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台股強勢續漲再創高峰 輪動態勢預估不變 台股延續美股多頭氛圍,昨日再創歷史新高,站上21,800點。盤面題材股表現亮眼,其中,法人近日買進的中低價股如盟立、聯電、萬海等強勢點火。專家預期,後市輪漲態勢將持續,但提醒投資人避免追高殺低。 美股四大指數上周五齊揚,引領科技股走勢,台股受惠外資買盤湧入,人工智慧(AI)概念股表現突出,輝達創新高,帶動相關股跟漲。 除了電子股,傳產題材股亦不乏亮點。法人近五日大量買進的個股中,以低於百元股價來看,盟立、聯電、萬海等漲幅在2%至10%之間。 機器人概念股盟立,在特定外資加持下,昨日漲停收68.2元,創掛牌以來收盤新高。而昆盈則在籌碼換手後,於開盤後鎖漲停收32.85元,不畏證交所列入注意股。 貨櫃航運股也表現強勢。受惠於紅海危機延續,以及歐美需求旺季,運價預期將持續走高,萬海、四維航、慧洋-KY等股價也跟著上漲。 專家表示,儘管美聯準會(Fed)將公布PCE物價指數,市場仍保持樂觀氣氛。後市輪漲態勢預期不變,但投資人應注意短多操作,切勿追高殺低。
證交所促法說會公開透明 提升公司治理品質
為提升上市公司財務、業務資訊的透明度,並增加投資人獲取企業訊息的管道,臺灣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證交所)已規範本國上市公司每年至少在境內自辦或受邀參加一次法人說明會(以下簡稱法說會)。
據統計,截至目前為止,今年國內上市公司(未含創新板)已累計舉辦 917 場法說會。為進一步推動法說會的公開透明,證交所宣布,6 月預計有 10 家上市公司借用證交所場地自行辦理法說會,包括敬鵬(2355)、亞翔、潤弘等。
證交所表示,法說會是上市公司對外溝通的重要管道,除了說明營運績效和產業前景看法外,也能傳達經營理念和企業價值,讓股東和潛在投資人更深入了解公司的營運狀況和挑戰。此外,法說會也提供投資人表達意見和與公司雙向交流的機會,有助於提升公司治理品質。
證交所呼籲上市公司務必重視法說會的舉辦,並鼓勵公司儘早公告法說會相關資訊,以利投資人掌握訊息。上市公司基本資料可至公開資訊觀測站查詢,亦可透過網路轉播同步收看法說會。
證交所也提醒上市公司,自 2023 年 1 月 1 日起,全體國內及第一上市公司受邀參加法人說明會時,每年度應至少擇一受邀場次輸入會議影音連結資訊。請上市公司儘早規畫,以符法令規定。
雖然美聯準會(Fed)偏好的指標PCE物價指數即將揭曉,但市場多頭氛圍不減,美股四大指數上周五同步收紅,人工智慧(AI)多頭指標輝達(NVIDIA)再創新高,引領相關概念股同步跟漲,台股延續盤堅走勢,站上21,800點。
盤面無論電子或傳產題材股,都有強勢股積極表態,以法人近五日買超逾3,000張,且低於百元個股來看,盟立、聯鈞、永崴投控、昆盈、萬海、豐藝、鈺創、四維航、華晶科、聯電、慧洋-KY、仁寶等代表個股,漲幅達2%至10%不等。
AI教父黃仁勳提早來台,引爆超級股東會行情,其中,機器人概念股持續走高,盟立在特定外資加持下,昨日盤中鎖住漲停收68.2元,創掛牌以來收盤新天價,另一檔昆盈爆量後籌碼成功換手,無懼遭證交所列入注意股,早盤即亮燈關門收在32.85元。
紅海危機延續,上海集裝箱出口(SCFI)運價指數自5月開始大幅反彈,永豐投顧認為,歐洲旺季提前,及美洲線進入需求旺季、亞洲中轉港塞港加劇,運價未來幾個月易漲難跌,萬海等貨櫃航運股獲利持續看俏,四維航、慧洋-KY等散裝航運股同步強勢。
法人指出,民間游資龐大,助攻台股創高;證券商定期定額投資也 以每年逾1倍速度的增長,證交所統計,從2018年1月開始公布僅2.2 9億元,到2024年4月衝上124.57億元,頻創歷史新高。
台股27日盤中攻上21,871點、收21,803點,雙寫歷史盤中及收盤新 高,5月來集中市場成交金額累計已達8.04兆元,由於MSCI季度調整 於31日盤後生效,市場估計5月成交值可望突破10兆元至11兆元之間 ,將是月歷史第二高。
此外,外資今年來也翻多買超達1,759.25億元,加計去年共回補4 ,514.48億元,與2020∼2022年賣超2.22兆元相較下仍有很大回補空 間;儘管如此,外資仍成為台股創高的受益者,至27日止,外資持有 台股市值突破30兆元,達30.32兆元歷史新高。
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認為,帶動台股帶量創高主因為企業獲 利優於預期,第一季上市櫃公司獲利年增逾3成,比預期25%高,4月 營收成長也優於預期,在企業獲利持續上修下,吸引資金加乘作用, 是基本面與資金面相輔相成結果;透過定期定額投資具有分散選標的 、選時間的效果,因而吸引資金大舉湧入定期定額。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也指出,美台近年都出現財報公布優於預 期結果,形成本益比愈來愈低,以台股上市櫃今年獲利年增23%來估 計,台股高點上看22,400∼22,500點附近;蔡明翰也強調,目前對台 股上檔點位不設限。
預計6月於證交所場地自辦法說會的十家上市公司包括6月6日敬鵬 、6月11日鳳凰、6月12日全坤建、6月14日亞翔、6月19日聲寶、6月 25日偉聯及黑松、6月26日華票6月27日三洋電、6月28日潤弘等。
證交所表示,為提升上市公司財務業務資訊透明度,並增加投資人 獲取企業訊息管道,已規範本國上市公司每年應至少在中華民國境內 自辦或受邀參加一次法人說明會。
證交所統計,今(113)年迄目前為止,國內上市公司(未包含創 新板)總計已辦理917場法人說明會。
證交所指出,6月份預計共十家上市公司假證交所場地自行辦理法 人說明會,上市公司基本資料,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查詢,也可透過 網路轉播同步收看(webpro.twse.com.tw)。
參與法說會前,請至證交所網站,選擇「公告/活動-活動訊息」 頁籤,查詢活動最新訊息(www.twse.com.tw/zh/new s/eventList)。
證交所表示,將持續鼓勵上市公司自行辦理或受邀參加實體或線上 法人說明會,亦鼓勵受邀參加法人說明會之公司自願申報會議影音資 訊,且於申報上傳之中英文簡報檔中詳實說明會議簡報之相關財務業 務資訊,以提升資訊對稱性及強化資訊揭露品質。
另自112年1月1日起,全體國內及第一上市公司「受邀參加」法人 說明會時,每年度應「至少擇一」受邀場次,輸入會議影音連結資訊 ,請上市公司盡早規劃,以符法令規定。
該論壇將於政大公企中心共同舉辦「邁向台灣淨零減碳與永續金融 新紀元論壇」,從企業在淨零排碳時代下面臨的碳風險出發,探討永 續金融與碳權交易市場發展,如何助力企業減碳轉型。證交所及碳交 所歡迎對該議題有興趣的產業界參加,一同共襄盛舉。
此次論壇邀集國內大專院校、產業界代表及國內外交易所等專家學 者前來分享,議程豐富精實,包含臺北大學資源所教授李堅明講述「 企業碳風險與ESG減碳管理之挑戰與機會」,及台灣永續金融與企業 影響力協會理事長王儷玲發表「永續金融協助企業減碳與台灣碳交易 市場發展契機」專題演講,探討企業淨零趨勢及契機。
此外,並辦理「台灣淨零減碳政策與碳交易市場未來發展」及「永 續金融協助企業永續數位雙軸轉型提升企業影響力」的兩場圓桌焦點 對談,期待通過永續金融的支持,為企業在碳管理與碳權交易市場等 方面提供多元的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更好地應對淨零碳排挑戰與衝擊 ,推動企業實現永續發展。
碳交所、證交所及政治大學,今年將繼續以綠色永續金融與淨零減 碳為主軸,邀請產官學研界重量級講師開講,舉辦相關活動,希望在 永續金融及企業碳管理等領域培育更多專業人才,以更好地因應205 0淨零碳排的挑戰。
此次論壇報名連結如下,歡迎大家踴躍報名參加:( 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FTfop6_VkJIOZu7qcLSp UnCDjqgY3SrqmJYjjGn3YtJo9Jw/viewform)。
為提升上市公司財務、業務資訊透明度,並增加投資人獲取企業訊息管道,證交所已規範本國上市公司每年應至少在境內自辦或受邀參加一次法說會。
根據目前排定名單,6月預計赴證交所自行辦理法說的上市公司,由6日的敬鵬打頭陣,上半月還有鳳凰、全坤建、亞翔等四家陸續登場,下半月則有聲寶、偉聯、黑松、華票、三洋電、潤弘等六家接棒演出。
證交所表示,法說會是上市公司對外溝通的管道之一,除適時向投資大眾說明營運績效及對產業前景看法、傳達經營理念與企業價值,使股東或潛在投資人進一步瞭解企業營運發展或挑戰外,並提供投資人表達意見或與公司雙向交流的機會,進而提升公司治理品質。十家上市公司基本資料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查詢,亦可透過網路轉播同步收看。
證交所持續鼓勵上市公司自行辦理或受邀參加實體或線上法說會,亦鼓勵受邀參加法說會的公司自願申報會議影音資訊,且於申報上傳的中英文簡報檔中詳實說明會議簡報的相關財務業務資訊,提升資訊對稱性及強化資訊揭露品質。
證交所先前已公告「對有價證券上市公司及境外指數股票型基金上市之境外基金機構資訊申報作業辦法」修正條文,自2023年元月1日起,全體國內及第一上市公司「受邀參加」法人說明會時,每年度應「至少擇一」受邀場次,輸入會議影音連結資訊,請上市公司儘早規畫,以符法令規定。
經參考國內外對永續資訊管理實務做法、永續資訊內部控制發展趨勢、實現對永續報導之有效內部控制(ICSR):透過COSO《內部控制-整合架構》建立信任與信心等,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修正「內部控制制度有效性判斷參考項目」範例,協助企業建立永續資訊管理的內控制度。
此外,企業完善永續資訊的首要,即在建立企業永續治理文化,證交所訂定「OO股份有限公司永續發展委員會組織規程參考範例」,引導企業設置永續發展委員會(永續長),並透過公司治理評鑑鼓勵企業編製與申報的永續報告書宜經董事會通過,以強化董事會對永續治理之監督功能,由上而下引領企業深化永續治理。
證交所與櫃買中心預計7月舉辦四場「永續資訊之管理內部控制制度」宣導會,以永續資訊管理內控制度為主軸進行宣導,並就永續資訊規範及揭露範例等相關資源,揭示於「公司治理中心」或「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專區」,協助企業完善永續資訊的管理實務。
**證交所協助企業健全永續資訊內控** 【記者 賴思奇/台北報導】 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宣布,與櫃買中心已修正「內部控制制度有效性判斷參考項目」範例,協助企業建立永續資訊管理的內部控制。 證交所表示,配合金管會修正公開發行公司的內部控制相關準則,上市櫃公司須將永續資訊管理納入內部控制制度中,並列入年度稽核項目。 為此,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參考國內外實務和趨勢,共同修正「內部控制制度有效性判斷參考項目」範例,讓企業能依據實際狀況建立永續資訊管理的內控制度。 證交所指出,建立企業永續治理文化是完善永續資訊的首要條件。證交所已制定「OO股份有限公司永續發展委員會組織規程參考範例」,引導企業設置永續發展委員會(永續長)。 此外,證交所透過公司治理評鑑鼓勵企業編製永續報告書,並經董事會通過。此舉可強化董事會對永續治理的監督功能,引領企業深化永續治理。 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將在7月舉辦「永續資訊之管理內部控制制度」宣導會,提供永續資訊內控相關知識。同時,證交所公司治理中心和櫃買中心的「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專區」也提供規範及範例等資源,協助企業完善永續資訊管理實務,邁向淨零目標。
配合金管會於4月22日修正「公開發行公司建立內部控制制度處理 準則」及「公開發行公司內部控制制度有效性判斷項目」,上市櫃公 司應將永續資訊之管理納入內部控制制度,並將其列為年度稽核計畫 之稽核項目。
經參考國內外對永續資訊管理實務做法、永續資訊內部控制發展趨 勢、實現對永續報導之有效內部控制(ICSR):透過COSO《內部控制 -整合架構》建立信任與信心等,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修正「內部 控制制度有效性判斷參考項目」範例,協助企業依實務狀況建立永續 資訊管理之內控制度。
此外,企業完善永續資訊的首要,即在建立企業永續治理文化,證 交所已訂定「OO股份有限公司永續發展委員會組織規程參考範例」, 引導企業設置永續發展委員會(永續長),並透過公司治理評鑑鼓勵 企業編製與申報的永續報告書宜經董事會通過,以強化董事會對於永 續治理監督功能,由上而下引領企業深化永續治理。
證交所與櫃買中心預計於7月間舉辦四場「永續資訊之管理內部控 制制度」宣導會,以永續資訊管理之內部控制制度為主軸進行宣導, 並就永續資訊之規範及揭露範例等相關資源,揭示於「公司治理中心 」cgc.twse.com.tw/或「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專區」htt ps://isds.tpex.org.tw/IFRS/,協助企業完善永續資訊管理實務, 精進永續資訊揭露,共同邁向2050淨零目標。
**臺灣證交所推動ESG評鑑 提升上市櫃公司治理** 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宣布,第十屆公司治理評鑑結果出爐,為了因應永續發展的潮流與國際趨勢,證交所將逐步增加環境、社會等方面的評分項目,並預計在2026年轉型為ESG評鑑。 本屆評鑑共有952家上市公司和754家上櫃公司參與,其中上櫃公司前20%名單有29家新進榜,前5%則有7家新進榜,顯示上櫃公司重視公司治理。 目前公司治理評鑑架構參考G20/OECD原則,分為四大構面:保障股東權益、強化董事會運作、提升資訊透明度,以及推動永續發展。 證交所將持續推動上市櫃公司提升公司治理,以強化台灣資本市場的競爭力。評鑑結果可至證交所公司治理中心查詢,證交所也將與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在6月舉辦頒獎典禮,表揚表現優異的公司。
防詐公司走著瞧暫停交易 大事待公布
防詐及資安公司走著瞧(股票代號:4980)於 5 月 24 日起暫停其上市普通股交易。 證券交易所表示,暫停交易將持續至走著瞧公布重大訊息。走著瞧方面則透露,公司將於 5 月 24 日上午召開董事會審議重要議案。若議案獲通過,公司將於下午於證券交易所舉行重大訊息說明會。 財報亮眼 雙總部策略大成 儘管暫停交易,走著瞧今年上半年財報仍表現亮眼。該公司 4 月合併營收為 0.58 億元,年減 14%,累計 1 至 4 月營收則達 2.65 億元,年增 6.3%,創同期新高。 走著瞧表示,今年將持續推動兩大策略:提升月活躍用戶數(MAU)和拓展企業端用戶。目前,走著瞧已啟動台灣與泰國曼谷雙總部策略,預計 2024 年旗下防詐騙電話應用程式 Whoscall 在泰國的月活躍用戶數將超越台灣。儘管台股近期屢創新高,但個股漲跌震盪劇烈。台灣證券交易所公布,23 日的違約交割金額攀升至 661 萬元,是自 4 月台股大幅下跌後再度出現較大的違約交割金額。
證交所指出,23 日買賣總金額為 1,162.5 萬元,相抵後的違約交割金額為 661 萬元,僅次於 4 月 12 日的 4,752.6 萬元、4 月 11 日的 1,324.4 萬元、4 月 24 日的 769.8 萬元以及 4 月 3 日的 723.4 萬元,為今年第五高。
統計顯示,4 月 12 日的違約交割金額中,士電出現高達 2,616.1 萬元的違約交割,是今年唯一一檔遭到券商申報違約交割的個股。
近期重電股跌勢持續,引發市場關注。統計顯示,亞力 5 月以來下跌 26.37%、華城及士電分別下跌 19.36% 及 19.18%、大亞及中興電也各下跌 11.95% 及 11.96%。市場擔憂,如果重電股繼續下跌,可能會導致違約交割進一步擴大。
台灣證交所攜手豐證券 舉辦2024台灣投資高峰會
為強化台灣資本市場在國際間的能見度,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與豐證券將於6月3日至4日舉辦「Taiwan Conference 2024」,並於6月3日舉行記者會。
證交所表示,台灣近年來積極布局新經濟產業,包括人工智能(AI)、5G、雲端資料中心等,並持續優化投資環境,鞏固台灣資本市場的優勢。
為了吸引國際投資人,證交所將攜手豐證券舉辦投資高峰會,探討台灣企業如何參與全球供應鏈,並吸引機構投資人關注,以掌握成長契機。
豐證券台灣區總裁暨豐商銀總經理陳志堅、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將出席記者會,分享台灣投資市場的優勢和韌性,以及證交所如何推動台灣資本市場成為對外資友善的環境。
證交所表示,走著瞧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訊息公布後,再申請恢復交 易。
信任科技服務商Gogolook走著瞧4月合併營收0.58億元,年減14% 。累計1∼4月營收2.65億元,年增6.3%,創同期新高。
Gogolook今年的兩大策略重心首重在MAU(月活躍用戶)的增長, 及布局企業端的用戶。
該公司目前已啟動台灣和泰國曼谷雙總部策略,2024年防詐騙電話 應用程式Whoscall在泰國的月活躍用戶數(MAU)可望超越台灣。
金管會指出,考量永續發展及國際趨勢,近年公司治理評鑑持續增 加「推動永續發展」構面指標內容及權重,為進一步鑑別上市櫃公司 於ESG各面向表現,證交所已依「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的 規劃,研議以目前公司治理評鑑架構為基礎,參考相關國際準則及其 他推動環境及社會面向之趨勢,逐步增加環境、社會構面指標及權重 ,循序漸進預計自2026年轉型為「ESG評鑑」。
這次有952家上市公司及754家上櫃公司,共計1,706家公司接受評 鑑。本屆排名與第九屆相較,上櫃公司前20%之名單中共計有29家公 司新進榜,前5%之38家公司中則有7家公司新進榜,且其中4家公司 是首次進榜,顯見上櫃公司對於公司治理評鑑的重視,並競相致力精 進公司治理。
金管會說明,現行公司治理評鑑架構是參考G20/OECD公司治理原則 分為四大構面,包括「維護股東權益及平等對待股東」、「強化董事 會結構與運作」、「提升資訊透明度」及「推動永續發展」。
金管會強調,最新評鑑結果可至臺灣證交所公司治理中心專區查詢 ,證交所將與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於6月共同辦理頒獎典禮,表揚各評 鑑類別表現優異之公司,以進一步推動上市櫃公司積極提升公司治理 ,進而提升我國資本市場國際競爭力。
證交所公布,23日買進、賣出合計總金額為1,162.5萬元,買進、 賣出相抵後金額(即違約交割金額)為661萬元,這是繼4月12日的4 ,752.6萬元今年新高、4月11日的1,324.4萬元次高,以及4月24日76 9.8萬元、4月3日723.4萬元之後的第五高。證交所統計,4月12日違 約交割達4,752.6萬元,當天主要因士電出現2,616.1萬元的鉅額違約 交割,是今年唯一一檔遭到券商申報違約交割的個股。
由於重電股近來跌跌不休,再度引起市場關注,據統計,亞力5月 來跌26.37%、華城及士電各跌19.36%及19.18%、大亞及中興電也 各跌11.95%及11.96%。市場高度關注這波重電股若再不止跌,恐將 有違約交割擴大的風波。
證交所指出,台灣持續著眼於AI、5G、雲端資料中心等新經濟產業 發展,並致力打造投資環境以鞏固台灣資本市場利基。
為此,證交所表示,將與滙豐證舉行Taiwan Conferen ce 2024,會中將分享台灣企業如何在全球供應鏈扮演要角,吸引國 際重要機構投資人目光,進而掌握成長契機。
**當沖助推台股交易量,投資人獲利有限?**
證交所統計顯示,當沖交易中,獲利者雖超過半數,達53%,但虧損金額卻較獲利金額龐大。令人意外的是,9成的虧損集中在僅佔13%的交易頻繁大戶身上。 證交所指出,當沖獲利者占比52.93%,虧損者占比47.07%。然而,獲利者當沖總獲利金額僅為233.49億元,而虧損金額卻高達524.76億元。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表示,金管會支持當沖降稅再延五年,指出當沖降稅能增加交易流動性、價格發現和市場效率。他強調,不同面向的資本市場中,當沖投資者獲利和投機是其中一環,金管會將向財政部提供更多資訊。 有立委質疑當沖降稅延長後,政府和券商才是最大的獲利者,散戶和小戶並未因此獲益。彭金隆坦言,證交所統計顯示,當沖獲利者人數雖多於虧損者,但虧損金額卻遠超獲利金額,主要集中在交易頻繁的大戶。 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則指出,13%的當沖交易人占9成的虧損,顯示當沖仍是個市場中性機制,吸引大量資金投入,活絡台灣資本市場。 然而,也有立委認為當沖延長後,唯一獲利者只有政府,且台股日均量已達5,000億元,不需再降稅刺激。他們主張當沖降稅應遵循階段性任務,完成後即應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