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線商業銀行(公)公司新聞
LINE Bank(連線銀行)、將來和樂天3家純網銀在2022年全部開張 ,其中樂天銀行已營運屆滿2年,以央行分析的「本國銀行營運績效 」來看,截至2022年第三季,樂天銀行和連線銀行的年率化平均權益 、資產報酬率分別為-7.34%、-26.4%,將來銀行的平均員工貢獻度 (年率化稅前淨利/員工人數)擴大為-464.7萬元,顯示3家均處於 全面吸收存款和獲利續虧損,銀行業賴以維生
的放款融資利息收入和 消金手收費收入,尚未產生效益。
台灣純網銀生意都難做,反觀新加坡4家由新加坡貨幣管理局(MA S)核照的純網銀,包括GXS銀行,MariBank,ANEXT,Green Link, 也同樣在這兩年來經歷一樣的命運,和傳統新銀行一模一樣,市場遊 戲規則改變的掌握,限制網銀的可用性和影響。據了解,由Grab an d Singtel擁有的GXS銀行,目前僅從特定員工和客戶接受存款,遊戲 和電子商務集團Sea旗下的MariBank,僅供其母公司Sea的員工使用。
新加坡金融市場分析師Deviana Chuo指出,「純網銀來晚了」,當 業者拿到官方核發營運執照、完成進入市場準備後,馬上面臨傳統銀 行根深蒂固的市場激烈競爭,甚至時不我與,這兩年來因疫情讓大多 數傳統銀行,用力改善數位金融服務,更多的線上金融商品,如財務 規劃和更便宜的外匯交易都變得十普遍,純網銀原先想像的數位優勢 被明顯擠壓。
持有樂天國際商業銀行股份48%的國票金控,近日法說會中董事長 魏啟林說明樂天銀行現況。他表示,樂天銀行的存款數的穩定增長, 及客戶結構相對是健康,經營團隊重視資本投資效率,對於行銷費用 的ROI精算管控,將有助於損益兩平的目標達成。
的放款融資利息收入和 消金手收費收入,尚未產生效益。
台灣純網銀生意都難做,反觀新加坡4家由新加坡貨幣管理局(MA S)核照的純網銀,包括GXS銀行,MariBank,ANEXT,Green Link, 也同樣在這兩年來經歷一樣的命運,和傳統新銀行一模一樣,市場遊 戲規則改變的掌握,限制網銀的可用性和影響。據了解,由Grab an d Singtel擁有的GXS銀行,目前僅從特定員工和客戶接受存款,遊戲 和電子商務集團Sea旗下的MariBank,僅供其母公司Sea的員工使用。
新加坡金融市場分析師Deviana Chuo指出,「純網銀來晚了」,當 業者拿到官方核發營運執照、完成進入市場準備後,馬上面臨傳統銀 行根深蒂固的市場激烈競爭,甚至時不我與,這兩年來因疫情讓大多 數傳統銀行,用力改善數位金融服務,更多的線上金融商品,如財務 規劃和更便宜的外匯交易都變得十普遍,純網銀原先想像的數位優勢 被明顯擠壓。
持有樂天國際商業銀行股份48%的國票金控,近日法說會中董事長 魏啟林說明樂天銀行現況。他表示,樂天銀行的存款數的穩定增長, 及客戶結構相對是健康,經營團隊重視資本投資效率,對於行銷費用 的ROI精算管控,將有助於損益兩平的目標達成。
存款戶逐高利而居,導致各銀行積極推出高利存款專案吸引客戶,國銀也推出新台幣高利專案,甚至喊到3%,同樣吸引國內投資人目光。
聯邦銀2023年的數位帳戶高利新台幣專案也曝光,到明年1月20日為止,最高可以享有3%高利活儲優惠,聯邦銀New New Bank存戶原本就享有2%高利活儲,但如果完成指定任務,則可以優惠加碼1%利率,最高利率喊到3%,但限定餘額10萬元以內。將來銀行也在12月推出1年期年息1.6%的優利定存,每人最高可存500萬元。
除了高利新台幣專案,國內銀行提高的新台幣牌告利率也將在本周起陸續調升,因央行上周宣布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升息後,臺銀等公股行庫已經在上周五(16日)跟進,調升各天期存款牌告利率,估計各銀行牌告利率本周起將陸續反映,足額調升機率高,國人存款可以領到更多利息。
國銀業者指出,銀行之所以持續推高利存款專案,原因在於存款戶逐高利而居。光比較三大純網銀最新10月月底餘額不含郵匯轉存款,將來銀行單月就增加30.69億元至211.71億元,單月增加存款金額稱霸三大純網銀之冠,超過連線銀行(LINE Bank)單月增加29.67億元,因將來銀行在第3季推出超過3%高利新台幣存款,當時活儲利率最高喊到3.1%,吸引資金流入。
聯邦銀2023年的數位帳戶高利新台幣專案也曝光,到明年1月20日為止,最高可以享有3%高利活儲優惠,聯邦銀New New Bank存戶原本就享有2%高利活儲,但如果完成指定任務,則可以優惠加碼1%利率,最高利率喊到3%,但限定餘額10萬元以內。將來銀行也在12月推出1年期年息1.6%的優利定存,每人最高可存500萬元。
除了高利新台幣專案,國內銀行提高的新台幣牌告利率也將在本周起陸續調升,因央行上周宣布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升息後,臺銀等公股行庫已經在上周五(16日)跟進,調升各天期存款牌告利率,估計各銀行牌告利率本周起將陸續反映,足額調升機率高,國人存款可以領到更多利息。
國銀業者指出,銀行之所以持續推高利存款專案,原因在於存款戶逐高利而居。光比較三大純網銀最新10月月底餘額不含郵匯轉存款,將來銀行單月就增加30.69億元至211.71億元,單月增加存款金額稱霸三大純網銀之冠,超過連線銀行(LINE Bank)單月增加29.67億元,因將來銀行在第3季推出超過3%高利新台幣存款,當時活儲利率最高喊到3.1%,吸引資金流入。
網路世界當前正面臨數位治理、資料治理等議題,台灣近期推動數位中介法,掌握許多民眾使用行為的LINE台灣首度在公聽會中提出反對意見,直指相關法規有執行的問題,更可能有違憲疑慮。LINE台灣董事長暨執行長陳立人指出,要用戶信任不容易,作為平台業者是「身體力行」,靠長期行動積累正面印象,獲得寶貴的用戶數位信任。
陳立人長期關注對數位社群的治理與管理,「江湖傳言」LINE可以看到所有用戶的通話資料,他笑說「只是江湖傳言,我們沒有這種能力」,在點對點加密後,LINE也無法還原資料,至今LINE未傳出資料外洩的爭議,LINE每年並定時公布〈透明度報告〉,逐年統計公告各國司法、警政等政府機關想要向LINE調取的資料次數。
陳立人指出,LINE不是對所有調查要求都合作,「要我們妥協的條件非常高」。LINE公布的透明度報告,相當於企業公告對用戶的數據和隱私的保護,當官方機構以面對重大風險、重大案件調查需求,需要調用資料時,也須與民眾隱私保護平衡,平台業者需要審慎的提供訊息。
日前數位中介法爭論時,陳立人對相關議題格外關注。他強調,無論這項法令最後是否繼續推動,政府都要考慮民主社會的言論自由,不是數位平台業者對法令有意見,而是社會大眾會有看法,應該聽取民眾意見。
陳立人長期關注對數位社群的治理與管理,「江湖傳言」LINE可以看到所有用戶的通話資料,他笑說「只是江湖傳言,我們沒有這種能力」,在點對點加密後,LINE也無法還原資料,至今LINE未傳出資料外洩的爭議,LINE每年並定時公布〈透明度報告〉,逐年統計公告各國司法、警政等政府機關想要向LINE調取的資料次數。
陳立人指出,LINE不是對所有調查要求都合作,「要我們妥協的條件非常高」。LINE公布的透明度報告,相當於企業公告對用戶的數據和隱私的保護,當官方機構以面對重大風險、重大案件調查需求,需要調用資料時,也須與民眾隱私保護平衡,平台業者需要審慎的提供訊息。
日前數位中介法爭論時,陳立人對相關議題格外關注。他強調,無論這項法令最後是否繼續推動,政府都要考慮民主社會的言論自由,不是數位平台業者對法令有意見,而是社會大眾會有看法,應該聽取民眾意見。
從「等下我LINE你」開始,LINE在台灣從即時通訊軟體出發,以通訊平台的基礎,發展出金融、支付、購物、生活等服務,已形成台灣最大數位生活圈。
LINE台灣董事長暨執行長陳立人指出,在大眾生活基礎上,以驅動人才永續、落實數位治理、建構社會韌性三大方向發展,結合以用戶需求為核心的不斷創新,才會發想出更多元便利的數位生活模式。
陳立人日前接受本報專訪,以下是訪談紀要:
問:過去二、三年的疫情期間,LINE如何推動創新服務,讓台灣民眾即使面對疫情影響,生活能更便利,LINE也能兼顧產業的數位轉型?
答:LINE和其他企業一樣面對疫情挑戰,我們是一面面對挑戰、一面面對服務,團隊需要反應非常快。例如LINE Today的服務上,我們發現用戶在疫情期間很焦慮,需要精準而充分的資訊,因此推動每天衛福部的直播服務,吸引很多人收看,就連溫馨鼓勵的防疫習慣貼圖,也有很多人下載。
這些都是在緊急狀況下,對時局和用戶關心,以平台角度思考創造出的好點子。例如去年6月遇上三級警戒時,突然有兩件事,第一件事是電商大季節卻堵車,買菜也成了問題;第二件事是LINE Taxi沒有生意,因此將之結合,讓生鮮業者的產品透過LINE Taxi送到家中,彼此獲得幫助,連帶也讓餐廳找到客戶。
問:規劃創新服務上的核心理念有哪些方向?如何讓團隊發想與民眾生活結合的創新?
答:LINE的工作氛圍是「不要去擋他們」,主管可以去鼓勵各個團隊發想,鼓勵做出自己的概念。比較重要的是維持核心理念「針對消費者的需求、做他們需要的服務」,跨部門合作,以這種態度思考,就會有一致的方向。
描繪社交圖像 拚電商業務
以LINE的業務範圍來看,有幾個大的方向,第一是通訊,我們會持續做好,維繫大量用戶,把語音通訊做更好;要滿足情感或資訊上的需求,是數位內容的領域,我們看到內容需求一直以來都有,只是載具改變,激發出內容的新形式,就會去布局好幾項目,為了用戶情感,以資訊、數位的方式去滿足用戶與創作者的互動,得到好的內容。以這種想法就會思考「有沒有好的機會做更好的數位內容」而發展。
在電商這一塊,除需要情感上的滿足,有更多服務透過平台做得很好,LINE既然連結很多人,我們描繪出社交圖像,就可以進行送禮服務,只要有LINE就可以送禮物。
其實送禮功能也轉型過兩次,一開始是酷券,後來是禮品小舖,因為當時使用習慣、品項和促銷選擇比較少,我們發現有相當比例是大家買來自用,關心折購,後來我們繼續積累品項,找到商家加入,增加電子和實體商品,重新打造體驗,從社交擴增到社交圖像,整理一遍後又轉回禮物的道路上,這次就成功了。
疫情期間見面機會變少,但人際連結仍在,禮物只是從見面給,變成LINE給對方,加上一個訊息。策略的轉變準備到位,加上剛好環境配合,轉變就成功了。我們發現,A送給第一次收禮物的B,B下個月就會試著送C,這個下一次做為第一次送禮的人的比率很高,可見這個體驗很成功。
投入內容事業 做好兩件事
問:LINE積極投入內容事業部分,如何看訂閱制前景,以OTT TV來說,台灣市場競爭激烈,LINE TV競爭優勢為何?
答:2002年就已投入內容事業,相對於當時,現在的環境很成熟,但你問夠不夠好?我相信應該還可以更好。從平台角度看,用戶要相信這個內容,「下個月還會需要」,願意付錢,而平台提供的產品,這個月和下個月都要很好。
平台要願意一直承諾好的服務,消費者需要是不是穩定滿足。
我相信內容服務是大眾需要的,訂閱制方面,作為平台要做到幾件事,第一是表達經營的善意和承諾,用戶簽訂年約,我們透過各種方式做好,承諾有這樣的品質與內容;另一方面是找到創作活水,開發原創內容,向這一方向努力。
多年來從老三台時代到現在24小時都有新聞,內容豐富度也提升到數百個頻道,用戶甚至已經習慣必須有這樣的選擇,BBC、CNN等頻道在這樣的競爭中也建立品牌,消費者不會以一個OTT為滿足,全球大平台有資源上的優勢,在大市場、擴大資金投入,但是區域型的OTT把單一市場需求做好做透是一個優勢。
全球平台很難做單一市場的OTT內容,像台劇、台灣綜藝都很重要,我反而韓劇買的比較少。其實即使是電視的日播劇,我們發現放在OTT仍然吸引觀眾,我們依然滿足這種網路觀影的需求。
如果深入挖掘需求,就有機會掌握消費者的需求,我希望消費者即使是第二選擇,也要選到我們。
問:台灣學界、官方都推動網路產業與媒體的分潤制,如何看此議題?
答:多年前我們開始做內容事業,這個議題就是大家在努力。我們希望消費者可以理解,要付費讓大家做更好的東西,我們也與內容業者有很多種合作模式。例如短影音VOOM的作者,我們給予資源,幫助他們經營品牌,例如官方帳號等,以穩定提供好的內容。
我們也去採購或是一起投資製作,有些項目需要專業的團隊、劇組,當規模與資金比較大的挹注時,我們也投入。對我們而言,跟創作者要有友好的關係,落實和對待對方,給他們需要的資源,給消費者足夠好的產品。
所以我們的合作模式不是用分潤,而是用免費的行銷資源提供,包括官方帳號,或是透過銷售廣告,也是另一種合作關係。像LINE Today授權上,採購內容已經有商業型態的合約,不用等法律介入就已經有了。
LINE台灣董事長暨執行長陳立人指出,在大眾生活基礎上,以驅動人才永續、落實數位治理、建構社會韌性三大方向發展,結合以用戶需求為核心的不斷創新,才會發想出更多元便利的數位生活模式。
陳立人日前接受本報專訪,以下是訪談紀要:
問:過去二、三年的疫情期間,LINE如何推動創新服務,讓台灣民眾即使面對疫情影響,生活能更便利,LINE也能兼顧產業的數位轉型?
答:LINE和其他企業一樣面對疫情挑戰,我們是一面面對挑戰、一面面對服務,團隊需要反應非常快。例如LINE Today的服務上,我們發現用戶在疫情期間很焦慮,需要精準而充分的資訊,因此推動每天衛福部的直播服務,吸引很多人收看,就連溫馨鼓勵的防疫習慣貼圖,也有很多人下載。
這些都是在緊急狀況下,對時局和用戶關心,以平台角度思考創造出的好點子。例如去年6月遇上三級警戒時,突然有兩件事,第一件事是電商大季節卻堵車,買菜也成了問題;第二件事是LINE Taxi沒有生意,因此將之結合,讓生鮮業者的產品透過LINE Taxi送到家中,彼此獲得幫助,連帶也讓餐廳找到客戶。
問:規劃創新服務上的核心理念有哪些方向?如何讓團隊發想與民眾生活結合的創新?
答:LINE的工作氛圍是「不要去擋他們」,主管可以去鼓勵各個團隊發想,鼓勵做出自己的概念。比較重要的是維持核心理念「針對消費者的需求、做他們需要的服務」,跨部門合作,以這種態度思考,就會有一致的方向。
描繪社交圖像 拚電商業務
以LINE的業務範圍來看,有幾個大的方向,第一是通訊,我們會持續做好,維繫大量用戶,把語音通訊做更好;要滿足情感或資訊上的需求,是數位內容的領域,我們看到內容需求一直以來都有,只是載具改變,激發出內容的新形式,就會去布局好幾項目,為了用戶情感,以資訊、數位的方式去滿足用戶與創作者的互動,得到好的內容。以這種想法就會思考「有沒有好的機會做更好的數位內容」而發展。
在電商這一塊,除需要情感上的滿足,有更多服務透過平台做得很好,LINE既然連結很多人,我們描繪出社交圖像,就可以進行送禮服務,只要有LINE就可以送禮物。
其實送禮功能也轉型過兩次,一開始是酷券,後來是禮品小舖,因為當時使用習慣、品項和促銷選擇比較少,我們發現有相當比例是大家買來自用,關心折購,後來我們繼續積累品項,找到商家加入,增加電子和實體商品,重新打造體驗,從社交擴增到社交圖像,整理一遍後又轉回禮物的道路上,這次就成功了。
疫情期間見面機會變少,但人際連結仍在,禮物只是從見面給,變成LINE給對方,加上一個訊息。策略的轉變準備到位,加上剛好環境配合,轉變就成功了。我們發現,A送給第一次收禮物的B,B下個月就會試著送C,這個下一次做為第一次送禮的人的比率很高,可見這個體驗很成功。
投入內容事業 做好兩件事
問:LINE積極投入內容事業部分,如何看訂閱制前景,以OTT TV來說,台灣市場競爭激烈,LINE TV競爭優勢為何?
答:2002年就已投入內容事業,相對於當時,現在的環境很成熟,但你問夠不夠好?我相信應該還可以更好。從平台角度看,用戶要相信這個內容,「下個月還會需要」,願意付錢,而平台提供的產品,這個月和下個月都要很好。
平台要願意一直承諾好的服務,消費者需要是不是穩定滿足。
我相信內容服務是大眾需要的,訂閱制方面,作為平台要做到幾件事,第一是表達經營的善意和承諾,用戶簽訂年約,我們透過各種方式做好,承諾有這樣的品質與內容;另一方面是找到創作活水,開發原創內容,向這一方向努力。
多年來從老三台時代到現在24小時都有新聞,內容豐富度也提升到數百個頻道,用戶甚至已經習慣必須有這樣的選擇,BBC、CNN等頻道在這樣的競爭中也建立品牌,消費者不會以一個OTT為滿足,全球大平台有資源上的優勢,在大市場、擴大資金投入,但是區域型的OTT把單一市場需求做好做透是一個優勢。
全球平台很難做單一市場的OTT內容,像台劇、台灣綜藝都很重要,我反而韓劇買的比較少。其實即使是電視的日播劇,我們發現放在OTT仍然吸引觀眾,我們依然滿足這種網路觀影的需求。
如果深入挖掘需求,就有機會掌握消費者的需求,我希望消費者即使是第二選擇,也要選到我們。
問:台灣學界、官方都推動網路產業與媒體的分潤制,如何看此議題?
答:多年前我們開始做內容事業,這個議題就是大家在努力。我們希望消費者可以理解,要付費讓大家做更好的東西,我們也與內容業者有很多種合作模式。例如短影音VOOM的作者,我們給予資源,幫助他們經營品牌,例如官方帳號等,以穩定提供好的內容。
我們也去採購或是一起投資製作,有些項目需要專業的團隊、劇組,當規模與資金比較大的挹注時,我們也投入。對我們而言,跟創作者要有友好的關係,落實和對待對方,給他們需要的資源,給消費者足夠好的產品。
所以我們的合作模式不是用分潤,而是用免費的行銷資源提供,包括官方帳號,或是透過銷售廣告,也是另一種合作關係。像LINE Today授權上,採購內容已經有商業型態的合約,不用等法律介入就已經有了。
問:LINE是生活圈的先行與領先者,如何持續拓展、保持領先地位?怎麼看元宇宙社群的未來?
答:LINE與其說生活圈,更像生態系,非常有機,不會希望都自己做,而是結合很多元件,大家跨業做,例如外送的蔬菜箱就是新創業者,他們直接配送更能保留利潤,LINE Taxi配送,也不是我們自己做物流,透過各方很有機的協作,久而久之會不斷拓展,生態系會有一些交集。
我們即使有電商、有自己的支付,也是支持所有支付工具,我們知道很難用一個工具去滿足所有人,消費者會有自己的用途,有些工具有其利基,消費者就會偶爾用一下,我們要考慮的是用戶的需求。
要把生態圈做大,首先我們態度很open(開放) ,就像LINE Bank在發展服務,LINE有些想法還在準備,我們各自對外拓展發現兩邊都在做,就很自然合作。未來網路社群與元宇宙間是生態系間的交集,近期剛推出NFT交易的Dosi平台,還在beta version,有人問「你們是不是來太晚」,但回頭看整個區塊鏈行業、看最近數位貨幣的起落和高低變化,都有不一樣的狀況,誰也不知道。
前一波入場時,用戶可能覺得好像要先懂很多,才能弄清楚怎麼買,現在我們想把這個交易方式做簡單,可能是早進場做這件事的。
Web 3就像遊戲,我們要把這個像拼圖的技術一步步堆疊起來,這個技術可以去中心化,我們也可以先做NFT產品,兼顧透明性和機制本身去中心化。很多人可以有技術在平台上發展,我以中心化的角度把資安做好,也是一個重點。
答:LINE與其說生活圈,更像生態系,非常有機,不會希望都自己做,而是結合很多元件,大家跨業做,例如外送的蔬菜箱就是新創業者,他們直接配送更能保留利潤,LINE Taxi配送,也不是我們自己做物流,透過各方很有機的協作,久而久之會不斷拓展,生態系會有一些交集。
我們即使有電商、有自己的支付,也是支持所有支付工具,我們知道很難用一個工具去滿足所有人,消費者會有自己的用途,有些工具有其利基,消費者就會偶爾用一下,我們要考慮的是用戶的需求。
要把生態圈做大,首先我們態度很open(開放) ,就像LINE Bank在發展服務,LINE有些想法還在準備,我們各自對外拓展發現兩邊都在做,就很自然合作。未來網路社群與元宇宙間是生態系間的交集,近期剛推出NFT交易的Dosi平台,還在beta version,有人問「你們是不是來太晚」,但回頭看整個區塊鏈行業、看最近數位貨幣的起落和高低變化,都有不一樣的狀況,誰也不知道。
前一波入場時,用戶可能覺得好像要先懂很多,才能弄清楚怎麼買,現在我們想把這個交易方式做簡單,可能是早進場做這件事的。
Web 3就像遊戲,我們要把這個像拼圖的技術一步步堆疊起來,這個技術可以去中心化,我們也可以先做NFT產品,兼顧透明性和機制本身去中心化。很多人可以有技術在平台上發展,我以中心化的角度把資安做好,也是一個重點。
金融業股東今年「掏錢」增資創史上新高。因為廣義防疫保單理賠 金額破1,700億元,股債雙跌重創金融業淨值,據金管會最新統計, 銀行、壽險、產險及金控公司扣掉重複計算後,今年合計現金增資金 額逼近2,000億元,創金融史上新高紀錄。
今年到11月底,已有四家金控申請現金增資,金額共655億元,包 含國泰金、台新金、新光金及國票金,但因國泰金原申請450億元, 最後將募資525億元,將多出75億元,等於金控今年是現增730億元, 創2019年以來的近四年新高,但低於2018年金融海嘯時的971億元。
金控現增主要都是用來再增資子公司,今年銀行共有六家辦理現增 ,即新光銀、陽信銀、遠東銀、華泰銀、連線銀行及上海商銀,共募 資318.26億元,用來強化資本結構,因應未來業務發展需求。
壽險業今年共有六家現增,含年底前要完成的國泰人壽現增350億 元的話,共587.03億元,創近三年新高,另外還有新光人壽、第一金 人壽、安達人壽及三商美邦人壽今年都有現增,其中三商壽已完成二 次共87.26億元,但尚未計算正在進行的私募20億股的現增,若年底 前完成,今年壽險現增金額可能近700億元,就會是2018年之後的單 年新高。
今年最慘的還是產險業,因為防疫險理賠爆表,六家承保防疫險最 多的產險公司,有三家都已宣布二度增資,即和泰產、新安海上產、 國泰世紀產,中信產更是宣布今年第三度現增,加上富邦產及兆豐產 ,六家公司今年合計要增資985億元,創史上新高。
今年因為股債雙跌,壽險業出現淨值大量蒸發,壽險增資原因大多 是強化資本適足率(RBC)及拉高淨值比,國泰人壽則是強調為接軌 IFRS17等提早啟動增資,產險業就是彌補因防疫險高額理賠後,造成 資本適足率下降。
扣除掉金控轉增資子公司的部分,金控、本國銀行、壽險及產險公 司確定年底前到位的現金增資金額就逾1,995億元,創史上新高金額 ,可說今年金融業大股東相當「破費」。
今年到11月底,已有四家金控申請現金增資,金額共655億元,包 含國泰金、台新金、新光金及國票金,但因國泰金原申請450億元, 最後將募資525億元,將多出75億元,等於金控今年是現增730億元, 創2019年以來的近四年新高,但低於2018年金融海嘯時的971億元。
金控現增主要都是用來再增資子公司,今年銀行共有六家辦理現增 ,即新光銀、陽信銀、遠東銀、華泰銀、連線銀行及上海商銀,共募 資318.26億元,用來強化資本結構,因應未來業務發展需求。
壽險業今年共有六家現增,含年底前要完成的國泰人壽現增350億 元的話,共587.03億元,創近三年新高,另外還有新光人壽、第一金 人壽、安達人壽及三商美邦人壽今年都有現增,其中三商壽已完成二 次共87.26億元,但尚未計算正在進行的私募20億股的現增,若年底 前完成,今年壽險現增金額可能近700億元,就會是2018年之後的單 年新高。
今年最慘的還是產險業,因為防疫險理賠爆表,六家承保防疫險最 多的產險公司,有三家都已宣布二度增資,即和泰產、新安海上產、 國泰世紀產,中信產更是宣布今年第三度現增,加上富邦產及兆豐產 ,六家公司今年合計要增資985億元,創史上新高。
今年因為股債雙跌,壽險業出現淨值大量蒸發,壽險增資原因大多 是強化資本適足率(RBC)及拉高淨值比,國泰人壽則是強調為接軌 IFRS17等提早啟動增資,產險業就是彌補因防疫險高額理賠後,造成 資本適足率下降。
扣除掉金控轉增資子公司的部分,金控、本國銀行、壽險及產險公 司確定年底前到位的現金增資金額就逾1,995億元,創史上新高金額 ,可說今年金融業大股東相當「破費」。
搶攻國人春節返鄉商機,電子支付新兵「全支付」昨(1)日宣布,為讓國人跨年返鄉、旅遊更容易,日前已完成導入台鐵購票系統,即日起至明(2023)年1月31日,全台臺鐵局電腦售票窗口,使用全支付購票,不限消費金額,可享20%回饋,單筆最高回饋全點100點。
為加強旅客購票付款多元性及便利性,臺鐵日前宣布,自今年12月1日起,於全台各電腦售票車站售票窗口新增「街口支付、一卡通MONEY、歐付寶、Pi拍錢包、LINE Pay、悠遊付、橘子支付、愛金卡icash Pay及全支付」九家行動(條碼)支付服務,提供後端綁定信用卡、金融卡或連結銀行帳戶,以條碼支付模式購票。
一卡通指出,相較於現行信用卡購、退票,於退票時須持原購信用卡辦理,使用條碼支付購票付款後,辦理退票時不需出示條碼,系統可逕行退款,非常便利。
若民眾進行換票或包含該車次預購便當的退購,不論是否有差額,均須出示條碼支付,方能完成變更作業。
行動支付日益普及,臺鐵局各車站電腦售票窗口啟用電子支付掃碼購票,對民眾是一大便利。
為加強旅客購票付款多元性及便利性,臺鐵日前宣布,自今年12月1日起,於全台各電腦售票車站售票窗口新增「街口支付、一卡通MONEY、歐付寶、Pi拍錢包、LINE Pay、悠遊付、橘子支付、愛金卡icash Pay及全支付」九家行動(條碼)支付服務,提供後端綁定信用卡、金融卡或連結銀行帳戶,以條碼支付模式購票。
一卡通指出,相較於現行信用卡購、退票,於退票時須持原購信用卡辦理,使用條碼支付購票付款後,辦理退票時不需出示條碼,系統可逕行退款,非常便利。
若民眾進行換票或包含該車次預購便當的退購,不論是否有差額,均須出示條碼支付,方能完成變更作業。
行動支付日益普及,臺鐵局各車站電腦售票窗口啟用電子支付掃碼購票,對民眾是一大便利。
Money101統計,繼樂天銀行及LINE Bank陸續開業後,被稱為國家 隊的第三家純網銀將來銀行3月底開業以來,進入純網銀三國鼎立的 戰國時代。其中,將來銀行活儲利率衝到市場最高3.2%、將將卡回 饋最高5%將來N點,以及信貸利率最低1.58%起優惠。
Money101行銷公關張書敏表示,面對全球巨大的逆風,戰爭引起的 石油供應與價格波動、通膨衝高推動美元升息,而當升息放緩,強勢 美元是否步向終結仍存有極大不確定性,投資一定有風險,對小資族 來說,在股市與利率波動劇烈期間,不妨可考慮數位帳戶活儲利息, 小額儲蓄又可隨時動用,能在動盪金融市場裡相對站穩布局。
除了純網銀,傳統銀行也積極衝刺「數位存款帳戶」,紛紛祭出新 台幣高利活存、跨行提領轉帳免手續費等優惠,大搶數位帳戶客戶, 正面迎戰純網銀。
像是匯豐銀行運籌理財One能戶新台幣活儲最高享1.2%,每月國內 免費跨提、跨轉各30次,更祭出快閃活動。針對有海外旅遊或消費的 旅客,可考慮申辦匯豐現金回饋御璽卡,海外消費最高達4.22%回饋 ,國內消費亦有3.22%,亦登上下半年無腦消費神卡排行榜。
新台幣活存利率達3%分別是樂天銀行數位帳戶、聯邦銀行New Ne w Bank數位帳戶以及中國信託My Way數位帳戶。
活存利率最高超過2%的有三家,包括台新Richart數位帳戶2.725 %、遠東商銀Bankee數位帳戶2.6%、新光銀行OU數位帳戶2.025%。
超過1%的則有台北富邦銀行my money 2%、LINE Bank口袋帳戶2 %、臺灣銀行數位帳戶1.575%、華南SnY數位帳戶1.5%以及臺灣企 銀Hokii數位帳戶1.5%。
張書敏表示,這些新台幣高利活存的優惠,有些是短期的促銷活動 ,且各家銀行數位帳戶的利息計算各有差異,發放時間也不同,在權 益的部分,提醒消費者在選擇時,須留意有無條件限制,像是否限制 新戶方享高利活存以及活動期間。
Money101行銷公關張書敏表示,面對全球巨大的逆風,戰爭引起的 石油供應與價格波動、通膨衝高推動美元升息,而當升息放緩,強勢 美元是否步向終結仍存有極大不確定性,投資一定有風險,對小資族 來說,在股市與利率波動劇烈期間,不妨可考慮數位帳戶活儲利息, 小額儲蓄又可隨時動用,能在動盪金融市場裡相對站穩布局。
除了純網銀,傳統銀行也積極衝刺「數位存款帳戶」,紛紛祭出新 台幣高利活存、跨行提領轉帳免手續費等優惠,大搶數位帳戶客戶, 正面迎戰純網銀。
像是匯豐銀行運籌理財One能戶新台幣活儲最高享1.2%,每月國內 免費跨提、跨轉各30次,更祭出快閃活動。針對有海外旅遊或消費的 旅客,可考慮申辦匯豐現金回饋御璽卡,海外消費最高達4.22%回饋 ,國內消費亦有3.22%,亦登上下半年無腦消費神卡排行榜。
新台幣活存利率達3%分別是樂天銀行數位帳戶、聯邦銀行New Ne w Bank數位帳戶以及中國信託My Way數位帳戶。
活存利率最高超過2%的有三家,包括台新Richart數位帳戶2.725 %、遠東商銀Bankee數位帳戶2.6%、新光銀行OU數位帳戶2.025%。
超過1%的則有台北富邦銀行my money 2%、LINE Bank口袋帳戶2 %、臺灣銀行數位帳戶1.575%、華南SnY數位帳戶1.5%以及臺灣企 銀Hokii數位帳戶1.5%。
張書敏表示,這些新台幣高利活存的優惠,有些是短期的促銷活動 ,且各家銀行數位帳戶的利息計算各有差異,發放時間也不同,在權 益的部分,提醒消費者在選擇時,須留意有無條件限制,像是否限制 新戶方享高利活存以及活動期間。
純網銀之戰進入第二階段,相繼開賣保險搶市。將來銀行、LINEB ank在獲客衝存款之後,11月正式進入第二階段開賣保險。
據金管會統計至今年9月底,三家純網銀目前都呈現虧損中,開戶 數、存款數跑最快的LINE Bank虧損最大,稅前虧損達19億元、其次 為將來銀行的8.33億元、樂天銀的5億元,也因此三家銀行也積極發 展放款、新種業務力拚早日損益兩平。
就開戶數來看,據金管會統計至今年9月底,連線銀行LINE Bank已 衝至131萬戶,其次是將來銀行的18.8萬戶、樂天銀行12.4萬戶。LI NE Bank不只是純網一開戶數第一,在整體數位存款帳戶排名也不遑 多讓傳統銀,目前排名第四,僅次於台新銀行292萬戶、國泰世華銀 行170萬戶、永豐銀行130萬戶。
就存款數來看,LINE Bank達377億元、樂天銀行196億元、將來銀 行181億元;放款量來看,LINE Bank已達159億元,其次為將來銀行 的16.2億元、樂天銀行8.83億元。
純網銀開業後,第一階段為了搶市,相繼以高利定存獲客,接下來 則是要靠放款與新種商品與差異化的服務留客、增加客戶黏著度,目 前將來銀行、LINE Bank都已宣布今年11月就可開賣保險商品。
將來銀行日前宣布,預計11月下旬正式對外營運,首波保險商品包 含機車險、汽車險、租車險及國內旅平險,險種多元,接下來將陸續 開辦海外旅平險及機車外送險。將來銀行首波賣點是端出市場首見的 「符合平假日用車習慣」車險,也就是「真用到車時,才保險」,保 費可望較傳統車險便宜2成至3成。
LINE Bank也宣布,11月底前將正式提供機車強制險、汽車強制險 服務,還祭出「機車車牌大樂透」活動端出獎金新台幣共18萬元吸睛 。
LINE Bank總經理黃以孟表示,根據監理站及保險事業發展中心20 22年9月統計,許多車主忽略投保或忘記續保,讓機車強制險「未投 保比例」超過三成,全台約有數百萬輛機車族處於沒有保障的風險當 中。期望透過數位投保的便利平台,發揮普惠金融的宗旨,讓全台車 主運用最直覺、流暢的線上投保服務,動動手指即可完成投保。
據金管會統計至今年9月底,三家純網銀目前都呈現虧損中,開戶 數、存款數跑最快的LINE Bank虧損最大,稅前虧損達19億元、其次 為將來銀行的8.33億元、樂天銀的5億元,也因此三家銀行也積極發 展放款、新種業務力拚早日損益兩平。
就開戶數來看,據金管會統計至今年9月底,連線銀行LINE Bank已 衝至131萬戶,其次是將來銀行的18.8萬戶、樂天銀行12.4萬戶。LI NE Bank不只是純網一開戶數第一,在整體數位存款帳戶排名也不遑 多讓傳統銀,目前排名第四,僅次於台新銀行292萬戶、國泰世華銀 行170萬戶、永豐銀行130萬戶。
就存款數來看,LINE Bank達377億元、樂天銀行196億元、將來銀 行181億元;放款量來看,LINE Bank已達159億元,其次為將來銀行 的16.2億元、樂天銀行8.83億元。
純網銀開業後,第一階段為了搶市,相繼以高利定存獲客,接下來 則是要靠放款與新種商品與差異化的服務留客、增加客戶黏著度,目 前將來銀行、LINE Bank都已宣布今年11月就可開賣保險商品。
將來銀行日前宣布,預計11月下旬正式對外營運,首波保險商品包 含機車險、汽車險、租車險及國內旅平險,險種多元,接下來將陸續 開辦海外旅平險及機車外送險。將來銀行首波賣點是端出市場首見的 「符合平假日用車習慣」車險,也就是「真用到車時,才保險」,保 費可望較傳統車險便宜2成至3成。
LINE Bank也宣布,11月底前將正式提供機車強制險、汽車強制險 服務,還祭出「機車車牌大樂透」活動端出獎金新台幣共18萬元吸睛 。
LINE Bank總經理黃以孟表示,根據監理站及保險事業發展中心20 22年9月統計,許多車主忽略投保或忘記續保,讓機車強制險「未投 保比例」超過三成,全台約有數百萬輛機車族處於沒有保障的風險當 中。期望透過數位投保的便利平台,發揮普惠金融的宗旨,讓全台車 主運用最直覺、流暢的線上投保服務,動動手指即可完成投保。
純網銀積極搶進網路投保商機,在將來銀行奪得頭香後,LINE Bank昨(21)日也預告,已取得金管會產險代理業務營業執照,11月底前將正式提供機車強制險、汽車強制險服務。
LINE Bank總經理黃以孟昨(21)日表示,「汽機車強制險不但在事故發生後可以救急,更為家庭帶來經濟上的幫助,是每一位開車或騎車族最切身相關的議題。然而根據監理站及保險事業發展中心2022年9月統計,許多車主忽略投保或忘記續保,讓機車強制險未投保比例超過三成,全台約有數百萬輛機車族處於沒有保障的風險當中。
因此,黃以孟表示,期望透過數位投保的便利平台,發揮普惠金融的宗旨,讓全台車主運用最直覺、流暢的線上投保服務,動動手指即可完成投保。」
LINE Bank觀察到,網路投保選項較多、流程較長,期望藉由優化數位體驗、簡化投保流程,結合數位平台與LINE特有的通知服務,為用戶帶來隨時隨地、直覺又便利的投保體驗。
將來銀日前表示,9月初獲金管會核准,成為台灣首家獲准跨入保險銷售領域的純網銀,預計11月下旬正式對外營運,首波保險商品包含機車險、汽車險、租車險及國內旅平險,接下來還將開辦海外旅平險及機車外送險。
將來銀表示,首波開辦的網路投保業務「將將保」有三大亮點,分別是「市場首見的新商品及服務」、「投保流程RPA」及「落實普惠金融」,預期將優化網路投保流程,帶來全新體驗。
在「市場首見的新商品及服務」部分,該行以數據觀察出發,發現不少國人用車「周間上下班、周末出遊」或是「僅周末」用車,用車時段相當固定,因此與保險公司合作,端出市場首見的「符合平假日用車習慣」車險,「真用到車時,才保險」,保費可望較傳統車險便宜二至三成,以客製化的車險協助國人保險「買對不買貴」。
LINE Bank總經理黃以孟昨(21)日表示,「汽機車強制險不但在事故發生後可以救急,更為家庭帶來經濟上的幫助,是每一位開車或騎車族最切身相關的議題。然而根據監理站及保險事業發展中心2022年9月統計,許多車主忽略投保或忘記續保,讓機車強制險未投保比例超過三成,全台約有數百萬輛機車族處於沒有保障的風險當中。
因此,黃以孟表示,期望透過數位投保的便利平台,發揮普惠金融的宗旨,讓全台車主運用最直覺、流暢的線上投保服務,動動手指即可完成投保。」
LINE Bank觀察到,網路投保選項較多、流程較長,期望藉由優化數位體驗、簡化投保流程,結合數位平台與LINE特有的通知服務,為用戶帶來隨時隨地、直覺又便利的投保體驗。
將來銀日前表示,9月初獲金管會核准,成為台灣首家獲准跨入保險銷售領域的純網銀,預計11月下旬正式對外營運,首波保險商品包含機車險、汽車險、租車險及國內旅平險,接下來還將開辦海外旅平險及機車外送險。
將來銀表示,首波開辦的網路投保業務「將將保」有三大亮點,分別是「市場首見的新商品及服務」、「投保流程RPA」及「落實普惠金融」,預期將優化網路投保流程,帶來全新體驗。
在「市場首見的新商品及服務」部分,該行以數據觀察出發,發現不少國人用車「周間上下班、周末出遊」或是「僅周末」用車,用車時段相當固定,因此與保險公司合作,端出市場首見的「符合平假日用車習慣」車險,「真用到車時,才保險」,保費可望較傳統車險便宜二至三成,以客製化的車險協助國人保險「買對不買貴」。
第三方支付龍頭業者LINE Pay 16日公布,目前用戶數突破1,100萬 戶,今年1∼10月份手機行動支付的交易金額保守預估上看1,200億元 。
過去兩年疫情嚴峻,帶動零接觸的行動支付行為,通訊軟體LINE挾 著台灣社群龍頭平台的優勢,以2,100萬用戶的規模為基礎,進軍第 三方支付產業。
16日宣布,全台用戶數突破1,100萬戶,1∼10月LINE Pay行動支付 及綁定LINE Pay的點數回饋實體卡,全體交易金額年增近4成,累積 創下超過5.4億交易筆數,等同每0.05秒就有1筆LINE Pay交易,總交 易金額達4,342億元。
其中,單純的第三方支付LINE Pay的交易金額大約占總金額的3成 左右。該公司在8月份時曾公布2022年上半年的LINE Pay交易金額為 746億元。
LINE Pay目前全台支付據點突破42.5萬處,支付場域涵蓋日常生活 採買、旅遊、餐飲茶飲、外送、量販Outlet等線上線下通路,LINEP OINTS點數回饋信用卡及簽帳金融卡發卡數突破676萬張。
除了行動支付事業快速發展,LINE也將積極布建企業客戶,16日舉 辦年度LINE CONVERGE行銷年會,以「多重宇宙的個人化行銷」為主 題。根據尼爾森執行的「2022 LINE使用行為研究調查」發現,超過 8成使用者有使用過官方帳號,目前LINE的官方帳號數量已達241萬, 官方帳號數成長前五大產業為學校教育、購物零售、餐飲、美容沙龍 及娛樂休閒。
過去兩年疫情嚴峻,帶動零接觸的行動支付行為,通訊軟體LINE挾 著台灣社群龍頭平台的優勢,以2,100萬用戶的規模為基礎,進軍第 三方支付產業。
16日宣布,全台用戶數突破1,100萬戶,1∼10月LINE Pay行動支付 及綁定LINE Pay的點數回饋實體卡,全體交易金額年增近4成,累積 創下超過5.4億交易筆數,等同每0.05秒就有1筆LINE Pay交易,總交 易金額達4,342億元。
其中,單純的第三方支付LINE Pay的交易金額大約占總金額的3成 左右。該公司在8月份時曾公布2022年上半年的LINE Pay交易金額為 746億元。
LINE Pay目前全台支付據點突破42.5萬處,支付場域涵蓋日常生活 採買、旅遊、餐飲茶飲、外送、量販Outlet等線上線下通路,LINEP OINTS點數回饋信用卡及簽帳金融卡發卡數突破676萬張。
除了行動支付事業快速發展,LINE也將積極布建企業客戶,16日舉 辦年度LINE CONVERGE行銷年會,以「多重宇宙的個人化行銷」為主 題。根據尼爾森執行的「2022 LINE使用行為研究調查」發現,超過 8成使用者有使用過官方帳號,目前LINE的官方帳號數量已達241萬, 官方帳號數成長前五大產業為學校教育、購物零售、餐飲、美容沙龍 及娛樂休閒。
數存戶排名大洗牌。據金管會9月底統計,獨占LINE生態圈的連線商銀(LINE Bank)數位帳戶開戶數已達131萬戶,奪下數存戶第三大,與老二國泰世華銀更差距不到40萬戶「坐三望二」,兵臨城下,第一名則為台新銀。
據統計顯示,9月底全台1,385萬數存戶中,三家純網銀就占了162萬戶,占比已衝破一成達11.2%,又以LINE Bank獨占鰲頭,在三家純網銀中市占八成。
開業未滿兩年的LINE Bank獲客大躍進,鯰魚發威了嗎?一家民營銀行主管認為,LINE Bank透過LINE生態圈紅利的確有助獲客,但下一階段對客戶深度經營、能否獲利,都是LINE Bank極大挑戰。
LINE Bank從10月起再將台幣活儲(指口袋帳戶)高息從2%降到1.8%,11月再降到1.5%,與目前升息環境背道而馳,被市場認為LINE Bank衝破百萬開戶數後,將在「獲客」與「獲利」兩者間求平衡,砸錢高利攬客恐已非主策略。
另一家行庫主管也說,LINE Bank降活儲息,恐將讓開戶數成長力道再趨緩,年底想超過國泰世華銀拿下后冠,可能不太容易。
金管會上周五(4日)公布9月底全台數位帳戶開戶數達1,385萬5,461戶,季增率再下滑到8.5%的該統計來低點。
銀行圈認為,這顯示數存戶已進入成熟期,X世代開戶數達飽和後,接下來YZ世代或少子化都對數存戶有些影響,未來將會呈現緩步成長態勢。
前五大行包括台新銀、國泰世華銀、LINE Bank、永豐銀和第一銀行,9月底皆已全衝破百萬戶,雖然LINE Bank擠下永豐銀居老三,但永豐銀內部認為屬可預期範圍內,依舊老神在在。
關鍵主因是永豐銀的數位金融定位,是深度經營理財生態圈,客群目標較明確,精準鎖定獲客、獲利、深耕的步驟,掌握獲客速度與獲利發展,意味已在獲客與獲利間做好拿捏。
若進一步以前五大銀行的季增率來看,台新銀數存戶季增2.6%最低、國泰世華銀季增5.5%、LINE Bank季增6.7%,永豐銀季增4.5%,一銀季增7.4%最高,顯示數存戶達一定規模後,銀行將不再追求戶數高成長,可能轉向更精準的客群行銷,最終目標是要讓這些上百萬的數存戶「變現」,從銀行的負擔,轉成銀行的獲利。
據統計顯示,9月底全台1,385萬數存戶中,三家純網銀就占了162萬戶,占比已衝破一成達11.2%,又以LINE Bank獨占鰲頭,在三家純網銀中市占八成。
開業未滿兩年的LINE Bank獲客大躍進,鯰魚發威了嗎?一家民營銀行主管認為,LINE Bank透過LINE生態圈紅利的確有助獲客,但下一階段對客戶深度經營、能否獲利,都是LINE Bank極大挑戰。
LINE Bank從10月起再將台幣活儲(指口袋帳戶)高息從2%降到1.8%,11月再降到1.5%,與目前升息環境背道而馳,被市場認為LINE Bank衝破百萬開戶數後,將在「獲客」與「獲利」兩者間求平衡,砸錢高利攬客恐已非主策略。
另一家行庫主管也說,LINE Bank降活儲息,恐將讓開戶數成長力道再趨緩,年底想超過國泰世華銀拿下后冠,可能不太容易。
金管會上周五(4日)公布9月底全台數位帳戶開戶數達1,385萬5,461戶,季增率再下滑到8.5%的該統計來低點。
銀行圈認為,這顯示數存戶已進入成熟期,X世代開戶數達飽和後,接下來YZ世代或少子化都對數存戶有些影響,未來將會呈現緩步成長態勢。
前五大行包括台新銀、國泰世華銀、LINE Bank、永豐銀和第一銀行,9月底皆已全衝破百萬戶,雖然LINE Bank擠下永豐銀居老三,但永豐銀內部認為屬可預期範圍內,依舊老神在在。
關鍵主因是永豐銀的數位金融定位,是深度經營理財生態圈,客群目標較明確,精準鎖定獲客、獲利、深耕的步驟,掌握獲客速度與獲利發展,意味已在獲客與獲利間做好拿捏。
若進一步以前五大銀行的季增率來看,台新銀數存戶季增2.6%最低、國泰世華銀季增5.5%、LINE Bank季增6.7%,永豐銀季增4.5%,一銀季增7.4%最高,顯示數存戶達一定規模後,銀行將不再追求戶數高成長,可能轉向更精準的客群行銷,最終目標是要讓這些上百萬的數存戶「變現」,從銀行的負擔,轉成銀行的獲利。
數位戰國時代,各大傳統銀行面對的不只是三家純網銀,還有電子支付(如街口支付)、第三方支付(如LINE Pay)、電商(如蝦皮)和入口平台等,除一開始砸錢用高利獲客後,能否開啟客戶小額投資、刷卡消費、及行動支付的意願,這三大關鍵將是未來數位帳戶的經營決勝點。
「燒錢模式不一定適合所有銀行」,一家行庫主管坦言,數位金融最關鍵的是要找出自己銀行的數位經營策略,例如有銀行主打數位投資、有銀行建立數位生態圈,這才是能真正賺錢的根底。
該主管說,如何定位自家銀行發展數位金融的角色與技能,建立必要基礎設施與資源,會遠比砸錢、拚口袋深來得好,「若只靠衝開戶數,反會被獲客的高利率,拖垮賠錢」。
但是,年輕人偏好「逐高利而居」,對銀行忠誠度更低,那該怎麼做?
另一家銀行主管說,若是想要衝數位開戶數、積極攬客,的確一開始用「高利獲客」是最快速又有效的,當獲客數已達到內部預期目標後,接下來就需分析自家數位客群行為,例如是學生、單身小資族、或是新婚族等,在與異業合作拓展帳戶使用場景、提升帳戶功能。
「燒錢模式不一定適合所有銀行」,一家行庫主管坦言,數位金融最關鍵的是要找出自己銀行的數位經營策略,例如有銀行主打數位投資、有銀行建立數位生態圈,這才是能真正賺錢的根底。
該主管說,如何定位自家銀行發展數位金融的角色與技能,建立必要基礎設施與資源,會遠比砸錢、拚口袋深來得好,「若只靠衝開戶數,反會被獲客的高利率,拖垮賠錢」。
但是,年輕人偏好「逐高利而居」,對銀行忠誠度更低,那該怎麼做?
另一家銀行主管說,若是想要衝數位開戶數、積極攬客,的確一開始用「高利獲客」是最快速又有效的,當獲客數已達到內部預期目標後,接下來就需分析自家數位客群行為,例如是學生、單身小資族、或是新婚族等,在與異業合作拓展帳戶使用場景、提升帳戶功能。
為拓展營運版圖,純網銀與電支業者紛紛瞄準保險商機。除純網銀將來銀行、LINE Bank最快本季開辦線上投保業務外,街口電支與bolttech保特保經合作的「保險專區」也持續擴增險種,全盈+PAY昨(18)日也宣布,使用全盈+PAY付款投保富邦產險汽機車險,提供最高10%支付回饋,最高回饋800元。
全盈+PAY昨天宣布微金融服務推新功能,不僅首度攜手富邦產險,推出汽機車險網路投保支付保費服務,即日起至11月30日,凡投保汽機車險,使用全盈+PAY付款可享5%至10%限量回饋,最高回饋500元,綁定指定銀行信用卡再享最高300元回饋。
街口電支則是與bolttech保特保經合作「保險專區」,回應用戶多樣化的投保需求,持續擴增多元險種,其中包括汽車險自由配,讓用戶能透過街口支付「汽車險」頁面,依照個人需求,快速選擇最合適的保險方案,5分鐘即可輕鬆完成投保。
純網銀伺機進攻線上投保商機,將來銀行已獲金管會的產險、壽險代理業務許可,及同意辦理網路投保業務,預計本季於線上開辦保險代理業務。
將來銀行總經理許柏林表示,將來銀行剛起步,先透過存款、信貸等商品優惠吸引消費者,以體驗純網銀截然不同的用戶體驗及便利性,未來會持續努力推出更多令人驚豔的金融商品服務,除預計第4季正式開辦線上投保業務外,未來還將陸續推出外匯、理財等業務,期許成為消費者心中「最佳的線上金融商品平台」。
LINE Bank總經理黃以孟說,LINE Bank已取得金管會許可兼營財產保險代理業務,對於即將切入的網路投保市場,LINE Bank觀察到疫情期間民眾養成「零接觸」習慣,使民眾對網路投保接受度提升,有62%以上民眾願透過網路投保,帶動網路投保件數與金額逐步成長。
全盈+PAY昨天宣布微金融服務推新功能,不僅首度攜手富邦產險,推出汽機車險網路投保支付保費服務,即日起至11月30日,凡投保汽機車險,使用全盈+PAY付款可享5%至10%限量回饋,最高回饋500元,綁定指定銀行信用卡再享最高300元回饋。
街口電支則是與bolttech保特保經合作「保險專區」,回應用戶多樣化的投保需求,持續擴增多元險種,其中包括汽車險自由配,讓用戶能透過街口支付「汽車險」頁面,依照個人需求,快速選擇最合適的保險方案,5分鐘即可輕鬆完成投保。
純網銀伺機進攻線上投保商機,將來銀行已獲金管會的產險、壽險代理業務許可,及同意辦理網路投保業務,預計本季於線上開辦保險代理業務。
將來銀行總經理許柏林表示,將來銀行剛起步,先透過存款、信貸等商品優惠吸引消費者,以體驗純網銀截然不同的用戶體驗及便利性,未來會持續努力推出更多令人驚豔的金融商品服務,除預計第4季正式開辦線上投保業務外,未來還將陸續推出外匯、理財等業務,期許成為消費者心中「最佳的線上金融商品平台」。
LINE Bank總經理黃以孟說,LINE Bank已取得金管會許可兼營財產保險代理業務,對於即將切入的網路投保市場,LINE Bank觀察到疫情期間民眾養成「零接觸」習慣,使民眾對網路投保接受度提升,有62%以上民眾願透過網路投保,帶動網路投保件數與金額逐步成長。
繼連線商銀(LINE Bank)今年6月辦減增資後,最快明年底前,將來銀行也恐跟進增資,將是純網銀增資的第二家。據金管會數據顯示,將來銀行7月底累計虧損已達18.16億元,若以近三個月、每月平均虧0.8億至0.9億元估算,最快明年底前,虧損恐達資本額三分之一,增資勢在必行。
據「金管會及所屬2023年度單位預算評估報告」中,首度揭露了三家純網銀到今年7月底累積虧損數字。其中LINE Bank因6月辦減增資,大幅縮減虧損數字,7月底累虧僅9.13億元最小。
樂天商銀7月底累虧11.04億元次之,累虧最高的是將來銀行達18.16億元,以近三個月、每月平均虧損0.8億至0.9億元來看,若後續五個月仍以此虧損速度估算,到今年底累虧將逾22億元。
若明年一整年的月均虧損額沒有縮小,最快明年底前將會碰觸到、虧損達資本額三分之一的法定增資門檻,估算最快明年底、將來銀行就得增資。
依銀行法64條,銀行虧損逾資本額三分之一,得限期增資。將來銀行資本額100億元,等於虧損達33億元時,大股東就得掏錢增資。
面臨純網銀恐再出現第二家增資者,金管會官員說,主因純網銀在營運初期需投入大量資訊設備成本,且客戶及業務規模尚在建立,金管會在受理純網銀申請時,已要求大股東出具財務支援承諾,也將在日常監理持續關注純網銀財務狀況。
官員說,三家純網銀都表示,申請設立後,預期可能在三至五年後,才能達到損益兩平。
銀行主管也說,為了在過度競爭的金融產業裡殺出一條血路,國內三家純網銀開業後,高利存款與高額補貼成為獲客利器。不過,這兩項策略讓純網銀「大失血」,除LINE Bank已完成首次增資外,將來銀行增資案預計在明年就會浮上檯面。
因此,除了拚客戶、存款數外,純網銀也力推信貸方案,本季也計劃開賣保險商品,期待儘早達成損益兩平甚至轉虧為盈的目標。
國內三家純網銀業者,包括樂天商銀、LINE Bank和將來銀行,開業後的獲客策略大同小異,包括高利存款專案,以及高額消費補貼。其中,最晚開業的將來銀行,近期祭出最高3.2%優利活儲,成功吸引客戶目光。
銀行主管指出,台灣銀行業本就過度競爭,純網銀開業初期要衝刺客戶與存款數,勢必要端出夠大的「牛肉」,而這些好康本來就很傷本,這也是純網銀在開業一、二年後就得面臨增資議題的主要原因。
據金管會6月底統計,三家純網銀開戶數共142萬3,635戶,存款餘額共634.3億元,以LINE Bank開戶數及存款餘額最高,各占整體純網銀86.42%及57.34%。
據「金管會及所屬2023年度單位預算評估報告」中,首度揭露了三家純網銀到今年7月底累積虧損數字。其中LINE Bank因6月辦減增資,大幅縮減虧損數字,7月底累虧僅9.13億元最小。
樂天商銀7月底累虧11.04億元次之,累虧最高的是將來銀行達18.16億元,以近三個月、每月平均虧損0.8億至0.9億元來看,若後續五個月仍以此虧損速度估算,到今年底累虧將逾22億元。
若明年一整年的月均虧損額沒有縮小,最快明年底前將會碰觸到、虧損達資本額三分之一的法定增資門檻,估算最快明年底、將來銀行就得增資。
依銀行法64條,銀行虧損逾資本額三分之一,得限期增資。將來銀行資本額100億元,等於虧損達33億元時,大股東就得掏錢增資。
面臨純網銀恐再出現第二家增資者,金管會官員說,主因純網銀在營運初期需投入大量資訊設備成本,且客戶及業務規模尚在建立,金管會在受理純網銀申請時,已要求大股東出具財務支援承諾,也將在日常監理持續關注純網銀財務狀況。
官員說,三家純網銀都表示,申請設立後,預期可能在三至五年後,才能達到損益兩平。
銀行主管也說,為了在過度競爭的金融產業裡殺出一條血路,國內三家純網銀開業後,高利存款與高額補貼成為獲客利器。不過,這兩項策略讓純網銀「大失血」,除LINE Bank已完成首次增資外,將來銀行增資案預計在明年就會浮上檯面。
因此,除了拚客戶、存款數外,純網銀也力推信貸方案,本季也計劃開賣保險商品,期待儘早達成損益兩平甚至轉虧為盈的目標。
國內三家純網銀業者,包括樂天商銀、LINE Bank和將來銀行,開業後的獲客策略大同小異,包括高利存款專案,以及高額消費補貼。其中,最晚開業的將來銀行,近期祭出最高3.2%優利活儲,成功吸引客戶目光。
銀行主管指出,台灣銀行業本就過度競爭,純網銀開業初期要衝刺客戶與存款數,勢必要端出夠大的「牛肉」,而這些好康本來就很傷本,這也是純網銀在開業一、二年後就得面臨增資議題的主要原因。
據金管會6月底統計,三家純網銀開戶數共142萬3,635戶,存款餘額共634.3億元,以LINE Bank開戶數及存款餘額最高,各占整體純網銀86.42%及57.34%。
純網銀拓展業務版圖、積極搶進網路投保市場。除「國家隊」將來銀行獲准產險、壽險網路投保業務,預計今年第4季於線上開辦保險代理業務外,LINE Bank也表態,將專注產險業務銷售領域,並鎖定汽機車保險業務市場。
LINE Bank昨(4)日出席LINE Converge 2022記者會,總經理黃以孟分享網路投保和產險市場的洞察。LINE Bank已取得金管會許可兼營財產保險代理業務,黃以孟提出三大痛點與三大發展目標。
LINE Bank指出,調查顯示, 有62%以上民眾願意透過網路投保。金管會8月統計資料,網路投保產險三大險種,今年1月至7月第一名是汽車保險7.19億元,第二名為法定傳染病相關保險,第三名是機車保險5.97億元;其中汽機車險保費收入年增率皆逾兩成。
黃以孟說,根據交通部2022年前八月機車強制險資料,機車強制險納保率僅68%。汽機車網路投保有三大痛點,包括「選項太多」、「流程太長」、「聯繫不易」。LINE Bank切進汽機車保險業務,將聚焦「客戶導向」、「簡化流程」、「智能通報」三大目標。
LINE Bank昨(4)日出席LINE Converge 2022記者會,總經理黃以孟分享網路投保和產險市場的洞察。LINE Bank已取得金管會許可兼營財產保險代理業務,黃以孟提出三大痛點與三大發展目標。
LINE Bank指出,調查顯示, 有62%以上民眾願意透過網路投保。金管會8月統計資料,網路投保產險三大險種,今年1月至7月第一名是汽車保險7.19億元,第二名為法定傳染病相關保險,第三名是機車保險5.97億元;其中汽機車險保費收入年增率皆逾兩成。
黃以孟說,根據交通部2022年前八月機車強制險資料,機車強制險納保率僅68%。汽機車網路投保有三大痛點,包括「選項太多」、「流程太長」、「聯繫不易」。LINE Bank切進汽機車保險業務,將聚焦「客戶導向」、「簡化流程」、「智能通報」三大目標。
暌違兩年,LINE 4日再次舉辦實體LINE CONVERGE年度記者會,在 內容娛樂、金融科技、電商等領域推出多種新功能。
LINE台灣執行長陳立人表示,社群網路的便利性,衍生出很多的濫 用、甚至成犯罪工具,身為平台業者要積極承擔責任、回應挑戰。
其中,LINE認為提升民眾媒體識讀、數位素養能力,是預防網路詐 騙最好的抵抗力,LINE長期與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合作,自2020年 來舉辦近百場宣導活動,2019年啟動的「LINE數位當責計畫」也已投 入1.44億經費,今年更將與政大、屏科大等高教單位合作,培育相關 師資、開發課程,以提升媒體識讀能力。
因應近年網路金融、投資等詐欺不斷,LINE除了優化服務機制,加 快偽冒帳號的檢舉處理速度,年度資安宣導活動「投資航海冒險家」 也正式開跑,藉由互動式遊戲的沈浸體驗,讓民眾了解常見的詐騙案 例與手法。
跟隨區塊鏈技術逐漸成熟,LINE所開發的NFT交易平台DOSI,Beta 版於9月13日推出,正式版預計年底上線,包括內容創作、遊戲、娛 樂、時尚、音樂、零售等,全球創作者、行銷人都可以在該平台上創 造價值。
LINE BANK宣布,已取得金管會許可兼營財產保險代理業務,首波 將推出的是汽機車強制險線上投保服務,LINE BANK強調解決以往投 保過程中「選項太多」、「流程太長」、「聯繫不易」等痛點,來優 化用戶的體驗。
LINE TAXI則推出「星選科技車」服務,據統計,LINE TAXI有92% 用戶期待再次搭到電動車、99%用戶期待每一趟行程都有貼心服務, 因此10月21日推出的新服務,優先採用電動車,上線首波40台皆為T esla,且該服務的司機更與國內形象管理顧問合作,有專業禮賓訓練 。
LINE通訊軟體本身4日上線發票管家功能,提供雲端發票載具、自 動對獎、消費支出管理等功能,即時語音群聊預計2023上半年推出, 支援多人同時線上交流,主持人與聽眾組人數可容納1萬人。
LINE電商預計11月增加「群組送禮」,10月25日推出購物「拼團」 ,其中,拼團功能打破熟人為主的機制,只要兩人就可以成團,不論 是用戶發起團購或參與陌生網友團購,都能即時享有優惠。
LINE台灣執行長陳立人表示,社群網路的便利性,衍生出很多的濫 用、甚至成犯罪工具,身為平台業者要積極承擔責任、回應挑戰。
其中,LINE認為提升民眾媒體識讀、數位素養能力,是預防網路詐 騙最好的抵抗力,LINE長期與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合作,自2020年 來舉辦近百場宣導活動,2019年啟動的「LINE數位當責計畫」也已投 入1.44億經費,今年更將與政大、屏科大等高教單位合作,培育相關 師資、開發課程,以提升媒體識讀能力。
因應近年網路金融、投資等詐欺不斷,LINE除了優化服務機制,加 快偽冒帳號的檢舉處理速度,年度資安宣導活動「投資航海冒險家」 也正式開跑,藉由互動式遊戲的沈浸體驗,讓民眾了解常見的詐騙案 例與手法。
跟隨區塊鏈技術逐漸成熟,LINE所開發的NFT交易平台DOSI,Beta 版於9月13日推出,正式版預計年底上線,包括內容創作、遊戲、娛 樂、時尚、音樂、零售等,全球創作者、行銷人都可以在該平台上創 造價值。
LINE BANK宣布,已取得金管會許可兼營財產保險代理業務,首波 將推出的是汽機車強制險線上投保服務,LINE BANK強調解決以往投 保過程中「選項太多」、「流程太長」、「聯繫不易」等痛點,來優 化用戶的體驗。
LINE TAXI則推出「星選科技車」服務,據統計,LINE TAXI有92% 用戶期待再次搭到電動車、99%用戶期待每一趟行程都有貼心服務, 因此10月21日推出的新服務,優先採用電動車,上線首波40台皆為T esla,且該服務的司機更與國內形象管理顧問合作,有專業禮賓訓練 。
LINE通訊軟體本身4日上線發票管家功能,提供雲端發票載具、自 動對獎、消費支出管理等功能,即時語音群聊預計2023上半年推出, 支援多人同時線上交流,主持人與聽眾組人數可容納1萬人。
LINE電商預計11月增加「群組送禮」,10月25日推出購物「拼團」 ,其中,拼團功能打破熟人為主的機制,只要兩人就可以成團,不論 是用戶發起團購或參與陌生網友團購,都能即時享有優惠。
近日全聯推出「全支付」,全家也推出「全盈支付」,台灣零售巨 頭一一殺入電子支付市場,讓原本就戰雲密布,競爭者眾的電支市場 再度成為焦點。台灣已經有約40種電子支付,熱鬧非凡,然而,消費 者人數與口袋深度是固定的,市場必定容納不下這麼多玩家,故媒體 對未來會如何發展,做出了許多預測,也有不同觀點的各種排名,如 依據會員數、商家數、收付金額等。本文從商業模式與案例的角度來 看,分析最有潛力的三大電子支付:LINE Pay,全支付與街口支付。
中國大陸的電子支付十分普及且交易金額龐大,可謂世界之冠。早 在2003年即誕生,市場占有率超過50%的支付寶乃是依託淘寶龐大的 交易量與買賣家會員。支付寶一開始是為了滿足線上交易而存在,是 刊登商品免費的淘寶網之主要利潤來源,之後才慢慢發展到實體,並 擴充產品至保險、貸款與銀行等,發展成今日的螞蟻集團。
早期,淘寶網上的買賣雙方間缺乏信任,為了提供交易擔保,阿里 巴巴創建了支付寶。今日螞蟻集團的金融帝國並非馬雲的高瞻遠矚, 而只是為了解決當時眼前問題,順應市場,逐漸優化而來。僅次於支 付寶,占有率超過30%的微信支付則是建立在每月有超過12億活躍用 戶的微信之龐大社交流量之上。因此,僅管發展晚於支付寶,微信支 付仍能有自己的一片天,尤其是在2014年的春晚,微信搖一搖搶紅包 遊戲,在十天內就將八百萬微信用戶轉化為微信支付的用戶。
從大陸的發展軌跡來看,電支市場有兩個重要的法則。第一,在初 期,電子支付必須依附其他穩定的流量,很難單獨生存,例如支付寶 依靠淘寶,微信支付依靠微信。第二,必須要有深度的優惠,才能吸 引消費者採用,並逐漸改變行為。優惠多,消費者就多,消費者多, 願意加入的商家就多,商家多,優惠又會更多,形成一種循環,可稱 為「網絡效應」,或是亞馬遜所提出的「飛輪理論」,而要推動這個 飛輪,勢必需要雄厚的資本與經營實力。
LINE是台灣第一的即時通訊軟體,幾乎人人皆用,故台灣的LINEP ay就類似微信支付,可依託LINE龐大的社交流量,潛力十足。全支付 則類似支付寶,依靠全聯龐大的會員以及獨大的市場地位,而略有不 同是淘寶是電商,全聯則是實體超市,故從實體零售發展出的全支付 ,可說是台灣獨有的特色。
街口支付的前身為街口網,早在2015年就推出APP,並邀請張鈞甯 代言。街口網定位為小商家的APP入口,也就是協助餐飲、零售、美 容等開店業者創建移動端的虛擬店面於街口APP,可做預定、外送、 產品下單與會員管理等,十分創新。街口網很早就以地面推廣人員沿 街拜會各大商圈,邀請商家入駐,後來逐漸轉型至外賣、叫車,再到 支付,可說是移動商務與電子支付的先行者與教育者,許多人第一次 嘗試的就是街口網。街口支付目前的會員數高達約580萬人,各項優 惠促銷活動凌厲, APP也提供許多生活服務例如可繳水費、電費等, 且零售餐飲合作商家數量眾多。街口依靠創新力與市場先佔優勢,建 立起滿足供需雙方之平台競爭力,地位頗類似大陸的美團。
只能在某商店用的封閉型電子支付發展空間有限,例如超商的電子 支付。儘管超商店數多,但每個人經常去的也就是附近的幾家,其他 數千家店的意義不大,反而應該看消費者經常去的各式商店中,最高 比例能通用的支付才是最有潛力的。對消費者而言,最終只會保留最 好用且習慣用的支付,商家也樂於單純的收費模式。另外,超商的消 費金額通常不高,且市場有多個競爭對手,消費者少有忠誠度,加上 悠遊卡已經是相當普及,因此,超商的電子支付發展相對有限。
中國大陸的電子支付十分普及且交易金額龐大,可謂世界之冠。早 在2003年即誕生,市場占有率超過50%的支付寶乃是依託淘寶龐大的 交易量與買賣家會員。支付寶一開始是為了滿足線上交易而存在,是 刊登商品免費的淘寶網之主要利潤來源,之後才慢慢發展到實體,並 擴充產品至保險、貸款與銀行等,發展成今日的螞蟻集團。
早期,淘寶網上的買賣雙方間缺乏信任,為了提供交易擔保,阿里 巴巴創建了支付寶。今日螞蟻集團的金融帝國並非馬雲的高瞻遠矚, 而只是為了解決當時眼前問題,順應市場,逐漸優化而來。僅次於支 付寶,占有率超過30%的微信支付則是建立在每月有超過12億活躍用 戶的微信之龐大社交流量之上。因此,僅管發展晚於支付寶,微信支 付仍能有自己的一片天,尤其是在2014年的春晚,微信搖一搖搶紅包 遊戲,在十天內就將八百萬微信用戶轉化為微信支付的用戶。
從大陸的發展軌跡來看,電支市場有兩個重要的法則。第一,在初 期,電子支付必須依附其他穩定的流量,很難單獨生存,例如支付寶 依靠淘寶,微信支付依靠微信。第二,必須要有深度的優惠,才能吸 引消費者採用,並逐漸改變行為。優惠多,消費者就多,消費者多, 願意加入的商家就多,商家多,優惠又會更多,形成一種循環,可稱 為「網絡效應」,或是亞馬遜所提出的「飛輪理論」,而要推動這個 飛輪,勢必需要雄厚的資本與經營實力。
LINE是台灣第一的即時通訊軟體,幾乎人人皆用,故台灣的LINEP ay就類似微信支付,可依託LINE龐大的社交流量,潛力十足。全支付 則類似支付寶,依靠全聯龐大的會員以及獨大的市場地位,而略有不 同是淘寶是電商,全聯則是實體超市,故從實體零售發展出的全支付 ,可說是台灣獨有的特色。
街口支付的前身為街口網,早在2015年就推出APP,並邀請張鈞甯 代言。街口網定位為小商家的APP入口,也就是協助餐飲、零售、美 容等開店業者創建移動端的虛擬店面於街口APP,可做預定、外送、 產品下單與會員管理等,十分創新。街口網很早就以地面推廣人員沿 街拜會各大商圈,邀請商家入駐,後來逐漸轉型至外賣、叫車,再到 支付,可說是移動商務與電子支付的先行者與教育者,許多人第一次 嘗試的就是街口網。街口支付目前的會員數高達約580萬人,各項優 惠促銷活動凌厲, APP也提供許多生活服務例如可繳水費、電費等, 且零售餐飲合作商家數量眾多。街口依靠創新力與市場先佔優勢,建 立起滿足供需雙方之平台競爭力,地位頗類似大陸的美團。
只能在某商店用的封閉型電子支付發展空間有限,例如超商的電子 支付。儘管超商店數多,但每個人經常去的也就是附近的幾家,其他 數千家店的意義不大,反而應該看消費者經常去的各式商店中,最高 比例能通用的支付才是最有潛力的。對消費者而言,最終只會保留最 好用且習慣用的支付,商家也樂於單純的收費模式。另外,超商的消 費金額通常不高,且市場有多個競爭對手,消費者少有忠誠度,加上 悠遊卡已經是相當普及,因此,超商的電子支付發展相對有限。
被視為「鯰魚」的純網銀競爭白熱化。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今年5月底,最晚開業的將來銀行後來居上,存放比超越樂天商銀,成為純網銀「二哥」。資料顯示,正式開業僅一個多月的將來銀行存放比達8.46%,「超車」樂天銀的3.12%,LINE Bank的存放比飆上29.86%,取得絕對領先地位。
金管會資料顯示,將來銀行在今年1月22日試營運、3月29日正式上線,截至5月底,存款餘額為43.71億元,放款則是3.7億元,存放比為8.46%。
最早開業的樂天銀行,5月底存款餘額為149.56億元,放款餘額為4.66億元,存放比3.12%;且5月樂天銀已出現逾期放款300萬元,逾放比也飆高至0.75%。
至於LINE Bank,去年3月24日試營運、去年4月22日正式上線,開業逾一年來,不論存款、放款都是純網銀「一哥」,截至5月底,存款餘額為363.38億元,放款餘額108.5億元,存放比逼近三成、達29.86%。
為衝刺放款業務,三家純網銀卯足全力、持續推出低利信貸專案搶攻市占率。將來銀行推出優質客戶信貸專案,利率自1.58%起,開辦費399元,額度最高500萬元,綁約期1年;若不綁約,信貸利率1.99%起,開辦費399元,額度最高30萬元該專案延長至8月底止。
LINE Bank則是推出分期與循環信貸方案。分期信貸方面,開辦費488元,年利率1.68%起機動計息,專案利率至7月20日截止。臨用金(循環信貸)方案,首次動用需支付帳戶管理費,原價1,888元,9月底前限時0元,依動用金額按日計息,年利率1.98%起機動計息。
樂天商銀分期型信貸月付金1,261元起,額度最高500萬,年利率1.65%起,專案至8月底止。至於循環型信貸,動用10萬1天利息8元起,循環額度最高100萬,月付金最低2,000元起,同樣是8月底截止。
金管會資料顯示,將來銀行在今年1月22日試營運、3月29日正式上線,截至5月底,存款餘額為43.71億元,放款則是3.7億元,存放比為8.46%。
最早開業的樂天銀行,5月底存款餘額為149.56億元,放款餘額為4.66億元,存放比3.12%;且5月樂天銀已出現逾期放款300萬元,逾放比也飆高至0.75%。
至於LINE Bank,去年3月24日試營運、去年4月22日正式上線,開業逾一年來,不論存款、放款都是純網銀「一哥」,截至5月底,存款餘額為363.38億元,放款餘額108.5億元,存放比逼近三成、達29.86%。
為衝刺放款業務,三家純網銀卯足全力、持續推出低利信貸專案搶攻市占率。將來銀行推出優質客戶信貸專案,利率自1.58%起,開辦費399元,額度最高500萬元,綁約期1年;若不綁約,信貸利率1.99%起,開辦費399元,額度最高30萬元該專案延長至8月底止。
LINE Bank則是推出分期與循環信貸方案。分期信貸方面,開辦費488元,年利率1.68%起機動計息,專案利率至7月20日截止。臨用金(循環信貸)方案,首次動用需支付帳戶管理費,原價1,888元,9月底前限時0元,依動用金額按日計息,年利率1.98%起機動計息。
樂天商銀分期型信貸月付金1,261元起,額度最高500萬,年利率1.65%起,專案至8月底止。至於循環型信貸,動用10萬1天利息8元起,循環額度最高100萬,月付金最低2,000元起,同樣是8月底截止。
三家純網銀陸續開業,為了在過度競爭的金融產業裡殺出一條血路,高利存款與高額補貼成為獲客利器。不過,這兩項策略讓純網銀「大失血」,除LINE Bank已完成首次增資外,將來銀行增資案預計明年將浮上檯面,因此,除了拚客戶、存款數外,純網銀也力推信貸方案,期待儘早達成損益兩平甚至轉虧為盈的目標。
國內三家純網銀業者,包括樂天商銀、LINE Bank和將來銀行,陸續開業後的獲客策略大同小異,包括高利存款專案,以及高額消費補貼。
其中,最晚開業的將來銀行,近期祭出最高3.1%的優利活儲,成功吸引客戶目光,LINE Bank則是調升快點卡的海外基本回饋,海外消費享LINE POINT 2.8%點數回饋,期待衝刺快點卡成為「海外無腦神卡」。
銀行主管指出,台灣銀行業本就過度競爭,純網銀開業初期要衝刺客戶與存款數,勢必要端出夠大的「牛肉」,而這些好康本來就很傷本,這也是純網銀在開業一、二年後就得面臨增資議題的主要原因。
不過,純網銀業者在獲得一定的客戶與存款數基礎後,就會啟動「開源節流」,除了用更穩健的步伐控制虧損外,也要積極推動信貸方案,賺取手續費與利息收入,未來在主管機關金管會同意下,也希望能推動外匯交易、銷售保險商品等,希望儘速達到損益兩平,甚至轉虧為盈的目標。
國內三家純網銀業者,包括樂天商銀、LINE Bank和將來銀行,陸續開業後的獲客策略大同小異,包括高利存款專案,以及高額消費補貼。
其中,最晚開業的將來銀行,近期祭出最高3.1%的優利活儲,成功吸引客戶目光,LINE Bank則是調升快點卡的海外基本回饋,海外消費享LINE POINT 2.8%點數回饋,期待衝刺快點卡成為「海外無腦神卡」。
銀行主管指出,台灣銀行業本就過度競爭,純網銀開業初期要衝刺客戶與存款數,勢必要端出夠大的「牛肉」,而這些好康本來就很傷本,這也是純網銀在開業一、二年後就得面臨增資議題的主要原因。
不過,純網銀業者在獲得一定的客戶與存款數基礎後,就會啟動「開源節流」,除了用更穩健的步伐控制虧損外,也要積極推動信貸方案,賺取手續費與利息收入,未來在主管機關金管會同意下,也希望能推動外匯交易、銷售保險商品等,希望儘速達到損益兩平,甚至轉虧為盈的目標。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