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雄人壽保險事業(興)公司新聞
台新金控最新前十大股東名單,第一大仍是台灣石化合成有47.6萬張,但持股比率從去年3.72%降為3.64%,而台灣石化合成代表人、石化業大老吳澄清,一直都是台新金董座吳東亮盟友,之前寶佳插旗台新金一役時,吳澄清更一口氣拿出13億元,幫吳東亮鞏固經營權。
第二是台新租賃有40.5萬張,持股比率由去年3.17%下降至3.1%;第三名則有大變動,由持股18.2萬張、占1.39%的遠雄人壽拿下,其為今年前十大股東中,唯一持股比率提升的公司。
台新金將在6月16日舉行股東常會,最新公告前十大股東,除最大 股東吳澄清外,其次為台新租賃持股3.1%,低於去年的3.17%。但 遠雄人壽持股從1.06%提高到1.39%,一舉從第八大股東竄上第三大 。第四是花旗受託專戶持股1.27%,也較去年1.29%下滑。
第五大股東為摩根大通託管梵加德新興市場股票指數基金持股1.2 %,少於去年的1.27%。第六大股東為新光吳家掌控的東賢投資持股 1.16%、較去年1.18%下滑。第七大股東為摩根大通託管先進總合國 際股票指數基金持股的1.15%,與去年持平。第八大股東為全球人壽 持股1.04%、較去年1.09%下滑;第九大股東為新光合成纖維持股1 .04%,較去年1.06%減少;第十大股東為昶禾持股1.03%,少於去 年的1.05%。
華南金前十大股東面孔及排名連三年皆相同,且前八大股東持股比 也連三年皆相同,僅第九名的挪威中央銀行、第十名梵加德新興市場 股票指數基金近三年持股比率略有不同,顯示華南金的股權結構相當 穩定,變化相當小。
前八大股東、持股比率皆不變,分別為台灣銀行、台銀人壽、第一 銀行、元鼎投資、永財投資、財團法人林熊徵學田基金會、財政部、 華泰銀行受託信託財產專戶。第九大股東挪威中央銀行持股比去年微 增至1.1%,今年維持1.1%。第十大股東梵加德新興市場股票指數基 金前年持股1.05%,去年加碼至1.06%,今年小幅減碼至1.03%。
其中若股票投資、尤其是台股布局較多者,首季身家反彈最明顯, 如富邦人壽首季其他綜合損益高達1,313億元,即淨值下股票、基金 價值大回升,創所有壽險公司之最,另外如國泰人壽亦回升724億元 ,排名第二高,第三是南山人壽的256億元,新光、中國、台灣、全 球人壽都有逾百億元的回升,三商美邦人壽亦有近99億元。
壽險業近三年多來可謂經濟「大風大浪」,2020年全球爆發新冠肺 炎,股市急轉直下,又馬上衝高,2021年疫情加劇,卻股債雙漲,讓 壽險業獲利創新高,全年稅後獲利3,636億元,且帳上有逾1.34兆元 的金融資產未實現利益。
去年則因美國聯準會急速升息,債券殖利率大反彈,股市亦重挫, 造成壽險公司滿手股債都賠錢,去年壽險業全年稅後獲利1,443億元 ,帳上有近4.63兆元的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今年首季新台幣急升, 壽險匯兌成本大增,首季稅後虧損152億元,有九家壽險首季未獲利 ,包含國泰、新光、台灣、三商美邦、全球、遠雄、台銀、宏泰、中 華郵政壽險部等。
因為去年10月及今年1月有九家公司進行金融資產重分類,壽險業 OCI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到3月底降為1,005億元,比去年9月底未實現 損失減少8,611億元,AC(攤銷後成本)部位則大增,截至3月底為1 9.3兆元,未實現評價損失則逾3.4兆元,但若持有到期則不會實現損 失。
由重分類及股市回升,壽險淨值比都有明顯回升,六大壽險公司3 月底淨值比都在4%以上,富壽有8.3%、國壽有7.37%最高。
另去年底淨值比低於3%的第一金人壽、安聯人壽,今年第一季已 明顯改善回到3%以上,其中第一金人壽進行資產重分類,淨值比回 升到5.97%,安聯人壽回升到4.3%。
金融市場這兩年真的很不穩定,壽險業去年整體的稅後獲利竟然只有1,461億元,這可是近三年的最低點啊!這也讓今年只有遠雄人壽和合庫人壽這兩家壽險公司申請發放現金股利,估計整體只會發放5億元左右,這可是至少近八年來的新低啊! 記得2021年壽險業還是創下了3,636億元的歷史新高,當時壽險業獲准發放的現金股利家數和金額也都創了新高,金管會當時一共核准了九家壽險公司發放現金股利,總金額接近562億元。 但是去年,因為美聯儲突然升息加上俄烏戰爭,整個金融市場波動非常大,壽險業的帳上股債未實現評價損失也擴大了,所以去年壽險業的稅後獲利下滑得很嚴重。再加上很多壽險公司去年都進行了金融資產重分類,按照保險局的要求,重分類債券的跌價缺口扣除其他權益後,全部都要提列特別盈餘公積,所以絕大部分的壽險業今年都難以發放現金股利。 今年只有遠雄人壽和合庫人壽這兩家壽險公司向保險局申請發放現金股利,估計兩家加起來只會發放5億元左右,如果按照去年壽險業的稅後獲利來看,股息發放率只有0.34%,這可是至少八年來的新低啊! 由於壽險業即將在三年後接軌IFRS17,所以近五年發出的現金股利,除了去年之外,其餘的都沒有超過前一年獲利的10%。金管會在審核時,也會確定各家壽險公司接軌IFRS17沒有缺口、沒有應增提的準備金、投資金融資產沒有大規模實現損失等,才會同意發放現金股利。隨著接軌日的接近,再加上近年來金融市場的波動,壽險業想大量發放現金股利的難度可是很高的。
2021年壽險業獲利3,636億元創歷史新高,帶動去年壽險業獲准發 放現金股利家數及金額創史上新高,去年金管會共核准九家壽險公司 發放現金股利,九家壽險業總共發出近562億元現金股利。
但去年受到美聯準會(Fed)劇烈升息與俄烏戰爭,一整年金融市 場波動大,壽險業帳上股債未實現評價損失擴大,壽險去年整年稅後 獲利下滑到剩1,461億元。加上多家壽險去年進行金融資產重分類, 依保險局要求,重分類債券的跌價缺口扣除其他權益正值後,將全數 提列特別盈餘公積,絕大部分壽險業今年難以發放現金股利。
今年僅二家壽險公司向保險局申請發放現金股利,包含遠雄人壽、 合庫人壽,推估兩家壽險申請發放現金股利共約5億元上下,若依照 去年壽險業稅後獲利1,461億元來看,股息發放率僅0.34%,創至少 八年來新低。
壽險業因應三年後將接軌IFRS17,近五年發出的現金股利,除去年 外,皆占前一年獲利不到10%,金管會在審核時,也都要確定各家壽 險接軌IFRS17沒有缺口、沒有應增提的準備金、投資金融資產沒有大 量實現損失等,才有可能同意發放現金股利,隨著接軌日只剩三年、 近年金融市場波動大,壽險業想大量發放現金股利難度高。
解封後的台灣,人們瘋狂出國旅行,這股熱潮也帶動了航空業的業績大爆發。最近,興櫃市場4月的營收全數公布,其中不僅有上市航空雙雄長榮航空、華航的佳績,還有兩檔航空股星宇航空(2646)、台灣虎航(6757)同創佳績,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在興櫃市場營收前十強中,遠雄人壽保險事業名列前茅,顯示了其在市場上的強大實力。除了遠雄人壽,燁聯、星宇航空、達發、台灣虎航、和淞、兆聯實業、巧新、有成精密、富基電通等公司也表現亮眼。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兆聯實業這家工業用水的回收大廠,4月底才剛登錄興櫃,就順利躍升為第七名,實力不容小覷。而太陽能模組廠商有成精密的月營收也重回5億元大關之上,以5.1億元位居第九名,成為興櫃4月營收中的兩大黑馬股。 國境解封後,航空客運量迅速攀升,桃園機場統計,今年4月平均日運量達9.1萬人次,已達疫情前的68%。上市航空雙雄長榮航、華航4月營收雙創佳績,興櫃市場航空股業績表現也大放異彩。 其中,以客運為主的星宇航空,今年來受惠旅遊需求大復甦,3月起累計營收就已正式超越去年全年,4月營收再創新高,達16.84億元,月增15.13%、年增17.16倍。累計前四月營收60.43億元,年成長幅度來到15.64倍,亦創新高。 國內首家低成本航空台灣虎航的4月營收也達9.14億元,月增3.69 %、年增13.67倍,創下2019年2月以來新高,前四月營收35億元也改寫同期新高紀錄。 政策加持的產業也「閃金光」,有成精密主要業務為太陽能光伏模組製作、系統設計、規劃及整合服務,以及半導體及光電產業生產設備零組件製造,去年太陽能模組占整體業務的比重相當高。
近期,台灣壽險業的配息情況有了顯著變化。由於美聯準會去年大幅升息,美債殖利率急速上升,這讓壽險公司不得不對金融資產進行重分類。金管會保險局要求,將重分類後的淨值回升數加上其他權益減項淨額後,必須提列特別盈餘公積。這項政策使得今年僅有兩家壽險公司有可分配盈餘,分別是合庫人壽和遠雄人壽。 為了防止壽險業資產重分類後過度填充股利,保險局在去年底提出新規定。壽險業、旗下有子壽險的金控業以及轉投資壽險公司的母集團,在分配可分配盈餘時,必須對重分類的金融資產進行市價評估。若發生未實現損失,則需扣除兌換利和OCI項下金融資產未實現損益後的差額,並提列特別盈餘公積。這項措施對上層母金控和母集團的配息空間造成了限制。 不過,去年壽險業的配息情況還是相當可觀的。壽險公司在去年獲准發放現金股利的家數和金額都創下了歷史新高。例如,國泰人壽配息達224.45億元,富邦人壽獲配155.78億元,南山人壽61.46億元,中壽45億元,台壽36.93億元,遠雄人壽12.42億元,安聯11.45億元,合庫人壽7.22億元,保誠人壽6.9億元,總計九家壽險公司配息金額高達561.61億元。 然而,今年受到升息的影響,配息盛況不再。根據目前公布的資訊,除了合庫人壽和遠雄人壽外,其他壽險業因金融資產評價損失及資產重分類的關係,需要提列特別盈餘公積,這也使得未分配盈餘變得相對稀少。合庫人壽若獲准發放股利,將是自2016年以來的第八度配息,但其他壽險公司則因應政策變化,面臨較大的挑戰。
興櫃4月營收全數公布完畢,營收前十強依序為遠壽、燁聯、星宇 航空、達發、台灣虎航、和淞、兆聯實業、巧新、有成精密、富基電 通。其中,工業用水的回收大廠兆聯實業4月底甫登錄興櫃就順利躋 身第七名;太陽能模組廠商有成精密月營收也重回5億元大關之上、 以5.1億元位居第九名,成為興櫃4月營收中的兩大黑馬股。
國境解封後,航空客運量迅速攀升,據桃園機場統計,今年4月平 均日運量9.1萬人次,已達疫情前的68%,上市航空雙雄長榮航、華 航4月營收雙創佳績,興櫃市場航空股業績表現也大放異彩。
其中,營業項目以客運為主的星宇航空,今年來受惠旅遊需求大復 甦,3月起累計營收就已正式超越去年全年,4月營收又更上層樓,達 16.84億元,月增15.13%、年增17.16倍,再次締造歷史新高紀錄; 累計前四月營收60.43億元,年成長幅度來到15.64倍,亦創新高。
而國內首家低成本航空台灣虎航4月營收也達9.14億元,月增3.69 %、年增13.67倍,創下2019年2月以來新高,前四月營收35億元也改 寫同期新高紀錄。
政策加持的產業營收也「閃金光」,有成精密主要業務為太陽能光 電模組製作、系統設計、規劃及整合服務,以及半導體及光電產業生 產設備零組件製造,去年太陽能模組占整。
為了防止壽險業資產重分類填充股利,保險局在去年底要求壽險業、旗下有子壽險的金控業、及轉投資壽險公司的母集團,在分配可分配盈餘的同時,必須將這些重分類的金融資產依市價評估,若是未實現損失,扣除兌換利、OCI項下金融資產未實現損益後的差額,要提列特別盈餘公積,此舉限制了上層母金控、及母集團的配息空間。
壽險公司在去年獲准發放現金股利家數及金額,皆創下史上新高,包括國泰人壽配息224.45億元、富邦人壽獲配155.78億元、南山人壽61.46億元、中壽45億元、台壽36.93億元、遠雄12.42億元、安聯11.45億元、合庫人壽7.22億元、保誠人壽6.9億元,總計九家配息金額561.61億元,但是今年受到升息影響,配息盛況不再。
就壽險業已公布資訊來看,可分配盈餘僅合庫人壽與遠雄人壽二家為正,其中,合庫人壽若獲准發放股利,將是自2016年以來,第八度配息,其餘壽險業則因金融資產評價損失及資產重分類的關係,需提列特別盈餘公積,以致無多餘未分配盈餘。
台灣興櫃市場2022年的財報已陸續出爐,在疫情紅利逐漸退去和消費性電子需求疲弱的影響下,市場普遍經歷了一定的壓力。不過,在這波市場動盪中,仍有一些公司表現亮眼,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以下是去年興櫃市場的「五大天王」及其亮點:
首先,壽險業的遠壽人壽保險事業在去年遭遇多事之秋,股債災和防疫保單的亂象讓賠付情況嚴峻。然而,在這樣的情況下,遠壽的營收仍達799.14億元,蟬聯營收王寶座。更令人矚目的是,遠壽去年全年稅後純益達60.67億元,寫下歷史次高紀錄,同時以185.14億元的在手現金,奪得現金王寶座。
接著,半導體產業的巨漢電子表現也不俗。儘管去年市場對半導體庫存調整有較多的疑慮,但巨漢因為擴廠效應,接單量大增,每股稅後純益(EPS)衝上34.24元,蟬聯EPS王寶座。
在毛利率方面,芯測公司以高達100%的毛利率榮獲「毛利率王」。芯測主要提供各式記憶測試與修復之EDA工具與矽智財(IP),這些產品因為具有高毛利特性,使得芯測連續三年保持這一冠軍地位。此外,全福生技、鑽石生技、昱展新藥三家生技公司也躍居毛利率100%的行列。
最後,長照護理業的青松健康則以大幅扭虧為盈的表現,榮獲「轉機王」。青松健康去年稅後純益達2,332.9萬元,相比2021年的虧損196.5萬元,有顯著的改善。
興櫃公司2022年財報4月底出爐,去年來受疫情紅利逐漸退去、消 費性電子需求疲弱影響,部分科技股壓力相對沉重,目前已公布之3 02檔興櫃股去年獲利合計158.83億元,惟個別公司業績仍有表現,盤 點興櫃去年財報「五大天王」,吸引市場目光。
壽險業去年遭逢多事之秋,除股債災導致為實現虧損大增,防疫保 單之亂也使賠付情況嚴峻,遠壽去年營收799.14億元寫下2019年來同 期最差成績,惟仍穩居「營收王」,且再度蟬聯獲利王、現金王兩大 頭銜,「雙冠王」屹立不搖。
獲利方面,遠壽去年前三季稅後純益122.51億元,惟第四季受美元 走弱、新台幣快速升值的匯損衝擊導致大幅虧損,儘管如此,在前三 季好表現加持下,全年稅後純益仍達60.67億元,寫下歷史次高,僅 次於2021年的64.65億元;此外,遠壽也以185.14億元的在手現金, 同時斬獲現金王寶座。
半導體庫存調整雜音頻傳,惟去年擴廠效應,仍帶動無塵室機電工 程廠商巨漢接單量大增、在手訂單創歷年高,每股稅後純益(EPS) 也一舉衝上34.24元、居EPS王,巨漢全年大賺逾三個股本,改寫歷史 新高,也大幅高於亞軍聯發科小金雞達發的19.9元。
毛利率方面,去年興櫃市場共計四檔最高100%的毛利率,其中, 芯測主要提供各式記憶測試與修復之EDA工具與矽智財(IP),坐享 IP廠高毛利特性,自2020年起已連三年毛利率高居100%「毛利率王 」,而芯測年初也推出「POT2.0」,可望獲得車用電子晶片供應商 青睞。另全福生技、鑽石生技、昱展新藥三家生技公司去年也躋身「 毛利率100%」行列,全福生技、昱展新藥營收雖僅52.6萬及80萬元 ,卻雙雙寫下歷史新高;而受惠近年來疫情、缺藥潮加持,生技股大
秀拳腳,大型永續生技創投鑽石生技也在投資公司股價上漲、市值激 增下,去年營收達10.16億元。轉機王則由長照護理之家青松健康拿 下,青松健康去年稅後純益2,332.9萬元,較2021年的虧損196.5萬元 大幅好轉。
為了檢視壽險業清償能力,金管會透過兩項風險指標進行控管,包括RBC與淨值比。壽險公司每半年會公告一次數據,金管會的合格標準為RBC需達200%且淨值比不得連續兩期低於3%;倘若RBC未達200%,或連續兩期淨值比低於3%,代表該公司有資本不足問題。
統計顯示,去年下半年全台21家壽險公司裡,RBC只有三商美邦人壽未達標準,其餘皆超過200%;若進一步觀察淨值比,則是三商美邦、宏泰兩家已連兩期低於3%,需提出增資或改善計畫。
資料指出,RBC未滿300%的壽險公司包括中國、台灣、宏泰、南山、新光及臺銀,其中宏泰、新光分別為205%、213%呈「低空飛過」,後續數據變化引起市場關注。
另外,RBC超過300%,但未滿500%的公司有八家,包括國泰、富邦、中華郵政、台新、全球、安達、保誠及遠雄人壽。
RBC超過500%的壽險公司共六家,包括元大、友邦、合作金庫、法國巴黎、第一金及安聯人壽。
時序進入第二季,興櫃市場3月的營收報告也陸續揭曉,隨著工作天數的增加,公司業績逐漸回溫。在興櫃營收排名前十的公司中,超過一半的企業都實現了年月雙增的成績。雖然台積電3月的營收並未達到預期,但設備供應商和淞的營收卻逆勢走強,創下了單月和單季的歷史新高。 在這些公司中,遠雄人壽保險事業是其中之一,其營收表現令人矚目。其他如燁聯、和淞、星宇航空、達發、富基電通、台灣虎航、巧新、世紀風電和富世達也都在3月份繳出了亮麗的成績。 特別是和淞,它在3月份的營收創下了歷史新高,單月營收達到17.27億元,月增達52.45%,年增更是高達96.92%。第一季度的營收也超越2022年前五月的水平,達到41.63億元。 台積電的3月營收並未達到市場預期,總計為5,086.33億元,季減18.7%,未達到財測目標值,股價也應聲下跌。然而,在這波調整期中,不少半導體設備供應商的營收卻逆勢增長,如旺矽、帆宣、辛耘、弘塑等公司都實現了年月雙增。 和淞作為台積電的設備供應商,也受到台積電赴美設廠的影響,成為首批進軍美國的半導體設備廠商之一。它於2022年4月增資美國子公司Propersys Corporation,占母公司業主權益比例29.91%。 此外,全球第二大鍛造輪圈廠巧新,在豪華汽車品牌客戶對客製化輪圈的提貨量顯著增加下,3月的營收重返6億元以上,達到6.77億元,月增20.39%,年增8.53%。累計首季營收達17.9億元,年增0.06%,與2022年同期表現近乎持平。 展望未來,法人預期高端豪華汽車市場將呈現穩健銷售成長態勢,巧新受惠於歐、日系品牌車廠超跑及豪華車款的需求強勁,目前訂單能見度高,全年營運有望穩健成長。
甩開1、2月工作天數較少之陰霾,興櫃公司3月營收表現終於喜迎 春燕,營收前十強依序為遠壽、燁聯、和淞、星宇航空、達發、富基 電通、台灣虎航、巧新、世紀風電、富世達。
在上述個股中,就有和淞、星宇航空、富基電通、台灣虎航、巧新 、世紀風電,共計六檔繳出年月雙增,其中,和淞單月營收締造歷史 新高外,星宇航空、富基電通、台灣虎航、世紀風電也刷新同期高紀 錄。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3月營收意外「破底」,拖累第一季營收5,08 6.33億元,季減18.7%,同樣罕見未達財測目標值,市場一片譁然、 股價也直直落。不過,儘管半導體產業仍處於庫存調整期,不少半導 體設備供應商營收仍逆風高飛,上市櫃公司旺矽、帆宣、辛耘、弘塑 等均繳出年月雙增佳績。
而興櫃半導體設備廠和淞也是「台積鏈」成員,受惠廠務系統工程 收入增加,3月營收衝上17.27億元,月增52.45%、年增96.92%,創 單月歷史高;第一季營收41.63億元更已超越2022年前五月水準。
台積電赴美設廠,和淞也成為首波隨其前進美國的半導體設備廠, 大啖台積電建廠商機,2022年4月甫增資美國子公司Propersys Corp oration,占母公司業主權益比例29.91%。
此外,全球第二大鍛造輪圈廠巧新則在豪華汽車品牌客戶對客製化 輪圈提貨量明顯提升下,3月營收睽違近一年半再度重返6億元之上、 達6.77億元,月增20.39%、年增8.53%,創下同期次高;累計首季 營收達17.9億元,年增0.06%,與2022年同期表現近乎持平。
展望2023年,法人也認為,高端豪華汽車可望展現穩健銷售成長態 勢,巧新受惠歐、日系品牌車廠超跑及豪華車款需求強勁,目前訂單 能見度高,全年營運有望穩健成長。
為有效減少碳排放,遠雄人壽從自身運營做起,導入ISO 50001能 源管理系統及ISO 14064-1溫室氣體盤查,建立能資源管理及查核制 度,基於節電為職場減碳最首要,燈具全面汰換為高效節能LED,上 班日天天關燈一小時,配合電力供應吃緊期間自動降低負載,每年節 電達1%以上,效率減碳降低對環境衝擊。此外,遠雄人壽連續10年 響應「Earth Hour關燈一小時」活動,3月25日晚間8時30分至9時30 分與世界同步,關閉建築物外牆景觀燈,以實際行動展現減緩全球暖 化決心。
遠雄人壽金融中心大樓均為智慧綠建築,以提升綠化量、減少水資 源及碳排量為指標,智能設置雨水及空調凝水回收系統,運用回收用 水澆溉大樓周邊人行植栽,綠化城市景觀,職場內引進節水設備器具 ,且落實廢棄物回收管理;另架設太陽能板,自發自用綠電,遠雄人 壽積極展開各項自主性節能行動,全力推動低碳職場,實踐綠色永續 。
遠雄人壽串聯整合內外部綠色作業,力行源頭減量,每年減少逾1 千萬張的紙張使用,減碳行動成效卓著,並獲得環保署「國家企業環 保獎」肯定。
壽險業今年1月初年保費僅465億元,為壽險公會2010年公布這項統計以來同期最差,2月預估約512億元,也是歷年同期最差,但從月增率來看,已有至少三分之二家業者呈現正數,其中12家還是雙位數成長。
2月初年保費月增最高為新光人壽,達60.3%。新壽2月初年保費29.5億元,除了反映2月工作天數比1月多四天、該公司1月初年保費基期較低,另也因為美元利變壽險及投資型保單賣出不錯成績,前者熱銷商品包括:大好美、美多傳家,後者為完美贏家。
遠雄人壽2月初年保費月增42.0%達10億元,成長力道居21家壽險第二高。據了解,主因遠壽在板信、聯邦、華泰、三信等銀保通路上架的美元躉繳商品:美滿美家旺利變增額終身壽險繳出好成績,經代通路也賣得不錯。美滿美家旺持有滿七年解約,保單投資報酬率(IRR)約2.8%。
中國人壽2月初年保費為52.9億元,月增34.6%八大壽險最高、整體壽險業第三高,中壽業務部隊逆勢成長,透過數位工具偵測銷售拜訪等活動量,搭配退休、傳承等訴求保險利益,鑽美金、多美鑫旺、傳富美、天天開鑫、金保倍等利變終身壽險都銷售增溫。
三商美邦人壽2月初年保費為25.8億元,月增33.0%八大壽險次高、整體壽險業第四高,三商壽2月業績佳,89%來自投資型保單貢獻,其中兩檔變額年金:世紀安穩、世紀富利,因彈性繳費、類全委、加值給付等特色,貢獻業績最大。
2月初年保費月增三成以上者,還包括中華郵政壽險處,其2月初年保費為8.84億元、月增31.9%,安心小額終身壽險是最大功臣。
政策性保險商品為何在郵局賣出好成績?其高階主管說:「郵局是大家的好鄰居,通路深入偏鄉與離島,對需要基本壽險保障的民眾,尤其是會到臨櫃辦理業務的老人來講,他們信任郵局,多少都能推銷一些。」
經濟部能源局官員表示,既然民眾有疑慮,希望興建業者要努力溝 通,找到適合土地,祛除民眾疑慮,5日會議結論決定4月9日再度召 開說明會,中央和地方未談到撤案問題。
三地集團執行長鍾育霖表示,該案在事前,完全依法申請,將會持 續溝通,讓事情順利進行。5日代表出席的三地集團副董事長李宗熹 表示,將會在當地成立專責辦公室,進行一對一、隨時與居民溝通。
三地集團也發布聲明稿指出,該案依照政府政策和相關法關申請、 建置,一切合法合規,並無外界謠傳的關說及黑箱情事,也拒絕提供 任何利益回饋,希望透過理性溝通、科學驗證,讓台灣能源轉型向前 。
高雄經發局指出,三陸儲能規劃在鳳山牛潮埔地區設置儲能案場案 ,5日上午召開說明會,會中居民提出有關安全及環境影響疑慮,業 者目前的方案尚無法讓市民釋疑。高雄經發局在會中要求業者,應就 居民意見提出妥適方案,完整揭露相關資訊、積極溝通。會後,高市 府決議將發文「要求經濟部先撤案退回」,釐清民眾相關疑慮,再受 理申請審查。
三陸儲能是三地集團旗下北基國際轉投資的三地能源,與和泰集團 和潤企業旗下和潤電能、鴻海集團旗下利億國際、遠雄人壽的合資公 司,今年2月13日甫召開記者會宣布將在高雄鳳山興建一座170MW儲能 案場,總投資額70億元。
高雄經發局表示,儲能設備主管機關屬經濟部能源局與標檢局,目 前經濟部相關單位並未核發任何相關執照,高雄市府也並無所謂同意 或核發任何執照。能源局官員說,5日結論決定下次協調會在4月9日 ,應還不到談撤案階段。
遠雄人壽不僅關懷弱勢,同時支持生態環境復育,推展「守護億隻鴞」計畫,攜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打造10處無毒生態田區,架設猛禽棲架、生態監測設備,掛置逾80個巢箱,推廣改善用藥農區面積超過7公頃,積極創建永續生態棲地,貓頭鷹復育計畫也自然接軌落實農委會農業永續ESG專案所推動陸域棲地及循環農業之目標,同步推廣綠色農食理念給更多消費者,成為環境永續的先行者。
由於保單宣告利率直接影響買氣,各家壽險公司多半到月底才會開 會拍板。之前市場推估,台壽3月應會拉高主力躉繳美元利變壽「吉 美富」的利率至3.7%或3.75%,或全面再升10個基本點以上,果不 其然,3月台壽吉美富美元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利率從3.65%升至3. 75%,硬是比中壽同款主力商品鑽美金要高0.05個百分點。
台壽指出,多數商品利率維持不變。包括美元儲蓄型商品未調整, 最高宣告利率仍為3.15%、人民幣商品也未調整,最高宣告利率仍為 2.6%、澳幣商品未調整,最高宣告利率仍為2.5%、新台幣儲蓄型商 品未調整,最高宣告利率仍為2.15%。
3月主要壽險公司如國壽、富壽、南山、新壽、中壽、遠雄人壽、 台新人壽等七家都按兵不動、未調整利率。
另外,針對現售商品,三家公司、23張保單有所變動,包括台壽有 八張現售做調整,其中美元保障型商品最大調升0.1個百分點、最高 宣告利率仍為3.8%、新台幣保障型商品最大調升0.1個百分點、最高 宣告利率為2.35%;全球人壽有五張現售美元保單,宣告利率會拉升 10個基本點,最高拉上3.7%;三商美邦人壽則是十張新台幣利變年 金,宣告利率拉升5個基本點到10個基本點,最高拉上1.8%。
遠雄人壽連續5年舉辦金險獎,打造風險意識結合影像創作的跨界 活動,用時下年輕人最熟悉的語言,推廣保險教育,推出至今深受各 界好評,校園學子參與人數年年增加,吸引超過91所大學院校、156 個系所,逾8,000名學生參與,創造出近千支令人驚豔的影音佳作, 成為大學院校最具代表性的微影片賽事。
今年金險獎徵件主題「好險有你 Empower Your Life」,除了延續 「好險」核心主軸,鼓勵學子關注風險議題,透過影音呈現「需要提 前準備」的重要。今年更期待參賽者能進一步思考「好險」的影響力 ,在生命的關鍵處,因為有好險、因為有良善起點,成就EmpowerYo ur Life,為生活增添更多的美好。
遠雄人壽表示本次主題給予參賽者很大的發揮空間,樂見年輕學子 迸發豐沛創意,與團隊夥伴共同創作優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