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邦科技(未)公司新聞
照目前進度看來,包括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三大DRAM廠2022年 擴產規畫其實仍顯保守,預估明年的供給位元成長率約17.9%,然而 由於目前買方庫存水位已偏高,加上2022年需求位元成長率僅16.3% ,低於供給端的成長速度,集邦預期2022年DRAM產業將由供不應求轉 為供過於求。
由供給面來看,三星主要投片增幅落在仍有較大空間的P2L廠區, 投片規模將有持續上修的可能。儘管目前增幅不大,主要靠先進製程 的挹注,但仍將帶動三星明年供給位元成長率達19.6%。SK海力士最 新的M16廠在今年加入生產後,明年總產能將持續擴大,並配合市場 狀況動態做調整,配合1y奈米及1z奈米製程提升,明年的供給位元成 長率約17.7%。
美光A3廠周邊新增的空間主要是輔助該廠往下一代製程做轉換時, 避免有產能減損(wafer loss),因此明年總產能變化並不大,主要 仰賴1z奈米及最新1α奈米帶來的位元增加,預計明年的供給位元成 長率為16.3%。至於南亞科及華邦電明年新廠還未有明顯產能開出, 供給成長幅度十分有限。
由需求面來看,DRAM消耗量占比最高的智慧型手機、伺服器、筆電 市場,明年生產或出貨量要出現大幅成長的難度大增。除此之外,各 大產業持續受零組件缺料所苦,終端產品組裝受限將使相對身為長料 的DRAM需求量下滑。集邦推估2022年DRAM需求端的位元成長率預估僅 16.3%,將低於供給端成長的速度。
集邦表示,2021年在採購端積極拉貨的情況下,對於DRAM原廠是出 貨表現相當亮眼的一年,不過隨著第四季DRAM價格的反轉向下,延續 至2022年上半年的跌幅仍有擴大可能,2022年全年的DRAM均價恐較今 年衰退約15∼20%,而原廠的出貨成長幅度預估也將落在相同區間, 意即整體DRAM產業出貨的成長將受到報價下滑所抵銷,故2022年DRA M產值約略與今年持平。
集邦科技表示,今年在量價齊揚下,DRAM全年產值可望突破900億美元,2022年DRAM平均銷售單價可能下滑15%至20%,將抵銷出貨成長,預期產值將呈持平表現。不過,2022年下半年DRAM價格若是能夠翻揚,產值就可望再創佳績。
集邦科技分析,DRAM消耗量較高的智慧手機、伺服器及筆記型電腦市場在2021年呈現強勁成長,因此墊高2022年的比較基礎,將使2022年DRAM出貨量要大幅成長的難度增加,不過,隨著伺服器業者採購動能回溫,DRAM供應商樂觀看待可能帶來的DRAM需求成長。
集邦科技預估,明年DRAM位元供給將成長約17.9%,但在各大產業持續受零組件缺料所苦,影響到終端產品組裝正常作業,連帶使DRAM的需求量下滑,推估2022年DRAM位元需求將成長約16.3%,增速將低於供給端的水準,因此DRAM產業可能轉為供過於求,並將進入跌價周期。
南亞科先前針對後市展時指出,第4季產業可能進入短期修正,但應不會大幅度修正。不過,隨著庫存用盡,公司明年的位元成長動能趨緩,預計明年先進製程10奈米會逐步小幅產出。
南亞科認為,DRAM供應商預期經濟成長,資本支出及供應量增加,但是受到缺料、疫情、通貨膨脹、地緣政治及中國大陸限電等狀況都出乎供應商的預料,造成DRAM市場進入短期的修正期,預計可能修正到明年首季,因此第4季價格應不會大幅度修正。
【集邦科技報導】
集邦科技最新公布,10月上旬電視面板市場報價持續走低,55吋電視面板均價已經跌回去年底的水準,32吋和42吋面板均價更是回到了去年同期,整個市場在短短一季內就消耗了三季的漲幅。這一現象讓市場人士感到憂心,擔心面板價格的急速下跌將會觸及面板廠的現金成本,對台灣的群創、友達等廠商造成不利影響。
自從8月份面板價格反轉向下以來,市場跌勢迅猛,價格修正幅度經常超過一成。集邦科技指出,雖然陸、韓面板廠進行了減產,但這還不足以刺激需求回溫。預計10月份整個月電視面板報價跌幅可能達到15%,目前市場已經轉回買方市場,未來二到三個月大尺寸面板價格沒有反轉向上的跡象。
具體來看,10月上旬55吋電視面板均價為170美元,比前兩週下跌了15美元,波段跌幅達到了8.1%。32吋和42吋中小尺寸電視面板價格則下跌了約8%至9%,回到了去年同期價位。而IT面板報價則維持平盤。與一個月前相比,55吋電視面板均價下跌了22美元,跌幅達到了15.8%。
集邦科技光電事業處研究副總邱宇彬分析,預計10月份電視面板跌幅將與9月相當,約在15%左右。而小尺寸電視面板跌幅則有望收窄。邱宇彬也提到,明年首季傳統淡季,若面板價格跌至接近現金成本,且通路庫存水位偏低,將對電視品牌廠產生加碼採購的誘因,可能帶來一波榮景。
在市場波動中,群創董事長洪進揚表示,公司已經開始動態調整產能和產品組合,並安排第4季歲修。他還證實,將下修原法說會預估的第3季出貨量及平均價格季增1%至3%的目標。而友達董座彭?浪則強調,友達的電視面板比重已大幅下降,但對於需求強勁的IT產品則保持滿載生產,商業顯示器和工控應用需求強勁,呈現二位數成長。
面板報價自8月反轉向下以來,跌勢又快又猛,修正幅度動輒一成以上。集邦示警,目前陸、韓面板廠的減產行動,仍不足以刺激需求回溫,10月一整個月電視面板報價跌幅恐達15%,由於現在市況已轉回買方市場,未來二至三個月大尺寸面板價格沒有反轉向上的訊號。
根據集邦科技最新報價,10月上旬55吋電視面板均價降至170美元,較二周前下跌15美元,波段跌幅8.1%,與之前的8.4%相若;32吋、42吋中小尺寸電視面板價格較二周前下跌約8%至9%,已回到去年同期價位,等於一季吃光三季漲幅。監視器及筆記型電腦用的IT面板報價,均維持平盤。
若與一個月前相較,10月上旬55吋電視面板均價降至170美元,較9月6日均價202美元下跌22美元,一個月跌幅達15.8%。27吋監視器面板報價為94.7美元,與14吋筆記型電腦用的主流面板報價48.3美元,均維持9月初價格水準。
集邦科技光電事業處研究副總邱宇彬表示,就目前市場供需研判,預期10月一整個月電視面板跌幅應與9月相當,在15%左右。小尺寸電視面板跌幅則可望收歛。
邱宇彬指出,值得觀察的是,明年首季的傳統淡季,若因為面板跌價到接近現金成本,且通路庫存水位偏低,對電視品牌廠將具備加碼採購的誘因,屆時可望衝出一波榮景。
面對市場雜音不斷,群創董事長洪進揚中秋節連假前首度鬆口,群創9月已開始動態調整產能及產品組合,第4季也將安排歲修。他並證實,下修原法說會預估第3季出貨量及平均價格季增1%至3%的目標。
友達董座彭?浪表示,友達的電視面板比重已大幅下降至同業最低,但針對需求強勁的IT產品仍滿載生產。隨著商業活動恢復正常,友達的商業顯示器、工控應用,也逐步加溫,POS、PID等需求強勁有二位數成長。
集邦科技發布最新報告,指出納微半導體在氮化鎵(GaN)功率市場的出貨量市占率將於今年躍升全球第一,預計營收將達8,300萬美元,年增率高達73%。該公司與台積電合作,6吋廠投片後將轉進至8吋廠,以應對產能緊缺。受消費性快充產品需求上升,如小米、OPPO、Vivo等品牌推出的快速充電頭,GaN功率市場將成為第三代半導體產業中產值上升最快的類別。納微半導體將成為消費市場GaN功率晶片第一大供應商,與多個手機OEM廠商及PC設備製造商合作,快充IC訂單持續增加。
受惠於消費性快充產品需求快速上升,如手機品牌小米、OPPO、Vivo從2018年起即推出快速充電頭,並獲得消費者青睞,目前筆電廠商也有意跟進,使得GaN功率市場將成為第三代半導體產業中,產值上升最快速的類別,集邦預估今年營收將達8,300萬美元,年增率高達73%。
在個別廠商方面,集邦估計,納微半導體將以29%的出貨量市占率,超越Power Integrations(PI),拿下今年全球GaN功率市場第一。該公司將成為消費市場GaN功率晶片第一大供應商。
集邦指出,目前納微已與全球不少手機OEM廠商及PC設備製造商展開合作,包括戴爾、聯想、LG、小米、OPPO等。今年其快充IC訂單持續增加,此前在台積電6吋廠投片,下半年將轉進至8吋廠。
集邦指出,受智慧手機、Chromebook與電視等消費性產品今年下半年出貨表現不如預期,零售端記憶卡、隨身碟等產品需求持續低迷,僅資料中心及企業端客戶有較強需求支撐影響,導致NAND價格鬆動,且NAND控制IC缺貨狀況也將逐步緩解。
此外,在原廠快速提高128層以上世代產能下,固態硬碟(SSD)市場逐漸轉為供過於求。
由於原廠為避免庫存累積,將採取更積極的價格策略去化產出,因此第四季clientSSD合約價格將反轉向下,預估價格恐跌3%至8%。
同時,資料中心端在連續二季訂單大幅成長後,庫存水位逐步增加,致使第4季需求開始出現下滑。即便中小企業的訂單需求持續推動enterprise SSD品牌商訂單動能延續至第4季,但伺服器同樣受到IC零組件短缺衝擊,因此伺服器出貨量較第3季出現近9%的衰退,同步帶動enterprise SSD需求位元下滑7%。
供給方面,英特爾enterprise SSD主控IC封裝主要位於馬來西亞,當地因應疫情封城嚴重衝擊該零組件交期,部分封測廠第4季零組件交期無法改善,將導致英特爾第4季enterprise SSD出貨位元較第3季下修。
集邦科技指出,隨著歐美國家疫苗施打率持續提升,各國逐步解封 ,學校及辦公室陸續恢復正常運作。除了以教育需求為大宗的Chrom ebook需求急速下滑,消費級筆電需求也趨緩,僅商務型筆電可望維 持成長。
當前僅資料中心及企業端客戶有較強的需求支撐。整體而言,採購 端的庫存水位正逐漸上升,並壓抑後續的採購力道,NAND Flash控制 IC缺貨的狀況亦隨需求下降逐步緩解,因此預期第四季NAND Flash報 價將開始轉跌,整體合約價將小跌0∼5%。
加上ODM製造端仍受到各類IC缺貨的影響,馬來西亞封城進一步造 成電源管理IC供應情況惡化,除衝擊PC端的生產以外,也同步影響部 分供應商的SSD組裝產能。
另外,在原廠快速提高128層以上世代產能的情況下,SSD市場逐漸 轉為供過於求。
由於原廠為避免庫存累積,將採取更積極的價格策略去化產出,因 此第四季消費性(client)SSD合約價格將反轉向下,預估價格跌幅 為3∼8%。
台灣面板產業近期遭遇價格波動,市場競爭激烈。根據集邦科技的最新報告,9月下旬55吋電視面板均價暴跌至185美元,與月初相比跌幅達8.4%,這一調整讓群創、友達等面板廠運營承壓。群創董事長洪進揚在中秋節前透露,公司已開始動態調整產能和產品組合,並計劃第4季進行歲修。他還確認將下修先前法說會對第3季出貨量和平均價格的預估,從原先的季增1%至3%目標調整。此外,27吋監視器面板價格為94.7美元,14筆電用主流面板價格維持在48.3美元,但14吋筆電用面板價格則停止了漲勢。面對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法人預測,雖然本季電視面板價格持續下跌,但台系面板廠今年下半年仍有望維持獲利,但獲利空間將較第2季收縮。展望2022年上半年,面板價格有望回升,但由於IC、玻璃及偏光板成本上漲,面板價格回升可能受阻。同時,由於貨運塞港問題,面板廠需在9月底前完成出貨,這對下季電視面板價格形成壓力。瑞銀報告預計,LCD面板價格跌勢將加速擴大,電視面板價格本季可能較前一季下跌4%,下季再下跌8%,並預計這波跌勢將持續到明年上半年。
【記者:陳大魯/台北報導】近期半導體產業風雲變幻,記憶體市場率先傳出冷風,集邦科技最新報告指出,第4季DRAM合約價將開始走跌,平均跌幅估達3%至8%。這波跌勢對台灣記憶體廠商如南亞科、華邦、旺宏、威剛等,影響不言而喻。雖然集邦對DRAM後市持保守態度,但部分廠商仍樂觀看待未來價格走勢。
集邦科技報告指出,隨著疫苗施打率漸增,筆電需求開始疲弱,尤其是Chromebook市場,第4季整體筆電生產總量預計將衰退,標準型DRAM供需充足率上升至1.38%,供過於求的狀況不再。雖然伺服器DRAM需求相對暢旺,但標準型DRAM模組現貨均價已低於第3季合約價,後市跌勢難以避免。
對於DRAM價格走跌,南亞科預估本季產品價格持續向上,第4季報價有機會持續走揚,但也可能持平。威剛則預期第4季現貨價格走勢將趨於平穩,看好明年第2季起DRAM價格將再度站上成長曲線。
另一方面,NOR晶片市場也受到DRAM價格疲軟的影響。美系外資認為,NOR晶片價格將受到衝擊,第4季定價能力可能降低,明年首季訂單能見度不明。不過,旺宏、華邦等NOR晶片廠仍正向看待後市,旺宏董事長吳敏求強調,下半年市況非常好,公司增加很多新的客戶,看好明年一整年。華邦則表示,雖然近期終端市場需求雜音頻傳,但公司目前產能持續滿載。
集邦科技最新調查指出,第三季旺季過後,DRAM市場供需充裕度開始上漲,第四季開始,合約價格預計將逐漸下滑。筆電需求因疫苗施打率提高而逐漸減弱,標準型DRAM的供應充裕度提升至1.38%,而伺服器DRAM需求則相對穩定。由於伺服器DRAM的庫存水位偏高,第四季伺服器DRAM合約價格預計將季減5~10%。此外,集邦預測,第四季整體DRAM合約均價將下跌3~8%,部分產品別單季跌幅可能超過5%。在供應商端,因應客戶端對於供應不穩定的擔憂,前兩季已大量採購伺服器DRAM,但第四季在庫存去化的策略下,買方拉貨力道將不如前幾季。三大原廠已將產能從行動式DRAM轉向伺服器DRAM,並在第四季陸續產出,但由於市場需求減緩,合約價格將出現季減0~5%。隨著歐美國家逐漸解封,消費性電子需求下降,市場對於DDR3的需求減緩,預計明年三大原廠將加速轉向CMOS影像感測器或其他邏輯IC產品。
隨著歐美各國疫苗施打率漸趨普及,先前遠距辦公與教學所帶來的 筆電需求開始顯得疲弱,在Chromebook領域更是特別明顯,第四季整 體筆電生產總量將出現衰退,使得標準型DRAM的供需充足率上升至1 .38%,代表供貨吃緊態勢不再。然而,在伺服器DRAM需求相對暢旺 的情況下,標準型DRAM占原廠供給位元比重仍偏低。由於標準型DRA M模組現貨均價已經遠低於第三季合約價,代表後續的跌勢難以避免 ,預期第四季合約價將季減5∼10%。在OEM廠採購預期心理認為後面 還會繼續走跌,因此部分價格不排除有超過10%的季跌幅出現。
由於客戶端擔憂長短料缺口影響出貨,前兩季已大幅採買伺服器D RAM,使得目前北美及中國雲端服務商的庫存水位已達8周以上,且部 分業者已逾10週,除了部分二線業者仍在補齊先前的採購缺口,整體 動能已漸趨緩。第四季在庫存去化的策略下,可預期買方拉貨力道將 不如前幾季,且部分關鍵零組件交貨週期仍長,整機出貨上恐面臨逐 季衰退。
DRAM三大原廠在第二季初將其產品配置由行動式DRAM轉往伺服器D RAM,其產能將在第四季陸續產出。第三季合約價在動能減緩下,議 價時間已拉長至8月初,原廠雖極力維持成交價5∼10%的季漲幅,但 後續已不易上漲。集邦預估第四季伺服器DRAM將首度面對今年的價格 反轉,合約價季跌幅為0∼5%。
由於歐美國家於逐漸解封,居家娛樂用的消費支出開始下滑,加上 零組件的短缺問題十分嚴重,消費性電子需求都有所下修,也連帶導 致消費性及利基型DRAM拉貨力道趨緩。上半年DDR3的大幅漲價使得原 廠今年轉換的步調稍有趨緩,但目前市場跌價壓力開始出現,三大原 廠明年可能將加速把成熟的DDR3轉向CMOS影像感測器或其他邏輯IC產 品。
面對市場雜音不斷,群創董事長洪進揚中秋節連假前首度鬆口,群創9月已開始動態調整產能及產品組合,第4季也將安排歲修。他並證實,將下修先前法說會預估第3季出貨量及平均價格季增1%至3%的目標。
集邦科技昨天公布9月下旬最新面板報價,55吋電視面板均價降至185美元,較9月6日的均價202美元下跌17美元,跌幅由月初的3.8%擴大至8.4%。27吋監視器面板報價為94.7美元;與14筆電用主流面板報價48.3美元,均維持月初價格水準。但14吋筆電用面板,二周前還小漲0.2美元,漲幅0.4%,但最新報價已止漲。
法人估計,即使本季電視面板報價續跌,台系面板廠今年下半年仍能維持獲利,但是獲利不如第2季的壓力大增。展望2022年上半年,面板報價回到去年的起漲點,但以目前IC、玻璃及偏光板的漲價,面板成本已墊高,屆時恐難逃將虧損。
至於目前貨運塞港的情況,回顧以往北美因應11月及12月電視品牌因應傳統的銷售旺季,面板廠出貨可延至10月中下旬;但現在考量塞港等因素,要求面板廠於9月底需完成出貨。這對接下來電視面板報價更形成壓力,致下季價格恐更走弱。
瑞銀報告則指出,LCD面板價格的跌勢可能會加速擴大,預計電視面板價格在本季會較前一季跌4%、下季再跌8%,預料這波跌勢將延續到明年上半年。
分析師指出,記憶體是電子元件關鍵零組件之一,廣泛應用於筆電、智慧手機等終端產品。記憶體報價與市況走軟,不僅牽動南亞科、華邦、旺宏、威剛等台廠營運,也透露近期電子業確實不太尋常。
集邦昨天發布最新報告指出,隨著歐美各國疫苗施打率漸趨普及,先前遠距辦公與教學帶來的筆電需求開始顯得疲弱,尤其Chromebook特別明顯,第4季整體筆電生產總量將面臨衰退,使得標準型DRAM供需充足率上升至1.38%,代表供貨吃緊態勢不再。所幸伺服器DRAM需求相對暢旺,標準型DRAM占原廠供給位元比重仍偏低,不至於造成嚴重供過於求。
集邦說明,現階段標準型DRAM模組現貨均價已遠低於第3季合約價,代表後續跌勢難以避免,預期第4季合約價將季減5%至10%,而OEM廠採購預期心理認為後市仍持續走跌,部分價格不排除季跌幅可能超過10%。整體來看,第4季合約平均跌幅介於3%至8%。
相較於集邦保守看DRAM後市,南亞科、威剛等業者則相對樂觀審慎看待。南亞科預估本季產品價格持續向上,第4季報價有機會持續走揚,但也可能持平。威剛則預期,第4季現貨價格走勢將趨於平穩,各項應用需求成長速度仍大於上游供給增加速度,看好明年第2季起DRAM價格將再度站上成長曲線。
受DRAM價格疲軟影響,美系外資認為將拖累NOR晶片價格,以個別公司來看,資本支出增加和DRAM定價下降雙重衝擊,客戶訂單動能比一個月前趨弱,可能降低NOR晶片廠第4季定價能力,目前看來,明年首季訂單能見度不明,難以進一步推升定價。
旺宏、華邦等NOR晶片廠仍正向看待後市。旺宏董事長吳敏求先前強調,下半年市況非常好,旺宏增加很多新的客戶,這是看廠商的策略來決定市場,不完全都是供需問題,仍然看好明年一整年。華邦表示,雖然近期終端市場需求雜音頻傳,但公司目前產能持續滿載。
集邦科技表示,第二季前五名業者排序與前季相同,然第六名至第 十名則出現較大的變動。由於邁威爾(Marvell)完成收購網通晶片 廠Inphi,因此營收大幅成長,使其排名自第一季第九名躍升至第二 季第七名,分別擠下賽靈思(Xilinx)及瑞昱(2379)。
高通在本季營收規模仍舊維持在全球第一,集邦科技認為,在手機 大廠對於5G高階與旗艦機種仍有相當大的需求帶動下,使高通處理器 與射頻前端部門等營收成長強勁;而物聯網部門則是持續受惠新冠疫 情所衍生的遠距工作與教學需求,營收近14億美元,成為高通旗下的 另一營收主力,帶動其第二季營收至64.7億美元、年增率70.0%。
輝達(NVIDIA)則持續受惠於遊戲顯卡與資料中心營收的帶動,推 升第二季營收年成長68.8%至58.4億美元,位居第二名。位居第三名 博通(Broadcom),在5G商機推動下,使第二季營收達49.5億美元、 年成長19.2%。
位居全球第四名的聯發科延續第一季的成長氣勢,扮演營收主力的 行動產品線,年成長率達到143%,其他產品部門營收的年成長也繳 出二位數的亮眼成績,使第二季營收年成長98.8%至44.9億美元。
聯詠則受惠於系統單晶片(SoC)與面板驅動IC表現出色,並與台 積電、聯電、世界先進等各大晶圓代工廠保持密切的合作關係,使產 能供給相對其他對手順暢,使第二季營收站上12.19億美元、年成長 96%,全球排名第六。
整體而言,集邦科技指出,儘管第三季終端市場陸續傳出需求減緩 雜音,造成部份零組件訂單需求下滑的情況,然現階段在晶圓代工廠 的新建產能尚未開出,因此產能吃緊情況仍將持續,加上部份客戶訂 單尚未完全消化,預期下半年各家業者營收仍將持續成長,然成長幅 度可能有限。
集邦科技最新調查結果顯示,今年第二季DRAM及利基型DRAM市場表現亮眼,拉貨力道強勁,讓各家DRAM供應商的出貨成長幅度都超過了預期。特別是利基型DRAM,需求持續熱絡,報價也穩定在高位,這對台灣廠商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像是南亞科(2408)這樣的台廠,對後市相當看好。 集邦科技指出,第二季的DRAM及利基型DRAM產品在出貨量和價格上都超出預期,報價也維持在高檔水平,客戶搶購熱潮不減,這對南亞科等台廠的營運表現產生了正面影響。南亞科在報價大漲三成之後,第二季營收季增約28%,營業利益率也從第一季的17.1%上升至31.2%。業內人士強調,第三季的趨勢依然看漲。 華邦電的訂單需求也非常強勁,第二季的DRAM報價漲幅甚至超越NAND Flash,這也帶動了DRAM營收較前一季成長了39%。
時序進入第三季,集邦科技(Trendforce)發現,供應鏈的長短料問題逐漸浮現,這對終端產品的組裝造成影響。結果是,一些廠商對於相對長料的記憶體開始放緩拉貨,特別是筆電廠商表現得最為明顯。
雖然目前原廠對整體市況還保持樂觀,但由於買方DRAM庫存高居不下,部分產品在第三季的拉貨成長可能會放緩。集邦科技預測,在原廠力守漲價的背景下,第三季的平均合約價仍將上漲,但漲幅會收斂在3~8%之間。
集邦科技的調查顯示,自第一季DRAM價格反轉上漲後,需求端為了避免後續價格更高和貨源不足,在第二季加大了採購力度。筆電因遠距辦公和教學需求穩健,加上雲端伺服器業者的備庫存需求回升,都對DRAM產品的需求有所提升。此外,繪圖DRAM和消費型DRAM的拉貨力道也很強,使得第二季各DRAM供應商的出貨成長幅度超過預期。DRAM價格方面,第二季的漲幅也較第一季擴大,帶動原廠營收明顯增長,第二季整體DRAM總產值達241億美元,季增26%。
然而,進入第三季後,集邦科技認為長短料問題已經對終端產品組裝產生影響,部分廠商開始減少對偏數長料記憶體的拉貨。筆電廠商的態度最積極,但在原廠力守價格的情況下,預期第三季平均合約價仍會上漲,但漲幅將收斂至3~8%。
先前由於筆電、5G等終端市場需求旺盛,記憶體產品掀起一波漲勢,這波漲勢從2021年第一季開始逐季上漲。但隨著產業景氣變化,市場預期第三季價格可望從雙位數收斂至個位數,集邦科技預測,第四季PCDRAM合約價將轉跌0~5%,消費型DRAM的DDR4及繪圖DRAM等價格也將轉弱,但由於伺服器DRAM需求強勁,預期將維持平穩。
集邦表示,第2季DRAM及利基型DRAM產品出貨及價格均持續優於預期,報價維持高檔,客戶積極搶貨,大幅推升南亞科等台廠營運表現。南亞科在報價大漲三成帶動下,第2季營收季增約28%,營業利益率由第1季17.1%上升至31.2%。業者強調,第3季持續看升。
華邦電訂單需求強勁,第2季DRAM報價漲幅更甚NAND Flash,帶動DRAM營收較前一季成長39%。
因此,儘管目前原廠仍多半對於整體市況維持正面看法,但隨著買方DRAM庫存持續處於高檔,部分產品第三季的拉貨成長恐將趨緩,因此預期第三季在原廠力守漲價的情勢下,平均合約價仍將上揚,惟漲幅收斂至3∼8%。
根據集邦科技調查顯示,第一季DRAM價格正式反轉向上後,需求端為避免陷入後續價格更高及貨源不足的情況,於第二季加大採購力道。除了筆電持續受惠於遠距辦公與教學使動能穩健外;雲端伺服器業者的備庫存需求亦逐步回溫。
此外,較為利基的產品如繪圖(graphics)DRAM與消費型(consumer)DRAM拉貨力道亦十分強勁,使第二季各家DRAM供應商的出貨成長幅度皆優於預期。DRAM報價方面,漲幅則較第一季擴大,在出貨量與報價同步走升的情況下,帶動原廠的營收皆較第一季明顯進步,推升第二季整體DRAM總產值達241億美元、季增26%。
不過進入第三季後,集邦科技認為,當前長短料問題已經影響到終端產品組裝,因此部分廠商開始針對偏數長料的記憶體減少拉貨動能,當中又以筆電廠態度最為積極,不過在原廠力守價格情況下,預期第三季平均合約價仍可望持續上漲,但漲幅已經收斂至3∼8%。
據了解,先前由於筆電、5G等終端市場需求暢旺,因此讓記憶體產品全面掀起漲勢,且這波漲勢由2021年第一季逐季調漲,不過隨著產業景氣出現變化,也讓市場先前預期第三季價格可望調漲雙位數水準收斂至個位數表現,集邦科技更預期,第四季PCDRAM合約價將轉跌0∼5%,消費型DRAM的DDR4及繪圖DRAM等價格都將同步轉弱,伺服器DRAM由於需求仍強,因此將呈現持平。
雖然晶片缺貨問題愈演愈烈,對電子產品供應鏈造成衝擊,但台灣的利基型DRAM市場卻逆勢增長,帶來一線希望。根據集邦科技的最新調查,x16規格利基型DRAM的合約價已連續八個月上漲,創下近10年來難得一見的盛況。其中,4Gbx16DDR4合約價第二季度漲幅達25.6%,累計今年以來漲幅高達55.3%,顯示市場對這類產品的強烈需求。
集邦科技指出,消費性市場及網通產品的需求穩定,加上中國加速5G基建和WiFi6轉換,利基型DRAM市場拉貨動能強勁。從供給面來看,三大DRAM廠今年減緩DDR3產能,轉向CMOS影像感測器或其他邏輯IC產品,但長期來看,還是會朝更先進的製程發展。
集邦預計,第三季利基型DDR3合約價將繼續上漲8~13%,利基型DDR4也將隨著主流標準型或伺服器DRAM合約價上漲。業界普遍看好下半年5G小型基地台、WiFi6路由器等網通及物聯網裝置對利基型DRAM的需求,預計合約價將繼續上漲。
業者分析,由於核心處理器或微控制器製程及規格升級,但裝置系統架構未變,DDR3仍是主流規格。疫情加速數位轉型,網通及物聯網裝置下半年出貨創新高,供給增加有限,進一步推高利基型DRAM價格。
