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豐華生物科技公司新聞
上周成交量最大前三名依序是醣基(6586)、國鼎生技,以及台康生技;而近一周成交量最大的十檔股票中,以生技醫療業占三檔最多,其次是電子零組件業占兩檔。
上周成交量冠軍是醣基,成交量僅1,666張,股價從30.08元下跌至29.44元;亞軍國鼎生技成交量僅1,660張,股價則是從53.40元下跌至51.34元;第三名的台康生技成交量1,516張,股價從39.51元下跌至37.96元,前三名都是生技醫療業,但成交量均減少,且價格也下跌。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四檔是新進榜,包括樂揚建設、燁聯鋼鐵、旭暉應材,以及公信。
從股價來看,樂揚建設、旭暉應材、公信為價漲量增,其中上周漲幅以旭暉應材的10.1%最高。
本周沒有公司登錄興櫃,目前有238家興櫃公司已櫃檯買賣(包含外國公司七家)。
今年以來截至6月6日為止,則是已經有九家公司登錄興櫃,今年度累計已經受理九家公司申請興櫃掛牌。
上周成交量最大前三名依序是醣基(6586)、國鼎生技,以及耀登科技;而近一周成交量最大的十檔股票中,以生技醫療業占四檔最多,其次是電子零組件業占兩檔。
上周成交量冠軍是醣基,成交量增加至5,543張,股價從30.06元上漲至30.08元;亞軍國鼎生技成交量僅1,914張,成交量比上周的4,457張明顯縮水不少,股價則是從53.18元上漲至53.40元;第三名的耀登科技成交量1,683張,股價從26.91元上漲至29.63元,前三名中醣基、耀登科技為價漲量增。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一半是新進榜,包括醣基、北極星藥業-KY、臺慶科、巧新科技,以及納諾*-KY,從股價來看,醣基、巧新科技、納諾*-KY為價漲量增,其中上周漲幅以巧新科技的3.7%最高。
本周沒有公司登錄興櫃,今年來截至5月31日,則是已經有九家公司登錄興櫃,今年度累計已受理七家申請興櫃掛牌。
目前合計有239家興櫃公司已櫃檯買賣(包含外國公司七家)。
【台灣股市新聞】 上周台灣股市的櫃買指數不斷下滑,下跌了0.8%,連續三周走低,顯示市場投資者信心不足。興櫃市場的成交量也隨之有所減少。 在上周成交量最大的前三名股票中,我們看到了相互(6407)、國鼎生技,以及凱勝綠能。而從近一周來成交量最大的十檔股票來看,生技醫療業和半導體業分別佔據了三檔和兩檔。 上周成交量最高的股票是相互,成交量達到4,644張,但股價從30.53元下跌至26.26元。國鼎生技以4,457張的成交量位居亞軍,股價從57.73元下跌至53.18元。凱勝綠能以1,449張的成交量獲得第三名,股價從14.62元下跌至13.70元,這三檔股票的價格均呈現下跌。 在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一半是首次入榜,包括凱勝綠能、億而得、樂揚建設、豐華,以及晶碩。從股價表現來看,億而得、豐華、晶碩三家公司都呈現價格漲幅和成交量增加,其中億而得的漲幅最高,達到了8.6%。 本周,有一家新公司亞泰金屬正式登錄興櫃市場。亞泰金屬專門從事CCL含浸設備及各類塗布貼合設備等製程設備的製造和銷售,並提供售後服務,包括技術諮詢、研發測試、建廠規劃、客製化產品及即時售後服務等。興櫃市場對亞泰金屬的認購價格定為主辦證券商的每股39元,以及協辦證券商的每股40元。
台股上周走勢雖然低迷,但興櫃市場卻有亮點,其中,<豐華生物科技>等個股表現亮眼,成為市場關注焦點。以下為詳細報導: 上周,台股總體走勢並不理想,但興櫃市場卻有部分個股逆勢上漲。其中,<豐鼎>、<碩豐>、<普生>等個股表現出色,成為上周最強勢的個股之一。 <豐鼎>上周先跌後漲,24日更是一舉大漲51%,一周均價漲幅達27%。該公司從事建材批發、能源技術及再生能源售電服務,去年積極切入太陽能市場。近期,<豐鼎>公告修正108年度財報,更正子公司翔越已於4月底清償擔保借款,這一消息對股價產生了積極影響。 <碩豐>作為伍豐轉投資的子公司,自5月中旬以來,股價從25元飆升至35元。受母公司加持,<碩豐>營收連月增,4月營收倍增2.1倍,連續11個月實現翻倍年增幅。 <普生>則因營運利多帶動,股價一度從8元漲至11元。該公司受益於B/C/D/HIV檢測產品出貨,加上美國實驗室訂單需求加溫,今年營收表現穩定。管理層規畫後續切入中東、東南亞、美國等市場,展開國際化布局。 此外,<錢櫃>併購好樂迪的消息仍在審議中,但好樂迪的股利政策不俗,每股純益6.06元,是史上次高,每股擬派發5.4元現金股利,換算殖利率達8%,這一消息也激勵兩家公司齊漲。 電源管理晶片廠<久昌>於10日才登錄興櫃,以霍爾元件為主產品,營收比重超過八成。目前,<久昌>的霍爾元件已通過中國家電和空調客戶認證,進軍咖啡機及跑步機市場。 總結來說,上周興櫃市場的個股表現可圈可點,<豐華生物科技>等公司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在市場環境不景氣的背景下,這些個股的表現顯示出其強大的實力。
上周成交量冠軍是相互,成交量增加至4,644張,股價從30.53元下跌至26.26元。
亞軍國鼎生技成交量4,457張,股價則是從57.73元下跌至53.18元;第三名的凱勝綠能成交量1,449張,股價從14.62元下跌至13.70元,前三名中沒有一檔價格上揚。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一半是新進榜,包括凱勝綠能、億而得、樂揚建設、豐華,以及晶碩。
從股價來看,億而得、豐華、晶碩為價漲量增,其中上周漲幅以億而得的8.6%最高。
本周有一家公司登錄興櫃,亞泰金屬主要製造並銷售CCL含浸設備及各類塗布貼合設備等製程設備,以及售後服務,提供技術諮詢、研發測試、建廠規劃、客製化產品及即時售服等配套工程服務,興櫃認購價格訂為主辦證券商的每股39元,以及協辦證券商的每股40元。
豐鼎上周先跌後漲,24日大漲51%,推升一周均價漲幅達27%。豐鼎從事建材批發、能源技術及再生能源售電服務,去年來積極切入太陽能市場,日前公告修正108年度財報,更正子公司翔越已於4月底清償擔保借款。
碩豐是伍豐轉投資子公司,5月中旬來從25元飆上35元。受惠母公司加持,碩豐營收連月增,4月營收倍增2.1倍,連續11個月繳出翻倍年增幅。
普生因營運利多帶動,股價一度從8元漲到11元;據報導,普生受益於B/C/D/HIV檢測產品出貨,加上美國實驗室訂單需求加溫,今年營收表現穩定,管理層規畫後續切入中東、東南亞、美國等市場。
錢櫃併好樂迪仍在審議,不過好樂迪股利政策不俗,激勵兩家公司齊漲。好樂迪去年每股純益6.06元,是史上次高,每股擬派發5.4元現金股利,換算殖利率達8%。
電源管理晶片廠久昌10日才登錄興櫃,以霍爾元件為主產品,營收比重超過八成,其次才是電源管理晶片和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目前久昌的霍爾元件通過中國家電和空調客戶認證,進軍咖啡機及跑步機市場。
豐華生技(6553)近來交出亮眼成績單,107年度合併營業收入淨額達到9.89億元,年增率24%,顯示公司業務持續穩健成長。屬於晟德集團的稅後淨利也達到9,530萬元,每股淨利1.32元,比起去年成長86%,實力驚人。未來,豐華生技將加大研發力度,投入更多技術與設備,以開發多元化的生物預防醫學產品應用。 公司積極拓寬大中華區益生菌市場,與得榮生技的合併也帶來即時效益,讓益生菌粉的產能迅速提升,確保未來的成長動能。同時,豐華生技也在不斷提升功能性益生菌的競爭力,並積極進行各項臨床和動物試驗,試圖在改善代謝性疾病、預防腦部老化、緩解疲勞和提高運動表現等方面取得突破。 2018年第四季,豐華生技發表了全新一代益生菌微生物組2.0「益萃質」,這是調控健康的關鍵物質。公司運用獨家熱鎖存技術(HeaLAC)克服了益生菌在熱應用加工中的弱點,並與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合作,將機能性物質的保留率從40%提升到90%以上,確保了高純度保存。這新一代的益生菌原料,為益生菌的多元化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並提供更優質、有效、安全、穩定的選擇,應用範圍從外用抑菌產品、化妝品擴展到食品。 此外,豐華生技與台灣知名生技品牌合作,預計今年第三季推出改善四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及減脂產品,這將是益生菌產品在預防醫學領域的新里程碑。公司將持續深化研發核心技術,透過新營運模式,更加深入地掌握全人類對健康的需求與微生物產業的趨勢,目標是成為世界級的益生菌專家。
該公司持續拓展大中華區益生菌市場業務,與得榮生技合併後迅速產生綜效,於短時間內快速提高該公司的益生菌粉產能,確保未來營運成長動能。並持續提升功能性益生菌競爭優勢及開啟各項臨床試驗與動物試驗,試驗內容包含改善代謝性疾病,如:血糖、尿酸、保肝、預防腦部老化,與緩解疲勞、提高運動表現等。
豐華生技在2018年第4季發表全新一代益生菌微生物組2.0「益萃質」,是調控健康最直接的物質,透過獨家熱鎖存技術(HeaLAC),成功克服益生菌在熱應用加工的弱點,並與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合作技轉「粉末化技術」,將機能性物質保留率由40%提升到90%以上,高純度保存對人體發揮具有極大幫助。新一代益生菌原料「益萃質」,奠定益生菌多元化應用的利基,提供更優質、有效、安全、穩定的選擇,擴大應用於外用抑菌產品、化妝品與食品應用等。
此外,與台灣知名生技大品牌合作,預計今年第3季推出改善四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及減脂產品,開創益生菌產品在預防醫學的新里程碑。鑑於以往的全方位益生菌專家定位,持續提升研發核心技術,透過新營運模式,深度掌握全人類對於健康需求與微生物產業脈動,期能邁向世界權威的益生菌專家。(楊連基)
台灣生技龍頭<豐華生物科技>近期動向熱烈,旗下母公司晟德生物科技昨(26)日舉辦法人說明會,董事長林榮錦透露,晟德正以打造台灣生技版「台積電」為目標,採雙軌並行策略,同時進行併購及處分非核心事業。其中,豐華與國際大廠的合作洽談已進入最後階段,預期將迎來佳績。
林榮錦強調,晟德積極尋找合適的合作夥伴,包括併購大陸營銷平台與專業製造代工廠,以掌握藥品銷售最後一哩,預計今年上半年投資金額將達50億元。此外,晟德2018年實現稅後純益約60.8億元,每股純益17.98元,並對去年處分澳優的金融評價利益採保守認列,每股僅以港幣5.18元作為評價基準。
展望未來,林榮錦表示,2025年前將透過併購或出售股權的方式,打造五到六個市值達300億元的企業,並參與多元產業與類別,早跨入下個新世紀產業。他還透露,晟德將聚焦能國際化的核心事業,未來幾年市值無法突破300億元的轉投資事業將考慮處分,其中豐華可能「出嫁」給國際大廠。
去年,晟德陸續處分部分澳優股權與永光製藥股權,帶進近60億元的業外收益,今年將持續處分非核心事業,轉投資利潤繼續加碼核心事業。林榮錦強調,晟德將持續布局研究、開發、製造與銷售的藥品全價值鏈,並透過高品質、大規模製造及系統性銷售平台,將藥品推向下一階段。
豐華深耕大中華區多年,營運績效逐漸顯現,去年全年營收達9.89億元,年增24%,稅後純益9,530萬元,每股純益1.32元。內部預期整體產業發展趨勢樂觀,營運將逐步攀升。
林榮錦表示,目前還積極接洽合適的合作夥伴,包括併購大陸營銷平台與專業製造代工廠,希望掌握藥品銷售最後一哩,預期今年上半年投資金額上看50億元。
晟德2018年稅後純益約60.8億元,每股純益17.98元。晟德表示,公司對去年處分澳優的金融評價利益採保守認列,因此每股僅以港幣5.18元作為評價基準。澳優昨天在港股收盤價為港幣10.48元
晟德指出,今年股利政策將待董事會後決定。法人估,應該不會比去年差。晟德2017年配發現金股利2.5元、股票股利0.5元,合計每股配發股利3元。
展望未來,林榮錦表示,2025年前將透過併購或出售股權的方式,打造五到六個市值達300億元的企業;同時參與多元產業與類別,即早跨入下個新世紀產業。
林榮錦指出,晟德將聚焦「能國際化的核心事業」,在此評估標準下,未來幾年市值無法突破300億元的轉投資事業將考慮處分。因此他透露,豐華可能「出嫁」給國際大廠。
晟德去年陸續處分部分澳優股權與永光製藥股權,帶進近60億元的業外收益,今年將持續處分非核心事業,轉投資利潤繼續加碼核心事業,下一個併購標的是通路與製造領域的公司。
林榮錦表示,將持續布局研究、開發、製造與銷售的藥品全價值鏈,待開發項目證實安全、有效後,透過高品質、大規模製造及系統性銷售平台,將藥品推向下一階段,因此併購將是必要手段。
豐華深耕大中華區多年有成,營運績效逐步顯現,去年全年營收達9.89億元,年增24%,稅後純益9,530萬元,每股純益1.32元。由於內部預期整體產業發展趨勢樂觀,營運將逐步攀升。
台灣股市近期表現亮麗,櫃買指數上周再漲2.0%,連續三週上漲,不過由於即將進入封關期,興櫃市場成交量仍無一檔超過5,000張。在成交量最大的前三名中,生技醫療業的台康生技、元翎和北極星藥業-KY分別蟬聯冠軍、亞軍和季軍。其中,北極星藥業-KY的成交量達4,260張,股價則從30.07元下跌至24.07元;元翎的成交量為4,152張,股價則從38.93元上漲至39.45元;台康生技的成交量為2,761張,股價從34.82元下跌至34.15元,僅元翎價格上漲。 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三檔新進榜,包括好玩家*、豐華和心悅。從股價來看,豐華和心悅都呈現價格上漲的趨勢,其中豐華上周漲幅達6.6%,表現亮眼。隨著狗年封關的即將到來,本周沒有公司登錄興櫃,但今年至今已有兩家公司登錄興櫃。截至1月25日,已有250家興櫃公司進行櫃臺買賣,其中包含8家外國公司。 2018年,興櫃市場共登錄了54家公司,成功達成超標50家的目標。今年櫃買中心的目標也是新登錄興櫃50家。此外,興櫃市場上還有不少準上櫃新兵,如已獲得櫃買中心同意櫃檯買賣契約的詠昇、勤凱、樂斯科、泰金-KY,以及董事會已通過的詠昇、勤凱、樂斯科、泰金-KY,以及已通過審議的雍智科技等,都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上周成交量冠軍由北極星藥業-KY拿下,成交量4,260張,股價從30.07元下跌至24.07元;亞軍元翎成交量4,152張,股價則是從38.93元上漲至39.45元;第三名的台康生技成交量2,761張,股價從34.82元下跌至34.15元,前三名僅元翎價漲量增。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僅有三檔新進榜,包括好玩家*、豐華,以及心悅。從股價來看,豐華、心悅為價漲量增,其中以豐華上周漲幅6.6%最高。
因為狗年封關在即,本周沒有公司登錄興櫃,今年來則是已經有兩家公司登錄興櫃,截至1月25日,有250家興櫃公司已櫃臺買賣(包含外國公司八家)。
2018年登錄興櫃家數有54家,成功超標50家的目標,今年櫃買中心的目標也是新登錄興櫃50家。
興櫃市場上也有不少準上櫃新兵,包括櫃買中心已經同意櫃檯買賣契約的詠昇、勤凱、樂斯科、泰金-KY,董事會通過的詠昇、勤凱、樂斯科、泰金-KY,以及已通過審議,俟董事會核議的雍智科技等,都是可觀察之標的。
豐華生物科技秉持著對公益的熱忱,近期積極參與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的「寒冬助老刻不容緩」計畫,捐贈了益生菌即溶湯品「益質享喝湯」,用實際行動陪伴長輩們度過一個溫暖的年節。該公司指出,台灣目前有近12%的老年人處於獨居狀態,在歡慶新年的時候,這些孤單長輩更需要我們的關懷。他們除了要面對寒冷天氣可能帶來的身體問題,還要承受心靈上的孤寂。因此,豐華生技選擇了適合銀髮族營養補充和幫助腸道健康的「益質享喝湯」,作為暖心的禮物,讓長輩們在冷天裡能夠輕鬆享用一杯熱湯,同時增加腸內益生菌的數量。 豐華生物科技自成立以來,就專注於益生菌的製造和研發,並擁有HACCP、ISO22000食品安全及生產管理系統,以及HALAL認證,為國內外客戶提供優質的益生菌原料和產品。2018年,「益質享喝湯」榮獲比利時iTQi風味絕佳獎,並通過SGS檢驗,確保重金屬和塑化劑均不超標,展現了豐華生技對安全與健康的堅持。深耕台灣10年的豐華生技,不僅在益生菌領域保持領先,還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與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合作,期望能夠引起更多人的關注,共同關懷獨居弱勢長輩,讓他們在寒冬中感受到社會的溫暖,過一個溫馨的年節。
該公司表示,根據內政部統計目前台灣每12位老人中就有一位是獨居狀態,當家家戶戶歡慶新年時,社會角落中,仍有許多孤單弱勢的長輩需要關心,他們不只要抵抗低溫可能帶來的身體病痛,更要面對心中的孤單清冷,因此,豐華生技特別挑選適合銀髮族補充營養及幫助腸道健康的即溶湯品「益質享喝湯」作為暖心福袋禮,讓長輩在寒冷的天候中,可以方便來杯熱湯暖身,又可以增加腸內益生菌。
豐華生物科技多年來專注益生菌製造及研發,擁有HACCP、ISO22000食品安全及生產管理系統,並有HALAL認證,提供國內外優質益生菌原料及產品,「益質享喝湯」於2018年榮獲比利時iTQi風味絕佳獎,通過SGS檢驗重金屬零檢出,塑化劑檢驗均符合國家標準,落實安全與健康精神,創新熱應用益生菌獲得市場矚目。
深耕台灣10年的豐華生技,除了益生菌專業領域上領先業界持續耕耘,也積極投入「企業社會責任」,此次與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共同合作為長輩們送暖,希望藉此能拋磚引玉,呼籲社會大眾一起響應「寒冬助老,刻不容緩」計畫,將可以讓許多獨居弱勢長輩溫暖度寒冬、溫馨過好年。(楊連基)
台灣生技產業近年來發展迅猛,其中,晟德集團董事長林榮錦的經營手腕尤其引人注目。他以其卓越的領導能力,在短短幾年間,成功讓晟德集團起死回生,並將公司帶上國際舞台。林榮錦的成績不僅讓他與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並列為台灣生技產業的兩大巨頭,還吸引了一系列知名投資者的目光。 晟德集團在林榮錦的帶領下,透過上下游的整併概念,穩扎穩打,與國際市場接軌。近年來,公司成功引進遠東財富、美國名校基金和華人最大創投維梧投資等重量級資金,並與大陸中信農業基金、加科思創辦人王印祥等結盟,讓晟德的影響力從台灣擴展至大陸、香港等地。 林榮錦對於晟德的獲利策略有着清晰的思路,他強調,對於穩定獲利的公司,應該持續放大其獲利能力;對於正在IPO的公司,若為重點策略投資項目,則會根據公司發展情況調控持股比例,以期望對旗下公司提供最大的幫助。此外,他還會採取買、收購和整合策略,推動旗下公司向世界級企業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林榮錦此次投資入股生控,與生控創辦人章修綱、東洋總經理蕭英鈞有著深厚的學術背景和友誼關係。當年,他們三人曾是北醫藥學系的同學,共同重整東洋。儘管章修綱後來離開東洋,並創辦了生寶、瑞寶和生控,林榮錦也離開東洋並與其發生官糾訴訟,但這並未影響他們在生技產業的領導地位。如今,林榮錦再次展現了他的救援投手角色,為生控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由於整頓生技公司成效卓著,林榮錦引資遠東財富、美國名校基金和華人最大創投維梧投資,近年又結盟大陸中信農業基金,加科思創辦人王印祥等,讓他生技產業的影響力從台灣延伸至大陸、香港,而日前透過轉投資中生醫藥與在美國OTC市場公發的WTI,不排除未來進軍那斯達克掛牌,更讓他的事業持續延伸。
林榮錦表示,晟德的獲利方程式,是針對穩定獲利的公司,持續放大其獲利能力;對IPO的公司,若為重點策略投資項目,會視公司發展調控持股,期望對旗下公司都能有最大幫助;此外,會以買、收購和整合策略,推波旗下公司打世界盃。
林榮錦此次投資入股生控,主要是他和生控創辦人章修綱、東洋總經理蕭英鈞都是北醫藥學系同學,三人當年一起重整東洋,而後章修綱離開東洋,先後辦了生寶、瑞寶和生控,而他自己也離開東洋,並和東洋有官糾訴訟,但無損於他的經營長才和經常扮演的救援投手角色。
上周上漲達一成個股,依序有生控、喬本、創益、東典、精湛、威健、明達醫、康全電訊、柏登、方舟、漢達、博錸、嘉基、安成生技及智慧光,其中生技股占到八檔,是表現強勢的族群。
生控上周大漲六成,但消息面傳出利空,因長期營運不佳,生控預計18日下興櫃,股價自1元附近短彈。該公司曾因臍帶血事業,在興櫃股價高達179元,不過隨著生技股頻傳利空,加上生控基本面無起色,淪為雞蛋水餃股。
喬本從事中藥研發,10、11月營收大躍進,較去年同期繳出倍增成績,激勵股價低檔揚。
東洋轉投資創益生技,專注癌症、重大感染症自費藥品及保健食品開發,11月營收雙成長,年增72%。
東典是光通訊濾鏡廠,由於與同族群的統新,11月業績雙雙好轉,配合5G傳出前期測試啟動,兩檔股價聯手狂飆。
精湛光學訂今(17)日上櫃,承銷價31.87元。精湛成立迄今24年,年年賺錢,今年營收預期挑戰8億元的次高水平,去年為7.8億元,EPS 3.11元。
威健是專業基因檢測廠,受到中國傳出「編輯嬰兒」帶動股價。明達醫決議到明年1月3日買回庫藏股105萬股,區間價格30至45元。
訊舟子公司康全從事網通設備製造,今年前七月,康全營收已超越去年,11月及前11月營收年增率皆逾九成。
上海商銀仍是成交量冠軍寶座,不過成交量僅5,770張,股價從36.64元下跌至36.27元;亞軍緯穎成交量為3,448張,股價則是從422.19元下跌至419.36元;第三名的法德藥成交量2,589張,股價從44.29元大漲至55.29元,前三名之中僅法德藥是價漲量增。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四檔是新進榜,包括法德藥、源一(6487)、醣基(6586),以及豐華(6553),從股價來看,法德藥、豐華為價漲量增,其中以法德藥上周漲幅24.8%較高。
另外,源一僅剩一家輔導推薦證券商,故自27日起暫停交易。該公司因為每股淨值低於10元,且連續三個會計年度虧損,已被列入公開資訊觀測站財務重點專區。
本周沒有公司登錄興櫃,不過今年來截至7月27日,累計興櫃掛牌公司已有21家,目前興櫃公司有255家,包含外國公司八家,目前已受理尚未櫃檯買賣有三家,今年度累計受理櫃檯買賣則有21家。
豐華從事益生菌生產開發,在興櫃市場昨日成交均價40.4元,市值約29億元,去年每股稅後純益(EPS)0.71元;林榮錦說,下一步規劃讓豐華在台撤銷公發、轉向香港。這是今年以來第五一家因轉向其他市場而離開台灣資本市場的生技公司。
晟德集團近期推動旗下子公司赴港上市,據悉,目前進度較快的是抗癌新藥公司加科斯、蛋白質藥物公司東曜,其中,進度最快的東曜,預計8月下旬將遴選香港推薦上市機構,年底前將有機會申請掛牌。
林榮錦指出,上述三家公司主要是業務均在大陸市場,其中,豐華有95%生意都在大陸,這是赴港掛牌的主要考量。近期,豐華將引進大陸重量級夥伴,其規模應該不會距離中國中信集團太遠,下一步規劃在台灣撤銷興櫃,預計明年上半年在香港掛牌。
至於營運方面,晟德集團今明兩年將大好,晟德今年陸續宣布四大利多,除了澳優處分約10億元的股權、引進中國中信集團,今年7月6日宣布轉投資的香港東源完成大型募資,認列處分投資利益約14.91億,挹注EPS約4.65元。
近期晟德又宣告與全中國第2大的綜合醫藥公司華潤醫藥控股簽署糖尿病新藥 CS02 大陸獨家授權MOU,簽約金加上里程碑金為人民幣8,000萬元人民幣,銷售權利金最高可達兩位數的百分比。
好事不斷,晟德最近又處分旗下子公司永光醫藥給中國國家隊的天津金耀集團及知名創投德福資本集團,處分利益5.6億元,貢獻EPS約1.76元。林榮錦透露,近期將再處分旗下具有規模的子公司,預期將繼續貢獻今年集團營運。
法人指出,晟德近期處分利益保守估計就達到一個資本額,若加計澳優今年的金融評價利益,今年晟德的EPS應可望站穩30元以上,甚至挑戰40元。林榮錦說,晟德未來只會繼續向上,未來兩年,公司的獲利動能將維持今年的規模。
對於重要子公司澳優、東曜等,林榮錦表示,已經設定十年之內長線投資計畫,其中,澳優的方向清晰,事業走向很確定,目前正在澳洲建構「駱駝奶」產業鍊,另外也正在建立特殊營養乳品生產線,未來澳優將與國際大型乳液並列。
櫃買中心指出,站在輔導的立場,只要是公司體質、營運都不錯的公司,都非常歡迎來上櫃。比較之下,大陸、香港較有利規模大的公司掛牌,台灣櫃買市場則更有利中小型公司更為有利,因為上櫃成本相對低、審查流程透明可掌握之外,不管在周轉率、本益比,在主要交易所排名都長時間高居前兩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