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線商業銀行(公)公司新聞
台灣大正積極尋找新商機,與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合作引發關注!根據彭博資訊的報導,台灣大正正在探索與台灣地區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合作的可能性,甚至考慮投資其中的一項事業。知情人士透露,台灣大正已與多家加密貨幣公司展開初步協商,其中包括總部位於台北的知名加密貨幣公司XREX。 對於這則新聞,台灣大正昨(13)日作出回應,表示對於各種具有發展潛力的機會,公司都持開放態度。近年來,台灣大正加速對新創企業的投資,2021年底正式合併台灣之星,不僅擴大了用戶規模,還陸續投資於台灣最大的音頻平台SoundOn集團、運用AI技術幫助企業數位轉型的CloudMile萬里雲、提供創新共享車位及租賃服務的USPACE等。此外,台灣大正還認購了網銀LINE Bank的私募股,透過跨領域的戰略性投資,不斷拓展5G生態系統和新服務布局。
金管會指出,4月整體銀行簽帳金額月減579億元、單月刷2,890億元,主因為3月營業天數長,以及228連假消費遞延到3月入帳,4月又是傳統消費淡季,三大原因加總促使4月刷卡動能出現月減,但單月總簽帳金額仍創同期史新高。
4月單月簽帳王為國泰世華銀、單月刷499億元,其次中信銀單月刷478億元、玉山銀刷374億元、台新銀刷303億元、北富銀刷300億元。前四月簽帳金額來看,國泰世華達2,144億元,為市場第一,不過中信銀表示,若加計簽帳卡,則前四月中信銀達2,383億元,居市場第一。
流通卡數上,全體國銀4月流通卡數飆上5,906萬張,單月增加35萬張,北富銀單一家就增加37萬張卡,且北富銀單月發出26萬張卡為4月發卡王,為唯一4月發卡雙位數成長銀行。
金管會解釋,北富銀受益COSTCO聯名卡申辦人數增加,以及特定聯名卡行銷活動挹注單月發卡量24萬張,再加上日盛銀併入北富銀後提供13萬張流通卡數,北富銀單月流通卡增加37萬張卡。
相比北富銀,最大發卡行國泰世華銀4月單月停卡數達9.3萬張,超過當月發卡數6.2萬張。金管會解釋,主因部分原COSTCO聯名卡卡片到期後、卡友不轉換成國泰世華銀信用卡造成。
另外前四大發卡行中,4月國泰世華銀單月發6.2萬張、中信銀發9.7萬張、玉山銀發5.9萬張、台新銀發5.1萬張,中信銀為最高,金管會官員解釋,主要為其熱門信用卡商品LINE pay、中油卡、百貨公司發卡動能強勁。
中信銀指出,LaLaport聯名卡已經發出3萬張卡,目標昨日上市的Agoda聯名卡要發出30萬張卡,首年要發出15萬張卡,LINE Pay已經發出540萬張,該卡總量刷卡動能也是最高,前五月刷卡金額達3,060億元,較去年同其成長30%,明年流通卡數有機會衝破千萬張。
國泰世華銀昨日則指出,國泰世華卡友旅遊消費年成長逾七倍。
今年國內外旅遊需求持續大增,有效吸引卡友出遊刷卡消費,根據國泰世華銀行統計,截至5月底為止,國泰世華卡友旅遊消費簽帳金額,較去年同期成長逾七倍,其中航空及旅行社(含OTA)簽帳成長皆超過十倍,表現最為亮眼。
昨日記者會上,中信銀個人金融執行長、執行副總經理楊淑惠、支付金融事業處長、資深副總經理陳德風、Agoda商務長Damien Pfirsch一同出席。根據交通部觀光局5月統計,今年第1季出國人次衝上208.5萬人次,較來臺旅客110.9萬人次多出近百萬人次,中信銀行本次與Agoda合作發行聯名卡,除提前布局復甦的旅遊市場,更看好自助旅行商機,搭配Agoda全球逾360萬件房源,布建旅遊支付生態圈。
陳德風指出,中信銀前五月刷卡金額已達3,060億元、年成長30%,預計上半年信用卡加上簽帳金融卡各項指標有機會有30%以上的成長率,取得領先地位,同時可以成為客戶心中冠軍。
楊淑惠指出,今年海外旅遊簽帳金額表現優異,成為今年刷卡重要商機,海外簽帳金額年成長率超過七成,且已經超過2019年數字,因此進一步推出中國信託Agoda聯名卡布建旅遊生態圈。
中信銀表示,聯名卡卡友可以直升Agoda最高等級白金會員,享有全球飯店訂房現折10%或是指定飯店訂房最高現折40%折扣優惠,交通購票與異國美食餐廳刷卡同步享有最高10%A金回饋,每一A金可折抵新台幣1元,卡友旅遊還能賺回饋。
陳德風指出,中國信託Agoda聯名卡預計目標發出30萬張卡,希望首年發出15萬張卡,看好中信銀今年底流通卡數達900萬張卡。
目前信用卡發870萬張、簽帳金融卡約420萬張,滿足不同年齡層可使用不同支付工具,現階段信用卡客戶以25歲以上居多,等待年輕人財力符合,將再轉換成信用卡。
對於旅遊市場策略,楊淑惠指出,線上訂房加上訂票刷卡旅遊商機,還會搭配與平台業者合作,提供消費者旅遊包套刷卡服務。
最後,對於中信銀信用卡發展前景,陳德風說希望先打開廣度,與各產業領導品牌結盟,再強化深度,透過聯名卡、數位化與客戶忠誠計畫深耕,增加客戶黏著度以及深化客戶經營。
中信銀針對社群已推出LINE Pay聯名卡,交通有中油聯名卡、航空亦有華航聯名卡、ANA及大中華聯名卡,倘若客戶喜歡遊戲,中國信託也有發行英雄聯盟聯名卡,喜歡運動也有中信兄弟聯名卡,如今旅遊產業加上Agoda聯名卡,希望結合客戶食衣住行育樂的需求,提供需要的產品。
對於相關報導,台灣大昨(13)日表示,對各種具發展潛力的機會,均抱持開放的態度。
台灣大近年加速新創投資,2021年底宣布合併台灣之星,擴大用戶規模,並陸續投資台灣最大音頻平台SoundOn集團、透過AI技術協助企業數位轉型的CloudMile萬里雲、提供共享車位及租賃等創新服務的USPACE等,同時認購網銀LINE Bank私募股,透過多領域策略性投資,拓展5G生態系及新服務布局。
銀行局13日亦公布,前四月國內信用卡刷卡量已達1.22兆元,續創 同期新高,且年成長19.6%。由於之後還有刷卡報稅、暑期旅遊旺季 、百貨周年慶、雙11購物節、12月檔期及年終購物等,全年信用卡極 可能刷破4兆元。
信用卡發卡行前五大競爭激烈,即國泰世華銀、中信銀、玉山銀、 台新銀及台北富邦銀,各家至少有一張發行百萬張以上的「百萬神卡 」。國泰世華銀手上有CUBE卡;中信有Line Pay聯名卡、中油聯名卡 ,今年Costco聯名卡易主,北富銀8月後也將有富邦J卡、Costco聯 名卡二張破百萬張,過去國泰世華銀、中信銀雙雄爭霸局面,恐轉為 國泰世華銀、中信銀、北富銀三強鼎立。
國泰世華銀指出,今年5月其流通卡數已突破千萬張,信用卡簽帳 金額突破2,70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3成,單月、累計簽帳皆為 同業第一,其中CUBE卡占整體簽帳金額近5成,持續穩定成長。
中信銀表示,中信銀今年前五個月刷卡金額2,594億元,年成長近 30%,若以去年全年刷卡5,775億元推估,今年可挑戰刷破7,000億元 ;發卡數上,若以中信銀每月新發卡約10萬至15萬張,今年底流通卡 數估可達900萬張、明年將有望突破千萬張。
北富銀則預估,今年流通卡量可突破750萬卡,下半年將著重四大 卡,包括Costco聯名卡轉卡、J卡積極與LINE pay合作、台灣大Open Possible卡及momo卡,將加強海外消費回饋。
玉山銀強調,以穩住信用卡市場第三名為首要目標,今年重點包括 星宇航空聯名卡、U BEAR及PI卡、世界卡等,爭取旅遊回溫刷卡商機 。
台新銀指出,台新目前有三張卡破百萬張,即@GoGo卡、FlyGo卡、 新光三越卡,今年策略將鎖定旅遊旺季、多產業、多產品招募新客戶 ,提高既有客戶下半年的錢包市佔、活化點數生態圈等,力拚年度高 成長佳績。
【金融新聞】網路金融競爭熱鬧,連線銀行帶頭搶攻線上保險及貸款市場
近來,台灣網路金融業者在市場上搶眼度不斷攀升,不僅積極拓展保險及貸款線上業務,還努力豐富產品多樣性。其中,樂天國際銀行、連線銀行(LINE Bank)以及其他純網銀及電支業者如LINE Pay、街口、全盈支付等,都與產壽險業合作,推出線上保險代理業務,進一步拓展服務範圍。
樂天國際銀行在保險產品方面表現突出,提供汽機車險、住宅火險、國內旅平險等多種產品,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而連線銀行則以汽機車險的線上辦理為主打,簡化申辦流程,提供便捷的服務。
不僅在保險方面,線上貸款也是微金融服務的必爭之地。樂天銀行將目光聚焦於綠能經濟,推出針對電動車的電能貸款,連線銀行則以小額信貸免提供財力證明的快速申辦放款服務應戰,吸引消費者。
在電支業方面,雖然無法直接經營貸款業務,但透過與銀行合作,也能提供一站式平台服務。例如,LINE Pay就與11家銀行合作,讓消費者在平台上快速瀏覽並比較不同銀行貸款專案,並享受紅利回饋。
金管會近期公布,純網路保險業者一家未過,但市場評估預計在今年年底,純網保業者可能還會有機會出現。無論如何,網路投保服務已經在台灣金融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各種線上金融服務的推出,無疑將為消費者帶來更多便利。
金管會近期公布,純網路保險業者一家未過,而下一次市場評估為今年年底,意即今年可能並不會有純網保業者出現,但其實網路投保部分,純網銀及部分電支早已與保險業者合作,推出線上投保服務。
以純網銀而言,目前以樂天國際銀行產品種類最為豐富,從汽機車險、住宅火險到國內旅平險皆有提供,而將來銀行則提供汽機車險及國內外旅平險,產品量最少的為連線銀行,僅提供汽機車險的線上辦理。
不止純網銀,如LINE Pay、街口及全盈支付等電支業者也跟上線上投保趨勢,與保險公司攜手推出線上投保的服務, LINE Pay表示,目前主要可投保商品除最常見的車險及住宅火險外,還有意外傷害險及實支醫療險也都可以完成線上投保;街口則在意外險及車險外,還提供了旅遊不便險,全盈支付則提供最為基本的汽機車保險。
除了保險,線上貸款也是微金融服務的必爭之地,三家純網銀業者不止比利率、比申辦速度,更比商品種類,將來銀行首推線上房貸服務,並透過2.06%的地板價利率吸引消費者,連線銀行(LINE Bank)則以小額信貸免提供財力證明的快速申辦放款服務應戰,而樂天銀行將目光放在綠能經濟,推出針對電動車的電能貸,各自搶占利基市場。
對於電支業者而言,雖無法親自下場經營貸款業務,但仍可透過與銀行合作,以一站式平台的形式提供相關服務,舉例而言,LINE Pay便與11家銀行合作,讓民眾能在平台上快速瀏覽並比較不同銀行貸款專案,並由LINE Pay進行連結以取得紅利回饋。
【金融新聞】數位存款戶數狂飆!五大銀行數存戶突破百萬,連線商銀成矚目焦點
近期金融市場上,數位存款帳戶的開設風潮不斷升溫,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截至2023年3月底,國人開設的各銀行數位存款帳戶已經接近1,632萬戶,這個數字相較於去年同期,季增達10.2%,年增則是39%,成長速度驚人。不過,這次的增長力道也創下了同期新低,這是因為銀行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數存戶市場已經逐漸飽和。
在這波數位存款帳戶的熱潮中,台新銀、國泰世華銀、連線商銀(LINE Bank)、永豐銀和第一銀等五大銀行的數存戶數量都突破了百萬戶。其中,台新銀以315萬戶的數量,佔有20%的市占率,無疑是「數存王」。國泰世華銀的數存戶數量也逼近200萬戶,緊追在後。而老三的LINE Bank,3月底的數存戶數量也攀升至148.8萬戶,第四名的永豐銀有141.2萬戶,第一銀則有128.4萬戶。
在這五大銀行中,第一銀的季增率最高,達到11.6%,這主要歸功於其推出的高息策略。其他銀行的季增率則在5至8%左右。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表示,這些銀行在數位策略上都非常積極,透過網路平台進行推廣行銷,並提供折抵手續費、優惠服務等吸引客戶開設帳戶。此外,還有搭配信用卡或金融卡等金融商品,提供消費折扣,以增加客戶黏著度。
對於外界關注的「砸錢獲客」問題,童政彰坦言,銀行會在整個經營過程中進行本益比分析,並努力營造數存戶的黏著度,以及是否可以形成生態系統。銀行主管也指出,數存戶本質上還是存款戶,銀行要爭取的是客源,未來將會透過授信、財管、保單等方式,讓這些客戶轉化為實質獲利,從單一的「理財」服務走向「生活」生態圈,並關注數存戶的數位體驗,以提升客戶的黏著度。
2023年3月底台新銀、國泰世華銀、連線商銀(LINE Bank)、永豐銀和第一銀等五大數存戶,全站上百萬戶大關,又以台新銀一舉衝破300萬戶達315萬戶、擁有二成市占率,穩居「數存王」最引人矚目,國泰世華銀195.7萬戶也逼近200萬戶奪后。
老三是LINE Bank,3月底數存戶也攀升到148.8萬戶,第四大永豐銀是141.2萬戶緊追,第一銀128.4萬戶。
若進一步以季增率來看,這前五大數存戶銀行,以第一銀因再祭一波高息、推升季增幅擴大到11.6%最高,其餘季增約落在5至8%左右,成長力道較上季已有略為回溫。
童政彰說,前五大數位存款銀行,都是在數位策略上發展較積極,並透過網路平台做推廣行銷、藉此吸引客戶,其次,也透過折抵手續費、或優惠服務去刺激客戶開戶,三是搭配其他金融商品,如信用卡或金融卡來提供消費折扣。
外界擔心各銀行「砸錢獲客」最後恐會賠錢?童政彰坦言,銀行透過行銷手段去擴增客群,銀行自己會在整個經營過程中去做相關本益比分析,各銀行是要營造數存戶的黏著度、是否可形成生態系等。
銀行主管坦言,數存戶本質還是「存款戶」,拚開戶數是要「養」客源,下一步就是如何用授信、財管、保單讓這些客戶轉成實質獲利,主要包括從單獨「理財」走向「生活」生態圈,其次,要更關切數存戶新的數位體驗,才能提高客戶黏著度。
台灣金融新聞/記者小王報導
雖然台灣金融市場上已經有樂天國際銀行、Line Bank以及將來銀行三家純網銀,但這些新興銀行至今仍處於虧損階段,被金融圈戲稱為「小鯰魚」。這三家銀行預計要達到損益兩平,至少還需要3至5年的時間。
樂天國際銀行作為第一家獲准開業的純網銀,已經營運將近兩年半,但截至現在還是處於虧損狀態。根據最新的財報數據,樂天銀的累積虧損為12.06億元,虧損金額雖然較其他兩家較少,但增資壓力不減。
而Line Bank則在去年第三季宣布進行增資,先減資25億元,再現金增資75億元,以強化資本。將來銀也計劃在今年底前進行減資後增資,預計增資金額在100億元以內。
儘管樂天銀行目前淨值充裕,且費用控管優異,預計後年都無需增資,但其他兩家銀行則面臨著增資壓力。根據銀行法規定,當銀行累積虧損達資本額三分之一時,就必須限期增資。
金管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三家純網銀的開戶數累計達179萬2,071戶,其中Line Bank以139萬1,481戶的開戶數位居第一,將來銀26萬17戶,樂天銀則有14萬573戶。
在存放款餘額方面,截至今年1月底,Line Bank的存款餘額為462.4億元,將來銀為259.4億元,樂天銀則是206.3億元。放款餘額方面,Line Bank主推信貸業務,放款餘額達222.6億元,將來銀33.4億元,樂天銀14.7億元。
金融人士預測,今年三家純網銀將力拚放款業務,提高存放比,並期待與電子支付業、證券業及保險業規劃業務合作,以加速發展和增強市場競爭力。
【專欄報導】 台灣金融市場再掀波瀾!國內首批開放的三家純網路銀行——樂天國際銀行、LINE Bank及將來銀行,在積極尋求利基市場的過程中,不僅從存款業務擴展到放款,甚至將目光聚焦在房貸市場。然而,由於現行法規的障礙,這些純網銀在房貸業務上遇到了一些痛點。 根據新聞報導,這三家純網銀在申辦房貸業務時,面臨的最大困難是擔保品不能使用電子簽章,這一步驟必須線下進行,成為線上申辦房貸的痛點。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金管會與法務部、內政部正在研議放寬相關規定,未來房貸業務有望全面全線上辦理。 將來銀行總經理許柏林表示,開辦房貸業務對純網銀來說是擴大資產的重要一步,而房貸在個人金融市場中的占比高達7至8成,是服務客戶的重要產品。雖然現行流程幾乎可以線上申辦,但抵押權設定受限於內政部的規定,必須由民眾或委任代書親自前往戶政事務所及地政事務所進行,無法在線上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金管會指出,法務部曾於2002年公告不動產物權設定、移轉、負擔及證明文書排除電子簽章法適用,但去年召開檢討會議決議刪除公告內容,目前相關程序仍在進行中。同時,內政部也正在規劃抵押權線上申辦登記相關事宜,這對純網銀來說是一個強大的支持。 將來銀行自4月起試辦房貸業務半年,其最低利率將比照「築巢優利貸」的軍公教地板價2.06%。若樂天國際銀行和LINE Bank也跟進試辦,未來的房貸市場將更加激烈。在這個過程中,商業銀行的角色將更加重要,因為它們將成為純網銀在房貸業務上的重要合作伙伴。
根據三家純網銀公布2022財報,將來銀至去年底累積虧損23.32億 元、其次Line Bank累積虧損15.8億元,樂天累虧12.06億元最少,虧 損愈多則增資壓力也愈大。金融人士表示,純網銀甫孵出來不久,L INE BANK就已在去年第三季完成增資,採先減資25億元再現金增資7 5億元;將來銀為強化資本,預計今年底前,同樣規畫先減資後增資 ,以符合銀行法要求,據悉增資金額同樣在100億元以內。最先開業 的樂天銀,因目前淨值仍充裕,費用控管優異,至後年都無增資需求 。
現行銀行法規定,銀行累積虧損達資本額三分之一法定上限,就要 限期增資。以將來銀資本額100億元來看,虧損達33億元時就需增資 。根據金管會統計,至去年底止,三家純網銀開戶數累計達179萬2, 071戶,其中以LINE Bank的139萬1,481戶最多,其次將來銀26萬17戶 ,樂天銀則有14萬573戶。再就各網銀自行公布的統計,LINE Bank目 前已成長至逾145萬戶,將來銀行目前有逾30萬戶,樂天銀行逾15萬 戶。
存放款餘額方面,金管會統計至今年1月底,存款餘額LINE Bank有 462.4億元、將來銀為259.4億元、樂天銀是206.3億元;放款餘額部 份,LINE Bank主推信貸業務,放款餘額來到222.6億元、將來銀33. 4億元、樂天銀14.7億元。
統計存放比,至1月底LINE Bank達48%、將來銀13%、樂天銀為7 %,全數低於整體銀行業平均的70%。金融人士認為,今年三家純網 銀力拚放款,達到提高存放比,將是首要任務,後續包括持續爭取試 辦法人薪轉戶、外匯業務等,及期待與電子支付業、證券業及保險業 規劃業務合作。
樂天國際銀行、LINE Bank及將來銀行為尋求利基,今年已從擴展 存款,進階到強化放款以提高收益。其中LINE Bank以信貸業務為主 ,樂天也持續衝刺放款業務,將來搶進房貸業務,4月起試辦半年, LINE Bank和樂天積極評估跟進開辦房貸業務。
將來銀行總經理許柏林表示,純網銀開辦房貸業務是擴大資產重要 一步,房貸在個金占比約7成至8成,也是服務客戶的重要產品。但現 行法規仍有痛點,雖然所有流程幾乎可線上申辦,但卡在最後一步抵 押權設定,受限內政部規定,需由民眾或委任代書,親自前往戶政事 務所及地政事務所設定,無法在線上完成。
金管會日前指出,法務部曾於2002年公告不動產物權設定、移轉、 負擔及證明文書排除電子簽章法適用,但去年召開檢討會議決議刪除 公告內容,目前相關程序仍在進行中;及內政部目前也正在規劃抵押 權線上申辦登記相關事宜。換言之,未來待其他部會陸續放寬抵押權 設定等作業可線上認證,其他純網銀也可望跟進,無疑是對純網銀開 辦房貸注入強心針。
以將來銀行試辦房貸條件來看,最低利率比照「築巢優利貸」的軍 公教地板價2.06%,且採一段式,後續另兩家若跟進試辦,利率條件 勢必成為廝殺關鍵。
【台灣金融新聞】 國內金融業界再掀新風潮,首批開放的純網路銀行至今仍處於損益兩平的關鍵階段。金管會主委黃天牧透露,純網銀要達到損益平衡,預計需要五年的時間。為了增加收益,純網銀們已經從擴展存款轉向強化放款策略。 面對純網銀在房貸業務上的挑戰,黃天牧指出,由於法規限制,純網銀在辦理房貸業務時,面臨擔保品不能適用電子簽章的困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法務部和內政部正在研議放寬相關規定,已有純網銀申請試辦房貸業務,預計不久將開始實施。 銀行局局長莊秀媛補充,純網銀拓展房貸業務時,物權登記等法規也成為了一道難關。目前內政部正研議採用電子登記方式,並透過視訊解決保證問題。 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提到,為了突破電子簽章法的限制,法務部已召開檢討會議,決定刪除不適用的公告內容,讓抵押權的設定可以適用電子簽章法。內政部也正在規劃抵押權線上申辦的相關事宜。 為了協助純網銀開辦房貸業務,金管會已請三家純網銀就線上房貸業務涉及的抵押權設定作業提出試辦計畫。其中,一家純網銀已於3月15日獲准開辦房貸業務,預計將成為國內首開辦房貸業務的純網銀。 未來,隨著其他部會陸續放寬抵押權設定等作業的線上認證,預計將有更多純網銀加入房貸業務的競爭,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元化的金融服務。
台灣三家純網路銀行在拓展新業務方面有了重大進展。根據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的透露,過去由於法規限制,純網銀無法使用電子簽章法進行不動產物權設定和抵押,這讓他們無法線上承辦新客戶的房貸業務。但隨著法務部去年同意抵押權可適用電子簽章法,以及內政部規劃抵押權線上申辦登記,這一切將成為可能。林志吉強調,一旦法務部的新制正式實施,純網銀將能夠線上承辦全新房貸戶,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大福音。 在法務部相關程序完成前,已有一家純網銀向金管會申請試辦,透過委託代書的方式,在3月份已經開始辦理新戶的房貸業務。林志吉也提到,其他兩家純網銀LINE Bank和樂天商銀也正在評估跟進。這項試辦措施將為純網銀提供一個機會,透過實體紙本提供房貸等資料,來拓展房貸業務。 立委吳秉叡提到,純網銀自推出以來一直處於虧損狀態,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則表示,一般純網銀預計需要五年時間才能達到損益平衡。黃天牧也指出,去年純網銀重視存款,今年則轉向放款,金管會已經給予業務試辦的機會。 林志吉解釋,過去純網銀無法線上辦理抵押權設定,是因為法務部2002年的公告將不動產物權的設定、移轉、負擔及證明文書排除在電子簽章法適用範圍之外。但去年法務部刪除了這項公告,並同意抵押權設定可適用電子簽章法,內政部也正在規劃相關線上申辦登記程序。這意味著,一旦法務部的新制實施,不僅純網銀將能線上承辦全新房貸戶,傳統銀行也能夠線上承作新房貸戶,這對兩者來說都是一個利多。
【台灣金融新聞】
近期,隨著人工智慧ChatGPT的興起,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提醒金融機構要謹慎對待這項新科技。他指出,ChatGPT並非一般AI計算那麼簡單,它掌握了語言文化的能力,甚至有文章提到可能對人類文明文化造成衝擊。黃天牧強調,金融機構必須能夠控制AI,而不是被AI所控制。
黃天牧表示,金管會對金融機構在運用新科技時的資安和客戶個資問題非常關注,強調要「取其利、避其害」。為此,金管會已經採取了三項因應措施:
首先,在3月底向各金融機構發函,提醒注意運用ChatGPT時的資安及個資風險,並防范假網站的攻擊。
其次,由銀行局、金管會倫敦及紐約辦事處等機構,在4月5日前蒐集全球金融監理機關對運用ChatGPT的看法。目前,雖然各國並未公布具體看法,但香港監理機關表示將在國際清算銀行討論此議題。
最後,銀行局在3月30日已向銀行公會發函,要求了解各銀行使用ChatGPT的風險管理機制。銀行公會有責任制定銀行運用新興機制的自律規範,金管會也要求銀行公會在兩個月內提交相關調查報告。
黃天牧指出,由於ChatGPT仍處於發展初期,尚未確定能實際應用於哪些層面,各國金融監理機關將在事態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才會訂立共同遵循的原則。目前,個別金融機構可以自行決定是否試用ChatGPT,例如日本某些銀行已經禁止使用,義大利則因個資疑慮而禁止運用。
黃天牧強調,台灣金融機構必須確保自己能夠控制AI,而不是被AI控制。他提醒,創新固然重要,但不能影響金融穩定。黃天牧在立法院的會議上還提到,首波純網保申請無一過關,這也反映出台灣金融機構在創新時,需要謹慎考慮營運模式和永續經營的可能性。
一旦法務部新制上路,純網銀將可線上承辦全新房貸戶,受惠最大。
林志吉也說,在法務部相關程序尚未完成前,已有一家純網銀向金管會申請試辦,透過委託代書(承辦抵押權設定)、走紙本的管道,3月已先開辦新戶的房貸業務;另兩家若有興趣也可以先申請試辦。
據了解,以試辦方式、委託代書做房貸業務者,是將來銀行,另兩家LINE Bank和樂天商銀也正評估跟進。
昨立委吳秉叡提及,純網銀上路來都是虧損,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說,一般純網銀預估需五年才能損益兩平,去年純網銀注重存款、今年則是放款,金管會有給業務試辦。
例如做房貸業務因受限法規,不能線上開辦,因此暫時給純網銀試辦,用實體紙本去提供房貸等資料。
林志吉解釋,主因是法務部2002年曾公告,不動產物權的設定、移轉、負擔及證明文書都排除適用電子簽章法,因此無法線上辦理抵押權設定,導致純網銀只能做舊客戶的線上房貸增貸,無法招攬全新房貸戶。
法務部在去年刪除該公告,同意抵押權設定可適用電子簽章法,目前程序已進行中,內政部也正規劃抵押權線上申辦登記的相關事宜。
換言之,一旦法務部新制上路,除純網銀受惠最大,可以線上承辦全新房貸戶外,既有傳統銀行也可以線上承作新房貸戶,純網銀和傳統銀行同享利多。
銀行局局長莊秀媛表示,純網銀想拓展房貸業務,牽涉到其他部會 的法規,例如物權登記就有內政部認可的問題,目前內政部傾向研議 可用電子登記方式,對保也可透過視訊的方式克服。
後續債權憑證,即授信成呆帳時,必須強制執行,法務部還無法承 認電子文件可以做為債權執行的憑證等,都是純網銀要突破的地方。 目前純網銀試辦房貸計畫中,先允許業者無法線上完成的部分,先透 過線下完成,例如透過代書請借款人簽名提供紙本文件,銀行局指出 ,現有一家純網銀提出試辦計畫。
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指出,電子簽章法實施後,法務部有公告規定 不動產物權的設定、移轉、負擔與證明文書,排除電子簽章法的適用 ,目前沒有辦理線上辦理抵押權的設定或修正等,以至於純網銀房貸 業務,僅限既有客戶在原抵押權範圍內的增貸。
不過,去年底法務部已召開檢討會議,決定刪除該公告內容,也就 是抵押權的設定,將可適用電子簽章法,但相關程序仍在進行中;另 內政部也正在規劃抵押權線上申辦的相關事宜。
林志吉強調,法務部修正公告之前,為協助純網銀開辦房貸業務, 已請三家純網銀業者就線上房貸業務涉及抵押權設定作業可以書面、 非電子傳送的方式提出相關的業務試辦,其中有一家業者已經在3月 15日獲准開辦。
據了解,將來銀行日前公告將開辦房貸業務,可望成為國內首開辦 房貸業務的純網銀,未來待其他部會陸續放寬抵押權設定等作業可線 上認證,其他純網銀也可望跟進。
黃天牧強調,金管會特別在意金融機構在運用新科技時的資安、客 戶個資等問題,必須「取其利、避其害」,即有能力控制及防弊的金 融機構才能採用新的科技。
因此黃天牧表示,金管會已針對ChatGPT作出三項因應:
一是在3月底發函各金融機構,提醒注意運用ChatGPT的資安及個資 風險,防範假網站。
二是由銀行局、金管會倫敦及紐約辦事處等,在4月5日前蒐集全球 金融監理機關對運用ChatGPT的看法,但目前各國並未公布此類看法 ,僅香港監理機關表示會在國際清算銀行討論此議題。
三是銀行局在3月30日已發函銀行公會,要求了解各銀行使用Chat GPT的風險管理機制,因為公會訂有銀行運用新興機制的自律規範, 金管會也已要求銀行公會在二個月內要提出相關調查報告。
由於目前ChatGPT仍在發展初期,仍不確定能實際運用到哪些層面 ,黃天牧表示,各國金融監理機關會在事情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才會 訂立大家必須遵循的原則,現在個別金融機構可自行決定要不要試用 ChatGPT,例如日本有些銀行就是禁止,義大利則因個資疑慮,目前 禁止運用ChatGPT,黃天牧認為,台灣金融機構要確保自己是能控制 AI,不是反過來被AI控制。即對新科技仍採審慎觀望態度。
「創新是重要,但不能影響金融穩定!」黃天牧昨日在立院談及首 波純網保申請無一過關,即中信產險與新世紀資通合資申請設立純網 路保險公司,但設計的營運模式看不出創新及永續經營的可能性,黃 天牧說從三家純網銀的經驗來看,若經營模型未能創新獲利,反而會 成為「大家要處理的問題」。
台灣純網銀界近期傳來震撼新聞,將來銀行在2022年底累積虧損達23.32億元,成為純網銀中虧損最嚴重的公司。這家銀行在開業滿一年的同時,即面臨增資壓力。將來銀行預計今年將進行增資,甚至可能比照連線商銀(LINE Bank)的做法,先進行減資彌補虧損,再進行增資。若將來銀行確定今年進行減增資,將成為繼LINE Bank之後,第二家進行增資的純網銀。
將來銀行於2022年3月29日開業,滿周年後就迅速面臨增資壓力,這與同年4月開業的LINE Bank情況相似。從財報數據來看,將來銀行去年底累積虧損23.32億元,一年虧損增加了75%,而LINE Bank累積虧損為15.8億元,樂天則虧損12.06億元,增資壓力最小。根據銀行法64條規定,若銀行虧損超過資本額三分之一,則需限期增資。將來銀行的資本額為100億元,虧損達33億元時,大股東就必須進行增資。
根據保守估計,將來銀行每月虧損約0.8至0.9億元,到2023年底將虧損達33億元。金管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月底,三家純網銀仍處於虧損狀態,其中連線商銀虧損1.1億元最多,將來銀行虧損0.99億元,樂天虧損0.54億元。存放比來看,連線商銀1月底存放比為48%,將來銀行為13%,樂天則僅7%,均遠低於同業平均的70%,顯示放款仍是純網銀面臨的最大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