器市占穩定擴張,加上伺服器等雲端應用以及遊戲機為首的消費性電子訂單暢旺帶動下,今年營收將「一季比一季高」,毛利率也會越來越好,就過去幾年營運軌跡觀察,營業額上下半年比重約 4:6,但獲利比重為3:7,今年亦持續樂觀。
曾國華表示,為搶攻雲端商機,明年起將拉高伺服器比重,除了北美大廠外,明年可望再增加日系大廠客戶,為營運增添動能。
另外,遊戲機電源產品受惠主要2大遊戲機客戶推出新機,搭配上海開放自由貿易區域遊戲機開放銷售,預估至明年第1季狀況都還不錯。
群光策略長林群指出,群光電目前在中國大陸廣東、重慶、蘇州及江西設立生產據點,研發中心則設於台灣及香港,不但是台灣主要電源廠進駐重慶的唯一一家公司,亦提供一次購足服務創造優勢,以生產自動化提升效率,在電源供應器部份持續拓展高附加價直產品,並全面布局雲端3C產業,成長潛力驚人。
林群說,群電在NB電源的市占率快速提升,今年NB電源市占率已逾 3成,穩居前2大供應商,此外,集團亦為全球第一大DT/NB鍵盤供應商、NB鏡頭模組及IP cam/Sports DV製造商,集團將可以發揮產業整合的綜效,群電未來的成長可期。
法人預估,群電目前已搶下LED封裝大廠億光、飛利浦、歐司朗、 NEC等主要大廠,此外,NB電源、消費性電子產品及雲端產品三大產品線持續成長,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持續穩健提升,預估今年每股盈餘(EPS)可望超越3元,明年力拚4∼5元,並預計於11月8日掛牌上市。
群光電能昨日召開上市前業績發表會,總經理曾國華表示,受惠於 NB電源供應器市占穩定擴張,加上伺服器等雲端應用以及遊戲機為首的消費性電子訂單暢旺帶動下,今年營收將「一季比一季高」,毛利率也會越來越好,就過去幾年營運軌跡觀察,營業額上下半年比重約 4:6,但獲利比重為3:7,今年亦持續樂觀。
曾國華表示,為搶攻雲端商機,明年起將拉高伺服器比重,除了北美大廠外,明年可望再增加日系大廠客戶,為營運增添動能。
另外,遊戲機電源產品受惠主要2大遊戲機客戶推出新機,搭配上海開放自由貿易區域遊戲機開放銷售,預估至明年第1季狀況都還不錯。
群光策略長林群指出,群光電目前在中國大陸廣東、重慶、蘇州及江西設立生產據點,研發中心則設於台灣及香港,不但是台灣主要電源廠進駐重慶的唯一一家公司,亦提供一次購足服務創造優勢,以生產自動化提升效率,在電源供應器部份持續拓展高附加價直產品,並全面布局雲端3C產業,成長潛力驚人。
林群說,群電在NB電源的市占率快速提升,今年NB電源市占率已逾 3成,穩居前2大供應商,此外,集團亦為全球第一大DT/NB鍵盤供應商、NB鏡頭模組及IP cam/Sports DV製造商,集團將可以發揮產業整合的綜效,群電未來的成長可期。
群光(2385)旗下的準上市公司群光電能(6412),預計11月8日掛牌,並於本周三(16日)舉行上市前法說會。群電專攻電源供應器領域,9月自結合併營收衝上24.5億元、寫下單月歷史新高,法人指出,在兩大遊戲機客戶加速出貨帶動下,10月不排除還有續創新高的空間。
群電原本是群光的電源事業部,2008年底切割獨立為群電,至今即將屆滿5年。而群電9月營收月增12.4%、達24.5億元,創單月歷史新高,也帶動母公司群光9月營收月增9.8%、來到66.82億元,寫下今年度的單月新高。
群電的電源客戶原本分為NB和遊戲機兩大塊,近年來持續擴增新產品,陸續納入機上盒、多功能事務機、大尺寸電視、LED照明和伺服器等領域,群電副董事長林茂桂指出,電源的生意實在做不完,該公司在未來數年也會持續保持成長趨勢。
群電累計今年第3季合併營收66.33億元,較上一季成長14%,主要受惠於消費性電子、LED照明及雲端產品新機出貨的挹注。未來,隨著相關產品新機出貨的動能持續增強,法人預期,群電10月份仍有機會再創新高、第4季則可達「兩位數成長」。
若以產品線來看,帶動群電9、10月營運大幅攀升的動力,就在於遊戲機。群電原本就是美系遊戲機廠的主要電源供應商,今年又爭取到日系客戶的定單,成為少數同時接下美、日兩大遊戲機廠訂單的受惠股。
群電已訂於11月8日掛牌上市,近期將會進行IPO定價,以該公司上周五興櫃均價52.8元來看,市值已達173億元,在電源族群當中僅次於台達電和光寶科、居第3大。
群電原本是群光的電源事業部,2008年底切割獨立為群電,至今即將屆滿5年。而群電9月營收月增12.4%、達24.5億元,創單月歷史新高,也帶動母公司群光9月營收月增9.8%、來到66.82億元,寫下今年度的單月新高。
群電的電源客戶原本分為NB和遊戲機兩大塊,近年來持續擴增新產品,陸續納入機上盒、多功能事務機、大尺寸電視、LED照明和伺服器等領域,群電副董事長林茂桂指出,電源的生意實在做不完,該公司在未來數年也會持續保持成長趨勢。
群電累計今年第3季合併營收66.33億元,較上一季成長14%,主要受惠於消費性電子、LED照明及雲端產品新機出貨的挹注。未來,隨著相關產品新機出貨的動能持續增強,法人預期,群電10月份仍有機會再創新高、第4季則可達「兩位數成長」。
若以產品線來看,帶動群電9、10月營運大幅攀升的動力,就在於遊戲機。群電原本就是美系遊戲機廠的主要電源供應商,今年又爭取到日系客戶的定單,成為少數同時接下美、日兩大遊戲機廠訂單的受惠股。
群電已訂於11月8日掛牌上市,近期將會進行IPO定價,以該公司上周五興櫃均價52.8元來看,市值已達173億元,在電源族群當中僅次於台達電和光寶科、居第3大。
群光(2385)集團旗下的群電計劃11月掛牌上市,群光將釋股,群光表示,這次
釋股利益約8億至9億元,可使群光的股東權益增加,明年將反應在群光的配股
上。
群光表示,過去五年來,群電的獲利成長都是同業第一名,即使電源是穩定的產
業,但群電的成長動能相當強,在新客戶挹注下,預估未來三年業績有望成長一
倍。
群電是群光集團旗下電源供應器大廠,資本額32.58億元,群光持股53.9%,2012
年合併營收236億元,稅後淨利9.13億元,每股純益2.85元。群光還群電也將辦理
現金增資,增資後股本為35.3億元。
群光主管表示,群光釋出群電的持股獲利約8億至9億元,根據最新的IFRS規定,
不能認列當期損益,卻是資本公積的加項,群光董事會已有共識,明年會拿來配
股。
釋股利益約8億至9億元,可使群光的股東權益增加,明年將反應在群光的配股
上。
群光表示,過去五年來,群電的獲利成長都是同業第一名,即使電源是穩定的產
業,但群電的成長動能相當強,在新客戶挹注下,預估未來三年業績有望成長一
倍。
群電是群光集團旗下電源供應器大廠,資本額32.58億元,群光持股53.9%,2012
年合併營收236億元,稅後淨利9.13億元,每股純益2.85元。群光還群電也將辦理
現金增資,增資後股本為35.3億元。
群光主管表示,群光釋出群電的持股獲利約8億至9億元,根據最新的IFRS規定,
不能認列當期損益,卻是資本公積的加項,群光董事會已有共識,明年會拿來配
股。
隨著台股持續震盪趨堅創波段新高,除了Tesla概念股世德(2066 )、旅遊業雄獅(2731)昨日拉出蜜月行情外,已核准上市櫃的準I PO股久裕(4173)、商之器(8409)、長園科(8038)及創傑(526 1)等,市場關注度也持續升溫。
據統計,已通過上市櫃董事會IPO案申請公司高達22家,其中核准上市櫃日期公司則有久裕、商之器、長園科、F-立凱及創傑等公司為主,這些公司預估將趕在今年年底前掛牌。法人指出,由於QE並未退場,這些準上市上櫃股更在資金給力的帶動下,中籤率更是大幅下滑。
年底前可望陸續掛牌的25家公司,並各具題材性,以生技及化工股為主要大宗,包括久裕、商之器、科妍、三福、F-麗豐五家公司居冠;此外,搶搭節能及電動車的電能廠、正極材料商長園科、F-立凱電、群光電;藍芽傳輸題材的創傑;碳纖維的拓凱股價都紅不讓。
除此之外,工業電腦事欣科;玻陶凱撒衛;光學、觸控玻璃及IC業的清惠、悅城、F-敦泰;觀光的悅來;設備廠大量;鋼鐵業F-東明;光收發器F-眾達;鴻海集團精密廠F-乙盛;車用零組件概念股劍麟及 F-六暉都在其中。
證券業者指出,準上市櫃公司因多數為原汁雞湯,再加上IPO個股符合新版證所稅規定,包括興櫃買進但上市櫃後賣出、出售102年以後掛牌的初次上市櫃股票(IPO)逾10張者,其獲利的15%將課徵稅捐,所以上市前後的賣壓會大幅增加,但是亦不乏勇於承接的投資人買進,特別是年底掛牌的公司主流產業以生技、車用概念股為主,預料相關族群將成市場主流,成為吸金標的。
據統計,已通過上市櫃董事會IPO案申請公司高達22家,其中核准上市櫃日期公司則有久裕、商之器、長園科、F-立凱及創傑等公司為主,這些公司預估將趕在今年年底前掛牌。法人指出,由於QE並未退場,這些準上市上櫃股更在資金給力的帶動下,中籤率更是大幅下滑。
年底前可望陸續掛牌的25家公司,並各具題材性,以生技及化工股為主要大宗,包括久裕、商之器、科妍、三福、F-麗豐五家公司居冠;此外,搶搭節能及電動車的電能廠、正極材料商長園科、F-立凱電、群光電;藍芽傳輸題材的創傑;碳纖維的拓凱股價都紅不讓。
除此之外,工業電腦事欣科;玻陶凱撒衛;光學、觸控玻璃及IC業的清惠、悅城、F-敦泰;觀光的悅來;設備廠大量;鋼鐵業F-東明;光收發器F-眾達;鴻海集團精密廠F-乙盛;車用零組件概念股劍麟及 F-六暉都在其中。
證券業者指出,準上市櫃公司因多數為原汁雞湯,再加上IPO個股符合新版證所稅規定,包括興櫃買進但上市櫃後賣出、出售102年以後掛牌的初次上市櫃股票(IPO)逾10張者,其獲利的15%將課徵稅捐,所以上市前後的賣壓會大幅增加,但是亦不乏勇於承接的投資人買進,特別是年底掛牌的公司主流產業以生技、車用概念股為主,預料相關族群將成市場主流,成為吸金標的。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